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0 三月 2014

2014,3/20,伯津綠色科技總經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伯津綠色科技黃子敏總經理
【時間】2014年3月17日(一) 15:00 - 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伯津綠色科技交流 共聚力量回饋社會
慈濟社區網: 震撼資源續物命 聚善回饋

20140320_9.jpg20140320_8.jpg
Read more

2014,3/20,紡織所林明志博士等人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對象】紡織所林明志博士和產品部能源組林鴻儒研究員
【時間】2014年3月20日(一) 14:00 - 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行動能源紡織品  智能科技遇慈悲 
慈濟社區網 :    行動能源更慈悲 功效再加倍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41_6_20140320_5.jpg20140320_6.jpg

Read more

2014,3/20,慈濟技術學院產學合作交流

【對象】慈濟技術學院 陳皇曄助理教授、林珍如副教授、東華大學陳欽洲教授
【時間】2014年3月20日(四) 11:3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一樓低碳人文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杏壇業界合作飄香 掘井泉水流遍心田
慈濟社區網: 主動成代言人 掘井人創活水

20140320_7.jpg20140320_4.jpg
Read more

通訊專才架設視訊 促成聞法好緣

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每天清晨薰法香,凝聚了慈濟志工的向心力,也像打了一劑強心針,激勵大家要更精進。

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每天清晨薰法香,凝聚了慈濟志工的向心力,也像打了一劑強心針,激勵大家要更精進。原本的夜間環保站,多了日間服務,志工們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增加付出的機會。也有社區志工,因為來協助網路連線,讓薰法香的活動可以順利進行,這樣的機緣,讓他在無形中也感受到聞法的喜悅,跟著投入聞法,甚至主動將這樣的活動,推廣到其他社區。 

慈濟志工 吳儀榮:「每天上人給我們的法,就在我們做生意的時候會運用到,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很好的嘛。」 

聽佛法 有助做生意,通訊行老闆吳儀榮,過去想把生意做大,脾氣也很大。 

通訊行員工 詹芳菲:「動不動就會發脾氣那種,就是他罵人的時候,也不用看時間的,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真的是改觀了,他整個人都(身段)很軟,軟化下來,強調的就是不要跟人家結惡緣。」 

不與人結惡緣 而是要廣結善緣,吳儀榮將佛法的道理,運用在工作、生活,天天聞法 天天跟證嚴上人取經,緣起於 去年八月,慈濟馬六甲分會,推動晨鐘起 薰法香。 

當時慈濟志工聞法,網路很不穩定,請來開通訊行的社區志工吳儀榮,協助解決問題,沒想到過程中,也感染到佛法的喜悅。 

慈濟志工 吳儀榮:「因為之前我們沒有接觸到佛法,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因緣果報,之後慢慢了解到,我們每天所造的可能是業,連說話 都會造口業。」 

深感聞法的重要,吳儀榮也希望能促成社區志工,就近聞法,他主動到五個社區架設網路連線,培訓音控人員。 

慈濟志工 蔡育丹:「如果遇到音控方面的,或者是視訊方面,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馬上打給吳師兄,吳師兄當下就幫我們解決,慈濟志工 吳儀榮,看到他們每個薰法香 越薰越有(法喜),人也越來越多,那麼就激起我的興趣來護持。」 

半年多來,馬六甲的志工們,聞法 無一日間斷,大家天天聚在一起,也凝聚了行善的向心力,為了在環保工作更精進,原本只有夜間做回收分類的環保站,還開放了日間工作,讓家庭主婦 白天不用工作的志工、居民,增加付出的機會。 

社區民眾 林淑慧:「能幫助人囉,有師姊他們全部都參加,全部合作一起幫忙囉。」 

慈濟志工 吳儀榮:「大家都很發心 其實不難,這些師兄姊,如果要叫他們出來(做志工),只是我們沒有跟他互動。」 

法入心 法入行,志工們串連愛心,在環保站實踐佛法生活化的精神。

Read more

遲遲未見有效降雨 乾旱日趨嚴重

馬來西亞連2個月不下雨,當地區民開始思考,平常都是怎麼樣使用珍貴的水資源。慈濟志工分享省水秘訣,祈求上天早日降下大雨。

當大家在注意馬航班機消失的時候,在西馬來西亞也正面臨嚴重的乾旱。馬來西亞年雨量2500mm,跟台灣差不多,但這次2個月不下雨,讓當地區民開始思考,平常都是怎麼樣使用珍貴的水資源。慈濟志工邀約社區會眾,分享省水秘訣,祈求上天早日降下大雨。 

已經乾涸見底的河道,枯黃的樹葉,一再顯示馬來西亞地區的乾旱。這次的乾旱,北起吉打南至新山,11個州區,全部都是乾旱的範圍。 

慈濟志工 葉志偉 與 消防人員:「今天已經第四起,(光是這裡嗎),已經四起了。」 

棕櫚果實充滿油脂,受不了高溫曝曬起火,馬來西亞是棕櫚油產量第二大的國家。從1月中開始到3月中,天空沒下一滴雨,不僅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更影響一般大眾。 

攤開報紙都是都是缺水的新聞,打開水龍頭,也不見珍貴的水滴。因為這場乾旱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水的重要。 

民眾:「第一輪洗過後,才用清水洗,要不然就留下來,沖廁所,(以前都沒這樣子嗎),以前不會啦,有水的時候,都不至於到這樣。」 

希望上天早點降下甘霖,志工們特別邀約社區會眾,一起祈求,也推廣省水招式。 

志工 蔡文炘:「除了沖水馬桶之外,還有那個洗衣機的水,我們可以善於利用。」 

雙手合十,祈求天佑馬來西亞,並祈盼來場大雨,洗盡一切憂愁。 

何佳原 史貽興 鄭文發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福衛二號監測10年 襄助53國防災

人造衛星,可以用來防災救災嗎?隨著科技進步,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做到了,台灣也不例外,讓居民和救災人員,提早趨吉避災。

人造衛星,可以用來防災救災嗎?隨著科技進步,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做到了,台灣也不例外。台灣第一顆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簡稱:福衛二號),在2004年5月21號,由美國火箭攜帶發射升空,成了國人自主擁有的人造衛星,這十年來,執行台灣地形和全球災害的觀測任務。不論台灣,還是其他國家的天然災害,都即時提供空拍圖,搭配航攝飛機和無人飛機的空拍影像,建構完整的空中情報網,讓居民和救災人員,在災害來臨前,提早趨吉避災。今天的「災防風雲錄」,帶您了解天空和太空的防災科技。

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地形巨變,透過衛星觀測系統,成了3D影像。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張桂祥:「能夠很清楚看到,整個災後跟災前,地形地物的變化,還有受毀的情形,我想這個是以前,沒辦法做到的。」 

大地反撲的可怕,連太空中的衛星「福衛二號」,都看得一清二楚。 

國家太空中心技術員 汪月霞:「有大型的崩落物,擋住了原本(桃源鄉),河川的河道,然後形成了一個阻塞。」 

防災千里眼,衛星扮演關鍵角色,「福衛二號」是台灣第一顆遙測衛星。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是福衛二號1:1的模型,大概有兩個人高度,真正的衛星,目前正離地表900公里的高空,透過望遠鏡頭,偵測地表的任何動態。」 

國家太空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士傑:「(福衛二號)每天都可以,過台灣一次,所以它每天至少可以,拍攝台灣1個條帶。」 

從東到西,總共有7個條帶,所以用7個條帶,組合成一個全部的台灣,然後就可以有,完整台灣的資訊。 

福衛二號是光學衛星,拍攝時,無法穿透雲層,遇上風雨和濃霧天候,災區資訊、就得藉助無人飛機的空拍影像。 

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 陳美珍:「在大型飛機,或是衛星影像,不容易在短時間,取得(災區影像)的時候,我們就會把無人飛機,派遣出去作業。」 

飛機和衛星,從天空和太空,完整記錄台灣,這些珍貴影像,需要技術人員接收分析。 

福衛二號啟用第一年,碰上南亞海嘯,即時發揮國際救災功用,至今運轉十年,協助全球53個國家,監測239個災害事件。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張桂祥,因為這些照片,它(大陸政府)撤離了下面,有可能被堰塞湖,沖毀的一些居民。 

有些我們人沒辦法,看到的地方。 

衛星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大區域的,一個災後的勘查。 

2015年年底,福衛五號將被發射到太空,接續福衛二號的任務,防災行動、從點到面,擴及全球3D資料庫。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組長 張子瑩:「空間情報我們分為三層。」 

最高層就是我們衛星的影像,然後中間層就是我們航攝飛機,有人飛機這部分,然後最低層,就是我們所謂的無人飛機載具,來提供這樣子一個資訊。 

科技來自人性,防災人員、運用衛星和飛機的空拍技術,做出趨吉避凶的判斷,讓第一線的救災弟兄,穩健又安全的走在災區土地,搶救生命。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Read more

克服語障精進付出 環保菩薩典範

有心就不難,志工李玉仙,罹患色素低視網膜炎,視力逐漸模糊,但她仍用心聞法,參與手語演繹和環保。

有心就不難,桃園慈濟志工李玉仙,因為罹患色素低視網膜炎,視力逐漸模糊,但她仍用心聞法,參與手語演繹和環保。同樣克服困難的,還有高雄的劉寶中師兄,語言的障礙,讓他從小自卑,慈濟人無私的愛,讓他投入環保不遺餘力,也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要穿上藍天白雲的慈濟制服。證嚴上人在今天的志工早會開示,不要輕視自己,發揮愛的能量,行菩薩道,自度度人,成為人生典範。 

心念堅定,不怕困難。高雄環保志工劉寶中,因為語言的障礙,受到歧視,從小自卑。因為接觸了慈濟,看見大愛,開始積極投入資源回收,勇於承擔的他,也立志未來要穿上藍天白雲的制服。 

證嚴上人開示:「人間菩薩,呵護大地,投入,發揮他們愛的能量,真的都是不要輕視自己,只要有心,不只是自度,也可以度他人,這都是人生的典範。」 

同樣用心克服障礙,桃園慈濟志工李玉仙,因為『色素低視網膜炎』,視力逐漸模糊,儘管生活許多不便,但道心依舊堅定,做慈濟不改變,深入佛法,投入手語演繹。 

證嚴上人開示:「其實只要有心,就是沒有這種六根相的分別,只要願意,我們人人智慧平等,因為人人皆有佛性,行菩薩道,總而言之,人生我們都是要好好的及時把握。」 

逆境的磨練當修行,人間菩薩,運用智慧,把握及時付出的機會,力行為人群付出的人生方向。 

江杏幸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環保教育深扎根 善用資源愛永續

四川什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在當地推動環保,在今年1月成立「四川省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四川什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在當地推動環保,在今年1月成立「四川省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這天什邡市國人小學的小朋友及家長,成為第一個參觀的團體。在這裡不僅體驗做環保,也讓小朋友們為自己的父母奉上午餐,許多家長感動落淚。 

伸手摸摸柔軟的毛毯,讓小朋友們忍不住一個個把小臉貼上去。在這裡,什邡大愛感恩科技,今年度開始承擔起四川省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任務,廣大的廠區,不僅提供當地就業機會,也讓環境教育從小扎根。 

七手八腳的把回收物一一分類,對這些小朋友來說,更了解每一分的資源,都可以妥善再利用。 

學生 邱珮琳:「我今天學會了,要保護地球,不要亂丟垃圾,要珍惜身邊的資源。」 

要珍惜的不只有資源,還有身邊的人。媽媽抹去眼角的淚珠,孩子第一次以感恩心向父母送上餐點。在這裡不僅學會做環保,也知道要孝順,體貼父母心。 

葉萍 四川報導

Read more

雙向交流心對話 愛與關懷互感動 — 大愛與美國實業集團座談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兄(左二)除闡述公司的使命及願景外,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左一)也藉由一問一答讓實業家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是個集合眾人愛心接力的平台,更是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職場與道場。(攝影者:蔡知穎)上周末於花蓮靜思堂中有將近八百位多位實業家以及志工參加2014年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該營隊始於1995年的靜思生活營,主要為接引社會各界的實業家認識慈濟,進而投入慈濟。  證嚴上人在志工早會中,也讚歎靜思生活營的年年地舉辦,已經影響許多企業體,由老闆而至員工一同投入行善的行列。三天兩夜的課程,讓不少實業家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美國總會前執行長 葛濟捨及 孫慈喜、曾文莉等資深志工,帶著十五位的靜思生活營的學員以及慈濟志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期待能暸解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使命/願景及核心價值等。

這一次來訪的人員中,更有美國最大的華人連鎖快餐餐飲集團「熊貓集團」,在美國有超過1500家連鎖快餐餐廳,每年都會定期回來參加實業家生活營,了解慈濟的真善美。來自「熊貓集團」美國克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教育訓練總經理Rebecca Gould說: 「你們不只研究如何回收利用資源與不浪費,更加研究如何回收使用過的成品,進一步化為可用的資源(搖籃到搖籃概念)」,更重要的是「產品製程中所包含的愛與關懷,以及『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精神,這些遠比利潤、價格、與其他商業化的理念來得重要」。

圖說:美國總會前執行長濟捨師兄及慈喜師姊、曾文莉等資深志工,帶著將十五位的靜思生活營的學員以及慈濟志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拜訪,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及願景。(攝影者:蔡知穎)不同於以往的演講,這是一場以座談的方式來分享互動,透過雙向對話,讓這群實業家對於大愛感恩有更深入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除闡述公司的使命及願景外,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也藉由一問一答讓實業家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是個集合眾人愛心接力的平台,更是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職場與道場。美國慈濟總會(東洛杉磯區)公關幹事暨文發處副主任 陳坤元師兄,承擔此次來訪的翻譯人員,聽完鼎銘師兄的問答回饋後,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他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來自於全台各地環保菩薩的無私用心的投入,這些產品蘊含了無限的大愛;當我們再推廣時,更能跟大家分享大愛品牌的背後涵意,並邀請大家一起來加入保護地球的行列。』

圖說:溫馨對談結束後,除了讓參訪人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新成立的研發中心,也由研發部洪碩廷博士(右三)跟大家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實驗室以掌握關鍵技術及研發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c2c) 永續循環為初步的目標。(攝影者:蔡知穎)來自新加坡的前實業家總召 沈喜洲(濟揚)師兄,分享到:「今天來訪真的收穫良多,也終於了解到為什麼新加坡的浴佛節要穿著大愛衫,讓所有大德們能感受到環保菩薩及實業家的用心與愛心,這份無私大愛是無價的。」一生無量,無量從一而生。 黃華德董事長期待大愛感恩科技自我朝向永續品牌發展,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讓大愛生生不息。

慈濟志工 曾文莉師姊長期在海外推動慈濟相關會務,她提到在海外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樣跟民眾來推廣環保理念,但是經過這一趟的參訪後,她瞭解到要推動,就是要“ 身體力行“ 廣結社會大眾一起落實環保於日常生活中,共同成為大地的園丁。

  證嚴上人期勉期許實業家以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做事業,更期待這一群菩薩,發揮自身影響力,將慈濟美善清流帶入美國主流社會,貢獻社會、利益人群。而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重點不是在於營收有多少,而是能夠將這份無私大愛傳遞給更多人,藉由不同的管道來做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蘇怡潔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雙向交流心對話 愛與關懷互感動 — 大愛與美國實業集團座談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兄(左二)除闡述公司的使命及願景外,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左一)也藉由一問一答讓實業家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是個集合眾人愛心接力的平台,更是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職場與道場。(攝影者:蔡知穎)上周末於花蓮靜思堂中有將近八百位多位實業家以及志工參加2014年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該營隊始於1995年的靜思生活營,主要為接引社會各界的實業家認識慈濟,進而投入慈濟。  證嚴上人在志工早會中,也讚歎靜思生活營的年年地舉辦,已經影響許多企業體,由老闆而至員工一同投入行善的行列。三天兩夜的課程,讓不少實業家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美國總會前執行長 葛濟捨及 孫慈喜、曾文莉等資深志工,帶著十五位的靜思生活營的學員以及慈濟志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期待能暸解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使命/願景及核心價值等。

這一次來訪的人員中,更有美國最大的華人連鎖快餐餐飲集團「熊貓集團」,在美國有超過1500家連鎖快餐餐廳,每年都會定期回來參加實業家生活營,了解慈濟的真善美。來自「熊貓集團」美國克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教育訓練總經理Rebecca Gould說: 「你們不只研究如何回收利用資源與不浪費,更加研究如何回收使用過的成品,進一步化為可用的資源(搖籃到搖籃概念)」,更重要的是「產品製程中所包含的愛與關懷,以及『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精神,這些遠比利潤、價格、與其他商業化的理念來得重要」。

圖說:美國總會前執行長濟捨師兄及慈喜師姊、曾文莉等資深志工,帶著將十五位的靜思生活營的學員以及慈濟志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拜訪,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及願景。(攝影者:蔡知穎)不同於以往的演講,這是一場以座談的方式來分享互動,透過雙向對話,讓這群實業家對於大愛感恩有更深入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師兄除闡述公司的使命及願景外,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也藉由一問一答讓實業家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是個集合眾人愛心接力的平台,更是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職場與道場。美國慈濟總會(東洛杉磯區)公關幹事暨文發處副主任 陳坤元師兄,承擔此次來訪的翻譯人員,聽完鼎銘師兄的問答回饋後,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他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來自於全台各地環保菩薩的無私用心的投入,這些產品蘊含了無限的大愛;當我們再推廣時,更能跟大家分享大愛品牌的背後涵意,並邀請大家一起來加入保護地球的行列。』

圖說:溫馨對談結束後,除了讓參訪人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新成立的研發中心,也由研發部洪碩廷博士(右三)跟大家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實驗室以掌握關鍵技術及研發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c2c) 永續循環為初步的目標。(攝影者:蔡知穎)來自新加坡的前實業家總召 沈喜洲(濟揚)師兄,分享到:「今天來訪真的收穫良多,也終於了解到為什麼新加坡的浴佛節要穿著大愛衫,讓所有大德們能感受到環保菩薩及實業家的用心與愛心,這份無私大愛是無價的。」一生無量,無量從一而生。 黃華德董事長期待大愛感恩科技自我朝向永續品牌發展,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讓大愛生生不息。

慈濟志工 曾文莉師姊長期在海外推動慈濟相關會務,她提到在海外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樣跟民眾來推廣環保理念,但是經過這一趟的參訪後,她瞭解到要推動,就是要“ 身體力行“ 廣結社會大眾一起落實環保於日常生活中,共同成為大地的園丁。

  證嚴上人期勉期許實業家以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做事業,更期待這一群菩薩,發揮自身影響力,將慈濟美善清流帶入美國主流社會,貢獻社會、利益人群。而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重點不是在於營收有多少,而是能夠將這份無私大愛傳遞給更多人,藉由不同的管道來做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蘇怡潔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