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家庭廢水大資源 沉澱消毒再利用

  • Print


家裡用完的汙水,流去哪裡了呢?其實這些水,不但不是廢水,還可以變成水資源。目前台灣有44座汙水處理場,提供處理過後的回收水,供民眾取用,但取用率並不高,以台北市迪化汙水處理廠為例,每天供應1500萬噸,但是一整個月的取用量,也不過1000多萬噸。今年台灣面臨大旱,水利署訂定目標,到民國120年,要每天供應120萬噸的再生水,占公用給水量的一成,初期是以供應工業用水為主。只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台灣目前54座汙水處理廠,普遍還需要提升設備,其中兩座屬於初級處理廠,只是將水經過沉澱後,消毒排出、其他52座是二級以上處理廠,以生物分解去除水中有機質等汙染物。但是這些處理方式,都還不足以處理環境荷爾蒙和藥品,一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後續若作為工業使用,可不必考慮荷爾蒙或藥品,至於水質的純淨度,則可以配合工業區需求來供應。

水車專程來載水,一次足足裝滿一車。 小公園裡,花花草草長得翠綠又茂盛,又到了自動澆花器,啟動灑水的時間。等等,台灣才遭逢68年來最嚴重的大旱,這樣大手筆用水,沒問題嗎。

這些是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汙水,混在一起,味道就是濃濃的腐臭、灰塵交雜的水溝味。

這樣的水,透過汙水下水道,被送進汙水處理廠之後,會先沉澱,然後送入主要的處理階段,曝氣槽。

咖啡色液態物質,就是濃縮後的汙水,裡頭含有大量、會造成環境汙染的有機質,但它們也是微生物和菌種的食物。

台北市衛工處副總工程司 李光軒:「水中有非常多溶解性的汙染物質,我們的微生物就會利用這些汙染物質,加上我們打進去的空氣,它就會去吸收分解這些汙染物質。」

經過十五個槽,反覆打氧氣與缺氧的生物分解,再沉澱、消毒,汙水進廠十一個小時之後,被淨化成可以放流的水。國內目前54座汙水處理廠裡,有52座是類似這樣的二級以上處理,2座初級處理,只是沉澱後消毒放流。這樣的程度,真的夠嗎?
台大環工所副教授 童心欣:「對於河川來說其實是夠的,可是問題是現在汙水中,我們越分析技術越進步,有更多東西我們會擔心,比如說藥品,或是其他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在二級處理是處理不掉的。」

目前國內有44座汙水處理廠,會把部分處理過後的水,消毒後製成回收水,供免費取用。只要是不接觸人體的次級民生用水,都很適合,但民眾取用的程度很有限。

台北市衛工處副總工程司,李光軒:「一天(可以提供)1500立方公尺,我們上個月,整個月,外界來取用的,也才1000立方公尺,回收水的取用,在台北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畢竟,扭開水龍頭,遠比找個大容器特地跑到汙水處理廠取水方便得多。加上回收水的品質有別於自來水,運水的水車、水管,都不能利用現有的自來水系統,種種的沒那麼方便加在一起,讓美意大打折。

其實,被處理過後的汙水,應該被正視為水資源,能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朝陽科大環工管理系主任,莊順興:「現在的都市汙水處理水量,每天有三百萬立方公尺的水可以被排放掉,工業用水在西半邊需要的是250萬立方公尺,那我們這300萬立方公尺的水,如果可以回收20%的話就有60萬立方,這個給工業使用,是很好的保命水。」

初步估算,光是兩成生活用水的回收水,就可以供應西部四成以上工業用水。雖然目前成本比自來水高,但遠比請水車送水、或是海水淡化水便宜,已經有廠商有意願使用。

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處長,於望聖:「目前已經籌畫了六個汙水處理廠,要來做再生水示範,已經擬定了一個示範計畫正在推動,預計106年會開始正式供應再生水。」

如此一來,原本要給工業區的水,就能再靈活調度。,

以色列、新加坡,因為缺水,發展出世界知名的水科技。而台灣,若不是碰上六十八年大旱,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很難如此被重視與正視,這次的危機,也許是轉變的開始。

採訪撰稿:周玲秀
攝影剪輯:邱品豪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