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變以古鑑今 喚起危機意識


人類行為的影響造成氣候變遷,已經無庸置疑。環保署特別結合2014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在台灣博物館展出「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為主軸的系列活動。原來過去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曾經歷五次大滅絕,這些滅絕的生物足跡,原來都跟全球的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

天氣資訊與每天生存的人類息息相關,但人為影響所造成的氣候變遷,民眾卻可能知易行難。

民眾:「個人的話,可以從節約能源開始,比如說隨手關燈。」

民眾:「想辦法讓自己的碳足跡減少。」

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IPCC評估,人類如果再不採取行動,2100年,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將增加攝氏3.7度到4.8度。所以2014世界環境日,是以升高聲浪而非海平面為主軸,就是希望地球的每一分子,都不要缺席氣候調適的行動。而其實透過生物的自然演化,可以看出氣候變遷的端倪。

氣象專家 彭啟明:「恐龍滅絕是隕石撞擊到地球,產生大量地球生態的改變,長毛象是因為牠原來是長毛,因為地球是很冷的,可是後來地球變溫暖,不適合長毛象的生存,現在人類基本上也是,步上那前面五次大滅絕的後塵。」

原來,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可以掌握人類行為對大環境的影響,民眾想更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氣候變遷,可以到台灣博物館參觀。

彭淑珮 林家慧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