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1 五 2014

2014,5/11,慈濟全球浴佛大典

【對象】慈濟師兄姊和台北市民眾
【時間】2014年5月11日(日) 17:50 - 19:20
【地點】中正紀念堂
大愛心新聞:  
大愛眾生勤實踐 社會責任為志業
大愛電視 :     分秒珍貴汲善法 實業家祈禱弭災

20140512_4.jpg20140512_5.jpg
Read more

桔梗花純潔典雅 供佛陀心意專誠


花蓮浴佛大典除了在今天(5/10)下午進行總彩排,周邊準備工作更是密集展開,不論是大愛台工程人員,或浴佛台的宇宙大覺者,以及花藝布置,志工都把握時間,做最後的準備。

淺綠色的桔梗花,搭配綠葉,襯托出清新的氣質。花藝志工兩天內合力完成1600盆花藝布置,以及210組供花。

添加稀釋純露的水,今年浴佛首次使用「福慧足」噴霧系統,除了節省水資源,裊裊香煙,就如薰香供佛。

營建處同仁,以及慈濟志工,也在10號下午,完成205尊宇宙大覺者布置。

周休假日,慈濟志業體同仁,職志合一,協助各項準備工作。

拉線、架攝影機,大愛台工程人員為了記錄歷史鏡頭,並將畫面轉播全球,事前更是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

在浴佛大典的前一天,不論是花藝布置或浴佛台準備都已就緒,期待浴佛當天的好天氣,讓整個典禮圓滿。

陳信羽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機具不宜入古蹟 氣球燈擔綱照明


以往浴佛大典,中正紀念堂裡的燈光,都是需要吊車,將人員送上高台架設,但因為目前中正紀念堂列為一級古蹟,依照規定,車輛無法進入民主大道施工,這可怎麼辦?為了不讓工作人員冒著爬梯的危險,慈濟人想到,使用兩顆氣球燈來替代,只要將裡頭裝著燈泡的氣球灌滿氦氣,它就會冉冉升上空,再將燈泡打開,就是一個高空的照明設備,這也是浴佛大典第一次使用這個氣球燈。

中正紀念堂的一角,工作人員忙著將這顆半黑半白的氣球灌入氦氣,這可不是一顆普通的氣球,它其實是個照明設施。

大愛台燈光攝影組副組長 謝生科:「我們這裡的高台,本來都是由兩顆HMI的燈在上面,那因為這次吊車不能進來,所以變成要採人工的方式,那人員的安全考量之下,所以我們用了氣球燈來取代。」

中正紀念堂列為一級古蹟後,機具無法進入施工,不過浴佛現場怎能少了照明設備,所以首次使用兩顆氣球燈來代打。

氣球燈屬於塑膠材質,能防潑水,直徑約5.4公尺,每顆裡頭裝有兩個四千瓦的燈泡,等於有八千瓦的亮度,充飽氦氣後,冉冉升空,佛誕節當天,將飄上27公尺高空,一左一右,照亮現場。

大愛台燈光攝影組副組長 謝生科:「我們目前預計升二十七米高。(升越高會越亮嗎?) 他的照射範圍會越大。」

慈濟人用智慧化解難題,來到中正紀念堂參與浴佛大典,將可以看到兩顆氣球燈,像太陽一樣,在夜晚中為大家帶來光明。

林昱伶 林家慧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會場周邊設八站 浴佛意義詳解說


2014年中正紀念堂浴佛活動,相較以往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今年在浴佛大典前,有三天的「祈福發願、佛到家、福到家活動」,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八個入口處布置了八個場地,希望向民眾推廣浴佛就是沐浴自己的內心,去除習氣,將佛法深植內心,進而學會知足感恩,感謝身旁佛恩、親恩、天地恩及眾生恩,志工運用巧思,讓經過的民眾更懂得佛誕節,浴佛的意義。

人來人往,中正紀念堂大孝門,湧進比先前更多民眾參觀,經過都會看到志工設置的佛到家福到家祈福區,佛誕節應景,特地設在浴佛大典周圍,迎接會眾。

慈濟志工 呂梅英:「(民眾)確實知道浴佛的意義嗎,有很多人他並不盡然那麼地清楚,所以我們今年就在浴佛三天前,然後我們就先設了八個站。」

首先在祈福區前頭,由志工解釋浴佛的意義,除了進行浴佛儀式,但最重要的是洗滌內心,並且懂得知恩、報恩。

「第一站就是要感念佛恩,我們非常感恩佛陀,引導我們行善。」

進到裏頭,開門見山浴佛報佛恩,佛陀法相就在眼前,提供會眾跪在蒲團上禮佛,志工在一旁照相記錄,幫民眾拍下誠心敬佛的畫面,接著往前到這處大圓明鏡與琉璃佛像前,供民眾祈福發願

慈濟志工 呂梅英:「那事實上佛陀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走向人人都可以往正向的思考,那啟迪我們的慧命,啟發我們的那一分菩提心。」

洗滌內心啟迪智慧,也就把佛法深植內心帶回家。

「那我們怎麼讓我們福氣愈來愈多,最重要的我們用簡樸的生活,簡單的吃,裡面有一個我們精舍師父研發的香積飯,泡水就可以吃。」

結緣領福袋,裏頭放的是香積飯,藉以提倡簡單過生活,飲食單純化,能有這一米一飯,實在得來不易,飲水思源,無非就是要感恩。

為母親搥背,提醒親恩,時時銘記在心,與佛恩、天地恩、眾生恩,合稱四重恩,希望透過祈福區,讓民眾先體會浴佛和浴心,就在會場八個地方共同展開。

慈濟志工 呂梅英:「我們代表的八隻大白牛,那為什麼像八隻大白牛,上人說,大白牛車呢,就是可以引領人人,啟發菩提道心,去除煩惱無明,他真的就可以,那當他沒有無明煩惱,不會造業的當下,他已經跳脫了心靈的三界火宅。」

人人可成佛,正需要心行平齊的修行,志工運用巧思,每個擺設獨具意義,運用透光帳篷及透明布簾,就是要佛法透明入人心,進而人心透澈無染。

吳煜翔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不厭其煩挑盆栽 園藝布置費心思


浴佛大典會場的園藝佈置,也在今天(10號)下午開跑;從選用什麼植物,到怎麼擺,志工們都盡心盡力,也創意十足;還有志工,每年全家人都來,就是要為了一起慶祝這個三節合一的日子。

細心斟酌,不厭其煩的挑出適合的金露花盆。耐心喬出最佳位置,深怕襯不出宇宙大覺者的風采。浴佛大典前置工作的最後一天,園藝組開始忙布置。

把肖楠葉釘緊,這一頭,忙著裝飾浴佛台,要讓不同層次的翠綠,勾勒出台子的立體感。而葉子的提供者,是位資深慈濟人;說來有趣,會有這些肖楠葉,是一顆善種子的長成。

慈濟志工 劉福來:「之前我是種檳榔,上人說要環保護地球,如果山上種檳榔,會造成土石流,所以把它改種肖楠木。」

因緣巧秒,在工作團隊中,我們瞥見一個年輕的身影。

志工 洪勝偉:「來這邊陪媽媽過母親節。」

一問之下,原來,爸爸是慈濟志工,每年領軍,帶著全家人,來幫忙場佈。

慈濟志工 洪石龍:「這幾年來,他(兒子)都會進來跟著我們做,當作來這裡慶祝母親節那種感覺。」

慈濟志工 王素霞:「很喜歡啊,那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全家人在這裡,真的是心裡就會很歡喜,付出就無所求。」

因為無所求,所以得到最大的幸福;趕工佈置,會場愈來愈美,但志工們辛勤勞動,卻樂在奉獻的身影。

萬真彣 李俊葳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竹子成建築材料 取代鋼筋與水泥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溫室效應,引發全球增溫,天災頻傳。根據研究,全世界32%的總能源,是消耗在建築方面,換句話說,傳統建造房子方式,不但高耗能,還會製造大量二氧化碳。以往,國內建築產業,採用高耗能、高污染的構造設計,包括鋼筋和混凝土建材。正當二氧化碳增加,資源面臨枯竭,一種被很多人遺忘的建材「竹子」,成為減碳抗暖化的無名英雄,因為台灣有四十萬公頃的竹林,一半以上面積荒廢,任由竹子腐爛,因此,有愈來愈多的建築師,把這些竹子拿來利用,當成建材,打造低碳建築,為環保盡心力。

從山上運來的竹子,經過加工,成了建築材料,代替「鋼筋」、「水泥」和「木材」。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座建築物叫做碳匯林場,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最佳示範,因為用竹子做成的房子,它的碳排放量,是鋼筋水泥結構的2%。」

混凝土建材,不可回收,具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特性,鋼筋建材可以回收,但耗能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一大因素,因此,竹子成了建築師的另類選擇。

碳匯林場建築師 李綠枝:「它生長速度快,像一般台灣的孟宗竹,這些竹類大概四年可以成材。竹子在台灣的人工林裡面,四十萬公頃裡面,它佔二十萬公頃,基本上是一個荒廢的狀態,只有拿來取竹筍。」

把原本荒廢的竹子,拿來當建材,蓋出來的竹子屋,牢不牢固?

碳匯林場建築師 李綠枝:「它比較小,我們用多支的竹子,把它組合在一起,然後結構上串接以後,它就有一個比較大的結構的強度了。它的拉力的強度,可以達到鋼材的70%。」

耐震度媲美鋼骨建材,竹子的取得卻方便又低廉,因為台灣山區隨處可見廢棄竹林。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海拔1800公尺高的雲林草嶺山區,這附近有500公頃的竹林,當地居民就地取材,把這些竹子做成了涼亭和生態園區。」

石壁社區發展協會規畫師 陳德銘:「當初為什麼會規畫這些,因為以前我們祖先來到這裡,在這裡蓋房子都是用竹子,我們現在設計(建築物),想說客人如果來這裡,我們山上就是竹子最多,製作的成本很便宜,還可以好好利用綠建築。」

竹子,從小時候玩伴,變成低碳建築的好夥伴,石壁社區規畫師陳德銘,親手打造美麗又堅韌的竹子生態區。

2008年,一名加拿大籍男子和太太,在印尼峇里島,蓋了一間綠色學校,建材全用竹子和稻草製成,取材大自然。在地球升溫危機中,竹子,有了全新定位。

張澤人 歐陽光輝 雲林報導

Read more

戶外廣場烈日曬 彎腰逐個貼地標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今年浴佛典禮活動,將在即將完工的靜思堂戶外廣場舉行,面對全新的場地,地標組是一大挑戰,要配合工程,也要考慮到雨天造成影響,而浴佛台的花藝設計,今年也完全不用海綿,以更環保的方式,呈現在大眾眼前。

頂著烈日,彎腰把地標貼上,每一年浴佛前置工作,這個動作是必要也最重要,而今年場地是在即將完工的靜思堂前的戶外廣場,不同以往的體育場,挑戰大。

慈濟志工 林添益:「我們就是要考慮到,要黏在地磚,如果用的太過貼的,怕撕起來會留下痕跡,所以要找適當的地標紙,才能夠貼得好。」

尤其,工程還在進行中,也影響了地標組的進度,半夜還會下雨,導致地標脫落,做了六年組長工作的郭糧鳴,沒有怨言,而是歡喜,終於能在自己的道場進行浴佛典禮。

慈濟志工 郭糧鳴:「趕著靜思堂快快做好它,但是我們也是要配合,我覺得不是一個煩惱,多做幾次 不要緊。」

今年,浴佛台的花藝設計,則是很環保,利用盆栽花和水管的設計,完全不用海綿。

社教花道老師 陳勇良:「我是不需要是完全沒有,是零海綿的,那個海綿不環保,秉持慈濟人的精神,白色的和藍色的藍天白雲,四個圈用很多線條去組成一個面,好像慈濟的精神,好多好多人組成一個東西。」

一花一世界,透過合和互動的排列組合,呈現莊嚴浴佛台,活動結束後,還能和參與的民眾延續緣份。

社教班花道老師 黃潤忻:「我們就是把這樣的一盆花,獻上供佛v以一個非常虔誠的心,這盆花就會讓社區來領養。」

花道最早起源於中國隋朝,就是為了佛堂供花,在莊嚴殊勝的日子裡,人心和佛法相互契合,讓朵朵鮮花無聲說法。

馬來西亞綜合報導

Read more

守護大地母親!向草根菩提致敬


最愛護大地之母的,莫過於環保志工,母親節,也讓我們感恩環保志工。

耳熟能詳的環保歌曲,串聯台上台下的歡樂氣氛,環保志工風雨無阻,天天為大地付出,志工提前為他們過母親節,在環保站內設置浴佛台,邀他們同沐佛恩。

浴佛淨心,氣氛莊嚴,志工也沒忘記感念親恩,編排戲劇,呈現母親無私的愛。隨著劇情發展,環保志工有笑有淚,感受深刻,但最感動的還是這一朵環保手工花。

慈濟志工 顏秀蓁:「做到眼睛都有點花了,而且還感冒,但是我們還是非常的歡喜。」

另外在新營環保站,志工現場為環保志工演奏小提琴,也一一送上康乃馨和壽桃,感動指數一樣百分百。

慈濟志工 沈張清月:「(像)我們的孩子送花給我們。」

慈濟志工 柯芝伊:「滿開心的、滿歡喜的,我從來沒有這樣過。」

志工之間,一個彎腰、一句感恩,如一家人般的情誼,發自內心傳遞幸福。

真善美志工 台南綜合報導

Read more

退休悠閒自在 遠離牌桌美善人生


中國大陸四川省什邡市的洛水慈濟服務中心,有一位志工李建聰,原本她計畫從小學教職退休後,就是含飴弄孫、打麻將當娛樂過日子。結果,她的孫子張倫翰,因為知道慈濟每個星期五要做環保,固定提醒阿嬤要去,這一提醒,把李建聰推進了慈濟。現在,李建聰不但學會拍照、做簡報,記錄慈濟,更增加回娘家陪伴母親的次數,她把握行善行孝的機會,已遠離牌桌。

拍靜物、拍人物,紀錄慈濟活動,志工李建聰還會製作簡報。其實,小學教職退休後,她原本計畫快活地打麻將過日子。

志工 李建聰:「上班(偶爾)一天打麻將,覺得沒打夠,就說退休了,好想打,天天打,一天打三場。」

不過,不到八歲的孫子,卻指了條環保路,建議奶奶走入慈濟。

志工 李建聰:「快到星期五的時候,他就對我說,奶奶,明天禮拜五嘍,你要到洛水去做環保。」

每天發一分善念,行一個善願,是孫子張倫翰的習慣。為了支持奶奶,倫翰學習獨立。

李建聰 與 孫子 張倫翰:「奶奶,奶奶。(什麼?)等我讀三年級,我就自己去上學,妳去做慈濟。(謝謝)。」

孫子的孝順,也促使李建聰增加陪伴母親的時間。九十歲的媽媽,身體還健朗,每周二,母女一同挑菜,還改不掉檢查的習慣。

帶著慈濟精神過生活,關心環境,關懷別人,走到哪做到哪,李建聰離開牌桌的退休人生,更快樂、更幸福。

葉萍 四川報導

Read more

2014,5/11,華北東北大陸實業家參訪

【對象】華北東北大陸實業家
【時間】2014年5月11日(日) 09:45 - 10:30 
【地點】關渡/內湖環保站、中正紀念堂
大愛心新聞:   大愛眾生勤實踐 社會責任為志業
慈濟社區網:  社會責任為志業 大愛勤實踐

20140514_4.jpg
20140514_3.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