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1 十月 2014

撿拾垃圾修福慧 清淨大地也淨心


為了推廣環保理念與行動,全球慈濟人都在自己所在地區不斷努力。加拿大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今年(2014)三度前往杜鵑公園維護環境整潔;美國新澤西慈濟志工則是持續關懷2012年桑迪颶風曾經受災的地方「肯斯堡市」,與居民合作,到肯斯堡海灘淨灘。

入秋後的肯斯堡海灘,人少了,但垃圾卻沒減。

慈濟志工:「這種東西永遠都會留在這邊,如果不把它撿起來的話,就全留在這邊,永遠都不會腐爛。」

肯斯堡這個小鎮,2012年是桑迪颶風的受災區,新澤西慈濟志工,從勘災、發放、關懷,進一步帶動環保淨灘,與肯斯堡居民二度合作。

淨灘活動召集人 安:「慈濟所做的一切,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激勵,因為你們來到一個並不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只是純粹抱持著信念幫助他人,而且我相信會鼓舞更多人來參與。」

垃圾隨著潮來潮往,飄往更遠的海岸線,這樣的情況,全球可見。西多倫多慈濟志工,感觸也十分深刻。一年當中第三次來到杜鵑花園打掃、淨灘,大人們帶著小朋友一起付出。

勿以善小而不為,拾起不起眼的垃圾,可以清淨大地。勿以惡小而為之,不亂丟垃圾,則是修養自己。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Read more

做環保救地球 自我防護安全第一


高雄舉辦環保志工安全宣導,活動以淺顯易懂方式,透過短劇演出,再次宣導清淨在源頭的重要性,也提醒環保菩薩,用心做大地園丁的同時,別輕忽小細節,多留意保護自身安全。

做環保護地球,觀念深植人心,台上話劇演的精彩,志工使出渾身解勁,宣導回收分類過程中,還有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慈濟志工 余建文:「疊東西不要疊太高 因為怕危險,或是你東西有尖銳東西,你要怎麼樣去處理,不要自己造成自己的傷害,這個很多都要講,課程一定要上。」

為大地付出,也得注意自身安全,多一分留意,就能減少安全疑慮,志工也加強宣導,清淨在源頭,希望提升環保回收的品質。

慈濟志工 陳清雲:「來宣導 希望能透過我們由,環保站來把關 環保點來把關,我們真的是這樣想,也希望說能一一教育,給我們的環保志工及師兄師姊。」

透過教育,讓正確的觀念,一傳十十傳百,引導更多人,一起加入環保園丁的行列。


真善美志工 邱堅池 王瀅琇 張明聰 梁秋蘭 高雄報導

Read more

智慧學習凝默契 親子運動趣味多


馬來西亞吉隆坡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創辦了7年,今年首次舉辦親子運動,運動會中每一項遊戲都考驗著親子間的默契,孩子和家長都樂在其中。

合心過愛河、協力拉車輪、糗糗是好球、酸柑好滋味,每一個遊戲項目,都讓家長和孩子樂在其中。

家長 韓華娟:「之前其實我們都是帶孩子,去逛街 去商場,但是其實那樣子,其實是沒有什麼互動的。」

家長 徐惠中:「就是讓爸爸媽媽放下工作,放下電話 所有的東西,我們就專注地跟孩子,一起在戶外去玩。」

有趣味,也有知性,人人做環保,考驗家長們的環保知識

家長:「這個是很好啊,因為它可以知道資源怎麼分類。」

吉隆坡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創辦7年,今年首次舉辦親子運動會,將近300位家長和孩子來參加。

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園長 謝月好:「那我們所有的遊戲,都是跟親子有關係的,那我們是希望說,透過這樣親子的遊戲項目,可以讓家長跟孩子有更好的互動,
還有可以有更好的默契。」

跑跑跳跳一整天,父母孩子,都盡興

鄭六妹 何永康 真善美志工-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環保取經 動手大驚奇

圖說: 學員單永兆(戴眼鏡)非常驚訝表示,臺灣紙類回收做得很徹底很好。[攝影者:陳明清]八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地開入內湖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泓如鏡的湖水「哇!好美喔。」讚歎聲不絕而耳。未入園區,原先疲憊的身心,已先被清澈的湖水及美麗的山景洗滌一空,全身舒暢,也對內湖園區起了一份好感。

◎實作體驗 資源回收樂

10月2日大陸志工參訪交流安排環保的體驗,藉以了解垃圾回收品的分類及操作,透過親自實作其終期目標是垃圾減量,也就是清淨在源頭,每個人要從自身做起節能減碳,回歸清平致富的生活,才能正本清源。宣導紙類分成大白、小白、花紙(如廣告單)、報紙及紙板等,還要注意將貼在紙板上的塑膠撕下來,歸到塑膠袋類。

來自上海閔行的單永兆、洪勝教與俞仲蘅三位環保志工,則非常驚訝地表示,臺灣連回收的紙類都這麼乾淨。他說:「我們上海的紙類,唉呦!有多髒啊,紙上還沾有飯粒、吃剩的東西、還有擦髒的水啊甚麼的。」洪勝教補上一句:「還有包糞便的啊!」怎麼辦呢?俞仲蘅再補上說:「挑出來啊!」這個情形不就是臺灣早期的翻版,所以早期的環保志工真令人敬佩。

圖左: 號稱「超級省長」李秀綢師姊,分享她生活中如何做到省水、省電、省錢。[攝影者:陳明清]單永兆繼續說明上海的情形:「我們國家規定垃圾只分乾與濕兩種,所以大家不會做,還好有慈濟當模範讓大家學習,我們這次真是開了眼界了。」

從昆山來的隊輔黃媽易把握分秒不空過,分享他在昆山做環保的經驗。從1990年上人在臺中一場演講提出「用鼓掌的雙手來做環保」後,慈濟人開始做垃圾分類,環保的概念才推展開來,然後推廣到全世界去。

昆山環保站是在2003年成立,當時只有四位臺灣受證的師兄,帶著當地志工來推動環保,因為找地不易,暫時在杜師兄的工廠內的籃球場做回收,只有六十坪大的空間,真是克難的經營。在2006年有印尼的師兄要捐五十畝的地出來運用,後來因分割土地有很多限制,乾脆將一百五十八畝地全捐出來了。

圖右:學員王海香在火車上分享內湖環保站參訪,很清楚將分類明細紀錄下來。[攝影者:張嫦娥]現在昆山帶動環保回收成績已稍具雛形,環保志工也有數百位,這次來臺參訪也有數十位,希望大家認真學習,看得真也要看得細,勿入寶山空手而回。

◎毛毯圍巾 延續物命

來自上海的學員王海香因想來臺灣取經學習,所以每一個參訪行程她都是筆記本不離身,一定要把講師或導覽人員的精華課程,一字不漏地詳記下來,才能回到社區再傳授給更多人,一起共耕福田。

王海香皺著眉頭說:「塑膠袋PVC共分幾大類?紙類又分為幾大類?真的有點難,沒辦法馬上全部記下來。」但是內湖志工很厲害,居然能倒背如流,所以她馬上私下再向志工請教,請他們說的更清楚,想信大陸志工也可以做得到。

圖右:上海閔行的學員洪勝教對環保實作特別感興趣。[攝影者:白崑廷]大愛感恩科技的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先送大陸志工們一份見面禮,是一包茶杯的杯墊,可謂禮輕情義重,博得大家的好感。這是公司的產品之一,藉此延伸介紹起「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緣起與使命。

緣自環保回收的寶特瓶,因為 證嚴上人延續物命的理念,而促發運用科技再造物命的發明,才有這種嶄新的科技產品。李鼎銘強調使用大愛產品,間接地可以同時布施慈濟的四大志業,因為公司盈餘都用在四大志業上,立即引起廣大迴響。

讓大陸志工體驗寶特瓶製造毛毯的剩料,所做成的圍巾,請大陸志工參與折疊包裝的工作。大家初次摸到柔軟的毛毯原料,禁不住好奇地拿起來聞一聞,「哇!好香噢!」驚奇之餘,大家滿臉笑容,認為這是額外的收穫。

◎超級省長 傳授密技

號稱「超級省長」李秀綢師姊,用輕鬆詼諧的語氣,分享她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省水、省電、更省錢的方法,善用回收家具物品延續物命,她強調這也是一種護生的方式。

她說:「環保的概念,首先要播下善的種子,再了解環保的理念,也要有環保的知識,最後要注重環保的人文,缺一不可,否則做不好環保,更無法做好資源回收。」她教導大家如何從自身的生活中去實踐,當然是要以身作則帶頭去做。

譬如她家中的沙發已經使用二十五年了,雖然舊了褪了色,還有小貓的抓痕,但是她抱著惜物及延續物命的理念,捨不得丟棄,反正買新的也會變舊,既能省下一筆錢轉為善款,又可以長養慧命,何樂不為。

李秀綢不藏私地告訴大家,要能堅定自己節儉的信念,一定要「聞思修」善用 證嚴上人的法,上人說:環保就是愛山、愛海、愛大地、愛一切眾生。我們要愛 上人所愛,做 上人所說,所以生活中的實踐,就用單純的一念心「對的,做就對了。」

新北市中和區江冠輝、蕭惠玲/台北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環保取經 動手大驚奇

Read more

環保取經 動手大驚奇

圖說: 學員單永兆(戴眼鏡)非常驚訝表示,臺灣紙類回收做得很徹底很好。[攝影者:陳明清]八輛遊覽車浩浩蕩蕩地開入內湖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泓如鏡的湖水「哇!好美喔。」讚歎聲不絕而耳。未入園區,原先疲憊的身心,已先被清澈的湖水及美麗的山景洗滌一空,全身舒暢,也對內湖園區起了一份好感。

◎實作體驗 資源回收樂

10月2日大陸志工參訪交流安排環保的體驗,藉以了解垃圾回收品的分類及操作,透過親自實作其終期目標是垃圾減量,也就是清淨在源頭,每個人要從自身做起節能減碳,回歸清平致富的生活,才能正本清源。宣導紙類分成大白、小白、花紙(如廣告單)、報紙及紙板等,還要注意將貼在紙板上的塑膠撕下來,歸到塑膠袋類。

來自上海閔行的單永兆、洪勝教與俞仲蘅三位環保志工,則非常驚訝地表示,臺灣連回收的紙類都這麼乾淨。他說:「我們上海的紙類,唉呦!有多髒啊,紙上還沾有飯粒、吃剩的東西、還有擦髒的水啊甚麼的。」洪勝教補上一句:「還有包糞便的啊!」怎麼辦呢?俞仲蘅再補上說:「挑出來啊!」這個情形不就是臺灣早期的翻版,所以早期的環保志工真令人敬佩。

圖左: 號稱「超級省長」李秀綢師姊,分享她生活中如何做到省水、省電、省錢。[攝影者:陳明清]單永兆繼續說明上海的情形:「我們國家規定垃圾只分乾與濕兩種,所以大家不會做,還好有慈濟當模範讓大家學習,我們這次真是開了眼界了。」

從昆山來的隊輔黃媽易把握分秒不空過,分享他在昆山做環保的經驗。從1990年上人在臺中一場演講提出「用鼓掌的雙手來做環保」後,慈濟人開始做垃圾分類,環保的概念才推展開來,然後推廣到全世界去。

昆山環保站是在2003年成立,當時只有四位臺灣受證的師兄,帶著當地志工來推動環保,因為找地不易,暫時在杜師兄的工廠內的籃球場做回收,只有六十坪大的空間,真是克難的經營。在2006年有印尼的師兄要捐五十畝的地出來運用,後來因分割土地有很多限制,乾脆將一百五十八畝地全捐出來了。

圖右:學員王海香在火車上分享內湖環保站參訪,很清楚將分類明細紀錄下來。[攝影者:張嫦娥]現在昆山帶動環保回收成績已稍具雛形,環保志工也有數百位,這次來臺參訪也有數十位,希望大家認真學習,看得真也要看得細,勿入寶山空手而回。

◎毛毯圍巾 延續物命

來自上海的學員王海香因想來臺灣取經學習,所以每一個參訪行程她都是筆記本不離身,一定要把講師或導覽人員的精華課程,一字不漏地詳記下來,才能回到社區再傳授給更多人,一起共耕福田。

王海香皺著眉頭說:「塑膠袋PVC共分幾大類?紙類又分為幾大類?真的有點難,沒辦法馬上全部記下來。」但是內湖志工很厲害,居然能倒背如流,所以她馬上私下再向志工請教,請他們說的更清楚,想信大陸志工也可以做得到。

圖右:上海閔行的學員洪勝教對環保實作特別感興趣。[攝影者:白崑廷]大愛感恩科技的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先送大陸志工們一份見面禮,是一包茶杯的杯墊,可謂禮輕情義重,博得大家的好感。這是公司的產品之一,藉此延伸介紹起「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緣起與使命。

緣自環保回收的寶特瓶,因為 證嚴上人延續物命的理念,而促發運用科技再造物命的發明,才有這種嶄新的科技產品。李鼎銘強調使用大愛產品,間接地可以同時布施慈濟的四大志業,因為公司盈餘都用在四大志業上,立即引起廣大迴響。

讓大陸志工體驗寶特瓶製造毛毯的剩料,所做成的圍巾,請大陸志工參與折疊包裝的工作。大家初次摸到柔軟的毛毯原料,禁不住好奇地拿起來聞一聞,「哇!好香噢!」驚奇之餘,大家滿臉笑容,認為這是額外的收穫。

◎超級省長 傳授密技

號稱「超級省長」李秀綢師姊,用輕鬆詼諧的語氣,分享她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省水、省電、更省錢的方法,善用回收家具物品延續物命,她強調這也是一種護生的方式。

她說:「環保的概念,首先要播下善的種子,再了解環保的理念,也要有環保的知識,最後要注重環保的人文,缺一不可,否則做不好環保,更無法做好資源回收。」她教導大家如何從自身的生活中去實踐,當然是要以身作則帶頭去做。

譬如她家中的沙發已經使用二十五年了,雖然舊了褪了色,還有小貓的抓痕,但是她抱著惜物及延續物命的理念,捨不得丟棄,反正買新的也會變舊,既能省下一筆錢轉為善款,又可以長養慧命,何樂不為。

李秀綢不藏私地告訴大家,要能堅定自己節儉的信念,一定要「聞思修」善用 證嚴上人的法,上人說:環保就是愛山、愛海、愛大地、愛一切眾生。我們要愛 上人所愛,做 上人所說,所以生活中的實踐,就用單純的一念心「對的,做就對了。」

新北市中和區江冠輝、蕭惠玲/台北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環保取經 動手大驚奇

Read more

週五, 10 十月 2014

柳營講座不生硬 生命故事傳軍心


在執行全募兵制之前,進入軍中服役,是每一位男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但軍中文化的衝擊,有時候會讓他們難以適應。陸軍269旅最近就邀請四位慈濟環保志工,來到軍營中與士官兵分享,遇到生命中的轉折點時,該如何優雅的轉身。

陸軍269旅上校副旅長 吳英俊:「我相信很多啦,就是有些弟兄也是一樣,遭受一些問題 一些困難,然後就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於做出不好的事情。」

軍中的「生命教育講座」,不只有制式的長官訓話,這一天,四位遠從台北南下的慈濟環保志工,要帶來動人的生命故事。

剛出生就罹患小兒麻痺的「陳美玲」,過去的歲月裡,有整整十年、與憂鬱症藥物為伍,心中的恨意,直到踏進慈濟世界,才慢慢消散。

慈濟環保志工 陳美玲:「我就在想 我還要怨天尤人嗎,我還要怨恨我的父母,把我養成這樣嗎,也或許 我想過之後,我告訴我自己,也可能是因為,老天爺讓我變成今天這樣,所以我才有機會結識到所有的人。」

1996年無辜被酒駕駕駛撞擊,導致下半身癱瘓的「許素卿」,則是分享、改變她生命的一句話。

慈濟環保志工 許素卿:「看到那個靜思語上面說,原諒別人 就是善待自己,我現在也放下我心中的怨恨,原諒當時撞到我的那個人。」

對絕大說數的義務役士兵來說,踏進柳營服役後,人生正準備起飛翱翔,這些真實又曲折的故事,讓他們獲得啟發。

陸軍269旅上校副旅長 吳英俊:「我們真的是很感動,也觸動到我們每一個官兵,還有甚至我自己的心靈深處,讓我有一些啟發。」

換個想法、轉個彎,生命將更為開闊,志工菩薩現身說法,觸動了每一顆年輕的心。


真善美志工 陳春淑 葉世春 桃園報導

Read more

投身環保知護生 發願茹素戒口欲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一位74歲的老人家,甄碧珠,她因為進了環保站,而開始發願茹素。幾十年養成的飲食習慣,邊看電視可以吃掉一頭鴨,一時還真是很難改。但是在志工們的鼓勵下,她先開始每周堅持茹素五天,現在已經近三個月了。

環保志工 甄碧珠:「你看我的肚子吃這麼大,我很喜歡吃東西的,我幾十年呢 最大目的,最重要是吃的人
很貪吃的。」

74歲的甄碧珠,邊看電視,可以邊吃掉一隻鴨子,2013年,慈濟志工曾國雄,在茶餐室裡遇到了這個,一直低頭吃肉的老人。

慈濟志工 曾國雄:「我們本身吃素十多年了,如果有發覺到,老菩薩還是大魚大肉,我們很替她擔心(健康)。」

環保志工 甄碧珠:「我們的家族,我父親不吃青菜 不吃水果,青菜全部一律不吃,單單吃肉,吃豬肉 吃燒肉,買回來那個燒肉啊 一大堆,任我們這樣當飯吃。」

曾國雄開始和老人家交朋友,邀約她來八打靈環保站,做環保,並堅持和環保站志工們,每周去家裡載她。

環保志工 甄碧珠:「那邊的人都很好啦,慈濟人都很善良 肯幫助人。」

慈濟志工 曾國雄:「我就鼓勵她們呢,讓碧珠師姊 鼓勵她們吃,吃一天 一個星期吃一天,星期三她們也來做環保了,再加多一天,這樣就兩天了,這樣一個月就有八天了,後來慢慢慢慢,現在一個星期吃五天(素)。」

從去年二月份開始,做環保到現在,在志工們的帶動下,這個幾十年來,每餐必須要有肉的老人,也開始吃素了。

環保志工 甄碧珠:「每個人都會做,那個素白(師姊)很會做,什麼糕都會做 做很多東西,各種各樣不同的很好吃的,豆腐裡面 摻什麼。」

環保站志工準備的素食,也增加了老人吃素的信心。

環保志工 甄碧珠:「吃素一個半兩個月了嘛,差不多這樣了。什麼感覺啊,我做了我要這樣子做的,決定的
可是我自己忍 比較辛苦啦,要改我的習氣啦,這個真的是真的,本性難移啊,幾十年了,你以為這樣容易改啊 現在我吃素,他(先生)高興啦,因為我不用吃肉,他不用每天監督我,吵架少了啦 不用這樣吵啦。」

志工的不斷鼓勵,讓甄碧珠堅持下去,並漸漸感受到了,茹素帶來的好處。

採訪撰稿 賈邵燕
攝影剪輯 韋斐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