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依法行使 盼活化土地還綠意


慈濟內湖園區如果想要進行改善,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在各方的期望下,其實慈濟多年來也一直努力在尋找最好的計畫方案,並且不斷與當地居民及政府溝通,最重要的是,慈濟內湖計畫案一切都符合現有法令規定,善盡社會責任。

慈濟內湖園區自從民國八十六年購入,已經維持了十八年既有樣貌,基於鐵皮屋的安全考量,以及柏油地面排水不良的問題,必須改善現有空間。 根據法令規定,五千平方公尺以上的保護區,若想改建或增設建物,必須辦理變更。至於怎樣將這片保護區做最好的改善,各方看法不同,學界甚至建議,應該還地於湖。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第一點 我恢復你原來的環境, 下面是湖面對不對, 那我建築物上來講, 基礎當然還是在地下, 但是我建築物是在湖面以上, 可能兩層樓 三層樓, 是一個高的建築物, 所以我的建築物是在上方的, 那這樣子的話, 整個環境衝擊就不會那麼大 。」
慈濟營建處主任 林敏朝:「事實上這個意見, 在過去我們跟市政府, 多次的討論裡面, 也曾經討論過這樣的方式, 討論完之後會發現說, 我們依法的部分, 來處理就OK了, 就沒有問題了, 這個是有正式的公函喔, 我們是在法規的條件之下, 那原來把它架高這個部分, 我們就把它取消了 。」
慈濟志工 蔡明勳:「慈濟當初 (民國)八十六年, 來買這塊地的時候, 它是一個 破壞得很嚴重的環境, 北基地我們看到, 整片都是柏油路跟鐵皮屋, 其實對周遭的環境來講, 它生態不存在了, 它整個滯洪的功能, 也都沒有了, 那景觀其實都很差, 慈濟是希望說把這個部分, 如果申請通過的話, 把它變成一個環保的生態園區, 所以它兼有環保, 資源回收跟教育的功能。」

慈濟推出的計畫案,以「叢林道場」為主題,配合台北市都委會的建議,將容積率從120%降到100%,維持低度開發原則,結合綠建築與叢林、水池,與環境共生。
慈濟營建處主任 林敏朝:「前幾任的副市長(林崇一), 他看到這個規畫圖, 他非常地喜歡, 他覺得我們慈濟, 整個把它綠化出來, (這是我們最早的規畫圖) 對, 可是我們後來 更進一步地發展, 把這邊的迴廊也都取消, 變成綠地了。」

慈濟內湖計畫案以65%的綠地、35%的建蔽率為原則,將北基地上原有的鐵皮屋拆除,改建為弧形的靜思堂,做為急難救助時的救災調度中心、志工訓練中心,以及及環保教育中心。而南基地上原有的廢棄幼兒園則改建為社福空間,設有幼教中心、長青學苑、閱覽中心,以及社區文康與推廣中心。
慈濟營建處主任 林敏朝:「(北基地)這邊教室有從七樓, 然後五樓 三樓, 它是漸層 中間比較高, 然後漸層地退 往下, 我們為什麼採用這個方式, 是考慮說 通風, 因為我們善用這個(地形)鼓形, 它會有風 我們希望把風引到, 我們的教室群裡面, 或者講經堂裡面, 我們希望兼具採光跟通風, 而且是自然的。」
慈濟志工 蔡明勳:「除了35%的建蔽率的部分, 會有建築物以外, 剩下65%都會變成是綠地, 包括生態的園區, 包括有生態滯洪池, 都會在園區裡面被實現, 所以以後就會看到, 整片綠油油的園區, 那剛好跟對面大湖公園, 互相對映。」

新計畫可以增加23311平方公尺的綠地,綠建築加上重建的生態,可望將原本被破壞的綠色空間再度活化起來。

許斐莉 余國維 柯信志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