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5
Sunday, 31 May 2015
2015,05/31,土城親子成長班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31日(日)09:00-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假日親子互成長 慈濟人文淨人心

南京佛展傳善法 大愛清流潤金陵
- Article Details
初夏的五月,梧桐樹綠蔭掩映下的古城南京 迎來了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為期四天的佛事展自5月28日拉開序幕。本屆的開幕式甚是隆重,現場不僅有主辦方、市府官員,也有前來助緣的各方法師、廟宇名刹大德、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嘉賓,一同雲集盛況空前。此次展覽面積達20,000平方米,來自各地參展的單位計有500多個。古城南京有著淵源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現代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佛事展的隆重舉辦,正符合著現代人心的需求。
慈濟 證嚴法師所呼籲倡導的「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理念,與大愛感恩科技所落實推動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觀念,正是佛陀教義中清淨無染、大愛世界的展現,而這也正契合著現今普羅大眾的企盼追求。此次的活動,藉由前兩屆慈濟靜思人文參展的經驗好評,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在此助緣成就之下,開啟了第一次參加南京佛事展的好因緣。
參展的同仁李尊浩師兄分享表示,這一次大愛感恩科技的加入,主要是推廣環保的理念,希望讓參訪的會眾們,瞭解臺灣回收塑膠瓶的作業,以及環保菩薩背後用心保護環境的心念與精神;而大愛感恩科技也是一個愛心公益的平台,從上、中、下游,整合成一個綠色環保的供應鏈,在這個平臺上,讓許多有心人士一同奉獻愛心、推動環保;而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盈餘是百分之百完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從事國內賑災與社會公益之用途。
此次的參展,公司主要帶來了傳薪系列中國服飾、居家生活用品,以及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可延伸賑災用途),而展位的設計,也是大量使用環保再生紙管來進行佈置,以樸實、高雅、簡約的設計風格,呈現出清淨無染的環保理念,與充分展現慈濟人文之美。希望透過此次參展,可以匯聚清流,一同落實環保工作,減輕大地負載節能減碳,並帶動起環保綠化生活的新體驗。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中國南京報導
Read more南京佛展傳善法 大愛清流潤金陵
- Article Details
初夏的五月,梧桐樹綠蔭掩映下的古城南京 迎來了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為期四天的佛事展自5月28日拉開序幕。本屆的開幕式甚是隆重,現場不僅有主辦方、市府官員,也有前來助緣的各方法師、廟宇名刹大德、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嘉賓,一同雲集盛況空前。此次展覽面積達20,000平方米,來自各地參展的單位計有500多個。古城南京有著淵源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現代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佛事展的隆重舉辦,正符合著現代人心的需求。
慈濟 證嚴法師所呼籲倡導的「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理念,與大愛感恩科技所落實推動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觀念,正是佛陀教義中清淨無染、大愛世界的展現,而這也正契合著現今普羅大眾的企盼追求。此次的活動,藉由前兩屆慈濟靜思人文參展的經驗好評,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在此助緣成就之下,開啟了第一次參加南京佛事展的好因緣。
參展的同仁李尊浩師兄分享表示,這一次大愛感恩科技的加入,主要是推廣環保的理念,希望讓參訪的會眾們,瞭解臺灣回收塑膠瓶的作業,以及環保菩薩背後用心保護環境的心念與精神;而大愛感恩科技也是一個愛心公益的平台,從上、中、下游,整合成一個綠色環保的供應鏈,在這個平臺上,讓許多有心人士一同奉獻愛心、推動環保;而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盈餘是百分之百完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從事國內賑災與社會公益之用途。
此次的參展,公司主要帶來了傳薪系列中國服飾、居家生活用品,以及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可延伸賑災用途),而展位的設計,也是大量使用環保再生紙管來進行佈置,以樸實、高雅、簡約的設計風格,呈現出清淨無染的環保理念,與充分展現慈濟人文之美。希望透過此次參展,可以匯聚清流,一同落實環保工作,減輕大地負載節能減碳,並帶動起環保綠化生活的新體驗。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中國南京報導
Read moreSaturday, 30 May 2015
2015,05/30,慈籃蘆洲組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30日(六)13:30-16:00
【地點】蘆洲國中活動中心(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65號) Read more
腦部開刀後遺症 強忍手抖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台南環保志工陳含笑,五、六年前到校園宣導資源分類,2013年年底罹患顱內動脈血管瘤,開刀後,說話緩慢,手也會顫抖,但她仍心繫環保,每個星期準時出現在校園環保站。
將資源分類的圖片夾在環保車上,陳含笑使力的手微微顫抖,是腦動脈瘤開刀的後遺症。但這影響不了她,推廣環保的決心。
慈濟志工 陳含笑:「有這分責任啊,要出來/要出來幫忙做啊。」
陳含笑五、六年前就到這間學校推廣資源分類,2013年年底罹患腦動脈瘤。開刀後,說話緩慢不清,仍極力宣導分類,多年的努力,獲得校方肯定。
三村國小老師 張清洽:「每一種類別都分得很清楚、很細,我覺得這樣非常的好,因為這是我待過的學校裡面,做得最完整的一間。」
慈濟志工 陳含笑:「我身體不好希望趕緊好,趕緊做慈濟再做多一點。」
經歷過病痛,更能夠體會人生的無常,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利益大眾的事,是陳含笑心裡,單純的願望。
真善美志工 劉青燕 李儀祿 台南報導
愛的花束表孝意 環保站滿滿幸福
- Article Details
台東太麻里及池上鄉舉辦孝親感恩及浴佛活動,諸同學的養父母照顧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他獻花給母親,也感謝慈濟人在他養父過逝時給予的幫助。將善心化為行動,花蓮慈濟志工和上騰中學的師生,也一同前往全民養護中心舉辦浴佛,現場還提供義剪服務,讓內心與外在,都煥然一新。
慈濟關懷戶 諸同學:「媽媽我愛你。」
收下花束,媽媽感動落淚。台東太麻里環保教育站舉辦孝親感恩活動,讓孩子感謝父母恩。諸同學一家人是慈濟的關懷戶,養父過逝時,慈濟人協助身後事。他感謝慈濟,也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
慈濟關懷戶 諸同學:「真的,要珍惜現在眼前所看到的不管是你爸爸,還是你媽媽真的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孝親的月份,感恩的季節。在台東池上同樣舉辦浴佛活動,莊嚴的會場,虔誠的心念,無論是小朋友或是老人家,都參與其中,為天下祈福。
台東縣政府秘書 黃俊發:「整個會場是很莊嚴,當然這是很好的活動,可以邀請更多人來參加會更有意義。」
善念共聚,用愛溫暖社會。為了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能擁有這樣的祝福,花蓮慈濟志工和上騰中學的師生來到全民養護中心,舉辦浴佛儀式,也為阿公阿嬤義剪服務,讓內心與外在,都煥然一新。
真善美志工 李金招 涂華光 李玉蓮 綜合報導
滴滴水源皆珍貴 學童闖關考耐心
- Article Details
推廣省水觀念,新竹慈濟志工,應竹北一所幼兒園之邀,前往舉辦惜水宣導活動,藉由闖關遊戲,讓孩子體悟取水不易、和珍惜水資源等重要觀念。
小小的寶特瓶口,要用湯匙把水倒進去,怎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考驗小朋友的用心。
幼兒園學童 郭宣辰:「不要浪費水地球才不會生病,然後北極熊也不會消失。」
推廣節水觀念,新竹慈濟志工應邀,前往竹北薇格幼兒園,舉辦惜水宣導活動,透過闖關遊戲,讓孩子們學習如何節省水資源。
幼兒園教學部主任 洪旻君:「其實近半年來台灣都出現缺水的旱象,那我覺得在幼兒園的孩子,一定要知道平常要怎麼省水,那每天只要每個孩子省一滴水,那我覺得台灣就可以省下,非常多的水資源。」
幼兒園學童 陳姵心:「洗米水可以用來澆花也可以洗車子。」
遊戲中,小朋友學會了如何省水,也帶動家長在生活中落實。
真善美志工 徐兆明 楊家竣 新竹報導
Friday, 29 May 2015
浴佛契佛心 看見真實慈濟路
- Article Details
5月12日星期二中午十二點,一場「浴佛節」社區愛灑活動,在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佛堂舉辦,雖然紅霞颱風輕輕掃過台灣東部,天空陰霾,但許多人的心不退轉,約有二百三十 人踴躍參加。
◎洗滌心垢習佛心
證嚴上人曾慈示:「浴佛節的目的,不是洗浴已經覺悟成佛的佛陀,而是藉此活動向內反觀自心,去除人人心中的貪瞋癡,回歸清淨的本性,學習佛陀的精神--大慈無悔、大悲無 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佛堂裡,莊嚴的宇宙大覺者靜靜立著,彷彿俯視眾生,膚慰大地,香湯水霧緩緩升起,素雅的玉蘭花飄著淡淡馨香,象徵著德香、花香與心靈之香,眾人依序向前禮佛足,接花香,虔 誠浴佛,並為尼泊爾強震災民祈禱,早日恢復家園,離苦得樂,也為臺灣及全天下祈福,祝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尼泊爾是釋迦摩尼佛出生的故鄉,一場無預警的大地震讓古都瞬間崩毀,透過慈濟在尼泊爾賑災的影片,讓會眾們看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慈濟賑災醫療團,由慈濟醫院醫師、護理 人員及志工組成,在災區為災民療傷止痛,猶如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而醫療團隊還在災區為產婦接生健康的雙胞胎,在一片廢墟中,看到了希望與重生的力量。大家全神貫注觀看 影片,很多人心中充滿不忍與不捨,紛紛紅了眼眶。
◎付出無求愛無量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志工李鼎銘分享「我所認識的慈濟」,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眼見不能為憑。」他舉一故事說明,一對夫妻帶著小女兒搭船,海上遇難時小船只能同時 載兩人,被父親抱上小船的小女兒,目睹遭放棄的媽媽溺死,心中一直不諒解,直到十幾年後,無意中在父親的抽屜看到媽媽的遺書,原來媽媽因為罹癌,交代父親要好好照顧寶貝女 兒,這才了解當年父親的決定是多麼痛苦。
李鼎銘呼籲大家一起投入慈濟做好事,因為慈濟的賑災是「直接、重點、尊重」,不僅在富裕的國家教富濟貧,也在貧窮落後的地方濟貧教富。慈濟稟持著「同理心」的態度來為災民 準備、設計所需物資,例如:為了讓災民自由進出帳篷,慈濟所捐贈的帳篷高約兩公尺,為了通風防蚊而有開窗紗窗的設計,更貼心地還設有香積站、盥洗區。
李鼎銘說明,根據不同災區,會因地制宜給予適當的短、中、長期援助,例如:菲律賓海燕風災之後以工代賑、提供組合屋、而新幾內亞的水災配合當地多森林,我們則提供斧頭、鋸 子給災民自力重建家園。
有人詢問,慈濟的國際賑災有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嗎?李鼎銘說:「慈濟『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穿上藍天白雲的制服,每個人就會自動、自律、自重,共同的目標就是聞聲救 苦。只要穿上制服,人人都是慈濟人,不分宗教、不分貧富、不分身分地位,我們凝聚所有的善念,只要有一分的愛心就是『慈濟人』」。
他繼續表示,慈濟把大家的愛心聚集,作出最有效能的援助,並及於因法令規定限制而得不到救助的弱勢家庭或獨居老人等,慈濟都能伸出援手救濟。民間企業講求投資報酬率,而慈 濟最在乎的是能影響多少人,不要忽視每一個人的力量,只要每個人願意付出一點點力量,就可以讓世界更美好。
◎信解行證真實路
會眾陳仁基聽完後表示:「世人對人性的觀察過於表面,因為沒有用心去觀察而對慈濟有所誤解,我對於慈濟人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深感敬佩,慈濟人用入世的精神為社會付出,影 響力深植人心,慈濟人做好事,德留子孫才是對社會的貢獻。」
剛從日本回來的會眾江苡瑄,對近期新聞的紛擾為慈濟人感到不捨,她說:「慈濟志工募款是要募人人一念善心,募眾人一份力量。只有進入慈濟,親身去做、去經歷體會後,才能真 正深入去了解真實的慈濟,再來給予建議。」
陳炳謙先生是長期護持慈濟的會員,因為認同慈濟,所以不受各種紛擾影響信心,他覺得慈濟的大愛精神,好像遍虛空的空氣般,無所不在,哪裡有災難,藍天白雲的身影就是安撫人 心的定心丸。他回憶第一次聽到慈濟的骨髓宣導活動後,立即宣導單拿回辦公室張貼,他說:「慈濟做任何事都先人一步,你想不到的,慈濟都想到了,而且事先想好備而不用。」
在風雨考驗中,慈濟人不受境界影響,依然守住一方做本分事,在殊勝的浴佛中,與社區大眾善念共聚,人人洗滌內心煩惱污垢,祈願雨過天青後,終能見清淨光明。
2015/05/12 | ◎周革明 許雅玲/臺北市松山區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浴佛契佛心 看見真實慈濟路
Read more浴佛契佛心 看見真實慈濟路
- Article Details
5月12日星期二中午十二點,一場「浴佛節」社區愛灑活動,在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佛堂舉辦,雖然紅霞颱風輕輕掃過台灣東部,天空陰霾,但許多人的心不退轉,約有二百三十 人踴躍參加。
◎洗滌心垢習佛心
證嚴上人曾慈示:「浴佛節的目的,不是洗浴已經覺悟成佛的佛陀,而是藉此活動向內反觀自心,去除人人心中的貪瞋癡,回歸清淨的本性,學習佛陀的精神--大慈無悔、大悲無 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佛堂裡,莊嚴的宇宙大覺者靜靜立著,彷彿俯視眾生,膚慰大地,香湯水霧緩緩升起,素雅的玉蘭花飄著淡淡馨香,象徵著德香、花香與心靈之香,眾人依序向前禮佛足,接花香,虔 誠浴佛,並為尼泊爾強震災民祈禱,早日恢復家園,離苦得樂,也為臺灣及全天下祈福,祝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尼泊爾是釋迦摩尼佛出生的故鄉,一場無預警的大地震讓古都瞬間崩毀,透過慈濟在尼泊爾賑災的影片,讓會眾們看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慈濟賑災醫療團,由慈濟醫院醫師、護理 人員及志工組成,在災區為災民療傷止痛,猶如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而醫療團隊還在災區為產婦接生健康的雙胞胎,在一片廢墟中,看到了希望與重生的力量。大家全神貫注觀看 影片,很多人心中充滿不忍與不捨,紛紛紅了眼眶。
◎付出無求愛無量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志工李鼎銘分享「我所認識的慈濟」,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眼見不能為憑。」他舉一故事說明,一對夫妻帶著小女兒搭船,海上遇難時小船只能同時 載兩人,被父親抱上小船的小女兒,目睹遭放棄的媽媽溺死,心中一直不諒解,直到十幾年後,無意中在父親的抽屜看到媽媽的遺書,原來媽媽因為罹癌,交代父親要好好照顧寶貝女 兒,這才了解當年父親的決定是多麼痛苦。
李鼎銘呼籲大家一起投入慈濟做好事,因為慈濟的賑災是「直接、重點、尊重」,不僅在富裕的國家教富濟貧,也在貧窮落後的地方濟貧教富。慈濟稟持著「同理心」的態度來為災民 準備、設計所需物資,例如:為了讓災民自由進出帳篷,慈濟所捐贈的帳篷高約兩公尺,為了通風防蚊而有開窗紗窗的設計,更貼心地還設有香積站、盥洗區。
李鼎銘說明,根據不同災區,會因地制宜給予適當的短、中、長期援助,例如:菲律賓海燕風災之後以工代賑、提供組合屋、而新幾內亞的水災配合當地多森林,我們則提供斧頭、鋸 子給災民自力重建家園。
有人詢問,慈濟的國際賑災有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嗎?李鼎銘說:「慈濟『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穿上藍天白雲的制服,每個人就會自動、自律、自重,共同的目標就是聞聲救 苦。只要穿上制服,人人都是慈濟人,不分宗教、不分貧富、不分身分地位,我們凝聚所有的善念,只要有一分的愛心就是『慈濟人』」。
他繼續表示,慈濟把大家的愛心聚集,作出最有效能的援助,並及於因法令規定限制而得不到救助的弱勢家庭或獨居老人等,慈濟都能伸出援手救濟。民間企業講求投資報酬率,而慈 濟最在乎的是能影響多少人,不要忽視每一個人的力量,只要每個人願意付出一點點力量,就可以讓世界更美好。
◎信解行證真實路
會眾陳仁基聽完後表示:「世人對人性的觀察過於表面,因為沒有用心去觀察而對慈濟有所誤解,我對於慈濟人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深感敬佩,慈濟人用入世的精神為社會付出,影 響力深植人心,慈濟人做好事,德留子孫才是對社會的貢獻。」
剛從日本回來的會眾江苡瑄,對近期新聞的紛擾為慈濟人感到不捨,她說:「慈濟志工募款是要募人人一念善心,募眾人一份力量。只有進入慈濟,親身去做、去經歷體會後,才能真 正深入去了解真實的慈濟,再來給予建議。」
陳炳謙先生是長期護持慈濟的會員,因為認同慈濟,所以不受各種紛擾影響信心,他覺得慈濟的大愛精神,好像遍虛空的空氣般,無所不在,哪裡有災難,藍天白雲的身影就是安撫人 心的定心丸。他回憶第一次聽到慈濟的骨髓宣導活動後,立即宣導單拿回辦公室張貼,他說:「慈濟做任何事都先人一步,你想不到的,慈濟都想到了,而且事先想好備而不用。」
在風雨考驗中,慈濟人不受境界影響,依然守住一方做本分事,在殊勝的浴佛中,與社區大眾善念共聚,人人洗滌內心煩惱污垢,祈願雨過天青後,終能見清淨光明。
2015/05/12 | ◎周革明 許雅玲/臺北市松山區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慈濟社區網 浴佛契佛心 看見真實慈濟路
Read more2015,5/29-6/1,廣西(南寧)台灣名品博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5年廣西(南寧)台灣名品博覽會
【活動時間】2015/5/29-6/1
【活動地點】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廣西省南寧市民族大道106號)
大愛心聞: 台灣名品熱晴南寧 大愛感恩環保邀約
化大用變廢為寶 南京展匯聚清流
熱情南國多愛心 人人來做綠園丁
大愛如陽光 美善影響力
美味素食多樣貌 禦寒衣物環保心
- Article Details
澳洲昆士蘭的慈濟志工,收到伊普高中餐飲主任的信,希望能邀請志工到學校分享素食烹飪。當天颶風侵襲昆士蘭,但學校照常上課,志工風雨生信心,不願放棄任何淨化人心的機會。課後,師生們也響應送愛到尼泊爾,慷慨解囊。
看到志工,學生們主動上前協助搬運物資。慈濟志工到伊普高中分享素食教學,台灣小吃煎餃、糯米糕,讓人興致濃厚。不只吃素是環保的一環,志工也分享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衣物。原來班上有學生已經買了六條圍巾送給家人,把環保理念戴在身上。
學生 迦勒:「這條圍巾是回收的寶特瓶做的,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發現它很好用,所以每天都使用。」
職員唐娜 與 茱莉:「環保圍巾和帽子很熱銷,因為是用回收的塑膠瓶做成,學生買了都覺得自己有為環保盡力。」
志工也講解認養的竹筒,善款都會運用在伊普市,幫助貧困居民。分享的同時,還有一群志工在廚房裡料理著大家剛剛自己包的煎餃。熱騰騰的台灣素食送上,還嚐到了愛的味道!
真善美志工 彭慈含 邱佩宜 洪婉雯 澳洲報導
Read more2015, May 29 – June 1, The 2015 Guangxi Taiwan Trade Fair (Nanning)
- Article Details
【EVENT】The 2015 Guangxi Taiwan Trade Fair (Naning)
【DATE & TIME】May 29 – June 1, 2015
【LOCATION】Nanni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天搖地動振人心 即時付出匯聚愛
- Article Details
4月25日佛陀的故鄉尼泊爾發生7.8級世紀強震,至今災後屆滿一個月,然而慈濟人藍天白雲的走步中、長程現在才要開始,秉持觀世音菩薩「聞生救苦」的精神踏上這塊土地,將愛遍撒佛國故鄉。
大愛感恩科技週會,邀請美國紐約分會執行長張濟舵師兄分享尼泊爾大地震賑災前線記實。濟舵師兄分享參與第二梯次真災醫療團的因緣,當時發生強震,正準備回美國, 但證嚴上人希望濟舵師兄可以前往尼泊爾協助震災,一切都是好因緣,濟舵師兄參與第二梯次震災醫療團,與尼泊爾結下這份好緣。
一張張慈濟在地震發生後即刻動員的照片,正見證著台灣最堅強的軟實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人間菩薩要能堪重任,承擔起救助苦難、膚慰災民之責,聞聲救苦,拔苦予樂。」慈濟人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自主性的報名賑災團。當地災區慘重、滿目瘡痍、醫療物資缺乏,透過通訊軟體及時將所需的資源回傳臺灣,請求後勤支援。一張尼泊爾婦人坐在福慧床上等待醫療團隊的治療,讓大醫王有感而發說道,「福慧床或許是我們舒服的床,但卻是病患傷者救命的床。」看到台中慈院簡院長將頭上所佩帶的大愛感恩科技太陽能LED帽拿了下來,利用所儲蓄電力,打燈替病患看診治療,還有神奇白褲,防穿刺鞋等等,這些都是慈悲科技的展現,藍天白雲隊伍浩蕩長,除了膚慰和關懷,除了針對受災民眾的需要,也保護好賑災人員的安全,這就是慈悲科技的精神。
愛的見證在慈濟世界不斷發酵,濟舵師兄也分享,「一位尼伯爾籍的師父,以前在紐約有過一面之緣,多年後今在尼伯爾碰面,並互相鼓勵幫助這次尼泊爾災情」慈濟人的愛不分國家、宗教、種族,讓愛的效應不斷萌芽,遍撒全球。
普天之下四大不調,苦難偏多,每天都可以從媒體報導中看到災情,如佛陀所說「苦集滅道」從在災區看到無常苦啊!受傷疼痛苦啊!愛別離苦啊!走過災後的斷瓦殘垣,張濟舵師兄更加體會生命無常和付出的喜悅,誠如靜思語所云:「幸與不幸一念間,能付出是幸福,希望被幫助是辛苦。」身體力行菩薩道。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天搖地動振人心 即時付出匯聚愛
- Article Details
4月25日佛陀的故鄉尼泊爾發生7.8級世紀強震,至今災後屆滿一個月,然而慈濟人藍天白雲的走步中、長程現在才要開始,秉持觀世音菩薩「聞生救苦」的精神踏上這塊土地,將愛遍撒佛國故鄉。
大愛感恩科技週會,邀請美國紐約分會執行長張濟舵師兄分享尼泊爾大地震賑災前線記實。濟舵師兄分享參與第二梯次真災醫療團的因緣,當時發生強震,正準備回美國, 但證嚴上人希望濟舵師兄可以前往尼泊爾協助震災,一切都是好因緣,濟舵師兄參與第二梯次震災醫療團,與尼泊爾結下這份好緣。
一張張慈濟在地震發生後即刻動員的照片,正見證著台灣最堅強的軟實力,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人間菩薩要能堪重任,承擔起救助苦難、膚慰災民之責,聞聲救苦,拔苦予樂。」慈濟人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自主性的報名賑災團。當地災區慘重、滿目瘡痍、醫療物資缺乏,透過通訊軟體及時將所需的資源回傳臺灣,請求後勤支援。一張尼泊爾婦人坐在福慧床上等待醫療團隊的治療,讓大醫王有感而發說道,「福慧床或許是我們舒服的床,但卻是病患傷者救命的床。」看到台中慈院簡院長將頭上所佩帶的大愛感恩科技太陽能LED帽拿了下來,利用所儲蓄電力,打燈替病患看診治療,還有神奇白褲,防穿刺鞋等等,這些都是慈悲科技的展現,藍天白雲隊伍浩蕩長,除了膚慰和關懷,除了針對受災民眾的需要,也保護好賑災人員的安全,這就是慈悲科技的精神。
愛的見證在慈濟世界不斷發酵,濟舵師兄也分享,「一位尼伯爾籍的師父,以前在紐約有過一面之緣,多年後今在尼伯爾碰面,並互相鼓勵幫助這次尼泊爾災情」慈濟人的愛不分國家、宗教、種族,讓愛的效應不斷萌芽,遍撒全球。
普天之下四大不調,苦難偏多,每天都可以從媒體報導中看到災情,如佛陀所說「苦集滅道」從在災區看到無常苦啊!受傷疼痛苦啊!愛別離苦啊!走過災後的斷瓦殘垣,張濟舵師兄更加體會生命無常和付出的喜悅,誠如靜思語所云:「幸與不幸一念間,能付出是幸福,希望被幫助是辛苦。」身體力行菩薩道。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Thursday, 28 May 2015
大愛無分國界 拔苦予樂復為說法
- Article Details
台中一位廖劉玉葉阿嬤,過去得照顧生病的先生和兒女,家中堆滿雜物,慈濟人不只為阿嬤整理家園,更在阿嬤的親人相繼過世後,陪伴她,建立起如家人般的情感,阿嬤則做志工回饋。真誠的愛,不分國界,慈濟志工投入尼泊爾賑災,入境隨俗,學習當地童謠、語言,拉近距離,把災區孩子視如己出。證嚴上人在今天(5/27)的志工早會開示,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慈濟人用生命走入受災鄉親的生命裡,讓他們深深感受到尊重,誠之情誼,教之慇實。
慈濟賑災醫療團,投入尼泊爾,不只是物資協助,更帶來心靈膚慰。志工努力學習當地語言與童謠,訪視過程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疼惜,以同理心互動。
證嚴上人開示:「用生命走入他們的生命裡,帶動他們,讓他們快樂,讓他們深深的感受到了被尊重,這都是真誠的愛,愛,誠之情誼,教之慇實。」
誠之情誼,帶來希望。家住台中的廖劉玉葉阿嬤,四年多前一個人要照顧重病的先生和兒女,生活環境克難,堆積雜物,慈濟人不只協助清掃,在阿嬤親人相繼往生後,志工更一路陪伴,牽起長情。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人都湧現出來,都說阿嬤我們也是您的子孫,讓她身心有依靠,這都是法,眾生苦難偏多,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讓阿嬤的內心充滿了法喜,輕安自在。」
走過人生的苦,善種子萌芽,阿嬤翻轉手心,投入志工,希望為社會為人群多付出一點,回報大家的愛。
江杏幸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2015,5/28-31,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5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
【活動時間】2015/5/28-31
【活動地點】南京國際展覽中心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龍蟠路88號)
大愛心聞:南京佛展傳善法 大愛清流潤金陵
大愛人文善接引 環保種子菩提生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在國際上屢獲佳績,國內外參展更將慈濟大愛精神與環保理念推廣至全球,這次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李明瑩師姊來分享到國外展的心得。「大愛感恩科技顧名思義是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舉凡符合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產品,希望透過一次一次的展覽向會眾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明瑩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展覽的元素。
以樸實、高雅、簡約元素佈置展場,結合慈濟人文、茶花道,讓參觀者進入大愛的攤位,有心靈穩定的力量。真對展覽有不同的元素,服飾展以臺灣精品、MIT商品及傳統中國服飾之美的傳薪系列;國際綠色博覽會,帶入環保產品、綠色產業列、環保永續,以及C2C搖籃到搖籃,向會眾傳遞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慈悲科技的產品,結合高科技及紡織的技術,背後有慈悲賑災的精神,證嚴上人心繫賑災志工安全而研發,從太陽能LED帽子、背包、防潑水白褲、防穿刺鞋到抗菌除臭襪,種種的產品除了保障救災人員的安全,還有防水、快乾、抗菌的功能,因應志工在當地的需求,透過科技、環保結合,將光能轉電能緊急用電、照明。
大愛是以心的時尚及心靈的環保,在接引會眾,主要參展的目的,對社區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帶入人文的精神。明瑩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參展最大的目的就是人間菩薩大招生:「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結合當地志工一起承擔這一次的展覽,廣邀當地社區志工及會眾展前人文培訓,將大愛感恩的環保精神向當地社區志工分享,進而人間菩薩大招生。」
在展期內,廣邀請會眾大德填寫志工申請表,藉著有型的環保產品來推廣環保理念,讓會眾大德認識環保、慈濟,進而再接引會眾大德參與當地社區活動、冬令發放,成為海外的慈濟種子。明瑩師姊分享山東國際綠色博覽會的故事:「在展期間,志工們見人就說環保,處處把握機會向人推廣環保,為地球發心推廣環保,進而影響隔壁攤位展商,有一位濟南沃特佳科技司洪亮先生,深受志工以及大愛感恩科技而感動,廣邀員工互持大愛感恩科技,請購大愛感恩科技服飾當作制服,藉著參展接引慈濟大愛的種子。」
除了當地的志工、廠商,還有當地接引的菩薩,都令我們有深刻的感動,整個展場蘊含著慈濟人文、愛與善的氣氛,不關只是販售環保產品,也在當地推廣環保理念,牽起官方、志工、企業結了一份好因緣。在人間菩薩大招生過程中,李明瑩師姊藉著一句靜思語「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上一兩滴。」分享自己參展心得,在展場在接引菩薩,時時都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家人,透過靜思語、聊天互動,帶入環保理念,在互動中不關只有一句溫暖的話語,心靈的交會。藉著有形的產品推廣環保,從環保認識者,變成為環保力行者、環保的說法者,每一次的付出收穫最大的都是自己,非常感恩,也感恩自身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結份好緣。
大愛感恩科技 內湖報導
Read more大愛人文善接引 環保種子菩提生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在國際上屢獲佳績,國內外參展更將慈濟大愛精神與環保理念推廣至全球,這次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節目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業務部李明瑩師姊來分享到國外展的心得。「大愛感恩科技顧名思義是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舉凡符合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產品,希望透過一次一次的展覽向會眾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明瑩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展覽的元素。
以樸實、高雅、簡約元素佈置展場,結合慈濟人文、茶花道,讓參觀者進入大愛的攤位,有心靈穩定的力量。真對展覽有不同的元素,服飾展以臺灣精品、MIT商品及傳統中國服飾之美的傳薪系列;國際綠色博覽會,帶入環保產品、綠色產業列、環保永續,以及C2C搖籃到搖籃,向會眾傳遞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慈悲科技的產品,結合高科技及紡織的技術,背後有慈悲賑災的精神,證嚴上人心繫賑災志工安全而研發,從太陽能LED帽子、背包、防潑水白褲、防穿刺鞋到抗菌除臭襪,種種的產品除了保障救災人員的安全,還有防水、快乾、抗菌的功能,因應志工在當地的需求,透過科技、環保結合,將光能轉電能緊急用電、照明。
大愛是以心的時尚及心靈的環保,在接引會眾,主要參展的目的,對社區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帶入人文的精神。明瑩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參展最大的目的就是人間菩薩大招生:「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結合當地志工一起承擔這一次的展覽,廣邀當地社區志工及會眾展前人文培訓,將大愛感恩的環保精神向當地社區志工分享,進而人間菩薩大招生。」
在展期內,廣邀請會眾大德填寫志工申請表,藉著有型的環保產品來推廣環保理念,讓會眾大德認識環保、慈濟,進而再接引會眾大德參與當地社區活動、冬令發放,成為海外的慈濟種子。明瑩師姊分享山東國際綠色博覽會的故事:「在展期間,志工們見人就說環保,處處把握機會向人推廣環保,為地球發心推廣環保,進而影響隔壁攤位展商,有一位濟南沃特佳科技司洪亮先生,深受志工以及大愛感恩科技而感動,廣邀員工互持大愛感恩科技,請購大愛感恩科技服飾當作制服,藉著參展接引慈濟大愛的種子。」
除了當地的志工、廠商,還有當地接引的菩薩,都令我們有深刻的感動,整個展場蘊含著慈濟人文、愛與善的氣氛,不關只是販售環保產品,也在當地推廣環保理念,牽起官方、志工、企業結了一份好因緣。在人間菩薩大招生過程中,李明瑩師姊藉著一句靜思語「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上一兩滴。」分享自己參展心得,在展場在接引菩薩,時時都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家人,透過靜思語、聊天互動,帶入環保理念,在互動中不關只有一句溫暖的話語,心靈的交會。藉著有形的產品推廣環保,從環保認識者,變成為環保力行者、環保的說法者,每一次的付出收穫最大的都是自己,非常感恩,也感恩自身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結份好緣。
大愛感恩科技 內湖報導
Read more2015, May 28-31, The 3rd China Nanjing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al Items & Crafts Fair
- Article Details
【EVENT】The 3rd China Nanjing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al Items & Crafts Fair
【DATE & TIME】May 28-31, 2015
【LOCATION】Nanj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Wednesday, 27 May 2015
慈濟人關懷修屋 發心回饋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北區慈濟照顧戶許女士,原本跟先生一起經營銀樓,五年前先生因病往生後,銀樓歇業,隔年又因為大火,房子三分之二燒毀,她跟因為意外腦部受傷的兒子相依為命,經濟不好,沒辦法修繕房子,慈濟人關懷膚慰心情,也幫忙修理屋子,現在母子倆發心回饋,定期做環保付出。
慈濟照顧戶許女士兒子:「慈濟 大家對我們很好。」
兒子腦部受過重創,即使口語表達能力不好,喜歡慈濟這句話說得清楚,因為對母子倆來說,慈濟人是僅有的依靠
慈濟照顧戶 許女士:「比較快樂 大家一起感覺無憂無慮 不會想東想西 。」
慈濟志工 張瓊月:「比以前想開得很多 我是鼓勵她 希望她一直跟我們一起的話 她以後會越來越快樂。」
五年前先生病逝後,家中銀樓歇業,隔年又被鄰居大火波及,許女士重度憂鬱有輕生念頭
慈濟照顧戶 許女士:「我跟我先生 結婚後所有打拚的東西 全部燒得精光 那種打擊沒人有辦法體會 我現在 我都不願意想了 因為想起來很痛苦。」
房子三分之二被大火燒毀,露出骨架,這個家已經無法遮風避雨
慈濟志工 張素英:「之前火災 燒了好像有點類似像風化這樣 一直含著水含著水 有天整片這樣滑下來 真的在下雨裡面會水災。」
慈濟人不捨,幫忙修繕房子,費時一個多月整建完成
慈濟照顧戶 許女士:「擦比較涼爽 也比較乾淨 不然慈濟幫我們弄成 這樣這麼好 所以呢 所以我要保護啊整修得這麼舒適這麼好。」
每天都要整理,許女士珍惜屋子裡的一磚一瓦,這全是愛心打造
慈濟照顧戶 許女士:「弄得很舒適 我很感恩 不然我覺得我這輩子 搞不好都沒辦法修理了。」
有段時間,許女士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因為慈濟人,失去的愛,慢慢找了回來
慈濟照顧戶 許女士:「(慈濟)他會給我安慰 像我有困難 會幫忙我 勸我 給我溫暖。」
文字撰稿:黃子玲
攝影剪輯:李岳為
2015,05/27,大愛電視台菩提心要採訪
- Article Details
【對象】大愛電視台菩提心要記者
【時間】2015年5月27日(三)13: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Tuesday, 26 May 2015
吉祥物來添慶 一起成長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在維基百科中,英文 "Mascot"吉祥物一詞,源于法國普羅旺斯語 (Provence) "Mascotto",直到19世紀末,被正式以 "Mascotte" 的拼寫形式收入法文詞典,英文 "Mascot" 由此衍變而來,意指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大愛感恩科技兩隻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原來是在花蓮靜思精舍與師父們共同作息、一起生活的兩隻充滿靈性、近人群的動物。一隻是古代牧羊犬『大寶』、一隻則是波斯貓『善來』,大寶跟善來原本都是流浪動物,在一般人眼裡,狗跟貓是不能和平相處,但誠如 證嚴法師告訴我們:「天地萬物本具有佛性。」大寶與善來在花蓮靜思精舍,每天茹素、聞法、修行,在充滿善的世界生活,和慈濟人一起募心募愛,長期在慈濟人文薰陶。
大愛感恩科技資深設計師許雅麗師姊,因受大寶跟善來的故事感動,將兩隻有靈性的小動物,化身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賦予「教育」的使命,在推廣環保、素食中,也擁有教化的功能,期許能帶領孩童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向和成為孩子成長的玩伴,更在每個人心中種下善的種子。
貼圖(生活用語/靜思語)
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貼圖的推出,一為生活的表情貼圖,例如:喜、怒、哀、樂,感恩、馬上到…等表情,二為靜思語貼圖,這兩樣大眾可以存放於自己手機相簿裡,利用傳圖的方式,傳給對方,這樣也可以讓對方把這些可愛的圖儲存下來。
為讓大眾能在Line等知名手機通訊軟體使用,能互通增近交流,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創作了大愛狗與感恩貓豐富的表情,和智慧的靜思小語,希望這個極富慈濟人文、與一般不太一樣的貼圖,大家能夠多多利用,一起來把愛和善傳出去喔。撲滿
右邊是已經絕版的大寶、善來造型撲滿,左邊則是現在的吉祥物撲滿,是利用回收後乾淨的鐵鋁罐製成,讓孩子們DIY親自作好自己的愛心撲滿,日日啟善念、發善心,涓滴清流匯成大海。
吉祥物四格漫畫(書籤)
提供您於網站上瀏覽,在大愛感恩科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裡,每日都會新增一篇。依四大主題分為-【節能減碳篇】、【環保教育篇】、【產品良能篇】以及【慈濟人文篇】,大愛狗與感恩貓藉由輕鬆生活的語句對話的方式,讓大眾了解環保、人文等『心』概念。
而利用寶特瓶回收製成的四格漫畫書籤,也將環保和這些幽默逗趣、又具意義的主題,傳遞環保和善知識。
桌布(月曆)、賀卡
每月,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師都會設計一張大愛狗與感恩貓的月曆桌布以及賀卡,搭配上靜思語,電子E化的方式供喜歡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的民眾,傳予祝福。
綠菩提小故事
將上人說故事裡,藉由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故事中所要傳達的道理,是爸媽們在陪伴孩子學習時良好的教材。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四到五張圖,畫出故事內容,搭配著輕音樂和靜思語,短短的小故事,讓孩子可以沒有壓力歡喜的看完,碰到不懂的地方,爸媽也可以在旁解說一起了解和學習,最後會有 證嚴法師的叮嚀,故事的總結。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影音,每一個月會新增兩篇,會放於【大愛感恩科技臉書粉絲團】,也會在每季【綠菩提】季刊中-心芽學願,吉祥物小故事中,裡頭是以中/英文對照插圖故事呈現。
環保健康操、公益廣告
大愛狗與感恩貓做環保健康操,跳著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呷菜上介讚】、【環保健康操】和【人人做環保】,將環保、茹素以及健康的觀念透過活潑的動作跳出來,也期待能在各學校落實帶動。
在大愛台播出的大愛感恩科技公益廣告裡都可以看到這兩隻吉祥物的身影,透過公司同的參與扮演大愛狗與感恩貓人偶,一起與環保菩薩拍攝年度公益廣告。而值得一提的是兩隻吉祥物也會到醫院、社區等等參加愛灑活動。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吉祥物來添慶 一起成長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在維基百科中,英文 "Mascot"吉祥物一詞,源于法國普羅旺斯語 (Provence) "Mascotto",直到19世紀末,被正式以 "Mascotte" 的拼寫形式收入法文詞典,英文 "Mascot" 由此衍變而來,意指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大愛感恩科技兩隻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原來是在花蓮靜思精舍與師父們共同作息、一起生活的兩隻充滿靈性、近人群的動物。一隻是古代牧羊犬『大寶』、一隻則是波斯貓『善來』,大寶跟善來原本都是流浪動物,在一般人眼裡,狗跟貓是不能和平相處,但誠如 證嚴法師告訴我們:「天地萬物本具有佛性。」大寶與善來在花蓮靜思精舍,每天茹素、聞法、修行,在充滿善的世界生活,和慈濟人一起募心募愛,長期在慈濟人文薰陶。
大愛感恩科技資深設計師許雅麗師姊,因受大寶跟善來的故事感動,將兩隻有靈性的小動物,化身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賦予「教育」的使命,在推廣環保、素食中,也擁有教化的功能,期許能帶領孩童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向和成為孩子成長的玩伴,更在每個人心中種下善的種子。
貼圖(生活用語/靜思語)
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貼圖的推出,一為生活的表情貼圖,例如:喜、怒、哀、樂,感恩、馬上到…等表情,二為靜思語貼圖,這兩樣大眾可以存放於自己手機相簿裡,利用傳圖的方式,傳給對方,這樣也可以讓對方把這些可愛的圖儲存下來。
為讓大眾能在Line等知名手機通訊軟體使用,能互通增近交流,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創作了大愛狗與感恩貓豐富的表情,和智慧的靜思小語,希望這個極富慈濟人文、與一般不太一樣的貼圖,大家能夠多多利用,一起來把愛和善傳出去喔。撲滿
右邊是已經絕版的大寶、善來造型撲滿,左邊則是現在的吉祥物撲滿,是利用回收後乾淨的鐵鋁罐製成,讓孩子們DIY親自作好自己的愛心撲滿,日日啟善念、發善心,涓滴清流匯成大海。
吉祥物四格漫畫(書籤)
提供您於網站上瀏覽,在大愛感恩科技官網、及臉書粉絲團裡,每日都會新增一篇。依四大主題分為-【節能減碳篇】、【環保教育篇】、【產品良能篇】以及【慈濟人文篇】,大愛狗與感恩貓藉由輕鬆生活的語句對話的方式,讓大眾了解環保、人文等『心』概念。
而利用寶特瓶回收製成的四格漫畫書籤,也將環保和這些幽默逗趣、又具意義的主題,傳遞環保和善知識。
桌布(月曆)、賀卡
每月,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師都會設計一張大愛狗與感恩貓的月曆桌布以及賀卡,搭配上靜思語,電子E化的方式供喜歡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的民眾,傳予祝福。
綠菩提小故事
將上人說故事裡,藉由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故事中所要傳達的道理,是爸媽們在陪伴孩子學習時良好的教材。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四到五張圖,畫出故事內容,搭配著輕音樂和靜思語,短短的小故事,讓孩子可以沒有壓力歡喜的看完,碰到不懂的地方,爸媽也可以在旁解說一起了解和學習,最後會有 證嚴法師的叮嚀,故事的總結。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影音,每一個月會新增兩篇,會放於【大愛感恩科技臉書粉絲團】,也會在每季【綠菩提】季刊中-心芽學願,吉祥物小故事中,裡頭是以中/英文對照插圖故事呈現。
環保健康操、公益廣告
大愛狗與感恩貓做環保健康操,跳著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呷菜上介讚】、【環保健康操】和【人人做環保】,將環保、茹素以及健康的觀念透過活潑的動作跳出來,也期待能在各學校落實帶動。
在大愛台播出的大愛感恩科技公益廣告裡都可以看到這兩隻吉祥物的身影,透過公司同的參與扮演大愛狗與感恩貓人偶,一起與環保菩薩拍攝年度公益廣告。而值得一提的是兩隻吉祥物也會到醫院、社區等等參加愛灑活動。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亞東技院環保+汐止扁擔阿嬤150 students from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arned a valuable lesson on recycling at the Tzu Chi Banqiao Grounds & 82-year-old Tzu Chi recycling volunteer Huang-Zhou Jinye in Xizhi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 Article Details
In Xizhi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Taiwan, 82-year-old Tzu Chi recycling volunteer Huang-Zhou Jinye has been dedicated to recycling for 30 years. For years, she carried recyclables with a shoulder pole until she developed back problems. Although she wears a back brace now, she is still doing her part to protect the planet. But first, we take a look at how 150 students from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arned a valuable lesson on recycling at the Tzu Chi Banqiao Grounds.
在新北市汐止八十二歲的,慈濟環保志工 黃周金葉,在資源回收的領域耕耘,三十年,有好多年她挑著扁擔,撿拾回收物,一直到她的背部出現問題,雖然她現在穿著鐵衣,她還是繼續做環保;但是讓我們先來看看亞東技術學院,一百五十位學生如何在慈濟,新北市板橋園區的環保站,學習可貴的環保經驗。 Read more
尼杜立可捐贈+尼飯店愛灑Helping those caught up in the quake
- Article Details
Staying in Nepal, Tzu Chi’s disaster relief and medical team recently held a small scale aid distribution at the Grand Hotel, where the team is staying, for the some 70 staff members who were affected by the recent quake. But first, we take a look as Tzu Chi gifted Dhulikhel Hospital with 100 Tzu Chi folding beds and 500 eco-friendly blanket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recent influx of patients.
在尼泊爾,慈濟賑災醫療團最近在格蘭旅館舉辦一場愛灑活動並發放物資,給七十多位受災的飯店員工,但首先,我們來看慈濟賑災醫療團如何捐贈一百張福慧床,和五百條環保毛毯給杜利克爾醫院,以協助持續湧入的病患。 Read more
返土歸真(3)工業褐地The horror of CPC's Anshun Factory
- Article Details
The CPC Anshun Factory was first built by the Japanese back in 1942 to produce alkali-chlorine.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ith the arrival of KMT and the formation of CPC, the factory also began to produce penta-chloro-phenol in 1969. Unfortunately, people at the time weren’t fully aware of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harm to human health that the factory was causing as it leaked dioxins and mercury into the surrounding area. Though the factory has long been shut down, cleaning up the contamination has only just begun and is already costing tax payers a fortune.
中石化安順廠原本是由日本人在1942年興建,生產鹼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國民黨撤退來台與中石化的成立,該廠於1969年開始生產五氯酚,不幸的是,當時的人普遍不了解該廠當時所洩漏的戴奧辛與汞,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是多麼的大,即使安順廠早就停止運作,整治環境的工作卻才剛起步,並對納稅人是一大負擔。 Read more
2015,05/26,雪隆巴生支會 濟青師兄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26日(二)09: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Monday, 25 May 2015
學用合一致 產學創三贏
- Article Details
「慈悲喜捨」,是佛教精神的全部、是慈濟志業的內涵、也是慈濟技術學院辦學創校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同為慈濟志業體之一環,秉持著相同的理念致力於「環保人文教育及企業社會企業落實」,一路以來與慈濟技術學院的產學合作更是持續不間斷。自2013年初與技術學院資管系(現改名科管系) 試行「在學生 (寒暑假) 實習」計畫,2014年正式簽訂「企業人才產學專班」計畫,今年擴大至「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期望培育學生中甄選優秀及適當人才進入公司服務。
繼今年四月,慈濟技術學院就業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前往初步面試一批應屆畢業生,大愛感恩科技邀請這些就讀於慈濟技術學院行管系和科管系及醫管系同學分批來到,進行正式面談及參訪。為了來訪這些即將畢業的學子們,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特別與同學們分享未來就業準備,從「長尾理論」到「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運用理論結合實務,更勉勵同學們『職場成功方程式』,即為:EQ x 態度 x 價值觀 x 品質 x (專業 + 熱情 + 人際 + 學習網),其中態度更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此次到訪,僅有幾位是上次曾參加面談、大多數是第一次來訪的同學,虞珊明師兄與大家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身為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之差異在於大愛感恩重視、且追求對社會善的影響力。希望藉由擴大善與愛力量,讓這個社會更祥和、人心更淨化、祈求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合作目的,就是在實踐跨志業體之合和互協。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學用合一致 產學創三贏
- Article Details
「慈悲喜捨」,是佛教精神的全部、是慈濟志業的內涵、也是慈濟技術學院辦學創校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同為慈濟志業體之一環,秉持著相同的理念致力於「環保人文教育及企業社會企業落實」,一路以來與慈濟技術學院的產學合作更是持續不間斷。自2013年初與技術學院資管系(現改名科管系) 試行「在學生 (寒暑假) 實習」計畫,2014年正式簽訂「企業人才產學專班」計畫,今年擴大至「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期望培育學生中甄選優秀及適當人才進入公司服務。
繼今年四月,慈濟技術學院就業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前往初步面試一批應屆畢業生,大愛感恩科技邀請這些就讀於慈濟技術學院行管系和科管系及醫管系同學分批來到,進行正式面談及參訪。為了來訪這些即將畢業的學子們,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師兄特別與同學們分享未來就業準備,從「長尾理論」到「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運用理論結合實務,更勉勵同學們『職場成功方程式』,即為:EQ x 態度 x 價值觀 x 品質 x (專業 + 熱情 + 人際 + 學習網),其中態度更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此次到訪,僅有幾位是上次曾參加面談、大多數是第一次來訪的同學,虞珊明師兄與大家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身為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之差異在於大愛感恩重視、且追求對社會善的影響力。希望藉由擴大善與愛力量,讓這個社會更祥和、人心更淨化、祈求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合作目的,就是在實踐跨志業體之合和互協。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親近自然撿拾垃圾 恢復山林美景
- Article Details
愛護大地環境,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責任,慈濟志工就時常在各地舉辦淨灘、淨山的活動,廣邀民眾參與,最近志工就來到新北市三峽的「長壽山」,打掃環境、也修整花草樹木。(5/2)
來到三峽的「長壽山」割草,還不夠。
修整花木外,也打掃山上建寺84年的古剎「元亨寺」。慈濟志工舉辦淨山活動,希望為大地環境盡一分力。
慈濟志工 陳堯輝:「大地的環境是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我只不過盡一點自己小小的力量,來幫忙把這個環境整理好,讓大家來喜愛這個地方。」
慈濟志工 陳文賢:「流流汗真好,感覺滿舒服的,因為平常在都市生活,或是上班都吹冷氣,難得哇可以曬曬太陽,能夠拔草,而且跟師兄可以很輕鬆的聊聊天。」
好天氣、好因緣,400位志工,共同守護周遭的好環境。
真善美志工 蘇鈺雲 陳復元 王明煌 台北報導
Read more志工粉墨登場 戲說環保勸行善
- Article Details
慈濟人多年來努力在環保領域付出,積極把握每個好因緣宣導環保,像是台中慈濟志工,日前到廟宇煮平安粥,呼籲民眾多用環保餐具,有國小學童到環保站參訪時,也是竭盡所能,透過話劇、實際操作,讓大家懂得環保的重要。
志工粉墨登場,畫了大濃妝,扮演喜歡享受,愛吹冷氣的嬌嬌女。
有人則是愛消費,飲料喝不停,志工用戲劇呈現環保的重要,還讓小朋友實際動手,分類做環保。
潭陽國小實習老師 郭佳樺:「這對他們日常生活的,一些分類概念,是滿好的一種體驗課程。」
積極宣導環保,多年來慈濟人把握每個好因緣。
獲邀到廟宇煮平安粥,也趁機宣導多使用環保餐具。
陳女士:「乾淨又環保。」
李女士:「比較不會製造垃圾。」
慈濟志工 張貴珠:「希望大家都有這種概念,從吃開始環保做起。」
環保觀念扎根,從生活中落實。
真善美志工 李玲市 廖香 石于芳 陳一福 台中報導
Read more環保身體力行 由內而外淨身心
- Article Details
「流汗撒種,必歡呼收割。」慈濟人秉持著無私大愛的利他精神,不畏風吹日曬,哪裡有困難,慈濟人就往哪裡去。不管是當志工、還是在做環保,不論外在環境多麼的不舒適。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穿著較舒適的衣服,讓工作時舒服自在,在付出、流汗的同時,也可以真正的由內而外的感到輕鬆愉快,不必再煩惱不透氣又有異味的問題。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清淨內著衫」是使用高密度天然細柔『莫代爾(Modal)纖維』與大愛環保『十字斷面科技紗』複合織造而成。莫代爾纖維的原料採用雲杉、櫸木製成的木漿粕,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加工成纖維。由於產品原料全部爲天然材料,不僅對人體無害,也對環境無害,並能夠自然分解。莫代爾紗具有很好的柔軟性和優良的吸濕性,在經過多次水洗後,依然保持原有的光滑及柔順手感、柔軟與明亮。也因為吸濕性能、透氣性能優於純棉織物,使得莫代爾是理想的貼身織物和保健服飾產品,有利於人體生理循環和健康。
由於莫代爾纖維的優良特性和環保性,已被紡織業一致公認爲是21世紀最具有潛質的纖維。所以「環保清淨內著衫」吸溼排汗佳、觸感舒適柔順、透氣親膚,舒適感加分。大愛感恩科技也秉持著無染使用寶特瓶原色,易洗快乾;剪裁雙併車縫(精進車縫),貼身穿著性佳。不管是做環保、還是當志工,都是陪伴您的不二選擇。
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件衣服,其背後卻有許多環保菩薩的愛心、實業家的愛心接力與靜思法髓的加持,看似簡單意義卻非凡。慈濟在全台總共約有5,600個環保回收點合作,計約有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大愛感恩科技購自慈濟環保菩薩回收的寶特瓶,經過細心分類整理,增加半成品製作的良率,同時降低了在製程中所產生的水及能源損耗,更落實開源節流、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大家在這無私的平台上為『掘井人』 ,並將大家愛的接力的成果,回饋慈濟,為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使用。大家一起齊心為這地球奉獻,讓清流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環保身體力行 由內而外淨身心
- Article Details
「流汗撒種,必歡呼收割。」慈濟人秉持著無私大愛的利他精神,不畏風吹日曬,哪裡有困難,慈濟人就往哪裡去。不管是當志工、還是在做環保,不論外在環境多麼的不舒適。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穿著較舒適的衣服,讓工作時舒服自在,在付出、流汗的同時,也可以真正的由內而外的感到輕鬆愉快,不必再煩惱不透氣又有異味的問題。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清淨內著衫」是使用高密度天然細柔『莫代爾(Modal)纖維』與大愛環保『十字斷面科技紗』複合織造而成。莫代爾纖維的原料採用雲杉、櫸木製成的木漿粕,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加工成纖維。由於產品原料全部爲天然材料,不僅對人體無害,也對環境無害,並能夠自然分解。莫代爾紗具有很好的柔軟性和優良的吸濕性,在經過多次水洗後,依然保持原有的光滑及柔順手感、柔軟與明亮。也因為吸濕性能、透氣性能優於純棉織物,使得莫代爾是理想的貼身織物和保健服飾產品,有利於人體生理循環和健康。
由於莫代爾纖維的優良特性和環保性,已被紡織業一致公認爲是21世紀最具有潛質的纖維。所以「環保清淨內著衫」吸溼排汗佳、觸感舒適柔順、透氣親膚,舒適感加分。大愛感恩科技也秉持著無染使用寶特瓶原色,易洗快乾;剪裁雙併車縫(精進車縫),貼身穿著性佳。不管是做環保、還是當志工,都是陪伴您的不二選擇。
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件衣服,其背後卻有許多環保菩薩的愛心、實業家的愛心接力與靜思法髓的加持,看似簡單意義卻非凡。慈濟在全台總共約有5,600個環保回收點合作,計約有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大愛感恩科技購自慈濟環保菩薩回收的寶特瓶,經過細心分類整理,增加半成品製作的良率,同時降低了在製程中所產生的水及能源損耗,更落實開源節流、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大家在這無私的平台上為『掘井人』 ,並將大家愛的接力的成果,回饋慈濟,為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使用。大家一起齊心為這地球奉獻,讓清流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Sunday, 24 May 2015
大雨浸入環保站 愛地球風雨無阻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地區,從下午開始,下著間歇性的大雨,即使雨下下停停,慈濟志工同樣穿戴雨具,在固定時間來東區環保站報到。慈濟志工賴雲,六十五歲了,她從霧峰騎了半小時機車來做回收,她說,早年環境辛苦,曾經讓她有諸多埋怨,但心裡的怨懟,都因為環保放下,做環保讓她獲得心靈平靜,所以即使下雨,不能停止讓自己快樂的機會。
大雨下下停停,地上滿是積水,東區環保站裡一樣忙碌,機車上頭掛滿雨衣,有人連雨衣都沒脫就忙著分類,有人趕緊處裡溼答答的塑膠袋。
慈濟志工 林滿里:「晾乾人家才會收,要用乾淨,這個一個月,我們這裡做兩千多公斤,像一堆山。」
慈濟志工 劉阿麗:「做環保,不管是下雨天、晴天都要來啊,大家共同分擔。」
六十五歲的賴雲,跟多數志工一樣,穿雨衣騎車過來,只不過她住在霧峰,遇到下雨,車程往往超過半小時。
慈濟志工 賴雲:「那個(志工)如果下雨不來,那個(志工)也不來,(環保)工作要讓誰做,師父說的要把握當下。」
沒時間寒喧,沒空檔休息,東西放好,立刻投入分類,對她來說,這是最幸福的生活, 三十一歲那年守寡,儘管多年過去,始終放不下心裡的苦她。
慈濟志工 賴雲:「先生愛喝酒,都是我一個人工作,養四個女兒,孩子小要買米,沒錢人家不給賒帳。」
看大愛台認識慈濟,做環保,了解自己才能放下轉念,平日存竹筒,也把逢年過節買紙錢的金額全省下來做愛心。
慈濟志工 賴雲:「幫助窮苦人,我自己很辛苦了,比我辛苦的人還很多,對不對,我們就是要救濟人。」
投入環保六年多,賴雲笑說,她幫自己找了最快樂的退休生活。
台中報導
黃子玲 郭繼宗
環保站地二個家 找到生命歸屬感
- Article Details
彰化慈濟志工趙錦綢,投入慈濟十八年,一直努力宣導環保,承擔環保幹事,趙錦綢把自強環保站當成第二個家,也把環保菩薩當成親人照顧,只要有空,就到環保站整理環境,她善用回收資源,回收水再利用,廢棄布料車縫成有用的物品,趙錦綢說,還沒走入慈濟前,曾經因為親人先後往生,找不到生命歸屬,因為慈濟才能轉念,現在把握每天做環保。
慈濟志工 趙錦綢:「我來的時候,就看環境,我會整理環境,化妝室負責好,就是看哪邊比較亂,我就是把它整理一下,因為我們這裡的東西是蠻多,今天整理明天又會很多,就是稍微做整理,尋頭看尾,我們這邊的志工他們都做的很好,我是滿感恩這些常住志工,每天都有二三十位的志工在這邊投入。
有好一點嗎?(有喔。) 還有需要去看醫生嗎?看到這些長者,就像我的媽媽,就是師姊她們,她的年紀跟我媽媽一樣大,我都會當她是我的媽媽,用非常非常感恩的心,每天在感恩她們。我的阿公阿嬤、我的媽媽、我的哥哥,哥哥年紀最輕,四十幾歲就走掉了,那時候覺得說,心靈上真的很害怕,想說下一個是不是輪到我了,那一下的無常我沒辦法接受,心靈很無助的時候,都會去跑那個,人家說寺廟,去抽籤去問神,比較會去跑寺廟,然後就會說要改,要祭祀要多少錢,那時候真的是沒有錢。體悟到上人說的,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就是這一句也是讓我警惕很大,看到這邊的人很多,就不會一直在想,想我的親人,那是小愛,就找到我的大愛。
我們一定要惜水,惜水如金,我們把這些洗菜的水留下來過濾之後,因為那個水去沖馬桶會比較乾淨,我們要珍惜水資源,所以洗米水我們就留下來,洗東西再花草樹木。這些都是一些選舉的廣告旗子,我們都會撿起來,車縫成寶特瓶的袋子,洗一洗可以車縫袋子,可以裝寶特瓶,很好利用,因為這種好裝又快乾,丟掉也是垃圾,我們回收起來,可以重複很多,再發揮它的功能。
這是在我家,我的騎樓下,有會眾、鄰居拿來,我都會稍微整理,我們也經常在呼籲左鄰右舍,把可以回收的資源盡量回收起來,因為這個環保,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每一個人家家戶戶所製造出來的,我會跟他們宣導,我們有責任,在我們家庭中,把它負責回收,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資源,我是覺得說,還要再宣導,因為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空間,還要去宣導,還要教育,我們都覺得說,我們真的還沒宣導到很好,我們是還要再努力啦!」
文字撰稿:黃子玲
Read moreSaturday, 23 May 2015
環保達人行動愛 瓶瓶罐罐十指訣
- Article Details
陳哲霖,原本有個『退休後要帶家人環遊世界』的夢想,不過太太說:「又不是天天環遊世界,去找件事情做做吧!」於是,他到慈濟環保站,開始參加的環保回收活動。因為一群鴨子與幼稚園小朋友,因緣際會之下,改變了他,開始以環保講師為職志。他體悟到:若是自己去環遊世界,就只能圓自己的夢,但是,若是可以到處去推廣與宣傳環保,那他可以幫助許多小朋友們圓夢、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就在這樣的一念之間,退休之後的他,從一位電信主管工程師,化身成為一位淨化大地的老師。
大愛感恩科技人文週會講座,邀請到環保講師陳哲霖師兄分享。現在全球到處地、水、火、風四大不調,造成暖化十大危機 - 熱浪、乾旱、強風、暴雨、缺水、缺糧、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惡化、生態系統改變、疾病風險增加,而這十大危機都是緣自於人類貪婪的三項過錯:一是過度消耗化石燃料,二是過度砍伐森林與畜牧,三是過度消費和快速汰舊換新。整理出了現代人類對環境汙染破壞的原因之後,陳哲霖師兄嘗試「將複雜變簡單、化無趣變有趣、變無用為有用」,運用創意發明了「環保十指口訣」,以簡單易記的要領,開始大量推廣與傳遞這一份環保分類的觀念,以實際的行動來帶動了台灣各界團體與學校單位,落實環保回收與資源分類的工作,逐漸緩和了人們破壞環境的危機。
環保節能減碳,應從足下做起,哲霖師兄笑稱自從以百元修理車,取代了百萬休旅車之後,他曾經每個月平均大約要騎一千公里的路,期許自己「腳踏希望,輪轉千里;騎出希望,分享大愛」,環島到處與大朋友、小朋友們分享慈濟的環保知識與觀念。而也期許在後端落實「環保精質化」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能將回收的環保再生衣物與其它多元的塑料製品,以「搖籃到搖籃」的觀念透過研發創新,能再生循環應用,讓我們大家從不同的面向,一起來「低頭彎腰做環保、抬頭挺胸說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環保達人行動愛 瓶瓶罐罐十指訣
- Article Details
陳哲霖,原本有個『退休後要帶家人環遊世界』的夢想,不過太太說:「又不是天天環遊世界,去找件事情做做吧!」於是,他到慈濟環保站,開始參加的環保回收活動。因為一群鴨子與幼稚園小朋友,因緣際會之下,改變了他,開始以環保講師為職志。他體悟到:若是自己去環遊世界,就只能圓自己的夢,但是,若是可以到處去推廣與宣傳環保,那他可以幫助許多小朋友們圓夢、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就在這樣的一念之間,退休之後的他,從一位電信主管工程師,化身成為一位淨化大地的老師。
大愛感恩科技人文週會講座,邀請到環保講師陳哲霖師兄分享。現在全球到處地、水、火、風四大不調,造成暖化十大危機 - 熱浪、乾旱、強風、暴雨、缺水、缺糧、海平面上升、空氣品質惡化、生態系統改變、疾病風險增加,而這十大危機都是緣自於人類貪婪的三項過錯:一是過度消耗化石燃料,二是過度砍伐森林與畜牧,三是過度消費和快速汰舊換新。整理出了現代人類對環境汙染破壞的原因之後,陳哲霖師兄嘗試「將複雜變簡單、化無趣變有趣、變無用為有用」,運用創意發明了「環保十指口訣」,以簡單易記的要領,開始大量推廣與傳遞這一份環保分類的觀念,以實際的行動來帶動了台灣各界團體與學校單位,落實環保回收與資源分類的工作,逐漸緩和了人們破壞環境的危機。
環保節能減碳,應從足下做起,哲霖師兄笑稱自從以百元修理車,取代了百萬休旅車之後,他曾經每個月平均大約要騎一千公里的路,期許自己「腳踏希望,輪轉千里;騎出希望,分享大愛」,環島到處與大朋友、小朋友們分享慈濟的環保知識與觀念。而也期許在後端落實「環保精質化」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能將回收的環保再生衣物與其它多元的塑料製品,以「搖籃到搖籃」的觀念透過研發創新,能再生循環應用,讓我們大家從不同的面向,一起來「低頭彎腰做環保、抬頭挺胸說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一念心清淨無染 慈善有愛化衝突
- Article Details
這幾天豪大雨釀成災情,排水系統不良,道路淹水,垃圾漂浮在積水中。證嚴上人在今天(5/22)志工早會開示:「不只是環境要乾淨,心靈也要時常維持善良的心,不要有貪念,也不要有對立,要慈善有愛的心,才不會有衝突」。
鋒面帶來的豪大雨,造成中部道路淹水。垃圾漂浮在積水中,原來是排水通道被阻塞。 排水系統不通暢,就容易釀成水災,如同人的心如果累積無明,也會造成心靈風暴。
證嚴上人開示:「時常都是保持著這樣清潔的環境,對我們的身體才真能有健康的,那人不只是環境要乾淨,心靈也要時常要維持善良的心,不要有貪念,也不要有對立,人要善,慈善有愛的心,那麼才不會有衝突。」
大雨為台灣帶來雨量,各大水庫都有進帳,稍微緩解缺水的危機,但珍惜水資源,應該落實在生活中,時時提高警覺,生活才會平安有福。
證嚴上人開示:「這一波到昨天,只是增加七天的生活用水量,實在是還不夠,不過也很擔心,水下得太猛太大了,也怕有災情,這都是,都是我們生活中要提高警覺,天地之間,希望水,平均的下,讓它呢,平平安安水庫充足,這都是人生的福。」
這一波鋒面繼續南移,南部地區的民眾還是要注意大雨帶來的影響,預防可能發生的災害。
趙又瑩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Friday, 22 May 2015
社會企業風潮湧 國發挹注啟動能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民間發展『社會企業』的風潮雲湧,政府著手打造適合『社會企業』的經營環境。爲了配合行政院公布《社會企業行動方案》,奠定以公益目的、結合企業化經營之『社會企業』政策方向,及國發會施政方向中的公義社會角色。5月6日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受邀、由研發部主管洪碩廷博士代表,參加國發會邀集國內『社會企業』相關代表單位企業、社會企業創投、及社會企業輔導單位,所舉辦之「國發基金促進社會發展投資方案」座談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為行政院重要政策規劃機關,擔負國家整體發展之規劃、設計、協調、審議及管考等任務。面對急遽變遷的國內外情勢,國家發展委員會從國家永續發展、資源統籌規劃的視野與高度,秉持「勇於創新、敢於突破、善於主動、長於效率」的理念,協調推動經濟、社會、產業、人力、國土、政府治理等重大政策。而國發會屬下的單位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則是扮演的一個資金動能提供者的角色,來協助國發會推動政策時的實現。
國發會很重視這次的座談會,由行政院馮燕政務委員及國發會林桓副主任委員共同主持,會中國發會介紹:「為了促進國內『社會企業』的發展,提高相關產業成功的機會,國發會將以一定金額的資金投入其中。」也把規劃中的一些做法,和與會單位做了溝通。與會單位均以自身的經驗,熱烈回應國發會的想法,提供國發會更多具體的建議。研討會中,大愛感恩也提出建議:以更廣泛、但可量化的標準來定義『社會企業』。
國際勞工組織(ILO)基於社會正義理念,致力發展『社會經濟』,並倡議:「生產力、獲利能力及永續的企業,加上強大的『社會經濟』及具有執行力的公部門,是持續發展經濟與就業機會的重要關鍵。」若將合作社、互助會、基金會與協會等,皆計入『社會經濟』,依據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統計,我國約有1,200個『社會經濟』單位,至於『社會企業』就更少,顯示『社會經濟』仍有發展空間。『社會經濟』的資金來源包括銷售利潤、政府補助、會員費、與公部門的契約、與私部門的商業伙伴關係、捐款、非金錢資源如志工等。
雖然大愛感恩未必會申請這項政府的國發會資金,但是樂見經由政府力量挹注與推動,讓國內『社會企業』蓬勃發展,更多的社會問題被改善、解決,也期許更多的年輕『社會企業家』受到這種資源資助而成功,讓整個社會體制朝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大愛感恩科技 洪碩廷 台北市報導
Read more社會企業風潮湧 國發挹注啟動能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民間發展『社會企業』的風潮雲湧,政府著手打造適合『社會企業』的經營環境。爲了配合行政院公布《社會企業行動方案》,奠定以公益目的、結合企業化經營之『社會企業』政策方向,及國發會施政方向中的公義社會角色。5月6日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受邀、由研發部主管洪碩廷博士代表,參加國發會邀集國內『社會企業』相關代表單位企業、社會企業創投、及社會企業輔導單位,所舉辦之「國發基金促進社會發展投資方案」座談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為行政院重要政策規劃機關,擔負國家整體發展之規劃、設計、協調、審議及管考等任務。面對急遽變遷的國內外情勢,國家發展委員會從國家永續發展、資源統籌規劃的視野與高度,秉持「勇於創新、敢於突破、善於主動、長於效率」的理念,協調推動經濟、社會、產業、人力、國土、政府治理等重大政策。而國發會屬下的單位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則是扮演的一個資金動能提供者的角色,來協助國發會推動政策時的實現。
國發會很重視這次的座談會,由行政院馮燕政務委員及國發會林桓副主任委員共同主持,會中國發會介紹:「為了促進國內『社會企業』的發展,提高相關產業成功的機會,國發會將以一定金額的資金投入其中。」也把規劃中的一些做法,和與會單位做了溝通。與會單位均以自身的經驗,熱烈回應國發會的想法,提供國發會更多具體的建議。研討會中,大愛感恩也提出建議:以更廣泛、但可量化的標準來定義『社會企業』。
國際勞工組織(ILO)基於社會正義理念,致力發展『社會經濟』,並倡議:「生產力、獲利能力及永續的企業,加上強大的『社會經濟』及具有執行力的公部門,是持續發展經濟與就業機會的重要關鍵。」若將合作社、互助會、基金會與協會等,皆計入『社會經濟』,依據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統計,我國約有1,200個『社會經濟』單位,至於『社會企業』就更少,顯示『社會經濟』仍有發展空間。『社會經濟』的資金來源包括銷售利潤、政府補助、會員費、與公部門的契約、與私部門的商業伙伴關係、捐款、非金錢資源如志工等。
雖然大愛感恩未必會申請這項政府的國發會資金,但是樂見經由政府力量挹注與推動,讓國內『社會企業』蓬勃發展,更多的社會問題被改善、解決,也期許更多的年輕『社會企業家』受到這種資源資助而成功,讓整個社會體制朝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大愛感恩科技 洪碩廷 台北市報導
Read more返土歸真(二)農地汙染Industrial waste polluting paddies
- Article Details
Due to even terrain of southwestern Taiwan, the area is very suitable for farming and is therefore the country`s breadbasket. With the support of vast and complex irrigation networks, farmers here can access all the water they need to grow rice and other produce. Unfortunately, it is also due to these irrigation channels that all the fields are now at risk from industrial waste pollution. The problem is especially bad in Taichung and Changhua. Here is our report.
由於台灣的西南部,都是平緩的地型,因此非常適合農業發展,也因此這裡是全國的糧倉,透過錯綜複雜的灌溉渠道,農夫有足夠的水,可以種水稻還是其他農作物,不幸的是,也是因為這些灌溉渠道,讓這些農地,暴露在工業污染的威脅之下,台中及彰化的問題尤其嚴重,以下是我們的報導。 Read more
2015,05/22,北市環保局環保教育課程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22日(五)14:00-17:00
【地點】內湖環保教育站(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168號)


2015,05/25,【人文週會】張濟舵師伯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美國紐約分會執行長張濟舵師兄
【時間】2015年5月25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天搖地動振人心 即時付出匯聚愛

Read more
2015,05/22,慈濟技術學院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22日(五)09:30-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學用合一致 產學創三贏

Read more
草根菩提信願行 環保回收不言苦
- Article Details
新北市汐止,有一位八十二歲的慈濟環保志工「黃周金葉」,在資源回收的領域耕耘三十年。中年時期她挑著扁擔,四處撿拾回收物,如今她則推著小推車,繼續做環保。慈濟志工不忍心她太過操勞,決定來幫她載運回收物、打掃環境,分擔她的勞累。(5/9)
這個環保站,物資特別多、場地特別亂。
慈濟志工來幫忙打掃,清運回收物,這裡是人稱「扁擔阿嬤」的「黃周金葉」,她的環保基地。
環保志工 黃周金葉:「(回收物)用扁擔擔的啦,扁擔挑了差不多十年,現在才用推車,推車只差不多推二十年而已。」
輕描淡寫的光陰歲月,單位一概以十年計,高齡八十二歲的「黃周金葉」,三分之一的人生都與資源回收為伍。如今、她身穿鐵衣,推著她口中說的那台、配備高級座椅的「賓士推車」,繼續做環保。
環保志工 黃周金葉:「這種推車喔推壞好幾台,現在李師兄有再弄一台給我,我就綁個籃子,我有綁個籃子這樣推,我很愛做(環保)。」
環保是阿嬤的夢,志工縱使捨不得她的病痛,但仍願意幫她圓夢。
真善美志工 吳珍香 黃麗芬 林浩盟 台北報導
Read more廢棄物非法傾倒 影響飲用水安全
- Article Details
業者違法傾倒廢棄物,汙染土壤和水源的問題層出不窮。石門水庫的備援水庫工區,中庄調整池的施工地點,過去就是非法棄置點,被挖出大量被棄置的廢棄物。而工程尚在進行,附近的私有農地仍被非法傾倒廢土,面積綿延十多公頃。桃園市政府雖然已對業者開罰三十萬,但業者藉此牟取暴利,罰款金額太低,讓這類事件罰不勝罰,抓不勝抓,繼續汙染我們的水源與農地。
從制高點俯看中庄調整池,石門水庫的備援水庫工區,數十輛不屬於工地的砂石車,不停的來回穿梭。車斗一提,廢土就順勢落到河床上。乾涸的農地,有黑色、紅色、灰色的土石,堆積如山。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我們現在的是廢棄土啊,裡面到底埋什麼,不知道。」
為了深入業者違法傾倒廢土的情形,環保團體跟著一輛砂石車,通往一條小路,進入調整池的工區,這個地方,過去也曾被違法傾倒廢棄物。
當車輛經過,沿路上的怪手,砂石車全部停了下來。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縣政府水務局噢,他竟然把它打開,可以在這邊做(違法傾倒廢土) 。」
每天以上百台的車次,都從這個工區大門進出,但工區留守的工作人員,全都低調以對。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VS 現場工作人員:「我們不能……我們也不確定,這是不是廢棄物,因為工研院根本管不到他們啦,對對對,(這裡)也不是水利署,就是……這個專案的管轄範圍。」
工區外管不到,工區內還在整治。走進工區現場,到處都是各種事業廢棄物,廢輪胎,雨後滲出的水,被染成五顏六色。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VS 現場工作人員:「就是它裡面都會有一些鐵,就是熔爐的時候都會有,這是廢鐵回收(這個是爐石)。」
台南社大研究員 晁瑞光:「那你這個看起來就像是石頭呀對不對,但你仔細看這個就是爐渣呀)(這個都是這個小顆粒都是,可是你不講,一般人就覺得是砂石呀。)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原來要做蓄水池的地方的地下,竟然有被埋了這麼多東西。」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河道,舊河道,要做中庄調整池旁邊的土地,有電子汙泥,電弧爐爐渣,裡面都含有重金屬,而且還有廢溶液,甚麼東西都有。」
雖然工作人員強調,有毒的集塵灰等,都已經運走,廢水的顏色是來自紡織廢棄物,但環保團體質疑,眼前的廢土,全都夾帶著爐渣,只是外表看不出來。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它如果有重金屬噢,跟土混合的時候,稀釋之後,就會低於土壤管制標準了。」
事業廢棄物缺乏妥善管理,問題已非一朝一夕。事實,不當的傾倒堆置,同樣在其他地方釀成災害,危害土壤。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地面上面看到有點白白 白色像是石灰的東西 裡面的鋅 這個點測到8900PPM (環境背景值大概才100多) (所以是懷疑有人在這邊偷倒) 嗯。」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林長茂:「這個有人在偷倒啦,事實上可以看出來這些白白的這些東西才有(重金屬)紅色的土沒有。」
不管是砂石被盜採、回填廢棄物,違法傾倒垃圾廢土等事件,學者悲觀的預估,根本就難以杜絕。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永展:「(因為罰則太輕,罰了之後,我還是獲得了暴利,遠大於被罰的金額,我即便被你吊銷我的執照,我用別人再換一張,還是一樣有利可圖。)
違法棄置濫倒的問題,存在已久,用環境換經濟的惡性循環,已讓台灣淪為廢棄物的王國,最終受害的,不僅僅是水,或者是土地和環境,還有我們下一代的未來和自己。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慈青學子活力四射 快閃推廣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慈青社同學,舉辦慈青周活動,利用午休時間,演出快閃行動劇推廣環保,也在校園邀請同學拍照打卡,最壓軸的音樂晚會,堅持不插電,用活潑的方式,吸引大家關注環保議題,也為慈青周,留下美麗的回億。
午休時間,大學餐廳,突然出現,快閃劇,要大家一起來省水省電救地球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沖水要趕緊把水關起來,要省水 要趕快洗完 不要浪費水。」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插頭)插進去之後 它會定時斷電,就是拿來像充電時使用。」
他們也在走廊上,演出蔬食國大戰葷食國,號召大家來吃素,還不忘邀約,拍照打卡,一起來響應慈青周活動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慈青同學,發揮創意,在慈青周,要介紹社團,也要推廣環保
慈青 劉冠彤:「我們提供大家好方法,然後同時也讓他們自己想,有什麼省水省電的好方法。」
堅持不浪費資源,所有道具都是回收再利用,就連壓軸的音樂晚會,也堅持不插電,用水桶當樂器,以簡單的音符,療癒身心
慈青 劉冠彤:「用環保素材敲擊,然後請社團用一些,比較不需要插電的樂器來演奏。」
比往年,慈青周的活動,活潑又生活化,也更讓人印象深刻
真善美志工 熊國光 呂佩玲 高月白 台北報導
Read moreThursday, 21 May 2015
完全回饋為公益 保護地球為清流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今年第一支公益廣告於5月18日開拍,此次公益廣告主題為【安全宣導】,除了點出在環保站,應注意每日進出頻繁、往來的環保車,以及環保菩薩在上、下環保車時,應注意『腳要踏實,手要握穩』外,也呼籲應帶上安全帽和手套,傳達 證嚴法師的悲心叮嚀,再再呼籲環保菩薩們在做環保的同時,也應注意到自身安全,能平安、用心,把握當下的深深祝福。
大愛感恩科技和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同仁來到位於三重志業園區的環保站,和三重環保菩薩們,以及四位小菩薩,要來為此次公益廣告拍攝。此次拍攝重點除了安全宣導為核心外,更也透過實際拍攝點出「慈濟環保不是在與艱苦人爭」,最重要的是「環保教育」。環保是「老傳少,少育幼」的如此傳承下去,能身體力行做環保,也淨化心靈、簡樸生活的雙行,才能保護地球,這次參與拍攝的環保小菩薩在媽媽的帶領下,和老菩薩們做起環保,動作一一到位,開心笑著要把寶特瓶回收放好。
最後大家在寶特瓶分類區,大聲喊出「與地球共生息」的心願,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永續這一份愛心,能惜福利用,才是環保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新北市三重區報導
完全回饋為公益 保護地球為清流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今年第一支公益廣告於5月18日開拍,此次公益廣告主題為【安全宣導】,除了點出在環保站,應注意每日進出頻繁、往來的環保車,以及環保菩薩在上、下環保車時,應注意『腳要踏實,手要握穩』外,也呼籲應帶上安全帽和手套,傳達 證嚴法師的悲心叮嚀,再再呼籲環保菩薩們在做環保的同時,也應注意到自身安全,能平安、用心,把握當下的深深祝福。
大愛感恩科技和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同仁來到位於三重志業園區的環保站,和三重環保菩薩們,以及四位小菩薩,要來為此次公益廣告拍攝。此次拍攝重點除了安全宣導為核心外,更也透過實際拍攝點出「慈濟環保不是在與艱苦人爭」,最重要的是「環保教育」。環保是「老傳少,少育幼」的如此傳承下去,能身體力行做環保,也淨化心靈、簡樸生活的雙行,才能保護地球,這次參與拍攝的環保小菩薩在媽媽的帶領下,和老菩薩們做起環保,動作一一到位,開心笑著要把寶特瓶回收放好。
最後大家在寶特瓶分類區,大聲喊出「與地球共生息」的心願,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永續這一份愛心,能惜福利用,才是環保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新北市三重區報導
灌溉渠道灌排不分 汙染擴散主因
- Article Details
有一句話說,土安,就是食安;換句話說,土不安,食,也難安,尤其農田受到重金屬汙染,早已不是新聞。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的汙染農地,面積有860公頃,其中500公頃完成整治,解除列管;而汙染熱區彰化縣,被汙染的農田面積達436公頃,其中有162公頃仍持續列管。不過,實際汙染的農田面積,恐怕遠遠超過這個數據。根據環保署調查,目前全台灣有六千八百公頃的農田被列入高風險汙染潛勢區,其中約三分之一集中在彰化,達兩千公頃,約等於八十個大安森林公園;而全長七萬多公里,足以環島55圈的灌溉渠道,灌排不分,就是汙染擴散的主因之一。要恢復以往的美好農地,台灣必須再加把勁。
眼看著附近的農田,一塊一塊被汙染,這樣的心酸,只有農夫能體會。
台中后里地區 農民廖明田:「有水就加減用,農民就淹啦,結果現在(附近)都是重金屬,稻子收割以後檢查,鎘、銅,不行,送到焚化爐燒掉,就補償(停耕)。」
從水汙染,演變成土汙染,重金屬在田區不斷累積。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台中,彰化和美,是另一個汙染嚴重的熱區。
彰化環保聯盟 理事長蔡嘉陽:「這塊是去年環保署在稽查這些第一波電鍍業廢水的時候,被檢驗出來,這個是有重金屬汙染的農地,這塊也是一樣。」
東指一塊,西指一塊,都是被重金屬汙染的農地,數量之多,連在地的環保團體都難以全盤掌握;但追本溯源,汙染源就來自附近的電鍍工廠,雖然已經勒令停工,但過去私設暗管,把未經處理的廢水排放到灌溉渠道,甚至挖井灌入地底,至少汙染了兩百多公頃農地。而更令人憂心的是...
彰化環保聯盟 理事長蔡嘉陽:「真正的廢水是偷排出去的,他們抓到的其實還是一小部分。」
田邊工廠繼續營運,老農夫繼續種稻,淹田的水,現在從哪裡來?
彰化和美地區 農民:「(阿伯,今年都沒下雨。)對呀,沒下雨,都沒水呀。(那怎麼辦?)沒水沒辦法呀,從那抽水來淹田呀,妳要看嗎?好好,我來開電。」
要打開抽水機的開關,得經過好幾家工廠,走到另一頭。工廠把水排進水溝,農夫再抽起來淹田,這樣的用水,是北彰化典型的寫照。
彰化和美地區 農民:「水溝有水就抽水溝水,如果沒有就抽這裡的(地下水)。(自己種自己吃噢?)沒有,都賣掉。」
台大農化系 教授陳尊賢:「彰化其實這個問題存在很久,就是水汙染在擴散,就汙染我們附近的農田。」
環保署土汙基金會 綜企組長何建仁:「整個彰化地區,我們預估它汙染的面積,大概,我們要調查的面積,大概將近會有兩千公頃左右。」
北彰化的主要汙染源,多半來自電鍍廢水,沿著東西二圳,嘉犁支線、西勢支線、公厝支線、水尾支線,以及東西三圳的鐵山支線,都是受到汙染的高風險潛勢地區。而調查的項目,鎖定在鎳鉻銅鋅四種重金屬。
環保署委外調查人員 陳俊佑:「這裡是灌渠的地方,那我們就會去找這塊田的入水口,這裡有一個入水水管的部分,水就會從這邊進來,進到這裡。」
環保署委外調查人員 余政剛:「大部分的採樣,是在取水口一公尺左右的地方去做採水,因為我們認為重金屬進來,第一階段累積,一定是那個地方的濃度最濃。」
而環保署的調查方式,就是找到農田的入水口,進行檢測。
環保署委外調查人員 楊子欣:「到這塊田來,我確認說目前是這個入水口,採樣鏟挖下去,大概就是十五公分的深度,然後去做這個表土的採樣。」
環保署土汙基金會 綜企組長何建仁:「我們陸續在這兩年,會把整個彰化地區高汙染潛勢的農地調查完,所以汙染的農地面積可能會持續會再增加。」
即使工程浩大,環保署依舊持續調查,並援引相關法規,切斷汙染源。目前彰化已有十九家違法業者被勒令停工,三十一家移送檢調偵辦。至於農政單位,也開始執行水質保護方案,預定在六年後全面禁止工廠搭排,只希望這一切能正本清源,搶救奄奄一息的農田。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一步代表一公里 體會衣國缺水苦
- Article Details
新竹縣竹北博愛國小,教導學童惜福愛物,舉辦二手市集,校方也邀約慈濟志工擺攤宣導環保,闖關遊戲,有趣中有大體會(5/06)。
慈濟志工:「用兩隻手抬起一桶水,然後走23步以後,回來師姑這裡。」
二十三步,可是大有玄機,想讓幸福的台灣孩子,體會衣索比亞小朋友,打水距離,平均是二十三公里。
短短二十三步,就快要走不動了。
博愛國小學生 郭泯辰:「非洲人沒有(水),我們有(水)很幸福,所以要節約用水。」
竹北博愛國小二手市集,教育孩子惜福愛物,也邀約慈濟志工,在校園裡,用闖關遊戲,宣導惜水護地球。
家長 周雅婷:「譬如漱口杯,刷牙用漱口杯,然後水才不會一直流,因為家裡弟弟比較浪費一點,喜歡泡澡,所以就會加強跟他宣導說,其實現在缺水用淋浴的就好。」
家長認同,等於把好觀念帶回家,與孩子們,把珍惜水資源,融入生活中。
真善美志工 謝雪琴 孫文潔 新竹報導
年輕就是力量 環保行動守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年輕人力量,運用在環保,事半功倍!亞東技術學院,一百五十位學生,到慈濟新北市板橋園區的環保站,身體力行,體驗做資源回收。難能可貴的,現場,沒人抱怨天氣熱或髒臭,反而是笑聲不斷(5/01)。
這群年輕的橘衫軍,目標,慈濟環保站,訴求,讓台灣更乾淨。
亞東技術學院學生 陳孟晏:「生活中就時常會製造垃圾,每天都會用到, 所以一定要分類,避免資源消耗。」
環保對亞東技術學院學生來說,並非口號。眼前堆成小山的垃圾,要有效率,有方法,分門別類。
慈濟志工:「回收場是分油的跟複合料,絕對不能回收。」
清一色大男孩,一百五十人,不嫌髒臭,揮汗之餘還面帶笑容,敞開心胸不帶成見,自然收穫豐盈,滿載而歸。
真善美志工 周蒨妮 陳泓州 李厚毅 台北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20 May 2015
大愛環保心設計 傳遞善法啟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核心價值,秉持著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續物命、造福慧,除了產品採用寶特瓶製作外,就連包裝也都秉持「延續物命」的心設計,舉凡平面設計、禮品設計、型錄排版都可以看見大愛感恩科技樣樣都的用心。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品穎師姊分享如何將環保理念導入包裝設計裡。
在台灣商品包裝的過度浪費,每逢過年過節時,一個禮盒就有塑膠袋一層、紙盒一層、餅乾又一層,甚至還有烘培紙一層等等,大愛感恩科技卻是從產品到設計都採用環保概念為出發點,一般來說購買一項產品時,廠商大多不會在意外包裝設計是否符合環保或可重複使用,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做到的環保、產品與包裝的設計,陳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在包上主要都採用環保材質,採用環保牛皮紙、瓦楞紙或環保紙,且通過環保認證FCN標章的環保紙來製作包裝禮盒。」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採用可重複性使用的包裝材,如是毛毯禮盒,可重複使用以抽屜盒方式設計,不僅裝進環保毛毯,還可當作置物盒重複使用;或是圍巾手提禮盒,除了外包裝精美、輕巧便利、手堤外,買回去後還可以自己動手DIY,做成放置書本的格子;除了環保禮盒,像是大愛狗感恩貓的收納毛毯禮品,大愛感恩科技也都使用大愛紗製做紗袋,不僅能裝環保產品,還可以當作束口袋,好裝其他物品,大愛感恩科技做到環保心時尚,當您請購的一項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時,不僅獲得兩項產品實用,就因為包裝擁有不平凡的價值。
一般來說產品與產品包裝是相輔相成,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愛護動物毛毯系列禮盒,結合北極熊、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的元素,傳達給消費者環保的重要性。除了產品的圖案設計、材質方面都採用環保材質外,注重愛護地球、愛護動物的理念,盒子外包裝也採用多功能抽屜盒設計的方式,延續再利用,讓消費者重複使用的過程中,更懂得、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所要傳的的環保理念。
不僅如此,大愛感恩科技甚至綠菩提季刊、產品型錄印刷都採用環保紙印刷,顏色上也都不採用華麗花洽顏色,以素色、穩重、安靜的顏色來構圖設計,不同於一般設計講究視覺效果,以產品的原色白、灰、黑、綠、藍色為主色,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設計,相對來說,包裝簡單、樸素,不讓消費者感到過度的染色,包裝設計上也呈現人文意涵,要告訴消費者環保重要,且融入證嚴上人的靜思法語,展現出更深一層的人文意涵,不僅傳遞環保人文,還以上人的法滋潤人人的心靈。」
由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用心及努力,在全球環保及科技研究方面都名列前茅,更榮獲國內外的肯定,產品上也滿足顧客的需求,更透過環保產品啟發人人不一樣的感覺,從顏色上選擇不華麗誇張,以產品原色設計,結合科技、環保,再透過創意,變出許多的環保包裝,不僅給予人心靈上的安穩,也啟發人人的對環保的心思維,進而開啟人人善念,將善與愛不斷延續下去,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陳玟錡 師姊
【節目時間】 5/21(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法入心、法入行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大愛環保心設計 傳遞善法啟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核心價值,秉持著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續物命、造福慧,除了產品採用寶特瓶製作外,就連包裝也都秉持「延續物命」的心設計,舉凡平面設計、禮品設計、型錄排版都可以看見大愛感恩科技樣樣都的用心。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品穎師姊分享如何將環保理念導入包裝設計裡。
在台灣商品包裝的過度浪費,每逢過年過節時,一個禮盒就有塑膠袋一層、紙盒一層、餅乾又一層,甚至還有烘培紙一層等等,大愛感恩科技卻是從產品到設計都採用環保概念為出發點,一般來說購買一項產品時,廠商大多不會在意外包裝設計是否符合環保或可重複使用,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做到的環保、產品與包裝的設計,陳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在包上主要都採用環保材質,採用環保牛皮紙、瓦楞紙或環保紙,且通過環保認證FCN標章的環保紙來製作包裝禮盒。」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採用可重複性使用的包裝材,如是毛毯禮盒,可重複使用以抽屜盒方式設計,不僅裝進環保毛毯,還可當作置物盒重複使用;或是圍巾手提禮盒,除了外包裝精美、輕巧便利、手堤外,買回去後還可以自己動手DIY,做成放置書本的格子;除了環保禮盒,像是大愛狗感恩貓的收納毛毯禮品,大愛感恩科技也都使用大愛紗製做紗袋,不僅能裝環保產品,還可以當作束口袋,好裝其他物品,大愛感恩科技做到環保心時尚,當您請購的一項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時,不僅獲得兩項產品實用,就因為包裝擁有不平凡的價值。
一般來說產品與產品包裝是相輔相成,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愛護動物毛毯系列禮盒,結合北極熊、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的元素,傳達給消費者環保的重要性。除了產品的圖案設計、材質方面都採用環保材質外,注重愛護地球、愛護動物的理念,盒子外包裝也採用多功能抽屜盒設計的方式,延續再利用,讓消費者重複使用的過程中,更懂得、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所要傳的的環保理念。
不僅如此,大愛感恩科技甚至綠菩提季刊、產品型錄印刷都採用環保紙印刷,顏色上也都不採用華麗花洽顏色,以素色、穩重、安靜的顏色來構圖設計,不同於一般設計講究視覺效果,以產品的原色白、灰、黑、綠、藍色為主色,品穎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設計,相對來說,包裝簡單、樸素,不讓消費者感到過度的染色,包裝設計上也呈現人文意涵,要告訴消費者環保重要,且融入證嚴上人的靜思法語,展現出更深一層的人文意涵,不僅傳遞環保人文,還以上人的法滋潤人人的心靈。」
由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用心及努力,在全球環保及科技研究方面都名列前茅,更榮獲國內外的肯定,產品上也滿足顧客的需求,更透過環保產品啟發人人不一樣的感覺,從顏色上選擇不華麗誇張,以產品原色設計,結合科技、環保,再透過創意,變出許多的環保包裝,不僅給予人心靈上的安穩,也啟發人人的對環保的心思維,進而開啟人人善念,將善與愛不斷延續下去,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陳玟錡 師姊
【節目時間】 5/21(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法入心、法入行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2015,05/20,慈技醫管系品格教育講座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20日(三)13:30-15:30
【地點】慈濟技術學院


Read more
龍捲風橫掃家園 發放現值卡應急
- Article Details
美國接二連三發生龍捲風 德州災情嚴重 當地慈濟志工前往重災區發放現值卡與毛毯 現值卡可以讓他們去超市換取生活物資 毛毯則代表一份來自台灣的關懷與溫暖。
正當各地都在歡度母親節的同時,五月十號這一天,美國中部卻迎來20多個龍捲風,其中德州達拉斯「維恩鎮」就傳出災情,普遍都有人員傷亡、房屋毀損、斷水斷電的情形。六天後,慈濟志工帶來「現值卡」發放。
受災民眾:「我太太頭縫了20針, 雖然這段期間 也許會很難過, 但是至少我們家人都好 我也很好。」
前來發放現場求助的民眾,多半有明顯外傷,有些人甚至還沒回過神,接受家園已被摧毀的事實,慈濟人一一安慰,鼓勵他們。
受災民眾:「我們雖然來自不同國家, 但分享的是同樣的大愛, 因此我並不自怨自艾。」
送上毯子,外加一個擁抱,志工祝福他們能夠獲得當地政府協助、盡快重建,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吳鵬飛 吳怡萱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環保老兵撿回收 不理訕笑意志堅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的故事,身體有缺陷與病痛,飽受嘲笑的慈濟志工「謝景平」,是當地小鎮上最勤奮的環保尖兵。他說因為慈濟接觸佛法,了悟生命中的虛幻起落,所以能夠輕安自在。
彭亨州的百樂鎮上,有一位年過六旬的慈濟志工「謝景平」,他做資源回收、長達三年。
慈濟志工 謝景平:「有什麼就撿什麼, (一天幾次) 不一定, 熱了就喝一點水, 晚些再來撿,呵呵 為了慈濟啊。」
慈濟環保站裡,「謝景平」的年齡和年資,都不是最長,但他受到的阻力與嘲笑,恐怕是最多。
慈濟志工 謝景平:「人家笑我是垃圾佬, 在大垃圾桶那邊, 我也不管他們 我撿我的。」
「謝景平」耳中的助聽器,以及遲緩的言談反應,是旁人訕笑的原因。根本沒有人知道,其實他病痛纏身、還展現出過人的毅力。
謝景平的嫂嫂 陳月明:「他是六十多歲的人, 他一路來都有病的, 病得很嚴重的, 在醫院 他有糖尿病,血壓高 生痔瘡。」
慈濟志工 謝景平:「我覺得自己 很容易放得下, (就算)我被人家欺負得多厲害,只想趕快把那些宿業還完。」
加入佛教團體,他學會與病痛和解,也漸漸看清人生。
賈邵燕 林妍君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Tuesday, 19 May 2015
愛心膚苦難 馳援尼泊爾
- Article Details
尼泊爾上月25號發生規模7.8強震,深度15公里,是1934年來最強烈的地震。不只當地建築倒塌,鄰近國家陸續傳出災情,甚至引發聖母峰雪崩,死傷人數不斷攀升。 為了援助尼泊爾,大愛感恩科技內部發起『愛心膚苦難,馳援尼泊爾』,除了平日饗應落實「環保節能減碳」以及「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這次同仁們紛紛將平日所省下來的電撲滿、水撲滿或愛心撲滿捐出,匯聚大愛送往尼泊爾重災區,救助苦難。門市同仁 黃嬌鑾師姑 分享: 「世間有災難,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幫助受苦的人很有意義。捐善款只是本分事,沒有多想,在世間賺取功德財就應該要佈施行善。」並分享之前南亞大海嘯募款時認識一位會員--錢秀蘭師姊,是一位建設公司老闆娘,只要有災難需要秀蘭師姊就會發心行善沒有缺席過,不僅募款也募心,招募到會員,大家一起共聚善心。
「金錢不在於多少,而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情來對於每次國際上發生的災難,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可以做的到來付出。」經營規劃室同仁 林慧萍師姊說。每天收看大愛台的她分享 可以從中開拓個人國際的視野,每看到世界無常來臨都會心存感恩心,覺得能夠透過慈濟讓大家可以找到值得相信的團體,真的感恩,讓每個人愛心/善念/善款的付出能夠放心、相信。世界有災難,無論是一句好話、一個動作就是一種佈施,虔誠祈禱也是一種佈施,佈施不一定是財的佈施,就像人人如果能認同慈濟、隨喜讚嘆慈濟或他人,其實就是一種「功德」。
同體大悲的心境是需要培養的,在親人與同仁之間,任何人的愛心善念都要靠自已培養,培養出來後潛意識(八識田)自然就會存在這樣的心境,道理如同昨晚睡覺前如果發個好願,隔天早上起床有這種潛意識後,今天的當下自然就會想去行善、做好事,相同道理,如果以這輩子與下輩子來看,有這種潛意識,下輩子無論投胎到哪裡都會懂的要行善。修行是無量世、無量劫,要成佛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是永永遠遠的。」
近年來看到鄰近國家地區頻仍的地震、海嘯、風災與水患,身處台灣的我們除了感恩「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富」,更應生起憐憫心,「苦人所苦、痛人所痛」,發揮慈悲救人的精神,,伸出援手,幫助受困的災民。 證嚴上人開示:「四大不調,這威力之大,真是我們人的確都很渺小,我們還要逞什麼強呢?所以平時我們要好好的戒慎虔誠,天地要調和,人類才能平安。」期望透過這一次的愛心勸募活動及每日午間祈禱,為尼泊爾的災民祈福。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愛心膚苦難 馳援尼泊爾
- Article Details
尼泊爾上月25號發生規模7.8強震,深度15公里,是1934年來最強烈的地震。不只當地建築倒塌,鄰近國家陸續傳出災情,甚至引發聖母峰雪崩,死傷人數不斷攀升。 為了援助尼泊爾,大愛感恩科技內部發起『愛心膚苦難,馳援尼泊爾』,除了平日饗應落實「環保節能減碳」以及「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這次同仁們紛紛將平日所省下來的電撲滿、水撲滿或愛心撲滿捐出,匯聚大愛送往尼泊爾重災區,救助苦難。門市同仁 黃嬌鑾師姑 分享: 「世間有災難,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幫助受苦的人很有意義。捐善款只是本分事,沒有多想,在世間賺取功德財就應該要佈施行善。」並分享之前南亞大海嘯募款時認識一位會員--錢秀蘭師姊,是一位建設公司老闆娘,只要有災難需要秀蘭師姊就會發心行善沒有缺席過,不僅募款也募心,招募到會員,大家一起共聚善心。
「金錢不在於多少,而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情來對於每次國際上發生的災難,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可以做的到來付出。」經營規劃室同仁 林慧萍師姊說。每天收看大愛台的她分享 可以從中開拓個人國際的視野,每看到世界無常來臨都會心存感恩心,覺得能夠透過慈濟讓大家可以找到值得相信的團體,真的感恩,讓每個人愛心/善念/善款的付出能夠放心、相信。世界有災難,無論是一句好話、一個動作就是一種佈施,虔誠祈禱也是一種佈施,佈施不一定是財的佈施,就像人人如果能認同慈濟、隨喜讚嘆慈濟或他人,其實就是一種「功德」。
同體大悲的心境是需要培養的,在親人與同仁之間,任何人的愛心善念都要靠自已培養,培養出來後潛意識(八識田)自然就會存在這樣的心境,道理如同昨晚睡覺前如果發個好願,隔天早上起床有這種潛意識後,今天的當下自然就會想去行善、做好事,相同道理,如果以這輩子與下輩子來看,有這種潛意識,下輩子無論投胎到哪裡都會懂的要行善。修行是無量世、無量劫,要成佛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是永永遠遠的。」
近年來看到鄰近國家地區頻仍的地震、海嘯、風災與水患,身處台灣的我們除了感恩「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富」,更應生起憐憫心,「苦人所苦、痛人所痛」,發揮慈悲救人的精神,,伸出援手,幫助受困的災民。 證嚴上人開示:「四大不調,這威力之大,真是我們人的確都很渺小,我們還要逞什麼強呢?所以平時我們要好好的戒慎虔誠,天地要調和,人類才能平安。」期望透過這一次的愛心勸募活動及每日午間祈禱,為尼泊爾的災民祈福。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2015,05/19,南港區大愛媽媽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19日(二)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大愛長春環保約會 與地球共生息
- Article Details
來自大愛感恩科技的虞珊明先生幫助長春慈濟志工瞭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及清淨在源頭的意義。
初夏時節,微風細雨,物資轉運,現場佈置,大愛感恩科技參展“第二屆中國(長春)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也有緣開始這場“環保的約會”。
“什麼?這件衣服是飲料瓶做的?”隨著一聲聲的讚歎,大家也隨之認識了“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完全回饋”“從搖籃到搖籃的銀級認證”......一個接一個的新鮮辭彙,透過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先生的介紹,向參觀大眾們傳遞過來。“社會企業”不是純粹的企業,亦不是一般的社會服務,而是透過商業手法運作,賺取合理的利潤用以貢獻社會。這也就是 “完全回饋” 的意涵,大愛感恩科技的資金盈餘,完全回饋給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在努力的使資源迴圈利用、生生不息的同時,也進行著愛心的接力。這也充分體現了大愛感恩科技的三個企業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
有客人好奇的問:“飲料瓶?怎麼做?”服務人員耐心的講解,首先我們產品的材質與其他的纖維類產品沒有太大不同,都是聚酯纖維,不同的是他們產生的途徑。普通衣物的聚酯纖維來自石油的原生材料,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飲料瓶的回收,是再生紡織原料。這些廢棄的飲料瓶來源於何處呢,就是環保回收站,經過環保志工按材質和顏色進行嚴格分類後,整合成瓶磚,由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來碎片,再來造粒,再來大愛紗,再來產成品。整個過程不經過產成品染色,節約水資源的消耗以及避免工業染色帶來的污染。經過技術參數的統計和比較,1公斤棉質T恤,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水量是一條大愛毛毯的17倍之多。大愛感恩科技每年回收超過6千萬支飲用水瓶,產品製作過程與石油所提煉的原生聚酯纖維品相比,每年平均減碳量超過植入3300棵大樹的效果,平均節省水量為2萬個人每天用水量。經過科技的不斷研發,大愛感恩科技又再次提出“從搖籃到搖籃的銀級認證”,未來在產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內,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達到完整的回收系統,逐步從“減廢”邁向“零廢”的目標。
在展會現場,一位元服務人員在為一位元小朋友講解環保產品,小朋友的媽媽說她們不買東西,服務人員笑笑,耐心的告訴媽媽,買不買沒有關係,我們要讓孩子瞭解環保知識,在孩子的心裏種下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種子。大愛感恩科技的黃華德董事長曾在接受訪問時說:“我們推廣環保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並不是在鼓勵消費,而是希望落實在我們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上,節能減碳從我們的生活上做起。”
來自大愛感恩科技的設計總監洪若岑女士,為春城愛美的女性消費者搭配著藉由回收的寶特瓶轉換而成的環保服飾,“緬襟兒” 的襯衫、“俏麗的” 坎肩兒、“端莊的”羅裙,展現出了傳統文化的“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人文服儀之美。
大愛感恩科技的服務人員不放過任何一位路過展位的客人,熱切的邀請他們一同瞭解和體驗環保科技帶來的全新感受和改變奢靡浪費的消費觀念。大愛感恩科技集合專業及愛心,落實環保與慈善的理念,大愛是造福,感恩是智慧,大愛感恩科技,與地球共生息。大愛感恩科技的黃華德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與長春的環保約會長久深遠。
时间:2015-05-17 08:28:51 来源:大吉林网 编辑:邱博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吉林網 大愛感恩科技與長春的第一次環保約會
http://www.dajilin.com/2015shouye/jilinshenghui/2015-05-17/100940.html
大愛長春環保約會 與地球共生息
- Article Details
來自大愛感恩科技的虞珊明先生幫助長春慈濟志工瞭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及清淨在源頭的意義。
初夏時節,微風細雨,物資轉運,現場佈置,大愛感恩科技參展“第二屆中國(長春)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也有緣開始這場“環保的約會”。
“什麼?這件衣服是飲料瓶做的?”隨著一聲聲的讚歎,大家也隨之認識了“大愛感恩科技”。“社會企業”“完全回饋”“從搖籃到搖籃的銀級認證”......一個接一個的新鮮辭彙,透過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先生的介紹,向參觀大眾們傳遞過來。“社會企業”不是純粹的企業,亦不是一般的社會服務,而是透過商業手法運作,賺取合理的利潤用以貢獻社會。這也就是 “完全回饋” 的意涵,大愛感恩科技的資金盈餘,完全回饋給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在努力的使資源迴圈利用、生生不息的同時,也進行著愛心的接力。這也充分體現了大愛感恩科技的三個企業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
有客人好奇的問:“飲料瓶?怎麼做?”服務人員耐心的講解,首先我們產品的材質與其他的纖維類產品沒有太大不同,都是聚酯纖維,不同的是他們產生的途徑。普通衣物的聚酯纖維來自石油的原生材料,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飲料瓶的回收,是再生紡織原料。這些廢棄的飲料瓶來源於何處呢,就是環保回收站,經過環保志工按材質和顏色進行嚴格分類後,整合成瓶磚,由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來碎片,再來造粒,再來大愛紗,再來產成品。整個過程不經過產成品染色,節約水資源的消耗以及避免工業染色帶來的污染。經過技術參數的統計和比較,1公斤棉質T恤,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水量是一條大愛毛毯的17倍之多。大愛感恩科技每年回收超過6千萬支飲用水瓶,產品製作過程與石油所提煉的原生聚酯纖維品相比,每年平均減碳量超過植入3300棵大樹的效果,平均節省水量為2萬個人每天用水量。經過科技的不斷研發,大愛感恩科技又再次提出“從搖籃到搖籃的銀級認證”,未來在產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內,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達到完整的回收系統,逐步從“減廢”邁向“零廢”的目標。
在展會現場,一位元服務人員在為一位元小朋友講解環保產品,小朋友的媽媽說她們不買東西,服務人員笑笑,耐心的告訴媽媽,買不買沒有關係,我們要讓孩子瞭解環保知識,在孩子的心裏種下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種子。大愛感恩科技的黃華德董事長曾在接受訪問時說:“我們推廣環保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並不是在鼓勵消費,而是希望落實在我們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上,節能減碳從我們的生活上做起。”
來自大愛感恩科技的設計總監洪若岑女士,為春城愛美的女性消費者搭配著藉由回收的寶特瓶轉換而成的環保服飾,“緬襟兒” 的襯衫、“俏麗的” 坎肩兒、“端莊的”羅裙,展現出了傳統文化的“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人文服儀之美。
大愛感恩科技的服務人員不放過任何一位路過展位的客人,熱切的邀請他們一同瞭解和體驗環保科技帶來的全新感受和改變奢靡浪費的消費觀念。大愛感恩科技集合專業及愛心,落實環保與慈善的理念,大愛是造福,感恩是智慧,大愛感恩科技,與地球共生息。大愛感恩科技的黃華德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與長春的環保約會長久深遠。
时间:2015-05-17 08:28:51 来源:大吉林网 编辑:邱博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吉林網 大愛感恩科技與長春的第一次環保約會
http://www.dajilin.com/2015shouye/jilinshenghui/2015-05-17/100940.html
守持慈濟十戒 明信因果斷惡修善
- Article Details
台中一位實業家張銀燈,五年前參加水懺演繹,深受慈濟精神感動,發願茹素至今,也戒菸戒酒,一改過去不好的習氣,參加社區環保。他經營木業多年,原本也在製做抽雪茄用的菸嘴,利潤非常好,但因為加入慈濟,遵守十戒,於是放棄了這門的生意,不願意賺取這樣的世間財。
來到志工張銀燈的木業工廠,一旁擺著的這台機器,上頭佈滿灰塵,原來這是製做菸斗菸嘴的器具,一年的利潤上千萬,但是卻因為證嚴上人的法,讓張銀燈毅然決然,不再做這門生意
慈濟志工 張銀燈:「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後來了解因緣果報之後,我們就把菸嘴生產計畫停掉,做比較有利益人群的事。」
把好幾千萬的生意往門外推,張銀燈說他不後悔,而且是最正確的決定,以前他生意做很大,天天應酬,抽菸又喝酒
慈濟志工 張銀燈:「(以前)跟員工講話,還是跟家人講話,時常就會大聲一點,或是事情處理不好,脾氣會比較暴躁。」
五年前,有好因緣參加慈濟水懺演繹,證嚴上人的法,讓他深受感動,放下以前貢高我慢的習氣,彎下腰做環保
慈濟志工 張銀燈:「改變我們自己的習氣,把這個念頭降伏下來,盡量能夠包容 善解。」
現在只要有空,他就靜靜坐在辦公室一角,研讀上人的書籍,這些年他感受到生活踏實平靜,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
江麗君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最親的土地!孕育萬物生態系
- Article Details
對於土壤,你了解多少?先從一些數字上來看,土壤的密度,大約是1.5,一公頃的表土,大約有250萬公斤的重量,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生物居住在這裡,孕育了人類的文明和多采多姿的生態系。而土壤除了有生命力,可以滋養萬物,也有極大的包容力,擁有淨化的功能。但是這些重要性,卻長期被人類忽略。都市化、工業、農業汙染,酸化、鹽化,極端氣候變遷,造成土壤流失。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土壤劣化,如果人們不改變對待土壤的方式,2050年人均農業生產面積,將只剩下1960年的四分之一,屆時可能造成嚴重的糧食危機,因此聯合國將今年訂為國際土壤年,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土壤的重要性。
就像一層薄薄的,覆蓋在陸地上的皮膚;土壤,孕育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生物多樣性,富饒的生命。
中興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申雍:「一公頃的表土,大概有250萬公斤的重量,在上面可以去生產糧食。」
台大農化系教授 陳尊賢:「土壤有生命力,它有很多生物,包括大型的動物、各種蟲呀,當然有很多微生物。」
它也擁有地表最強的包容力跟淨化力。
台大農化系教授 陳尊賢:「它可以儲存很多水分,可以把本來是有毒的變成沒有毒。」
而土壤,也是我們人類文明的,立足之地。放眼全球,台灣生成土壤的條件,尤其得天獨厚。這個小小的島嶼,由於造山運動,擁有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地形與地質,河水夾帶著泥土,奔流入海,形成了肥沃的沖積平原,多采多姿的土壤和生態系。
台大農化系教授 陳尊賢:「我們台灣有全世界的不同種類的土壤,幾乎你想得到的土壤都有,只有一種沒有,結冰的(土壤)。」
在台大的土壤博物館,有來自台灣各地的土壤,根據不同的顏色、性質、植物的根系,就像是土壤的身分證,標明它源自於哪裡。
台大農化系教授 陳尊賢:「這是貓鼻頭附近的土壤,這是台灣很特別的黑沃土,只有在台東泰源那一帶,這是台灣的農業生產的命脈,分布在台灣的西半部,就是河流沖積所造成。」
不過,要實際了解土壤的狀況,不能光看表面,我們必須剝它的外皮,往下挖掘,看看台灣人引以為傲的農業,如何賴以為生。
挖開土壤的表面,露出原本的紅土,隨手一捏,就形成一個土團,農業的生機,就藏在這些毫不起眼,甚至許多人認為骯髒的泥土裡面。
宜蘭大學森林資源系教授 蔡呈奇:「赤紅色的大概就是三氧化二鐵,這個(土)保水性很好,相對的保肥性也很高,所以外面天氣很乾旱的時候,其實它有水,你不用再去灌溉。」
全台灣八十萬公頃的農地中,大約有四十萬公頃是水田,長期的耕犁,形成了一層不透水的犁底層,上層是肥沃的田地,下層則是原本的土層。
宜蘭大學森林資源學系教授 蔡呈奇:「植物在長,它的攝食根差不多都在上面十公分而已,這是做紀錄,這個是人為灌水以後,造成有機物的混合,變成這樣暗黑色的(土),這邊大概就是我們講的犁底層。」
台灣人辛勤的工作,即使務農也不例外;但長期的耕犁、施肥,施藥,不停的灌溉、犁田,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慢慢的改變了田裡的土壤。
宜蘭大學森林資源系教授 蔡呈奇:「所以黃色跟紅色,這個都是氧化鐵,剝開給你看,裡面的黑色是錳,氧化錳,這個在農地裡面會出現,日本也有,他們種水稻,大概都有類似這種東西。」
不過,不僅是台灣,全世界的土壤都在不斷劣化,即使是最健康的農地。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估計,全球人均可生產的農地,到了2050年,只有1960年的四分之一。
中興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申雍:「因為土壤它是不能夠再生的,土壤它的品質慢慢降降降,降到某一個程度,它(會)就像是海嘯來一樣,我就看到它壞,可是要去改進它,來不及了。」
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種出健康的作物,如果我們不改變對待土地的方式,珍惜這寶貴的資源,一旦失去,將永遠難以回復。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Monday, 18 May 2015
轉變心念戒習氣 親子關係更和諧
- Article Details
心富大幸福,帶您認識慈濟志工許麗玲,因為孩子被診斷出發展遲緩,在就醫的過程中,認識志工,因而走入慈濟,現在的他,心變柔和,也是環保站的好幫手,負責開環保車,到處收回收。
「我來內湖這邊大概四五年,來這邊才開始練習開貨車,因為會開車的師姊比較不多,他們就問我願不願意,載回收,我就好,那可以啊,我就有承擔幾個點。」
「全部不知道可不可以,不行啦,再一趟好了,做的時候就很高興,你身體一定會累,身體不累是騙人的,所以那時候做完回去累,可是你睡一覺起來,就忘了。」
「我剛來這裡的時候,我只要人家一句話,不順我的意或者不順我的,就會摔車門,我手機也摔過,很生氣就這樣子,自己的手機都不知道,被我摔過幾次,因為以前NOKIA很耐摔,我覺得來這裡親子關係,讓我改變很多,不然我一直在想,我可能一般電視上看到家暴,我應該也會上電視。」
「家庭主婦的生活,都是這樣在家裡陪著小孩,其實說是陪,就他玩他的,我過我的生活,我玩我的線上遊戲,或者我看我的職棒,然後他在玩他自己的玩具,照顧他穿得暖,吃得飽,父母該做的責任都沒有做到,所以才會讓他變成發展遲緩,他也知道媽媽現在來慈濟,都不會打他了,過去四年沒有陪伴的,趕快花時間,該帶他去上課,就趕快帶他去上課,該怎麼做,就趕快去做,趕快去彌補以前沒有做到的。」
「我們年輕人也沒地方去,不只是有老人,從小孩子去上幼稚園,讀整天之後,我白天的時間變多了,又剛好跟師姊聯繫上,我們就開始相約做環保,需要人這樣推一把,推一把之後,那個因緣,又這樣子連上去了,到現在小朋友會跟我說,媽媽我的衣服,我都穿回收的就好,不用買新的給我,他會很驕傲跟人家講,我這個是回收的,他不怕人家知道說,他的東西是回收的。」
「其實我們社會上,大部分都是好人,每個人都會覺得說,我做好就好,你心好可是你沒有出來行動,沒有行的話,天下苦難眾生,還是沒辦法得到解救,那你覺得你自己是好人嗎,我覺得我是好人嗎,我是有習氣的好人。」
採訪撰稿:呂思萱
攝影剪輯:李明華
低碳演奏樂音揚 不插電愛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地球資源越來越少,節能減碳成目前最重要的事,慈濟志工推行很久的環保五省,就是省水、省電、省油、省時、省錢,下午志工邀請中區大專院校的樂團,一起來舉辦一場低碳音樂會,他們所表演的樂器都是不用插電的,像是口琴,陶笛,大鼓,吉他,現場還有許多環保攤位,跟大家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環保,節能減碳其實很簡單。
中興大學陶笛社帶來精彩的陶笛演出,還有逢甲的口琴社 。
這場名為低碳音樂會的表演團體,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他們的樂器都是不用插電的。
慈濟志工 王淑美:「藉著音樂會, 把年輕人的熱情鼓舞起來, 希望減碳的生活 融入到生活裡。」
現代的生活便利,尤其對大學生來說,日常生活要節約能源,真的不太容易,但為了愛護地球,越來越多學生懂得珍惜資源 。
逢甲大學學生:「像公共廁所很多人都不關燈 , 早上起來也沒人關燈 看到就關, 學校宿舍冷氣少吹, 盡量改用電風扇或開窗戶。」
最重要的是,環保要落實在生活裡,志工也現場擺設許多跟環保有關的攤位,利用過期的月曆紙,就可以做成小吊飾 。
民眾 李先生:「廢棄的日曆紙 可以拿回來再利用, 小朋友可以做小玩具。」
日常生活時時叮嚀自己,省水、省電、省油、省時、省錢,越省越多,地球才會更健康。
江麗君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廢棄木料展新用 廣結好緣傳美善
- Article Details
志工張銀燈這些年加入慈濟,深耕社區,因為自己是經營木業生意,於是他把證嚴上人的靜思語雕刻在松木板上,分送給附近的國中、小學,校方把這些靜思語學掛在走廊,也把靜思語融入在生活教育裡,張銀燈說,這些木刻靜思語他要跟大家結緣,希望能將上人多跟大家分享上人的法。
走在社口國小的校園裡,牆壁上掛的不是圖畫作品,而是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學生只要走過一遍就會看一遍。
社口國小學生:「你只要為自己找藉口,你永遠不會進步,跟同學吵架,要先講自己的錯誤,不要講別人的錯誤,要先自己反省。」
久而久之,學生們也都能明瞭靜思語的意義,學校也會將靜思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社口國小校長 包沛然:「我們結合靜思語,給小朋友做一些言行和生活上的指導,另外也提供老師能夠有做機會教育的範本。」
這些刻在松木板上的靜思語,出自於慈濟志工張銀燈之手,自己經營木業,雕刻對他來很簡單,於是自己買來這一台機器,自己製作松木板靜思語。
慈濟志工 張銀燈:「我們要向下扎根,跟品德教育,靜思語可以啟發善念。」
他還用廢棄的木料來製作靜思語小吊飾跟大家結好緣,一年多來他製作了上千片的靜思語送給附近的國中小學,認真傳遞上人的法。
江麗君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人間菩薩大招生 環保教育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為了向外推廣慈濟的環保理念,大愛感恩科技每年參加許多國內外的展覽,除了傳達我們環保愛地球的理念,也向大家推廣環保科技的產品。透過有形的產品來傳達無形的概念。大愛感恩科技海外參展的主要地區大都集中於中國大陸重要城市,透過產品傳達『疼惜物命、節能減碳、珍惜資源、並延續物命』。
大愛感恩科技的楊孫斌師兄接受大愛廣播《點亮星光》環保愛地兒單元訪談時提到:「我們透過展覽,向民眾解說環保理念的重要性,地球資源一直在消耗殆盡,唯有環保才能延續物命、循環使用以延續地球資源。希望當地民眾也能接受環保的理念、知識,把環保帶入他們的居住地,並透過展覽和分享,把環保理念擴散到各區。」
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價值分別是:『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透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平台,邀約上、中、下游認同我們環保理念的愛心協力廠商,一同來加入這個平台,發揮他們的所長,從原料到成品的製造,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產業可以一同響應這環保的平台。消費者在請購的同時,也不失愛心,讓愛一直循環下去,不僅自己可以使用、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在國外參展時時常向民眾解說我們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成立的使命,當他們知道這些產品都是用寶特瓶做的時候都非常的驚訝、感動。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於銷售產品,而是在於推動我們的環保理念給當地的民眾。大愛感恩科技有今日的表現,都要歸功於在我們背後默默付出的環保菩薩們,也希望我們可以透過分享,感染更多的民眾加入我們的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人間菩薩大招生 環保教育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為了向外推廣慈濟的環保理念,大愛感恩科技每年參加許多國內外的展覽,除了傳達我們環保愛地球的理念,也向大家推廣環保科技的產品。透過有形的產品來傳達無形的概念。大愛感恩科技海外參展的主要地區大都集中於中國大陸重要城市,透過產品傳達『疼惜物命、節能減碳、珍惜資源、並延續物命』。
大愛感恩科技的楊孫斌師兄接受大愛廣播《點亮星光》環保愛地兒單元訪談時提到:「我們透過展覽,向民眾解說環保理念的重要性,地球資源一直在消耗殆盡,唯有環保才能延續物命、循環使用以延續地球資源。希望當地民眾也能接受環保的理念、知識,把環保帶入他們的居住地,並透過展覽和分享,把環保理念擴散到各區。」
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價值分別是:『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透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平台,邀約上、中、下游認同我們環保理念的愛心協力廠商,一同來加入這個平台,發揮他們的所長,從原料到成品的製造,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產業可以一同響應這環保的平台。消費者在請購的同時,也不失愛心,讓愛一直循環下去,不僅自己可以使用、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在國外參展時時常向民眾解說我們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成立的使命,當他們知道這些產品都是用寶特瓶做的時候都非常的驚訝、感動。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於銷售產品,而是在於推動我們的環保理念給當地的民眾。大愛感恩科技有今日的表現,都要歸功於在我們背後默默付出的環保菩薩們,也希望我們可以透過分享,感染更多的民眾加入我們的行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Aiding the Origin Land of Buddhism with Great Love
- Article Details
When Buddha was born more than 2500 years ago, Nepal was called “Kapilavastu,” and located on the Himalayas. In April 25, Nepal suffered from devastating 7.8 magnitude earthquake, and the first group of 15 Tzu Chi relief volunteers were already on their way to aid the survivors within 48 hours, brought with them a ton of medicine supply, Eco LED Solar Power Cap, Eco Anti-Punctual White Shoes, and Eco Magical White Pants for safety and convenience. They arrived at Nepal in the afternoon of April 28, and began to provide medical and material assistance and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relief work in the ancient origin land of Buddhism.
The mobile medical team went together with local volunteers, traveled by foot to the mountain village of Pikhel. The villagers were delighted to see them and prepared a tent as the temporary clinic spot. Despite all the difficulties, the warmth they brought was visible on the faces of the villagers. Doctors used the Eco LED Solar Cap to help patients examine their injury. After the first medical consultation, noticing that a great number of survivors suffer from bone fractures, so they gave patients pain-killer first and report for the second medical relief team to prepare the needed medical materials for bone surgery.
Other than medical aid, the first batch of volunteers walked into the most severe area for over 40 minutes with the Bhakapur Mayor, Prem Suwal, to evaluate level of destruction and plan the assistance ways to help the survivors. Tzu Chi volunteers personally felt the suffering and pain, and will continue to give short, mid, and long term aid and support to the survivors, such as providing temporary evacuation centers to needed areas.
While the front line Tzu Chi volunteers aided the earthquake survivors through hands-on actions, we in Taiwan can also contribute expertise and love. DA.AI Technology’s research and turn recycled PET bottles into functional eco-products to protect and help the international relief volunteers and disaster survivors, such as the signature Eco-blanket, LED Solar cap, Eco Solar Luggage, Eco Anti-Punctual Shoes, Eco Anti-odor socks, and DA.AI Polo shirt. We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se products to better support the volunteers on their life saving missions, as well as give comfort for the survivors.
Although living safely in Taiwan, we saw our neighbor countries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and only gets more devastating each time. The Nepal Earthquake is a reminder that we should be thankful and feel compassionate for the disaster survivors, and give them a hand while we live in a safe environment and great health. Let’s pray for Nepal and help the survivors walk out of sorrow and suffering together.
Read moreSunday, 17 May 2015
紅磚堆中尋妙寶 回收再用延物命
- Article Details
慈濟賑災醫療團在尼泊爾賑災,也不忘與災民分享環保概念。巴塔普帳棚區委員會,就因為慈濟人的分享,號召居民自發性撿拾廢棄紅磚,延長物命使用也順便可以整理災區。
一塊塊廢棄的紅磚在地震發生後就這樣堆棄在路旁。巴塔普帳棚區委員會號召居民,將廢棄紅磚再做中整理。
瑪尼卡基 :「 我們用這些磚塊來鋪廚房地板, 及讓帳篷區的地板平坦, 這也可以整理道路讓它乾淨。」
廢棄紅磚雖然重,但婦女小孩不怕辛苦,一塊接一塊從廢墟中,尋找能夠二度使用的紅磚。
蘇爾瓦迪卡:「 我將紅磚搬來這裡, 可以用來防止雨天水進入帳棚。」
一塊新紅磚是16塊尼泊爾幣,是災民一餐飯的三分之一費用。撿紅磚,二度利用不花錢,也是一個恢復環境的妙法。
黃照峰 林偉德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2015,05/17,高雄慈誠委員培訓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17日(六)10:05-11:15
【地點】高雄靜思堂講經堂(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南路50號)


2015,05/17,北區慈誠合心課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17日(六)16:15-17:05
【地點】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450號)


Saturday, 16 May 2015
吉祥物傳遞美善 顯靈性『大愛』『感恩』
- Article Details
很多公司行號,或是縣市政府都會堆出己專屬的吉祥物,除了可愛也都還有自己專屬的特色,像是大愛網路電台的『廣播寶寶』,還有慈濟大專青年的『慈青大頭寶寶』等等,大愛感恩科技也有專屬的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大愛網路電台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資深設計師 - 許雅麗師姊,談談「吉祥物」。許雅麗師姊說道:「吉祥物一般是卡通,或是造型圖案,也有可能是企業用來代表公司形象或品牌來拿推廣,甚至人偶成為公司的代言人的角色,可以加深大家對於團體、地方、企業、商品的印象。」
講到吉祥物,一般人就會讓人想到日本,在日本幾乎每一個縣市都會擁有專屬的吉祥物,甚至地方特產就會有特產吉祥物,有官方、非官方吉祥物,吉祥物文化相當流行,每年更會舉辦吉祥物票選,票選最有人氣的吉祥物,雅麗師姊分享2014年日本人氣票選吉祥物第一名群馬縣吉祥物ぐんまちゃん(GUN-MA-CHAN, 群馬將):「因為群馬縣有個馬字,所以用小馬為造型設計吉祥物,加深大家的印象。」除此之外在日本網路上爆紅的「船梨精」,身體黃黃的、像梨子般形狀,最特別是船梨精竟然會自己開口說話,「是日本在地,為了推廣光觀而設計出來的吉祥物,符合當地風俗民情。船梨精與其他吉祥物不太一樣,有點像是搞笑藝人,會碰碰跳跳、開口說話,且擁有自己專屬的聲音,還會上通告,幫助自己居住的地方宣傳光觀,還有出專屬的唱片,真是多才多藝。」
大愛狗、感恩貓吉祥物在慈濟人文薰陶的環境下,被賦予「育教於樂」使命,專長有手語、帶動跳,甚至還要去醫院當志工。其實大愛狗、感恩貓的前生是住在靜思精舍修行的兩隻小動物,一隻是古代牧羊犬『大寶』、一隻則是波斯貓『善來』。雅麗師姊分享設計吉祥物的理念,回想當初設計、構想時,受大寶跟善來的故事而感動,雅麗表示:「一般吉祥物是由設計師虛擬、虛幻出來,但在花蓮精舍裡就有這麼感人的故事,與其再去設計其他角色,不如將兩隻有靈性的小動物,化身為公司吉祥物來推廣環保理念。」
在一般人眼裡,狗跟貓是不能和平相處,可是在精舍裡,大寶和善來,一直以來薰法香,真的非常有靈性,不僅吃素,還能共用一個碗吃飯、不爭食;冬天寒冷時,善來還會窩在大寶身旁睡覺、一起生活,打破『貓跟狗在一起一定會不和』的想法。大寶、善來是如此好的好朋友,讓我們看到『天地萬物都有清淨本性』。雅麗師姊繼續分享大寶的故事:有一次與 證嚴上人走到荷花池畔,大寶就一直跟在後面走, 證嚴上人看到了大寶的尾巴怎麼揪成一團,無心對著大寶說:「您的尾巴怎麼這麼短?」沒想到大寶卻停下腳步,頭跟眼皮跟著垂了下來, 證嚴上人看的大寶這個狀況,趕緊摸摸大寶頭說:「尾巴短沒關係,誠心修行才重要。」大寶聽了就睜大眼睛,繼續跟著 證嚴上人後面走。大寶跟善來兩隻小動物如此靈性,甚至哪邊災難發生時,大寶會背著自己專屬的藍色募款袋,到處向大家募款。
大寶跟善來原本都是流浪動物,但在花蓮精舍聞法修行、茹素,現在化身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雅麗師姊分享大愛狗與感恩貓被賦予的,「不光只有公司形象代言,大愛狗跟感恩貓還有牠們的使命:大愛狗是推廣『環保』,感恩貓是推廣『素食』。除此之外還會手語帶動跳,就是希望他們與一般的吉祥物不同,現在科技發達,資訊傳達很快,善的、惡的可能都同時進入小孩子心裡,所以我們希望大愛感恩吉祥物擁有教化的功能,當任起兒童心靈玩伴,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
常常也看到大愛狗和感恩貓跟著大愛同仁一起去做志工,從慈濟醫院、慈濟小學、環保站,甚至淨灘活動,處處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透過手語歌曲、分享,讓更多會眾了解環保及素食的重要性,不僅成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形象,也是服務人群的志工;擁有外表可愛的形象,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從原本精舍的小動物,經由雅麗師姊設計繪畫,到現在發揮良能、活靈活現,到處服務人群,雅麗師姊也分享從牠們身上學習到很多,感到很高興,希望大愛狗和感恩貓能將「善」的種子,注入到每一個人心中,接引更多人一同來守護大地,讓我們的地球更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吉祥物傳遞美善 顯靈性『大愛』『感恩』
- Article Details
很多公司行號,或是縣市政府都會堆出己專屬的吉祥物,除了可愛也都還有自己專屬的特色,像是大愛網路電台的『廣播寶寶』,還有慈濟大專青年的『慈青大頭寶寶』等等,大愛感恩科技也有專屬的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大愛網路電台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資深設計師 - 許雅麗師姊,談談「吉祥物」。許雅麗師姊說道:「吉祥物一般是卡通,或是造型圖案,也有可能是企業用來代表公司形象或品牌來拿推廣,甚至人偶成為公司的代言人的角色,可以加深大家對於團體、地方、企業、商品的印象。」
講到吉祥物,一般人就會讓人想到日本,在日本幾乎每一個縣市都會擁有專屬的吉祥物,甚至地方特產就會有特產吉祥物,有官方、非官方吉祥物,吉祥物文化相當流行,每年更會舉辦吉祥物票選,票選最有人氣的吉祥物,雅麗師姊分享2014年日本人氣票選吉祥物第一名群馬縣吉祥物ぐんまちゃん(GUN-MA-CHAN, 群馬將):「因為群馬縣有個馬字,所以用小馬為造型設計吉祥物,加深大家的印象。」除此之外在日本網路上爆紅的「船梨精」,身體黃黃的、像梨子般形狀,最特別是船梨精竟然會自己開口說話,「是日本在地,為了推廣光觀而設計出來的吉祥物,符合當地風俗民情。船梨精與其他吉祥物不太一樣,有點像是搞笑藝人,會碰碰跳跳、開口說話,且擁有自己專屬的聲音,還會上通告,幫助自己居住的地方宣傳光觀,還有出專屬的唱片,真是多才多藝。」
大愛狗、感恩貓吉祥物在慈濟人文薰陶的環境下,被賦予「育教於樂」使命,專長有手語、帶動跳,甚至還要去醫院當志工。其實大愛狗、感恩貓的前生是住在靜思精舍修行的兩隻小動物,一隻是古代牧羊犬『大寶』、一隻則是波斯貓『善來』。雅麗師姊分享設計吉祥物的理念,回想當初設計、構想時,受大寶跟善來的故事而感動,雅麗表示:「一般吉祥物是由設計師虛擬、虛幻出來,但在花蓮精舍裡就有這麼感人的故事,與其再去設計其他角色,不如將兩隻有靈性的小動物,化身為公司吉祥物來推廣環保理念。」
在一般人眼裡,狗跟貓是不能和平相處,可是在精舍裡,大寶和善來,一直以來薰法香,真的非常有靈性,不僅吃素,還能共用一個碗吃飯、不爭食;冬天寒冷時,善來還會窩在大寶身旁睡覺、一起生活,打破『貓跟狗在一起一定會不和』的想法。大寶、善來是如此好的好朋友,讓我們看到『天地萬物都有清淨本性』。雅麗師姊繼續分享大寶的故事:有一次與 證嚴上人走到荷花池畔,大寶就一直跟在後面走, 證嚴上人看到了大寶的尾巴怎麼揪成一團,無心對著大寶說:「您的尾巴怎麼這麼短?」沒想到大寶卻停下腳步,頭跟眼皮跟著垂了下來, 證嚴上人看的大寶這個狀況,趕緊摸摸大寶頭說:「尾巴短沒關係,誠心修行才重要。」大寶聽了就睜大眼睛,繼續跟著 證嚴上人後面走。大寶跟善來兩隻小動物如此靈性,甚至哪邊災難發生時,大寶會背著自己專屬的藍色募款袋,到處向大家募款。
大寶跟善來原本都是流浪動物,但在花蓮精舍聞法修行、茹素,現在化身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雅麗師姊分享大愛狗與感恩貓被賦予的,「不光只有公司形象代言,大愛狗跟感恩貓還有牠們的使命:大愛狗是推廣『環保』,感恩貓是推廣『素食』。除此之外還會手語帶動跳,就是希望他們與一般的吉祥物不同,現在科技發達,資訊傳達很快,善的、惡的可能都同時進入小孩子心裡,所以我們希望大愛感恩吉祥物擁有教化的功能,當任起兒童心靈玩伴,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
常常也看到大愛狗和感恩貓跟著大愛同仁一起去做志工,從慈濟醫院、慈濟小學、環保站,甚至淨灘活動,處處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透過手語歌曲、分享,讓更多會眾了解環保及素食的重要性,不僅成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形象,也是服務人群的志工;擁有外表可愛的形象,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從原本精舍的小動物,經由雅麗師姊設計繪畫,到現在發揮良能、活靈活現,到處服務人群,雅麗師姊也分享從牠們身上學習到很多,感到很高興,希望大愛狗和感恩貓能將「善」的種子,注入到每一個人心中,接引更多人一同來守護大地,讓我們的地球更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賑災新思維!落實環保避免浪費
- Article Details
墊高帳棚使用的紅磚,並不是重新採購,而是利用倒塌的樓房,仍舊完好的紅磚,來重複使用,避免浪費,也落實環保, 這個賑災新思維透過志工宣導 ,獲得不少民眾認同 ,今天已經開始有居民 ,自發性的搜集家裡的紅磚,供賑災使用 。
當家已不再是家,希望,依然勾勒在災民的腦海中。在巴塔普,可以看到不少居民,把殘磚廢瓦,重新整理收集,希望家園重建時可以再度使用。
慈濟賑災醫療團員 陳永文:「希望能夠利用災區傾倒的紅磚, 來作為我們帳棚區架高的材料, 我們早上找了好多廠商, 發現這家有類似回收磚塊的情形, 我們有跟他談了, 他也願意代替我們到災區裡面, 請這些受災的民眾, 將他們所傾倒的紅磚運出來交給他們, 然後他們會再轉交給我們, 目前尋到這個比較, 符合上人環保回收的理念。」
原本以為災後需要用到大量建材,導致建材物價飆漲,卻因為當地餘震不斷,以及災民生活貧苦,使到眼前的這些紅磚滯銷。
紅磚商家 山德斯:「地震過後銷售停滯, 因為災民依然害怕, 他們不知道應該在哪裡重建, 所有房子皆倒塌。」
這是讓人最無奈的現況。在毀滅與重建之間,紅磚,最顯著的一抹紅,災民珍惜,卻也不知該如何運用。慈濟賑災醫療團,現階段,希望為帳棚區,墊高防雨季淹水。傾倒的紅磚,或許,能拿來充當建材基礎,以環保循環利用的價值出發,墊高災民的生活尊嚴。
黃照峰 林偉德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2015,05/16,慈籃中和組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16日(六)13:30
【地點】中和國中(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巷17號) Read more
Friday, 15 May 2015
健康福祉育英才 業界學界手牽手
- Article Details
「我們跟企業共同合作課程,共同舉辦講座,還有八百小時的實習,希望學生在未來,能夠快速的進入職場。」慈濟技術學院醫管系主任藍毓莉表示。為讓技專校院人才培育契合就業市場之需求、消弭學用落差、並協助產業發展,慈濟技術學院積極配合教育部推動「產業學程」,結合學術資源、專業輔導、與業界參與,落實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目標。
此次設立『健康福祉產業管理學分』學程之目的,主要讓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聚集企業具體的人才需求,幫企業找到所需人才。醫管系與13家合作企業,共同建立培育人才之機制,規劃實作課程及實務學習,以學程的方式訓練學生具備『健康福祉產業』專業人員之實務就業能力,透過產學合作關係,培育健全之『健康福祉產業』專業人才,達到結業標後即為合作企業所用之學用合一之目。
此次合作機構及廠商有:花蓮慈濟、台中慈濟、臺安、門諾、羅東博愛、衛福部花蓮、玉里醫院、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台南巿立醫院、彰濱秀傳、集智醫管顧問有限公司、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及統一康是美等20家企業與醫療院所。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醫管系簽訂此學程。家和師兄代表致辭時提到:「大愛感恩是運用回收的寶特瓶,運用科技重新再製成環保材質紡織品,所以是從維護大地之母健康為出發,也可以說和此學程有相關。」此次的合作因緣是從先前與慈濟技術學院科管系 (原資管系) 產學合作延伸而來,進而再和醫管學系做相關的合作。科管系產業學程目前已有2位四年級優秀的同學在本公司實習、畢業後也希望能將他們留用在大愛感恩科技。
這項學程,採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甄選學生、規劃課程、挑選師資,且保證畢業生就業率達8成以上,達到選才、授課、就業等多元彈性整合。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藉由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緊密合作,不但實踐慈濟志業體共同合作,更為年輕人鋪路。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林立騏 花蓮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學用合一養實力 踏入社會不迷惘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57305
中央社 慈濟技術學院與20家醫療相關機構簽約 開設健康福祉產業管理學分學程 實習時數多達
800小時 http://n.yam.com/cna/place/20150504/20150504011951.html
健康福祉育英才 業界學界手牽手
- Article Details
「我們跟企業共同合作課程,共同舉辦講座,還有八百小時的實習,希望學生在未來,能夠快速的進入職場。」慈濟技術學院醫管系主任藍毓莉表示。為讓技專校院人才培育契合就業市場之需求、消弭學用落差、並協助產業發展,慈濟技術學院積極配合教育部推動「產業學程」,結合學術資源、專業輔導、與業界參與,落實以『就業、實務』為導向的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目標。
此次設立『健康福祉產業管理學分』學程之目的,主要讓學業與就業無縫接軌,聚集企業具體的人才需求,幫企業找到所需人才。醫管系與13家合作企業,共同建立培育人才之機制,規劃實作課程及實務學習,以學程的方式訓練學生具備『健康福祉產業』專業人員之實務就業能力,透過產學合作關係,培育健全之『健康福祉產業』專業人才,達到結業標後即為合作企業所用之學用合一之目。
此次合作機構及廠商有:花蓮慈濟、台中慈濟、臺安、門諾、羅東博愛、衛福部花蓮、玉里醫院、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台南巿立醫院、彰濱秀傳、集智醫管顧問有限公司、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及統一康是美等20家企業與醫療院所。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醫管系簽訂此學程。家和師兄代表致辭時提到:「大愛感恩是運用回收的寶特瓶,運用科技重新再製成環保材質紡織品,所以是從維護大地之母健康為出發,也可以說和此學程有相關。」此次的合作因緣是從先前與慈濟技術學院科管系 (原資管系) 產學合作延伸而來,進而再和醫管學系做相關的合作。科管系產業學程目前已有2位四年級優秀的同學在本公司實習、畢業後也希望能將他們留用在大愛感恩科技。
這項學程,採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甄選學生、規劃課程、挑選師資,且保證畢業生就業率達8成以上,達到選才、授課、就業等多元彈性整合。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藉由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緊密合作,不但實踐慈濟志業體共同合作,更為年輕人鋪路。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林立騏 花蓮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學用合一養實力 踏入社會不迷惘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57305
中央社 慈濟技術學院與20家醫療相關機構簽約 開設健康福祉產業管理學分學程 實習時數多達
800小時 http://n.yam.com/cna/place/20150504/20150504011951.html
2015,5/15-18, 第二屆中國(長春)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博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第二屆中國(長春)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博覽會
【活動時間】2015/5/15-18
【活動地點】長春國際會展中心 (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大街100號)
大愛心聞: 感恩成就善緣 淨土接引菩薩、
大愛長春環保約會 與地球共生息


Read more
大帳棚下的生活 環保教育做中學
- Article Details
環境,是可以塑造的。在尼泊爾,巴塔普帳棚區,慈濟志工,發現環境,連日下來,略顯得,髒亂,因此慈濟志工發起環保活動,許多帳棚區的小朋友,一湧而上,不知道環保的意義,但聽到志工說,小朋友也做就對了。..
小朋友,全神貫注,等著最後的,發號施令。 彷彿啟動了環保開關。小手小腳,撿得勤,衝得快。 這一堂環保教育,希望大家,一起保護,讓帳棚區更乾淨。 每人一顆糖果,是鼓勵。 由大哥哥姊姊發糖果,透過翻譯,請小朋友雙手拿,也是慢慢灌輸的禮貌。 在這裡,無處不是教室。
真善美志工-尼泊爾報導
莊慧貞 張晶玫 江文龍
2015, May 15-18, Changchu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al Items & Craft Fair
- Article Details
【EVENT】Changchu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tems & Craft Fair
【DATE & TIME】May 15-18, 2015
【LOCATION】Changch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Thursday, 14 May 2015
實業良能現專業 科技研發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暨沉香文化展,於5月7日正式登場,今年參展的特色之一,是結合深圳、東莞、惠州慈濟人的合心護持之下,藉由浴佛大典的莊嚴儀式,凝聚會眾虔誠信仰的心,期許大眾在合和互協的團隊默契上,以誠相待、以情接引。同時,展場的整體規劃,是結合了靜思書軒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参展攤位,共同呈現展出「靜思法品」、「淨斯用品」與「大愛環保織品」。
響應著 證嚴法師用鼔掌的雙手來做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於今年參展期間,所推廣的傳薪系列中國服飾,簡單樸實的設計、又不失端莊高雅的氣質,很難想像它竟是用塑料瓶製成的。來自深圳寶安區的訪視窗口林艷梅師姊就分享,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除了是生活必需用品之外、也是支持慈濟志業行善回饋;更重要的是,艷梅師姊與來自南山區教聯會窗口的楚紅麗師姊,都不約而同的表示, 愛用清淨無染風格的大愛產品與大家分享環保,它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藉物傳法的行為。
此外,為了產品多功考量,可以延伸賑災裝備的用途,實業家志工發揮了專業良能,將環保理念落實、進行研發,並將環保科技再生製品,提昇到「科技結合慈悲理念」的層次,將產品導入實用與賑災用途的設計方向。剛剛授證慈誠的黃國華師兄,因為非常肯定大愛感恩能將破壞大地環境的廢棄資源(寶特瓶),再生還原製成LED太陽能背包,這麼精美實用又能延伸成為隨身賑災的裝備,最後,所創造推廣的盈餘,又能全數回饋慈濟來行善利益眾生,真是一舉數得非常有意義,所以當場請購一個背包,支持慈濟大愛環保志業。
秉持著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實業家志工發揮了研發生產能力,貢獻專業知識和資源,製作出一款又一款具有環保概念以及賑災用品,以實際行動膚慰大地,這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愛心合作廠商的共同目標;公司的設計總監,同時,也是資深的慈濟志工 洪若岑師姊,於展會期間,一直親力親為、不斷的將大愛環保理念,向參觀群眾推廣與分享,希望透過設計出可長可久、歷久彌新的環保再生製品,期盼藉物傳法能傳遞延續物命的觀念,帶動更多人一起用愛與智慧來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與人文眞善美團隊 深圳報導
實業良能現專業 科技研發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暨沉香文化展,於5月7日正式登場,今年參展的特色之一,是結合深圳、東莞、惠州慈濟人的合心護持之下,藉由浴佛大典的莊嚴儀式,凝聚會眾虔誠信仰的心,期許大眾在合和互協的團隊默契上,以誠相待、以情接引。同時,展場的整體規劃,是結合了靜思書軒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参展攤位,共同呈現展出「靜思法品」、「淨斯用品」與「大愛環保織品」。
響應著 證嚴法師用鼔掌的雙手來做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於今年參展期間,所推廣的傳薪系列中國服飾,簡單樸實的設計、又不失端莊高雅的氣質,很難想像它竟是用塑料瓶製成的。來自深圳寶安區的訪視窗口林艷梅師姊就分享,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除了是生活必需用品之外、也是支持慈濟志業行善回饋;更重要的是,艷梅師姊與來自南山區教聯會窗口的楚紅麗師姊,都不約而同的表示, 愛用清淨無染風格的大愛產品與大家分享環保,它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藉物傳法的行為。
此外,為了產品多功考量,可以延伸賑災裝備的用途,實業家志工發揮了專業良能,將環保理念落實、進行研發,並將環保科技再生製品,提昇到「科技結合慈悲理念」的層次,將產品導入實用與賑災用途的設計方向。剛剛授證慈誠的黃國華師兄,因為非常肯定大愛感恩能將破壞大地環境的廢棄資源(寶特瓶),再生還原製成LED太陽能背包,這麼精美實用又能延伸成為隨身賑災的裝備,最後,所創造推廣的盈餘,又能全數回饋慈濟來行善利益眾生,真是一舉數得非常有意義,所以當場請購一個背包,支持慈濟大愛環保志業。
秉持著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實業家志工發揮了研發生產能力,貢獻專業知識和資源,製作出一款又一款具有環保概念以及賑災用品,以實際行動膚慰大地,這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愛心合作廠商的共同目標;公司的設計總監,同時,也是資深的慈濟志工 洪若岑師姊,於展會期間,一直親力親為、不斷的將大愛環保理念,向參觀群眾推廣與分享,希望透過設計出可長可久、歷久彌新的環保再生製品,期盼藉物傳法能傳遞延續物命的觀念,帶動更多人一起用愛與智慧來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與人文眞善美團隊 深圳報導
汙水活水(5)Let's study sewage sludge
- Article Details
Because of the slump in the nation’s economy, Taiwan’s government has a very limited budget for public works. So, even though the nation’s sewage coverage rate is less than 27 percent, the government can barely invest enough to raise the coverage by one percent per year. What if sewer building could somehow fund itself, though? In our next report, we investigate the hidden resources within sewage.
因為國內經濟景氣低靡,台灣政府在公共建設的預算有限,即使汙水下水道覆蓋率不到百分之27,政府也無法達到每年建置率提升百分之一的目標,但如果建置汙水下水道,可以自給自足呢?接下來一起來了解,隱藏在汙水下水道的資源。 Read more
汙水活水(4)Abusing water during the drought season?
- Article Details
As stated earlier, Taiwan’s sewage coverage rate is just over 26 percent, and most domestic wastewater is discharged right into the country’s rivers untreated; however, what happens to the other 26 percent that does go into a sewer? Well, it will end up in one of the 54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the country. After being treated, it can then be discharged or be reused for everything else except for human use.
就如之前所提過的,台灣的汙水管覆蓋率只有達到百分之26,所以大部分的民生廢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水裡,那剩下的百分之26有接到下水道的,跑去哪裡呢?那些汙水最終會抵達台灣目前54座汙水處理廠中的一個,經過處理後,就可以安全排放,或是可直接再利用,只要不是用在人體上。 Read more
塑袋康乃馨Mother's Day gift with a twist
- Article Details
To celebrate Mother`s Day, volunteers in Xindian made carnations with recycled plastic bags to give away at recycling stations and tourist hot spots. Upon receiving this creative gift, many people were impressed by the eco-friendly work.
為慶祝母親節新店的志工,用回收的塑膠袋製作成康乃馨,送給環保站的媽媽們,也送到觀光區,在收到這份充滿創意的禮物時,許多人都很讚嘆這份環保禮物。 Read more
汙水‧活水(3)The right way to wash dishes
- Article Details
Even though Taipei has the highest sewage coverage rate in all of Taiwan, this doesn’t mean the city doesn’t have its share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Due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restaurants and food stands in the city, the sewers often get clogged and contractors will have to be called in to deal with the build up. Here’s more in our report.
雖然台北的汙水道涵蓋率在台灣是最高的,但還是得面對汙水汙染的問題,因為都會裡,高密度的餐廳與小吃店,容易造成汙水道阻塞,必須發包請廠商來清淤,以下來看看我們的報導。 Read more
感恩成就善緣 淨土接引菩薩
- Article Details
「追求自然與文化的交融,找尋城市中『心靈』的淨土。」大愛感恩科技參加2015長春佛事展,五月十三日抵達長春市,首先與長春慈濟人相見歡。藝術底藴深厚的杜伯陽、張新明,事業有成之餘,回顧過往,不禁思索人生目的、尋求人生的方向。於是開始結合志同道合者,起初以「新驛站」小團體方式投身公益活動與集思求取心靈妙法,4年有餘。因缘成熟,2012年在慈濟蘇州書院,第一次接觸到慈濟,杜伯楊成為東北長春第一顆慈濟種子,不僅自度、並且度人。在長春慈濟人合心齊步下,願大志堅、精進恆持,如同東北土地肥沃、蘊育出豐饒物產,二年內帶領長春慈濟人回花蓮求法8次,內心從問號轉為驚嘆號。慈濟宗門是力行的法門,長春靜思弟子,一路從讀書會、助學、慈善訪視、靜思人文推廣,長春志工人數只不過30多人,在有限人力的資源下,又展開步伐推動環保。負責機場接機的李恩鋭師兄,建築行業,原先與杜伯楊從業務關係,變成法親家人,因為他篤信慈濟『身體力行、走入人群』正是他所追尋的人生目的。李洪旭師兄在台灣尋根期間,初次薰法香,回長春後,邀約杜師兄一起精進,帶動長春慈濟人聞法薫香,如今長春慈濟會所薰法香390天不間斷。從長春慈濟大藏經,看到長春六度波羅蜜影像令人感動。
下午在李洪旭師兄開車,載張新明、洪若岑師姊等一行人前往花卉市場挑選佈展所需盆栽。李洪旭師兄也有感而發,表示教育如植栽,有好的環境、也要有好的園丁。在長春大學高校39所,密度極大,可見教育是長春人非常重視。走入慈濟,讓他的心更開闊,心中也一直期盼慈濟教育志業在長春也能有因緣,比如說在長春成立生態幼兒園,以綠教室、搭配素食餐、加上慈濟人文與心靈教育,為慈濟教育志業在大陸植苗、掘圃。
這次長春佛事展覽期間,正逢合心大培訓日,所有北方見習及培訓志工菩薩將雲集北京共修精進,並共植社區福田。經宗教處廖明仁師兄安排調度,規劃邀請長春見習與培訓志工週末這兩天,輪流一天赴北京共修、另一天可以在展覽會塲與大德們推廣/宣導,也是對新發意菩薩一種動態的培訓,力行人間菩薩大招生。至於非假日展期,李恩鋭師兄表示:已經排定由三個總協會輪流承擔值星。包括靜思書軒的錦繡師姊也積極投入協調執行工作,當晚,集合工作團隊召開籌備會議,說明資材與人員分工安排一應準備,長春慈濟人的執行力,讓人忍不住讚歎。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長春市報導
感恩成就善緣 淨土接引菩薩
- Article Details
「追求自然與文化的交融,找尋城市中『心靈』的淨土。」大愛感恩科技參加2015長春佛事展,五月十三日抵達長春市,首先與長春慈濟人相見歡。藝術底藴深厚的杜伯陽、張新明,事業有成之餘,回顧過往,不禁思索人生目的、尋求人生的方向。於是開始結合志同道合者,起初以「新驛站」小團體方式投身公益活動與集思求取心靈妙法,4年有餘。因缘成熟,2012年在慈濟蘇州書院,第一次接觸到慈濟,杜伯楊成為東北長春第一顆慈濟種子,不僅自度、並且度人。在長春慈濟人合心齊步下,願大志堅、精進恆持,如同東北土地肥沃、蘊育出豐饒物產,二年內帶領長春慈濟人回花蓮求法8次,內心從問號轉為驚嘆號。慈濟宗門是力行的法門,長春靜思弟子,一路從讀書會、助學、慈善訪視、靜思人文推廣,長春志工人數只不過30多人,在有限人力的資源下,又展開步伐推動環保。負責機場接機的李恩鋭師兄,建築行業,原先與杜伯楊從業務關係,變成法親家人,因為他篤信慈濟『身體力行、走入人群』正是他所追尋的人生目的。李洪旭師兄在台灣尋根期間,初次薰法香,回長春後,邀約杜師兄一起精進,帶動長春慈濟人聞法薫香,如今長春慈濟會所薰法香390天不間斷。從長春慈濟大藏經,看到長春六度波羅蜜影像令人感動。
下午在李洪旭師兄開車,載張新明、洪若岑師姊等一行人前往花卉市場挑選佈展所需盆栽。李洪旭師兄也有感而發,表示教育如植栽,有好的環境、也要有好的園丁。在長春大學高校39所,密度極大,可見教育是長春人非常重視。走入慈濟,讓他的心更開闊,心中也一直期盼慈濟教育志業在長春也能有因緣,比如說在長春成立生態幼兒園,以綠教室、搭配素食餐、加上慈濟人文與心靈教育,為慈濟教育志業在大陸植苗、掘圃。
這次長春佛事展覽期間,正逢合心大培訓日,所有北方見習及培訓志工菩薩將雲集北京共修精進,並共植社區福田。經宗教處廖明仁師兄安排調度,規劃邀請長春見習與培訓志工週末這兩天,輪流一天赴北京共修、另一天可以在展覽會塲與大德們推廣/宣導,也是對新發意菩薩一種動態的培訓,力行人間菩薩大招生。至於非假日展期,李恩鋭師兄表示:已經排定由三個總協會輪流承擔值星。包括靜思書軒的錦繡師姊也積極投入協調執行工作,當晚,集合工作團隊召開籌備會議,說明資材與人員分工安排一應準備,長春慈濟人的執行力,讓人忍不住讚歎。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長春市報導
Wednesday, 13 May 2015
堅定道心化紛擾 大愛傳遞慈濟情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 提到:天地平安,人就能平安,氣候調和就不會破壞天地。人在生活中太浪費了,對地球的傷害造成了大地天氣不調和、造成了傷害。我們平時要做好環保、推動家家戶戶也做好環保, 五月五日台南區大愛媽媽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師兄南下與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個小小愛護地球的心念,創造出大大的生命價值,就如同我們面對外界紛紛擾擾時,是否也能守護好單純的心念,做好對的事。
鼎銘師兄表示廚餘是我們吃剩下來的,如果日食八分飽、食物節約,就不會有廚餘了。鼎銘師兄先分享 " 風風雨雨 " 與 " 紛紛擾擾的 " 字意的不同,同時請教台下的大愛媽媽們:「電視媒體報導的都是如實的嗎?」今天藉由自身長期投入慈濟志業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感動,事實只有一個,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大家可在身體力行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就會更加有所體會及了解。並舉例:一艘遊輪遭遇海難,船上有對夫妻好不容易來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個位子,這時男人卻把女人推向身後獨自爬上了救生艇。年幼的女兒親眼看著爸爸為了保命,狠心的將媽媽踢下船,20年間在孩子的內心很不諒解父親狠心的作法。有一天看見壓在桌下多年的前母親給父親的一封信,原來當年母親已經罹癌,母親告知父親若是遇到人生的決擇時可割捨已無未來摯愛的妻子,期待父親能為如苦含薪的來照顧/教育年幼的孩子。師兄告訴我們:「眼睛看見的、耳朵聽見的,未必是真實,只有用心聽、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到!」
師兄也舉例慈濟在南亞海嘯賑災時規畫帳篷的用心,帳篷高度兩米方便一般人的進出、材質是適合熱帶地區、還開窗並加了紗窗,同時墊高以避免下雨進水及熱帶昆蟲等進入,同時包括香積區及盥洗區等位置都有特別的規畫,處處都看到尊重人性的考量及人文的展現,今後更希望能直接興建組合屋或大愛屋。菲國救災以工代賑帶動當地的人民一起為自己的家園進一份心力,泰國水患也啟發當地的實業家共同造福。慈濟救災總是走在第一線、做到最後,從中給予災民膚慰還有安身、安心又安生的身心靈重建。
我們從49年前的竹筒歲月走到國際 NGO,一般企業管理是 " 標準作業流程 " 但慈濟志業的治理是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鼎銘師兄同時分享 " 邊走邊整隊 "/ " 整隊好再走 "," 募心 " 與 " 募款 " 意義的不同,把握時間即時做助人的工作同時人間菩薩大招生。所以用一般企業的角度是看不見裡面美與善的整齊及人文之美。慈濟的制服是代表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如同災難發生時,有需要的人總是能即時看見藍天白雲的出現。 證嚴上人慈示: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有心人的福利!期待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來共植福田。
台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大愛感恩科技 台南報導
Read more堅定道心化紛擾 大愛傳遞慈濟情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 提到:天地平安,人就能平安,氣候調和就不會破壞天地。人在生活中太浪費了,對地球的傷害造成了大地天氣不調和、造成了傷害。我們平時要做好環保、推動家家戶戶也做好環保, 五月五日台南區大愛媽媽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師兄南下與大家分享如何將一個小小愛護地球的心念,創造出大大的生命價值,就如同我們面對外界紛紛擾擾時,是否也能守護好單純的心念,做好對的事。
鼎銘師兄表示廚餘是我們吃剩下來的,如果日食八分飽、食物節約,就不會有廚餘了。鼎銘師兄先分享 " 風風雨雨 " 與 " 紛紛擾擾的 " 字意的不同,同時請教台下的大愛媽媽們:「電視媒體報導的都是如實的嗎?」今天藉由自身長期投入慈濟志業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感動,事實只有一個,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大家可在身體力行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就會更加有所體會及了解。並舉例:一艘遊輪遭遇海難,船上有對夫妻好不容易來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個位子,這時男人卻把女人推向身後獨自爬上了救生艇。年幼的女兒親眼看著爸爸為了保命,狠心的將媽媽踢下船,20年間在孩子的內心很不諒解父親狠心的作法。有一天看見壓在桌下多年的前母親給父親的一封信,原來當年母親已經罹癌,母親告知父親若是遇到人生的決擇時可割捨已無未來摯愛的妻子,期待父親能為如苦含薪的來照顧/教育年幼的孩子。師兄告訴我們:「眼睛看見的、耳朵聽見的,未必是真實,只有用心聽、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到!」
師兄也舉例慈濟在南亞海嘯賑災時規畫帳篷的用心,帳篷高度兩米方便一般人的進出、材質是適合熱帶地區、還開窗並加了紗窗,同時墊高以避免下雨進水及熱帶昆蟲等進入,同時包括香積區及盥洗區等位置都有特別的規畫,處處都看到尊重人性的考量及人文的展現,今後更希望能直接興建組合屋或大愛屋。菲國救災以工代賑帶動當地的人民一起為自己的家園進一份心力,泰國水患也啟發當地的實業家共同造福。慈濟救災總是走在第一線、做到最後,從中給予災民膚慰還有安身、安心又安生的身心靈重建。
我們從49年前的竹筒歲月走到國際 NGO,一般企業管理是 " 標準作業流程 " 但慈濟志業的治理是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鼎銘師兄同時分享 " 邊走邊整隊 "/ " 整隊好再走 "," 募心 " 與 " 募款 " 意義的不同,把握時間即時做助人的工作同時人間菩薩大招生。所以用一般企業的角度是看不見裡面美與善的整齊及人文之美。慈濟的制服是代表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如同災難發生時,有需要的人總是能即時看見藍天白雲的出現。 證嚴上人慈示: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有心人的福利!期待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來共植福田。
台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大愛感恩科技 台南報導
Read more佛誕祈福孝親感恩 虔誠一心大愛眾生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慈示:『無私大愛、感恩眾生。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人人懷抱感恩心,用『感恩、尊重、愛』,社會才能平安;社會平安,天地自然無災無難。今年的「母親節、佛誕節、全球慈濟日」,北區慈濟人在中正紀念堂,以「祈福、感恩」為主軸,邀請佛教諸山長老、政府官員、外國使節、社會賢達,共同舉辦法會,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及合作夥伴也跟近3萬人會眾參與,祈願人人心中一盞燈能為台灣、為尼泊爾、為天下帶來光明,期待一縷心香,帶來人間溫暖與芬芳。
「佛誕祈福會」全體以至誠之心,誦唸《祈福文》,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洪鐘震響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大愛杉林園區《鼓聲祈福》響徹雲霄,為祈福會鎮攝群心,也為感恩音樂會敲響序幕。透過歌手、藝人、音樂家、藝聯誼會及慈濟志工演繹,歌曲、戲劇、手語表演《父母恩重難報經》、《跪羊圖》、《惦在你身邊》、《鳥仔展翅》孝親歌曲,「孝親感恩音樂會」,曲曲動人、幕幕溫馨、餘音繞樑、愛入心扉。兩廳院前,只見子女牽扶父母細心呵護,也見到許多大德穿著會聚眾善的大愛環保機能大愛衫,以『修賢』代替『休閒』,闔家歡樂,把握分秒『行孝』與『行善』,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全球慈濟人心靈無秒差,五大洲,三十七個國家地區,合心協力舉辦浴佛典禮,超過二十多萬人次沐浴在佛陀法水中,以佛陀智慧洗滌無明煩惱,感念親恩、師恩、佛恩及眾生恩。「美哉慈濟人,宇宙為胸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浴佛之美,美在萬眾一心、美在天地人合一,美在每一個人的心念一樣,為人世間美善共同祈願,匯聚眾人善心,上達諸天、諸佛菩薩聽,為臺灣祈福,也為全世界祈求無災無難。
「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佛陀二千多年前,已經預言這世間是「苦」,故名為「娑婆世界」,意指「堪忍」世界。就因為是堪忍世界,人人更要堅持忍耐、經得起考驗、接受佛法,去除煩惱無明,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證嚴上人慈示:「只要有宗教在人間,真理在人間,相信一定會淨化人心。宗教都是要帶領人人走上平安的路,能祈禱感動天地,這樣的虔誠能風調雨順,讓國家祥和平安,調和民心,人人互愛。」在各國慈濟人舉辦浴佛典禮,廣邀會眾一同禮敬諸佛,不分國籍、不分宗教、不分種族,彼此互相尊重、和諧交融,共同一念虔誠祈禱,上達諸佛菩薩心。
心靈環保、大地環保,一個是心靈工程、一個是社會工程,大愛感恩實踐『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邀約更多人間菩薩一起來『大愛眾生、感恩天地』。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報導
Read moreTuesday, 12 May 2015
2015,05/12松山區愛灑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12日(二)12:00
【地點】東區會所(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樓)


Read more
慶祝母親節 機構關懷贈康乃馨
- Article Details
母親節、國定佛誕節,其實有許多民眾無法外出慶祝,他們有的住在康復之家、安養院,或者醫院的護理之家,因此慈濟志工特別準備了康乃馨、宇宙大覺者,前往拜訪,邀請病患與家屬們一起浴佛。來看看,雙北慈濟志工分別前往「台北市嘉仁康復之家」、「五股的再芳安養院」,以及「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板橋院區的護理之家」,溫馨的活動。
手牽著手,向母親唱出「我愛您」,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護理之家洋溢著溫馨。
連續三年,行動浴佛念佛恩,康乃馨入病房謝親恩,慈濟志工陪伴病患與家屬,歡度母親節。義剪,也是大家所期盼。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護理之家護理長 蔡雅媜:「其實家屬要帶出去剪頭髮也不方便,我們也不是專業,有時候幫他們剪是剪光頭,其實這樣對他們性別來講,也不太好看,那有專業的師兄姊來協助我們做這一塊,其實家屬或是住民,他們自己看起來心裡比較舒服比較愉快。」
稚嫩的聲音,唱起歌來,讓阿公阿嬤說什麼也要提起精神。小小一雙手,牽起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揉,慢慢捏,小百科幼兒園的孩子們,已實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接花香,領受吉祥祝福,「再芳安養院」的長者和家屬,雖然不方便外出,也度過一個具有殊勝意義的節日。
想起母親,淚漣漣,慈濟志工因此邀請嘉仁康復之家的住民們,親手寫下祝福語。
嘉仁康復之家住民:「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媽媽。」
卡片上康乃馨造型,讓大家瞭解,這一分愛是專屬於母親,不過,有住民更大方分享。
嘉仁康復之家住民:「祝我的母親健康,祝大家的母親平平安安。」
愛己及人,嘉仁康復之家的住民懂得手心向下,是因為四年多來,每個星期三已經養成習慣,跟著慈濟志工做環保。眼前這些寶特瓶與紙箱,看來已經廢棄不用,不過,在慈濟志工解說下,他們知道回收分類後,還是能夠發揮良能,藉此也鼓勵了自己,不再小看自己。
真善美志工 陳姝月 葉叁郎 陳玟融 鄭博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Monday, 11 May 2015
社會企業蔚風潮 大愛環保結愛心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蔚為風潮。『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大愛感恩科技所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更創造社會企業的全新營運模式,完全將公司的投資及每年的盈餘回饋慈濟來做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所以才說是世界上第一家完全以環保為宗旨的社會公益企業。
大愛感恩科技從 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的一句話開始,由五位實業家發起,將原先『寶特瓶千年不化、又耗用石油資源』的這個社會問題,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
5/6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博班同學,在江明修教授的帶領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江教授表示: 「先前在課堂以『社會企業』為題,討論台灣未來的社會企業以大愛感恩科技最為有代表性,這一間環保性社會企業,這次帶學生實地參訪,希望他們能在這堂課中,深刻體認到對社會關懷的這份心,如何化作一種實踐的力量,不是紙上談兵而已,而是有想法、有理想,對於地球環境有保護的一份心和關懷在裡面。」
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也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全世界第一』之肯定。「大愛感恩營運模式非一般外面企業以『經濟效益』為考量,完全是以『人文』、『愛心』、並結合『環保』事業在裡面。對於我們來說整個過程是充滿感動的」。江教授說。
博士生 蔡志楊同學則說:「社會企業每人都有機會去參與。以前總以為平常使用過後的塑膠罐回收製造的是較低階產品,今日參訪大愛看到原來可以製造出這樣高品質且細緻的環保紡織品。」期盼更多的人與大愛感恩一起關注與投入地球永續的問題,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社會企業蔚風潮 大愛環保結愛心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蔚為風潮。『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大愛感恩科技所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更創造社會企業的全新營運模式,完全將公司的投資及每年的盈餘回饋慈濟來做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所以才說是世界上第一家完全以環保為宗旨的社會公益企業。
大愛感恩科技從 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的一句話開始,由五位實業家發起,將原先『寶特瓶千年不化、又耗用石油資源』的這個社會問題,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
5/6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博班同學,在江明修教授的帶領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江教授表示: 「先前在課堂以『社會企業』為題,討論台灣未來的社會企業以大愛感恩科技最為有代表性,這一間環保性社會企業,這次帶學生實地參訪,希望他們能在這堂課中,深刻體認到對社會關懷的這份心,如何化作一種實踐的力量,不是紙上談兵而已,而是有想法、有理想,對於地球環境有保護的一份心和關懷在裡面。」
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也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全世界第一』之肯定。「大愛感恩營運模式非一般外面企業以『經濟效益』為考量,完全是以『人文』、『愛心』、並結合『環保』事業在裡面。對於我們來說整個過程是充滿感動的」。江教授說。
博士生 蔡志楊同學則說:「社會企業每人都有機會去參與。以前總以為平常使用過後的塑膠罐回收製造的是較低階產品,今日參訪大愛看到原來可以製造出這樣高品質且細緻的環保紡織品。」期盼更多的人與大愛感恩一起關注與投入地球永續的問題,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2015,05/11,【人文週會】陳哲霖師兄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環保十字口訣創始人 陳哲霖師兄
【時間】2015年5月11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Read more
退休後失去重心 做環保幸福充實
- Article Details
七十四歲的陳利男,屏東人,十多年前從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退休。生長在務農家庭的他,童年生活很辛苦,一路為了生活,甚至還跑船三年來賺錢。退休後,生活突然沒了重心,陳利男在鄰居的介紹下,踏入慈濟!社區中一周兩次做環保,陳利男說自己比八十幾歲的老菩薩都還年輕,粗重的搬運、綑紙箱,即使得在大太陽地下完成,陳利男揮汗如雨,也不喊苦!,
慈濟志工 陳利男:「我在文化中心退休,那也算是公務人員,退休後,六十幾歲不知道要做什麼,六十一歲退休,退下來,太過清閒,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也覺得無聊,我隔壁鄰居剛好有個師兄是慈濟人,他約我說,來,我帶你去靜思堂。」
慈濟志工 陳利男:「帶我去,我一去,感受到,哇,這團體怎麼這樣好,工作不多,但是相當繁雜瑣碎,整理起來東西不多,但是不整理,亂堆成小山,(這不是很重嗎)不會,這很輕,(別人兩點半報到,你兩點到),我是先遣部隊,我搬出去之後,再來細分碎紙和厚紙,碎紙片,就用袋子裝好,厚紙的部分,可以綁起來,就綁成整捆,我覺得做一些,利益人群的事情,自己會覺得,很開心,不會有負擔。」
慈濟志工 陳利男:「因為,我無所求的付出,不會去斤斤計較什麼東西,我們身體可以的話,盡量可以去做,就去做,有句話說,做慈濟就是獲得歡喜,對不對,這是要綁厚紙的繩子,這也是回收來的,(可是在外面(工作)比較熱),這一段時間,還好,但是六月的時候,就真的熱到受不了,我們這邊有,遮雨棚,會把遮雨棚拉起來,(所以你自願在外面做),對,我覺得在外面比較舒服,裡面可以讓師姊們去做分類,要綁東西,還是要男生比較適合,比較有力氣,綁得緊實,女眾綁的話,比較鬆,不紮實,(不過這樣很辛苦),不會,還好,還能做,還能做,就算是我們的幸福,(志工都是有年紀了)對,這邊都大約,最少六十幾歲了,(你是中生代嗎)對,要考慮這邊的志工都LKK,厚紙沒有綁得適中,搬的時候,閃到腰,要考慮到他們,要綁得適中的重量,要差不多這樣,不要綁太重太多,如果有出來做(環保),有做到有意義的事情,沒有出來,就想說,又浪費一天。」
朱怡蓉 蕭宏澍 高雄報導
Read more祈福會幕後水電 共體時艱減用量
- Article Details
今年中正紀念堂的佛誕祈福會,不同於往年的浴佛大典,慈濟基金會參酌了各界的意見,取消廣場的浴佛台,改由法師帶領民眾祈福,也讓活動盡早在日落前結束,主要考量到減少照明用電、節省水資源,以度過台灣當前缺水缺電的危機。當然、這樣的變數,也考驗了慈濟的水電志工。
今年慈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佛誕祈福會,帶給水電志工不同的考驗。
慈濟志工 林福全:「今年在浴佛台,我們唯獨只剩下階梯下一排,另外由法師的帶領,只剩下那一排 那一排的用電,也是都用成LED(燈)。」
由於今年廣場上不設浴佛台,只剩下工作人員的帳棚區需要接電,志工預估用電量將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另外,因為近期台灣缺水,取消浴佛台也將省下寶貴的水資源,僅留下提供飲用水的接水點。
慈濟志工 劉鴻儒:「為佛教 為眾生 就是這句話。」
短短一句話,道盡了大家的心聲,水電志工反而因為變數添了忙碌,卻毫無怨懟、盡力達成任務。
台北報導
真善美志工
環保站舉辦浴佛 莊嚴素雅小而美
- Article Details
南投、彰化、苗栗上午也舉行浴佛典禮,草屯聯絡處有來自同德家商的一群學生,帶隊的學校主任說,今天缺席一位學生,因為他兩個禮拜前車禍重傷,還在加護病房,希望大家為他祈福。而彰化埔鹽環保站的浴佛典禮後,也舉辦奉茶,做兒女的向媽媽奉茶,感念母恩,祝媽媽母親快樂!
彰化埔鹽的浴佛典禮是在環保站舉行,雖然場地不大,但浴佛這一分莊嚴的心是一樣的。
今天也是母親節,典禮完後,請子女向母親奉茶,感念母恩。
接下子女手中的感恩茶,媽媽感動落淚,跟著媽媽,家人一起來浴佛,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草屯聯路處的浴佛現場,同德家商的主任帶著學生前來,但卻臨時缺少一位學生,因為他兩星期前出了車禍。
同德家商主任 張燕雀:「他也很有心的想要來參加(浴佛),現在還在加護病房還沒醒過來,希望可以藉著這次感恩力量,可以趕快喚醒我們這個孩子。」
苗栗聯絡處的浴佛是在後方的園區進行,苗栗縣長也前來浴佛。
苗栗縣長 徐耀昌:「師兄師姊一片祥和,充滿著非常讓人心動的磁場,來這邊感受心靈的洗滌。」
不管在哪一個場地,大家同心同念,虔誠祈禱,世界更祥和。
中部綜合報導
Read more凝聚會眾虔誠心 大愛感恩傳美善
- Article Details
「獻燈燭、獻香湯、獻花香」,慈誠、委員獻供儀式之後,接著在司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引導之下,「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揭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浴佛典禮,在大愛感恩、靜思人文、及深圳慈濟人的熱誠邀約下,參觀會眾化身為禮佛者,為著讓正法常住人間,虔誠祝禱。所有的浴佛典禮都是事先邀約會眾,唯有這場浴佛典禮,是在展覽會進行當中、同時是邀約現場會眾成就莊嚴肅穆的最敬禮。也讓這場國際佛事展在有形的用品展示之外,更具體呈現慈濟人文禮儀。
2015年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既沉香文化展覽會,於5月7日正式登場,在深圳、東莞、惠州慈濟人的合心護持之下,今年慈濟展場的整體規劃,結合靜思書軒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参展攤位,『靜思法品、淨斯用品、大愛環保織品』,共同呈現展出,並且規劃了浴佛禮佛區,藉由浴佛大典的莊嚴儀式,凝聚會眾虔誠信仰的心,傳遞出 上人殷切叮嚀的「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殷實造福富足」,眾人在合和互協的團隊默契上,以誠相待、以情接引。
大愛感恩設計總監 洪若岑師姊於典禮中,與會眾分享大愛感恩「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與環保理念,並說明節能減碳的環保製程。細說綠色環保供應鏈,對於避免環境汙染與落實節能減碳,具體發揮了省水、減碳與減少耗能的實際效益。最難能可貴的是,在推廣環保再生製品的過程當中,所獲得的全部收益,完全回饋慈濟佛教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用途。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之因緣,就是證嚴法師「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推動環保志業的使命。
慈悲科技產品愛心合作廠商:製作『防穿刺白鞋』的吳家山師兄和愛心袋包廠商 江智超師兄,展會期間專程撥空前來發揮專業良能。兩位師兄均表示:身為慈濟人,為了 上人叮囑、實踐他老人家的慈心與悲願,一定要為賑災人員設計出安全與實用的裝備。抱持著這份使命感,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堅持不計成本代價與不斷修改打樣,最後,生產製作出實用精美與多元功能的產品。
透過現場 若岑師姊的理念分享與產品示範說明,現場兩位愛心製造廠商、會眾大德與慈濟的師兄、師姊們,瞭解了環保綠化生活的新概念,與公司產品實用、健康、端莊、素雅的設計風格,尤其是慈悲與科技產品系列的多功設計考量,在平日日常用途之餘,當災難發生時,更可以立即成為賑災的裝備,大家一同見證了大愛產品,可長可久、廣行恆持的價值與意義性。
大愛感恩科技 深圳市報導
Read more
凝聚會眾虔誠心 大愛感恩傳美善
- Article Details
「獻燈燭、獻香湯、獻花香」,慈誠、委員獻供儀式之後,接著在司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引導之下,「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揭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浴佛典禮,在大愛感恩、靜思人文、及深圳慈濟人的熱誠邀約下,參觀會眾化身為禮佛者,為著讓正法常住人間,虔誠祝禱。所有的浴佛典禮都是事先邀約會眾,唯有這場浴佛典禮,是在展覽會進行當中、同時是邀約現場會眾成就莊嚴肅穆的最敬禮。也讓這場國際佛事展在有形的用品展示之外,更具體呈現慈濟人文禮儀。
2015年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既沉香文化展覽會,於5月7日正式登場,在深圳、東莞、惠州慈濟人的合心護持之下,今年慈濟展場的整體規劃,結合靜思書軒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参展攤位,『靜思法品、淨斯用品、大愛環保織品』,共同呈現展出,並且規劃了浴佛禮佛區,藉由浴佛大典的莊嚴儀式,凝聚會眾虔誠信仰的心,傳遞出 上人殷切叮嚀的「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殷實造福富足」,眾人在合和互協的團隊默契上,以誠相待、以情接引。
大愛感恩設計總監 洪若岑師姊於典禮中,與會眾分享大愛感恩「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與環保理念,並說明節能減碳的環保製程。細說綠色環保供應鏈,對於避免環境汙染與落實節能減碳,具體發揮了省水、減碳與減少耗能的實際效益。最難能可貴的是,在推廣環保再生製品的過程當中,所獲得的全部收益,完全回饋慈濟佛教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用途。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之因緣,就是證嚴法師「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推動環保志業的使命。
慈悲科技產品愛心合作廠商:製作『防穿刺白鞋』的吳家山師兄和愛心袋包廠商 江智超師兄,展會期間專程撥空前來發揮專業良能。兩位師兄均表示:身為慈濟人,為了 上人叮囑、實踐他老人家的慈心與悲願,一定要為賑災人員設計出安全與實用的裝備。抱持著這份使命感,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堅持不計成本代價與不斷修改打樣,最後,生產製作出實用精美與多元功能的產品。
透過現場 若岑師姊的理念分享與產品示範說明,現場兩位愛心製造廠商、會眾大德與慈濟的師兄、師姊們,瞭解了環保綠化生活的新概念,與公司產品實用、健康、端莊、素雅的設計風格,尤其是慈悲與科技產品系列的多功設計考量,在平日日常用途之餘,當災難發生時,更可以立即成為賑災的裝備,大家一同見證了大愛產品,可長可久、廣行恆持的價值與意義性。
大愛感恩科技 深圳市報導
Saturday, 09 May 2015
心靈交流讀書會 寓意深遠啓人心
- Article Details
花蓮慈濟精舍,是常住師父們與來自各地發心的慈濟師兄姊們,用自己的力量所建造的,它不只是一間提供人修行的道場,更是 證嚴法師與全球慈濟人心靈的家;而精舍裡的常住師父,更是抱持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以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工作,為維護自身的道糧與慧命,各司其職、精進不懈。『心靈的故鄉 – 靜思精舍巡禮』正是一本描述慈濟精舍建築與常住師父故事的好書,透過資深讀書會導讀人 許榮祥師兄的導讀,4/15談「精舍的知客」、4/29談「精舍的主堂」,為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四月份讀書會帶來智慧法喜。
精舍知客室,德如法師,用禮敬諸佛的心,誠心誠意的接待每一位前來心靈故鄉的訪客,「溫暖的寒暄、熱誠的招呼、慈悲的接待、智慧的引導」,便是德如法師的待客之道。這段話觸動了同仁分享:身為大愛感恩的一份子,我們也應當將所有前來參訪的訪客,都當作是法親家人般的招待,藉由環保再生織品的製成,傳遞「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綠化生活的環保人文理念。
有關精舍主堂硬體的介紹分享,資深的慈濟志工,也是身為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的 高明善師兄,深知 證嚴法師希望這一座所有全球慈濟人的家,期盼不忘透過以空間來傳法的希望,因此,在參與主堂宇宙星空弧牆兩側竹雕裝潢工程時,特別設計呈現當時佛陀於竹林裡說法的氛圍,竹代表『德』(竹,台語音同『德』),竹節象徵守戒、志節,竹葉柔軟寓意慈悲,竹幹剛勁直入雲霄,正象徵著是不斷精進的心。
參加「心靈的故鄉」讀書會的李鼎銘總經理,也有感而發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產品的設計理念,也正如同 證嚴法師對於精舍『能成為百年、千年建築』的期許一般,希望將廢棄的資源 (城市礦產),透過科技研發的生成,化無用為大用,轉化設計成歷久彌新、可長可久、廣行恆持的環保再生製品,除了能帶來進化生活的新改變,同時,更能帶動環保綠化生活理念的深化,一同為推動 上人所倡導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志業,貢獻良能、樹立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心靈交流讀書會 寓意深遠啓人心
- Article Details
花蓮慈濟精舍,是常住師父們與來自各地發心的慈濟師兄姊們,用自己的力量所建造的,它不只是一間提供人修行的道場,更是 證嚴法師與全球慈濟人心靈的家;而精舍裡的常住師父,更是抱持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以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工作,為維護自身的道糧與慧命,各司其職、精進不懈。『心靈的故鄉 – 靜思精舍巡禮』正是一本描述慈濟精舍建築與常住師父故事的好書,透過資深讀書會導讀人 許榮祥師兄的導讀,4/15談「精舍的知客」、4/29談「精舍的主堂」,為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四月份讀書會帶來智慧法喜。
精舍知客室,德如法師,用禮敬諸佛的心,誠心誠意的接待每一位前來心靈故鄉的訪客,「溫暖的寒暄、熱誠的招呼、慈悲的接待、智慧的引導」,便是德如法師的待客之道。這段話觸動了同仁分享:身為大愛感恩的一份子,我們也應當將所有前來參訪的訪客,都當作是法親家人般的招待,藉由環保再生織品的製成,傳遞「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綠化生活的環保人文理念。
有關精舍主堂硬體的介紹分享,資深的慈濟志工,也是身為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的 高明善師兄,深知 證嚴法師希望這一座所有全球慈濟人的家,期盼不忘透過以空間來傳法的希望,因此,在參與主堂宇宙星空弧牆兩側竹雕裝潢工程時,特別設計呈現當時佛陀於竹林裡說法的氛圍,竹代表『德』(竹,台語音同『德』),竹節象徵守戒、志節,竹葉柔軟寓意慈悲,竹幹剛勁直入雲霄,正象徵著是不斷精進的心。
參加「心靈的故鄉」讀書會的李鼎銘總經理,也有感而發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產品的設計理念,也正如同 證嚴法師對於精舍『能成為百年、千年建築』的期許一般,希望將廢棄的資源 (城市礦產),透過科技研發的生成,化無用為大用,轉化設計成歷久彌新、可長可久、廣行恆持的環保再生製品,除了能帶來進化生活的新改變,同時,更能帶動環保綠化生活理念的深化,一同為推動 上人所倡導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志業,貢獻良能、樹立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汙水下水道建置慢 追究原因眾多
- Article Details
現階段台灣的汙水下水道,建置率成長緩慢,每年難達3%,追究原因,還是卡在經費、縣市施政者考量、還有家戶不願拆除後巷違建。為了建設汙水下水道必須的付出,看來對人們帶來許多麻煩,但是如果轉換角度,從只是為了避免破壞環境,到開發更多可用水資源,這些付出或許都將變成更有價值。其實人們的生活汙水中,不只水可以回收使用,還含有很多資源,像是磷、氮、沼氣,這些任意排放到環境中會帶來破壞,但是妥善回收,都能利用,發揮更高價質。
超音波攪拌器、流體化床,這些設備看來都很先進,這個實驗室研究的東西,
竟然是一般人不太想碰的,黑漆漆的水溝泥。
把汙泥放進超音波攪拌器,加熱、攪拌。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所學生 黃政中:「加快它的水解的時間 因為這裡到這裡 如果正常的話 可能要七天或一個月吧 這樣只要三十分鐘 或者幾分鐘 你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從這些下水道汙泥中,萃取出更多的資源。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系研究助理 吳峻豪:「磷會在二氧化矽上面結晶 它會藉由吸附的作用 還有跟磷酸鈣結合 會吸附在上面。」
磷,是人體必備的礦物質,也是自然界、食物中普遍存在的營養鹽。近來為了避免造成汙染,清潔劑多強調不含磷,但在生活汙水中,含量就不低。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系主任 莊順興:「磷在汙水下水道裡面的量 以濃度來看 大概是5ppm 就是每公升裡面有五毫克的磷在裡面 依這樣算起來的話 台灣目前流到下水道系統裡面的磷 一年會超過五千公噸的量 如果可以回收的話 當然對台灣 是一個有幫助的資源。」
台灣沒有磷礦,完全仰賴進口,價格也完全受制於人。如果能從下水道裡淬煉出這種資源,對產業大有幫助。汙水下水道接管率的提升,在環境保護之外,更讓汙水下水道,成為另一個資源來源。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系主任 莊順興:「如果有工業廢水混進來 怕的就怕它含有一些重金屬 國外很多例子 汙泥的再利用是很普遍的 不過國內因為擔心工業雜質 混到汙水下水道系統 所以怎麼樣確保汙泥的品質是可靠的 我想這是台灣應該要努力的。」
學者建議,管線應該分清楚之外,部分特殊排水,也應該先處理再排放。
台大環工所副教授 童心欣:「在排放(汙染物)的單位 比如說像醫院 診所 做一些高級處理把它處理乾淨之後 才進入到民生汙水混合一起被處理 不需要負擔這麼大水量 高級處理的費用 在汙水處理廠也增加更多高級處理設備 把這些東西去掉 這樣子的話排放到環境就會安全很多。」
因為汙水處理廠,處理層級提高一級,成本至少要貴上好幾倍,要怎麼做得有效率,必須納入考慮。同時,現階段接管率不到二成七,進步空間還很大,但這並不是唯一處理方式。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 歐陽嶠暉:「不一定要100% 因為分散的社區不一定要做 因為它就地做合併式淨化槽就可以了 那住在密集的都市裡 沒地方去做 那一定是下水道 所以台灣都市計畫的人口是80% 那應該是80% 是一個目標。」
住戶分布稀疏、或是山區,千里迢迢拉管線,價格是人口密集處的四五倍,效益也不高,較適合裝設獨立的設備。何況,光是汙水下水道建設的經費,各縣市往往就撥不出來,建置之後營運維護也是難題。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 歐陽嶠暉:「很多都市沒有錢去做維護 沒有錢做維護 就會使得下水道設施 故障得更快 這也是未來的一個問題。」
或許這也是因為,現階段普遍還是將汙水下水道,視為為了減少汙染,才不得不花的支出。如果換一個角度,建設這些管線,將能為我們運回一筆,進帳穩定的水資源,汙水下水道,變成水資源開發的一個必備環節,態度更積極,速度才能逐步趕上需求。
採訪撰稿:周玲秀
Read moreFriday, 08 May 2015
愛與希望就博會 求職創業展前程
- Article Details
為了能增進即將畢業同學能順利的與職場接軌,並提早進行畢業後的求職準備;也期許在校同學,能開啟職場視野,儘早為自己的職涯發展確認方向,花蓮慈濟大學就業輔導組與人文處,結合了主辦單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於04/30在校園圖書館中庭,舉辦了一埸「愛與希望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
本次活動受邀的單位,包括慈濟志業體系、政府相關單位、民間企業團體...等,共計32家各界領域單位廠商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受邀參與出席共襄盛舉。主辦機關勞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張主任表示,現在政府勞動部單位,為了鼓勵青年職涯就業發展,已經落實在就業博覽會推展、專業證照檢驗取得、微型創業輔導貸款與技職能力培養授課等四個方向來進行推動,期望對於現今社會的年青人不論是在求職發展或是創業補助,都能獲得適時的導引援助。
致力於推廣「環保、人文、科技、回饋」理念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這一次就博會活動中,頗受同學們歡迎、詢問度較高的公司之一,求職同學們對於可能的職缺機會、工作內容與薪資待遇,特別表示關心。藉此機會,公司代表與會的人資同仁也與同學們分享,爭取優先面試機會,除了表現良好的工作態度、專業的知識技能與多元的興趣技能之外,能先洞察適合自己屬性的企業文化,進而表示自己的理念,更是優先被錄用的重要考量因素。
慈濟 證嚴法師長年以身示教,殷勤開示,我們身為人身、萬物之靈,一定要善加珍惜生命,樹立「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於生活工作中自利利他,「多做多得生法喜」,期待透過就博會的分享交流、理念傳遞,能於重視人文教育的慈濟大學中,發現理念專長相符的人才,加入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團隊中,一同為推動環保志業貢獻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花蓮報導
愛與希望就博會 求職創業展前程
- Article Details
為了能增進即將畢業同學能順利的與職場接軌,並提早進行畢業後的求職準備;也期許在校同學,能開啟職場視野,儘早為自己的職涯發展確認方向,花蓮慈濟大學就業輔導組與人文處,結合了主辦單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於04/30在校園圖書館中庭,舉辦了一埸「愛與希望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
本次活動受邀的單位,包括慈濟志業體系、政府相關單位、民間企業團體...等,共計32家各界領域單位廠商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受邀參與出席共襄盛舉。主辦機關勞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張主任表示,現在政府勞動部單位,為了鼓勵青年職涯就業發展,已經落實在就業博覽會推展、專業證照檢驗取得、微型創業輔導貸款與技職能力培養授課等四個方向來進行推動,期望對於現今社會的年青人不論是在求職發展或是創業補助,都能獲得適時的導引援助。
致力於推廣「環保、人文、科技、回饋」理念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這一次就博會活動中,頗受同學們歡迎、詢問度較高的公司之一,求職同學們對於可能的職缺機會、工作內容與薪資待遇,特別表示關心。藉此機會,公司代表與會的人資同仁也與同學們分享,爭取優先面試機會,除了表現良好的工作態度、專業的知識技能與多元的興趣技能之外,能先洞察適合自己屬性的企業文化,進而表示自己的理念,更是優先被錄用的重要考量因素。
慈濟 證嚴法師長年以身示教,殷勤開示,我們身為人身、萬物之靈,一定要善加珍惜生命,樹立「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於生活工作中自利利他,「多做多得生法喜」,期待透過就博會的分享交流、理念傳遞,能於重視人文教育的慈濟大學中,發現理念專長相符的人才,加入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團隊中,一同為推動環保志業貢獻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花蓮報導
汙水‧活水(2)Working to increase sewage coverage
- Article Details
As we pointed out yesterday, Taiwan’s sewage coverage rate is only 26.76 percent, way less tha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s even lower tha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Discharging domestic wastewater right into rivers not only causes serious pollution, but also produces foul odors, provides breeding grounds for pests, and spreads communicable disease. This is why the sewage coverage rate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a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就如我們昨天所提到的,台灣的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百分之26.76,比已開發國家低很多,甚至比其他開發中國家還低,把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河川,不止會造成汙染也會傳出惡臭 ,助長蚊蟲孳生,傳播疾病,進而影響健康,這也是為什麼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指標。 Read more
家庭廢水大資源 沉澱消毒再利用
- Article Details
家裡用完的汙水,流去哪裡了呢?其實這些水,不但不是廢水,還可以變成水資源。目前台灣有44座汙水處理場,提供處理過後的回收水,供民眾取用,但取用率並不高,以台北市迪化汙水處理廠為例,每天供應1500萬噸,但是一整個月的取用量,也不過1000多萬噸。今年台灣面臨大旱,水利署訂定目標,到民國120年,要每天供應120萬噸的再生水,占公用給水量的一成,初期是以供應工業用水為主。只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台灣目前54座汙水處理廠,普遍還需要提升設備,其中兩座屬於初級處理廠,只是將水經過沉澱後,消毒排出、其他52座是二級以上處理廠,以生物分解去除水中有機質等汙染物。但是這些處理方式,都還不足以處理環境荷爾蒙和藥品,一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後續若作為工業使用,可不必考慮荷爾蒙或藥品,至於水質的純淨度,則可以配合工業區需求來供應。
水車專程來載水,一次足足裝滿一車。 小公園裡,花花草草長得翠綠又茂盛,又到了自動澆花器,啟動灑水的時間。等等,台灣才遭逢68年來最嚴重的大旱,這樣大手筆用水,沒問題嗎。
這些是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汙水,混在一起,味道就是濃濃的腐臭、灰塵交雜的水溝味。
這樣的水,透過汙水下水道,被送進汙水處理廠之後,會先沉澱,然後送入主要的處理階段,曝氣槽。
咖啡色液態物質,就是濃縮後的汙水,裡頭含有大量、會造成環境汙染的有機質,但它們也是微生物和菌種的食物。
台北市衛工處副總工程司 李光軒:「水中有非常多溶解性的汙染物質,我們的微生物就會利用這些汙染物質,加上我們打進去的空氣,它就會去吸收分解這些汙染物質。」
經過十五個槽,反覆打氧氣與缺氧的生物分解,再沉澱、消毒,汙水進廠十一個小時之後,被淨化成可以放流的水。國內目前54座汙水處理廠裡,有52座是類似這樣的二級以上處理,2座初級處理,只是沉澱後消毒放流。這樣的程度,真的夠嗎?
台大環工所副教授 童心欣:「對於河川來說其實是夠的,可是問題是現在汙水中,我們越分析技術越進步,有更多東西我們會擔心,比如說藥品,或是其他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在二級處理是處理不掉的。」
目前國內有44座汙水處理廠,會把部分處理過後的水,消毒後製成回收水,供免費取用。只要是不接觸人體的次級民生用水,都很適合,但民眾取用的程度很有限。
台北市衛工處副總工程司,李光軒:「一天(可以提供)1500立方公尺,我們上個月,整個月,外界來取用的,也才1000立方公尺,回收水的取用,在台北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畢竟,扭開水龍頭,遠比找個大容器特地跑到汙水處理廠取水方便得多。加上回收水的品質有別於自來水,運水的水車、水管,都不能利用現有的自來水系統,種種的沒那麼方便加在一起,讓美意大打折。
其實,被處理過後的汙水,應該被正視為水資源,能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系主任,莊順興:「現在的都市汙水處理水量,每天有三百萬立方公尺的水可以被排放掉,工業用水在西半邊需要的是250萬立方公尺,那我們這300萬立方公尺的水,如果可以回收20%的話就有60萬立方,這個給工業使用,是很好的保命水。」
初步估算,光是兩成生活用水的回收水,就可以供應西部四成以上工業用水。雖然目前成本比自來水高,但遠比請水車送水、或是海水淡化水便宜,已經有廠商有意願使用。
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處長,於望聖:「目前已經籌畫了六個汙水處理廠,要來做再生水示範,已經擬定了一個示範計畫正在推動,預計106年會開始正式供應再生水。」
如此一來,原本要給工業區的水,就能再靈活調度。,
以色列、新加坡,因為缺水,發展出世界知名的水科技。而台灣,若不是碰上六十八年大旱,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很難如此被重視與正視,這次的危機,也許是轉變的開始。
採訪撰稿:周玲秀
攝影剪輯:邱品豪
塑膠袋回收利用 巧手製作康乃馨
- Article Details
母親節即將到來,新店環保志工發揮創意,將回收的塑膠袋做成康乃馨,送給環保站的媽媽們,也帶到烏來觀光區與遊客結緣,收到的人,不只是歡喜,也很讚嘆志工們的巧手。
猜猜看,這一朵朵的康乃馨是用什麼做成的,環保志工有答案。
慈濟志工 林秀美:「這是用環保收回來的袋子,我們乾淨的袋子。」
慈濟志工 陳麗芳:「手工很雜,手續很多,手工要很細。」
把回收的塑膠袋,變成讓人喜愛的花朵,靠的是巧思還有巧手,光是第一個步驟拉花邊,就很費力。
慈濟志工 徐雪英:「這樣去撕它的時候不能撕斷,撕它,但是不能撕破,然後就撕成一個鉅齒狀,撕完以後 就把它打開來,拉的時候也不能拉破,那就變成一個像類似一個花邊,這樣摺一直摺,摺了以後,摺三個繞一下,摺三次再繞一下。」
做好一束,就要花上三小時,但珍惜物命,也感恩親恩,不計手工成本,做出了四百多朵,一一分送到社區環保站。
慈濟志工 徐雪英:「做了幾百朵,所以我們要感恩所有環保志工,這都不會壞,又可以重新再利用。」
他們的用心,果然讓環保站的媽媽們,愛不釋手。
同時也前往觀光區鳥來老街,一朵朵的康乃馨,打動了店家和遊客們的心,一拿到手,更讓他們訝異。
慈濟志工:「不一樣是用什麼做的,摸摸看,最環保的,我們用塑膠袋做的。」
這是用愛護大地的媽媽心,做出來的禮物,在特別的日子,更顯得獨一無二。
徐瑞蓮 張義章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Thursday, 07 May 2015
探索環保大愛路 了解慈悲源頭水
- Article Details
5月6日,明碁材料 (BenQ Material) 林恬宇總經理、劉培毅副總,以及協理級主管一行15人,探索環保低汙染/零污染、及公益的社會企業 - 大愛感恩科技。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從一般企業的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報酬率,比較、闡述大愛感恩科技的ROI (Return On Influence)影響力,由最近的紛擾中,一一抽絲剝繭,將佈滿心頭塵埃疑慮掃除。
鳳凰網選出證嚴法師及慈濟基金會獲選《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2014/2015獎項,因為 證嚴上人成立慈濟功德會49年來,一直都在從事「深植社會『善』的影響力,從台灣到國際」。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師兄在頒獎典禮中致詞:「世界因你而美麗的這獎項對於慈濟的愛心與善行,與其說是一種肯定,毋寧說是一項鼓勵、一項深深的期許,期許我們慈濟人能夠在全世界更廣泛、更深遠的擴大無私的大愛,實踐無分別的善行。」
「慈濟人相信,消滅貧困不是打擊富有,而是擴大愛。消滅惡不是打擊惡,而是擴大善。經由擴大愛與善,實踐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這正是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創立慈濟最大的願望與最終的理想。」
明碁材料林總經理也表示,「我們一直在想,要如何來為社會付出的更多?如果有專業的執行團體,我們就不需要過度的、或重覆的投入這些資源。」
「好的企業用心付出、用善經營」,西方有句諺語,「世界毀滅,不因為作惡多端的人,而是被冷眼旁觀、保持沉默的人。」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地球是大家的家,當個人或各企業機關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尋找環保合作,愛心點子,而在無私為世界的平台上,兩企業間的合作也不再是為了盈利,而是追求環保與愛心,為地球和社會努力的大願。
祈願擴大愛和善,在這無私平台上,凝聚眾人愛的力量,讓這份愛能深深不息,永續長流。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探索環保大愛路 了解慈悲源頭水
- Article Details
5月6日,明碁材料 (BenQ Material) 林恬宇總經理、劉培毅副總,以及協理級主管一行15人,探索環保低汙染/零污染、及公益的社會企業 - 大愛感恩科技。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從一般企業的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報酬率,比較、闡述大愛感恩科技的ROI (Return On Influence)影響力,由最近的紛擾中,一一抽絲剝繭,將佈滿心頭塵埃疑慮掃除。
鳳凰網選出證嚴法師及慈濟基金會獲選《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2014/2015獎項,因為 證嚴上人成立慈濟功德會49年來,一直都在從事「深植社會『善』的影響力,從台灣的國際」。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師兄在頒獎典禮中致詞:「世界因你而美麗的這獎項對於慈濟的愛心與善行,與其說是一種肯定,毋寧說是一項鼓勵、一項深深的期許,期許我們慈濟人能夠在全世界更廣泛、更深遠的擴大無私的大愛,實踐無分別的善行。」
「慈濟人相信,消滅貧困不是打擊富有,而是擴大愛。消滅惡不是打擊惡,而是擴大善。經由擴大愛與善,實踐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這正是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創立慈濟最大的願望與最終的理想。」
明碁材料李總經理也表示,「我們一直在想,要如何來為社會付出的更多?如果有專業的執行團體,我們就不需要過度的、或重覆的投入這些資源。」
「好的企業用心付出、用善經營」,西方有句諺語,「世界毀滅,不因為作惡多端的人,而是被冷眼旁觀、保持沉默的人。」誠如 證嚴法師慈示:「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地球是大家的家,當個人或各企業機關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尋找環保合作,愛心點子,而在無私為世界的平台上,兩企業間的合作也不再是為了盈利,而是追求環保與愛心,為地球和社會努力的大願。
祈願擴大愛和善,在這無私平台上,凝聚眾人愛的力量,讓這份愛能深深不息,永續長流。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2015,5/7-10, 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5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
【活動時間】2015/5/7-10
【活動地點】深圳會展中心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大愛心聞: 凝聚會眾虔誠心 大愛感恩傳美善
Read more
生活五省惜資源 走入市集力推廣
- Article Details
美國新澤西慈少,在自己學習「生活五省」之後,也走向戶外,到農夫市場、超市門口,向民眾推廣環保理念,希望大家一起節省能源。因為民眾到商店消費,總會使用到塑膠袋,因此慈少準備環保袋結緣,還自製小禮物。
「GOGreen」,字面意思「走向綠色」,長遠的意義則是「致力於環保」。新澤西慈少,長期在課程中,已經學會五省,因此,決定當起行動看板,在農夫市場和超市,推廣「省水省電省食省油省錢」。
慈少,:「對環保袋有興趣嗎,都是妳買菜的時候可以用,然後可以幫助地球,謝謝。」
年輕的喝采,不僅為自己成功推廣一個又一個的環保袋,也是因為地球多了更多人來愛護。
民眾,:「你們能夠做這種活動,我非常非常支持,如果需要我做一點什麼事情的話,我也很願意幫忙。」
慈少家長 許瑞珠,:「愛惜地球,愛護地球,希望能喚醒其他的大人小孩,關於這個議題,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紙玫瑰、紙鶴祝福卡,慈少準備的結緣品,沒有多花錢,只有花心思,全部以回收的雜誌、月曆或廣告紙張,用雙手摺出來。隨著民眾歡喜收下,環保精神,也跟隨在他們的生活。
真善美志工 劉紹珍 王萬康 陳在新 美國報導
Read more2015, May 7-10, The 7th Chin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al Items & Craft Fair
- Article Details
【EVENT】The 7th Chin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ultural Items & Craft Fair
【DATE & TIME】May 7th-10th, 2015
【LOCATION】Shenzhen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 China
Read more
用愛鋪人間路 轉動扶輪善循環
- Article Details
證嚴法師《靜思語》:「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因為助人是非常快樂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所以 證嚴法師期盼弟子們以『掘井人』自許,發揮自己的良能、也啟發人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這份精神與國際四大服務性社團之一的扶輪社宗旨 --鼓勵並培養以服務精神為可貴事業之基礎,完全契合。因此2014年, 證嚴法師曾經由國際扶輪全球理事會全票通過,榮獲國際扶輪社當年度『最高榮譽獎』之肯定。
為了與更多扶輪社友分享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環保織品,五月六日,李鼎銘總經理應邀前往台北市中區扶輪社於圓山飯店舉辦之定期聚會中專題演講,也希望藉由分享讓大家了解企業如何與『善』做結合,並且能夠將這樣的理念帶入自己的專業領域付出。
李鼎銘 總經理分享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與責任,都是希望這個社會更加美好。但如同大家知道的「山裡的礦產,是煤礦、鐵礦等;海底的礦產,是石油;而城市的礦產是甚麼呢?就是「垃圾 - 也是 " 放錯地方的資源 " 。」而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與責任就是將這些被視為「垃圾」的資源,運用科技回收再利用,研發出許多日常生活上可用的綠色再生產品。以及為了延續物命,不讓所生產的物品成為地球的負擔,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團隊更致力於「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落實,從“減廢” (reduce waste) 到 “零廢” (0 waste),短期內讓產品生命延續再利用達到“工業循環”的目標,並集結眾人的愛心與用心付出,創造出產品的生命力。
你希望地球是髒亂不堪或是美麗清淨,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決定與心念。大愛感恩科技是個匯聚眾人愛心的平台,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這樣愛的行列。讓你、我的良能運用在更多、更廣的層面,一起將這份善念與愛心持續滾動,讓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更加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市中山區報導
Read more用愛鋪人間路 轉動扶輪善循環
- Article Details
證嚴法師《靜思語》:「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因為助人是非常快樂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所以 證嚴法師期盼弟子們以『掘井人』自許,發揮自己的良能、也啟發人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這份精神與國際四大服務性社團之一的扶輪社宗旨 --鼓勵並培養以服務精神為可貴事業之基礎,完全契合。因此2014年, 證嚴法師曾經由國際扶輪全球理事會全票通過,榮獲國際扶輪社當年度『最高榮譽獎』之肯定。
為了與更多扶輪社友分享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環保織品,五月六日,李鼎銘總經理應邀前往台北市中區扶輪社於圓山飯店舉辦之定期聚會中專題演講,也希望藉由分享讓大家了解企業如何與『善』做結合,並且能夠將這樣的理念帶入自己的專業領域付出。
李鼎銘 總經理分享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與責任,都是希望這個社會更加美好。但如同大家知道的「山裡的礦產,是煤礦、鐵礦等;海底的礦產,是石油;而城市的礦產是甚麼呢?就是「垃圾 - 也是 " 放錯地方的資源 " 。」而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與責任就是將這些被視為「垃圾」的資源,運用科技回收再利用,研發出許多日常生活上可用的綠色再生產品。以及為了延續物命,不讓所生產的物品成為地球的負擔,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團隊更致力於「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落實,從“減廢” (reduce waste) 到 “零廢” (0 waste),短期內讓產品生命延續再利用達到“工業循環”的目標,並集結眾人的愛心與用心付出,創造出產品的生命力。
你希望地球是髒亂不堪或是美麗清淨,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決定與心念。大愛感恩科技是個匯聚眾人愛心的平台,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這樣愛的行列。讓你、我的良能運用在更多、更廣的層面,一起將這份善念與愛心持續滾動,讓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更加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市中山區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06 May 2015
空襲警報(五)改善方法Raising air quality flags
- Article Details
Taiwan’s worsening air pollution is caused by lack of enforcement, of the Air Quality Control Act, and related government policies. If nothing is done, citizens may be breathing toxic fumes in the future. Here’s w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doing,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台灣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的原因,是因為政府沒有辦法有效的執行公權力,假使再沒有做為,不久後全民吸的可能全部都是毒氣,以下是學者對政府的建議。 Read more
2015,05/06,明碁材料 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6日(三)14:00-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探索環保大愛路 了解慈悲源頭水


2015,05/06,台北市中區扶輪社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6日(三)13:00-13:40
【地點】圓山大飯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號)
大愛心聞: 用愛鋪人間路 轉動扶輪善循環


體驗發出一度電 學童使盡吃奶力
- Article Details
香港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利用五一長假,來到台灣進行交流,特地參訪內湖慈濟環保站,環保志工除了解說,也帶著大家騎腳踏車發電,深刻體會一度電,得來不易(5/2)
用力踩,拚命踩,究竟要發一度電,要花多少力氣,小朋友很好奇,也很訝異。
慈濟志工 林正雄:「所以要吹一小時的冷氣,以你這樣的發電量,你大概要騎二天二夜,還願意吹冷氣嗎?(會熱的時候再吹)」
香港梨木樹小學,到台灣來交流,內湖環保站是重點,從生活上的節能減碳,到人類製造的汙染對大地的危害,志工一一解說。
慈濟志工 林正雄:「它以為是水母,你們有沒有看過水母?水母在海裡面(海龜)一吃,哇死掉了,一解剖發現肚子裡面怎麼都是塑膠袋?」
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也懂得珍惜資源的重要。
香港梨木樹小學學生 葉希彤:「我們應該要節約能源,因為這裡的資源是非常珍貴。」
香港梨木樹小學學生 曾子湼:「家裡的燈還有看電視,如果不看就要關了,不要浪費電力。」
透過體驗,在遊戲中學習,他們也可以是愛護地球的,香港環保小尖兵。
真善美志工 楊佳玲 徐錫東 台北報導
每逢周四動起來 環保分類不馬虎
- Article Details
新北市泰山區慈濟志工,每逢周四,會到同榮國小推廣資源回收,還舉辦動態講座,演出動物話劇,吸引孩子注意,把各種環保觀念,融入生活中(4/30)。
每星期一天,慈濟環保志工,走進新北市泰山區同榮國小,全校學生,動起來。
小學生與環保志工:「這個沒倒乾淨,沒倒乾淨。」
每班都有一位穿背心的環保小志工,領頭做,協助正確分類。
「這炒麵很好吃,很香耶!等一下怎樣,來寶這個塑膠袋不可以亂丟!」
趣味活潑的「三隻老鼠做環保」話劇,孩子笑得合不攏嘴,體驗環保重要性。
新北市同榮國小學生 陳揚棋:「不可以一直用塑膠袋,要自己每天帶環保袋,不然會製造出很多二氧化碳。」
新北市同榮國小學生 曾子豪:「我洗澡的時候都關很小,水都關很小,然後要沖身體的時候,再開大一點點就好了。」
環保教育,不只是表象的資源回收,而是一種融入生活的態度,孩子從小養成,愛地球,就能自然而然。
真善美志工 徐璟宜 吳威龍 台北報導
汙水下水道接管率 台灣落後國際
- Article Details
汙水下水道接管率,26.76%,代表什麼意思呢?2300萬人當中,只有615萬多人的生活汙水,是透過公用汙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放。而在生活汙水透過排水溝送到河川的過程中,沿路很可能傳出惡臭、蚊蟲孳生,影響健康,所以汙水下水道接管率,也被列為一個國家進步的評比項目之中。台灣的接管率,相較於世界各國,數值遠比歐美、日本、韓國都還要落後許多。
工地主任 林學舉:「 老公寓的化糞池 累積的時間比較久 味道會比較重 也會比較髒。」
「會不會噴出來 等一下大便會不會噴出來 ?」
工地主任 林學舉 :「首要先把化糞池裡面的大便都抽掉 把化糞池敲掉 回填掉 再把裡面的大便管 接到我們的汙水排水管裡面。」這是汙水下
目前台灣的汙水下水道接管率,26.76%,也就是說,2300萬人當中,只有615.4萬人的生活用水,是被接到公用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後再排放。那,其他1684萬人,用過的水呢?
成大環工系榮譽教授 溫清光 :「是用化糞池 或是建築物汙水處理設施(處理) 但是它的處理程度是不夠的 因為台灣的人口密度很高 產生出來的汙染的密度 非常的大 排到河川裡面以後 常常都超過河川的涵容能力。」
像這樣堵塞的水溝,外露的管線直接排出家戶汙水,顯示住戶的排水系統和化糞池,維護得不太好。
北市衛工處北區工務所主任 王凱民:「化糞池如果沒有定期保養 它久了功能性就變差 沒有達到那個過濾的效果 可能糞水就直接會到水溝裡面 相對的就很容易產生臭味或環境的汙染。」
從前台北的淡水河,高雄的愛河,臭得遠近馳名。政府花大把力氣清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把生活汙水移出河道。但台灣大多數河川,可沒這麼幸運。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更是遠遠落後各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 歐陽嶠暉:「假如說以整個台灣20%多 要到歐洲的90% 我們一差就差了65% 假如每年能夠普及增加2% 也要30到40年。」
一旦生活汙水流入封閉的專屬管線,生活環境不再臭氣四溢,還能減少蚊蟲孳生、傳染病傳播,生活品質,大大改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更把汙水下水道,列為國家競爭力的評比項目之一。 既然如此,為什麼台灣的接管率,進展得這麼慢呢?
鑽近狹小空間,仔細一看,這個小巷,原本應該是住家。
北市衛工處北區工務所主任 王凱民 :「其實還沒做衛生下水道之前 一樓住戶的搭蓋物 其實是很平常的。」
汙水下水道,得在民眾的私有地上施工,必須要請地主拆除違建,才能動工。
台北市精忠里里長 湯忠正:「東西都堆在後巷 不想配合 像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是請我們鄰居 一起幫忙跟他講 我就告訴他 我們這個後巷做出來之後 會多好 你房價也會多好。」
原本在法規中,要求民眾自費建置的汙水下水道,現在完全由政府負擔。已經花了2750億,平均每增加1%,至少得要花費100億。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 歐陽嶠暉 :「目前政府一年 做公共建設大概1500億 大概只能挪100億來做公共下水道 所以速度就很慢 一年沒有辦法達到2%的提升。」
政府祭出罰則,不配合的家戶,在周遭完成接管、公告後六個月內,必須自費接上管線,否則將連續開罰。加上107年開始,一般家戶的汙水處理費也將開收。能不能因為汙染者付費,減少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採訪撰稿:周玲秀
攝影剪輯:邱品豪 余國維
Tuesday, 05 May 2015
綠色設計與行銷 淨化人心最重要
- Article Details
五月四日,清晨六點十七分,火車緩緩駛出松山車站。火車上,大部分的乘客利用時間假寐,唯有大愛感恩科技的兩位同仁 - 廖惠玲師姊與楊竣翔師兄,認真討論一會兒要與慈濟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選修「綠色行銷」的同學分享內容,期待能帶給同學們一場精彩的綠色設計與行銷課程。
一到花蓮,陳皇曄老師已經在提早在車站外等候兩位『業師』,並旋即接送到慈濟技術學院。進入課堂,設計部惠玲師姊首先開講,看到大愛感恩綠色產品與包裝設計,讓同學們耳目一新。除了講解,惠玲師姊也帶動在場同學進行腦力激盪,將同學們分成六組,讓大家各自發揮年輕人的創意,體驗一下當大愛感恩產品包裝設計師的感受。經過了半小時的小組討論與繪圖,各組推派代表上台成果報告,同學們的構想,不但完全符合環保的設計,更富有人文的概念,這麼短時間就能激發出亮麗的點子,讓皇曄老師與兩位業師相當驚艷。其中更有一組同學連結了「天上最美是星星,地上最美是溫情」的靜思語,修改為「地上最美是愛心」的發想,設計出了心型的環保綠色包裝。由此可見,經過大愛感恩幾次業師分享的薰陶、累積,同學們對所提倡「環保人文」理念已有很深的感受。
接下來,楊竣翔師兄透過年輕人熱愛的電影話題與同學們分享品牌行銷的概念,除了讓大家了解如何透過「說故事」來行銷品牌,也讓大家看到大愛感恩的綠色品牌不只是提倡環保教育,更是充滿了真、善、美的感人故事。從故事中,同學們更能體會大愛感恩從各項管道傳遞的都是一致的理念,重點不在『鼓勵消費』,而是『環保置換並淨化人心』,最終希望全球人人投入,成就祥和社會。
經過了三個小時的互動分享,業師與同學們皆法喜滿滿。分秒不空過,在離開花蓮之前,兩位同仁把握一點時間前往位於花蓮靜思堂的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關懷,也與門市師姊了解推廣近況。下午兩點四十三分,當兩位同仁所乘坐的火車離開了花蓮車站,留下的是對同學的祝福,也相信植入同學心中的綠色心芽能夠有成長茁壯的一天。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綠色設計與行銷 淨化人心最重要
- Article Details
五月四日,清晨六點十七分,火車緩緩駛出松山車站。火車上,大部分的乘客利用時間假寐,唯有大愛感恩科技的兩位同仁 - 廖惠玲師姊與楊竣翔師兄,認真討論一會兒要與慈濟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選修「綠色行銷」的同學分享內容,期待能帶給同學們一場精彩的綠色設計與行銷課程。
一到花蓮,陳皇曄老師已經在提早在車站外等候兩位『業師』,並旋即接送到慈濟技術學院。進入課堂,設計部惠玲師姊首先開講,看到大愛感恩綠色產品與包裝設計,讓同學們耳目一新。除了講解,惠玲師姊也帶動在場同學進行腦力激盪,將同學們分成六組,讓大家各自發揮年輕人的創意,體驗一下當大愛感恩產品包裝設計師的感受。經過了半小時的小組討論與繪圖,各組推派代表上台成果報告,同學們的構想,不但完全符合環保的設計,更富有人文的概念,這麼短時間就能激發出亮麗的點子,讓皇曄老師與兩位業師相當驚艷。其中更有一組同學連結了「天上最美是星星,地上最美是溫情」的靜思語,修改為「地上最美是愛心」的發想,設計出了心型的環保綠色包裝。由此可見,經過大愛感恩幾次業師分享的薰陶、累積,同學們對所提倡「環保人文」理念已有很深的感受。
接下來,楊竣翔師兄透過年輕人熱愛的電影話題與同學們分享品牌行銷的概念,除了讓大家了解如何透過「說故事」來行銷品牌,也讓大家看到大愛感恩的綠色品牌不只是提倡環保教育,更是充滿了真、善、美的感人故事。從故事中,同學們更能體會大愛感恩從各項管道傳遞的都是一致的理念,重點不在『鼓勵消費』,而是『環保置換並淨化人心』,最終希望全球人人投入,成就祥和社會。
經過了三個小時的互動分享,業師與同學們皆法喜滿滿。分秒不空過,在離開花蓮之前,兩位同仁把握一點時間前往位於花蓮靜思堂的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關懷,也與門市師姊了解推廣近況。下午兩點四十三分,當兩位同仁所乘坐的火車離開了花蓮車站,留下的是對同學的祝福,也相信植入同學心中的綠色心芽能夠有成長茁壯的一天。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空襲警報(四)石化區健康Weighing prosperity & good healthy
- Article Details
Those living in Taiwan’s Kaohsiung are also deeply troubled by pollution just like those living around FPG’s Sixth Naphtha Cracking Plant in Yunlin because Kaohsiung was the birthplace of Taiwan’s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With the CPC’s Fifth Naphtha Cracking Plant still in operation, 500,000 residents living in surrounding industrial parks are exposed to carcinogenic pollutants, and thus the death by cancer rate here is far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跟雲林遭受到台塑六輕汙染荼毒的居民一樣,台灣高雄的居民也深深受到工業污染所害,畢竟石化產業是由此發跡,在鄰近中油的五輕廠,周圍工業區的五十萬民眾,因為接觸到致癌物,癌症死亡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一起來了解。 Read more
看不見的汙水 剖析汙水下水道
- Article Details
在台灣,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26.76%,絕大多數生活汙水,最後就是排放到河川。用全台灣河川總長計算,4.5%遭受嚴重汙染,23.4%中度汙染,而且每條河川都受到生活汙水影響。所謂生活汙水,就是人們生活當中所產生的各種用水、還有排泄物。這些汙染物質進入河川之後,不只發出惡臭、汙染環境,也對人們健康帶來威脅。不論台灣或歐洲,早期建設汙水下水道,都是為了防治水媒、與蚊蟲傳染病,近來研究更發現,水的汙染影響到微生物,很可能直接影響氣候。一點隨手小惡,帶來的壞效應,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
工業廢水偷排河川,怵目驚心的景象,三天兩頭就發生,讓人又氣又心痛。但是有一種汙水,每天不斷、悄悄地,入侵我們的河川,而你,也許就是加害者。高屏溪,在正常狀態下,每天能供應100萬噸的水源給高屏地區。
成大永續環境實驗所研究助理,張世欣:「整年度每個月來採一次,一次有三個點,一個在高屏堰比較上游的部分,一個是在進水口,一個是這部分的沉砂池。」
成大團隊十多年來,受委託監測自來水廠進水口的水質,事關飲用水安全,水質究竟如何?
成大永續環境實驗所認證實驗室主任,林高弘:「第一個是懸浮固體物,有部分的時間,我們的大腸桿菌會有一點偏高。」
水看起來混濁的主因,其實是八八風災以來,長期超標的懸浮固體,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物質常態性超標,雖然絕大多數,在自來水的處理過程中,都可以被解決,但是,它們是從哪裡來的?
成大永續環境實驗所認證實驗室主任,林高弘:「如果有發現比如說大腸桿菌,化學需氧量,生物需氧量,尤其是生物需氧量這些比較高,代表有生活汙水進到,我們河川流域裡面的可能性就很高。」
高屏溪上游,流經旗山、美濃、六龜等人口群聚處,這些地方都還沒接上汙水下水道。人們生活製造的汙水,由排水溝,混入溪水,進入自來水水源。
目前台灣的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26.76%。環保署統計,全台河川4.5%嚴重汙染,23.4%中度汙染,而生活汙水是主要汙染源之一。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葉俊宏:「生活汙水基本上來看,大概占一條河川的汙染,大概有20%到60%左右。」
風險還在於,人類所使用的藥品,跟著汙水進入自然界中。儘管經過自然水體稀釋、和自來水廠處理,人們直接攝取到的濃度和影響相當低,但對水中生物,影響卻很大。
台大環工所副教授,童心欣:「藥品在微生物,大部分對它們來說可能都是外來的物質,這些真菌或是藻類,其實在我們的大氣循環中,占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它可能會把空氣中二氧化碳,回收回到土壤或水體裡面,而且它的比例其實,可能還比陸生的植物來得高。」
學者發現,許多藥品與碳、氮等物質的循環,竟然有著看不到的驚人連結。
台大環工所副教授,童心欣:「我們現有測試過,有看到的,比如像安非他命,嗎啡,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水中微生物,它對於我們大氣中的氮,或是碳,表現受到影響,這些受到抑制的,把碳收回來的行為,可能也是間接或直接影響到我們整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是間接影響到我們的氣候。」
人類任意排出的汙水,不只影響自己生活的周遭環境,更間接影響大氣的自然調節,加速暖化威脅。汙水是任意排放,或是妥善處理,答案,呼之欲出。
採訪撰稿:周玲秀
攝影剪輯:邱品豪,余國維
衛塞節佛教慶典 花車遊行倡環保
- Article Details
衛塞節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以及涅槃,馬六甲佛教徒年年都以花車遊行來慶祝,慈濟志工也藉此宣導環保,鼓勵大家用做環保的雙手淨化大地,感恩佛恩,今年已經是第九年了
衛塞節,佛教界盛事,馬來西亞佛教徒以花車遊行來慶祝,慈濟志工則是忙著做宣導
慈濟志工 林宗雄:「我們可以把垃圾做資源回收,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除了讓大家起歡喜心之外,還有以落實行動來讓大地也歡喜。」
甲佛教淨修會志工 吳國林:「他們喝了 我們收了,就丟進紙袋,滿了 我們又換一個紙袋。」
慈濟今年已是第九年參與, 除了慈濟之外,各個佛教團體,也開始落實環保,在車上自設回收袋,不用寶麗龍餐盒
甲佛教淨修會義工 吳國林:「現在路上會乾淨。」
甲嘎檔巴佛教會會長 唐寶玲:「這些塑膠 紙張使用過後,我們會拿回來 再循環 再用一次,大多數的團體都會有環保概念,所以大家都做到很不錯了。」
來看熱鬧的民眾,也懂得要資源回收
民眾:「收起來不會亂亂丟 骯髒,沒有亂丟 會骯髒,他們會收起來分類。」
民眾 方秀葉:「每個都很自動,現在的人 有教育,現在電視也有打(宣傳),你們慈濟也是有打(宣傳)。」
敬仰佛陀,愛護大地,就是對佛陀最好的回饋 。
呂嘉嘉 鍾健明 池秋慶 梁豪傑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2015,05/05,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5日(二)14:3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社會企業蔚風潮 大愛環保結愛心


2015,05/05,台南區大愛媽媽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5日(二)08:50-10:00
【地點】台南靜思堂-二樓佛堂 (台南市仁德區仁義路222號)


Monday, 04 May 2015
內湖援尼毛毯+香積飯續六噸Relief aid for quake survivors
- Article Details
Days of bad weather in Nepal have hampered rescue operations, and many quake survivors currently living in tents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warm clothing, food and proper shelter. As part of its humanitarian aid for the quake survivors, here in Taiwan, the Tzu Chi Foundation readied boxes of instant rice and blankets alongside other relief items----all of which were sent to Nepal on April 30th.
在尼泊爾,連日來的壞天氣耽誤了當地救援工作,大多數的災民急需禦寒衣物、食物,以及堅固的住所,在臺灣,慈濟基金會展開人道救援,準備香積飯、禦寒毛毯等物資,在4月30日送往災尼泊爾。 Read more
內湖田園樂Experience farming for a day
- Article Details
More about Tzu Chi youngsters, but in Taiwan. The Tzu Shao class in Neihu, Taipei, organized an outing for students to try their hand at harvesting vegetables and making bamboo rice. Th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helped the students grow and learn to cherish food and natural resources.
還是來看慈濟青少年,但是是在台灣,內湖區慈少班安排了學生到戶外嘗試採摘蔬菜,和製作竹筒飯 這個難忘的經驗,幫助孩子們成長,也讓他們學習珍惜食物與資源。 Read more
空襲警報(二)健康威脅Can only play outside wearing masks
- Article Details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s, fine particles in the air known as PM 2.5 are a lot deadlier than we may believe. They enter our body through our respiratory system and affect our heart and brain functions. Though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a reduction in greenhouse gases, the country’s air quality has actually taken a dive in recent years. In fact, it has the second worst air quality among the 36 nations in the OECD.
肉眼看不到的PM2.5 細懸浮微粒,對人體的傷害比我們想像中還大,它可以經由呼吸道系統進入我們的身體,影響我們的心肺與腦功能,雖然近年來台灣政府大力推廣節能減碳,但事實上台灣的空氣品質不升反降,和OECD經貿組織的36國相比,台灣的空氣可是第二糟。 Read more
強震摧殘尼泊爾 愛在佛國最前線
- Article Details
喜馬拉雅山下的文明古國尼泊爾,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誕生在時稱『迦毘羅衛國』的地方,4月25日遭逢芮式規模7.8的世紀強震,建築傾圯、傷亡甚重。慈濟基金會聞訊即整備賑災物資,27日首批賑災醫療團出發,15位先遣人員,LED太陽能帽、白褲白鞋裝備妥當,攜帶一噸的藥品、約可提供一千人的藥量,前往尼泊爾,歷經一波三折,終於在28日下午抵達尼泊爾,向尼泊爾衛生單位取得「醫療准許證」後,開始在當地積極展開援助工作。
慈濟醫療團並前往偏遠山區,用帆布搭起臨時義診站,為災民提供醫療援助。但見醫師們利用慈濟環保太陽能LED帽的微光為民眾看診。經過首場義診,發現災區傷患幾乎都是骨折,但手術需要的骨材嚴重缺乏,病患只能先吃止痛藥或先固定等開刀。經過將此訊息回報,5月1日,動員第二梯醫療團隊緊急出發前往災區,共有四位骨科醫師、一位麻醉科醫師攜帶骨材前往災區,及時給予傷患進行完整的醫療。
除了醫療團即時展開施醫、施藥等各項援助行動,第一梯慈濟賑災醫療團協調何日生師兄、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張濟舵師兄、大愛台副理歐宏瑜師兄與一位在地志工,5月3日隨著巴塔普 (Bhaktapur) 市市長普納‧蘇瓦(Prem Suwal)走進市內最嚴重的受災區,進行勘災訪視,紀錄當地受毀的情況,以評估後續的援助方向與計畫。市長帶看了兩個區,走了大概四十幾分鐘,都是在高高低低的危樓之間穿梭,要注意頭、也要注意腳,瓦礫,磚頭、鋼筋交錯縱橫,確實非常危險。但是想到居民每天都在裡面穿梭,翻挖他們被埋在瓦礫中的家具,或是一些日用品,勘災人員很不捨他們的處境。期盼盡快能給鄉親一個足以安身立命的穩固住所。
每一位慈濟志工與勘災、救災人員心緊緊相連,更時刻心繫受災鄉親的安危。令人感到欣慰,此時此刻,雖然沒辦法每一個人都站在最前線,但透過在平安的台灣兢兢業業:做好環保回收、協助毛毯裝運,不出國門,一樣可以獻上自己的愛心。透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製作,將這些寶特瓶回收變成了環保科技毛毯、以及缺電時最需要的LED環保太陽能帽、太陽能環保行李箱、環保防刺白布鞋、環保大愛衫,更有適應缺水情境之防髒污環保神奇白/藍褲、防菌除臭襪等科技救災商品,供國內外賑災人員使用。 每項產品都是因應賑災過程因需求而產生,再依實際應用情況發現問題而不斷改進,直到滿意為止。
身處台灣的我們,近年來看到鄰近國家地區頻仍的地震、海嘯、風災與水患,一幕幕、一次比一次的嚴重與悲慘,加上這一次尼泊爾強烈大地震,我們除了感恩「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富」,更應生起憐憫心,「苦人所苦、痛人所痛」,發揮慈悲救人的精神,伸出援手,『募愛募心膚苦難,千里馳援尼泊爾』,幫助受困的災民。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強震摧殘尼泊爾 愛在佛國最前線
- Article Details
喜馬拉雅山下的文明古國尼泊爾,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誕生在時稱『迦毘羅衛國』的地方,4月25日遭逢芮式規模7.8的世紀強震,建築傾圯、傷亡甚重。慈濟基金會聞訊即整備賑災物資,27日首批賑災醫療團出發,15位先遣人員,LED太陽能帽、白褲白鞋裝備妥當,攜帶一噸的藥品、約可提供一千人的藥量,前往尼泊爾,歷經一波三折,終於在28日下午抵達尼泊爾,向尼泊爾衛生單位取得「醫療准許證」後,開始在當地積極展開援助工作。
慈濟醫療團並前往偏遠山區,用帆布搭起臨時義診站,為災民提供醫療援助。但見醫師們利用慈濟環保太陽能LED帽的微光為民眾看診。經過首場義診,發現災區傷患幾乎都是骨折,但手術需要的骨材嚴重缺乏,病患只能先吃止痛藥或先固定等開刀。經過將此訊息回報,5月1日,動員第二梯醫療團隊緊急出發前往災區,共有四位骨科醫師、一位麻醉科醫師攜帶骨材前往災區,及時給予傷患進行完整的醫療。
除了醫療團即時展開施醫、施藥等各項援助行動,第一梯慈濟賑災醫療團協調何日生師兄、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張濟舵師兄、大愛台副理歐宏瑜師兄與一位在地志工,5月3日隨著巴塔普 (Bhaktapur) 市市長普納‧蘇瓦(Prem Suwal)走進市內最嚴重的受災區,進行勘災訪視,紀錄當地受毀的情況,以評估後續的援助方向與計畫。市長帶看了兩個區,走了大概四十幾分鐘,都是在高高低低的危樓之間穿梭,要注意頭、也要注意腳,瓦礫,磚頭、鋼筋交錯縱橫,確實非常危險。但是想到居民每天都在裡面穿梭,翻挖他們被埋在瓦礫中的家具,或是一些日用品,勘災人員很不捨他們的處境。期盼盡快能給鄉親一個足以安身立命的穩固住所。
每一位慈濟志工與勘災、救災人員心緊緊相連,更時刻心繫受災鄉親的安危。令人感到欣慰,此時此刻,雖然沒辦法每一個人都站在最前線,但透過在平安的台灣兢兢業業:做好環保回收、協助毛毯裝運,不出國門,一樣可以獻上自己的愛心。透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製作,將這些寶特瓶回收變成了環保科技毛毯、以及缺電時最需要的LED環保太陽能帽、太陽能環保行李箱、環保防刺白布鞋、環保大愛衫,更有適應缺水情境之防髒污環保神奇白/藍褲、防菌除臭襪等科技救災商品,供國內外賑災人員使用。 每項產品都是因應賑災過程因需求而產生,再依實際應用情況發現問題而不斷改進,直到滿意為止。
身處台灣的我們,近年來看到鄰近國家地區頻仍的地震、海嘯、風災與水患,一幕幕、一次比一次的嚴重與悲慘,加上這一次尼泊爾強烈大地震,我們除了感恩「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富」,更應生起憐憫心,「苦人所苦、痛人所痛」,發揮慈悲救人的精神,伸出援手,『募愛募心膚苦難,千里馳援尼泊爾』,幫助受困的災民。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慈青上街宣環保 日常五省愛地球
- Article Details
美國紐約,一場環保宣導活動,慈青走上布魯克林橋,透過年輕人方式,擊掌GIVE ME FIVE,傳遞環保五省觀念。
慈濟志工 郭碧蓮:「主要有五省,推動五省,就是節能、減碳、資源回收再利用,我們還有推動素食。」
民眾:「我希望能夠更好的對待大自然,要怎麼做到呢?我覺得吃素就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她需要被保護,我們等不到明天,今天就要開始行動。」
紐約四所大學,36位慈青,以及慈青學長姊,齊聚布魯克林橋下的富利廣場(foley square),一支大手,畫了「省水、省錢、省時、省電、省油」,走上布魯克林橋,宣導愛護地球資源。
Give me five,擊掌揪路人做環保,這分呼籲,有它的吸引力。
慈青 楊孝純:「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地球日,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宣傳辦法,讓我們可以讓大家知道我們的環保理念。」
周四月 美國報導
Read more半生農忙粗重活 退休環保自在樂
- Article Details
今年66歲的林碧霞,出生在農村家庭,從小就跟著父母下田;結婚之後,跟著務農的老公,兩人扛起田裡幾乎所有的農活;可以說身為女人,她的大半輩子,幾乎都是在粗重、繁忙的工作中度過。好不容易退休能享清福,她卻沒有休息,選擇加入慈濟,還每天到環保站報到,她說,還有機會為地球和社會做點事,才真的是「老來福」。
慈濟志工 林碧霞:「我小時候生活也是很苦,那時候讀書學歷不高,生活就是種田,我們都要幫忙做,結婚以後,(夫家)原本就有種薑,還有一些果菜園,我就要跟我先生兩個人下田做,那比較辛苦,那時候怪手都還沒能去山上,我們就要用人工,都要拿鋤頭。
就問師姊說,你們慈濟要怎麼走?她說如果你要走,要先進來做環保。我們如果沒撿起來回收分類,以後堆很多,全台灣都裝垃圾,像塑膠寶特瓶,都不會爛的東西,就想說我們來做。我每天還是都是要工作,以前做工作是為了要賺錢,容易起得失心和煩惱心,現在退休來做環保,雖然和以前一樣每天都要做,但跟以前的(心情)差很多,現在只有歡喜心而已,愈做愈歡喜。
(化學)肥料會摻一些不好的東西,化學的,有機肥料就純粹像我們垃圾把它曬,烘乾來攪拌做起來,它會發酵,像葉子就可以,燒燒就可以。蟲很多,農藥沒有灑就是這樣,都是這個,會生蟲。一個坑,它旁邊這裡比較低,雨水流就會流到這裡面去了,存起來就可以澆菜,雨水就可以澆菜。 (是想說可以省水?) 對啊對啊!
以前還沒踏入慈濟的時候,時常去逛街買衣服,會亂買東西,進慈濟後,什麼東西都不會丟,衣服這裡回收的,適合的我們就拿來穿這樣,都很惜福。
這個都回收站拿的啊,這個不是,這個是回收站,都回收站拿回來的,這個都是啊,很多啦,都很多,一大箱,這個都是,都拿回來玩具,小朋友玩具很都回收站拿回來的,拿回來洗一洗啊,給他們玩啊,惜福啊!(所以好處是小朋友從小玩具就很多?)對,沒有買啦!
以前沒有做慈濟的時候,照片很少,做慈濟你看一大堆的照片,去花蓮都跟大愛媽媽,有的跟學校,有的像那個生活營,回憶比較多啦!」
Read more2015,05/04,慈濟技術學院「綠色行銷」課程分享(二)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5月4日(一)09:15-11:45
【地點】慈濟技術學院(花蓮縣花蓮市建國路二段880號)
大愛心聞: 綠色設計與行銷 淨化人心最重要

Sunday, 03 May 2015
愛大地身體力行 做環保刻不容緩
- Article Details
新北市新店區今年(2015)到慈濟參加見習與培訓的志工,(4/26)日前到新店環保教育站學習實做資源分類。看到各式各樣的回收物,做完昨天、今天又一批,源源不斷,每一位志工深刻感受,愛護地球再不行動,真的會來不及。
為什麼要做環保,身為地球的一份子,走入慈濟不能不知道。
今年參加見習與培訓的志工,走向新店環保教育站,看到塑膠袋、寶特瓶、還有紙張分類區就知道,再不做環保,來不及了。
見習志工 張右宗:「環保,其實大家都會做,可是來到這邊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做的還是那麼的微小。」
培訓志工 林美霞:「讓我們的地球,看可不可以來減少暖化為我們的下一代子孫,來弄一個乾淨的環境,我想這個是每個人義不容辭應該要做的事。」
而這一袋又一袋,占空間又難腐化的水果套袋,環保志工每天從果菜市場回收之後,盡可能縮小體積。雖然要經過多道程序,但只要能盡力打造一個乾淨的環境,汗流浹背,值得也無悔。
真善美志工 唐翠華 高泉發 台北報導
Read more北投大慈寺浴佛 功德金化作大愛
- Article Details
今天台北市北投中正山大慈寺,也舉行了浴佛祈福法會,法會結束後,響應慈濟國際賑災,援助尼泊爾行動,住持明光法師捐出信徒投下的功德金,希望為佛陀故鄉的災民盡分心力。
浴佛法會,在住持明光法師引領下,莊嚴展開。信眾虔誠誦經,同時也心向遠方的尼泊爾,為災民祈福祝禱。
大慈寺住持 明光法師:「4月25號這一天,在佛陀的故鄉尼泊爾,發生了7.8的大地震 。」
法師的慈悲,激發人人愛心,連同浴佛這天的功德金,全數捐做慈濟國際賑災款項。
大慈寺住持 明光法師:「我們也發心捐了十萬給我們慈濟,也把大家參加浴佛的所有功德金,也一併作為,尼泊爾大地震賑災款項。」
慈濟志工 翁千惠:「再藉由大家的佛號聲,我想這個才是真正的感恩佛陀,他從王子出家,找尋我們 生命一個永恆的淨土,這樣一生的努力 才是最大的報恩。」
在優美旋律陪襯下,浴佛法會後,愛的行動,延續了下來。大慈寺,連續三年舉辦浴佛園遊會,今年不同之處,就是多了環保概念,人手一付環保碗筷,都是慈濟志工提供使用。
民眾:「這樣比較不會有汙染,比較沒有汙染 對對對,這個碗拿起來也滿舒服的。」
慈濟志工 文素珍:「那怎麼樣把環保提升,我想透過園遊會,會有幾百人 或是幾千人,一起來使用 知道環保這個概念,我覺得這個是我們,推廣環保的好機會。」
享用美味的同時,更多了分愛護大地的心。
台北報導
蕭志傑 徐英豪
Saturday, 02 May 2015
悲心智慧助苦難 體現尊重與大愛
- Article Details
2014年5月,巴爾幹半島世紀洪澇,如今,九國慈濟人再度前往波士尼亞,進行第二波發放,第二天來到這個不到兩萬人口的沙馬奇鎮(Samac),發放購物券、毛毯及福慧床。在歐洲發放,與在相對貧窮落後的國度最大的不同,是受災居民幾乎都是生平第一次接受外界援助,如何給的不卑不亢,在在考驗志工的悲心與智慧。
寧靜小鎮,波士尼亞的沙馬奇鎮,部分街道出奇的冷清,兩旁房屋外牆,還遺留去年淹水的痕跡,損壞嚴重,無法再住人。
這天,四月十二號,東正教重要節慶,復活節。
走過百年水患,一年一度復活節彌撒,修復的,是受災人心靈的傷口。結束彌撒,慈濟邀請居民到體育館,領一分不分宗教的祝福禮。
沙馬奇鎮長 馬里克維克:「慈濟援助的物資對我們很重要,志工的愛也讓我們覺得不孤單,沒有被世界遺忘。」
去年得到「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的慈濟多功能福慧床,由志工現場示範,如何攤開,變成一張床,如何摺疊,變成背靠背的座椅。年邁的居民,也由以工代賑的年輕人和志工,帶著物資,護送返家。
受災居民:「我感受到慈濟的賑災人文與智慧。」
從居民的訪談,可以感受到都受過良好教育,這也是生平頭一回遭遇如此重大的磨難,身心靈的煎熬,可想而知。
受災居民:「去年水患後我一直住在帳棚裡,今年夏天房子應該會修好了。」
九國慈濟人,第二天的波國發放,選擇在這一座不到兩萬人口的小鎮,用謙卑和幽默,把關懷化作和煦微風,吹進不習慣接受幫助的居民心坎裡。
真善美志工 波士尼亞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愛電視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悲心智慧助苦難 體現尊重與大愛
悲心智慧助苦難 體現尊重與大愛
- Article Details
2014年5月,巴爾幹半島世紀洪澇,如今,九國慈濟人再度前往波士尼亞,進行第二波發放,第二天來到這個不到兩萬人口的沙馬奇鎮(Samac),發放購物券、毛毯及福慧床。在歐洲發放,與在相對貧窮落後的國度最大的不同,是受災居民幾乎都是生平第一次接受外界援助,如何給的不卑不亢,在在考驗志工的悲心與智慧。
寧靜小鎮,波士尼亞的沙馬奇鎮,部分街道出奇的冷清,兩旁房屋外牆,還遺留去年淹水的痕跡,損壞嚴重,無法再住人。
這天,四月十二號,東正教重要節慶,復活節。
走過百年水患,一年一度復活節彌撒,修復的,是受災人心靈的傷口。結束彌撒,慈濟邀請居民到體育館,領一分不分宗教的祝福禮。
沙馬奇鎮長 馬里克維克:「慈濟援助的物資對我們很重要,志工的愛也讓我們覺得不孤單,沒有被世界遺忘。」
去年得到「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的慈濟多功能福慧床,由志工現場示範,如何攤開,變成一張床,如何摺疊,變成背靠背的座椅。年邁的居民,也由以工代賑的年輕人和志工,帶著物資,護送返家。
受災居民:「我感受到慈濟的賑災人文與智慧。」
從居民的訪談,可以感受到都受過良好教育,這也是生平頭一回遭遇如此重大的磨難,身心靈的煎熬,可想而知。
受災居民:「去年水患後我一直住在帳棚裡,今年夏天房子應該會修好了。」
九國慈濟人,第二天的波國發放,選擇在這一座不到兩萬人口的小鎮,用謙卑和幽默,把關懷化作和煦微風,吹進不習慣接受幫助的居民心坎裡。
真善美志工 波士尼亞報導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愛電視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悲心智慧助苦難 體現尊重與大愛
Friday, 01 May 2015
簡約生活不浪費 推廣蔬食護健康
- Article Details
第四屆美國德州素食博覽會(TEXAS VEGFEST),慈濟奧斯汀聯絡處共襄盛舉,想傳達的是一種蔬食健康的心生活態度。
從書籍到用品,從香積飯到五穀粉,都在推廣一種蔬食簡約的生活態度。
慈濟志工 與 民眾:「我們是慈濟基金會,我們不只販售這些產品,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助人行動。」
第四屆美國德州素食博覽會(TEXAS VEGFEST),慈濟奧斯汀聯絡處頭一回設攤。慈青們更是走出攤位,逢人介紹回收寶特瓶做成的毛毯。
慈青 與 民眾:「這條毛毯其實是用廢棄的塑膠瓶做成的,這些錢捐給你們,不用,我們不能收。」
突如其來的小插曲,是民眾的熱情與悲心。除了寶特瓶毛毯,為了賑災研發的冷水沖泡香積飯,也最讓民眾好奇。
民眾 潔里:「我很容易被真誠慈悲打動,這些讓我很感動,我對(慈濟)這個團體很有興趣,因為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真誠慈悲的團體。」
所有產品所得,全回歸慈濟的涓滴善款,做妥善運用。短短幾個小時的擺攤,不只有賣出去產品而已,還多了幾個生面孔,想投入慈濟愛的行動。
黃芳文 陳宗坤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連結: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簡約生活不浪費 推廣蔬食護健康
Read more
簡約生活不浪費 推廣蔬食護健康
- Article Details
第四屆美國德州素食博覽會(TEXAS VEGFEST),慈濟奧斯汀聯絡處共襄盛舉,想傳達的是一種蔬食健康的心生活態度。
從書籍到用品,從香積飯到五穀粉,都在推廣一種蔬食簡約的生活態度。
慈濟志工 與 民眾:「我們是慈濟基金會,我們不只販售這些產品,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助人行動。」
第四屆美國德州素食博覽會(TEXAS VEGFEST),慈濟奧斯汀聯絡處頭一回設攤。慈青們更是走出攤位,逢人介紹回收寶特瓶做成的毛毯。
慈青 與 民眾:「這條毛毯其實是用廢棄的塑膠瓶做成的,這些錢捐給你們,不用,我們不能收。」
突如其來的小插曲,是民眾的熱情與悲心。除了寶特瓶毛毯,為了賑災研發的冷水沖泡香積飯,也最讓民眾好奇。
民眾 潔里:「我很容易被真誠慈悲打動,這些讓我很感動,我對(慈濟)這個團體很有興趣,因為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真誠慈悲的團體。」
所有產品所得,全回歸慈濟的涓滴善款,做妥善運用。短短幾個小時的擺攤,不只有賣出去產品而已,還多了幾個生面孔,想投入慈濟愛的行動。
黃芳文 陳宗坤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連結: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海外慈濟 簡約生活不浪費 推廣蔬食護健康
Read more
燃煤發電汙染重 改天然氣成本高
- Article Details
改善空氣汙染,防堵PM2.5,南韓首爾已把首都圈公車全面天然氣化,美國歐巴馬也將燃煤火力發電全面天然氣化,台灣學者建議只要把國內火力發電全面改成天然氣,就可以有效降低PM2.5,不過現階段由於天然氣成本過高,因此開發新能源以及國內重工業考慮轉型,都是當下急迫的議題,否則長期處在惡劣的空氣品質下,恐怕將賠上國人健康。
嘉義垂楊國小學生:「報告,現今空氣品質不良,如果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的,應考慮減少戶外活動。」
台灣空氣汙染嚴重,嘉義市率全國之先在市區國、中小甚至幼兒園,升起了校園空汙旗。
嘉義垂楊國小校長 張英裕:「執行之後,至少我們會去注意到空氣品質,我們也讓孩子知道空氣汙染的部分,除了這之外,我們也請了社區的里長幫忙宣導。」
根據教育局所訂定的空汙旗懸掛依據當PM2.5濃度,每立方公尺0到30(微克)是綠色旗,36到53是黃色旗,54到70為紅色旗,大於71則是紫色旗,嘉義市則參照美國標準,就是標準更嚴格,只要懸浮微粒大於每立方公尺的13到35就掛起黃色空汙旗,提醒敏感族群減少戶外活動。
垂楊國小老師 林呈曉:「就三月分來說,綠旗的天數大概16天,所以就是說可以安全無虞的天數只有一半,原來有時候晴天的時候,空氣品質是不好的。」
垂楊國小學生 曾莉棋:「與同學做了這活動,讓我體會到,嘉義市的空氣品質還有其他縣市的空氣品質都滿差的。」
國內學者認為我國空汙標準不是訂得太低,而是查緝執行面不夠落實。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 莊秉潔:「規模不到環評,但排放量很大的工廠,這一塊其實過去沒有處理的,我們就乾脆用經濟手段,我們來課PM2.5的健康稅捐。」
環保署空保處長,陳咸亨:「(空氣)品質標準是我們一個奮鬥的目標,它並不是管制標準,如果我們要下修要加嚴,應該去加嚴各個排放行業別的管制標準。」
改善PM2.5學者建議發電廠改燒天然氣,徵收環保稅捐、調高電價甚至推促產業轉型。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 莊秉潔:「要控制環保署現今訂定的年平均值15微克每立方公尺,我們現今汙染物要打25折,台灣所有的燃煤電廠,基本上要改天然氣,我們才能達到剛說的25折的要求。」
台電表示,天然氣光是燃料成本是燃煤的3倍,核能的10倍,在我國現行狀況下,產業恐無法接受漲電費的衝擊,想降低PM2.5,民眾也可從日常生活開始努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主任 彭端祥:在個人的層面上,盡量使用節約的能源或提高能源效力的產品,在大眾運輸方便的地方,其實你騎車開車跟坐大眾運輸沒有太久,其實可以考慮多以大眾運輸為主。」
這一天雲林、彰化等中南部6縣市首長共同簽署「禁燒石油焦、生煤」政策,期盼禁止使用煤及石油焦(上圖卡5-1)區域聯防政策如果過關,估計每年可減少硫氧化物5千5百95公噸、粒狀物757噸、氮氧化物8200噸,對空氣汙染有大助益。
防堵PM2.5空襲警報,台灣需積極開發新能源甚至輔導重工業轉型,否則我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恐怕都是威脅健康的毒氣。
採訪撰稿:許文玲
攝影剪輯:林道鳴
學子自製手工皂 環保成分無添加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手工皂的製作分享,讓花蓮慈濟大學學生,非常有興趣,連醫學系的大男孩也親手實作。
慈濟志工 李淑慈:「慈大的這個做出來之後,我們剛剛好在畢業典禮之前,可以做,然後如果同學有心的時候,他也可以送給畢業生。」
是什麼樣神祕的手作禮物,讓慈濟大學的學生,躍躍欲試。需要透過食用油的比例調配,再拌入氫氧化鈉和黑糖水,答案呼之欲出。
慈濟大學學生 吳自強:「之前都有看就是人家在外面,販賣的手工皂,可是還沒有想過說有一天,自己有機會可以自己做。」
慈濟懿德媽媽,與慈濟大學學生,分享手工皂的入門課。使用冷皂法和食用油,不會破壞成分,也更加環保。
真善美志工 曜宇烏瑪 花蓮報導
石化工業轉型 擺脫PM2.5毒害
- Article Details
高雄以重工業起家,然而有學者曾在仁大石化工業區附近,進行居民健康風險評估估,結果發現鄰近工業區北高雄近五十萬的年長的民眾,癌症死亡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即便高雄市政府從氣爆後建議中央規劃石化專區,但環保團體卻極力反對,認為石化及重工業都該逐漸轉型,否則南部民眾恐怕永遠無法擺脫pm2.5的長期毒害。
記者 許文玲:「記者所在的位置在背後這裡是大社工業區,而再過來一點,這裡是仁武工業區,而它的旁邊再過來一點則是中油煉油廠,就是在這重工業的包圍之下,造成大高雄地區空氣品質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廠四處林立,大型煙囪不斷排放濃煙,鋼鐵、石化工業為南台灣高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但,相對地卻也讓港都的天空,彷彿戴上一頂灰色大帽子。
高雄空氣品質有多糟,地球公民基金會就曾在2012年,為期100天,從高樓面對柴山進行拍攝,結果僅有23天是好天氣。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 王敏玲:「這100天裡面,我們發現我們可以看到清澈藍天的時間少於4分之1,也就是說中南部長期處在空氣品質不好的狀況下,我們透過我們自己來觀測天空,其實是可以看得出來,能見度會因為汙染物的增加而減低。」
根據環保署統計,去年高雄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每立方公尺29.4微克,這數據超過我國年平均值15微克的近兩倍,高雄市衛生局委託學者所進行「石化仁大工業區居民健康風險評估」,結果發現高雄楠梓、左營、仁武和大社四區居民癌症死亡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
美和科技大學教授 洪耀釧:「在這左楠仁大(工業區)這個區域,就是北高雄來講,它跟我們旗山美濃來講,(罹癌死亡率)是高了1.8倍左右,如果說跟花蓮地區呢,它(罹癌死亡率)達到4.5倍。」
來到後勁地區,當地廟口的LED跑馬燈,還不斷提醒民眾緊閉門窗,只因空氣中總會聞到一股怪味道。
後勁居民 吳守敬:「我們的窗戶一打開,都酸酸的味道進來。」
大社居民 辜德旺:「每天就對了,你看(手擦桌子),一天要擦兩三遍以上。」
家住大社工業區旁的辜先生表示,每天家裡塵土飛揚,太太總是要不斷不斷擦拭家具,瞧,不到一會功夫,清洗抹布的水已經烏漆嘛黑,家裡的窗戶幾乎沒開過。
大社居民 陳素卿:「(窗戶)沒有在開,(為什麼)因為風吹沙,灰塵很厚,才剛拖過地就又髒了。」
高雄中油煉油廠預計2015年年底即將遷廠,而仁大工業區也預計2017年遷廠,高市府期盼規畫石化專區,環保團體極力反對。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 王敏玲:「高雄市目前空氣品質含容量已經沒有了,因為我們已經超標太嚴重,所以這石化專區要不要設立我覺得必須要慎思,再來石化專區它是高耗水的行業,恐怕未來我們會面臨更嚴重水資源的緊縮。」
南部以重工業起家,也因重工業帶來的各項汙染與危機,在民眾捍衛呼吸權的當下,或許政府該跨部會思考與規畫,這些高耗能、高汙染的重工業,是否考慮轉型,否則帶動經濟卻賠上了國人健康,怎麼算都不划算。
採訪撰稿:許文玲
攝影剪輯:林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