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24 三月 2014

2014,3/25,台北科技大學「國際觀培養-國際企業經營實務」分享

【對象】鼎銘師伯和台北科技大學學生
【時間】2014年3月25日(二) 18:30 - 20: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環保人文傳北科 期勉付出掘井人
 
20140328_6.jpg20140326_6.jpg
Read more

2014,3/25,吉國農業部長鄺席瑞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吉國農業部長鄺席瑞等十二人和外交部亞太司專員林宏勳
【時間】2014年3月25日(二) 10:00 - 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吉里巴斯大愛行  環保人文匯人心
慈濟社區網: 為下代解決問題 吉里巴斯讚大愛 

20140325_8.jpg20140325_7.jpg
Read more

2014,3/24,【人文講座】慈大曾漢榮教授分享-人生意義的追求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
慈大曾漢榮教授 (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 主任)
【時間】2014年3月10日(三)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新聞: 人文薫香述真理、善導妙法寓人心
20140324_5.jpg20140324_6.jpg




Read more

2014,3/24,綠色小巨人計畫前會

【對象】塑膠中心 品質環境安全布企業永續組 張家淵組長等人
【時間】2014年3月24日(一) 13:3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減碳推動國際觀 大愛清流綠標竿
慈濟社區網: 綠色小巨人 大愛心標竿

20140324_8.jpg20140324_9.jpg
Read more

如來藏蘊眾生心 慈悲智慧利群生

圖說: 研發部陳意容博士介紹介紹投資近三千萬元的研發中心,研究目標與實驗室在各項環保再生織品的檢測等功能。(攝影者:陳讚國)創意(Creative)是一種創新(Innovation)與突破的能力,在一般公司創新的目的往往在於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或盈利能力,進而獲取潛在的利潤。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則是秉持將大愛與專業的結合,持續追求創新與突破,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的創立,本就是源自慈濟『不忍大地受毀傷、不忍蒼生受苦難』的本懷,與慈濟人道援助多年國際賑災經驗、為災民研發用品,所以這些創新的科技中,蘊含了慈悲與智慧。對於這些付出無所求的慈濟志工,證嚴上人即讚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無限量的智慧都可以研發出來」。

“ 續物命,造福慧“ 是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在醫療教育領域,慈濟技術學院師生除了用心於學術學習,令人讚歎的同樣孜孜投入於利群生之醫療用品創意研發。3月21日,在大愛感恩科技舉行的這一場互動研討會,由慈濟技術學院研發長林祝君老師帶領,及劉威忠老師、耿念慈老師、林欣怡老師陪伴,以護理系為主十二位參與產學研發中心專案的同學,分別發表各組進行中結合大愛感恩環保材質的醫療用品研發方案,只見輪番上台不論是資深的「一軍」、「二軍」的學姊們,抑或「三軍」、「四軍」的學妹,個個侃侃而談,包括『引流管懸吊及收納裝置』、『輕巧型壓瘡預防減壓墊』、『農業生醫研究中心研發』等,構想具體成熟,兼具實用與人文意涵,看得出同學們誓為病苦眾生拔苦難的用心。

圖說: 各組進行中結合大愛感恩環保再生材質的醫療用品研發方案,構想具體成熟,兼具實用與人文意涵,看得出同學們誓為病苦眾生拔苦難的用心。(攝影者:陳讚國)大愛感恩科技則由分別資訊部虞珊明師兄導覽低碳概念館各項慈悲科技/廣行恆持環保再生產品成品展示,及研發部陳意容博士介紹投資近三千萬元的研發中心的研究目標與實驗室在各項環保再生織品的檢測等功能。研發長林祝君老師表示,這是她一年內第二次來訪,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綠色元素的核心應用下,淬鍊出慈悲科技的應用,開發之產品除了與生活貼近,並且能夠引領心時尚,同時最重要的是團隊合和互協的運作模式,相信讓參訪的同學經由實際參訪交流獲益良多。

圖說: 這次大愛感恩與慈濟技術學院完美的交會,即是拳拳服膺證嚴上人慈示:『實踐慈悲科技具大用。』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研發賑災與護理產品,以應災難來臨時及時運用,以感恩尊重的精神,延續愛的力量。(攝影者:陳讚國)護理系蘇琮琇同學表示除了寶特瓶回收做環保再生科技產品外,還能做到將保麗龍或塑膠袋經由熱裂解還原成燃料油,感到不可思議。經由這次交流學習到『只要有心,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環保不僅可以改變個人也能拯救地球,同時發願會運用『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繼續投入在生醫及醫療用品改良與創新研發。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次大愛感恩與慈濟技術學院完美的交會,即是拳拳服膺證嚴上人慈示:『實踐慈悲科技具大用。』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研發賑災與護理產品,以應災難來臨時及時運用,以感恩尊重的精神,延續大愛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如來藏蘊眾生心 慈悲智慧利群生

圖說: 研發部陳意容博士介紹介紹投資近三千萬元的研發中心,研究目標與實驗室在各項環保再生織品的檢測等功能。(攝影者:陳讚國)創意(Creative)是一種創新(Innovation)與突破的能力,在一般公司創新的目的往往在於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或盈利能力,進而獲取潛在的利潤。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則是秉持將大愛與專業的結合,持續追求創新與突破,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的創立,本就是源自慈濟『不忍大地受毀傷、不忍蒼生受苦難』的本懷,與慈濟人道援助多年國際賑災經驗、為災民研發用品,所以這些創新的科技中,蘊含了慈悲與智慧。對於這些付出無所求的慈濟志工,證嚴上人即讚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無限量的智慧都可以研發出來」。

“ 續物命,造福慧“ 是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在醫療教育領域,慈濟技術學院師生除了用心於學術學習,令人讚歎的同樣孜孜投入於利群生之醫療用品創意研發。3月21日,在大愛感恩科技舉行的這一場互動研討會,由慈濟技術學院研發長林祝君老師帶領,及劉威忠老師、耿念慈老師、林欣怡老師陪伴,以護理系為主十二位參與產學研發中心專案的同學,分別發表各組進行中結合大愛感恩環保材質的醫療用品研發方案,只見輪番上台不論是資深的「一軍」、「二軍」的學姊們,抑或「三軍」、「四軍」的學妹,個個侃侃而談,包括『引流管懸吊及收納裝置』、『輕巧型壓瘡預防減壓墊』、『農業生醫研究中心研發』等,構想具體成熟,兼具實用與人文意涵,看得出同學們誓為病苦眾生拔苦難的用心。

圖說: 各組進行中結合大愛感恩環保再生材質的醫療用品研發方案,構想具體成熟,兼具實用與人文意涵,看得出同學們誓為病苦眾生拔苦難的用心。(攝影者:陳讚國)大愛感恩科技則由分別資訊部虞珊明師兄導覽低碳概念館各項慈悲科技/廣行恆持環保再生產品成品展示,及研發部陳意容博士介紹投資近三千萬元的研發中心的研究目標與實驗室在各項環保再生織品的檢測等功能。研發長林祝君老師表示,這是她一年內第二次來訪,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綠色元素的核心應用下,淬鍊出慈悲科技的應用,開發之產品除了與生活貼近,並且能夠引領心時尚,同時最重要的是團隊合和互協的運作模式,相信讓參訪的同學經由實際參訪交流獲益良多。

圖說: 這次大愛感恩與慈濟技術學院完美的交會,即是拳拳服膺證嚴上人慈示:『實踐慈悲科技具大用。』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研發賑災與護理產品,以應災難來臨時及時運用,以感恩尊重的精神,延續愛的力量。(攝影者:陳讚國)護理系蘇琮琇同學表示除了寶特瓶回收做環保再生科技產品外,還能做到將保麗龍或塑膠袋經由熱裂解還原成燃料油,感到不可思議。經由這次交流學習到『只要有心,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環保不僅可以改變個人也能拯救地球,同時發願會運用『搖籃到搖籃』的設計理念,繼續投入在生醫及醫療用品改良與創新研發。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次大愛感恩與慈濟技術學院完美的交會,即是拳拳服膺證嚴上人慈示:『實踐慈悲科技具大用。』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研發賑災與護理產品,以應災難來臨時及時運用,以感恩尊重的精神,延續大愛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早起參訪環保站 企業員工心震撼

慈濟環保站不只做資源回收還兼具教育功能,假日也常有企業團體預約參觀。

慈濟環保站不只做資源回收還兼具教育功能,假日也常有企業團體預約參觀。台中市健通藥品公司老闆成立讀書會,定期關懷長者和弱勢團體,這一天這個讀書會,包括員工和眷屬共35人一起參訪福興環保站,學習垃圾分類,洗滌身心共同成長。 

假日一大清早,環保教育站已經熱鬧滾滾,任職藥品公司的蔡育嘉只要遇到休假日,總是要睡到自然醒才願意一起床,這是他第一次參觀慈濟環保站,嚇了一跳。 

藥品公司員工 蔡育嘉:「雖然起床很痛苦,可是我來到這裡之後,發現好多人都在這裡做環保,心裡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藥品公司員工 洪培雅:「我們不是喊口號說,我們要環保,我們要環保,我們真的自己身體要去力行。」 

健通藥品公司老闆鄭伯昇,帶領員工成立啄木鳥讀書會,定期淨山,社區關懷以及幫助弱勢團體,一點一滴洗滌身心。 

藥品公司老闆 鄭伯昇:「舉手之勞,你付出時間,把內心的愛付出,就是可以來做環保。」 

每個人都能做環保,每天少用一個紙盒,就是好的開始。 

藥品公司員工 陳群鵬:「我一天省下一個紙盒,我一年省下365個,在那邊工作三年,我省下幾個,一千多個。」 

接下來可以進行環保綠生活「一日五善」,省水,省電,素食,攜帶環保餐具,改變交通工具,每天進步一點點,共同愛地球。 

張美齡 蔡憲忠 真善美志工 台中報導

Read more

中區志工忙不迭 務求營隊臻圓滿

來自五個國家地區,780位慈濟環保志工,齊聚在花蓮靜思堂,參加精進研習(3/21-22)。大家從實際行動中力行環保,帶回當地分享與推動。

來自五個國家地區,780位慈濟環保志工,齊聚在花蓮靜思堂,參加精進研習(3/21-22)。這次由台灣中區三百多位志工,承擔各個功能組的工作,大家從實際行動中力行環保,不光是從火車站步行前往靜思堂,包括生活和香積各方面,也務求克勤克儉,許多學員都說要將三天來滿滿的收穫,帶回當地分享與推動。 

中區慈濟志工 陳翠娟:「寮房組、香積組、生活組,說要十個人,他們人到了嗎?」 

一邊忙著調配人力,一邊又和志工核對課務的相關事宜,慈濟志工陳翠娟在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上,忙得焦頭爛額,但唯一的信念就安住大家的心。 

中區慈濟志工 陳翠娟:「所謂協調組就是任何功能(組),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來做一個橋梁,所以在這個等待的過程當中,可能各個功能有任何的問題來,我要做的一個工作就是安心,安住他們的心,堅固不動,那我相信我們的活動,就一定能夠圓滿。」 

為了要服務780位環保幹事,圓滿這次的課程,中區慈濟志工動員了三百多人,承擔幕後工作,儘管多數學員都是資深慈濟志工,但大家無不把握機會力求精進。 

新加坡慈濟志工 陳蘇姍:「為了配合一些師兄姊,不要拿太多天的假期,大家就一起幸福一點,就是搭半夜的飛機,然後早上很早到台灣,馬上就來上課,上完, 
就是當天之後馬上下課了,馬上趕機場又再回去這樣子,配合目前全球慈濟志工正在落實的「晨鐘起 薰法香」運動,這次環保課程也著重在心靈方面,希望大家要回歸清淨的本性。」 

泉州慈濟志工 施利群:「上人跟精舍法師他們真的是,把環保理念落實在生活點滴中,其實我們都講在做環保,還不如說在生活點滴的,每個當下,要多用心。」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曾貴松:「其實我們做環保,不只是說,為了要分類,我們做環保,也就是說希望我們能夠,回歸我們的清淨的本性。」 

慈濟推動環保超過二十年,從當初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這一念心開始,如今擴大到全球,始終不變的,是單純的心念,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乾淨的地球。 

真善美志工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清平度日貢獻社會 人生真正富足

住在高雄的楊寶物,今年78歲,身體仍然很健朗,八年來,每天風雨無阻,騎腳踏車到靜思堂做志工。

住在高雄的楊寶物,今年78歲,身體仍然很健朗,八年來,每天風雨無阻,騎腳踏車到靜思堂做志工。住家附近的便利商店、社區都是她資源回收的「管轄範圍」,以前的她是家庭主婦,在家無聊看電視,現在則是環保志工,天天出門種福田,生活踏實富足。事實上,楊寶物出身自高雄鹽埕望族,排行么女,物質富裕生活無虞,但她說,生活簡單,投入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才是人生富足之道。 

慈濟志工 楊寶物:「我今年是78歲,每天都騎腳踏車,到靜思堂來做志工,之前在家家境很好,結婚後也是還好啦,被人倒過錢這個轉折,我覺得錢是身外之物,我看妳都做得很,細,對啊,我要做好,我不能隨便做,人生有夠用就好,對不對,我都跟我孩子說,我們(生活)安定就好,要用(錢)不用再煩惱,我可以有那個時間,在這裡做志工,很穩定,對不對,還要要求多少,不要啦,要知足。 

我等一下再用,做環保這件事就是說,我們可以愛護地球、救人,很歡喜心、很高興,走那麼遠,走這麼遠 該做要做,能做就是幸福,幸福,我每天都是這樣,做啊,時間很充實,做得高興啊,就不會累,我要收回收,早上去那邊,現在來這邊收,對啊,收多少?生意好嗎?生意很好,還有喔,人生的幸福就是健康,健康沒事就能跟人家,我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要去哪邊做志工,就去做志工,人家叫我做什麼事情,我都可以出門,就是很幸福。」 

採訪撰稿 張宜茜 
攝影剪輯 王昭中 

Read more

清除牆上小廣告 還原社區美家園

北京地區,最近霧霾情況相當嚴重,因此慈濟志工特地利用環保親子營的機會,向孩子們介紹霧霾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範。

北京地區,最近霧霾情況相當嚴重,因此慈濟志工特地利用環保親子營的機會,向孩子們介紹霧霾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範;而在天津,慈濟志工也參與薊縣政府舉辦的社區環保活動,志工希望藉由帶動,起示範作用,號召更多當地民眾投入環保行列。 

慈濟志工 張連:「今天咱們來這裡也是,咱們第一個做人品典範,做一個帶動,第二個回去以後,從咱們每一個人開始做起,從每一個家裡開始做起,一定要垃圾減量。」 

力行愛護家園的行動,天津慈濟志工,應邀參加薊縣的社區環保活動,大家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努力將牆上的小廣告去除。 

天津民眾:「一下子就顯得又衛生,又清潔,又乾淨,心情上當然是舒服。」 

天津民眾 張桂榮:「清除小廣告這挺好,謝謝你們了。你們都挺熱情,辦事幹的工作都挺認真的,挺好。」 

志工分工合作,不光是清除牆面上的廣告紙,大家也將散落在地面上的碎紙,仔細掃起,讓社區恢復原本整潔的面貌。 

志工 劉玉蓮:「頭一次參加這個義務活動,非常地開心,看到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為咱們美麗的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非常的高興,以後我繼續參加,希望大家,把我們的家園建得更美麗。」 

春天的北京,霧霾相當嚴重,因此慈濟志工在這個月的環保親子營中,也特別以空氣污染為題,向大家介紹霧霾形成的原因,希望孩子藉此學習如何保護環境。 

環保親子營學童 陳梓盟:「少扔垃圾,多綠色出行,少用紙、電之類的物品。」 

志工利用遊戲,將環保及靜思語的觀念融入其中,啟發孩子們心中善的種子。 

家長 李美霞:「孩子從小就有這樣的助人心願,我覺得特別好,還是因為,這個做環保各方面,包括讀書會就是從各方面,他會懂得要助人,我覺得給孩子帶來了特別好的,善良的一個啟發點。」 

愛護地球,不分你我,一點點的付出,也能為綠色生活加分。 

王穎 付雄濤 付傳蓮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