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8 五 2014

還大地清淨面貌 美印慈青踏實做


年輕人的創意和熱情,如果用在環保上,效果更是巨大。美國俄亥俄州慈青,在臉書上發起「環保五省」活動,引起不少回響,而印尼的巴淡島慈青,更是在海灘上一步一腳印,撿拾垃圾淨灘。

【印尼 巴淡島】

海灘邊、太陽下,正是戲水的好機會,但這群年輕志工卻反其道而行。

連縫隙中的垃圾也不放過,42位志工彎腰、淨灘、只為還給大地最初的面貌。

慈濟志工 善多索:「今年已經第三次,做“環保日不落”了,巴淡市也做三次了。」

慈青和志工的一步一腳印,讓巴淡市「馬來尤村」海岸線、不再憂愁,倒是多了一股青春氣息。

淨灘志工 德薇:「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因為是環保的活動,我覺得如果一個地區,乾淨沒有垃圾,不僅看起來很優美,也能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

【美國 俄亥俄州】

推動環保,需要創意加上行動力,美國俄亥俄州慈青,在臉書發起「環保五省」,也在實際生活中,走入公園、清掃環境。

但美好的計畫,總是趕不上天氣的變化。

冰雹,中斷了慈青打掃行動,但傳遞環保知識,沒有暫停的一刻。

慈青 徐普照:「關於“五省海報”它代表我們能做的是,省錢、省水、省時、省電、省油。」

環保之路,雖然充滿挫折和阻礙,但越挫越勇的熱血青年,一定能用創意和熱情、改變世界。

『伸手Give me 5』
『惜福趁現在』

綜合報導

Read more

說唱之間推素食 愛護大地深入心


向民眾宣導吃素,新竹慈濟志工,將口號化為實際行動。前往竹北社區推廣素食,志工這次除了準備蔬食菜餚,也在現場進行素菜的烹飪教學,希望改變民眾對素食的觀念。

志工帶社區住戶唱【五善之歌】,熟悉的捕魚歌旋律,搭配志工創意的歌詞,新竹竹北鼎峰社區舉辦端午節住戶聯誼活動,這次特地邀請慈濟志工推廣素食。

慈濟志工 王琪瑛:「你只要吃一餐的素食,各位知道嗎?一餐素食,可以減少多少二氧化碳,小朋友要把這個數字背起來,總共780克的二氧化碳,比你少開車都來得多。」

慈濟志工透過影片,介紹茹素的好處,同時還在現場進行素食的實作教學。

慈濟志工 曾麗玲:「因為我覺得推廣素食,真的是對我們自己本身,受益良多,所以咧,我也希望更多人來茹素。」

經過志工的示範,住戶們這才明白素菜的製作並不困難,而且美味不減。

社區住戶 江雅惠:「素食的推廣其實可以,建立小孩子環保的概念,還有目前就是世界各地,其實一直有其他自然災害發生,那我們可以就是盡一己之力,從家庭做起的話,那就是可以影響到社會,甚至其他國家這樣子。」

好的觀念往下扎根,慈濟志工希望透過茹素,讓眾人都能成為尊重生命、愛護地球的勸善大使。

真善美志工 徐兆明 孫文傑 新竹報導

Read more

籌備餐點護持齋戒 志工歡喜忙碌


五月齋戒月,馬來西亞吉打分會各區據點,同步推動萬人齋戒。日得拉聯絡處的慈濟志工,在今年更是想出了新點子,用香積飯和香積麵為主食,以自助餐方式,邀約民眾一起來茹素。

有萬人要響應齋戒,籌備工作,前一天就得展開,以環保站為基地,不管是洗菜、切菜、搬動桌椅還是清洗場地,慈濟志工十分忙碌。

天還未亮,大鍋已經炒好菜,趕在早上7點,做好五百份素食餐盒,送到吉打分會靜思堂。

慈濟志工 劉炳坤:「(師伯,要送去哪裡),送去,(吉打)亞羅士打。」

沒有時間休息,中午12點的素食自助餐的菜餚,已經在鍋子裡燒,和鄰居們約好,素食烹飪教學也緊跟在後,志工示範,不用太多的備料,也不需太長時間,有飯、有麵,外加一道湯,立刻上桌。

慈濟志工 與 民眾:「煮湯都可以,其實這個麵,都可以拿來煮湯的。」

齋戒月推動素食,教大家怎麼做,也讓大家來品嚐,幼兒園的家長和孩子,也都一起來響應。

幼兒園院長 李京芳:「就讓孩子知道說,吃素的好處嘛,這(也)是環保,那些是已經回家的(孩子),自己家長也帶過來。」

最後,不忘在樹上掛上心願,這一餐,不只是吃得歡喜,心靈也因有祝福,特別甜美。

林詩茵 蔡惟立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週二, 27 五 2014

環保知易行難 延續物命減廢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實驗室博士 洪碩廷:「大愛感恩科技很大的使命就是,把回收的寶特瓶,把它回收再製成為一個紡織品,這紡織品,還可以用在國際賑災方面等等。」 (圖片來源: 轉載自大愛電視)落實環保行動,改掉瓶裝水的使用習慣,應該也是一大關鍵。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在台灣,每年至少會用掉四十五億支寶特瓶,平均每人用掉兩百支。慈濟長期推動環保,在雙和環保站一百多位國中生實際體驗,才發現資源分類,不只是動動手,還要細心、用心。而松山區的慈少班特別由教聯會老師帶領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了解回收的資源如何再利用及綠色環保的最終意義。

在台灣,每年至少用掉45億支寶特瓶,堆疊起來,就等於3座101大樓。研發部主管的洪博士表示,運用科技,有助延續物命,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回收的寶特瓶,把它回收再製成為一個紡織品,這紡織品還可以用在國際賑災方面,大愛感恩科技的太陽能帽及防穿刺白鞋在此次菲國海燕風災時讓慈濟的勘災先遣人員派上用場發揮功能喔。

圖說: 5/18松山區的慈少班由教聯會老師帶領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了解回收的資源如何再利用及綠色環保的最終意義。 (圖片來源: 轉載自大愛電視)「人人清淨在源頭,節能減碳靠累積」,環保教育從小做起,大愛感恩科技與教聯會再度攜手合作,透過環保人文分享和人文導覽,親身接觸每一件環保織品,感受背後人文與生命力,讓這群慈少們了解「回收好,不用更好」的生活環保,同時教導用 “ 置換環保材質 “ 來取代 “ 鼓勵消費 “ 。更期待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帶回家庭生活中落實之,達到心靈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環保!知易行難 延續物命減浪費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348

Read more

環保知易行難 延續物命減廢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實驗室博士 洪碩廷:「大愛感恩科技很大的使命就是,把回收的寶特瓶,把它回收再製成為一個紡織品,這紡織品,還可以用在國際賑災方面等等。」 (圖片來源: 轉載自大愛電視)落實環保行動,改掉瓶裝水的使用習慣,應該也是一大關鍵。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在台灣,每年至少會用掉四十五億支寶特瓶,平均每人用掉兩百支。慈濟長期推動環保,在雙和環保站一百多位國中生實際體驗,才發現資源分類,不只是動動手,還要細心、用心。而松山區的慈少班特別由教聯會老師帶領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了解回收的資源如何再利用及綠色環保的最終意義。

在台灣,每年至少用掉45億支寶特瓶,堆疊起來,就等於3座101大樓。研發部主管的洪博士表示,運用科技,有助延續物命,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回收的寶特瓶,把它回收再製成為一個紡織品,這紡織品還可以用在國際賑災方面,大愛感恩科技的太陽能帽及防穿刺白鞋在此次菲國海燕風災時讓慈濟的勘災先遣人員派上用場發揮功能喔。

圖說: 5/18松山區的慈少班由教聯會老師帶領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了解回收的資源如何再利用及綠色環保的最終意義。 (圖片來源: 轉載自大愛電視)「人人清淨在源頭,節能減碳靠累積」,環保教育從小做起,大愛感恩科技與教聯會再度攜手合作,透過環保人文分享和人文導覽,親身接觸每一件環保織品,感受背後人文與生命力,讓這群慈少們了解「回收好,不用更好」的生活環保,同時教導用 “ 置換環保材質 “ 來取代 “ 鼓勵消費 “ 。更期待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帶回家庭生活中落實之,達到心靈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環保!知易行難 延續物命減浪費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34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