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5 七月 2016
週一, 04 七月 2016
青年華語人文營 志業巡禮心成長
- Article Details
由慈濟大學語言中心與慈濟基金會印尼分會所舉辦的「2016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從6月20日營隊開始,學習茶道、花道、武術等等,從中了解台灣文化,也陸續走訪慈濟各志業體觀摩研習。7月3日,趁著假日,人文營的最後一站,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愛護地球的「至寶」,希望為此次營隊劃下圓滿的句點。
參訪團領隊是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陳寶萍師姊以及3位印尼老師帶領16名學員,與2位慈濟大學老師共計22人,一同參與此次華語人文營。由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峻翔師兄透過簡報分享,除了報告大愛感恩科技的所行、所做,楊峻翔也佩服說道:「知道你們印尼擁有全世界最大靜思堂,甚至也有大愛台了,一起將愛的種子散播出去。」承擔感恩隊隊輔兼翻譯的蔡常絲老師笑說:「同一段話,印尼文是華文的三倍」,努力翻譯,希望孩子們能聽懂,也表示:「來台灣、來慈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我會想到 證嚴上人,對人的善、愛和德,感恩 上人,科技要發達也要幫助人間,我回去也會帶學生吃素一起環保救地球。」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學員 林鏝津語氣鏗鏘而堅定的說道:「環保真得很重要,環保也是最好的方法,為了要救我們正在發燒的地球,回去印尼一定會把環保概念,講給朋友聽,讓大家一起動起來救地球。」學員 張妙惠補充說道:「很感恩最後一站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我們知道就像 證嚴上人告訴我們的,『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
深知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之精神,隨行領隊印尼雅加達 陳寶萍師姊請購了環保太陽能LED後背包,開心的表明了購買動機,感恩說道:「我看到這個行李箱我就愛上了,因為很好用,再說買了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就是回饋我們的愛心,所以我決定把我的愛心捐出來。」
最後印尼學子也起身與領隊、老師一同感恩合十,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今天雖然是假日,仍前來接待、分享,讓此行圓滿,師生們收穫滿滿。『感恩』,簡單的一句話是慈濟世界共通的語彙,更是要表達人與人間相互答謝,為彼此獻上溫暖的心意,誠如靜思語所言:「以上課的精神,學習人生的真實。」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內湖報導
青年華語人文營 志業巡禮心成長
- Article Details
由慈濟大學語言中心與慈濟基金會印尼分會所舉辦的「2016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從6月20日營隊開始,學習茶道、花道、武術等等,從中了解台灣文化,也陸續走訪慈濟各志業體觀摩研習。7月3日,趁著假日,人文營的最後一站,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愛護地球的「至寶」,希望為此次營隊劃下圓滿的句點。
參訪團領隊是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陳寶萍師姊以及3位印尼老師帶領16名學員,與2位慈濟大學老師共計22人,一同參與此次華語人文營。由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峻翔師兄透過簡報分享,除了報告大愛感恩科技的所行、所做,楊峻翔也佩服說道:「知道你們印尼擁有全世界最大靜思堂,甚至也有大愛台了,一起將愛的種子散播出去。」承擔感恩隊隊輔兼翻譯的蔡常絲老師笑說:「同一段話,印尼文是華文的三倍」,努力翻譯,希望孩子們能聽懂,也表示:「來台灣、來慈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我會想到 證嚴上人,對人的善、愛和德,感恩 上人,科技要發達也要幫助人間,我回去也會帶學生吃素一起環保救地球。」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學員 林鏝津語氣鏗鏘而堅定的說道:「環保真得很重要,環保也是最好的方法,為了要救我們正在發燒的地球,回去印尼一定會把環保概念,講給朋友聽,讓大家一起動起來救地球。」學員 張妙惠補充說道:「很感恩最後一站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我們知道就像 證嚴上人告訴我們的,『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
深知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之精神,隨行領隊印尼雅加達 陳寶萍師姊請購了環保太陽能LED後背包,開心的表明了購買動機,感恩說道:「我看到這個行李箱我就愛上了,因為很好用,再說買了大愛感恩科技的東西就是回饋我們的愛心,所以我決定把我的愛心捐出來。」
最後印尼學子也起身與領隊、老師一同感恩合十,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今天雖然是假日,仍前來接待、分享,讓此行圓滿,師生們收穫滿滿。『感恩』,簡單的一句話是慈濟世界共通的語彙,更是要表達人與人間相互答謝,為彼此獻上溫暖的心意,誠如靜思語所言:「以上課的精神,學習人生的真實。」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內湖報導
淨灘學環保
- Article Details
In Pingtung, the students of the parent-child class in Gaoshu recently enjoyed a precious lesson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ey first visited Baishawan of Kenting to clean up the beach before getting a guided tour of Taiwan Power Company Southern Exhibition Center.
在屏東,高樹親子成長班的學生,日前享受了一堂寶貴的教室外的課程,他們到墾丁白沙灣淨灘,也參訪核三廠台電南展館。 Read more
內戰失去雙手 還能緊握住幸福
- Article Details
我們都說雙手萬能,一雙手 的確可以完成好多事情,但在遙遠的莫三比克,有位婦人克勞蒂亞,內戰期間她失去了雙手,二十多年來,雖然生活艱困,卻從不埋怨。失去雙手的她,牢牢的握住自己的幸福。
背著自己的孫子,48歲的克勞蒂亞,跟其他的奶奶一樣,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但仔細一瞧,她的兩隻手掌都被截肢了,但她從不自怨自艾
慈濟照顧戶 克勞蒂亞:「 1990年內戰,我們正在逃跑, 我記不清發生什麼事情了,只記得我醒來的時候是在醫院, 兩隻手都沒了,周遭都是傷患。」
失去雙手的克勞蒂亞,當時有家歸不得,後來在一位牧師的幫助下,慢慢學著自理生活
慈濟照顧戶 克勞蒂亞:「 那時有位牧師建造了一個, 溫馨的收容中心照顧我們,我想不能一直靠別人幫忙,只好學會照顧自己, 後來也搬到波波雷區來住。」
26年來,克勞蒂亞不但自己堅強地活著,這些年更代替進城打零工的女兒,照顧孫子,家事樣樣自己來,從來不假手他人
慈濟照顧戶 克勞蒂亞:「我現在都在家裡照顧孫子,以後他上學了,相處時間就少了。」
知道祖孫倆靠著乞討過生活,志工這天來訪,特地帶了生活物資和福慧床
慈濟照顧戶 克勞蒂亞:「 你們慈濟志工來看我,我很高興。」
克勞蒂亞的堅毅,讓前來關懷的志工,也豎起大拇指讚許,志工決定下次再來時,要幫她開闢小菜園,讓她真正的自力更生。
真善美志工 蔡岱霖 蘇柏嘉 查爾斯 莫三比克報導 Read more
鼓掌雙手做環保 資源回收勤推廣
- Article Details
慈濟開始做環保是從1990年,當時全台環保觀念還未建立,慈濟回收量占全台3到4成,但隨著回收觀念普及,至今慈濟回收量約占百分之3.3,環保志工仍持續努力,將回收物延伸到收購價低的玻璃瓶和塑膠袋,讓回收更全面更徹底。
證嚴上人開示:「你們鼓掌的這雙手,就可以做什麼,垃圾分類 。」
1990年,證嚴上人的這句話,慈濟志工開始做環保。志工不分日夜,在全台做回收,並把觀念推廣到社區、校園。剛開始慈濟的總回收量,占全台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到了2014年降到百分之3.3,降幅多達十倍。
因為回收觀念已在台灣扎根,但分析2014年的數據。價值高的廢五金跟鋁罐類,慈濟的回收量極少,但玻璃跟舊衣這些低價又重的就較多。
台南的蘇玉雲,就是玻璃瓶回收達人,凌晨三點就去PUB回收。
慈濟志工 蘇玉雲:「承擔是一種責任 一種使命,就是好像我們是掌舵者,開了一艘法船 。」
但慈濟回收最多的,是體積大不易分類的塑膠袋,占了6成多。回收塑膠袋開始於十年前,高雄的陳清雲是先鋒。
慈濟志工 陳清雲:「台灣一天用掉的塑膠袋,就有五千萬個 。」塑膠袋至少分六種,收購價一公斤卻只有三到十元,志工不斷改進回收方式,為了降低體積,還以壓縮機,把堆成的小山壓成小小一塊, 慈濟志工 王青龍:「壓成這樣 可以載比較多,一輛車可以載一兩噸 。」
雖不符成本效益,但志工持續像個小螞蟻,在各地為清淨大地努力著。
陳怡臻 陳立偉 綜合報導 Read more
滿地玻璃製品 跨齡志工埋頭回收
- Article Details
看到這畫面,您會以為來到玻璃瓶工廠,事實上,這是人們黃湯下肚後遺留下的酒瓶。帶您來了解福建南靖當地的生態,以及一群跨年齡世代的環保志工。
福建南靖的酒樓外,慈濟環保志工忙進忙出。
慈濟志工 張愛華:「以前做環保收玻璃,都是那些婆婆媽媽,現在出來的都比較年輕、少年人。」
民眾環保意識高漲,願意加入慈濟當環保志工的年齡層一路下探,許多人是下班後,就穿上志工背心。
環保志工 吳五金:「做環保和工作沒有矛盾,做環保就是利用休息的時間來做,其實家庭裡面也可以做,走出來外面也是可以,跟上班不會有衝突。」
這一切都起因於,過往的惡劣環境。
慈濟志工 謝藝君:「以前酒店、飯店,還有工廠等等,玻璃瓶、酒瓶都會扔到河灘裡面,或者垃圾桶裡面,造成環境汙染,那後來透過志工不斷鍥而不捨宣導,很多廠家還有飯店,他們也會配合,把這些玻璃瓶、酒瓶收集起來,然後志工定期去回收。」
老牌軍再加上青年軍,這樣的混合兵團,將共同守護南靖的這片土地。
真善美志工 陳建華 福建報導 Read more
身體力行愛地球 少用塑膠袋開始
- Article Details
台北市士林區的慈濟人,選在假日來到社區與傳統市場,宣導「自備購物袋」、「少用塑膠袋」、「資源分類」等環保觀念,志工也一路傾聽民眾的心聲。(4/17)
台北士林的「社子菜市場」,就如一般的傳統市場一樣,每天塑膠袋的用量很驚人,攤販都有難言之隱。
菜販:「其實我們是很鼓勵(自備購物袋),不過我們自己本身,不能夠說不提供給客戶,對我還是希望他們自己能夠帶,那我們也不能跟他說你要自己帶,我們那個不拿(給),他會覺得你怎麼這麼小氣。」
以客為尊,老闆說不出口的尷尬,這群人來幫忙說。
不過,民眾的環保意識,遠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高。
民眾 邱美玲:「就是這樣反過來,然後放個一兩天乾了,再給它把它收起來,下次就可以繼續使用了,對對對舉手之勞對。」
慈濟志工 與 民眾:「我都自己帶啦,(妳都自己帶喔這樣讚),(我們要不用少用回收再利用),對啊(謝謝)。」
慈濟志工 鄭美月:「呼籲大家少用塑膠袋,多給一點地球愛,做到不用少用回收再利用,希望可以做到這樣,對地球盡一分心力。」
同樣為環保盡力,慈濟志工也在天母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士林區天母里長 林鐵民:「天母是一個,生活水準品質很高的地方,我們不願意看到到處都是垃圾,我們慈濟辦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大家也可以響應一下,我們要救地球要資源回收。」
慈濟人融入社區各個角落,鼓勵大家當環保大使,也做個「不塑之客」。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淨灘學環保
- Article Details
In Pingtung, the students of the parent-child class in Gaoshu recently enjoyed a precious lesson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ey first visited Baishawan of Kenting to clean up the beach before getting a guided tour of Taiwan Power Company Southern Exhibition Center.
在屏東,高樹親子成長班的學生,日前享受了一堂寶貴的教室外的課程,他們到墾丁白沙灣淨灘,也參訪核三廠台電南展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