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4 十月 2014

資源回收細分類 推廣清淨在源頭


許多民眾都誤以為慈濟環保站是收垃圾的地方,為了向民眾推廣不要將垃圾回收到這裡,從今年七月開始,全台開始推動名為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的 觀念,希望教育大眾回收的觀念,(CG)其中有幾類東西是慈濟環保站不收的,包括:有銀色內層的零食袋、和銀色內膜的泡麵包裝、以及用熱熔封口過的塑膠袋、還有用過的尿布,也千萬不要回收到環保站。才能讓環保站的回收工作更有效率,落實環保精神。

環保志工埋頭做分類,但資源回收可不能一股勁兒,什麼都收,為推廣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觀念,志工忍痛教育很重要。

慈濟志工 陳月珠:「不用怕不好意思, 人家拿東西來時, 我們打開袋子來看, 假使有我們不回收的東西, 我們就婉轉跟對方說, 這個東西我們沒有在回收 。」

忍受惡臭與髒污,整理各類回收物,環保志工雖然沒有怨言,但這並非環保教育的初衷,教育大眾有效分類與清潔,才能真正落實環保。

慈濟志工 陳月珠:「我們不是要收垃圾, 這是上人要我們教育會眾的。」

不只在做分類回收時宣導,慈濟志工也把握環保站聯誼活動,希望透過活潑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宣導清淨在源頭的意義,共同愛護大地。

黃武龍 劉奕男 洪素琴 王芊俋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

回收觀念未落實 黃金資源變垃圾


臺灣民眾的資源回收觀念,跟其他國家相比,已經完整許多。科學家統計,全世界可回收的垃圾中,有41%的資源,因為回收觀念沒有落實,直接被送進了焚化爐,經過長時間的悶燒,不僅產生有毒物質,甚至白白糟蹋了可以重複利用的資源。 


巨大的垃圾山,夾帶各式各樣的廢棄物,但是其中絕大多數都可以回收。 

高山回收公司副總裁 西德布蘭:「我們看到裡面有很多珍貴資源,真的能找到很多自然資源。」 

在美國,垃圾主要以焚化方式處理,但是資源回收觀念沒有落實,許多塑膠產品長時間悶燒,釋放出戴奧辛等有毒的致癌物質。 

現在,有一群人創立了資源回收公司,試著在垃圾堆裡找寶藏,也呼籲民眾,隨手做分類。 

不僅在美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區,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這家回收公司希望,從個人開始,推廣資源回收觀念,讓一般人眼中的垃圾,也能變黃金。 

APTN 
魏德琦 謝雅嵐 編譯 Read more

落實環保教育 傳遞回收正確觀念


為推廣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觀念,位於台中市的福音、錦志兩個慈濟環保教育站,舉行宣導活動,希望志工能教育大眾,將垃圾、廚餘排除在外,並把回收物有效整理與清潔,這樣不但能有效再利用,更能落實環保精神。

環保志工埋頭做分類,但資源回收可不能一股勁兒,什麼都收,為推廣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觀念,志工忍痛教育很重要。

慈濟志工 陳月珠:「不用怕不好意思,人家拿東西來時,我們打開袋子來看,假使有我們不回收的東西,我們就婉轉跟對方說,這個東西我們沒有在回收。」

忍受惡臭與髒汙,整理各類回收物,環保志工雖然沒有怨言,但這並非環保教育的初衷,教育大眾 有效分類與清潔,才能真正落實環保。

慈濟志工 陳月珠:「我們不是要收垃圾,這是上人要我們教育會眾的,像這種東西,這我們就沒有回收,保麗龍這是沒在回收的。」

不只在做分類回收時宣導,慈濟志工也把握環保站聯誼活動,希望透過活潑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宣導清淨在源頭的意義,共同愛護大地。

黃武龍 劉奕男 洪素琴 王芊俋 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

回收物細心分類 教育民眾動手做


慈濟志工推動環保,超過20年的時間,各地環保據點,每天幾乎都有很多志工在做分類回收,不過環保教育的落實,其實應該清淨在源頭,從每個人、每個家戶開始就要確實做到少用、清潔等工作,所以台北各區慈濟志工這星期也利用大型環保日,向社區民眾積極宣導。

又到了每個月的大型環保日,慈濟志工在中正區各個環保點,進行前置準備工作,要開始這天的分類,不過仔細一瞧,回收站前卻多了好多放置回收物的籃子。

龍光里長 陳萬龍:「我發覺到說今天有這麼多籃子,然後把它分類起來,可以教育我們的里民,他很容易知道,什麼東西是哪一種的分類,他在家裡就會另外再做,更細的分類。」

慈濟志工 侯秋燕:「本來會眾都自己拿(回收物)來,我們就幫他們分類,結果今天我們是讓他們自己分類,讓社區的人都有把回收做得很好。」

推廣資源回收,清淨在源頭的觀念,中正區慈濟志工從環保日前,就深入社區各鄰里,賣力宣導如何分類。

像這位太太,拿瓶罐來時,都是已經清理乾淨的了。

民眾:「空罐子我用好(喝完飲料),我就裝水然後這個水,我就搖一搖澆花,然後再把它弄這樣子(倒放)滴乾,把水滴乾淨再收起來。」

慈濟志工 莊春桃:「就是讓會眾了解這種東西是資源,我們要在家裡做好(分類),才拿出來做到清淨在源頭,做到忍痛教育,沒有很多的垃圾都拿出來。」

提高環保回收品質,也減少環保志工的工作量,大安區慈濟志工,同樣也拿著看板,在社區裡穿梭宣導,減少資源浪費,有些志工也貢獻自己的小撇步。

慈濟志工 與 民眾:「醬油瓶裡面還有一點點醬油,以後我們如果煮菜,最後可以加點開水沖一沖,再倒進鍋子裡跟著菜一起煮,比較不會浪費。」

愛護環境,人人改變觀念,清淨在源頭,才能讓地球降溫永續生存。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自購貨車載回收 鼓掌雙手作環保


住在台南佳里的黃明坤,擔任國小老師三十年,作育英才無數,受到「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以及感受到焚化爐興建讓社會動盪,他從二十年前開始,用自己存款買的小貨車開始載回收!從社區、擔任過教職的國小校園,黃明坤環保足跡不斷延伸,換過四台環保車、手臂因為長久勞動無法高舉,黃明坤依舊不放棄做環保,他說出門回收就當做去旅遊,到處走走看看,一點都不累! 
Read more

週一, 13 十月 2014

大愛心聞宏人文 報真導正淨人心

圖說: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我們不能控制媒體說什麼、做什麼。但我們有媒體的資格,我們能拿麥克風,而事情真相要去了解、要用同理心報導,這樣子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栽培。我們報導的人,也許只有這五分鐘,也許只報導這一次,但是你要如何來寫他?」(攝影:許育仁)「在機艙口對乘客們說『歡迎登機』、『祝您旅途愉快』等問候話,雖然薪資頗為優渥,但這時我也開始思考,應將本身所學傳播專業看看是否能學以致用。」回首年輕時,畢業後空少生涯,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與德式馬公司分享人文心得。

歐宏瑜師兄細數著自己經歷的種種:從航空、商業電視台新聞媒體,到大愛台;從追求火、辣、腥、羶、色,非常感恩最後來到播報社會人文故事和報導社會真、善、美的新聞台來。歐師兄回想以前讀傳播時所說的媒體責任,就是一份使命感:「引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讓思路還沒有那麼清楚的人,有一些正確的判斷。」當心念、心態改變之後,頓時覺得自己做事情的意義不一樣。

關於媒體清流、新聞媒體的真實性,歐師兄說道:「我們不能控制媒體說什麼、做什麼。但當我們有媒體的資格、我們能拿麥克風,而事情真相要去了解、要用同理心報導。這樣子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栽培。被我們報導的人,也許只有這五分鐘,也許只報導這一次,但是你要如何來寫他?」也期許自己和大家,要一起用愛,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好。

圖說: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人文週會分享結束,立即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人文低碳概念館參觀,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中)、李鼎銘總經理(左)一同解說讓歐副理更了解慈濟環保志業的大愛成果。(攝影:許育仁)證嚴上人告訴我們:「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用愛、利他付出的價值精神的話,人類是乏善可陳的。」然而,我想有這樣的一間公司 -- 大愛感恩科技,而且是在台灣,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歐師兄也在國際賑災中有深刻體會,「從椰子樹的摧殘,見證風災無情,但看到人間有情。」這就是慈濟,很感恩大家對慈濟及人文志業中心的護持很用心。

然而面對氣候異常,環境的變遷,身為地球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更不能停下腳步,要將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讓清流繞全球,正如歐師兄分享時所說,「事件已經發生,但我們該反省的是,如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誠如 證嚴上人的慈示,「社會現象縱有亂序的一面,卻也能藉由宣導美善事,導正偏差的人心。就如一個汙濁的缸子,每天滴一滴清水,相信總有一天會清洗乾淨。」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心聞宏人文 報真導正淨人心

圖說: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我們不能控制媒體說什麼、做什麼。但我們有媒體的資格,我們能拿麥克風,而事情真相要去了解、要用同理心報導,這樣子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栽培。我們報導的人,也許只有這五分鐘,也許只報導這一次,但是你要如何來寫他?」(攝影:許育仁)「在機艙口對乘客們說『歡迎登機』、『祝您旅途愉快』等問候話,雖然薪資頗為優渥,但這時我也開始思考,應將本身所學傳播專業看看是否能學以致用。」回首年輕時,畢業後空少生涯,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與德式馬公司分享人文心得。

歐宏瑜師兄細數著自己經歷的種種:從航空、商業電視台新聞媒體,到大愛台;從追求火、辣、腥、羶、色,非常感恩最後來到播報社會人文故事和報導社會真、善、美的新聞台來。歐師兄回想以前讀傳播時所說的媒體責任,就是一份使命感:「引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讓思路還沒有那麼清楚的人,有一些正確的判斷。」當心念、心態改變之後,頓時覺得自己做事情的意義不一樣。

關於媒體清流、新聞媒體的真實性,歐師兄說道:「我們不能控制媒體說什麼、做什麼。但當我們有媒體的資格、我們能拿麥克風,而事情真相要去了解、要用同理心報導。這樣子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栽培。被我們報導的人,也許只有這五分鐘,也許只報導這一次,但是你要如何來寫他?」也期許自己和大家,要一起用愛,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好。

圖說: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歐宏瑜師兄人文週會分享結束,立即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人文低碳概念館參觀,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中)、李鼎銘總經理(左)一同解說讓歐副理更了解慈濟環保志業的大愛成果。(攝影:許育仁)證嚴上人告訴我們:「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用愛、利他付出的價值精神的話,人類是乏善可陳的。」然而,我想有這樣的一間公司 -- 大愛感恩科技,而且是在台灣,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歐師兄也在國際賑災中有深刻體會,「從椰子樹的摧殘,見證風災無情,但看到人間有情。」這就是慈濟,很感恩大家對慈濟及人文志業中心的護持很用心。

然而面對氣候異常,環境的變遷,身為地球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更不能停下腳步,要將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讓清流繞全球,正如歐師兄分享時所說,「事件已經發生,但我們該反省的是,如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誠如 證嚴上人的慈示,「社會現象縱有亂序的一面,卻也能藉由宣導美善事,導正偏差的人心。就如一個汙濁的缸子,每天滴一滴清水,相信總有一天會清洗乾淨。」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