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28 三月 2014

環保人文傳北科 期勉付出掘井人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親臨分享,鼓勵學生未來在職場能用心付出專業的「功能」外,也要付出「良能」回饋社會,將企業與人文關懷接軌,才能讓「淨化人心」在社會上形成愛的循環,這也是DA.AI「環保綠色典範與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的目標。(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大愛感恩科技每年近三百多場的環保教育人文推廣,不僅是分享與傳承,更能因材施教並把握人間菩薩大招生的好因緣。近日大愛感恩科技接受臺北科技大學-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邀請分享,當天有近300位師生踴躍參與,多為大四、碩/博士學生為主,也有中國銀聯協理、東森國際副總列席參與,而持續朝向「全球唯一與第一 環保人文典範品牌」為最終目標的「DA.AI」,也正與校方提供主題「國際觀培養-國際企業經營實務」方向甚為貼近。

台北科技大學此次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與現場校師生分享「環保綠色典範與企業社會責任」主題,不只文字上的陳述,能貼近學生的他也透過影片分享與Q&A互動,讓在場充滿愉悅的笑聲與掌聲,校方主辦中心代表也頻頻表示:「透過鼎銘師兄精闢且生動的分享,讓北科學子確實受益無窮!」分享中不只傳遞環保理念落實的重要性,深切表達大地慈母唯有「一個地球」,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原為地球的負擔,化身為神奇般的生活用品環繞在人們周圍,再三提倡「環保取代」的重要性,因此透過分享讓師生暸解大愛感恩科技推動環保的關鍵字:「回收好,不用更好!」,亦即DA.AI品牌要透過產品推廣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生活環保」,也透過吉祥物“大愛環保狗.素食感恩貓”來訴說環保常識與概念的「心靈環保」,相信環保理念能漸漸注入人們心裡,鼓勵要從日常生活、鄰里社區帶動,而不是到回收站才鼓勵大家分類。

圖說:台北科技大學為致上無限的謝意,經營管理系副教授(兼任) 蔡瑤昇博士特頒感恩聘書予鼎銘師兄,著實感受大愛感恩科技發揮「慈悲科技」的力量,也願為環保共同落實於校園、社區,引領更多社會大眾來響應人文。(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現場更有一位老師提問:「其實自己的媽媽,也常常利用星期天在慈濟環保站裡做環保,看她回家後都很開心、充實的感覺,若身為您是實業家的角度來看,您認為這其中的歡樂在哪裡呢?」鼎銘師兄回應:「就像大愛感恩科技是提供環保愛心接力無私的平台,不斷的鼓勵與主動接引更多的有心之士,共同加入為利益眾生、菩薩招生的行列,合作夥伴也能漸漸從互動與認識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大愛感恩科技其實是個“慈悲濟世 廣邀善士”的平台,最後蔡教授也分享今天終於暸解環保站不僅是做資源分類,也是心靈淨化及發揮人生良能的地方 。

圖說:「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期待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全力以赴之下,能讓更多民眾加入環保的愛心接力與正面循環,為環境注入一股愛心的清流。(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以來,鼎銘師兄永遠給予同仁九個字「使命感.積極度.責任心」,能有如此的動力與泉源,來自於「一念心」的發願與背後支持的力量,如同鼎銘師兄也將勉勵的話寫在小卡上給學生,僅是簡短的幾個字,卻能打動師生的內心---「有願就有力」,如同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同仁都能秉持這樣的心情於崗位上發揮良能與承擔,也能帶著「歡喜與甘願」,才能朝向「職志合一」的心念與目標同公司、團隊勇往直前。

大愛感恩科技  林慧萍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人文傳北科 期勉付出掘井人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親臨分享,鼓勵學生未來在職場能用心付出專業的「功能」外,也要付出「良能」回饋社會,將企業與人文關懷接軌,才能讓「淨化人心」在社會上形成愛的循環,這也是DA.AI「環保綠色典範與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的目標。(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大愛感恩科技每年近三百多場的環保教育人文推廣,不僅是分享與傳承,更能因材施教並把握人間菩薩大招生的好因緣。近日大愛感恩科技接受臺北科技大學-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邀請分享,當天有近300位師生踴躍參與,多為大四、碩/博士學生為主,也有中國銀聯協理、東森國際副總列席參與,而持續朝向「全球唯一與第一 環保人文典範品牌」為最終目標的「DA.AI」,也正與校方提供主題「國際觀培養-國際企業經營實務」方向甚為貼近。

台北科技大學此次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與現場校師生分享「環保綠色典範與企業社會責任」主題,不只文字上的陳述,能貼近學生的他也透過影片分享與Q&A互動,讓在場充滿愉悅的笑聲與掌聲,校方主辦中心代表也頻頻表示:「透過鼎銘師兄精闢且生動的分享,讓北科學子確實受益無窮!」分享中不只傳遞環保理念落實的重要性,深切表達大地慈母唯有「一個地球」,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原為地球的負擔,化身為神奇般的生活用品環繞在人們周圍,再三提倡「環保取代」的重要性,因此透過分享讓師生暸解大愛感恩科技推動環保的關鍵字:「回收好,不用更好!」,亦即DA.AI品牌要透過產品推廣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生活環保」,也透過吉祥物“大愛環保狗.素食感恩貓”來訴說環保常識與概念的「心靈環保」,相信環保理念能漸漸注入人們心裡,鼓勵要從日常生活、鄰里社區帶動,而不是到回收站才鼓勵大家分類。

圖說:台北科技大學為致上無限的謝意,經營管理系副教授(兼任) 蔡瑤昇博士特頒感恩聘書予鼎銘師兄,著實感受大愛感恩科技發揮「慈悲科技」的力量,也願為環保共同落實於校園、社區,引領更多社會大眾來響應人文。(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現場更有一位老師提問:「其實自己的媽媽,也常常利用星期天在慈濟環保站裡做環保,看她回家後都很開心、充實的感覺,若身為您是實業家的角度來看,您認為這其中的歡樂在哪裡呢?」鼎銘師兄回應:「就像大愛感恩科技是提供環保愛心接力無私的平台,不斷的鼓勵與主動接引更多的有心之士,共同加入為利益眾生、菩薩招生的行列,合作夥伴也能漸漸從互動與認識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大愛感恩科技其實是個“慈悲濟世 廣邀善士”的平台,最後蔡教授也分享今天終於暸解環保站不僅是做資源分類,也是心靈淨化及發揮人生良能的地方 。

圖說:「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期待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全力以赴之下,能讓更多民眾加入環保的愛心接力與正面循環,為環境注入一股愛心的清流。(攝影者: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供)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以來,鼎銘師兄永遠給予同仁九個字「使命感.積極度.責任心」,能有如此的動力與泉源,來自於「一念心」的發願與背後支持的力量,如同鼎銘師兄也將勉勵的話寫在小卡上給學生,僅是簡短的幾個字,卻能打動師生的內心---「有願就有力」,如同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同仁都能秉持這樣的心情於崗位上發揮良能與承擔,也能帶著「歡喜與甘願」,才能朝向「職志合一」的心念與目標同公司、團隊勇往直前。

大愛感恩科技  林慧萍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慈援起菲宜蘭行 小愛轉化成大愛

圖說: 上週末3/22(六)宜蘭榮董聯誼珠寶義賣活動,大愛感恩科技志工李尊浩向與會的民眾解說愛護地球動物_極地動物毛毯製作意義內涵與產品特色期盼藉由這次義賣因緣,結合宜蘭鄉親的愛心,一同將小愛轉化成大愛,讓菲律賓海燕受災鄉民感受到來自台灣暖暖的關懷。(攝影者: 楊孫斌)3/22 (六)羅東聯絡處內人聲鼎沸,原來是宜蘭榮董聯誼珠寶義賣活動,發心榮董大德紛紛捐出家中珍藏的玉石珠寶、錦衣玉帛,大愛感恩科技也一同響應此次義賣活動,期盼藉由這次義賣因緣,將有形珠寶轉化成無形的愛心,一同將小愛轉化成大愛,結合宜蘭鄉親的愛心,讓菲律賓海燕受災鄉民感受到來自台灣暖暖的關懷。

現場有很多宜蘭當區慈濟志工一同來護持,有別於珠寶義賣區的繁華貴重,大愛感恩科技所呈現的是樸素及環保人文,每一件環保織品都蘊含著無窮的愛心,在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同仁 李尊浩師兄和 楊孫斌師兄講解之下,現場榮董大德與民眾對環保產品背後的意義更了解,原來大愛感恩科技所推動的並非鼓勵消費,而是為了降低對地球資源的開採,以及被人類丟棄可再回收資源再利用,傳達的是「以置換代替消費」觀念,有實際需求替換時就可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加上此次與海燕義賣結合,大家紛紛慷慨解囊響應次次活動。

大愛感恩推廣的品項也是現場榮董大德與民眾感興趣的一部分,現場所展示的環保機能運動襪、三色條紋圍巾和兒童系列等日常生活用品外,也特別展示研發在賑災中讓慈濟志工所穿著的“ 慈悲科技“ 產品,其中一位請購者 林木溪先生了解大愛感恩對環保的努力與不捨海燕災民,同時也喜愛大愛感恩科技支環保生活用品,不僅自己請購而且還邀約朋友購買,來響應此愛心義賣,其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善心令人欽佩。

大愛感恩科技 楊孫斌 宜蘭報導

Read more

慈援起菲宜蘭行 小愛轉化成大愛

圖說: 上週末3/22(六)宜蘭榮董聯誼珠寶義賣活動,大愛感恩科技志工李尊浩向與會的民眾解說愛護地球動物_極地動物毛毯製作意義內涵與產品特色期盼藉由這次義賣因緣,結合宜蘭鄉親的愛心,一同將小愛轉化成大愛,讓菲律賓海燕受災鄉民感受到來自台灣暖暖的關懷。(攝影者: 楊孫斌)3/22 (六)羅東聯絡處內人聲鼎沸,原來是宜蘭榮董聯誼珠寶義賣活動,發心榮董大德紛紛捐出家中珍藏的玉石珠寶、錦衣玉帛,大愛感恩科技也一同響應此次義賣活動,期盼藉由這次義賣因緣,將有形珠寶轉化成無形的愛心,一同將小愛轉化成大愛,結合宜蘭鄉親的愛心,讓菲律賓海燕受災鄉民感受到來自台灣暖暖的關懷。

現場有很多宜蘭當區慈濟志工一同來護持,有別於珠寶義賣區的繁華貴重,大愛感恩科技所呈現的是樸素及環保人文,每一件環保織品都蘊含著無窮的愛心,在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同仁 李尊浩師兄和 楊孫斌師兄講解之下,現場榮董大德與民眾對環保產品背後的意義更了解,原來大愛感恩科技所推動的並非鼓勵消費,而是為了降低對地球資源的開採,以及被人類丟棄可再回收資源再利用,傳達的是「以置換代替消費」觀念,有實際需求替換時就可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加上此次與海燕義賣結合,大家紛紛慷慨解囊響應次次活動。

大愛感恩推廣的品項也是現場榮董大德與民眾感興趣的一部分,現場所展示的環保機能運動襪、三色條紋圍巾和兒童系列等日常生活用品外,也特別展示研發在賑災中讓慈濟志工所穿著的“ 慈悲科技“ 產品,其中一位請購者 林木溪先生了解大愛感恩對環保的努力與不捨海燕災民,同時也喜愛大愛感恩科技支環保生活用品,不僅自己請購而且還邀約朋友購買,來響應此愛心義賣,其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善心令人欽佩。

大愛感恩科技 楊孫斌 宜蘭報導

Read more

2014,3/28,銘傳大學人文講座

【對象】銘傳大學大學學生
【時間】2014年3月28日(五) 14:3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人文薰陶知惜福   銘傳學子懷感恩
慈濟社區網:  實作學知福 銘傳學子習人文

20140402_7.jpg20140402_8.jpg
Read more

2014,3/28,銘傳大學人文講座

【對象】銘傳大學大學學生
【時間】2014年3月28日(五) 14:3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人文薰陶知惜福   銘傳學子懷感恩
慈濟社區網:  實作學知福 銘傳學子習人文

20140402_7.jpg20140402_8.jpg
Read more

2014,3/28,鴻明環保科技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鴻明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楊華鴻
【時間】2014年3月28日(五) 14:00 - 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鴻明科技合作交流  大愛感恩大“義”為先

慈濟社區網: 大義向前 掌握永續力量 

20140328_12.jpg20140328_13.jpg
Read more

2014,3/28, 《數位時代》2014年綠色品牌大調查頒獎典禮

【對象】家和師伯和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時間】2014年3月28日(五) 13:30-15:20
【地點】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
大愛心新聞:  「綠色品牌」領頭羊 道法自然愛無價
慈濟社區網:    綠色品牌高肯定 大愛獲雙榮耀
20140402_5.jpg20140402_6.jpg Read more

協力重建新家園 獨魯萬推行環保

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慈濟在獨魯萬持續關懷,帶動環保風氣,回收運動已經推廣到25個里,有70名志工投入。

菲律賓海燕風災,四個月時間過去,慈濟人第一時間啟動援助,陪伴至今,愛的循環一波接一波。從今年二月起,獨魯萬市的本土志工,響應慈濟資源回收,從一開始的個位數參與,到現在回收運動已經推廣到獨魯萬的25個里,倍數成長到七十名志工投入。 

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 李偉嵩:「身為慈濟的志工,非常重要的一點,要保持笑容。」 

穿上慈濟發的灰上衣,菲律賓獨魯萬的本土志工,步伐整齊一致的出發,沿街向居民收取回收物。尤其這一家,等於是左鄰右舍的資源回收中繼站。 

居民 摩瑪:「除了自家有回收,也向鄰居收集回收物,要不是慈濟,獨魯萬不會像現在一樣好轉,慈濟志工是第一個來幫我們的。」 

這些木板和錫片搭起的簡易屋,幾乎都是利用慈濟給予的慰問金重新蓋起,居民懷著一份感恩心,捐出回收物。 

居民 歐碧戈:「我就收集這些塑膠瓶,這是我回報慈濟的方式。」 

今年二月開始,獨魯萬的本土志工,自發性參與資源回收。一開始,只有四個人,現在來了七十人,也推廣到獨魯萬的25個里。去的路上,兩手空空,回程,滿載而歸。小貨卡上頭裝的回收物,充滿海燕風災居民回饋的心意。 

亞關 博麗妮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我的夜晚真美麗 鄰居相約做環保

屏東市公所邀請慈濟志工,投入市公所環保推廣,以帶動唱的方式,邊唱邊分類,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將環保落實社區傳承經驗。

屏東市公所邀請慈濟志工,投入市公所環保推廣。慈濟志工邀請周遭鄰居,以帶動唱的方式,邊唱邊分類,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將環保落實社區也傳承經驗,從實際行動中愛地球。 

跟著音樂,大家一起來,夜間做環保,還能帶動唱。這裡是屏東市區,附近居民晚飯後,不在家看電視,反倒把握機會,相邀大夥,回收做分類,還能伸展肢體,運動兼環保。 

慈濟志工 李玉燕:「希望用這樣的呈現,來跟居民共聚同樂,來為環保回收盡一分力量。」 

相隔不遠,轉過一條街,這裡也有一群人,也在做環保。 

志工 與 居民:「很棒喔!這是在這裡,這個也在這裡,這個不一樣喔!這個是在這裡。」 

耶,差一點放錯邊,沒關係,志工就在一旁,教你正確分類。環保觀念落實社區,這裡的民眾,得自己動手做,從一次次實做中,養成好習慣。 

民眾 陳少杰:「其實養成一個習慣之後,不做反而會覺得怪怪的,而且順手有點像是丟垃圾一樣,順手就把它分類好。」 

屏東市里長 吳興成:「有夠好的,比較不會有人亂丟垃圾,大家都很有心,都撿一撿一大堆,交給師姊。」 

環保救地球,透過志工們走入社區,讓民眾參與的同時,把環保分類好習慣,帶回家。 

真善美志工 戴敦仁 張春來 林美瑜 林慶德 屏東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