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環保兼復健 付出最樂病情進步

走入人群,讓生命更美麗的,還有這群演慈康復之家的院生們。七年多前,在社福員尋覓下,找到了位於慈濟關渡園區的環保站,起初院生不願意出來接觸人群。

走入人群,讓生命更美麗的,還有這群演慈康復之家的院生們。七年多前,在社福員尋覓下,找到了位於慈濟關渡園區的環保站,起初院生不願意出來接觸人群。幾年下來,透過環保,不僅運動,也有了復健效果。其中一位40多歲的張小姐,因為憂鬱症,造成幻聽幻覺,終日藥不離身,而環保做了三年之後,說話和行動能力,逐漸復原,透過踩寶特瓶,這群院生,也重新踩出亮麗、健康的人生。 

每周三一大早,慈濟關渡園區旁的大樹下,附近的環保志工,固定相邀前來做環保。圍成一大圈,去除瓶蓋和瓶環。還有這群。 

左踩右踩,踩扁每一支寶特瓶,節省回收空間。來自康復之家的院生,這一踩,就踩了五、六年。因為生活壓力,20年來,飽受精神耗弱的張小姐,這一做,竟做出了意外收穫。 

演慈康復之家院生 張小姐:「假如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的話,可能有時候會受症狀的影響,可是你到了外面,就是跟大夥都是一樣,大家都是一家人。」 

演慈康復之家社福員 杜麗枝:「她以前是剛來的時候,那個藥盒一個裝得滿滿的,還裝不下,然後出去走路,脖子披毛巾,走路斜斜的都要倒,旁邊都要有一個人幫忙。」 

工作來時,大家默默完成,沒人喊累、喊休息,是體力復健,而融入人群,也慢僈回歸正常軌道。 

演慈康復之家社福員 杜麗枝:「然後他們的臉 以前是呆呆的,然後他們在醫院是,有症狀的時候,就是被很嚴厲的對待,然後來這邊是很溫馨的,所以他們也變得敢講話。」 

慈濟志工 潘森坤:「一開始(剛來時),他們會在樹下小便,亂拿別人的杯子,要用點心的時候,會爭先恐後。」 

寶特瓶,回收再製,延續物命,也讓這群邊緣人生,找回生命光彩。 

蕭志傑 林立一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