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分解塑料 成本高推行困難


塑膠袋運用在農業方面,最常看見的是覆蓋在農地上的「農用地膜」,它可以用來防止蟲害和抑制雜草。這些大量使用的地膜如果被當成垃圾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壓力。近年來有研究單位紛紛推出生物可分解的農業地膜,但是由於始終停留在實驗階段,加上成本比傳統地膜還要高,想要推動,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 


可以立刻吃啊這個沒問題啊 這幼枝的喔 非常清脆的 

想要讓農作物長得好,有機農民的祕密武器是這個,用PE塑膠袋做成的覆蓋膜。銀色的表面將陽光反射出去,可以抑制特定蟲害,覆蓋的地方也不會長出雜草。 

你看這個是瓜果的根系 有沒有 這跑來這邊這都是根 這都是細根啊 

只要地膜鋪設得宜,作物一樣可以盡情生長。 

用PE塑膠材質做的地膜,因為耐用,很受農民歡迎。它在作物生長期間不易破裂,回收後還能夠重複使用兩三次,唯一的缺點是不夠環保。 

有機農民 柯力誌 :「除非你要特別去找那個資源處理的, 才有辦法去處理這個東西, 我們就會大概把它收得像垃圾袋一樣, 在我們社區垃圾車來的時候, 我們順便給它帶走 (是說當垃圾處理)對, 當垃圾處理 。」 

台灣生產生物可分解的農用地膜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一直無法突破技術問題。 

最常碰到的狀況是,農作物還沒有成熟,環保地膜就已經提前分解。 

有機農民 柯力誌 :「這個沒用,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 它也會自己被分解成這個樣子, 所以確實對我們實際上面的操作面來講, 其實也會有很大的困難。」 

農用塑膠袋使用廣泛,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它更環保呢? 

開始破掉了 上面破掉了 

財團法人塑膠中心加工技術部 童啟哲博士:「 這個是一個種子的包裝, 我們是用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的一個包裝去做它, 它直接丟到土裡面, 遇到水的時後就直接溶解, 就不會蒸熟 。」 

從石油提煉出來的聚乙烯醇,簡稱PVA,具有水溶性的特質。將PVA粉末加水,混和成膠狀,就可以根據需求,添加抗菌、驅蟲等成分,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白色的塑膠粒投入機器中,看起來好像在碾米,這台機器其實正在製作的是生物可分解的農用地膜。 

財團法人塑膠中心加工技術部 童啟哲博士 :「我們就是用比較環保的材質, 像PLA, 還有澱粉的材質, 我們去做混煉 ,再做成地膜, 它耕種完 ,作期作完了之後, 它在六個月之內 ,它會做一個完全的分解 。」 

PLA 就是聚乳酸的縮寫,又名玉米澱粉樹酯,屬於生物可分解的材質。 

塑膠中心技術研發部專案總召 曾向榮:「 我們今天下的料是PLA, 同時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澱粉, 這樣子的話在這裡面可以減少PLA的使用, 那同時因為澱粉它的撓變性(不易黏著)就可以附帶出來, 讓它的加工性也會比較好 。」 

PLA粉末以高溫溶出後,遇水冷卻,拉成條就可以打成塑膠粒,再添加黑色的色粉,就可以經過吹膜的階段,做成農用地膜。 

突破瓶頸後的新一代地膜,強化了韌性跟強度,可望在2017年量產。只不過,它的成本比傳統地膜高出兩成,在推廣上將面臨困難。 

塑膠中心技術研發部專案總召 曾向榮 :「我們台灣這邊在技術上不遑多讓, 但是我們遇到的問題是, 在政府本身沒有一著政策面去大力支持的情況下, 沒有誘因讓農民去使用這一個 。」 

環境成本與農業成本,孰輕孰重 產業發展其實需要的是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引導,才有辦法突破現有格局。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