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9 七月 2016

2016,07/19 新進同仁、實習生教育訓練

【對象】新進同仁、實習生
【時間】2016年7月19日(二)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2樓)

20160719-11.jpg20160719-12.jpg
Read more

新進同仁、實習生教育訓練

【對象】新進同仁、實習生
【時間】2016年7月19日(二)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2樓)

20160719-11.jpg20160719-12.jpg
Read more

嘉義 蔡淑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61-6_01_20160719.jpg

大家不知道的都會說「你撿這個再賣喔!」
知道沒有後,又問「撿這麼勤勞做什麼?」
我說既然我們要做,就要認真做。

Read more

週一, 18 七月 2016

減塑‧加速 減少塑膠‧加速進行

圖說:環保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透過網路推廣方式,讓更多人知道,平常使用的塑膠雖然很方便,使用起來沒感覺,等到它變成垃圾,一不小心就可能流進大海,造成生態危機。邀請您響應『減塑‧加速』,減少塑膠的用量,加速進行拯救地球,邀請更多人來守護地球。(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其實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很多的塑膠製品,而這些塑膠製品都會造成環境問題;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好,不用更好!」理念,希望透過網路聯署方式,邀請大家響應『減塑‧加速』活動,希望每一個人從自身開始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且達到清淨在源頭的理念;今天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楊竣翔師兄分享如何在生活中減少塑膠。

根據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統計,臺灣每一個人每一天平均使用2.7個以上的塑膠袋,臺灣有2千3百萬人,一年下來就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全世界每年下來製造8百萬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有82個臺灣面積的垃圾流入我們的海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出門買菜、買早餐,都有可能使用到塑膠袋,雖然人人都知道環保很重要,但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使用到塑膠袋,更別說沒有環保意義之下,塑膠袋的濫用就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這些塑膠可能都流進海洋,與寶特瓶一樣,埋進土體裡都千年不化,永遠都在我門居住的環境,並且造成環境汙染。希望透過一些影片,我們看到這些塑膠垃圾流進海洋,例如塑膠袋在海洋中看似水母,鯨魚、海龜等以水母為食物的生物,在海中無法明確辨識什麼是塑膠袋、什麼是水母,最後擱淺在沙灘上,肚子中的往往是一片烏漆抹黑的塑膠垃圾,看了都非常不捨,證實垃圾問題正威脅海洋生物;有隻海龜的鼻子卡住一支吸管,人類為了拯救海龜將吸管抽出,流出滿滿的鮮血,不只吸管,還有塑膠叉子、湯匙等一次性餐具,當幫它拔除這些東西時,是多麼多麼的痛苦,如同你身上被中劍之後活生生拔出的痛苦;還有一隻海龜的排泄處卡著一片塑膠袋,可能很久無法正常的排洩,樣樣的影片就是希望有更多人意識,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崩壞,人類無止盡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但所製造出來的垃圾,正威脅著其他生物的生存。

減少塑膠的使用是刻不容緩,在臺灣的文化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攤販等等,以及外食的習慣,使用塑膠袋的機會很大。所以當初大愛感恩在企劃構思可不可以舉辦一個活動,邀請更多人響應『減塑運動』,現代網路科技便利,透過網路聯署的方式邀請大家來響應,因為網路聯署不受限於時間、空間,不用特定的人,在特定時間,到特定的現場,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響應減塑運動。

圖說:海龜的鼻子卡住一支吸管,人類為了拯救海龜將吸管抽出,流出滿滿的鮮血,不只吸管,還有塑膠叉子、湯匙等一次性餐具,當幫它拔除這些東西時,是多麼多麼的痛苦,如同你身上被中劍之後活生生拔出的痛苦;還有一隻海龜的排泄處卡著一片塑膠袋,可能很久無法正常的排洩,樣樣的影片就是希望有更多人意識,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崩壞,人類無止盡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但所製造出來的垃圾,正威脅著其他生物的生存。(網路截圖)如何找到活動?只要在FB臉書(社群媒體)搜尋『大愛感恩科技』就能找到大愛感恩科技粉絲專頁,在聯署活動期間『減塑‧加速』活動都在粉絲頁的置頂文章,只要點擊進入按我要參加就可以與我們一起響應。為了這個活動,大愛感恩科技特別製作一個活動專頁,在活動專頁中可以看到有關海洋垃圾的影片,更可以透過這些影片連接,分享給身旁的親朋好友,邀請更多人響應『減塑‧加速』活動。

如何加入活動?只要拍攝自己如何減少塑膠的使用,例如自備環保杯、環保筷、購物袋等,都能上傳專頁與其他人分享,最後還有精美小禮品贈送,鼓勵人人共同響應,也期許大家可以持之以恆,把這次的活動變成運動,將環保真正落實在生活當中。雖然活動期限很短,但希望它是一個長時間的運動,就是透過這次的契機,改變人人的生活習慣,真正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環保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透過網路推廣方式,讓更多人知道,平常使用的塑膠雖然很方便,使用起來沒感覺,等到它變成垃圾,一不小心就可能流進大海,造成生態危機。邀請您響應『減塑‧加速』,減少塑膠的用量,加速進行拯救地球,邀請更多人來守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呂怡德師兄
【節目時間】 2016/7/19() 15:30~15:50 
【訪談主題】2016天津名品展
【線上收聽】http://www.daai.tv/daai-web/live/radio.htm

雲端電台 SoundCloud 安裝教學

 

Read more

減塑‧加速 減少塑膠‧加速進行

圖說:環保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透過網路推廣方式,讓更多人知道,平常使用的塑膠雖然很方便,使用起來沒感覺,等到它變成垃圾,一不小心就可能流進大海,造成生態危機。邀請您響應『減塑‧加速』,減少塑膠的用量,加速進行拯救地球,邀請更多人來守護地球。(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其實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很多的塑膠製品,而這些塑膠製品都會造成環境問題;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好,不用更好!」理念,希望透過網路聯署方式,邀請大家響應『減塑‧加速』活動,希望每一個人從自身開始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且達到清淨在源頭的理念;今天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楊竣翔師兄分享如何在生活中減少塑膠。

根據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統計,臺灣每一個人每一天平均使用2.7個以上的塑膠袋,臺灣有2千3百萬人,一年下來就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全世界每年下來製造8百萬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有82個臺灣面積的垃圾流入我們的海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出門買菜、買早餐,都有可能使用到塑膠袋,雖然人人都知道環保很重要,但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使用到塑膠袋,更別說沒有環保意義之下,塑膠袋的濫用就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這些塑膠可能都流進海洋,與寶特瓶一樣,埋進土體裡都千年不化,永遠都在我門居住的環境,並且造成環境汙染。希望透過一些影片,我們看到這些塑膠垃圾流進海洋,例如塑膠袋在海洋中看似水母,鯨魚、海龜等以水母為食物的生物,在海中無法明確辨識什麼是塑膠袋、什麼是水母,最後擱淺在沙灘上,肚子中的往往是一片烏漆抹黑的塑膠垃圾,看了都非常不捨,證實垃圾問題正威脅海洋生物;有隻海龜的鼻子卡住一支吸管,人類為了拯救海龜將吸管抽出,流出滿滿的鮮血,不只吸管,還有塑膠叉子、湯匙等一次性餐具,當幫它拔除這些東西時,是多麼多麼的痛苦,如同你身上被中劍之後活生生拔出的痛苦;還有一隻海龜的排泄處卡著一片塑膠袋,可能很久無法正常的排洩,樣樣的影片就是希望有更多人意識,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崩壞,人類無止盡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但所製造出來的垃圾,正威脅著其他生物的生存。

減少塑膠的使用是刻不容緩,在臺灣的文化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攤販等等,以及外食的習慣,使用塑膠袋的機會很大。所以當初大愛感恩在企劃構思可不可以舉辦一個活動,邀請更多人響應『減塑運動』,現代網路科技便利,透過網路聯署的方式邀請大家來響應,因為網路聯署不受限於時間、空間,不用特定的人,在特定時間,到特定的現場,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響應減塑運動。

圖說:海龜的鼻子卡住一支吸管,人類為了拯救海龜將吸管抽出,流出滿滿的鮮血,不只吸管,還有塑膠叉子、湯匙等一次性餐具,當幫它拔除這些東西時,是多麼多麼的痛苦,如同你身上被中劍之後活生生拔出的痛苦;還有一隻海龜的排泄處卡著一片塑膠袋,可能很久無法正常的排洩,樣樣的影片就是希望有更多人意識,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崩壞,人類無止盡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但所製造出來的垃圾,正威脅著其他生物的生存。(網路截圖)如何找到活動?只要在FB臉書(社群媒體)搜尋『大愛感恩科技』就能找到大愛感恩科技粉絲專頁,在聯署活動期間『減塑‧加速』活動都在粉絲頁的置頂文章,只要點擊進入按我要參加就可以與我們一起響應。為了這個活動,大愛感恩科技特別製作一個活動專頁,在活動專頁中可以看到有關海洋垃圾的影片,更可以透過這些影片連接,分享給身旁的親朋好友,邀請更多人響應『減塑‧加速』活動。

如何加入活動?只要拍攝自己如何減少塑膠的使用,例如自備環保杯、環保筷、購物袋等,都能上傳專頁與其他人分享,最後還有精美小禮品贈送,鼓勵人人共同響應,也期許大家可以持之以恆,把這次的活動變成運動,將環保真正落實在生活當中。雖然活動期限很短,但希望它是一個長時間的運動,就是透過這次的契機,改變人人的生活習慣,真正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環保很重要!大愛感恩科技透過網路推廣方式,讓更多人知道,平常使用的塑膠雖然很方便,使用起來沒感覺,等到它變成垃圾,一不小心就可能流進大海,造成生態危機。邀請您響應『減塑‧加速』,減少塑膠的用量,加速進行拯救地球,邀請更多人來守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科技吸睛 寶特瓶回收製毛毯


美國新澤西中部的愛迪生市,市政府主辦每年一度的環保活動,除了農夫市場、環保團體、童軍團等等,也邀請慈濟志工參與。志工在攤位上介紹回收物做成的衣物,更以清湖的實際行動做示範。 


難忘風災劫!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由愛迪生市政府主辦,一年一度的環保活動,熱鬧登場。 

農夫市場、養蜂人、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攀岩場,都一起共襄盛舉。 

慈濟志工用行動宣導環保,活動旁的帕帕雅尼小湖,平常正由他們認養。這天政府安排童軍團也加入清湖行列,短短兩小時,回收了兩大袋瓶罐和六大袋垃圾。 

議員登高一呼要重視環保。 

國會議員 弗蘭克‧帕隆:「環保議題非常重要,歐巴馬總統才剛,簽署巴黎氣候會議。」 

新澤西州眾議員 南希:「我們仍在討論,桑迪風災後的恢復,對新澤西造成的傷害,已經過了好幾年,政府民間的經費,花在重建上的不計其數。」 

志工在攤位上,用回收的瓶瓶罐罐當裝飾,向經過的人介紹這些可以做毛毯,民眾驚歎連連。碰到有緣的家庭,志工也介紹竹筒歲月的故事,二十多人領了竹筒,把護生愛物的理念再傳出去。 

陳在新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Read more

快遞公司愛地球 生活中落實環保


多一人響應就多一份力量。慈濟雪隆志工趁著世界地球日,走入馬來西亞(DHL)國際快遞公司,帶動全體員工響應環保,志工除了分享環保知識,也透過遊戲體驗,期許在場的每一位能在活動結束後,把環保落實生活中。 


一張張被抽掉的報紙,要告訴在場每一位,地球的可居住面積因為汙染逐漸縮小。 

422地球日,馬來西亞DHL國際快遞公司響應環保不落人後,邀請慈濟雪隆分會志工前來分享與帶動環保。 

凱莎娜風災為菲律賓,帶來40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患。 

國際快遞公司諮詢主任 佐基歐:「我看過慈濟志工用行動付出,我們甚至曾經幫忙運輸物資,我們決定開始跟慈濟合作,給予慈濟回收物資,支持慈濟,因為我們相信,那是非常接近我們公司,所做的災後恢復管理。」 

書類、硬紙皮通通搬上慈濟回收車,快遞公司員工用實際行動來響應環保。 

國際快遞公司資深經理 胡冰冰:「有很多人對環保有這個概念,然後也有去做環保,可是我們想帶出更加深一層的是,不是因為你去做環保,所以你可以去買更多的東西,我們要帶出的就是說,你要先少用,拒絕買你不需要用到的東西。」 

一個人做環保力量不夠,邀約企業界群體一同落實,這樣才能發揮最大力量,對地球有更大的幫助。 

林興來 真善美志工-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病痛纏身無畏懼 堅定心念做環保


而即使生命,被死亡之神預告。顏麗花,是慈濟環保志工,經營早餐店之餘,選擇每週三晚上做環保。兩年前她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已經到第三期,治療期間的痛苦難以言喻,但唯一讓顏麗花掛念的,就是做環保這件事! 


環保志工 顏麗花:「就不要想那個疾病,我可以做的,就趕緊來做。」 

要快樂過生活,這是顏麗花的目標之一,其實透過外表,看不出來的是,顏麗花罹患淋巴癌第三期。 

要把握生活的每一天,顏麗花不只作環保,朝山活動她也盡力參與。受到疾病影響,顏麗花踏出的每一步,都不簡單。 

環保志工 顏麗花:「會痛,有時候都不能摸,不過,如果我有出來運動,走一走,就會好一點。」 

家屬 蔡政治:「一個月固定都要去做化療,化療跟做標靶,(每個月嗎)對!這樣治療八個月。」 

環保志工 顏麗花:「家屬的難過,可以化作愛,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生病者的愛,做個付出,家屬把愛來陪伴我們,我們把這愛分出去,給得到癌症的人,他們心靈也有膚慰。」 

經歷病痛,知道過程的不容易,顏麗花用意志力之外,也身體力行。她希望把愛散播出去,提醒病友,千萬別放棄努力生活! 

陳守珍 溫寶琴 沈价妙 真善美志工 台南報導 Read more

中年腦萎漸失智 繪畫班延緩退化


台灣人口老化,長輩記憶力退化的問題得重視,高雄人醫會在社區舉辦記憶保養課程,證嚴上人行腳到高雄,對此表達肯定,更期望多邀請長輩進入環保站做回收,發揮生命價值。 


繪畫記憶力保養班上,張基信是最年輕的。 

慈濟志工 張基信:「剛來的時候我真的很不自在,好像旁邊那麼多師兄師姊在看我。」 

才60歲,慈濟志工張基信確診有腦部萎縮,是慈濟志工的關懷,讓他克服自卑,勇敢參加記憶保養班對抗失智,但他,只是失智問題的冰山一角,只要一篩檢多半都能早期發現。 

慈濟志工 葉添浩:「輕度認知障礙表面看起來生活機能都是正常的,表面看起來也是正常的,可是記憶力就是減退,發現說這族群還不少。」 

高雄人醫會因此規畫了可動可靜的課程。 

台灣人口老化,失智問題得積極面對,除了課程,證嚴上人更希望銀髮族要走出來。 

證嚴上人開示:「對老人來講,動動身體,動動腦筋,其實老人家還要讓他有一個生命的價值觀,期待老人家帶進來環保站。」 

環保站裡,長輩能做回收,用雙手保護地球,自我肯定,也更能活出老年生活的價值。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剩食旅行三 廚餘再利用


In our series report about food waste in Taiwan, next we find out how National Chung Hsing(中興) University has cut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ompost from three months to three hours, meanwhile Feng Chia University’s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Center has developed a new process using enzymes which produces hydrogen gas. 


在我們專屬臺灣的,剩食旅行專題報導,我們多認識中興大學,如何把傳統需要花費,三個月發酵的堆肥法,研發出只需要三小時就可完成,而逢甲大學的綠能中心,則是研發了如何讓廚餘變氫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