實地動手分類塑膠 學子大開眼界


近年來,節能減碳、垃圾分類等環保行動,在各大校園蔚為風潮,最近台北就有兩所高中師生,走出校園,走進慈濟環保站,實際動手做回收,從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新知識。

學生 與 慈濟志工:「撕不掉我們要用剪刀剪,來這邊有剪刀。」

塑膠分類項目多到超乎學生想像,許多材質和化學名詞,他們可是首次兜在一塊。

大理高中學生 林紫倫:「就是會把它分成很多類,然後在學校可能就只簡單分幾類,就是不會把塑膠袋分成,PE(聚乙烯)跟PP(聚丙烯)。」

台北大理高中,這學期推出「國際識讀課程」,探討「志工服務精神」,師生就選擇慈濟環保站作為教室。

大理高中教師 錢怡君:「(學校)有做(分類),但是沒有那麼地徹底跟確實,然後來這邊他們,我覺得甚至我自己本身,都學到了很多的細節,覺得原來分類可以這麼地精緻,而且這麼地徹底。」

大理高中學生 李家誠:「其實我們每個人,我們每天不管是吃早餐或買東西,我們用的塑膠袋是非常多的,那我們不僅要做好分類,其實最好的是,我們不要去製造這些塑膠袋。」

環保意識逐漸普及,但依舊有些冷知識鮮為人知。像吸管、釘書針這類體積小,難處理的物品,有些單位其實不回收。

和平高中校長 陳智源:「就是說它(吸管)東西,可能很難再利用我在想,所以今天也解決了校長心中,一個好幾年的疑惑。」

環保要做得面面俱到尚有難處,不過清淨在源頭,少用一次性產品,也許才是最佳解決之道。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