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22 三月 2015

繁中有序惜資源 點滴回收皆可用


華僑中學一百多位同學,來到板橋園區,進行環保教育研習課程,透過實地分類,認知到清淨在源頭的重要。(3/18)

教導學生如何做環保,華僑中學的校長,想到鄰近的板橋園區,帶著一百多位學生前來學習。

華僑中學校長 蔡枳松:「我們常講環保環保,怎麼做,今天來做這樣體驗之後,我相信同學會獲益良多。」

志工是在做中學習,這群學生也跟著一同來回收分類,眼前對學生來說是垃圾,但志工們卻從中找到再利用價值,即使是垃圾袋,分類就有十幾種。

志工 與 學生:「看不懂,對不對,像這個是花袋乾淨的,我們就放在這裡。」

看似複雜,實際操作後,都發現,也僅是舉手之勞,而清淨的源頭,要從自己做起。

華僑中學護理師 鄭進興:「內外都得到清淨,不只是環境清淨了,在這忙碌(回收分類)過程中,我內心也淨化不少。」

華僑中學學生 陳泰森:「吃完用完之後,用水沖一沖把它沖乾淨,這樣對做回收的人也比較好,今天自己來這邊體會,就發覺真的滿臭的。」

華僑中學學生 梁容爾:「倒下來,大家要分類很麻煩,所以我回去可能會跟爸媽一起分享,我們多準備幾個小袋子,回收這樣分類好。」

有體會、有方法,愛護大地就等待同學們的落實。

真善美志工 王明煌 蘇鈺雲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馳援水患愛猶在 簡易屋陸續入厝


在馬來西亞吉蘭丹州,水患過後,現在有一番景象出來。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為水患受災戶,提供的簡易屋,陸續交屋。志工送上福慧床當作賀禮,沒想到民眾,也有他們的心意。

慶祝諾艾妮,搬進簡易屋的新家,慈濟志工特地帶了福慧床,作為喬遷賀禮 。

大水當時沖毀了她的房子,只留下廚房和部分廁所還可以使用,慈濟志工勘查後,將簡易屋蓋在原本的廚房前方,讓單親的諾艾妮,終於可以露出笑顏 。

瑪力勿萊村民 諾艾妮:「很開心 不再感到害怕, 我覺得很舒服 早上起床, 直接打開後門 就能使用洗手間, 非常感謝慈濟, 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來表達我的感謝了 。」

五年前,丈夫病逝後,諾艾妮獨力撫養六位子女,水災後,曾有一度無以為繼。

瑪力勿萊村民 諾艾妮:「我打算再繼續做裁縫, 縫紉機還沒搬進來。」

住的問題解決了,諾艾妮在維持生計之餘,也有了助人的念頭

慈濟志工 與 諾艾妮:「(為什麼會想存竹筒呢), 要幫助其他人 因為志工幫我很多, 我也想要幫助其他人, 我把可以回收的物品, 像瓶罐 紙類收集起來, 可以捐給慈濟或拿去賣了, 有一些錢投進竹筒裡, 然後再捐出來。」

同樣想要助人的還有王興,他是申請這批簡易屋住戶中,唯一的華人,慈濟的幫助,讓他找回家的感覺

瑪力勿萊村民 王興:「安心的感覺 (覺得有家的感覺), 是 有安全感, (慈濟志工)送東西來 什麼都有。」

雖然受災,鄉親們仍願意翻轉手心,幫助需要的人,愛的效應,相信會在瑪力勿萊繼續擴散。

林霞君 藍錦菲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志工注本土新血 愛地球不分族群


去年12月下旬,馬來西亞東海岸發生4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瓜拉吉撓是馬來西亞中部的一個小鎮,當時也曾遭洪水淹沒。慈濟志工在瓜拉吉撓,曾展開以工代賑,協助居民清理家園,之後又發放物資和福慧床讓居民恢復正常生活。因為感動,最近有些民眾開始響應慈濟的資源回收,希望一起保護地球。

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馬來西亞瓜拉吉撓每月一次的資源回收日,最近增添了許多非華裔環保志工的新面孔。

瓜拉吉撓居民 羅再米:「以工代賑時 我們認識了慈濟, 之後短暫沒有聯繫, 那個師姊說有資源回收活動, 所以我就答應出席。」

瓜拉吉撓居民 帕瑪蕾朱米:「水災的時候 慈濟幫了我很多, 幫我清洗房子 清洗骯髒的物品, 還幫忙把沒用的東西丟棄, 慈濟還發送慰問金和物資, 真的幫助我很多, 我心裡很感謝慈濟, 所以我做環保回饋一點點, 並不算很偉大。」

這是瓜拉吉撓居民,最誠懇和樸實的一顆心。他們學習慈濟助人的精神。其中有人更不惜推托宴會,舉家來到環保點學習。

瓜拉吉撓居民 羅再米:「從資源回收我們學習到, 使用過的東西還能夠再用, 像是吃完的泡麵杯子, 還能夠拿來喝水。」

64歲的楊金蓮,是瓜拉吉撓第一位慈濟環保志工,資源回收這一做就是8年的光景。因為一場水災,讓當地各族的居民,重新認識默默耕耘的楊金蓮。

慈濟志工 楊金蓮:「起初還沒有淹水, 還沒有這個災難的時候, 他們只是聽罷了, 經過了這次水災, 看到我們慈濟都在做事, 他們對我的看法都不一樣, 原來你都是真正地在做。」

真心的付出,時間是最好的見證。瓜拉吉撓需要更多居民的投入,一起落實環保生活,珍惜資源。

林英意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2015,03/22,加拿大培訓視訊分享

【對象】加拿大培訓志工
【時間】2015年3月22日(日)10:00-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326_1.jpg20150326_2.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