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0 五 2014

2014,5/20,廣東電力科研團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大陸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副院長
【時間】2014年5月20日(二) 14:00 - 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40522_5.jpg20140522_7.jpg
Read more

原住民回祖靈地 自覓基地蓋永久屋


最好的防災,就是好好的保護環境,學習跟大自然共處。八八風災,啟動台灣中南部的原住民部落,歷年來規模最大的遷村潮。永久屋的重建,耗資新台幣161億,興建了43個基地,3,559間永久屋。風災後近五年,該遷的部落,幾乎早就遷到了山下,八八風災重建條例,即將在八月退場,只剩阿里山來吉村,為了爭取重返祖靈地,一直拖到現在。不過,他們的族人,也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會搬遷152林班地,而這不但是最後一處永久屋,也是唯一一處,由原住民自主選定的基地。

來吉村民 亞麥伊.亞達巫亞拿:「剛開始的時候 我們以種蔬菜為主 大概三四年前 我們就開始 我們就有一個共識說 大家部落的人 就是說要要轉型種咖啡 因為它本身這個咖啡 比較不會砍很大的樹)
來吉,原名拉拉吉,意思就是層層山巒圍繞之處。這裡生產的咖啡,不但是這個以山為家的鄒族部落,賴以維生的作物,更是象徵他們尊重大地的文化傳承。」

來吉村民 杜梅香:「第一個不噴藥 對整個生態是非常好的 等於是我們養土地 土地其實也是 也是會照顧我們耶,這種代代傳承的古老智慧,曾被部落遺忘了很久很久,而重新把尊崇自然,當成最重要的選項,觀念的翻轉,全都源自於這場,史無前例的天災。」

這個部落來講已經是安全堪慮 它已經是危險地段 八八風災的時候 大概半年都沒有辦法出去外面。

風災已經過去,但與土石流近距離的肉搏,仍然記憶猶新。

這個是當初八八颱風的時候 整個災後大概一兩個月的狀況 如果說這個(土石)再衝的話 這個整個部落整個都沒有了。

我們這邊 (部落)它根本就是十公尺二十公尺 或者是臨界河床呀。

過去幾十年,山區部落習以為居的河階平台,在毀滅性的災難中,首當其衝,喚醒了族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既然人定,不能勝天,只能趨吉避凶。

但要避開天災,仍需釜底抽薪,受災的族人,必須遷離這塊河灘地。

風災後近五年,部落半數以上的成員,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回到他們的發源地,祖靈的故鄉;而這也是全台灣第一件將林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案例。

來吉部落 永久屋基地 位於152林班地 海拔一千四百公尺 面積六公頃。

來吉村長 陳有福:「這個地方 鄒族的祖先曾經都居住過在這個地方 而且它這裡有非常多的鄒族遺址在這個地方。」

永久屋的興建早已越過高潮,八八風災重建條例,也將在八月退場,只剩來吉部落,由於堅持回到這個傳統領域,一直拖到現在。每個族人回到這裡,看著現場還在不停的趕工,這一瞬間,勝過千言萬語。

來吉村民 葉仙鳳:「我們的最後的期待就是在這邊 對不對 因為這邊真的離河床很遠了。」

未來,這裡將有42戶入住,這不只會組成一堆房屋,而是山的稜線,香草的氣味,微微帶著涼意的風,乘載著他們夢想的家園。

88風災,啟動台灣歷來最大規模遷村案,耗資新台幣161億,興建43個基地3,559間永久屋,阿里山152林班地
是最後一處 也是唯一一處,由原住民自主選定的基地。

文字撰稿:熊其娟

Read more

週一, 19 五 2014

新環保點!居民響應 呵護大地


馬來西亞柔佛州的笨珍縣,慈濟在社區設了四個環保點,其中三個在學校的,最近停掉了。因為年初,學校改休五、六,周日要上課,而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剛好是慈濟的環保日,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志工們積極尋找新的環保點。幾個月來的努力下,確定在「再也花園住宅區」設點,這也是第一次在住宅區設點。在志工不分日夜的宣傳下,啟用第一天,不少居民來響應。

社區裡的一塊空地,在不妨礙交通的情況下,就是凝聚環保意識的地方。「再也環保點」啟用第一天,除了當地居民響應,還有到這工作的外籍勞工。

志工 與 外勞:「這個是要拿去賣,賣了的錢拿來幫助苦難的人,就像那些飢餓的人,所以您如果家裡有任何可以回收的,可以帶去那裡(環保點)。」

志工 董光輝:「(我們到)住家裡面去載一些酒瓶,他們就把這個酒瓶到處亂丟,如果我們沒有去把它帶出來的話,那他們可能就是把它當做垃圾丟掉了。」

這是第一次,慈濟笨珍聯絡點在住宅區設環保點。因為過去,環保點都借用小學場地,但年初開始,小學改周日上課,不巧跟慈濟定期的環保日同一天,只好停掉在學校的三個環保點。終於在住宅區設點,志工挨家挨戶宣傳。

志工 董光輝:「(從四點半走到現在是七點)(居民的反應是怎樣)有些覺得很好囉,因為之前他們把這個資源,送到市區,滿遠的一下(路程),在這裡相當接近囉。」

除了白天,在住宅區兵分多路,逢人就說。

志工也在晚上辦茶會,向居民解說,資源丟棄了變垃圾,但回收可以化為愛心,所得都將捐助貧困的洗腎病患。

真善美志工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打卡讚!慈青號召 熱情響應


愛謢地球其實不分國界,全球慈青這個周末(5/18),在各地,發起了「環保站打卡讚 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的公益活動,從東半球持續接力至西半球,共計有12個國家參與,大家分別以掃街、淨灘、做環保或舉辦義賣會等不同形式來響應。

「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 馬來西亞慈青 Go!Go!Go!」

在精神抖擻的口號下,馬來西亞吉隆坡慈青,號召當地各大專院校五百多位學生,響應全球慈青518相約做環保的活動,在環保站裡努力做分類。

馬來西亞大學生 林枝璇:「雖然說環保的東西也是垃圾,可是當你循環再用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有用的東西了。」

年輕學子除了動手忙分類,他們也向附近住戶宣導環保,大家拿著文宣挨家挨戶拜訪,就算被拒絕,也不放棄。

馬來西亞大學生 林德裕:「以前我會用保麗龍,現在我覺得我不會了,要多用環保飯盒,環保袋,做什麼事情都要為環境先著想。」

慈青做環保的腳步,來到日本東京的新宿區,平常人來人往的街道,在假日的一早,還不見人潮湧入,慈青趕緊把握時間掃街、撿拾瓶罐,每個角落都不放過。

而在宜蘭羅東環保教育站,這群慈青,則主動向資深環保志工請益,大家努力學習塑膠袋該如何分類,希望把這天在環保站實做的經驗,帶回校園和家中落實。

佛光大學慈青 陳千慧:「因為我們一般這個(塑膠袋),都直接丟(垃圾桶)或者同一類,也不會把它分開來弄,那我們今天就知道說,原來這個可以再用,然後這個不可以用,然後這個要丟到哪邊去。」

慈青愛謢地球的腳步,跨出亞洲,來到澳洲柏斯,年輕人利用會所的車庫,舉辦二手惜福義賣會,大家從活動前三個星期,就開始募集二手物品,從吃的、用的到盆栽擺設,應有盡有,希望能傳達延續物命的觀念。

同樣也是在大洋洲,這是在慈濟紐西蘭分會的會所前,慈青齊聚要為興建中的環保教育站步道,鋪設連鎖磚,同時也清洗回收雨水的水塔,大家在舉手投足間,都展現了一分對大地的愛。

綜合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打卡讚 串聯慈青愛的力量


響應「環保站‧打卡讚」活動,花東區慈青不缺席,齊聚花蓮教育環保站,用舊布料自製書套,也投入資源分類,用創意有趣的方式,在生活中實踐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成堆的回收物,大夥兒忙著分類,裡頭還藏著不少,能用的、全新的物品,不只讓人看了直呼可惜,大家也在實做中,回過頭來反思,購物時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東華大學生 賴彥樺:「原子筆都會多買幾支起來放著 到最後可能就寫一半 就換一支 其實這樣反而造成更多垃圾出來 這樣一想會覺得 自己買了好像很多不需要的東西 然後到最後就把它丟掉。」

資源再利用,拿出二手布料,動手縫製書套,用行動展現珍惜物命的心意,也讓書本有了獨特的新樣貌。

慈濟技術學院慈青 江宛儒:「及時的站起來 然後勇敢用我們的雙手 去做我們現在守護地球這件事情 因為它不是只是單單一個人做 就做的起來 而是大家互相影響的。」

發揮影響力,慈青們利用臉書分享活動照片,打卡,邀請更多朋友,共襄盛舉。從自身做起,年輕人要一點一滴,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真善美志工 葉朝慶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辛巴威衛生部的兩位官員,在當地慈濟志工朱金財的帶領下,特地來到台灣參訪,這次主要是要了解台灣的製米過程,希望未來從台灣運送到辛巴威的愛心米,可以節省通關的程序,儘早交到需要的民眾手中。

因應台灣愛心米即將運往非洲辛巴威發放,當地慈濟志工朱金財,特地帶著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來台參訪,第一站就先了解大米的製作過程。

辛巴威慈濟志工 朱金財:「因為我們有慈濟大米要到辛巴威,這要經過辛巴威政府的檢驗部門,去檢驗,因為每次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辛巴威的,衛生部官員建議,他們來(台灣)看的時候,這樣會比較省時。」

透過講解和翻譯,辛巴威的衛生部官員,對台灣人製米的過程,有了大致上的了解,依據他們的專業,他們也提出一些建議。

辛巴威衛生部官員 戴森:「大體上,整個碾米的過程都不錯,從田裡面的稻穗,到米的完成品,整個流程都還可以,但包裝米袋上的文字最好有英文,另外也應該要標註有效期限,及生產地點,而裝米的環境,在衛生條件上也要特別注意。」

除了了解做米的過程,這兩位官員,也來到慈濟內湖園區,參觀環保毛毯的製作,他們沒想到摸起來柔軟的毛毯,製作原料竟是回收的寶特瓶。

慈濟志工 與 辛巴威官員:「我們全台灣大約有八萬位,環保志工,他們從各地回收,這些寶特瓶,然後將這些瓶子,清洗、回收、分類後,再製作成您們現在手上拿的毛毯。」

辛巴威衛生部官員 戴森:「這些毛毯是廢棄寶特瓶做成的,沒想到這些被當成垃圾的寶特瓶,現在又重新被賦予新生命,還能拿來幫助別人,我覺得這是很棒的工作。」

一趟寶島行,兩位官員不僅更認識台灣人的愛心,他們也要把這分感動,帶回辛巴威。

真善美志工 高志揚 陳敏雄 綜合報導

Read more

追思祝福愛長存 感恩惜福覺有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紗布小方巾」,寸寸紗線寸寸愛,純淨無染,以「大愛感恩」之名,涵藏「覺有情傳大愛,感恩心修福慧」之深意,以「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延續物品的使用價值;以「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心念,與大地共生息。時間生滅相續,生死流轉本無常,生命是單程列車,向前奔馳永不回頭,  證嚴上人慈示:「生就是死的起點,死就是生的開頭。」生命的結束不是句點,死亡不是生命的隕落,而是在另一個生命的重生,生命的意義就是一份愛,一種精神。追思,在於表達內心最真摯的尊敬與緬懷,延續生命的大愛,更是盼望往生者能輕安自在;追思,不只是回憶往生者的過去點滴,更是期盼生者能心安、感恩、惜福,發揮生命的價值。至深的追思祝福,就是跨越生死長河,超越悲傷,惟愛長存,讓雋永的生命在心中綻光。

  證嚴上人慈示,對凡夫而言固然變異無常,但是還有一個永恆的「常」,佛的清淨法身是常住不滅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清淨本性,只要智慧開啟,法身就常住。是榮董召集人、是委員,也是慈誠的洪志成師兄,竭盡心力做慈濟,就像大船師,雖然身體病痛,但以法掌舵,在茫茫大海中依然可以度人,運載群生,度過彼岸,在病榻上氣若游絲地叮嚀:「要把握每分每秒,分秒不空過,不要等到身體不行了,才想要做,那就來不及了,  證嚴上人的佛心師志要永遠記在心中。」體現《無量義經》:「百八重並常相纏,悲憫眾生不顧己。」的經義。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證嚴上人引以教眾:「時光匆過,年歲漸增、身軀漸老。既如人生無常、生命有限,就要把握當下尚能自主運用的人生,精進修行,莫空過時日。」誠如慈濟委員鄧春治師姊,在冰雪中為大陸災民建屋奔走,罹癌後仍然用心付出,  證嚴上人關懷詢問:「是不是稍微休息一下。」師姊回答:「我能做一天,就多一天的壽命。」把握時間,做到最後一刻,真是應證了  證嚴上人的慈示 : “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 的真諦。

為表達對生命的禮敬、思念,傳統習俗往往以「手巾」、「毛巾」做為追思禮。「巾」,取其與「根」諧音(台語),意味著斷根、塵緣已盡,同時也示意要擦乾悲傷的眼淚,轉情執覺有情。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紗布小方巾」,寸寸紗線寸寸愛,簡約樸實,莊嚴合宜,純淨無染,以「大愛感恩」之名,涵藏「覺有情傳大愛,感恩心修福慧」之深意,100%環保再生,利用回收寶特瓶回歸本源再製造,以「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延續物品的使用價值;以「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心念,與大地共生息。

大愛感恩「追思禮」─環保紗布小方巾,如同生命落葉歸根,發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永續價值,不僅是對往生者的感念與祝福,更是伴隨著「大愛感恩」的意涵,拉長情擴大愛,把握分秒步步踏實,發揮生命的良能!「生命在呼吸間。」生命有限,慧命無窮,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追思祝福愛長存 感恩惜福覺有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紗布小方巾」,寸寸紗線寸寸愛,純淨無染,以「大愛感恩」之名,涵藏「覺有情傳大愛,感恩心修福慧」之深意,以「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延續物品的使用價值;以「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心念,與大地共生息。時間生滅相續,生死流轉本無常,生命是單程列車,向前奔馳永不回頭,  證嚴上人慈示:「生就是死的起點,死就是生的開頭。」生命的結束不是句點,死亡不是生命的隕落,而是在另一個生命的重生,生命的意義就是一份愛,一種精神。追思,在於表達內心最真摯的尊敬與緬懷,延續生命的大愛,更是盼望往生者能輕安自在;追思,不只是回憶往生者的過去點滴,更是期盼生者能心安、感恩、惜福,發揮生命的價值。至深的追思祝福,就是跨越生死長河,超越悲傷,惟愛長存,讓雋永的生命在心中綻光。

  證嚴上人慈示,對凡夫而言固然變異無常,但是還有一個永恆的「常」,佛的清淨法身是常住不滅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清淨本性,只要智慧開啟,法身就常住。是榮董召集人、是委員,也是慈誠的洪志成師兄,竭盡心力做慈濟,就像大船師,雖然身體病痛,但以法掌舵,在茫茫大海中依然可以度人,運載群生,度過彼岸,在病榻上氣若游絲地叮嚀:「要把握每分每秒,分秒不空過,不要等到身體不行了,才想要做,那就來不及了,  證嚴上人的佛心師志要永遠記在心中。」體現《無量義經》:「百八重並常相纏,悲憫眾生不顧己。」的經義。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證嚴上人引以教眾:「時光匆過,年歲漸增、身軀漸老。既如人生無常、生命有限,就要把握當下尚能自主運用的人生,精進修行,莫空過時日。」誠如慈濟委員鄧春治師姊,在冰雪中為大陸災民建屋奔走,罹癌後仍然用心付出,  證嚴上人關懷詢問:「是不是稍微休息一下。」師姊回答:「我能做一天,就多一天的壽命。」把握時間,做到最後一刻,真是應證了  證嚴上人的慈示 : “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 的真諦。

為表達對生命的禮敬、思念,傳統習俗往往以「手巾」、「毛巾」做為追思禮。「巾」,取其與「根」諧音(台語),意味著斷根、塵緣已盡,同時也示意要擦乾悲傷的眼淚,轉情執覺有情。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紗布小方巾」,寸寸紗線寸寸愛,簡約樸實,莊嚴合宜,純淨無染,以「大愛感恩」之名,涵藏「覺有情傳大愛,感恩心修福慧」之深意,100%環保再生,利用回收寶特瓶回歸本源再製造,以「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延續物品的使用價值;以「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心念,與大地共生息。

大愛感恩「追思禮」─環保紗布小方巾,如同生命落葉歸根,發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永續價值,不僅是對往生者的感念與祝福,更是伴隨著「大愛感恩」的意涵,拉長情擴大愛,把握分秒步步踏實,發揮生命的良能!「生命在呼吸間。」生命有限,慧命無窮,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4,5/20,朱金財及辛巴威官員參訪大愛感恩慈悲科技展

【對象】朱金財師兄及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
【時間】2014年5月18日(日)
【地點】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
大愛心新聞: 
雲端科技靈山法會 似遠還近菩薩現前

20140522_3.jpg20140522_4.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