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5

Saturday, 28 February 2015

搖籃到搖籃 永續綠生機

圖說:研發部陳意容博士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推動從搖籃到搖籃 C2C的綠色永續概念。(攝影者:李艾錚)「搖籃」是孕育新生的地方,而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的概念來自於在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如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這些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沒有人會覺得資源被浪費了,因為所有枯枝、落葉、落花,都將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這種大自然的智慧,讓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威廉‧麥唐諾 (William McDonough) 和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麥克‧布朗嘉 (Michael Braungart) 發想了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希望一個產品從製造、販售、使用、到廢棄,可以達到兼顧環境、經濟、與公平性的目標。

在衣物產製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染色等因素,排放有毒汙水,傷害環境。為了保護生態,減少資源消耗,國際「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希望業者能從原料取得、生產、使用,到最後回收,都不產生廢棄物。這樣的概念和 證嚴上人慈示我們開發這條賑災環保毛毯的理念,真的是不謀而合,因為材質不僅是單一100%回收聚酯,可以完全再回收、而且不後染,灰色的部分是添加天然的碳黑酯粒。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積極參與產品檢定,連續兩年獲得「搖籃到搖籃」銀牌認證及續證,讓環保紡織品,永續價值再升級。

在台灣推動C2C這樣的環保概念是十分難行,但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證嚴上人在二十四年前推廣資源回收、分類時,遇到許多的考驗,但仍有很多慈濟的師兄姊秉持 上人的理念「做就對了」,從自身/家庭開始的精神,向左鄰、右舍宣導,進而擴展到全台灣。一樣的,雖然回收寶特瓶做成毛毯已經很環保,但是毛毯用破、用舊、廢棄後,仍會變成地球的負擔,所以當我們接觸到C2C這麼好的概念後,當然要從「自我」投入開始,能夠將損壞的紡織品,再回收回來,變回原料,做到C2C的工業永續循環,將原本的『減廢』概念邁向『零廢』,才是真正的『綠色永續』概念,而這也是大愛感恩科技的綠色使命。

這樣成果的背後,要很感恩全台定期/不定期約二十萬名的環保菩薩,日夜接力,回收分類,默默成了推動綠色生活的重要推手。 這股支持的力量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大的動力,這讓我們更加努力落實環保再生護地球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搖籃到搖籃 永續綠生機

圖說:研發部陳意容博士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推動從搖籃到搖籃 C2C的綠色永續概念。(攝影者:李艾錚)「搖籃」是孕育新生的地方,而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的概念來自於在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如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這些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沒有人會覺得資源被浪費了,因為所有枯枝、落葉、落花,都將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這種大自然的智慧,讓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威廉‧麥唐諾 (William McDonough) 和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麥克‧布朗嘉 (Michael Braungart) 發想了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希望一個產品從製造、販售、使用、到廢棄,可以達到兼顧環境、經濟、與公平性的目標。

在衣物產製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染色等因素,排放有毒汙水,傷害環境。為了保護生態,減少資源消耗,國際「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希望業者能從原料取得、生產、使用,到最後回收,都不產生廢棄物。這樣的概念和 證嚴上人慈示我們開發這條賑災環保毛毯的理念,真的是不謀而合,因為材質不僅是單一100%回收聚酯,可以完全再回收、而且不後染,灰色的部分是添加天然的碳黑酯粒。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積極參與產品檢定,連續兩年獲得「搖籃到搖籃」銀牌認證及續證,讓環保紡織品,永續價值再升級。

在台灣推動C2C這樣的環保概念是十分難行,但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證嚴上人在二十四年前推廣資源回收、分類時,遇到許多的考驗,但仍有很多慈濟的師兄姊秉持 上人的理念「做就對了」,從自身/家庭開始的精神,向左鄰、右舍宣導,進而擴展到全台灣。一樣的,雖然回收寶特瓶做成毛毯已經很環保,但是毛毯用破、用舊、廢棄後,仍會變成地球的負擔,所以當我們接觸到C2C這麼好的概念後,當然要從「自我」投入開始,能夠將損壞的紡織品,再回收回來,變回原料,做到C2C的工業永續循環,將原本的『減廢』概念邁向『零廢』,才是真正的『綠色永續』概念,而這也是大愛感恩科技的綠色使命。

這樣成果的背後,要很感恩全台定期/不定期約二十萬名的環保菩薩,日夜接力,回收分類,默默成了推動綠色生活的重要推手。 這股支持的力量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大的動力,這讓我們更加努力落實環保再生護地球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5,02/28,菲律賓獨魯萬志工參訪

【對象】菲律賓獨魯萬志工
【時間】2015年2月28日(六)13:20-14: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海燕情牽千里外 菲國志工心感懷

20150302_1.jpg20150302_2.jpg
Read more

Friday, 27 February 2015

凝聚大愛獻良能 清淨源頭護大地

圖說: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胡毓昇經理,幫聽眾朋友解說,關於「大愛紗」的緣由以及回收寶特瓶時要注意的事情。2006年慈濟人援會研發出『寶特瓶變毛毯』的技術,也就是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變成紡織品,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利用這項技術,製成「大愛紗」。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胡毓昇經理,幫聽眾朋友解說,關於「大愛紗」的緣由以及回收寶特瓶時要注意的事情。

「慈濟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成立於2004年8月13日,由台灣一群企業家志工組成,為能讓慈濟急難救援,更掌握時效、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以慈濟大愛、無私奉獻為精神依循所發起,這是一個有系統的後勤行政與研發的志工團隊,秉持著環保理念研發各式利於救災之物資,以協助提高慈濟賑災效率,作為慈悲後盾。慈濟人道援助會總召集人黃華德師兄,其本身是從事做紡織成衣業,恰好發揮專長,連結慈濟環保志工所回收PET寶特瓶作為原料,呼應 證嚴上人的期許,協同回收瓶磚廠、再生處理廠、化纖及紡織廠等發揮良能,共同研究開發大愛紗,從原來生產良率約50%,逐漸精進、往上提升85%以上,目前生產已生產賑災毛毯80幾萬條,分送全球需要地方,並生產衣著類等成品進行推廣。原料都是集合全台環保菩薩愛心和所有協力廠商所護持,製作而成的紗線。

大愛紗的製造過程是很繁瑣的,約需7、8個製程才能完成毛毯及衣服等成品。寶特瓶回收時,首先將材質分類,需選擇瓶底為1號PET (牛奶瓶和醬油瓶除外),把較髒的瓶子要先挑出來。再將瓶子分為透明、綠色和雜色三大類。分好的瓶子清洗乾淨過後、去除瓶蓋及瓶環後裝袋。這些整理的動作,一定要分類清楚,因為生產長纖維紗線是要求非常嚴謹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做為紡織原料的寶特瓶,必須乾淨、無雜質,不然容易在抽紗的過程中斷裂,影響良品率,因此大愛感恩科技對於由慈濟環保站回收把關的「清淨資源」非常珍惜與感恩,唯有高品質的原料,才能抽成長纖,織成精緻毛毯。

而為什麼總是看到環保菩薩在回收寶特瓶的時候,會分成透明、綠色與雜色的寶特瓶呢?這是因為我們主要使用的是其原有顏色,生產成大愛紗製作成成品來推廣。此訴求是『環保不染色,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和造成汙染』,有些染料含有重金屬、螢光劑,對於地球是不友善的。根據統計將一噸成品布染色,需要約120~130噸水資源及造成汙染,所以不染色可節省約90%水資源, 證嚴上人曾慈示:「人類最後一滴水就是眼淚」,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水資源。

現在市面上許多衣著類服裝有加入某些元素而增加其功能性,加入咖啡渣也是其中一種,其所標榜除臭、吸濕功能。對於涼感衣也是在生產紗線時,加入如玉石粉等元素生產出冰涼紗,搭配用於在織造出成品布製作成衣服後,穿著時就會有一定程度涼爽感覺,但不管是咖啡渣、玉石粉等都還是需要第三公正單位所測試數據做為佐證及檢驗。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將資源變黃金,將黃金變愛心,懷著愛護地球的悲願,將愛心化清流,讓清流繞全球。」希望大家一起愛護地球、做環保。努力推廣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處處用心『續物命、造福慧。』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凝聚大愛獻良能 清淨源頭護大地

圖說: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胡毓昇經理,幫聽眾朋友解說,關於「大愛紗」的緣由以及回收寶特瓶時要注意的事情。2006年慈濟人援會研發出『寶特瓶變毛毯』的技術,也就是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變成紡織品,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利用這項技術,製成「大愛紗」。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大愛感恩科技胡毓昇經理,幫聽眾朋友解說,關於「大愛紗」的緣由以及回收寶特瓶時要注意的事情。

「慈濟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成立於2004年8月13日,由台灣一群企業家志工組成,為能讓慈濟急難救援,更掌握時效、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以慈濟大愛、無私奉獻為精神依循所發起,這是一個有系統的後勤行政與研發的志工團隊,秉持著環保理念研發各式利於救災之物資,以協助提高慈濟賑災效率,作為慈悲後盾。慈濟人道援助會總召集人黃華德師兄,其本身是從事做紡織成衣業,恰好發揮專長,連結慈濟環保志工所回收PET寶特瓶作為原料,呼應 證嚴上人的期許,協同回收瓶磚廠、再生處理廠、化纖及紡織廠等發揮良能,共同研究開發大愛紗,從原來生產良率約50%,逐漸精進、往上提升85%以上,目前生產已生產賑災毛毯80幾萬條,分送全球需要地方,並生產衣著類等成品進行推廣。原料都是集合全台環保菩薩愛心和所有協力廠商所護持,製作而成的紗線。

大愛紗的製造過程是很繁瑣的,約需7、8個製程才能完成毛毯及衣服等成品。寶特瓶回收時,首先將材質分類,需選擇瓶底為1號PET (牛奶瓶和醬油瓶除外),把較髒的瓶子要先挑出來。再將瓶子分為透明、綠色和雜色三大類。分好的瓶子清洗乾淨過後、去除瓶蓋及瓶環後裝袋。這些整理的動作,一定要分類清楚,因為生產長纖維紗線是要求非常嚴謹的。『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做為紡織原料的寶特瓶,必須乾淨、無雜質,不然容易在抽紗的過程中斷裂,影響良品率,因此大愛感恩科技對於由慈濟環保站回收把關的「清淨資源」非常珍惜與感恩,唯有高品質的原料,才能抽成長纖,織成精緻毛毯。

而為什麼總是看到環保菩薩在回收寶特瓶的時候,會分成透明、綠色與雜色的寶特瓶呢?這是因為我們主要使用的是其原有顏色,生產成大愛紗製作成成品來推廣。此訴求是『環保不染色,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和造成汙染』,有些染料含有重金屬、螢光劑,對於地球是不友善的。根據統計將一噸成品布染色,需要約120~130噸水資源及造成汙染,所以不染色可節省約90%水資源, 證嚴上人曾慈示:「人類最後一滴水就是眼淚」,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水資源。

現在市面上許多衣著類服裝有加入某些元素而增加其功能性,加入咖啡渣也是其中一種,其所標榜除臭、吸濕功能。對於涼感衣也是在生產紗線時,加入如玉石粉等元素生產出冰涼紗,搭配用於在織造出成品布製作成衣服後,穿著時就會有一定程度涼爽感覺,但不管是咖啡渣、玉石粉等都還是需要第三公正單位所測試數據做為佐證及檢驗。

「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將資源變黃金,將黃金變愛心,懷著愛護地球的悲願,將愛心化清流,讓清流繞全球。」希望大家一起愛護地球、做環保。努力推廣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處處用心『續物命、造福慧。』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hursday, 26 February 2015

走入校園推環保 全校師生共響應


位於汐止國中後門,有個汐中環保教育站;在當地志工的推動接引下,從學校地下室,開始推動環保回收,而鄰近的秀峰國中和青山國中的校園內,也都有環保站,環保站走入校園,實現了一校一站,主要的推手就是環保志工陳憲仁,今年64歲的陳憲仁,投入環保25年了,不只帶動學校做環保,還將環保教育落實在校園中。

慈濟志工 陳憲仁:「一個月有一天掃街的活動,跟他們(學生)一起掃,幫忙他們(學校)帶小朋友掃街,掃街好剛好在考試,這禮堂剛好在聯考,家長在這禮堂裡面休息,有吃便當啦吃飲料啦,我們志工就很配合來做環保,校長感覺說,哇有慈濟在這裡做很好,開始要我們跟他合作來。

(當初這塊地是很髒嗎?) 對呀,垃圾堆,因為大家把家裡的垃圾都丟到這,有的是磁磚呀磚頭呀,馬桶呀喔這邊馬桶最多,小朋友抽菸偷抽菸都在這裡,變成一個死角,我們環保站(設)在這邊就不敢了。

我們今天會做學校,小朋友回到家裡也會做環保,哥哥傳弟弟弟弟傳妹妹,一個傳一個很快的。

當初選在這是校長選給我們的呀,之前是在樓梯間,來進行我們資源回收,家長老師都在反映,在樓梯間做環保回收不太適合,基於這樣的原因,我也跟我們慈濟這邊共同討論,在學校選擇目前這個地方設立環保站。

秀峰國中呀、汐止國中、青山國中,三個國中的學生,學務處每學期都有安排,最少有一天就對了,到我們環保站去學習怎樣做環保,做環保要有信心,不能今天做做,唉呀,不要啦,我們不要做了,洗洗也沒有這個價值呀,不是我們今天要做是做人的心,我們今天是因為,阿,他有這個力量來做環保,他來做環保,會影響很多人。」

Read more

風城天籟樂飄揚 大愛傳薪樂推廣

圖說:大愛感恩『傳薪』系列背心剪裁特殊,不論胖、瘦穿著均適宜,且一年四季皆可穿。況且,環保材質,代表『節能減碳愛地球』。也希望能廣邀更多的社區會眾加入合唱團,讓慈樂飄揚。(攝影:沈哲民)「心中有愛八分飽,省下兩分助人好!」元月中旬在新竹靜思堂舉辦這一場素食分享會,邀約了300位獅子會會友。除了美味的素食滿足了舌根味蕾與口腹,並安排了新竹合唱團表演《問心》、《慈濟心蓮》、《牽手》三首歌曲,上台表演的十八位慈濟新竹合唱團成員,年齡從四十多歲至八十多歲的婆婆媽媽,從她們穿著典雅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歌聲優美、慈樂飄揚,讓台下的獅友、慈濟志工們耳根繞樑迴盪、眼根熠熠為之一亮,讚歎聲不已。

團長林秀梅師姊表示,新竹合唱團已成立八年多了,在古老師的教導下,大家因對音樂之興趣而參加,團員共計三十二人。以前沒有正式的服裝,穿著凌亂、缺乏道氣和人文,很難吸引人才加入合唱團。為了挑選適合之團服款式、顏色,尋尋覓覓找了很多家服飾店。雖然有些團員喜歡亮晶晶的顏色、也有些團員很在意衣服的價格,秀梅師姊動之誠情、曉之以理,說服眾人:「慈濟人講求素雅,大愛感恩『傳薪』系列背心剪裁特殊,不論胖、瘦穿著均適宜,且一年四季皆可穿。況且,環保材質,代表『節能減碳愛地球』,這麼難得的好東西,更需要大家的推廣。」。為了讓大家服裝整齊,秀梅師姊訂製了32件背心當合唱團團服,有能力負擔者請購護持,有困難者就由秀梅師姊結緣,希望付出這一份關懷、長養慈悲心,能廣邀更多的社區會眾加入合唱團,讓慈樂飄揚。

圖說:新竹合唱團指揮古老師,團長林秀梅師姊(前排左三)。(攝影:沈哲民)1月10日,是新竹合唱團第一次穿著這套正式服裝上台表演。證嚴上人說:「衣服的服就是福氣的福,穿衣要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要穿出對自己的祝福。」新竹合唱團這套無聲說法的法喜衣,台下的觀眾熱烈反應,稱讚衣服好看、歌聲好聽。靜思書軒的心靈講座馬上邀約了合唱團表演。會後很多人到大愛感恩科推廣攤位,詢問合唱團的背心哪裡請購的呢? 如同 證嚴上人所慈示:「起心動念,無處不是法。」大愛感恩藉由這個無私的愛心平台、推廣環保人文、愛惜地球資源、使用環保織品,更希望廣邀天下善士、接引更多人間菩薩,讓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新竹報導

Read more

風城天籟樂飄揚 大愛傳薪樂推廣

圖說:大愛感恩『傳薪』系列背心剪裁特殊,不論胖、瘦穿著均適宜,且一年四季皆可穿。況且,環保材質,代表『節能減碳愛地球』。也希望能廣邀更多的社區會眾加入合唱團,讓慈樂飄揚。(攝影:沈哲民)「心中有愛八分飽,省下兩分助人好!」元月中旬在新竹靜思堂舉辦這一場素食分享會,邀約了300位獅子會會友。除了美味的素食滿足了舌根味蕾與口腹,並安排了新竹合唱團表演《問心》、《慈濟心蓮》、《牽手》三首歌曲,上台表演的十八位慈濟新竹合唱團成員,年齡從四十多歲至八十多歲的婆婆媽媽,從她們穿著典雅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歌聲優美、慈樂飄揚,讓台下的獅友、慈濟志工們耳根繞樑迴盪、眼根熠熠為之一亮,讚歎聲不已。

團長林秀梅師姊表示,新竹合唱團已成立八年多了,在古老師的教導下,大家因對音樂之興趣而參加,團員共計三十二人。以前沒有正式的服裝,穿著凌亂、缺乏道氣和人文,很難吸引人才加入合唱團。為了挑選適合之團服款式、顏色,尋尋覓覓找了很多家服飾店。雖然有些團員喜歡亮晶晶的顏色、也有些團員很在意衣服的價格,秀梅師姊動之誠情、曉之以理,說服眾人:「慈濟人講求素雅,大愛感恩『傳薪』系列背心剪裁特殊,不論胖、瘦穿著均適宜,且一年四季皆可穿。況且,環保材質,代表『節能減碳愛地球』,這麼難得的好東西,更需要大家的推廣。」。為了讓大家服裝整齊,秀梅師姊訂製了32件背心當合唱團團服,有能力負擔者請購護持,有困難者就由秀梅師姊結緣,希望付出這一份關懷、長養慈悲心,能廣邀更多的社區會眾加入合唱團,讓慈樂飄揚。

圖說:新竹合唱團指揮古老師,團長林秀梅師姊(前排左三)。(攝影:沈哲民)1月10日,是新竹合唱團第一次穿著這套正式服裝上台表演。證嚴上人說:「衣服的服就是福氣的福,穿衣要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要穿出對自己的祝福。」新竹合唱團這套無聲說法的法喜衣,台下的觀眾熱烈反應,稱讚衣服好看、歌聲好聽。靜思書軒的心靈講座馬上邀約了合唱團表演。會後很多人到大愛感恩科推廣攤位,詢問合唱團的背心哪裡請購的呢? 如同 證嚴上人所慈示:「起心動念,無處不是法。」大愛感恩藉由這個無私的愛心平台、推廣環保人文、愛惜地球資源、使用環保織品,更希望廣邀天下善士、接引更多人間菩薩,讓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新竹報導

Read more

長情大愛無私付出 海燕因緣菲國感恩

圖說: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主委與實業家來台尋根並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攝影者:曹書豪)尚在農曆新年期間,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陪同已是一年內第三度來台尋根的菲律賓實業家施恭旗,以及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會主委潘菲羅‧拉克森 (Lacson),與前任甲美地省長、現任國會議員、獨魯萬華人志工等來台尋根,及向 證嚴上人拜年、致感恩。2月25日第一天抵達台灣,就選擇參訪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開始一連4天的尋根之旅。

這次來台,主要是更深入了解慈濟,分別從四大志業 - 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一一參訪。大愛感恩 黃華德董事長先介紹成立大愛感恩的因緣、公司經營理念 -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三個核心價值,以及同仁簡報與現場示範『慈悲科技』產品「防潑水白褲」,來賓實際體驗後,都嘖嘖稱奇。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解釋:「研究出適合人穿的布, 才把它製成產品,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此外,『太陽能LED帽』及『太陽能LED拉桿箱』,主委也表示他有看過慈濟人在海燕風災時用過,印象深刻。「不僅利用科技發明這些產品, 也是對大地之母的保護。」拉克森主委表示。

圖說:簡報中也示範「防潑水白褲」產品,讓來賓當場體驗,大家都對產品的效果嘖嘖稱奇。(攝影者:曹書豪)2013年底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慈濟於第一時間派遣勘災、救災及義診團深入災區,抱持著「人飢已飢,人傷我悲」的人道關懷,心繫災民。也積極發動投入馳援菲律賓的行列,全球慈濟人在46個國家開始募款,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及同仁以身作則/全省門市等全力發動募款募心, 同時慈濟投入大量的國際志工發放賑災物資及毛毯、重建學校,並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幫助居民重建家園。慈濟長期愛心援助,獲得菲國政府軍的大力支持,2014年中與慈濟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海燕災區萊特省的簡易教室興建計畫中,軍方提供重型機具,協助整地施工,也負責保護志工的安全。

這次菲國官員、議員、實業家及志工的尋根之旅,不只是了解慈濟,也是帶著感謝的心情。慈濟人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不僅提供物資與精神膚慰,還讓災民感受到全球的愛源源不斷,也希望菲律賓官員與實業家可以將環保人文的概念帶回國。地球需要你我來保護,與地球共生息,就會減少天災人禍的發生。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長情大愛無私付出 海燕因緣菲國感恩

圖說: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主委與實業家來台尋根並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攝影者:曹書豪)尚在農曆新年期間,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陪同已是一年內第三度來台尋根的菲律賓實業家施恭旗,以及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會主委潘菲羅‧拉克森 (Lacson),與前任甲美地省長、現任國會議員、獨魯萬華人志工等來台尋根,及向 證嚴上人拜年、致感恩。2月25日第一天抵達台灣,就選擇參訪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開始一連4天的尋根之旅。

這次來台,主要是更深入了解慈濟,分別從四大志業 - 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一一參訪。大愛感恩 黃華德董事長先介紹成立大愛感恩的因緣、公司經營理念 -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三個核心價值,以及同仁簡報與現場示範『慈悲科技』產品「防潑水白褲」,來賓實際體驗後,都嘖嘖稱奇。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 洪若岑解釋:「研究出適合人穿的布, 才把它製成產品,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此外,『太陽能LED帽』及『太陽能LED拉桿箱』,主委也表示他有看過慈濟人在海燕風災時用過,印象深刻。「不僅利用科技發明這些產品, 也是對大地之母的保護。」拉克森主委表示。

圖說:簡報中也示範「防潑水白褲」產品,讓來賓當場體驗,大家都對產品的效果嘖嘖稱奇。(攝影者:曹書豪)2013年底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慈濟於第一時間派遣勘災、救災及義診團深入災區,抱持著「人飢已飢,人傷我悲」的人道關懷,心繫災民。也積極發動投入馳援菲律賓的行列,全球慈濟人在46個國家開始募款,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及同仁以身作則/全省門市等全力發動募款募心, 同時慈濟投入大量的國際志工發放賑災物資及毛毯、重建學校,並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幫助居民重建家園。慈濟長期愛心援助,獲得菲國政府軍的大力支持,2014年中與慈濟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海燕災區萊特省的簡易教室興建計畫中,軍方提供重型機具,協助整地施工,也負責保護志工的安全。

這次菲國官員、議員、實業家及志工的尋根之旅,不只是了解慈濟,也是帶著感謝的心情。慈濟人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不僅提供物資與精神膚慰,還讓災民感受到全球的愛源源不斷,也希望菲律賓官員與實業家可以將環保人文的概念帶回國。地球需要你我來保護,與地球共生息,就會減少天災人禍的發生。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凝聚善力造福緣 感恩科技暖人心

圖說:2014年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組李尊浩經理,與聽眾分享展店及海外展覽的感動故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立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始終抱持『本分事』的心情,為著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護地球的理念,不敢懈怠。如今大愛感恩科技足跡遍及全台,在臺灣共有近四十處「環保人文低碳概念館」、百貨門市和服務站等,以「環保人文、回饋社會」為品牌的精神,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2014年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組李尊浩經理,與聽眾分享展店及海外展覽的感動故事。

大愛感恩科技概念館皆蘊含環保元素,像是裝潢利用可回收紙管做展示櫃設計,還有由大愛感恩所開發的環保布料作為地毯及牆面的裝飾,也進一步使用大愛感恩吊燈於店內。關於擺設上,以簡約樸實為主,並將富有環保人文海報展現於牆上,希望藉由種種環保元素展示及大愛感恩願景,讓進來參觀的民眾更能親身接觸、體會,並讓環保能落實於生活中。

展店時,其實是很需要人力,因為一開始前置需要場地清潔及環保產品進貨盤點,這些都是需要很多的時間跟體力。但每次於不同地點展店(如:桃園/新竹/高雄),當地的慈濟家人都會適時提供人力協助,且都會在最後產品陳設完畢後,提供簡單美味的點心,一切的點點滴滴真的讓心裡感到十分溫暖。

此外,大愛感恩每年於海外展覽大約有10-20場,進入大愛感恩至今三年,每年皆需與公司同仁前往參加海外展覽,斷斷續續下來也共已參加6場,每次參展皆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像是第一次參展時,貨品寄送海運時就遇到無法如期送達的問題,因此出發前一天就前往倉庫多備貨,親自將貨品帶過去,不然攤位就沒東西可陳列擺放。除此之外也遇到過用詞方面的問題,例如在台灣所說的寶特瓶,在大陸被稱作礦泉水瓶或塑料瓶,因此就會使得參觀的民眾聽不懂或者是對於產品會持疑慮態度。所幸經過每年多次不斷的推廣,這些問題都已慢慢減少。

雖然海外展覽常會面臨到一些突發問題,但是在每次展覽中也遇到了許多讓我非常感動的事。像是前(2012)年到大連參展,由於當地尚沒有慈濟家人可支援,東莞兩位志工得知此情況,毅然答應前往並全程協助。在內地展覽時參觀人數都很多,因此第一天還是忙到連中午時也無法用餐,至隔天中午就碰到大連當地一位小姐,她看到我們的海報而想進來了解。當她知道我們跟慈濟有關,她就說她是學佛的人,在家有裝小耳朵,每天收看大愛台,她表示十分認同 證嚴法師的理念和大愛感恩的願景,聊到中午左右她就詢問我們說怎麼還沒用餐?我們就說這邊沒提供素食而且也沒時間用餐,然後她就馬上說:「沒關係我家就在隔壁,我等等去煮完帶來給你們吃。」她離開後我們心想一個陌生人可能是隨口說說的,但不料1小時多後就帶了4-5個小便當盒的素菜跟飯來給我們吃,最重要是她還持續做了3天午餐,直到我們展覽結束。其實人人皆有善心,只要將善心啟發,愛就會在各處循環。我們也在這4天裡招募了40多位當地志工,隔年當地也因此成立了聯絡點。

人人付出大愛,耕耘心靈的福田;不僅當下得到快樂,也是未來人生的福慧資糧。大愛感恩愛心平台每一個人都可以投入,時時思考『回收好,不用更好。』希望藉由每次展覽都能將環保精神入心,並實實在在地落實於生活,發心一起做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王素戀 師姊 
 【節目時間】 2/26(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大愛感恩門市感動故事分享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凝聚善力造福緣 感恩科技暖人心

圖說:2014年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組李尊浩經理,與聽眾分享展店及海外展覽的感動故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設立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始終抱持『本分事』的心情,為著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護地球的理念,不敢懈怠。如今大愛感恩科技足跡遍及全台,在臺灣共有近四十處「環保人文低碳概念館」、百貨門市和服務站等,以「環保人文、回饋社會」為品牌的精神,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2014年11月20日大愛廣播-環保愛地兒單元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組李尊浩經理,與聽眾分享展店及海外展覽的感動故事。

大愛感恩科技概念館皆蘊含環保元素,像是裝潢利用可回收紙管做展示櫃設計,還有由大愛感恩所開發的環保布料作為地毯及牆面的裝飾,也進一步使用大愛感恩吊燈於店內。關於擺設上,以簡約樸實為主,並將富有環保人文海報展現於牆上,希望藉由種種環保元素展示及大愛感恩願景,讓進來參觀的民眾更能親身接觸、體會,並讓環保能落實於生活中。

展店時,其實是很需要人力,因為一開始前置需要場地清潔及環保產品進貨盤點,這些都是需要很多的時間跟體力。但每次於不同地點展店(如:桃園/新竹/高雄),當地的慈濟家人都會適時提供人力協助,且都會在最後產品陳設完畢後,提供簡單美味的點心,一切的點點滴滴真的讓心裡感到十分溫暖。

此外,大愛感恩每年於海外展覽大約有10-20場,進入大愛感恩至今三年,每年皆需與公司同仁前往參加海外展覽,斷斷續續下來也共已參加6場,每次參展皆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像是第一次參展時,貨品寄送海運時就遇到無法如期送達的問題,因此出發前一天就前往倉庫多備貨,親自將貨品帶過去,不然攤位就沒東西可陳列擺放。除此之外也遇到過用詞方面的問題,例如在台灣所說的寶特瓶,在大陸被稱作礦泉水瓶或塑料瓶,因此就會使得參觀的民眾聽不懂或者是對於產品會持疑慮態度。所幸經過每年多次不斷的推廣,這些問題都已慢慢減少。

雖然海外展覽常會面臨到一些突發問題,但是在每次展覽中也遇到了許多讓我非常感動的事。像是前(2012)年到大連參展,由於當地尚沒有慈濟家人可支援,東莞兩位志工得知此情況,毅然答應前往並全程協助。在內地展覽時參觀人數都很多,因此第一天還是忙到連中午時也無法用餐,至隔天中午就碰到大連當地一位小姐,她看到我們的海報而想進來了解。當她知道我們跟慈濟有關,她就說她是學佛的人,在家有裝小耳朵,每天收看大愛台,她表示十分認同 證嚴法師的理念和大愛感恩的願景,聊到中午左右她就詢問我們說怎麼還沒用餐?我們就說這邊沒提供素食而且也沒時間用餐,然後她就馬上說:「沒關係我家就在隔壁,我等等去煮完帶來給你們吃。」她離開後我們心想一個陌生人可能是隨口說說的,但不料1小時多後就帶了4-5個小便當盒的素菜跟飯來給我們吃,最重要是她還持續做了3天午餐,直到我們展覽結束。其實人人皆有善心,只要將善心啟發,愛就會在各處循環。我們也在這4天裡招募了40多位當地志工,隔年當地也因此成立了聯絡點。

人人付出大愛,耕耘心靈的福田;不僅當下得到快樂,也是未來人生的福慧資糧。大愛感恩愛心平台每一個人都可以投入,時時思考『回收好,不用更好。』希望藉由每次展覽都能將環保精神入心,並實實在在地落實於生活,發心一起做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王素戀 師姊 
 【節目時間】 2/26(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大愛感恩門市感動故事分享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Wednesday, 25 February 2015

2015,02/25,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主委及實業家參訪

【對象】菲律賓總統府海燕重建主委Lacson、實業家施恭旗
【時間】2015年2月25日(三)14:15 -15:15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長情大愛無私付出 海燕因緣菲國感恩

20150226_3.jpg20150226_2.jpg
Read more

企業前線為地球 幸福學分需大愛

圖說:李總經理受訪時娓娓道來:「大愛感恩科技不是在販售產品,而是在推廣『價值』。」世界是一個地球村,21世紀普世價值是:『環境保護 - 人與自然的和諧』。地球暖化,需要大家伸出雙手,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將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循環再利用,續物命、造福慧。『改變需要行動,教育需要翻轉。因為我們努力的現在,是下一代的未來。』為了讓全球及中國大陸的聽眾朋友能更認識福爾摩沙這座島嶼,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踩在腳下的這片台灣土地,是有生命、有顏色、及有溫度的,中央廣播電台《企業最前線》節目主持人黃亦秀女士在「幸福學分」單元中,專訪李鼎銘總經理,暢談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Read more

企業前線為地球 幸福學分需大愛

圖說:李總經理受訪時娓娓道來:「大愛感恩科技不是在販售產品,而是在推廣『價值』。」世界是一個地球村,21世紀普世價值是:『環境保護 - 人與自然的和諧』。地球暖化,需要大家伸出雙手,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將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循環再利用,續物命、造福慧。『改變需要行動,教育需要翻轉。因為我們努力的現在,是下一代的未來。』為了讓全球及中國大陸的聽眾朋友能更認識福爾摩沙這座島嶼,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踩在腳下的這片台灣土地,是有生命、有顏色、及有溫度的,中央廣播電台《企業最前線》節目主持人黃亦秀女士在「幸福學分」單元中,專程採訪李鼎銘總經理,暢談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Read more

Monday, 23 February 2015

啟發專業與良能 產學致用創三贏

圖說:『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均是企業、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困擾,為了培育更多優秀人才,2月初,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慈濟技術學院及5所高中職,簽訂「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將由高中職、慈濟技術學院和企業,設計課程,著重實務專業,並且進入業界實習,學以致用。(攝影:林立騏)『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均是企業、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困擾,為了培育更多優秀人才,2月初,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慈濟技術學院及5所高中職,簽訂「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將由高中職、慈濟技術學院和企業,設計課程,著重實務專業,並且進入業界實習,學以致用。

慈濟技術學院成立25年,是東部唯一獲得104-10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獎助的技職院校。前身『慈濟護專』設立宗旨即為栽培慈濟醫療志業體所需各類醫事人員,88年改制後,更擴大至培育慈濟各志業體及外部企業界所需人才。大愛感恩科技自2013年初與技術學院資管系(現改名科管系) 試行「在學生 (寒暑假) 實習」計畫、2014年正式簽訂「企業人才產學專班」計畫,今年擴大至「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有機會從高職三年級接觸企業實習、直升慈濟技術學院專班之學生中甄選優秀及適當人才進入公司服務。

圖說:「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從高職三年級接觸企業實習、直升慈濟技術學院專班之學生中甄選優秀人才進入公司服務。經由這項培育計畫,能兼顧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由校方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加強專業技能。就讀慈濟技術學院期間進入業界實習,也能累積經驗,企業也提前培養人才。慈濟技術學院羅文瑞校長 (前排中)、慈濟基金會 陳紹明 副總執行長 (前排右三)、大愛感恩發起人兼監事 林家和 (前排右二)。 (攝影:林立騏)經由這項培育計畫,能兼顧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由校方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加強專業技能。就讀慈濟技術學院期間進入業界實習,也能累積經驗,企業也提前培養人才。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藉由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緊密合作,不但實踐慈濟志業體共同合作,更為年輕人鋪路。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啟發專業與良能 產學致用創三贏

圖說:『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均是企業、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困擾,為了培育更多優秀人才,2月初,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慈濟技術學院及5所高中職,簽訂「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將由高中職、慈濟技術學院和企業,設計課程,著重實務專業,並且進入業界實習,學以致用。(攝影:林立騏)『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均是企業、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困擾,為了培育更多優秀人才,2月初,大愛感恩科技由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代表,與慈濟技術學院及5所高中職,簽訂「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將由高中職、慈濟技術學院和企業,設計課程,著重實務專業,並且進入業界實習,學以致用。

慈濟技術學院成立25年,是東部唯一獲得104-10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獎助的技職院校。前身『慈濟護專』設立宗旨即為栽培慈濟醫療志業體所需各類醫事人員,88年改制後,更擴大至培育慈濟各志業體及外部企業界所需人才。大愛感恩科技自2013年初與技術學院資管系(現改名科管系) 試行「在學生 (寒暑假) 實習」計畫、2014年正式簽訂「企業人才產學專班」計畫,今年擴大至「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有機會從高職三年級接觸企業實習、直升慈濟技術學院專班之學生中甄選優秀及適當人才進入公司服務。

圖說:「產學攜手專班」計畫,未來從高職三年級接觸企業實習、直升慈濟技術學院專班之學生中甄選優秀人才進入公司服務。經由這項培育計畫,能兼顧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由校方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加強專業技能。就讀慈濟技術學院期間進入業界實習,也能累積經驗,企業也提前培養人才。慈濟技術學院羅文瑞校長 (前排中)、慈濟基金會 陳紹明 副總執行長 (前排右三)、大愛感恩發起人兼監事 林家和 (前排右二)。 (攝影:林立騏)經由這項培育計畫,能兼顧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由校方與企業,共同規劃課程,加強專業技能。就讀慈濟技術學院期間進入業界實習,也能累積經驗,企業也提前培養人才。尤其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人才不只是注重專業,更看重人文與品格涵養,藉由與慈濟技術學院產學緊密合作,不但實踐慈濟志業體共同合作,更為年輕人鋪路。期待學生學以致用,投入志業體工作無縫接軌,創造三贏局面。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報導

 

Read more

Sunday, 22 February 2015

大愛無私破藩籬 感動寧夏石嘴山

圖說:來自中國大陸寧夏治自區石嘴山市長潘明生(右3)一行人展開兩岸參訪行程,前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愛感恩環保科技,了解環保科技的人文精神。(攝影者:曹書豪)來自中國大陸寧夏治自區石嘴山市長潘明生一行人2月中旬展開兩岸參訪行程,前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愛感恩環保科技,了解環保科技的人文精神。

石嘴山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級市,石嘴山因賀蘭山脈與黃河交匯之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是一座直屬地級市、國家重要煤炭工業城市、寧夏能源重化工和原材料工業基地,號稱「塞上煤城」,生產無菸煤而聞名,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唯一一個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地級市。

「慈濟志工 胡光中本身是回教徒,因緣始自1999年8月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慈濟打破種族籬笆,不分區域、宗教、種族,援助土耳其災後重建。」大愛感恩 虞珊明 協理藉著大愛劇場『真情伴星月』胡光中師兄的真實事蹟,與潘市長分享慈濟國際賑災感人故事。大愛感恩科技秉持『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結合環保菩薩與紡織業上中下游超過60家的愛心合作夥伴,化成優質環保織品,送到全球災難所在、溫暖人心,將所有投資及每年盈餘回饋於慈濟作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

圖說:會議室牆上一幅『掘井人』的照片,引起來訪寧夏貴賓深深共鳴。場景是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距離石嘴山不到400公里,貴賓們深深體會到『水』之珍貴、及慈濟人愛心距離他們之近,泉水、愛心,點滴可貴。(攝影者:曹書豪)會議室牆上一幅『掘井人』的照片,引起來訪寧夏貴賓深深共鳴。場景是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距離石嘴山不到400公里,貴賓們深深體會到『水』之珍貴、及慈濟人愛心距離他們之近,泉水、愛心,點滴可貴。


經由一系列的解說與參訪,潘市長感謝的表示:「你們真的都是在做好事。」隨行人員也表示:「慈濟真的是在做好事,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國界,甚至援助到伊斯蘭國家,真的很了不起。」海峽國際商務交流有限公司游桂菁女士表示:「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簡單又大氣。」剛好自身需要一個袋包材,開心的請購大愛感恩科技袋包材款式,以行動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護持。

圖說:大愛同仁李明瑩師姊向潘市長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太陽能帽、太陽能蓄電,且有三個角度照明功能,背後還有閃爍功能,可確保在黑夜中行進安全。(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為綠能、環保,及愛心兼具的企業,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時時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在這個愛心平台上,廣邀天下善士、期望接引更多人間菩薩,發揮良能,加入「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行列,一同「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無私破藩籬 感動寧夏石嘴山

圖說:來自中國大陸寧夏治自區石嘴山市長潘明生(右3)一行人展開兩岸參訪行程,前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愛感恩環保科技,了解環保科技的人文精神。(攝影者:曹書豪)來自中國大陸寧夏治自區石嘴山市長潘明生一行人2月中旬展開兩岸參訪行程,前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愛感恩環保科技,了解環保科技的人文精神。

石嘴山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級市,石嘴山因賀蘭山脈與黃河交匯之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是一座直屬地級市、國家重要煤炭工業城市、寧夏能源重化工和原材料工業基地,號稱「塞上煤城」,生產無菸煤而聞名,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唯一一個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地級市。

「慈濟志工 胡光中本身是回教徒,因緣始自1999年8月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慈濟打破種族籬笆,不分區域、宗教、種族,援助土耳其災後重建。」大愛感恩 虞珊明 協理藉著大愛劇場『真情伴星月』胡光中師兄的真實事蹟,與潘市長分享慈濟國際賑災感人故事。大愛感恩科技秉持『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結合環保菩薩與紡織業上中下游超過60家的愛心合作夥伴,化成優質環保織品,送到全球災難所在、溫暖人心,將所有投資及每年盈餘回饋於慈濟作國內外賑災及社會公益之用。

圖說:會議室牆上一幅『掘井人』的照片,引起來訪寧夏貴賓深深共鳴。場景是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距離石嘴山不到400公里,貴賓們深深體會到『水』之珍貴、及慈濟人愛心距離他們之近,泉水、愛心,點滴可貴。(攝影者:曹書豪)會議室牆上一幅『掘井人』的照片,引起來訪寧夏貴賓深深共鳴。場景是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距離石嘴山不到400公里,貴賓們深深體會到『水』之珍貴、及慈濟人愛心距離他們之近,泉水、愛心,點滴可貴。


經由一系列的解說與參訪,潘市長感謝的表示:「你們真的都是在做好事。」隨行人員也表示:「慈濟真的是在做好事,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國界,甚至援助到伊斯蘭國家,真的很了不起。」海峽國際商務交流有限公司游桂菁女士表示:「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簡單又大氣。」剛好自身需要一個袋包材,開心的請購大愛感恩科技袋包材款式,以行動表達對大愛感恩科技護持。

圖說:大愛同仁李明瑩師姊向潘市長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太陽能帽、太陽能蓄電,且有三個角度照明功能,背後還有閃爍功能,可確保在黑夜中行進安全。(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為綠能、環保,及愛心兼具的企業,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時時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在這個愛心平台上,廣邀天下善士、期望接引更多人間菩薩,發揮良能,加入「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行列,一同「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Saturday, 21 February 2015

品格養成善引導 目聽耳視一念心

圖說:慈籃總教練、籃壇大老、台北科技大學教授任兆亮師兄,在去(2014)年『慈籃二十週年慶』時向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發願:要為慈籃家族辦理講習會、希望能建立大家專業知能、教學及訓練一致性,因此促成『2015年慈籃教練研習營』之舉辦。也希望將自己在球場上體會到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態度,與各組教練分享,進而引導孩子們正向的人生之路。(攝影:林中和)慈籃總教練、籃壇大老、台北科技大學教授任兆亮師兄,在去(2014)年『慈籃二十週年慶』時向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發願:要為慈籃家族辦理講習會、希望能建立大家專業知能、教學及訓練一致性,因此促成『2015年慈籃教練研習營』之舉辦。也希望將自己在球場上體會到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態度,與各組教練分享,進而引導孩子們正向的人生之路。

籃球運動就是一種人生的寫照,例如:籃球規則中「五犯離場」,意涵:『人都可能犯錯,但是必須從錯誤中反省並學習自律。』籃球場上,每一位隊員都要具有寬廣視野、協調溝通、節奏明快、持續練習,在球場上才會有好的表現,對應到工作上正是領導統御的訓練。

圖說:現任國家籃球隊的許晉哲教練統整示範。「對籃球有熱情及興趣,就要不斷練習!」許教練對慈籃孩子們殷殷叮嚀,籃球除了是健身活動也是競技運動,要在球場上發光發熱,就要不斷磨練自己,兼具「駱駝的耐力」及「獅子的勇猛心」,面對壓力挫折時,要認真努力克服。(攝影:林中和)研習營邀請到國家隊教練及國手,包括周俊三、錢薇娟、顏行書、許晉哲等籃壇泰斗,與學員分享。北科大蔣憶德博士,在「籃球教練哲學」中分享,籃球教練要讓孩子信服於你,最基本的素養就「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成為孩子的榜樣才能成為他的貴人。國手錢薇娟教練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分享「球感及傳接球訓練」,親自教導及糾正傳接球動作。「我的生活、價值觀都與籃球的訓練有很大關係!」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偶像教練顏行書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打球,成功的球員需要堅持毅力不斷訓練,要求自己不以為苦。周俊三教練從小對讀書不是很有興趣,差點就學壞,因為接觸籃球改變了他的一生,經過不斷苦練終能完成夢想。

最後統整,由現任國家籃球隊的許晉哲教練示範。「對籃球有熱情及興趣,就要不斷練習!」許教練對慈籃孩子們殷殷叮嚀,籃球除了是健身活動也是競技運動,要在球場上發光發熱,就要不斷磨練自己,兼具「駱駝的耐力」及「獅子的勇猛心」,面對壓力挫折時,要認真努力克服。人生雖然不一定球球都是好球,有歷練的球員,隨時都可以上籃「得分」的!永平組負責人郭全成師兄特以他們的名字嵌成感恩詞:
任兆亮教授:兆見籃壇奉才能,亮節情操人才出。
蔣憶德教授:憶回童真苦學藝,德政球風樹典範。
錢薇娟教練:薇言大義將士風,娟娟秀麗美風範。
周俊三教練:俊秀人品好風采,三陽開泰善緣來。
顏行書教練:行雲流水知行易,書香氣質人品優。
許晉哲教練:晉見技藝展球風,哲學賢明建智慧。

場景移轉到『2015年寒假品格教育研習營』,真正有品質的教育,是要教導出具有品德的孩子。」「球員的品格是最重要的!打球是在培養所謂的『運動家精神』。為了與教育工作者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同耕教育之福田。慈籃家長踴躍參加研習營。板橋江翠組葉水芬師姊聽到兒子說:「人生大道理我都懂,只是我做不到!」於是告訴孩子:「媽媽這兩天不在,要去上如何與你溝通的課。期許媽媽可以好好和你溝通。」。研習營中,永平組江志雲師兄聽到美金老師說到:「用眼睛『聽』、用耳朵『看』,我認為更要用心看。」戀愛中的情侶越講越小聲,但是對方依舊聽的到;吵架中的夫妻越吵越大聲,反而聽不到彼此的心裡話。基隆組溫秀雯師姊分享:「小菩薩陪我來上兩天的課,他都有聽進去、也找回自尊心。現在假日會自己起床薰法香,九點半主動去做環保回收。」

恆毅組洪慧玲師姊深刻體會:「教育無他,以愛為榜樣。先修養自己,才能帶領小孩。」蘆洲組許湘汝師姊認識慈濟四年,真正進來才一年多,經由研習營了解到,孩子的品格教育很重要,未來只要孩子品性好成就就會好。基隆組柯同三師兄因瑞芳颱風淹水,慈濟師姊送便當來,開啟因緣。上了課程,聽到老師對學生的愛,期許自己要很用心來陪伴自己的小孩。

陪伴慈籃孩子十多年的石健雄教練分享:「來慈濟、慈籃不要隨便做一做,教育無他唯有愛與榜樣,慈籃是要帶動大家,從帶環保餐具,到行進動作,處處都是榜樣。用心聽,才聽得到別人的聲音。」我們希望孩子是來找『智慧』,不只是『聰明』而已,父母、子女是誰成就誰,端看誰能夠從中體會。

人文真善美 蔡馨芳、朱秀蓮 臺北市報導

Read more

品格養成善引導 目聽耳視一念心

圖說:慈籃總教練、籃壇大老、台北科技大學教授任兆亮師兄,在去(2014)年『慈籃二十週年慶』時向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發願:要為慈籃家族辦理講習會、希望能建立大家專業知能、教學及訓練一致性,因此促成『2015年慈籃教練研習營』之舉辦。也希望將自己在球場上體會到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態度,與各組教練分享,進而引導孩子們正向的人生之路。(攝影:林中和)慈籃總教練、籃壇大老、台北科技大學教授任兆亮師兄,在去(2014)年『慈籃二十週年慶』時向慈籃總召集人李鼎銘師兄發願:要為慈籃家族辦理講習會、希望能建立大家專業知能、教學及訓練一致性,因此促成『2015年慈籃教練研習營』之舉辦。也希望將自己在球場上體會到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態度,與各組教練分享,進而引導孩子們正向的人生之路。

籃球運動就是一種人生的寫照,例如:籃球規則中「五犯離場」,意涵:『人都可能犯錯,但是必須從錯誤中反省並學習自律。』籃球場上,每一位隊員都要具有寬廣視野、協調溝通、節奏明快、持續練習,在球場上才會有好的表現,對應到工作上正是領導統御的訓練。

圖說:現任國家籃球隊的許晉哲教練統整示範。「對籃球有熱情及興趣,就要不斷練習!」許教練對慈籃孩子們殷殷叮嚀,籃球除了是健身活動也是競技運動,要在球場上發光發熱,就要不斷磨練自己,兼具「駱駝的耐力」及「獅子的勇猛心」,面對壓力挫折時,要認真努力克服。(攝影:林中和)研習營邀請到國家隊教練及國手,包括周俊三、錢薇娟、顏行書、許晉哲等籃壇泰斗,與學員分享。北科大蔣憶德博士,在「籃球教練哲學」中分享,籃球教練要讓孩子信服於你,最基本的素養就「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成為孩子的榜樣才能成為他的貴人。國手錢薇娟教練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分享「球感及傳接球訓練」,親自教導及糾正傳接球動作。「我的生活、價值觀都與籃球的訓練有很大關係!」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偶像教練顏行書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打球,成功的球員需要堅持毅力不斷訓練,要求自己不以為苦。周俊三教練從小對讀書不是很有興趣,差點就學壞,因為接觸籃球改變了他的一生,經過不斷苦練終能完成夢想。

最後統整,由現任國家籃球隊的許晉哲教練示範。「對籃球有熱情及興趣,就要不斷練習!」許教練對慈籃孩子們殷殷叮嚀,籃球除了是健身活動也是競技運動,要在球場上發光發熱,就要不斷磨練自己,兼具「駱駝的耐力」及「獅子的勇猛心」,面對壓力挫折時,要認真努力克服。人生雖然不一定球球都是好球,有歷練的球員,隨時都可以上籃「得分」的!永平組負責人郭全成師兄特以他們的名字嵌成感恩詞:
任兆亮教授:兆見籃壇奉才能,亮節情操人才出。
蔣憶德教授:憶回童真苦學藝,德政球風樹典範。
錢薇娟教練:薇言大義將士風,娟娟秀麗美風範。
周俊三教練:俊秀人品好風采,三陽開泰善緣來。
顏行書教練:行雲流水知行易,書香氣質人品優。
許晉哲教練:晉見技藝展球風,哲學賢明建智慧。

場景移轉到『2015年寒假品格教育研習營』,真正有品質的教育,是要教導出具有品德的孩子。」「球員的品格是最重要的!打球是在培養所謂的『運動家精神』。為了與教育工作者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同耕教育之福田。慈籃家長踴躍參加研習營。板橋江翠組葉水芬師姊聽到兒子說:「人生大道理我都懂,只是我做不到!」於是告訴孩子:「媽媽這兩天不在,要去上如何與你溝通的課。期許媽媽可以好好和你溝通。」。研習營中,永平組江志雲師兄聽到美金老師說到:「用眼睛『聽』、用耳朵『看』,我認為更要用心看。」戀愛中的情侶越講越小聲,但是對方依舊聽的到;吵架中的夫妻越吵越大聲,反而聽不到彼此的心裡話。基隆組溫秀雯師姊分享:「小菩薩陪我來上兩天的課,他都有聽進去、也找回自尊心。現在假日會自己起床薰法香,九點半主動去做環保回收。」

恆毅組洪慧玲師姊深刻體會:「教育無他,以愛為榜樣。先修養自己,才能帶領小孩。」蘆洲組許湘汝師姊認識慈濟四年,真正進來才一年多,經由研習營了解到,孩子的品格教育很重要,未來只要孩子品性好成就就會好。基隆組柯同三師兄因瑞芳颱風淹水,慈濟師姊送便當來,開啟因緣。上了課程,聽到老師對學生的愛,期許自己要很用心來陪伴自己的小孩。

陪伴慈籃孩子十多年的石健雄教練分享:「來慈濟、慈籃不要隨便做一做,教育無他唯有愛與榜樣,慈籃是要帶動大家,從帶環保餐具,到行進動作,處處都是榜樣。用心聽,才聽得到別人的聲音。」我們希望孩子是來找『智慧』,不只是『聰明』而已,父母、子女是誰成就誰,端看誰能夠從中體會。

人文真善美 蔡馨芳、朱秀蓮 臺北市報導

Read more

Friday, 20 February 2015

把握因緣成大愛 馬國水患齊付出

圖說:大愛同仁握因緣付出,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6,000多條毛毯送往馬國援助水災溫暖災民的心。(攝影者:吳怡萱)2014年耶誕節前風雨打亂了大地寧靜、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不斷,造成馬來西亞吉蘭丹等八個州豪水成災。「大馬連心、愛鋪滿地」,大愛不分宗教、種族,你我,馬來西亞慈濟人做到了打破種族藩籬,以誠、以愛膚慰苦難眾生。「以工代賑」帶動受災戶一同清掃、重建家園。人多力量就大,不只馬國慈濟人動員起來,台灣慈濟也動員起來,將賑災毛毯及物資送到馬來西亞。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把握因緣付出,在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6,000多條毛毯送往馬國援助水災、溫暖災民的心。「外面下著細雨,頂著感冒的身體,也不放過這一次的好因緣做志工,一切都很圓滿完成,也非常的感恩大家的付出。」楊竣翔師兄分享。新婚不到一個月的楊竣翔師兄與同修袁婉婷師姊把握這次毛毯裝櫃用心、用力付出。袁婉婷師姊也分享:「可以幫助遠在馬來西亞受水災的民眾,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師兄、師姊們都很合心,以單純的心去幫助他人。往後會再繼續幫助他人。」

圖說:頂著感冒生病的身體也要參與,楊竣翔師兄與同修袁婉婷師姊把握這次毛毯裝櫃用心、用力付出。「外面下著細雨,頂著感冒的身體,也不放過這一次的好因緣做志工,一切都很圓滿完成,也非常的感恩大家的付出。」(攝影者:吳怡萱)為了援助馬國水患,大愛感恩科技也發起『每人一善,募心募愛』,同仁紛紛響應,將募款及義賣所得捐助馬國賑災,將一點一滴愛匯聚在此,盡一已之力,協助災民早日脫困。

慈濟人自度度人,證嚴上人在1/7志工早會開示:「愛的能量,總是要深信,還要了解,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讓人人了解,共同一個方向,那就是行善行愛,人人啟發善與愛的心,造福人間,才能讓世間大地平安」。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席部長林冠英感恩道:「很感恩,人人都付出,也可以轉變環境。因為有慈濟。就是你一個人的力量,雖然說很小、很小,但是在慈濟,每一個人的力量,足夠能帶來大改變。」靜思語:「做善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人人只要發揮愛心,不管力量多小,一點一滴匯聚,以誠以情的付出,可將愛的能量傳遍全世界。虔誠的心上達天聽,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把握因緣成大愛 馬國水患齊付出

圖說:大愛同仁握因緣付出,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6,000多條毛毯送往馬國援助水災溫暖災民的心。(攝影者:吳怡萱)2014年耶誕節前風雨打亂了大地寧靜、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不斷,造成馬來西亞吉蘭丹等八個州豪水成災。「大馬連心、愛鋪滿地」,大愛不分宗教、種族,你我,馬來西亞慈濟人做到了打破種族藩籬,以誠、以愛膚慰苦難眾生。「以工代賑」帶動受災戶一同清掃、重建家園。人多力量就大,不只馬國慈濟人動員起來,台灣慈濟也動員起來,將賑災毛毯及物資送到馬來西亞。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把握因緣付出,在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6,000多條毛毯送往馬國援助水災、溫暖災民的心。「外面下著細雨,頂著感冒的身體,也不放過這一次的好因緣做志工,一切都很圓滿完成,也非常的感恩大家的付出。」楊竣翔師兄分享。新婚不到一個月的楊竣翔師兄與同修袁婉婷師姊把握這次毛毯裝櫃用心、用力付出。袁婉婷師姊也分享:「可以幫助遠在馬來西亞受水災的民眾,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師兄、師姊們都很合心,以單純的心去幫助他人。往後會再繼續幫助他人。」

圖說:頂著感冒生病的身體也要參與,楊竣翔師兄與同修袁婉婷師姊把握這次毛毯裝櫃用心、用力付出。「外面下著細雨,頂著感冒的身體,也不放過這一次的好因緣做志工,一切都很圓滿完成,也非常的感恩大家的付出。」(攝影者:吳怡萱)為了援助馬國水患,大愛感恩科技也發起『每人一善,募心募愛』,同仁紛紛響應,將募款及義賣所得捐助馬國賑災,將一點一滴愛匯聚在此,盡一已之力,協助災民早日脫困。

慈濟人自度度人,證嚴上人在1/7志工早會開示:「愛的能量,總是要深信,還要了解,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讓人人了解,共同一個方向,那就是行善行愛,人人啟發善與愛的心,造福人間,才能讓世間大地平安」。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席部長林冠英感恩道:「很感恩,人人都付出,也可以轉變環境。因為有慈濟。就是你一個人的力量,雖然說很小、很小,但是在慈濟,每一個人的力量,足夠能帶來大改變。」靜思語:「做善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人人只要發揮愛心,不管力量多小,一點一滴匯聚,以誠以情的付出,可將愛的能量傳遍全世界。虔誠的心上達天聽,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Thursday, 19 February 2015

大愛感恩護大地 地球環保共生息

圖說:大陸德謙文化公司林德謙董事長應邀來台,至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李鼎銘總經理與洪若岑設計總監接待。 (攝影者:曹書豪)大陸德謙文化公司林德謙董事長應邀來台,至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李鼎銘總經理與洪若岑設計總監接待。大愛感恩科技是由黃華德董事長等五位實業家,秉持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所發心成立,除了再製環保紡織品,更承擔著社會企業責任,同時李鼎銘總經理希望接引更多企業及善心人士一同守護大地。

德謙文化是總部設於天津、從事策劃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的專業機構。聽完同仁楊峻翔簡報分享,林德謙董事長表示:「真的很受感動,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低碳人文館的展示,教育我們應該注重環保,盡量不讓垃圾產生,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同時,作為藝術家來講,本身為了人類而奉獻愛和美,如果將環保元素導入設計,做好環保才會有好的環境,因為環境好創造什麼都是美,社會就會和諧。」

圖說:大愛同仁楊竣翔分享如何將寶特瓶製成大愛環保商品:「將寶特瓶壓製成瓶磚、切成瓶片、加熱成酯粒,在抽紗城大愛紗;唯有紡織業最高等級的長纖,才能做出這麼好的紡織品,這一切都要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攝影者:曹書豪)「將寶特瓶依顏色分類,透明的寶特瓶製成白色布料、綠色的寶特瓶製成綠色布料,保持原本的顏色,壓製成瓶磚、切成瓶片、加熱成酯粒,再抽成大愛紗;唯有紡織業最高等級的長纖,才能做出這麼好的紡織品,這一切都要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大愛感恩科技這個愛心平台上,呈現愛心之美:環保菩薩細心分類、紡織愛心夥伴協力付出,化成優質環保『心』時尚織品。

環保與大地資源息息相關,人口不斷增加,資源也不斷被開發,同時也會汙染大地、汙染空氣,就會造成四大不調。要落實清凈在源頭,唯有大地平安,人類才會平安。地球只有一個,將環保物資回收分類做好,人人更珍惜資源,警覺資源有限,調和人心地球才有生機,做好資源分類,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護大地 地球環保共生息

圖說:大陸德謙文化公司林德謙董事長應邀來台,至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李鼎銘總經理與洪若岑設計總監接待。 (攝影者:曹書豪)大陸德謙文化公司林德謙董事長應邀來台,至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李鼎銘總經理與洪若岑設計總監接待。大愛感恩科技是由黃華德董事長等五位實業家,秉持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所發心成立,除了再製環保紡織品,更承擔著社會企業責任,同時李鼎銘總經理希望接引更多企業及善心人士一同守護大地。

德謙文化是總部設於天津、從事策劃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的專業機構。聽完同仁楊峻翔簡報分享,林德謙董事長表示:「真的很受感動,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低碳人文館的展示,教育我們應該注重環保,盡量不讓垃圾產生,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同時,作為藝術家來講,本身為了人類而奉獻愛和美,如果將環保元素導入設計,做好環保才會有好的環境,因為環境好創造什麼都是美,社會就會和諧。」

圖說:大愛同仁楊竣翔分享如何將寶特瓶製成大愛環保商品:「將寶特瓶壓製成瓶磚、切成瓶片、加熱成酯粒,在抽紗城大愛紗;唯有紡織業最高等級的長纖,才能做出這麼好的紡織品,這一切都要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攝影者:曹書豪)「將寶特瓶依顏色分類,透明的寶特瓶製成白色布料、綠色的寶特瓶製成綠色布料,保持原本的顏色,壓製成瓶磚、切成瓶片、加熱成酯粒,再抽成大愛紗;唯有紡織業最高等級的長纖,才能做出這麼好的紡織品,這一切都要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大愛感恩科技這個愛心平台上,呈現愛心之美:環保菩薩細心分類、紡織愛心夥伴協力付出,化成優質環保『心』時尚織品。

環保與大地資源息息相關,人口不斷增加,資源也不斷被開發,同時也會汙染大地、汙染空氣,就會造成四大不調。要落實清凈在源頭,唯有大地平安,人類才會平安。地球只有一個,將環保物資回收分類做好,人人更珍惜資源,警覺資源有限,調和人心地球才有生機,做好資源分類,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Wednesday, 18 February 2015

職志合一秉初心 歡喜菩薩長慧命

圖說:林慧萍師姊分享職志合一的心路歷程,她抱持「積極度、使命感、責任心」的態度,秉持盡本分的心情來做每件事情,守著最單純的一念心,承擔慈濟家業使命。(攝影者:曹書豪)慈濟志業體的同仁,既是職工也是志工,有別於一般企業服務的工作。在充滿慈濟人文的氛圍下工作,從工作中得到付出的法喜,同時也是服務大眾,承擔使命。大愛廣播電台《環保愛地兒》的單元中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的林慧萍師姊分享「職志合一的心路歷程」。

慧萍師姊大學畢業後,立即進入慈濟志業體服務,因為在大學時期加入慈青社,透過參與慈青營隊,了解到 證嚴上人在志業體的耕耘是多麼需要一群年輕人一同承擔。因此在她的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服務。畢業後,先到台北慈院服務,在一次的讀書會中,有人問到她 「為何這麼年輕就選擇回志業體服務?」 當下的她只覺得 「就是要幫 上人承擔!」但當下那位師姑卻說:「投入志業體不是為了 上人,而 (還應該)是為了 (成長) 自己,分分秒秒的學習都是自己的。」的確,在這過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學習成長都是自己的。

慧萍師姊回想在大學參加慈青營隊時, 證嚴上人提到「一生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歷程」,而在志業體服務兩年多,想到過去慈青營隊中,曾被台上一群慈青學長所感動,回歸社區後,發願要開始從自己身邊的朋友開始募款,因此在2008年參與社區培訓及受證,在這過程中曾遇到隔壁鄰居阿公往生陪伴臨終助念,深刻的體認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而自己一定要更精進、更努力的付出。從踏上培訓之路開始,由於在職業與志業身分結合、時間分配是必須調整,這也考驗自己的道心是否堅定。職志合一的工作,在自己有限的時間中,要去抉擇『要如何參與活動』、又需要顧及『圓融』的同時,有時會一直需要提醒自己要將靜思語放在心中,才能讓自己「轉境」與「放下」。

因緣際會,三年多前,從台北慈院轉換跑道至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同樣在志業體,不同的環境與工作內容,並沒有讓慧萍師姊因事項繁忙而起煩惱。她總是抱持:『積極度、使命感、責任心』的態度,秉持『盡本分』的心情來面對考驗。更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而公司經營還是要靠「團隊」,人事相處、以及與主管互動,更需緊密的合作關係,她總是秉持著一開始進志業體服務的最初、最單純的心念「承擔慈濟家業」。慧萍師姊最後分享:「職志合一看似簡單,但也會有小小的挑戰考驗著你,只要秉持最單純的心念,莫忘初衷,您將會成為一位歡喜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行政人資部 呂怡德 師兄
 【節目時間】 2/19(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志業體人文教育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職志合一秉初心 歡喜菩薩長慧命

圖說:林慧萍師姊分享職志合一的心路歷程,她抱持「積極度、使命感、責任心」的態度,秉持盡本分的心情來做每件事情,守著最單純的一念心,承擔慈濟家業使命。(攝影者:曹書豪)慈濟志業體的同仁,既是職工也是志工,有別於一般企業服務的工作。在充滿慈濟人文的氛圍下工作,從工作中得到付出的法喜,同時也是服務大眾,承擔使命。大愛廣播電台《環保愛地兒》的單元中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的林慧萍師姊分享「職志合一的心路歷程」。

慧萍師姊大學畢業後,立即進入慈濟志業體服務,因為在大學時期加入慈青社,透過參與慈青營隊,了解到 證嚴上人在志業體的耕耘是多麼需要一群年輕人一同承擔。因此在她的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服務。畢業後,先到台北慈院服務,在一次的讀書會中,有人問到她 「為何這麼年輕就選擇回志業體服務?」 當下的她只覺得 「就是要幫 上人承擔!」但當下那位師姑卻說:「投入志業體不是為了 上人,而 (還應該)是為了 (成長) 自己,分分秒秒的學習都是自己的。」的確,在這過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學習成長都是自己的。

慧萍師姊回想在大學參加慈青營隊時, 證嚴上人提到「一生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歷程」,而在志業體服務兩年多,想到過去慈青營隊中,曾被台上一群慈青學長所感動,回歸社區後,發願要開始從自己身邊的朋友開始募款,因此在2008年參與社區培訓及受證,在這過程中曾遇到隔壁鄰居阿公往生陪伴臨終助念,深刻的體認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而自己一定要更精進、更努力的付出。從踏上培訓之路開始,由於在職業與志業身分結合、時間分配是必須調整,這也考驗自己的道心是否堅定。職志合一的工作,在自己有限的時間中,要去抉擇『要如何參與活動』、又需要顧及『圓融』的同時,有時會一直需要提醒自己要將靜思語放在心中,才能讓自己「轉境」與「放下」。

因緣際會,三年多前,從台北慈院轉換跑道至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同樣在志業體,不同的環境與工作內容,並沒有讓慧萍師姊因事項繁忙而起煩惱。她總是抱持:『積極度、使命感、責任心』的態度,秉持『盡本分』的心情來面對考驗。更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而公司經營還是要靠「團隊」,人事相處、以及與主管互動,更需緊密的合作關係,她總是秉持著一開始進志業體服務的最初、最單純的心念「承擔慈濟家業」。慧萍師姊最後分享:「職志合一看似簡單,但也會有小小的挑戰考驗著你,只要秉持最單純的心念,莫忘初衷,您將會成為一位歡喜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行政人資部 呂怡德 師兄
 【節目時間】 2/19(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志業體人文教育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Tuesday, 17 February 2015

慈籃音樂撫慰人心 大愛吉祥散播歡樂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與慈籃的小朋友們一起帶給大家歡樂。(攝影者:林立騏)學校才剛放寒假,大愛感恩吉祥物 - 環保大愛狗 及 素食感恩貓,與慈籃家族,選擇日行一善,跟著慈籃小志工和爸媽,來醫院付出關懷,也帶來無限歡樂。這天在台北慈濟醫院,傳來熱鬧的音樂與熱情的鼓掌聲,原來是慈籃的孩子們與志工爸媽來到醫院,帶來精采的音樂表演並搭配著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大愛狗和感恩貓 。吉祥物一出場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跟著慈籃的孩子們一起帶動跳,台下的民眾也露出開心的笑容,紛紛前來與吉祥物拍照、握手,不分男女老少,現場充滿輕鬆歡樂的氣氛。慈籃的孩子們也各個展現他們的才藝,能動能靜,從武術、扯鈴到音樂表演,台下民眾驚呼連連,不時替他們捏一把冷汗,有時也發出讚歎的聲音。有些民眾經過陽光大廳也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表演,真的是為台北慈濟醫院帶來許多輕鬆、愉快的氣氛。

圖說: 感恩貓發送結緣品給小朋友。(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也準備了結緣品與民眾互動,從二樓的小兒科開始,沿路發送,與大家結好緣。到達小兒科時,小朋友都紛紛前來圍繞在大愛狗、感恩貓的旁邊,想與他們說話、握手、擁抱。有些小朋友剛開始還不敢接近,但我們的吉祥物都非常貼心的蹲下來與小朋友互動,也感覺起來不那麼難以接近了。在沿路發結緣品時,民眾也都很踴躍前來拍照,現場真的可以感受到吉祥物帶來的歡樂。最後,我們也與慈籃的小朋友們一起表演手語為今日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圖說: 吉祥物都非常貼心的蹲下來與小朋友互動。(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新北市新店報導

Read more

慈籃音樂撫慰人心 大愛吉祥散播歡樂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與慈籃的小朋友們一起帶給大家歡樂。(攝影者:林立騏)學校才剛放寒假,大愛感恩吉祥物 - 環保大愛狗 及 素食感恩貓,與慈籃家族,選擇日行一善,跟著慈籃小志工和爸媽,來醫院付出關懷,也帶來無限歡樂。這天在台北慈濟醫院,傳來熱鬧的音樂與熱情的鼓掌聲,原來是慈籃的孩子們與志工爸媽來到醫院,帶來精采的音樂表演並搭配著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大愛狗和感恩貓 。吉祥物一出場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跟著慈籃的孩子們一起帶動跳,台下的民眾也露出開心的笑容,紛紛前來與吉祥物拍照、握手,不分男女老少,現場充滿輕鬆歡樂的氣氛。慈籃的孩子們也各個展現他們的才藝,能動能靜,從武術、扯鈴到音樂表演,台下民眾驚呼連連,不時替他們捏一把冷汗,有時也發出讚歎的聲音。有些民眾經過陽光大廳也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表演,真的是為台北慈濟醫院帶來許多輕鬆、愉快的氣氛。

圖說: 感恩貓發送結緣品給小朋友。(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也準備了結緣品與民眾互動,從二樓的小兒科開始,沿路發送,與大家結好緣。到達小兒科時,小朋友都紛紛前來圍繞在大愛狗、感恩貓的旁邊,想與他們說話、握手、擁抱。有些小朋友剛開始還不敢接近,但我們的吉祥物都非常貼心的蹲下來與小朋友互動,也感覺起來不那麼難以接近了。在沿路發結緣品時,民眾也都很踴躍前來拍照,現場真的可以感受到吉祥物帶來的歡樂。最後,我們也與慈籃的小朋友們一起表演手語為今日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圖說: 吉祥物都非常貼心的蹲下來與小朋友互動。(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新北市新店報導

Read more

澳洲森林發放Tzu Chi volunteers of Adelaide help a couple who lost their home to the fires in early January


The southern Australia experienced the worst wildfires in 30 years in early January. To help a couple who lost their home to the fires, Tzu Chi volunteers of Adelaide provided them with blankets and consolation cash at the local liaison office. We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 bye. 
澳洲南澳省,今年一月初發生三十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為了幫助夫婦倆被燒黑的家,慈濟志工邀請他們到聯絡處,並且贈送毛毯和急難救助金。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昆山照顧戶歲末A family changed because of Tzu Chi


At Tzu Chi’s New Year banquet held at the Tzu Chi Kunshan Recycling Station in Jiangsu江蘇, China, a Tzu Chi care recipient and his family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how Tzu Chi’s company over the past four year has changed their lives. 
中國江蘇的慈濟昆山環保站舉辦歲末祝福活動,一位照顧戶帶著家人上台分享,慈濟過去四年來的照顧,如何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Read more

辛巴威水患Spring rains collapses homes


As it is currently spring in Southern Africa, afternoon thundershowers are a common occurrence. Recently, Zimbabwe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wave of heavy rains which has caused many adobe houses to collapse. When Tzu Chi volunteers learned of the news, they quickly readied more than 1,200 bags of rice and blankets to help residents in the affected townships. 
目前南部非洲正是春天,而午後雷陣雨是常見的現象,最近辛巴威連日大雨,造成多處民宅倒塌,當地志工得知消息之後,準備超過一千二百份大米和毛毯幫助社區居民。 

Read more

DA.AI Technology Cooperates with the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CAPTION: In April 7, 2014, Paul Pisasale traveled to Taiwan to fulfill his vow, and took Simon Riley, the Principal of the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together to visit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in Hualien. He even brought over school uniform and accessories samples with him and wished to cooperate with DA.AI Technology. He wanted to become the first “green school” in Australia that wears eco-friendly uniform.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nounced the investigation of Better Life Index result that Australia has been the most happiness country in the world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however, disaster happens even in heaven. In 2011, the great flood that devastated Queens landand the forest fire that burned Blue Mountains Citycaused severe damage. Although disasters are unpredictable, there is love in the world. Australia Gold Coast Tzu Chi volunteers went into the disaster area as soon as they can, and met Paul Pisasale, the Mayor of the Ipswich City, throughout the relief. The Mayor showed great of 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after seeing what Tzu Chi has done for the victims, and vowed to be a disciple of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In April 7, 2014, Paul Pisasale traveled toTaiwanto fulfill his vow, and took Simon Riley, the Principal of the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together to visit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in Hualien.

CAPTION: In November, 2014, DA.AI, finally the first batch of 400 eco-friendly school hats with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logo was sent over, not only made the school the first “green school” in Australia, but also set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ilestone for DA.AI Technology.Principal Riley knows about DA.AI Technology well from Mayor’s words, and greatly admire what the company is doing to protect the planet. He even brought over school uniform and accessories samples with him and wished to cooperate with DA.AI Technology. He wanted to become the first “green school” in Australia that wears eco-friendly uniform. Riley knew that DA.AI Technology is not only an eco-brand, but also recognized the humanitarianism behind the brand is even more powerful. Alth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n’t easy, Riley wished to work with DA.AI nonetheless for its great meaning. With the work of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Gold Coast Tzu Chi volunteers, and DA.AI, finally the first batch of 400 eco-friendly school hats with 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 logo was sent over, not only made the school the first “green school” in Australia, but also set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ilestone for DA.AI Technology.

Hoping thi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n bring more people to take a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at our humanitarianism can truly touch more people. 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our Earth, and thus, let us all “Coexist with the earth” together.

DA.AI Reporter, Tom Yang,Taipei

Madia Link:  http://youtu.be/KnXPq5eODDc



 



 

Read more

Monday, 16 February 2015

年貨大街環保風 人文新春募愛心

圖說: 推廣環保,在人潮聚集的年貨大街,也看得到慈濟志工們和大愛同仁協助推廣及解說,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精神及使命。(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台、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商圈」,是全台知名度最高的茶葉、中藥材、南北貨及布匹集散地。今年邁入二十周年,台北市政府串連起台北11大商圈展開特色促銷,集結在地藝術工作者、文史工作者、迪化老店與文創店家等,首次規畫年貨20系列體驗活動,每天人潮聚集。大愛感恩科技更是把握因緣,走向人群說環保,透過一年一度的年貨大街,向社會大眾推廣這「城市礦產」的妙法妙用。

春節將近,台北年貨大街人潮聚集,各攤位叫賣聲此起彼落,有別於其他年貨的這一攤,賣的是環保碗筷、寶特瓶再製而成的環保紡織用品。

「春聯送祝福、竹筒募愛心」,仁愛國中的校長現場寫春聯,慈濟志工們在攤位以靜思語送好話,與民眾廣結善緣,讓喜氣洋洋的年節氣氛中,更添愛心!

圖說:大同區人文推廣志工 蕭景獻:「希望透過我們靜思人文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些環保科技的產品,來一同淨化人心,然後也能推廣延續物命的概念。」(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推廣環保,在人潮聚集的年貨大街,也看得到慈濟志工們和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協助推廣及解說,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精神及使命。大同區人文推廣志工 蕭景獻:「希望透過我們靜思人文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些環保科技的產品,來一同淨化人心,然後也能推廣延續物命的概念。」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大同區報導


圖說:「春聯送祝福、竹筒募愛心」,仁愛國中的校長現場寫春聯,志工們在攤位以靜思語送好話,與民眾廣結善緣,讓喜氣洋洋的年節氣氛中,更添愛心!(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 

Read more

年貨大街環保風 人文新春募愛心

圖說: 推廣環保,在人潮聚集的年貨大街,也看得到慈濟志工們和大愛同仁協助推廣及解說,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精神及使命。(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台、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商圈」,是全台知名度最高的茶葉、中藥材、南北貨及布匹集散地。今年邁入二十周年,台北市政府串連起台北11大商圈展開特色促銷,集結在地藝術工作者、文史工作者、迪化老店與文創店家等,首次規畫年貨20系列體驗活動,每天人潮聚集。大愛感恩科技更是把握因緣,走向人群說環保,透過一年一度的年貨大街,向社會大眾推廣這「城市礦產」的妙法妙用。

春節將近,台北年貨大街人潮聚集,各攤位叫賣聲此起彼落,有別於其他年貨的這一攤,賣的是環保碗筷、寶特瓶再製而成的環保紡織用品。

「春聯送祝福、竹筒募愛心」,仁愛國中的校長現場寫春聯,慈濟志工們在攤位以靜思語送好話,與民眾廣結善緣,讓喜氣洋洋的年節氣氛中,更添愛心!

圖說:大同區人文推廣志工 蕭景獻:「希望透過我們靜思人文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些環保科技的產品,來一同淨化人心,然後也能推廣延續物命的概念。」(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推廣環保,在人潮聚集的年貨大街,也看得到慈濟志工們和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協助推廣及解說,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品牌精神及使命。大同區人文推廣志工 蕭景獻:「希望透過我們靜思人文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些環保科技的產品,來一同淨化人心,然後也能推廣延續物命的概念。」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大同區報導

圖說:「春聯送祝福、竹筒募愛心」,仁愛國中的校長現場寫春聯,志工們在攤位以靜思語送好話,與民眾廣結善緣,讓喜氣洋洋的年節氣氛中,更添愛心!(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 

Read more

2015年新春年節連續假期 購物網 及 服務站 服務時間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Announcements_20150205.jpg(一) 購物網
農曆春節連續假期,大愛感恩購物網站,
配合物流業者作業時間,服務將做以下調整,祝福大家新年如意。

1. 年前最後出貨日2/17日(二)上午10:00前下單者,當日出貨。

2. 年   後   出   貨 :
2/18日(三)除夕 ~ 2/23(一)初五適逢新春連續假期,網站仍可下單,但期間將暫停出貨與客服。

3. 開   工   大   吉 :2/24日(二)開工大吉。恢復正常作業

                             [2/17日(二)上午10:00後及春節期間下單者,開始出貨日] 。

(二) 門市服務站
如有需要可至大愛感恩各地服務站門市,詳見

2015年新春年節連續假期各地服務站服務時間公告(連結)


大愛感恩科技  敬祝 新年快樂   羊年 – 三羊開泰*洋洋得意!





Read more

2015年新春年節 各地服務站服務時間公告

配合農曆春節連續假期,大愛感恩各服務站 服務時間調整如下,祝福大家新春愉快。

大愛感恩科技  敬祝 新年快樂   羊年 – 三羊開泰*洋洋得意!

  服務站 2/18()
除夕
2/19()
初一
2/20()
初二
2/21()
初三
2/22()
初四
2/23()
初五
台北慈院   ☆9-17時 ☆9-17時
台北分會   ☆9-17時 ☆9-17時
板橋靜思堂   *9-14時   *9-14時   *9-14時
蘆洲靜思堂  
三重靜思堂   ☆9-17時
關渡園區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東區會所   *8-12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雙和靜思堂   ☆9-17時
桃園靜思堂 ★9-14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新竹武陵  
台中慈院 ★9-14時   ☆9-17時
大林慈院   ☆9-17時
台南分會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高雄靜思堂 ★9-14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岡山園區   *9-13時   *9-13時
安平連絡處   ☆9-17時
花蓮靜思堂 ★9-14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9-17時
花蓮慈院  

★ 除夕          服務時間: 9:00~14:00
☆ 初一~初五服務時間: 9:00~17:00
*起訖時間或有調整
    空白處 為 當日休息



Read more

不提供免洗餐具 攤商民眾樂配合


慈濟新加坡分會舉辦義賣會,從往年的資源回收到如今又更邁前一步,推廣清淨在源頭,鼓勵八分飽,吃多少拿多少,不造成食物的浪費。同時也鼓勵攤主不提供免洗餐具,提供足夠的餐具,讓民眾能現場用餐。這番貫徹執行環保的行動及龐大人力動員,讓學校及國際組織也來觀摩。

慈濟志工:「可能有一些顧客,他需要的分量不需要太多,他說要少了一點,那你的麵就給剛剛好的分量。」

慈濟新加坡分會推動綠色義賣會多年,從資源回收、垃圾不落地,這一次更要從攤位老闆到民眾一起做到。

素食八分飽,需要多少叫多少、要惜福。

民眾 廖玉梅:「很好,因為提醒大家,去外面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叫太多,不要浪費食物。」

認同慈濟推動的餐盤吃光光的運動,在學校食堂任職的讓廖玉鳳感嘆,許多學子已不會珍惜食物。

民眾 廖玉鳳:「一碗、一碗地倒,很心痛,(慈濟)很好教育下一代,而且太多垃圾也沒有辦法處理。」

攤位老闆:「我們這邊沒有盒子。」

慈濟志工 戴明翰:「我們在跟攤主接洽時,鼓勵他們不打包,都是在現場用餐,減少打包的量,我們在外面有一個看板,鼓勵大家在這裡用餐。」

清淨在源頭,不提供塑膠餐盒打包,雖是一番忍痛教育,但也看到民眾願意響應。堅持不使用免洗餐具,慈濟志工每天動員超過200人次負責收碗、洗碗、補給,龐大的動員人力,讓一些團體來向慈濟取經。國際性的綠色組織來觀摩,希望能效仿慈濟徹底將環保落實在活動中。

環保人士 麥克:「這裡看到環保,已經落實在社區人群,說明這不是分開的,而是能夠結合的這很重要,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你們現在就已經做到了。」

慈濟志工:「這是用什麼製造的,對,塑料瓶。」

國際學校老師也帶領學生來了解慈濟如何做到,並讓學生動手體驗。一場萬人義賣會,除了啟發愛心,還是一個教育的好場所。

新加坡綜合報導

Read more

廢紙堆撿到60萬 送交警局尋失主


慈濟志工在上個月(1/28) 在大樓整理廢紙時,意外撿到六十萬元現金,由於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假鈔,已經要送到回收站,後來才發現是真鈔,志工馬上將這筆錢從回收車中,再找出來,送到警局,也希望這筆錢的主人,能夠將這筆錢盡快領回。

慈濟志工黃瑞溢,回憶那天撿到六十萬現金的狀況,記憶猶新,手機裡一張張照片,記錄志工們,從滿滿一車的回收紙,找到現金的過程。

慈濟志工 黃瑞溢:「我們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尋找,但是當下想說,如果這部車子回去找不到,我們也想說,沒關係至少我們有努力過。」

在一次的回收過程中,意外撿到一綑二十萬元的現金,後來有志工想起,還有另外兩綑已經被送往總回收站,動員15名志工,總算找到剩下的兩疊鈔票,撿到的總金額,高達六十萬元新台幣,黃瑞溢表示,掉了一大筆錢,失主心裡一定很難受。

慈濟志工 黃瑞溢:「(找到錢)當下大家都愉悅的心情,甚至比(找到)自己的錢還高興,還更愉悅,就是能夠讓這個失主不要不明不白把這些錢遺失掉。」

這是黃瑞溢參加回收工作以來,第一次撿到這麼大筆現金,他將心比心,用同理心來替失主著想,不怕麻煩,找到這一大筆錢,希望失主知道這筆錢的下落後,能夠盡快把錢領回。

顏聆羽 林家慧
台北報導

Read more

Sunday, 15 February 2015

揮灑志工心樂章 體驗大愛情懷

圖說:最後的競賽單元,各組在『舉瓶』中,或加分、或減分。面臨地球存亡的關鍵最後一回合,第五組為了爭取最高分,流露出凡塵俗世『爭』的本性,遊戲結束宣布『地球毀滅了』!(攝影者:張陵)『翻開生命的繪本,
你想要為自己的年輕歲月,
留下什麼色彩?

日新月異的科技,
讓你、我進入快速多變的新時代,
表情符號讓我們低下頭,
疏忽了周遭真誠燦爛的笑容;

每天按五十個讚,
卻忘了 - 拍拍身旁朋友疲倦的肩膀。

慈濟青年想邀您,
一同找回人與人之間單純、直接的互動,
讓我們來幫社會舒活筋骨一番吧!』
 

「2015年寒假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北宜花東梯,一句句誠摯的關懷,觸動百多位大學青年與高三莘莘學子的心靈,參加這一趟為期四天的人文體驗之旅。課務團隊安排下,大愛感恩科技在內湖環保教育站所進行之環保單元,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與環保的結合』。其中,上午的環保體驗之旅,由研發部林正雄博士導覽巧藝坊及科技館,並分組由內湖區環保志工帶領進行環保分類實作。學員們樂開懷地在實作與體驗中,體會志工的快樂,並學習課堂外的環保新知,及感受環保菩薩的智慧與可愛。

圖說:「2015年寒假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簡章,一句句誠摯的關懷,觸動百多位大學青年與高三莘莘學子的心靈,參加這一趟為期四天的人文體驗之旅。(改自慈濟基金會營隊簡章)下午大堂經營,由資訊部虞珊明師伯透過有趣的動畫與音樂,陳述嚴肅的環保課題,傳達愛地球的重要性。並適時運用「金頭腦」環保知識大考驗遊戲,把課程活潑化,引起學員們熱烈的搶答。小遊戲不斷,讓整堂課不沉悶,在歡樂的大笑中,輕鬆學習。

最後的競賽單元,各組在『舉瓶』中,或加分、或減分。面臨地球存亡的關鍵最後一回合,第五組為了爭取最高分,流露出凡塵俗世『爭』的本性,遊戲結束宣布『地球毀滅了』!

善惡在拔河,總結今天遊戲的精神,主要在傳遞一個重要的志工信念:「只要有一個人為了己利,而他人便會需要付出更多。」透過遊戲互動,希望啟發大家:只要大家一起盡力,保護地球並不是件難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上午的環保體驗之旅,由研發部林正雄博士導覽巧藝坊及科技館,並分組由內湖區環保志工帶領進行環保分類實作。學員們樂開懷地在實作與體驗中,體會志工的快樂,並學習課堂外的環保新知,及感受環保菩薩的智慧與可愛。(攝影者:陳建州) 

Read more

揮灑志工心樂章 體驗大愛情懷

圖說:最後的競賽單元,各組在『舉瓶』中,或加分、或減分。面臨地球存亡的關鍵最後一回合,第五組為了爭取最高分,流露出凡塵俗世『爭』的本性,遊戲結束宣布『地球毀滅了』!(攝影者:張陵)『翻開生命的繪本,
你想要為自己的年輕歲月,
留下什麼色彩?

日新月異的科技,
讓你、我進入快速多變的新時代,
表情符號讓我們低下頭,
疏忽了周遭真誠燦爛的笑容;

每天按五十個讚,
卻忘了 - 拍拍身旁朋友疲倦的肩膀。

慈濟青年想邀您,
一同找回人與人之間單純、直接的互動,
讓我們來幫社會舒活筋骨一番吧!』
 

「2015年寒假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北宜花東梯,一句句誠摯的關懷,觸動百多位大學青年與高三莘莘學子的心靈,參加這一趟為期四天的人文體驗之旅。課務團隊安排下,大愛感恩科技在內湖環保教育站所進行之環保單元,分享『大愛感恩科技與環保的結合』。其中,上午的環保體驗之旅,由研發部林正雄博士導覽巧藝坊及科技館,並分組由內湖區環保志工帶領進行環保分類實作。學員們樂開懷地在實作與體驗中,體會志工的快樂,並學習課堂外的環保新知,及感受環保菩薩的智慧與可愛。

圖說:「2015年寒假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簡章,一句句誠摯的關懷,觸動百多位大學青年與高三莘莘學子的心靈,參加這一趟為期四天的人文體驗之旅。(改自慈濟基金會營隊簡章)下午大堂經營,由資訊部虞珊明師伯透過有趣的動畫與音樂,陳述嚴肅的環保課題,傳達愛地球的重要性。並適時運用「金頭腦」環保知識大考驗遊戲,把課程活潑化,引起學員們熱烈的搶答。小遊戲不斷,讓整堂課不沉悶,在歡樂的大笑中,輕鬆學習。

最後的競賽單元,各組在『舉瓶』中,或加分、或減分。面臨地球存亡的關鍵最後一回合,第五組為了爭取最高分,流露出凡塵俗世『爭』的本性,遊戲結束宣布『地球毀滅了』!

善惡在拔河,總結今天遊戲的精神,主要在傳遞一個重要的志工信念:「只要有一個人為了己利,而他人便會需要付出更多。」透過遊戲互動,希望啟發大家:只要大家一起盡力,保護地球並不是件難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上午的環保體驗之旅,由研發部林正雄博士導覽巧藝坊及科技館,並分組由內湖區環保志工帶領進行環保分類實作。學員們樂開懷地在實作與體驗中,體會志工的快樂,並學習課堂外的環保新知,及感受環保菩薩的智慧與可愛。(攝影者:陳建州) 

Read more

街友開心穿新鞋 盼走向嶄新人生


年關將至,花蓮慈濟醫院關懷街友,護理人員和醫療志工帶著街友挑選舒適的鞋子,還帶動大家到環保站分類付出。志工為一名表現良好、不菸不酒的街友,安排住進「新城小築」,醫護人員事前前往清掃,今天(2/15)舉辦入厝儀式。

蹲在一旁,親手為街友試穿,就快過年了,花蓮慈濟醫院護理人員和慈濟志工,帶著四名街友,到鞋店挑選舒適的新鞋。選到自己喜歡的鞋子,他們格外珍惜。

街友:「(好不好穿)很好穿。」

開心的從高瑞和院長手中,接下福慧紅包。接受祝福,也要跨出付出的第一步。大家來到環保站,投入分類,手心向下當志工。

慈濟志工 顏惠美:「我們環保站也有素食的中餐,晚餐也可以打飯回去,所以讓他們不用挨餓, 讓他們有希望做志工,也讓他自己覺得有尊嚴,最重要的是讓他戒掉喝酒的習慣 。」

醫護人員動員,帶著兒女來到「新城小築」,幫百歲的陳才爺爺,裡裡外外大掃除。在志工的觀察下,決定安排戒掉菸酒的康姓街友,成為陳才爺爺的新鄰居。

花蓮慈濟醫院長 高瑞和:「 我們這些同仁們的子女, 應該就可以更加體會, 他們爸爸媽媽的一個, 服務付出的精神, 同時也可以讓他們了解, 我們整個醫院慈善醫療, 跟教育人文 這四大合一, 這樣一個的精神 。」

貼上春聯,象徵入厝,大家陪著康先生,參觀溫馨的新住所,也和爺爺相見歡,吃著暖暖的湯圓,體會到眾人的付出,讓他好感恩。

街友 康先生 :「有買一些東西給我,還有買一個衣櫃給我,我是比較不會說話,很感謝他們,我自己有辦法做多少,我就做多少。」

不只是一次的關懷行動,因為循序漸進的帶動,讓街友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范呂釗 呂彥羲 江杏幸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自閉兒做環保 彎腰學習身心靜定


說到生日,除了和家人朋友好好慶祝一番,你還會選擇怎麼度過? 慈濟志工顧敏慧,1992年跟著先生和媽媽遠赴南非做生意也開始接觸慈濟活動。但異國生活加上其中一個孩子罹患自閉症,雪上加霜,幾年前婚姻又觸礁,帶著怨懟的心情,毅然決然和自閉症的二兒子陳彥勳,回到台灣定居。三年多來,幾乎天天來到關渡慈濟環保站做環保,慢慢調整了心,找到面對生命的勇氣。

慈濟志工 顧敏慧:「要有點技巧喔,對不對,對,哇,籃子破的,沒有籃子,要還給師伯。」

媽媽跟前跟後,緊緊相隨,耐心教導每一個動作。三歲半時,兒子彥勳被診斷罹患自閉症,壯碩的體型,心智能力卻不到六歲。

慈濟志工 顧敏慧:「因為他,其實他的心是很靜,但是他的外表就是一直在動,一直在動,那只有這個道場,比較適合他就是說來環保站,然後他可以跟人家結善緣,然後可以走出來。」

七年前,丈夫外遇離婚,五年前帶著悲傷心情和二兒子陳彥勳,從南非回到台灣相依為命,也慢慢從環保和孩子身上,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慈濟志工 顧敏慧:「他讓我體驗了那個苦集滅道,因為他的苦,因為他小時候跟人家不一樣,你有智慧就了解,他上輩子跟我的因緣是如何,然後你坦然接受他,你一旦接受,坦然接受,面對他,然後我們兩個就是很快樂的共修了。」

32歲生日,母子倆選擇在環保站度過,看到這麼多爺爺奶奶幫自己慶生,彥勳好開心,在媽媽引導下,親手將蛋糕跟大家一起分享,也說出難得的一句話。

環保志工 陳彥勳:「天天快樂,對啦。」

蕭志傑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不浪漫也是愛 夫妻同心感情融洽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在這邊先祝福電視機前的情人們,情人節快樂。迎接這個節日,不知道您又是怎麼度過的?在關渡慈濟環保站,每天都會有夫妻檔一起來投入做環保,今天,是假日更是一年一度情人節,卻仍然有不少夫妻,手牽手做分類,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與其花錢買花買禮物,或是什麼甜言蜜語,夫妻能一起同心付出,就算髒了手、流了汗,卻獲得了比外在物資更重要的東西。

慈濟志工 鄭秀琴:「我不知道今天是情人節耶,是你們剛剛講,不知道今天是情人節,只知道(今天)是星期六。」

太太不知道,老公也完全在狀況外,其實結婚38年來,夫妻倆就沒在過屬於兩人的節日,就算背對背各自低頭整理回收物,看似不浪漫,兩人的好情感,早就已經如膠似漆。

慈濟志工 廖志成:「我們都每個星期六,都是兄弟姊妹去媽媽那裡,一起跟媽媽在一起聊天這樣,所以我們星期六都叫做孝親日。」

慈濟志工 鄭秀琴:「師兄(在家)都會幫忙洗菜、洗碗,都會幫忙做家事這樣,所以覺得是滿貼心的,這樣就已經夠了。」

趁著周六假日做環保的,還有這一對結婚也超過30年的老夫老妻,潘森坤和曾梅育。多年來,情人節這天,玫瑰花或是花錢吃大餐,太太也都不曾開過口。

慈濟志工 曾梅育:「因為有上人的法之後,我覺得說,更是需要儉樸,什麼情人節那些節日,都只是一天而已,但是我們的日子是365天,如果說天天能有個,付出的機會的話,那當然是最快樂的事情。」

不追求流行,反而獲得更多快樂。將小愛,擴大成疼惜地球的大愛,這條環保路,夫妻同心也同行,同樣鶼鰈情深,羨煞不少人。

蕭志傑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萬頃林地付之一炬 志工勘災發放


一月初,澳洲阿德雷德,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有一萬三千公頃的林地被燒毀,慈濟志工在勘災後,為山林大火的災民,進行街頭募款,並且發放毛毯和現值卡。

天未亮,阿德雷德慈濟志工,已經準備出發,前往發放場地,一月初,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有民宅受損,志工勘災後,發起街頭募款,接受慈濟幫助,而進行脣顎裂手術的馬哈帝也特地來協助。

志工的愛心,讓阿德雷德的居民,對慈濟,認識更深,一路相助的議員,十分肯定。

議員 湯姆:「這裡居民很多人都沒聽過慈濟,所以我們很努力介紹慈濟,現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志工也能順利進行發放的工作。」

誦讀上人祝福信,彎腰九十度,送上毛毯和現值卡,謙卑的態度,讓災民備受尊重,蓋兒是抱著泰迪熊而來,期待能遇到朋友。

災民 蓋兒:「不是鄰居,但住得很近,我知道他喜歡泰迪熊 ,但都被燒掉了,所以我帶了一隻來。」

雖然沒送出泰迪熊,但已經感受到互助的溫暖。

災民 蓋兒:「非常特別來到這,真的感受到你們的用心,讓我很感動。」

災民 萊斯莉:「我們是幸運的,這幾星期來有消防人員,還有志工,像你們這樣來幫助我們,雖然我們以前都不認識。」

帶著愛和祝福,重建家園的路,也有了笑聲。

孫美艷 王俊堯 謝坤耀 真善美志工-澳洲報導

Read more

Saturday, 14 February 2015

社會公益受肯定 大愛感恩立標竿

圖說: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一行人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期望能透過品質管理提升計劃讓大愛感恩科技成為一個永續經營與社會企業的典範。(攝影者:曹書豪)政府為了獎勵推行全面品質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具卓越績效者,並鼓勵樹立品質管理的典範,以激發追求高品質的風氣,進而提升整體品質的水準。唯一經由行政院核定頒發經營品質的最高榮譽的「國家品質獎」,主要的評審內容包含『領導與經營理念、策略管理、研發與創新、顧客與市場發展、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流程管理、資訊策略應用與管理、經營績效』等八大構面。

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日前特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講解「中小企業品質管理提升」輔導計劃,期待能透過品質管理的技術指導來提升企業的機能。「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是國家品質獎的核心價值,這與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任何規畫皆要不斷精進的理念不謀而合,大愛感恩科技在總經理當下指示成立跨部工作團隊由研發部陳博士當窗口來協調/整合內部並與中國生產力窗口來對接,希望將透過參與「品質管理提升計畫」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加以精進,期待達到永續經營並成為全球綠色環保的典範。

圖說: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就國家品質獎的推動方法及品質管理提升計畫做說明。(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之所以參與此項輔導計畫是秉持著永續經營、環保再生的理念,望能傳遞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領更多企業、甚至是個人,一起為保護地球而努力。黃信玄組長說道:「這次中國生產力中心大力推薦並願意來協助/輔導大愛感恩科技,主要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從事的綠色環保產業是二十一世紀的亮點企業,尤其在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及永續經營方面已經在台灣是非常成功的典範,在社會公益方面的完善也是其他企業甚少能夠如此全面做到的,再加上得到 2014年中小企業最高榮譽的國家磐石獎的肯定,所以非常願意協助大愛感恩科技來挑戰『國家品質獎』,並期許大愛感恩科技能夠成為台灣企業學習的典範。」

「社會公益受肯定,大愛感恩立標竿」,願能如黃信玄組長所言,大愛感恩科技期待藉此次難得學習的機會,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中學/學中覺來創下一個永續經營與社會企業的典範,並將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落實在社會大眾的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社會公益受肯定 大愛感恩立標竿

圖說: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一行人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期望能透過品質管理提升計劃讓大愛感恩科技成為一個永續經營與社會企業的典範。(攝影者:曹書豪)政府為了獎勵推行全面品質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具卓越績效者,並鼓勵樹立品質管理的典範,以激發追求高品質的風氣,進而提升整體品質的水準。唯一經由行政院核定頒發經營品質的最高榮譽的「國家品質獎」,主要的評審內容包含『領導與經營理念、策略管理、研發與創新、顧客與市場發展、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流程管理、資訊策略應用與管理、經營績效』等八大構面。

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日前特別前來大愛感恩科技,講解「中小企業品質管理提升」輔導計劃,期待能透過品質管理的技術指導來提升企業的機能。「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是國家品質獎的核心價值,這與大愛感恩科技對於任何規畫皆要不斷精進的理念不謀而合,大愛感恩科技在總經理當下指示成立跨部工作團隊由研發部陳博士當窗口來協調/整合內部並與中國生產力窗口來對接,希望將透過參與「品質管理提升計畫」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加以精進,期待達到永續經營並成為全球綠色環保的典範。

圖說:中國生產力中心-品質提升專案小組黃信玄組長,就國家品質獎的推動方法及品質管理提升計畫做說明。(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之所以參與此項輔導計畫是秉持著永續經營、環保再生的理念,望能傳遞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領更多企業、甚至是個人,一起為保護地球而努力。黃信玄組長說道:「這次中國生產力中心大力推薦並願意來協助/輔導大愛感恩科技,主要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從事的綠色環保產業是二十一世紀的亮點企業,尤其在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及永續經營方面已經在台灣是非常成功的典範,在社會公益方面的完善也是其他企業甚少能夠如此全面做到的,再加上得到 2014年中小企業最高榮譽的國家磐石獎的肯定,所以非常願意協助大愛感恩科技來挑戰『國家品質獎』,並期許大愛感恩科技能夠成為台灣企業學習的典範。」

「社會公益受肯定,大愛感恩立標竿」,願能如黃信玄組長所言,大愛感恩科技期待藉此次難得學習的機會,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中學/學中覺來創下一個永續經營與社會企業的典範,並將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及願景落實在社會大眾的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廖珮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高雄志工陳富美 做環保開心結


家住高雄的陳富美,今年73歲,十年前女兒年紀輕輕就過世,讓她難以承受,天天以淚洗面,當時小兒子廖光明心疼母親,請來資深的慈濟志工開導母親,並帶她去做環保,陳富美因為有人陪伴,終於敞開心房停止流淚,她也開始全心做環保並投入慈濟,雖然不識字,但不論是醫療志工、弱勢關懷,她都相當投入,把對女兒的小愛化成關懷大眾的大愛,這正如同證嚴上人給她的法號。

慈濟志工 陳富美:「這些都還沒擦。(一天要擦幾個椅子?) 也不知道,就是大家一起擦完這樣,這些有兩千多個椅子。師姊,你做慢一點,要擦乾淨一點喔,我是有時跟他們講,叫你們要擦乾淨,你們不要生氣喔,他們說不會啦,我們這些會員都很好。

大家好,你們真會做,大家早,我今天早上去做福田。(做福田喔,要來賺第二攤嗎?) 對,要來賺第二攤。(好啦,歡迎啦!) 我女兒才35歲就回去了,這樣怎可能不會苦,我女兒剛去世時,看到太陽快要下山時,差不多五點多,想說我女兒上班差不多該回來,怎麼沒看到她的人,這樣,我就想說,這樣真的很苦,就常流眼淚,在想她。我的小兒子,這個廖光明,就跟我的資深志工說,嫂子,你就要快來帶我媽媽去做慈濟,資深志工就在那邊泡茶,說伯母來,我帶你去做環保。我說,來這裡做得很高興,你們大家都陪伴我,我真的很高興。(他說)伯母,妳不要再想了喔,不要再想妳女兒了。我說,不會,不要再想了,喔,做得很高興,之後就每天都去做,以前都是苦瓜臉。(現在呢?) 現在不會了,不再想了。我都會要工作做,我們組長如果不讓我做,我就會說,你如果有工作就要叫我,不要讓我在家裡坐著等。(所以你現在都煩惱做不到嗎?) 對對。(來啦來啦,在這裡跟你感恩一下啦!)感恩感恩。(真的要感恩她,她什麼事都有去做。) 感恩,謝謝。(有沒有圓滿?) 謝謝。(好,不客氣。)感恩。

感恩我的女兒,她用她的生命度我做慈濟,師父給我的法號叫心富,我是心富足大幸福。」

Read more

腎病纏身撒手人寰 陪伴最後旅程


馬來西亞馬六甲慈濟照顧戶 蔡錄阿公 在慈濟的幫助下,接受洗腎。他除了積極做環保,也成為志工,參與慈濟活動。而在今年2月9日,蔡錄阿公因病逝世,來不及和家人迎接新年。不過,他的家人卻以他為榮

馬六甲慈濟照顧戶蔡錄驟然往生,志工視他如法親,前來助念。

慈濟志工 謝柳英:「我沒有當著他是我的照顧戶, 我叫他進志工他也OK, 帶他去哪裡他都是講OK。」

每天清晨,在住家附近撿拾回收物後,才去洗腎,蔡錄阿公珍惜生命,更懂得愛護大地。感動的畫面,曾經被真善美志工拍下

慈濟照顧戶 蔡錄:「六點十多分就出去了, 去走到八點多, 那個推車滿了又推回, 我全部捐給慈濟。」

慈濟志工 楊福銓:「我是幸運 我可以拍到這個畫面, 然後我最佩服的是, 他有一個負責的心, 他每個家裡或者商店去開垃圾桶, 去分類過後, 他還把那些骯髒的東西, 或者是紙袋, 那些已經開過的跟它綁回去, 然後放回原位。」

蔡錄阿公從照顧戶成為會員,還加入志工行列,積極參與慈濟活動,生活變得更有價值,家人以他為榮,特別挑選棺木,讓阿公入土為安。

蔡錄的侄兒 蔡坤隆:「他在參加慈濟的時候, 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在他的生活, 所以我就覺得 他往生的時候, 就要讓他帶著慈濟(身分)往生, 所以我們選擇的棺木, 是好像蓮花這樣的。」

慈濟志工 楊福銓:「希望以後他來生可以加入, 我們這個菩薩團隊。」

慈濟志工 謝柳英:「快點再回來做我們的慈濟人。」

手心向下付出回饋,蔡錄阿公留下典範,精神永在。

呂嘉嘉 駱輝堯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水患侵擾年年上演 尋求治本之道


印尼首都雅加達,每逢雨季就淹水!政府想方設法,希望能降低水患的發生,除了搬遷水庫附近的違建居民,整治水庫,也帶動民眾,輪流上街清理垃圾。

一到雨季,水患對雅加達居民來說,就像家常便飯。印尼政府想方設法降低災害,北雅加達,西巴德曼干村,民眾每周輪流清理環境。

西巴德曼干副鎮長 阿卜杜爾:「義務勞動的清理活動,確實是我們的方案,我們也已經做出了排班表。」

整治水庫,搬遷周圍的違章建築,也是降低水患的重點方案。

東雅加達建設與環境部助理 德古:「我們已經在年底(2013年)完成搬遷六百戶,再來2014年的時候,也將兩百戶家庭搬遷到國營民房。」

東雅加達,利亞‧裏歐水庫附近的違建居民,搬遷入住國營民房。這裡不但在防洪區,而且前六個月租金免費,屋內空氣流通,比過去住違建來得舒適多。

國營民房居民 娜妮:「我覺得還不錯,有水有電,沒有漏水,一切設備都很好,很舒適也乾淨。」

人口密集的居住區,南雅加達的巴剎‧明古村,居民挖掘滲水坑。

綠化發起者 努爾姍蒂:「滲水坑有三個用處,第一,減少積水,第二,製作堆肥,減少垃圾,第三,肥沃土壤。」

把有機垃圾倒進滲水坑,兩個星期到一個月,就能變成堆肥。自從這條街家家戶戶至少有兩個滲水坑,就已不再出現積水多天的情形。村莊也在居民的用心綠化下,呈現優美景象。

菲爾莉 達郎 印尼報導

Read more

Friday, 13 February 2015

產學合作訪大愛 台日交流為地球

圖說:這次來訪的日方代表是大塚良彥先生並結合學校、政府與企業的人才來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經過日本311海嘯之後,許多日本人經由慈濟對災民伸出援手進而認識慈濟。慈濟人在發生災難的第一時間了解後在 證嚴上人指示下當天在花蓮成立賑災協調中心並隨時將日本慈濟師兄姊第一手現場訊息傳回台灣來進行慈悲人道救援 。 在日本的慈濟委員/慈誠及志工全體動員,地震發生後迅即成立工作小組,分工協調作為慈濟第一線對災區的聯繫及災情的了解。由於公共交通系統停擺,許多民眾無法立即返家,慈濟日本分會開放會所,讓民眾暫時休息、使用洗手間,也供應熱食、提供網路讓民眾向家人報平安,即時安撫人心。志工整夜坐鎮值班,陪伴無法順利返家而留宿會所的民眾。慈濟人的付出,日本人都點滴在心頭。


圖說:我們也有安排同仁環保服裝動態展示,展示出傳薪系列、修賢、與慈悲科技,並當場 展示我們的太陽能LED帽/太陽能包/防穿刺白鞋等慈悲科技產品。(攝影者:曹書豪)這也是此次日本產學合作,結合學校、政府與企業的人才來訪大愛感恩科技的目的,想要了解慈濟以及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此次由長濱工商會的桐山專務/產業經紀部長北川先生/ABBC代表理事大塚先生及當地實業家們/日本立命館大學經濟系的學生一行近四十人並由慈濟新竹地區慈委及外語隊師兄姊陪同來訪 ,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師伯也以留學日本的經驗,全程使用日文介紹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透過影片和師伯的解說,可以更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及二十餘年來的國際救災 (尤其是 311地震全球慈濟人愛的關懷及行動) 與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使命。

在解說的同時,我們也有安排同仁服裝的動態展示,展示出傳薪系列、修賢、與慈悲科技,並當場展示我們的太陽能LED帽/太陽能包/防穿刺鞋等,讓日本的訪客目不轉睛、驚呼連連。其實我們展現的不只是環保再生產品本身,也有人文意涵與環保的落實。在會後我們也有訪問日方代表大塚良彥先生,他表示:「今天我們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深切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怎麼一步一腳印的走過來,這次來台雖然無法有機會觀光及了解台灣的風土人情,但藉由此次的參訪真正體會到台灣人的愛心,希望日後我們能與大愛感恩科技一樣一起為社會的祥和、世界的社會共生做出最大的貢獻和努力,期許日後也可以攜手來愛護這個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產學合作訪大愛 台日交流為地球

圖說:這次來訪的日方代表是大塚良彥先生並結合學校、政府與企業的人才來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經過日本311海嘯之後,許多日本人經由慈濟對災民伸出援手進而認識慈濟。慈濟人在發生災難的第一時間了解後在 證嚴上人指示下當天在花蓮成立賑災協調中心並隨時將日本慈濟師兄姊第一手現場訊息傳回台灣來進行慈悲人道救援 。 在日本的慈濟委員/慈誠及志工全體動員,地震發生後迅即成立工作小組,分工協調作為慈濟第一線對災區的聯繫及災情的了解。由於公共交通系統停擺,許多民眾無法立即返家,慈濟日本分會開放會所,讓民眾暫時休息、使用洗手間,也供應熱食、提供網路讓民眾向家人報平安,即時安撫人心。志工整夜坐鎮值班,陪伴無法順利返家而留宿會所的民眾。慈濟人的付出,日本人都點滴在心頭。


圖說:我們也有安排同仁環保服裝動態展示,展示出傳薪系列、修賢、與慈悲科技,並當場 展示我們的太陽能LED帽/太陽能包/防穿刺白鞋等慈悲科技產品。(攝影者:曹書豪)這也是此次日本產學合作,結合學校、政府與企業的人才來訪大愛感恩科技的目的,想要了解慈濟以及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理念。此次由長濱工商會的桐山專務/產業經紀部長北川先生/ABBC代表理事大塚先生及當地實業家們/日本立命館大學經濟系的學生一行近四十人並由慈濟新竹地區慈委及外語隊師兄姊陪同來訪 ,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師伯也以留學日本的經驗,全程使用日文介紹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透過影片和師伯的解說,可以更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及二十餘年來的國際救災 (尤其是 311地震全球慈濟人愛的關懷及行動) 與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使命。

在解說的同時,我們也有安排同仁服裝的動態展示,展示出傳薪系列、修賢、與慈悲科技,並當場展示我們的太陽能LED帽/太陽能包/防穿刺鞋等,讓日本的訪客目不轉睛、驚呼連連。其實我們展現的不只是環保再生產品本身,也有人文意涵與環保的落實。在會後我們也有訪問日方代表大塚良彥先生,他表示:「今天我們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深切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怎麼一步一腳印的走過來,這次來台雖然無法有機會觀光及了解台灣的風土人情,但藉由此次的參訪真正體會到台灣人的愛心,希望日後我們能與大愛感恩科技一樣一起為社會的祥和、世界的社會共生做出最大的貢獻和努力,期許日後也可以攜手來愛護這個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每周五環保日!背書包帶回收物


馬來西亞北海慈濟幼兒園,今年的開學日,在星期五,正是是環保回收日,小朋友們很有默契,不只是背著書包來上學,也提著資源回收物來上課,環保意識,已在他們的心底札根。

假期過後,孩子們開開心心來開學,大家有默契,除了書包,還拿了一大包回收物,這一天,剛好是星期五,是學校環保回收日。

慈濟幼兒園學童 吳亦樂:「(為什麼你要做環保),因為照顧地球,因為地球會生病。」

吳亦樂,記得老師教的,放假時,去海邊玩,還不忘撿瓶瓶罐罐。

家長 吳端鴻:「 老師說那些瓶瓶罐罐,寶特瓶,可以帶回去給環保站做再循環,我覺得對父母來說,覺得欣慰。」

也有不少人是拉著自己做的回收金龜車來到環保站,這是上學期的作業,小朋友已經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

慈濟幼兒園老師 陳潔瑩:「我想到就是開學的時候,還是有家長記得讓孩子把,他的(資源回收)金龜車帶來學校。」

環保意識深根在心裡,也把愛護大地的責任,扛在肩上。

馬來西亞報導 王懿昀

Read more

救難單位不放棄 慈濟志工作後盾


昨天2/11,空難搜尋第八天,搜尋人員找到了失蹤的兩位乘客,現場振作人心。因為在這之前,已經連續三天沒有找到失蹤者,家屬心急如焚,滿心期盼家人歸來。慈濟志工持續在現場陪伴最後一位失蹤者陳仁泰的家屬,也繼續做搜尋人員的後盾,從寒天送暖的毛毯圍巾到熱食發送,都是志工們的團結合作。

不放棄!搜尋人員在失事地下游六百公尺處,終於找到台籍乘客楊榮添與陸籍乘客張曉濱的遺體。

宜蘭縣水上救生協會隊員 官逸明:「全部的功勞是全部的人,因為我是剛好比較好運,搜尋到最後第三個。」

官逸明、林暐哲,都是來自宜蘭的義消,到達第一天就有破冰成績,兩個人都是抱著讓失蹤者早日回家的心情到達現場。

宜蘭縣水上救生協會隊員 林暐哲:「其實早上來的時候,已經有在默念,希望他們趕快浮出來,我們可以送他們回家。」

宜蘭縣水上救生協會隊員 官逸明:「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可以幫助別人,也幫助罹難者家屬,可以快點尋獲他們家裡的人。」

尋獲兩位失蹤者,現場振作人心!來自台中、雲林、高雄,全國各縣市都派出搜尋人員投入。避免受寒失溫,下水的安全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內。

雲林水上救難大隊 林岳璋:「十幾度,我們下去的話,半個小時都還可以,現在是怕說,有的人身體狀況不一定一樣,有的人硬撐,凍到失溫,起來要再下去(搜尋)就沒有辦法。」

海巡人員出去一趟四五小時,空曠的淡水河岸邊,完全沒有任何遮蔽物,慈濟志工不捨海巡人員忍受寒風,準備了熱食、爐桶,還有圍巾、毛毯取暖。寒冬送暖的圍巾毛毯,來自慈濟內湖園區,志工們製作好,以備不時之需。

慈濟志工 吳月嬰:「倉庫出去的圍巾,大概有兩千多條,毛毯大概接近一千條。」

志工持續守在搜尋現場,陪伴最後一位失蹤者,大陸乘客陳仁泰的家屬,合掌祈禱,希望他趕快回家。

真善美志工 台北綜合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撿到現金 監視畫面找失主


真的是愛心不落人後!高雄光華環保慈回收站志工余淑珍,在整理民眾捐來的舊衣時,發現一件夾克口袋裡居然有三萬元,覺得失主應該會很著急,趕快把這筆錢拿去警局,還好警方調出當時回收站的監視器,循著車牌,找到捐衣的失主。

一台銀色轎車開進環保站,夫妻倆從車上拿下三大袋回收衣,旁邊還有志工也幫忙提衣服。

聲音:慈濟志工:「這是我們師兄去幫忙提(衣服)。」

提下來的衣服,給在旁的志工整理,結果發現一件夾克口袋裡,竟然有厚厚的一疊錢。

慈濟志工 余淑珍:「我就大叫,有三萬元,我就看口袋開開的,我就把錢抽出來。」

擔心失主著急,志工立刻把錢拿到警局,要警察找失主,還好透過環保站門口監視器,比對車牌,找回這對夫妻,原來是孫女把錢放在夾克內,時間久了,自己也忘記裡面有錢。

慈濟志工 林德安:「我想這個是一個月的薪水,先比對袋子,再追蹤車牌。」

發現三萬元的余淑珍,手上還包著紗布,她還是長年洗腎的病人,十年來都在當志工,整理舊衣時,還曾經撿到百鈔甚至金飾,還好這回成功找到失主,夫妻倆還回到環保站感謝志工拾金不昧。

李佳欣 王昭中 高雄報導

Read more

Thursday, 12 February 2015

菲國實業訪大愛 同心協力護地球

圖說:菲律賓實業家、D&L公司劉氏家族7人,在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伉儷陪伴下,來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攝影者:曹書豪)菲律賓實業家、D&L公司劉氏家族7人,在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伉儷陪伴下來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D&L劉氏家族早在菲律賓就耳聞慈濟,也曾參與過慈濟的慈善活動,對慈濟也充滿了好奇心。在李偉嵩師兄的邀約下,來到台灣更深入了解慈濟。參訪除了認識大愛感恩科技以外,也希望可以朝『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目標邁進。

D&L公司是菲律賓的食品原料、特種塑料著色劑、添加劑的生產商、股票上市公司,1月23日的菲律賓報紙報導該公司是『2015年菲律賓最有前途的公司』之一。偉嵩師兄表示,劉家5位兄弟是D&L公司的老闆,5兄弟很合作,哥哥很會做人,平等對待弟弟,所以4個弟弟都很尊敬他。他們是白手起家,才有今日的成就。我們同時也訪問到弟媳陳似鳳師姊,她表示:聽完介紹後,很受感動,我們每個人可用自己的雙手,自身在家裡開始教傭人資源分類,在村莊內早在好幾年就開始教育環保。從事化學業,希望有一天公司也可以開始環保,其實兩三年前就有稍微開始,但想往更深的了解,跟慈濟、大愛感恩聯繫互動,教育公司員工一起做環保。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向菲律賓實業家介紹慈濟環保的起源「從雙手開始」。(攝影者:曹書豪)陳師姊繼續表示:以前有幫助垃圾推的孩子。有位愛心的英國人從12年前到菲律賓,要到最窮困的地方,但那邊一般人不會去,當看到一位小孩子身上有條鐵絲勾勾,很好奇他們在做什麼?一直跟去,發現他們在垃圾推裡找可用的東西來生活,決定將一個廢棄工廠,整理、建造學校;然後發覺墓園也有窮困人住那裡,也在那邊蓋了學校,然後我們認識他(偉嵩師兄)了,開始帶著親朋好友到那邊見苦知福、深受感動,因為人不可能再窮了,沒有人比他們更窮,所以偉嵩師兄付出學費,讓他們沒憂慮、讓孩子們開始上課。還要找更多人來幫助他們,用車子接他們上下學,也付餐點給他們吃。所以我希望能夠做更多,再付出,與大愛感恩合作,認識慈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往後能造就人生,造福更多苦難人。」

我們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加入「掘井人」的行列,讓垃圾也能變黃金,不但可以延續物命,也可以『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菲國實業訪大愛 同心協力護地球

圖說:菲律賓實業家、D&L公司劉氏家族7人,在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伉儷陪伴下,來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攝影者:曹書豪)菲律賓實業家、D&L公司劉氏家族7人,在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伉儷陪伴下來台參訪大愛感恩科技。D&L劉氏家族早在菲律賓就耳聞慈濟,也曾參與過慈濟的慈善活動,對慈濟也充滿了好奇心。在李偉嵩師兄的邀約下,來到台灣更深入了解慈濟。參訪除了認識大愛感恩科技以外,也希望可以朝『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目標邁進。

D&L公司是菲律賓的食品原料、特種塑料著色劑、添加劑的生產商、股票上市公司,1月23日的菲律賓報紙報導該公司是『2015年菲律賓最有前途的公司』之一。偉嵩師兄表示,劉家5位兄弟是D&L公司的老闆,5兄弟很合作,哥哥很會做人,平等對待弟弟,所以4個弟弟都很尊敬他。他們是白手起家,才有今日的成就。我們同時也訪問到弟媳陳似鳳師姊,她表示:聽完介紹後,很受感動,我們每個人可用自己的雙手,自身在家裡開始教傭人資源分類,在村莊內早在好幾年就開始教育環保。從事化學業,希望有一天公司也可以開始環保,其實兩三年前就有稍微開始,但想往更深的了解,跟慈濟、大愛感恩聯繫互動,教育公司員工一起做環保。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向菲律賓實業家介紹慈濟環保的起源「從雙手開始」。(攝影者:曹書豪)陳師姊繼續表示:以前有幫助垃圾推的孩子。有位愛心的英國人從12年前到菲律賓,要到最窮困的地方,但那邊一般人不會去,當看到一位小孩子身上有條鐵絲勾勾,很好奇他們在做什麼?一直跟去,發現他們在垃圾推裡找可用的東西來生活,決定將一個廢棄工廠,整理、建造學校;然後發覺墓園也有窮困人住那裡,也在那邊蓋了學校,然後我們認識他(偉嵩師兄)了,開始帶著親朋好友到那邊見苦知福、深受感動,因為人不可能再窮了,沒有人比他們更窮,所以偉嵩師兄付出學費,讓他們沒憂慮、讓孩子們開始上課。還要找更多人來幫助他們,用車子接他們上下學,也付餐點給他們吃。所以我希望能夠做更多,再付出,與大愛感恩合作,認識慈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往後能造就人生,造福更多苦難人。」

我們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加入「掘井人」的行列,讓垃圾也能變黃金,不但可以延續物命,也可以『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2/12,中國大陸德謙文化科技公司來訪

【對象】中國大陸 德謙文化科技公司 董事長與總經理
【時間】2015年2月12日(四)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感恩護大地 地球環保共生息

20150216_1.jpg20150216_2.jpg


 
Read more

2015,02/12,日本新竹長濱日商參訪

【對象】新竹日商
【時間】2015年2月12日(四)10:30-12: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產學合作訪大愛 台日交流為地球

20150216_4.jpg
20150216_3.jpg


  Read more

Wednesday, 11 February 2015

靜思領悟生法喜 廣佈大愛度有緣

圖說:佩珊師姊勉勵大家,應學習面對無常的人生與生命當中的苦難,勇敢的擁抱生命當中的挫折,將人生的危機轉為契機,轉化為可以幫助他人的智慧資糧,那麼自己的生命將會因為「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的粹湅中,變得更精彩而有意義。 (攝影:許育仁) 在人文志業中心接待組服務的蔡佩珊師姊,總是笑臉迎人,親切的服務大眾,莊嚴相貌的背後,真的很難聯想 師姊從小是在同父異母的兄長家暴陰影的下成長,小學畢業後更因為家庭困苦,必需以半工半讀的方式,照顧70多歲的父親以及年幼的妹妹。受邀在人文週會分享的佩珊師姊,把「吃苦當作是吃補」,面對生命的磨練,將她鍛鍊成不怕挫折的堅毅性格。

隨著生命的因緣,母親引領她進入慈濟,也從佛法中深刻領悟到唯有吃苦才能了苦,讓她的內心從怨天尤人中獲得釋放;揮別過往的陰霾,真正懂得放下瞋恨,這樣的磨難人生路,現在從她的臉上,看不出對過去的一絲怨懟,因為她瞭解到,這輩子所面對的人生劇本,其實,是自己上輩子所寫好的,更知道『播下苦瓜的種子,絕不會長出甜瓜』的道理。

圖說:第一次造訪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的 佩珊師姊表示,相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麼用心的投入與創新環保再生製品,一定會開啟我們這一個世紀人類生活史上一個向上提昇改變與綠化生活的新典範。 (攝影:呂怡德) 佩珊師姊勉勵大家,財富、健康與智慧是自己可以創造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宇宙永恆不變的真實道理,想要得到什麼善果,就得自己先去種那個善因。所以,希望能擁有財富,就要先學習佈施;想要身體健康,就要懂得去幫助病苦;想要聰明智慧,就要主動與人分享善法。同時,應學習面對無常的人生與生命當中的苦難,勇敢的擁抱生命當中的挫折,將人生的危機轉為契機,轉化為可以幫助他人的智慧資糧,那麼自己的生命將會因為「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的粹煉中,變得更精彩而有意義。

第一次造訪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的 佩珊師姊,非常感恩在慈濟師兄、姊的愛心接力下,將一般人視而不見、骯髒不起眼的廢棄資源,在大愛感恩這麼用心與巧思的努力下,竟然可以做成一件、一件讓人穿起來端莊、素雅又舒適的衣服與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真的很了不起,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無用為大用,相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麼用心的投入與創新,一定會開啟我們這一個世紀人類生活史上一個向上提昇改變與綠化生活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靜思領悟生法喜 廣佈大愛度有緣

圖說:佩珊師姊勉勵大家,應學習面對無常的人生與生命當中的苦難,勇敢的擁抱生命當中的挫折,將人生的危機轉為契機,轉化為可以幫助他人的智慧資糧,那麼自己的生命將會因為「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的粹湅中,變得更精彩而有意義。 (攝影:許育仁) 在人文志業中心接待組服務的蔡佩珊師姊,總是笑臉迎人,親切的服務大眾,莊嚴相貌的背後,真的很難聯想 師姊從小是在同父異母的兄長家暴陰影的下成長,小學畢業後更因為家庭困苦,必需以半工半讀的方式,照顧70多歲的父親以及年幼的妹妹。受邀在人文週會分享的佩珊師姊,把「吃苦當作是吃補」,面對生命的磨練,將她鍛鍊成不怕挫折的堅毅性格。

隨著生命的因緣,母親引領她進入慈濟,也從佛法中深刻領悟到唯有吃苦才能了苦,讓她的內心從怨天尤人中獲得釋放;揮別過往的陰霾,真正懂得放下瞋恨,這樣的磨難人生路,現在從她的臉上,看不出對過去的一絲怨懟,因為她瞭解到,這輩子所面對的人生劇本,其實,是自己上輩子所寫好的,更知道『播下苦瓜的種子,絕不會長出甜瓜』的道理。

圖說:第一次造訪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的 佩珊師姊表示,相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麼用心的投入與創新環保再生製品,一定會開啟我們這一個世紀人類生活史上一個向上提昇改變與綠化生活的新典範。 (攝影:呂怡德) 佩珊師姊勉勵大家,財富、健康與智慧是自己可以創造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宇宙永恆不變的真實道理,想要得到什麼善果,就得自己先去種那個善因。所以,希望能擁有財富,就要先學習佈施;想要身體健康,就要懂得去幫助病苦;想要聰明智慧,就要主動與人分享善法。同時,應學習面對無常的人生與生命當中的苦難,勇敢的擁抱生命當中的挫折,將人生的危機轉為契機,轉化為可以幫助他人的智慧資糧,那麼自己的生命將會因為「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的粹煉中,變得更精彩而有意義。

第一次造訪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的 佩珊師姊,非常感恩在慈濟師兄、姊的愛心接力下,將一般人視而不見、骯髒不起眼的廢棄資源,在大愛感恩這麼用心與巧思的努力下,竟然可以做成一件、一件讓人穿起來端莊、素雅又舒適的衣服與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真的很了不起,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無用為大用,相信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麼用心的投入與創新,一定會開啟我們這一個世紀人類生活史上一個向上提昇改變與綠化生活的新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巴生吉膽島人物A devoted recycling volunteer Chen Meizai in Pulau Ketam, Malaysia


On Pulau Ketam, Malaysia Tzu Chi’s environmental message has taken root in the shape of a local recycling center. However, Chen Meizai, a three year recycling veteran, has gone one step farther by opening up a recycling point in front of her own home. Here, what was formally seen as garbage, is turned into gold for the sake of the environment. 

馬來西亞吉膽島,慈濟環保理念在當地環保站深根,才投入環保三年的陳妹仔,還在自家門前設立環保點,在這裡,從前看到的垃圾,變成地球上有價值的東西,甚至幫助到全世界極需幫助的人。 

Read more

巴生吉膽島環保The group of volunteers who are helping make Pulau Ketam a cleaner place


Pulau Ketam, also known as Crab Island is a small island fishing village off Port Klang, Malaysia. Since Tzu Chi volunteers began promoting conservation on the island in 2011, today, the island not only has a recycling station, but several environmental volunteers. Next, we meet the group of volunteers who are helping make Pulau Ketam a cleaner place. 

吉膽島,在馬來文意為螃蟹島,是位於馬來西亞巴生港岸外的一個小島,自2011年,慈濟志工開始宣導環保之後,現在島上有環保站,還有不少的環保志工,接下來我們來認識這一群守護吉膽島的志工。 

Read more

馬大寶森節Repaying kindness through volunteering during Thaipusam festival


Thaipusam is the biggest festival for Hindus after Diwali and usually fall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In Malaysia, celebrations take place on a grand scale at the Batu Caves attracting millions of devotees and tourists each year. As you can imagine, with such large crowds come large amounts of garbage. Hence, since 2010, under the request of the Selayang municipal council, Tzu Chi volunteers of the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Chapter have been spreading the practice of recycling at the event. 

在屠妖節過後,另外一個年度重要節慶就是大寶森節,通常是在1月與2月之間,在馬來西亞,各地印度人都會在黑風洞慶祝節日,每一年吸引超過百萬名信徒和遊客參與盛會,但您也可以想像,留下來的堆積成山的垃圾。在2010年,當地士拉央市議會開始邀請慈濟雪隆分會,投入環保教育,讓信徒和遊客都能一起愛護環境的整潔。 

Read more

關懷正駕駛Nantou volunteers visited Liao Jianzong's family bringing with them Master Cheng Yen’s condolences and blessings


Nantou, Taiwan is the hometown of the late pilot, Liao Jianzong. Yesterday, local volunteers visited the family, bringing with them Master Cheng Yen’s condolences and blessings. During his lifetime, Liao often encouraged his parents to take part in Tzu Chi activties and recycling efforts. Both parents said, they are proud to have a son like Liao. We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at the end of our show. Have a pleasant weekend. 

台灣南投是空難意外正駕駛廖建宗的老家,昨天慈濟志工前往關懷,帶來證嚴上人的祝福,家人表示,廖建宗總會叮嚀家人要參與慈濟活動,到環保站做環保,廖建宗的父母親表示,兒子是他們的驕傲,節目的最後一起來看看,祝您有個愉快的週末。

Read more

南靖環保歲末The year-end blessing ceremony in Nanjing(南靖) Fujian(福建)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e join the year-end blessing ceremony in Nanjing(南靖) Fujian(福建) Province where residents come together to donate their love as well as sign up to join the ranks of the volunteers in hopes of spreading the love to more people in need.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our program. Goodbye. 
節目最後,帶大家到福建南靖,居民齊聚啟發愛心,也簽下志工報名表,希望跟著慈濟人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河南冬令發放Warming up a cold winter in China


More on winter aid distributions, but in the snowy Henan Province; In villages through out Xuchang(許昌) County, volunteers brought relief supplies and companionship on behalf of those who’ve been struggling through the cold winter months. 
慈濟志工來到中國大陸白雪皚皚的河南省,進行冬令發放,為居民送來愛心,在許昌縣的幾個村莊,志工帶來大米、棉襖,也陪伴鄉親溫暖度過寒冬。 

Read more

資源回收展EPA organized a joint event with 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across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recycling


We stay in Taiwan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under Executive Yuan organized a joint event with 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across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recycling.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節目最後,在臺灣,行政院環保署邀請全國22個縣市環保局,一起推廣資源回收再利用,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慈善交流新平台 以愛攜手造福田


為配合新加坡今年慶祝獨立五十週年,新加坡公益金在2013年10月發「關懷與分享運動」(Care and Share Movement)。慈濟新加坡分會是其中一個參與的志願福利團體,獲得政府「關懷與分享基金」(SG Care and Share Fund)的資助,也於2015年1月25日參與「新加坡關懷與分享日」(Care and Share Day)設立宣導攤位,向民眾介紹慈濟。

熱情洋溢,二十個志願福利團體設置宣導攤位招募志工,由新加坡國家公益金主辦「關懷與分享日」,慈濟新加坡分會也是其一。

慈濟志工 許振耀:「今年是(新加坡)獨立五十周年,(政府)就是希望新加坡,有更多的社會人士,能夠加入這個志工的行列,從而邀約不同的慈善團體,來招募各自的志工,在慈濟也是有這個因緣,被受邀來這裡。」

小小的攤位難以容納想要了解慈濟的民眾,志工巧思製作小本子介紹慈濟志業,當天有六十位民眾,想進一步參與慈濟活動。

民眾 凱倫:「我覺得很有意義,慈濟有很多活動如環保,你們也去幫助我的國家菲律賓。」

而參展的志願團體也趁著輪班空檔,專程來多認識慈濟。

紅十字會醫療組志工 廖淑君:「環保這部分是比較少的組織,有做到的一個塑料瓶,可以做出那麼多有用的東西,真的是大開眼界。」

2013年推動的關懷與分享運動,政府一對一撥款,協助志願福利團體提升服務內容及品質,而慈濟是受惠團體之一,政府與民間組織雙方合作共創愛心社會。

楊淑元 楊冠雄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豪雨成災家園毀 發放馳援撫災民


每年的十二月到二月,是非洲的雨季,但今年來得特別晚,而且特別大,在辛巴威,就造成多處民宅倒塌,當地志工走入社區發放大米和毛毯,就超過一千二百份,其中一位十六歲男孩,茂喜,因眼疾,遭到排擠,志工彎腰送上大米,親自為他披上毛毯,讓當地族人懺愧,也感動 連日的豪雨,辛巴威的房屋,也倒成一片,因太窮,買不起水泥,用土磚搭建的房子,全都塌成一地,災後重建家園,他們用的塑膠袋和棉布,慈濟志工接獲通報,頭頂著大米,帶著毛毯,走進社區發放,也輕聲膚慰,房屋倒塌時被壓傷的民眾 茂喜(MALSE),最讓人心疼,房屋全毀,他和八十五歲的爺爺,就住在,用木條和塑膠袋,搭出來的棚子裡,因為他的雙眼患有眼疾,遭到排擠,志工不理會眾人訝異的眼光,彎腰送上白米,還親自為他披上毛毯,謙卑的態度,讓族人慚愧,也十分感動 受感動的,還有這位奚子娃(SIZIVA),四年前車禍,雙腳無法行走,鄰居為為她搭鐵皮屋,躲避大雨,現在有志工送上大米 住在這裡的,曼帝維札先生(Mandizvidza ),雖然沒有親自領到志工的大米,但卻特地寫了這封感謝信,提到當他看到兒子吃著大米,內心充滿了感激,雖然這個地方毫無生機,卻因慈濟,充滿希望 這是個不富裕的國家,因感激,不欠缺愛 真善美志工 辛巴威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10 February 2015

志工相伴解心結 天倫和樂一家歡


慈濟昆山環保站,舉行歲末祝福活動,朱源一家三人特地上台分享,因為朱源的太太是啞人又患有精神障礙,女兒對母親有埋怨,四年來,在慈濟志工陪伴下,現在全家人,以環保站為家,天天來報到,改善親子關係,這一家人也和樂融融。

下雨天,不阻礙朱源這一家人出門做環保,不愛說話的女兒朱梅秀,一看到慈濟人,就不怕生

慈濟照顧戶 朱梅秀:「(下雨天還是來做環保嗎), 還是來做 (為什麼), 因為有大家的陪伴 做得很開心。」

朱源的太太是聾啞人士,又患有精神障礙,女兒對她有埋怨,也封閉自己,如今能一起出門做環保,志工的陪伴是關鍵。

慈濟志工 吳國蘭:「用餐的時候坐她(媽媽)的位置, 她是不讓人家坐, 過後慢慢跟她講, 自己家人 我們穿著這個衣服, 都是自己家裡的人, 去抱抱她 她就會接受。」

慈濟照顧戶 朱源:「我的老婆她有輕微的精神病, 她也高興 快活。」

這一家人,不再吵吵鬧鬧,穿著整齊參加圍爐活動,外甥女王英,一年前,看見志工關懷舅舅,很訝異,因不相信,而一同陪伴,如今,她是見證人。

朱源的外甥女 王英:「梅秀從一個原先, 慵散 邋遢的姑娘, 變成現在身上整潔。」

慈濟照顧戶 朱梅秀:「我叫朱梅秀, 我參加了慈濟志工培訓。」

封閉的心被打開,也打開了,朱源這一家的幸福之門。

張文黛 馬鳳舞 童茹棠 真善美志工-江蘇報導

Read more

花蓮概念館啟用 慈悲科技心生命

圖說:『海外暨花蓮區受證歲末祝福』2/7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典禮後, 證嚴上人在李鼎銘師兄、洪若岑師姊及門市同仁陪伴下,來到當天新啟用之花蓮靜思堂「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見證大愛感恩科技的成果。概念館入口處採用寶特瓶裝置藝術。海外暨花蓮區受證歲末祝福2/7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典禮後, 證嚴上人在李鼎銘師兄洪若岑師姊及門市同仁陪伴下,來到新落成之「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見證大愛感恩科技的成果。 證嚴上人除了撫摸著毛毯,並讚歎『神奇防穿刺白鞋』的保護功用說道:「在大愛裡,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大愛將原本被當作廢棄垃圾寶特瓶加工再製成原料和環保再生紡織品,更賦予全”心”的生命力。

幾年前南部淹大水,曾有慈濟志工冒大水送熱食,卻不慎被鐵類刺傷腳部。 上人心繫救災志工們安全,指示大愛感恩科技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及同時善用減少資源消耗之環保材質製作產品,大愛感恩科技的「慈悲科技系列」因緣而生。上人希望每一項賑災用品都是將「環保、科技及愛心」做結合,因應災區沒水、沒電之情況。至今,已有多款產品研發推出:包括「神奇白褲/神奇藍褲」之疏濕快乾、透氣、易去污、防潑水等特性,讓志工能專心投入天候多變的賑災,毋需費心清理衣物;以及「環保機能舒適襪」通過五種菌種測試報告:不易生菌、不易生異味,易清洗、快乾,穿著乾爽舒適。此外,還有「太陽能LED帽」及「太陽能LED背包/登機箱」,透過太陽能板集光板,可以即時充電、提供緊急用電,協助救災行動完成

圖說:幾年前南部淹大水,有慈濟志工冒大水送熱食卻不慎被鐵類刺傷, 上人心繫救災志工們安全,指示大愛感恩科技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及善用減少資源消耗之環保材質製作產品,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系列」因緣而生。(大愛台新聞)花蓮靜思堂「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承擔全球慈濟人回花蓮時的環保再製用品補給站。入口處採用寶特瓶裝置藝術,外廊道櫥窗展示「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用科技將『垃圾(放錯地方的資源)』製成有形的綠色產品。同時,為了推廣環保人文教育,而設置低碳生活示範概念館,也讓我們同時見證環保的生命力。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花蓮報導

 圖說:花蓮概念館內部展示中國傳薪服飾及等環保織品,綠菩提展現大愛人文產品心生力,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

Read more

花蓮概念館啟用 慈悲科技心生命

圖說:『海外暨花蓮區受證歲末祝福』2/7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典禮後, 證嚴上人在李鼎銘師兄、洪若岑師姊及門市同仁陪伴下,來到當天新啟用之花蓮靜思堂「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見證大愛感恩科技的成果。概念館入口處採用寶特瓶裝置藝術。海外暨花蓮區受證歲末祝福2/7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典禮後, 證嚴上人在李鼎銘師兄洪若岑師姊及門市同仁陪伴下,來到新落成之「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見證大愛感恩科技的成果。 證嚴上人除了撫摸著毛毯,並讚歎『神奇防穿刺白鞋』的保護功用說道:「在大愛裡,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大愛將原本被當作廢棄垃圾寶特瓶加工再製成原料和環保再生紡織品,更賦予全”心”的生命力。

幾年前南部淹大水,曾有慈濟志工冒大水送熱食,卻不慎被鐵類刺傷腳部。 上人心繫救災志工們安全,指示大愛感恩科技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及同時善用減少資源消耗之環保材質製作產品,大愛感恩科技的「慈悲科技系列」因緣而生。上人希望每一項賑災用品都是將「環保、科技及愛心」做結合,因應災區沒水、沒電之情況。至今,已有多款產品研發推出:包括「神奇白褲/神奇藍褲」之疏濕快乾、透氣、易去污、防潑水等特性,讓志工能專心投入天候多變的賑災,毋需費心清理衣物;以及「環保機能舒適襪」通過五種菌種測試報告:不易生菌、不易生異味,易清洗、快乾,穿著乾爽舒適。此外,還有「太陽能LED帽」及「太陽能LED背包/登機箱」,透過太陽能板集光板,可以即時充電、提供緊急用電,協助救災行動完成

圖說:幾年前南部淹大水,有慈濟志工冒大水送熱食卻不慎被鐵類刺傷, 上人心繫救災志工們安全,指示大愛感恩科技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及善用減少資源消耗之環保材質製作產品,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系列」因緣而生。(大愛台新聞)花蓮靜思堂「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承擔全球慈濟人回花蓮時的環保再製用品補給站。入口處採用寶特瓶裝置藝術,外廊道櫥窗展示「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用科技將『垃圾(放錯地方的資源)』製成有形的綠色產品。同時,為了推廣環保人文教育,而設置低碳生活示範概念館,也讓我們同時見證環保的生命力。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花蓮報導

 圖說:花蓮概念館內部展示中國傳薪服飾及等環保織品,綠菩提展現大愛人文產品心生力,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

Read more

加州老人公寓大火 慈濟勘災援助


美國北加州的一處老人公寓,發生火災,這裡的房子大多是木造,大火一燒,讓11位長輩無家可歸。慈濟志工在火災後隔天,就到現場勘查災情,經過評估後,志工接著發送毛毯和現值卡,希望先解決災民眼前的生活困難,才能好好思考未來。(火災1/21 勘災1/23 發放1/31)

一場火,把北加州梅瑟市,五十間老人公寓,燒掉了其中12間,慈濟志工,接獲消息後,前來勘災發放,除了毛毯、圍巾和現值卡,還有志工親手編織的毛線帽。

受災民眾 伊斯瑞爾:「謝謝你們發放的物資和關懷,願上帝保佑你們(慈濟志工),非常謝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的,毛毯圍巾我由衷感謝你們。」

在發放的過程中,志工向受災民眾轉達上人的慰問與祝福,同時也介紹慈濟、和竹筒歲月的故事,社工人員梅瑞,義務擔任西語翻譯,她說,這次的接觸,讓她也想更認識慈濟。

社工人員 梅瑞:「慈濟基金會幫助他們很多,讓他們可以回到生活常軌,有些人沒有家人,有些人甚至一無所有,我真的很感謝你們,今天帶給他們的協助。」

有愛心的社區,儘管遭受無情災難,但大家憑藉著一顆顆的愛心,還要攜手再造昔日家園。

真善美志工 儀樹仁 美國報導

Read more

國家環境局官員 與慈濟志工交流


十多年來,慈濟新加坡分會深耕社區,推動環保教育,志工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教育民眾環保生活化的理念。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官員一行八人,來到靜思堂與慈濟環保幹事進行交流,從而探討未來可合作的方向。

環境局民資政三邊合作副署長 劉力瑋:「不可以常常都罰款,應該要有教育,所以希望我們在這裡能夠學習。」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一行八位官員,針對推動全民環保教育及策略,來到慈濟靜思堂,與慈濟環保幹事進行交流。

環境局民資政三邊合作副署長 劉力瑋:「我們發現到慈濟其實,做了很多比較深層的訊息,就是讓民眾都知道其實環保,不只是環保這麼簡單,還有一個愛護地球的一個概念。」

十多年來,慈濟新加坡分會深耕社區,用環保教育帶動居民做回收,目前每個月在全島33個慈濟環保點,就有大約1200位志工及居民做環保,如何能做到,環境局感到好奇。

環境局民資政三邊合作副署長 劉力瑋:「我們也看到慈濟有一個,很特別的模式訓練方式,你們都是以一個比較感恩,跟人民有一個比較貼心的方式,來宣導訊息所以這方面我們,也希望跟慈濟一起開發培訓教材。」

這次交流,國家環境局與慈濟也進一步探討未來可合作的方向。

環境局客戶優質服務處副署長 蔡振國:「政府畢竟只是幾千人,所以就需要這些民間的力量,把這個愛護地球的理念,擴展到整個民間。」

慈濟志工 許振耀:「我相信說我們能擦出火花,在未來能夠落實這個,環保教育方面為新加坡的,環保能夠更上一層樓。」

國家環境局首次造訪慈濟成果豐碩,雙方努力共創新加坡永續性的環境保護。


蔡寶玲 姚淩淩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年貨大街新氣象 淨斯產品環保風


台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今年適逢二十周年,為了方便民眾趕辦,將延續到二月十七號的晚上二十四時。店家、攤商近七百家擺出年貨,年味十足,其中,有一攤多了愛心的味道,志工寫春聯、送好話,都是免費的,民眾給的錢,就投入當善款。

春節將近,迪化街的年貨大街人潮滾滾!店家攤商近七百家擺出年貨,這擺的衣物不一樣,回收物製成,有環保觀念。

志工 蕭景獻:「希望透過我們靜思人文的產品,還有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些環保科技的產品,來一同淨化人心,然後也能推廣延續物命的概念。」

提倡環保,店家提供攤位給慈濟志工。仁愛國中的校長寫春聯,廣結善緣之外,一旁的大竹筒,募到了好多愛心!

志工 林美娟:「春聯帶給大家的是我們彼此的祝福,那也感恩,這幾年的大錢筒也都很飽滿,所以幾天下來我們募到非常多的善款。」

新年要說吉祥話。

民眾:「(靜思語)做好事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義務。」

志工在攤位送好話迎新年,喜氣洋洋的年貨大街,更添愛心!

真善美志工 鄭博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5,02/10,寧夏回族自治區參訪

【對象】寧夏回族自治區成員
【時間】2015年2月10日(二)09: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216_5.jpg20150216_6.jpg 
Read more

電化學者訪大愛 環保科技繞全球

圖說: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永續能源發中心」蘇威年教授一行人代表學會,來到內湖大愛感恩參訪,希望能與大愛感恩進行合作,製作國際電化學學會2015年會所需之禮贈品。(攝影者:曹書豪)為了籌辦今年10月在台灣舉辦之「2015年國際電化學會年會」,這一場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主辦之年度盛會,廣邀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一起進行針對「永續能源」之學術研討。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家環保公司,所做的一切很有意義,經由學會理事長、台灣科技大學黃炳照教授的推薦,希望可作為本次活動的參考。為了能夠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台科大「永續能源發中心」蘇威年教授一行人代表學會,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其次希望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採用環保材質製作本次年會之禮贈品,藉此推廣台灣的環保產業。

國際電化學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 ISE) 成立於1949年,現今擁有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500名的會員,每年召開學術會議,發展電化學科學技術、傳播科技知識、促進各國間電化學合作,並出版物Electrochimica Acta(科學雜誌)。基於2015年10月第66屆國際電化學年會即將在台北舉辦,將藉此良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與經驗分享,並展現台灣電化學研究實力,提升國內學術研究。

圖說:研發部 陳意容博士分享「C2C搖籃到搖籃」,一般產品是「搖籃到墳墓」,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設計希望做到「搖籃到搖籃」,讓地球資源永續利用。(攝影者:曹書豪)透過環保菩薩回收、分類,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再製,最終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紡織品,產品背後富有豐富的『人文』和『生命力』。以維持寶特瓶『原色/無染』、『前染』為努力目標,現階段以綠、白、黑、灰、藍為主。「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環保人文的理念,讓更多人認同落實環保的重要。

經過今天的分享與解說後,蘇威年教授分享:「大愛感恩科技不是單純的環保產品,事實上是發自於內心,『心』的產品,對於整個社會、整個環境貢獻很大;第66屆國際電化學年會即將在台北舉辦,希望能夠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推廣台灣環保產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僅是家環保公司,更是教化人心的環保道場,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環保人文的理念,接引更多人來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電化學者訪大愛 環保科技繞全球

圖說: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永續能源發中心」蘇威年教授一行人代表學會,來到內湖大愛感恩參訪,希望能與大愛感恩進行合作,製作國際電化學學會2015年會所需之禮贈品。(攝影者:曹書豪)為了籌辦今年10月在台灣舉辦之「2015年國際電化學會年會」,這一場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主辦之年度盛會,廣邀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一起進行針對「永續能源」之學術研討。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家環保公司,所做的一切很有意義,經由學會理事長、台灣科技大學黃炳照教授的推薦,希望可作為本次活動的參考。為了能夠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台科大「永續能源發中心」蘇威年教授一行人代表學會,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其次希望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採用環保材質製作本次年會之禮贈品,藉此推廣台灣的環保產業。

國際電化學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 ISE) 成立於1949年,現今擁有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500名的會員,每年召開學術會議,發展電化學科學技術、傳播科技知識、促進各國間電化學合作,並出版物Electrochimica Acta(科學雜誌)。基於2015年10月第66屆國際電化學年會即將在台北舉辦,將藉此良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與經驗分享,並展現台灣電化學研究實力,提升國內學術研究。

圖說:研發部 陳意容博士分享「C2C搖籃到搖籃」,一般產品是「搖籃到墳墓」,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設計希望做到「搖籃到搖籃」,讓地球資源永續利用。(攝影者:曹書豪)透過環保菩薩回收、分類,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再製,最終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紡織品,產品背後富有豐富的『人文』和『生命力』。以維持寶特瓶『原色/無染』、『前染』為努力目標,現階段以綠、白、黑、灰、藍為主。「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環保人文的理念,讓更多人認同落實環保的重要。

經過今天的分享與解說後,蘇威年教授分享:「大愛感恩科技不是單純的環保產品,事實上是發自於內心,『心』的產品,對於整個社會、整個環境貢獻很大;第66屆國際電化學年會即將在台北舉辦,希望能夠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推廣台灣環保產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僅是家環保公司,更是教化人心的環保道場,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環保人文的理念,接引更多人來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Monday, 09 February 2015

身患腦麻不畏難 勤做環保習技能


新北市三重區,慈濟有位照顧戶阿誠,今年24歲,因為從小患有腦性麻痺,無法工作,2011年10月,慈濟志工走入他們家關懷,帶著阿誠參與資源回收工作,三年多來的互動,阿誠不僅不用母親陪伴就能自己去環保站,還懂得分擔母親的家務,最近這幾個月,更到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中心,學習一技之長,希望學成後可以工作賺錢,減輕母親的經濟壓力。

和同學一起專心學做餅乾,他是24歲的慈濟照顧戶阿誠,從小患有腦性麻痺,無法工作,直到去年12月,慈濟補助學費,才開始學習一技之長。

慈濟志工 李宗曉:「我的出發點就是很單純,我想幫忙他能夠獨立,24歲還可以去再學習嘛。」

阿誠的父親因為重度身心障礙,家中的經濟重擔從小就是母親一肩扛起,2011年,志工走入他們家關懷,也鼓勵阿誠藉由做環保,多與人群接觸。

慈濟志工 李春美:「我們看到他,那時候還會流口水啦,慢慢慢慢,點點滴滴地教他。」

志工李春美把阿誠當成自己的孩子,悉心教導,如今阿誠不用別人陪伴,也能獨自到環保站做回收 。

阿誠的母親 翁女士:「現在頭腦比較靈光,反應比較快,有辦法跟我們對話比較清楚,以前說話都還會流口水,現在就不會了。」

和志工互動三年多來,阿誠的表達能力已有長足進步,孝順的他,還懂得幫母親分擔家務。

阿誠的母親 翁女士:「他(我兒子)若看到沒飯沒菜,他會自己動手去煮喔,有飯有菜,他不會去煮,但若沒飯菜時,他會主動煮好一鍋,等我們回來吃。」

阿誠的體貼,讓獨力賺錢養家的母親覺得好窩心,如今她也放下心中大石,只希望阿誠在完成職業培訓課程後,能踏實走好往後生活的每一步。

阿誠的母親 翁女士:「你們都這麼用心在幫助我們了,我更加不能放棄啊,到了某個程度時,改變他自己,以後能夠照顧自己了。」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人文主管訪志工 關懷備至送暖來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天氣寒冷,一分關懷,更顯溫馨。今天下午,大愛台總監跟主管同仁,接續來到慈濟志工和環保志工家,關懷近況。其中,有人長年來在大愛台擔任志工,當然也有日夜奉獻環保,所得護持大愛清流的環保菩薩,因為歲末,加上健康出現狀況,希望藉由親口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

大愛台總監 湯健明:「這個五穀粉對健康很有幫助。」

85歲高齡,李奶奶摔倒住院,兒子是關渡慈濟環保站常駐志工,聽聞消息,大愛台總監帶領主管同仁,趕緊送來關心。

寒冷中,帶來滿滿溫暖,這分祝福,也從醫院,跟著一行人,來到了志工林武男家中。

大愛台總監 湯健明:「送給師姊,過年了,過年,年節的氣息,有過年的味道。」

三年前,大兒子往生,環保志工李麗蘭受到嚴重打擊,加劇腦水腫惡化,頭部手術後,行動和言語出現問題,在大家歡樂聲中,逐漸展露笑容。

慈濟志工 黃蕙貞:「妳要跟我們一起到環保站嗎?」

離開前,儘管雙腳不方便,卻堅持送客送到家門口。不畏風寒,法親間的溫情,接著來到林義雄師兄家。

大愛台副總監 張尊昱:「我忘記在哪裡,那邊開了一間照相館,現在生意都不好了,他是要去照顧人家的生意,然後他用那個(沖洗的)照片跟大家結緣,也幫那個人,所以他背後都有故事,菩薩,真的菩薩。」

談起口中的義雄爸,人人都豎起大拇指,卻在半年前半夜起床時發生中風,而中風前,是大愛台常駐照相志工,結了許多好緣。

讓愛化為行動,也成了人間最美溫情。

蕭志傑 鄧應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5,02/09,中國生產力中心參訪

【對象】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國棟總監、林詩芳先生、黃信玄先生)
【時間】2015年2月6日(五)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社會公益受肯定 大愛感恩立標竿
20150215_1.jpg

  Read more

大愛長情不間斷 毛毯圍巾暖救難

圖說:慈濟人總是那樣地盡心力,除了準備熱食與防寒薑湯以外,還有大愛環保毛毯,對搶救的這一群義消、救難隊們供應大愛環保圍巾,聽到了一位義消說,好溫暖,真的是很冷,圍巾套上了脖子,就會覺得溫暖,這不只是有形物資的溫暖,最重要的是那一分心;天氣這麼寒冷,慈濟人的陪伴可以作為救難者的後盾,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供應飲食,給他們毛毯、圍巾保暖,還要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徹夜到天亮,這都是『誠之情誼』。[攝影者:游錫璋]2015年2月4日復興航空墜河空難,搜救人員在低溫冰冷的河水中搜尋失蹤者,遭遇寒流來襲,氣溫降到10度左右,河水體感溫度只有2到3度,對搜救人員來說是一大挑戰,半小時就感到寒冷。同時,失蹤旅客家屬在岸邊聲聲呼喚家人的名字。救災現場,慈濟志工除了於帳篷內備妥熱騰騰的餐食及熱飲,供前來搜救的人員驅寒及補充體力,並提供環保回收寶特瓶製作之灰色毛毯及圍巾,供岸上的救難人員及家屬禦寒之用,避免失溫。

「慈濟人一直在陪伴、照顧救援的人,還有的人在機場膚慰家屬,或在河邊膚慰家屬,也有的在醫院裡,發揮那一分愛的能量去膚慰、陪伴。現場的慈濟人也為義警消等救難人員提供熱食便當,他們(救難人員)從昨天白天到晚上入夜後仍在搶救、打撈等,慈濟人同樣在那裡陪伴到天亮。」證嚴上人2月5日志工早會開示時感恩地說:「慈濟人總是那樣地盡心力,他們除了準備熱食與防寒薑湯以外,還有大愛環保毛毯,對搶救的這一群義消、救難隊們供應圍巾,聽到了一位義消說,好溫暖,真的是很冷,大愛環保圍巾套上了脖子,就會覺得溫暖,這不只是有形物資的溫暖,最重要的是那一分心;天氣這麼寒冷,慈濟人的陪伴可以作為救難者的後盾,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供應飲食,給他們毛毯、圍巾保暖,還要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徹夜到天亮,這都是『誠之情誼』。」

圖說:大愛感恩將賑災毛毯、圍巾送往慈濟東區會所『復航空難慈濟救災指揮中心』。身為慈濟志業的一環,我們無法預測災難何時降臨,只能以戒慎虔誠的心,時時做好備災、對治規劃,當災難發生時,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假日也支援配送工作發揮良能。(攝影者:朱英彥)誠如  證嚴上人慈勉:「佛陀說,我們要常有『無常觀』。人間苦難偏多;世間無常,我們在人世間要好好地、時時地警惕人間無常。」大愛感恩科技身為慈濟志業的一環,我們無法預測災難何時降臨,只能以戒慎虔誠的心,時時做好備災、對治規劃,當災難發生時,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假日也支援配送工作發揮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20150209_5.jpg






 

Read more

大愛長情不間斷 毛毯圍巾暖救難

圖說:慈濟人總是那樣地盡心力,除了準備熱食與防寒薑湯以外,還有大愛環保毛毯,對搶救的這一群義消、救難隊們供應大愛環保圍巾,聽到了一位義消說,好溫暖,真的是很冷,圍巾套上了脖子,就會覺得溫暖,這不只是有形物資的溫暖,最重要的是那一分心;天氣這麼寒冷,慈濟人的陪伴可以作為救難者的後盾,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供應飲食,給他們毛毯、圍巾保暖,還要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徹夜到天亮,這都是『誠之情誼』。[攝影者:游錫璋]2015年2月4日復興航空墜河空難,搜救人員在低溫冰冷的河水中搜尋失蹤者,遭遇寒流來襲,氣溫降到10度左右,河水體感溫度只有2到3度,對搜救人員來說是一大挑戰,半小時就感到寒冷。同時,失蹤旅客家屬在岸邊聲聲呼喚家人的名字。救災現場,慈濟志工除了於帳篷內備妥熱騰騰的餐食及熱飲,供前來搜救的人員驅寒及補充體力,並提供環保回收寶特瓶製作之灰色毛毯及圍巾,供岸上的救難人員及家屬禦寒之用,避免失溫。

「慈濟人一直在陪伴、照顧救援的人,還有的人在機場膚慰家屬,或在河邊膚慰家屬,也有的在醫院裡,發揮那一分愛的能量去膚慰、陪伴。現場的慈濟人也為義警消等救難人員提供熱食便當,他們(救難人員)從昨天白天到晚上入夜後仍在搶救、打撈等,慈濟人同樣在那裡陪伴到天亮。」證嚴上人2月5日志工早會開示時感恩地說:「慈濟人總是那樣地盡心力,他們除了準備熱食與防寒薑湯以外,還有大愛環保毛毯,對搶救的這一群義消、救難隊們供應圍巾,聽到了一位義消說,好溫暖,真的是很冷,大愛環保圍巾套上了脖子,就會覺得溫暖,這不只是有形物資的溫暖,最重要的是那一分心;天氣這麼寒冷,慈濟人的陪伴可以作為救難者的後盾,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供應飲食,給他們毛毯、圍巾保暖,還要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徹夜到天亮,這都是『誠之情誼』。」

圖說:大愛感恩將賑災毛毯、圍巾送往慈濟東區會所。身為慈濟志業的一環,我們無法預測災難何時降臨,只能以戒慎虔誠的心,時時做好備災、對治規劃,當災難發生時,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假日也支援配送工作發揮良能。(攝影者:朱英彥)誠如  證嚴上人慈勉:「佛陀說,我們要常有『無常觀』。人間苦難偏多;世間無常,我們在人世間要好好地、時時地警惕人間無常。」大愛感恩科技身為慈濟志業的一環,我們無法預測災難何時降臨,只能以戒慎虔誠的心,時時做好備災、對治規劃,當災難發生時,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假日也支援配送工作發揮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20150209_5.jpg




 

Read more

環保產品顯愛心 願與地球共生息 

圖說:再帶環保回北京,願與地球共生息。暌違了一年多,來自北京千禧維訊科技的實業家仇序師兄,今日再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帶了北京6位教授,一同來參訪。(攝影者:曹書豪)暌違了一年多,來自北京千禧維訊科技的實業家仇序師兄,今日再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有著前次滿滿法喜因緣,這次再度前來,帶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6位教授結伴而來。

保護地球並非在一朝一夕間,愛護地球也非個人所能完成。仇序師兄與幾位教授聽取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分享【環保人文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俗諺云:大樹下能乘涼。慈濟是華人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之一,匯聚了眾人的力量,膚慰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苦難眾生。但慈善也會碰到難題,正如環保也同樣會面臨困難,但 證嚴上人以慈濟建院之精神 -【水庫與掘井人】,來勉勵大愛感恩科技持續努力。
 
圖說:無論人多人少,只要來到大愛走訪,定帶回滿滿法喜和可貴的環保人文精神。(攝影者:曹書豪)「我在大陸內地也參訪過一些公司,所有公司都是為了創造『經濟效益、物質財富』為目標,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創造出精神的價值,傳播『大愛、感恩』的人文,及愛心的體現,都是為精神價值服務。透過有形的產品來體現愛心、體現感恩。對我們人類的心裡極大的淨化。」中央音樂學院劉育熙教授表示:「我們現在最缺的不是物質,而缺乏的是人類精神持續延續發展,這一點在 證嚴上人身上看到了。所做的一切、思想是非常領先,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核心的精神發揚,人類共同賴以生存的愛心、核心價值觀念,發揚到崇高的地位,給了我很深的感動及教育。」

一年多前曾來過大愛感恩科技的仇序師兄,也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這年的變化,感恩的說道:「我們公司工(制) 服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來以身作則並拋磚引玉,因為我們做通訊服務,透過這件環保制服顯得莊嚴,工作本來也就是延續電信設備的物命,也是在做環保的事情,將這樣的理念讓同事們知道,儘管工作辛苦,但很有意義,也賦予這份工作人文的意義」 、趙教授也分享 「這些善經濟、善能量的循環、正念、善能量來淨化人心,非常感恩大愛感恩科技給了我們在中國北京的榜樣,往後會更努力,繼續去做,推廣大愛感恩科技及慈濟環保理念,把正的影響力及正能量在大陸傳播出去,今天在座的教授都是對中國極有影響力的人,有著參訪教授們的肯定與支持,大家合心協力,願把這樣的理念與愛心、慈濟大愛的精神,在大陸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產品顯愛心 願與地球共生息

圖說:再帶環保回北京,願與地球共生息。暌違了一年多,來自北京千禧維訊科技的實業家仇序師兄,今日再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帶了北京6位教授,一同來參訪。(攝影者:曹書豪)暌違了一年多,來自北京千禧維訊科技的實業家仇序師兄,今日再度蒞臨大愛感恩科技。有著前次滿滿法喜因緣,這次再度前來,帶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6位教授結伴而來。

保護地球並非在一朝一夕間,愛護地球也非個人所能完成。仇序師兄與幾位教授聽取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分享【環保人文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俗諺云:大樹下能乘涼。慈濟是華人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之一,匯聚了眾人的力量,膚慰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苦難眾生。但慈善也會碰到難題,正如環保也同樣會面臨困難,但 證嚴上人以慈濟建院之精神 -【水庫與掘井人】,來勉勵大愛感恩科技持續努力。
 
圖說:無論人多人少,只要來到大愛走訪,定帶回滿滿法喜和可貴的環保人文精神。(攝影者:曹書豪)「我在大陸內地也參訪過一些公司,所有公司都是為了創造『經濟效益、物質財富』為目標,但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創造出精神的價值,傳播『大愛、感恩』的人文,及愛心的體現,都是為精神價值服務。透過有形的產品來體現愛心、體現感恩。對我們人類的心裡極大的淨化。」中央音樂學院劉育熙教授表示:「我們現在最缺的不是物質,而缺乏的是人類精神持續延續發展,這一點在 證嚴上人身上看到了。所做的一切、思想是非常領先,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核心的精神發揚,人類共同賴以生存的愛心、核心價值觀念,發揚到崇高的地位,給了我很深的感動及教育。」

一年多前曾來過大愛感恩科技的仇序師兄,也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這年的變化,感恩的說道:「我們公司工(制) 服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來以身作則並拋磚引玉,因為我們做通訊服務,透過這件環保制服顯得莊嚴,工作本來也就是延續電信設備的物命,也是在做環保的事情,將這樣的理念讓同事們知道,儘管工作辛苦,但很有意義,也賦予這份工作人文的意義」 、趙教授也分享 「這些善經濟、善能量的循環、正念、善能量來淨化人心,非常感恩大愛感恩科技給了我們在中國北京的榜樣,往後會更努力,繼續去做,推廣大愛感恩科技及慈濟環保理念,把正的影響力及正能量在大陸傳播出去,今天在座的教授都是對中國極有影響力的人,有著參訪教授們的肯定與支持,大家合心協力,願把這樣的理念與愛心、慈濟大愛的精神,在大陸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2/09,【人文週會】蔡佩珊師姊分享--領悟生法喜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招待組資深志工蔡佩珊師姊

【時間】2015年2月9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靜思領悟生法喜 廣佈大愛度有緣
20150212_1.jpg

  Read more

Sunday, 08 February 2015

丈夫往生扛家計 生命幽谷貴人助


今年四十六歲的阿葉,從泰國嫁來台灣十多年,原本有幸福家庭,但是六年前先生突然往生,阿葉面臨了人生最大的考驗,她一肩扛起家的重擔,做手工養活兩個女兒,這些年來,慈濟人總是默默陪伴著她,心存感恩也想回饋,阿葉做環保行善。

從早到晚,雙手幾乎沒停過,即使肩膀酸痛、眼睛酸澀,阿葉還是持續不停的做。

慈濟照顧戶 阿葉:「一天差不多兩百或三百,最多就是整天差不多三百。」

手工薪資微薄,阿葉不怕辛苦,娘家媽媽還有兩個女兒都會幫忙。

阿葉女兒:「想幫媽媽分擔一下,怕她太辛苦 。」

從泰國遠嫁來台,阿葉過了好幾年的幸福生活,無奈無常來襲,六年前,先生心肌梗塞,離開了她。

慈濟照顧戶 阿葉:「一直叫他,都沒醒來,送到醫院就說,在家裡已經走了,對,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肚子裡還有一個小朋友。」

手裡抱著一個,肚子裡還有一個,當時的生活,阿葉簡直不敢回想,這些年來,慈濟人始終陪伴在旁,翻轉手心,阿葉在住家空地成立回收點做環保。

慈濟志工 洪琇娥:「她很乖,而且她把該做的事都做得很好,把她兩個小孩照顧得很好,從來不會說她自己辛苦。」

慈濟大家庭,沒有血緣關係,彼此的心,同樣緊緊相繫 。

黃子玲 郭繼宗 台中報導

Read more

罹病自卑脾氣差 法語潤心改習氣


今年七十多歲的陳先生,因為全身長滿一顆顆的纖維瘤而自卑,而且脾氣差,去年慈濟志工開始陪伴他,不但協助就醫,更錄製上人開示給他聽,於是他漸漸改變習氣,也開始學習付出。

打開撲滿,一個又一個,陳先生不只捐銅板,連整包紅包也一起捐了,因為他知道有人比他更需要這些錢。

關懷戶 陳先生:「幫忙比我更弱勢的人,比我可憐的人很多。」

慈濟志工 林麗惠:「阿伯他很堅持,一定要把這筆錢捐出來,所以今天阿伯帶了三個撲滿,那裡面就有 上人的,祝福紅包在裡面。」

但其實陳先生平時靠撿回收過生活,全身長滿纖維瘤的他,曾因為自卑而脾氣差。

慈濟志工 黃麗芳:「如果他資源回收的東西有被拿走,他以前是會詛咒人家,可是他現在會覺得,那個人可能比他更需要。」

這些改變,都因為志工的陪伴,去年慈濟志工開始關懷他,發現獨居的他很寂寞,於是錄製了上人開示跟大愛廣播節目給他聽,還陪他去開刀拿掉大腫瘤,從住院到返家,都有慈濟人陪伴。

關懷戶 陳先生:「這是師姊送的,睡不著覺我就唸佛。」

他把心放寬,改變習氣,有慈濟人跟佛法的陪伴,他的人生不再孤單。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單親媽身兼數職 罹癌扶養子女


51歲的潘柑,20年前離婚後為撫養一雙子女,常常身兼數職,但沒想到罹患乳癌,五年前癌症還復發,當時孩子都在讀書,她卻因病無法工作,人生最低潮時,幸好有慈濟志工伸出援手,現在的她不只勇敢對抗疾病,更於去年12月,受證為慈濟志工,她說,她要跟所有慈濟人一樣,自我精進為人群努力付出,這就是報答慈濟最好的方式。

對潘柑來說,慈濟人真的是家人,穿上慈濟制服,她終於以委員的身分上台分享,回首過往,3年前的她,乳癌復發剛做完化療,頭髮好短,人也消瘦,病痛讓單親的她無法工作,家計陷入困境,幸好有慈濟人,不只經濟上協助,還給了她對抗病痛的勇氣。

慈濟志工 潘柑:「帶我去環保站剪塑膠袋,剪一個就念一聲阿彌陀佛。」

師姐陪伴病弱的她,一雙子女,則有大愛台陪伴。

慈濟志工 潘柑:「從小就看大愛台,因為大愛台會幫我教小孩,所以兩個孩子都被教得很乖巧,讓我心裡無障礙。」

就連做環保都有孝順子女陪伴,潘柑的人生從苦變甘,她把存滿銅板的福慧粥罐子,帶回靜思堂,還說她不止要手心向下,更要自我精進,把曾收到的關懷加倍付出,回饋社會。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志工輪班送溫暖 大愛菩薩在人間


復興航空墜機意外,進入第五天,慈濟在救災第一現場的服務中心,每天輪值三班志工,陪救援人員日以繼夜地進行救援,慈濟志工說,很多救援人員都很年輕,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是用媽媽心在做救援人員的後盾和支持。(2/6-7)

空難第五天了,搜救的工作持續,慈濟志工的服務站也沒有撤退,每天因應救援人員的需求,提供他們必要的協助。

慈濟志工 李沈碧莊:「橄欖油抹在身上,他們(潛水員)下水才不會,那麼快就失溫了,而且他們在水裡面,保溫度會比較高那我說,我趕快去請我們的大會,幫我們準備所以說他們就很感恩。」

警界退休的慈濟志工洪天銘,從空難發生後,天天到服務中心報到,身為慈濟與警消人員的溝通橋梁,洪天銘說這是自己的本分。

慈濟志工 洪天銘:「大家都是熟了嘛,那他們(警消人員)就會提出,需求的時候我們(慈濟人),就趕快給他們圓滿,我們南港區的社會局,他們說看到你們(慈濟志工)來,我們心裡就安定了很多。」

五天下來,服務站的志工,每天按三班輪,熱食、熱飲,毛毯、暖暖包,無限量供應,何陳美盈把救援人員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媽媽心關懷他們。

慈濟志工 何陳美盈:「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膚慰這一些來救難的人員,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做,唯有就是真與誠真的是愛他們,而且真的很感恩他們。」

復興航空員工:「還好有你們幫忙,要不然真的我們也不知道,你們無形的力量支撐我們,謝謝感恩感恩。」

除了救災的第一現場,在松山機場的行李認領處,慈濟志工也陪伴傷心的家屬,領回親人的遺物,這一刻,志工的肩膀,是他們最有力的依靠。

慈濟志工 李色娟:「每一個家屬他的心也痛,雖然我們是陪伴我們也很痛,像上人講的真的人生無常,該做的要趕快去做。」

失去家人的慟,慈濟志工感同身受,在關懷的過程中,也要用愛,陪他們走過傷痛。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天天環保站報到 勤耕福田心歡喜


心富大幸福,今天帶您認識,桃園環保志工李林絨,在家幫忙帶孫子之餘,也不忘把家裡的回收物,帶到環保站,還會抽空到靜思堂做福田,她說這樣度過每一天,很歡喜自在。

慈濟志工 李林絨:「早上起來帶她們去上課,孫子還沒有出世的時候,有開一個麵店,差不多做十年,後來孫子出世我兒子他們說,那妳就在家裡帶孩子,(麵店)不要再做了。每天都到校門口,星期一就送到這裡,我就要去靜思堂。

我都是星期一做福田,做差不多兩三年了。上人說空過一天不如作育一苗,每天都在家裡也沒有事情做,來這裡做得歡喜。家人的支持,他們有東西要回收就說,媽妳要不要拿去環保站,我說好啊,還有那個伯伯的,他有需要回收都會叫我載。

沒有進慈濟之前是不曉得說,我們這個東西可以再利用,上人用這個給我們有時間,在這裡發揮少欲知足,進來這裡一直做一直做就對了。有時有事情就晚一點,(家人問)媽媽妳今天沒有去上班,妳不是要去環保站嗎?(兒子)他覺得(我)沒有來(環保站)就怪怪的。

在這裡大家都是法親,這樣很好,清淨在源頭我們就是算,回收的末端,再生物命再還原,這樣來這裡就學了很多。有時候靜思堂有環保志工課,還有志工精進課,我們都有去,是打算一直做下去啊,在這裡是每天都來,都滿歡喜的歡喜自在。」

採訪撰稿:周思妤
攝影剪輯:鄧應忠

Read more

為救難隊員打氣 志工遞上熱薑茶


復興航空空難失事意外,今天已經進入第四天,慈濟志工從意外發生當時,就來到搜救現場提供服務,由於搜尋罹難者工作,要靠警消人員穿著潛水衣,以及民間潛水人員一同在河道中尋找,低溫的天氣,讓搜救人員的體力受到很大挑戰,慈濟志工持續提供薑茶、毛毯,為救難人員打氣。

慈濟志工 曹聰賢:「我們現在最主要是配合防災中心做出關懷,最主要關懷對象是這些下水的弟兄,他們下去,這邊水的溫度很低,他們下去上來後,他們身體很冷,臉色都蒼白,所以我們趕快補充熱熱的薑茶,跟他們披上一件毛毯,讓他們身體能夠保溫,心裡也能充滿溫暖這樣子。」

潛水人員輪班上岸後,志工隨即送上熱騰騰的薑茶,以及毛毯和圍巾,讓潛水人員能夠維持身體的溫暖,同時志工也在現場準備了熱湯,提供給潛水人員飲用。今天白天天氣回暖,對救難人員來說,有利於搜尋工作的訊息,志工也持續守候在現場,提供後勤支援。

倪子凡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受助回饋勤付出 物資發放濟貧苦


慈濟在全台的冬令發放,陸續在各地展開。而在此之前,冬令物資打包,志工早已懷著一顆恭敬心,把愛打包進去。今年,也同樣,許多慈濟照顧戶、居家關懷戶,歡喜投入打包工作。

又過了一年,冬令打包,慈濟照顧戶,手心向下。

慈濟照顧戶 曾女士:「我很喜歡回來慈濟這邊,這些物品就很像我們家的小孩,要給它弄得漂漂亮亮的。」

曾好賭、脾氣壞,不知做志工會這麼高興。

慈濟照顧戶 余女士:「穿這個衣服(志工背心),是要為人服務,如果有更困難的人需要,我若有餘力有力量,我也要助人。」

沉默的高二女孩,父母都不在了。

慈濟照顧戶 郭同學:「也很感謝她們(志工),就是一直付出,然後我學習到就是如何幫助別人, 然後幫助到別人,我會覺得很開心,會覺得心裡很溫暖。」

冬令打包,絕對不能草率,這份工作,不需專業,但需把愛化為用心。楊先生,多重疾病,又是獨居。

慈濟居家關懷戶 楊先生:「畢竟(這裡)你不是一個人,我今天打包,我也認為說,雖然是身體不舒服,可是我還可以幫助別人,這讓我覺得說非常高興。」

冬令打包隊伍,小志工捨寒假。

小志工 周偕倫:「想幫助很多人。」

妻子長期臥床,先生如夫如父。

慈濟照顧戶 洪先生:「很好。感覺好像四周都沒有災難,世界都和平。」

冬令打包,也是一種守護。丈夫外遇,曾讓她身心受創。

慈濟照顧戶 沈女士:「在她們的幫忙之下,我得到了快樂,得到了進步,得到了感恩。」

環保志工 張清鑾:「早上六點半左右去給她按電鈴叫她起來,那她起來的時候,她就吃了早點,洗洗臉,就吃早點吃好,我們就七點十分,就從家裡走出來,我們是走二十分鐘左右到環保站,那她現在進步了很多了,她現在也有笑容,也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了。」

基督徒,好事不分宗教,慈濟冬令打包,滿溢愛與祝福。

Read more

克服低溫搜救 毛毯熱湯溫暖身心


復興航空空難搜救現場,慈濟志工提供熱湯和毛毯,讓救災人員一上岸,就能被溫暖包圍,抵抗低溫。

搜救潛水人員一上岸,慈濟志工立刻遞上毛毯,河水溫度低,離開水面,強風來襲,身體更寒冷,毛毯擋風,還有熱湯,能及時暖和身體。

北市義消隊隊長 徐朝勝:「要再下去(搜救),不會怕冷了,不然想到還要下去這麼冷,還要下去。(你還要下去?) 要再下去哦。」

慈濟志工 張益城:「毛毯不斷地提供,剛講現在統計多少提供多少,太冷了啦。」

慈濟志工要做救難人員最穩定的後盾,即時提供毛毯,也遞上熱湯,更不忘這分感恩。

慈濟志工:「希望你能增加能量,感恩哦。」

天氣因素,增加搜救工作難度,民間、官方、國軍都出動。

蘭陽潛水協會總幹事 鐘陸基:「能見度幾乎等於零,而且是下水潛了,幾乎等於要趴著摸,氣瓶下去要趴著摸,用摸索的,就是盡力了。」

不放棄,盡全力,期待能僅快有令人安慰的消息傳出。

真善美志工 陳鴻銘 鄭素月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志工精進不懈 聞法香互勉勵


馬來西亞馬六甲野新環保志工,做環保不忘聞法。每個星期的社區環保日,在資源分類前,善用時間,參與靜思晨語共修。

馬六甲野新慈濟志工,做環保不忘聞法精進。

慈濟志工 陳運香:「如果我們沒有上人的法,我們做事情就好像個個有思想,個個有意見。來分享一點點,來,每個不大會講。」

2014年10月開始,慈濟志工陳運香在環保站推動靜思晨語。

慈濟志工 陳運香:「這裡都是老菩薩,他們的學識也不是很高,所以來抓他們來薰法香,就是要苦口婆心一直叫一直叫,到了環保站,他們就會東躲西躲,然後我們就要東抓西抓。」

慈濟志工 曾嫦英:「因為福建話我又不會聽,字也不大會認識多。」

慈濟志工 陳運香:「上人今天有教我們很多很多修行,修行要顧好自己的心。」

志工從原本的逃避,到最後歡喜聆聽證嚴上人開示,終於有了領悟。

慈濟志工 曾嫦英:「聽到分享才知道,比較做人比較忍,不要發脾氣。」

慈濟志工 陳安妮:「那麼我看了其實從中我學會放下,所以不會把遇到的難題放在心裡。」

環保站淨化大地,也是心靈道場。

鄭幃崙 駱輝堯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Saturday, 07 February 2015

零下低溫送毛毯 愛暖街友禦寒冬

圖說: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急設置收容中心,大約有兩百多名街友暫時棲身,紅十字會因此向慈濟新澤西分會求援、需要毛毯。1月27日不少慈濟志工犧牲「雪假」,紛紛趕到會所搬運150條毛毯、200條圍巾,送到臨時收容中心,由紐瓦克市府人員、以及紅十字會代表領受,再分送給街友。(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美國東岸1月26日起受到朱諾(Juno)暴風雪侵襲,新澤西州積雪量最少5公分、最高達25公分。雖然與氣象預報的大風雪,顯得輕微許多,但是低溫仍然威脅著無住所的街友。

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急設置收容中心,大約有兩百多名街友暫時棲身,紅十字會因此向慈濟新澤西分會求援、需要毛毯。1月27日不少慈濟志工犧牲「雪假」,紛紛趕到會所搬運150條毛毯、200條圍巾,送到臨時收容中心,由紐瓦克市府人員以及紅十字會代表領受,再分送給街友。

室內為街友準備毛毯與圍巾、室外協助將積雪鏟開。新澤西慈濟志工放棄「雪假」,寒冬中送暖,到紐瓦克市(Newark)的臨時收容中心。

紐瓦克市長辦公室職員 露易絲:「當氣溫低於華氏17度(攝氏零下8度),就算沒有狂風暴雪,只要溫度比這還要低,我們就會開放這裡。」

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慈濟環保毛毯,輕柔保暖,美國常見的高大身材,也足夠使用。深深一鞠躬,由紅十字會與市府人員代表接受,二百多位因暴風雪前來棲身的街友,都能及時收到溫暖的關懷。

真善美志工 許慈秧 劉慈楚 美國報導

Read more

零下低溫送毛毯 愛暖街友禦寒冬

圖說: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急設置收容中心,大約有兩百多名街友暫時棲身,紅十字會因此向慈濟新澤西分會求援、需要毛毯。1月27日不少慈濟志工犧牲「雪假」,紛紛趕到會所搬運150條毛毯、200條圍巾,送到臨時收容中心,由紐瓦克市府人員、以及紅十字會代表領受,再分送給街友。(圖片來源:轉載自大愛電視)美國東岸1月26日起受到朱諾(Juno)暴風雪侵襲,新澤西州積雪量最少5公分、最高達25公分。雖然與氣象預報的大風雪,顯得輕微許多,但是低溫仍然威脅著無住所的街友。

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急設置收容中心,大約有兩百多名街友暫時棲身,紅十字會因此向慈濟新澤西分會求援、需要毛毯。1月27日不少慈濟志工犧牲「雪假」,紛紛趕到會所搬運150條毛毯、200條圍巾,送到臨時收容中心,由紐瓦克市府人員以及紅十字會代表領受,再分送給街友。

室內為街友準備毛毯與圍巾、室外協助將積雪鏟開。新澤西慈濟志工放棄「雪假」,寒冬中送暖,到紐瓦克市(Newark)的臨時收容中心。

紐瓦克市長辦公室職員 露易絲:「當氣溫低於華氏17度(攝氏零下8度),就算沒有狂風暴雪,只要溫度比這還要低,我們就會開放這裡。」

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慈濟環保毛毯,輕柔保暖,美國常見的高大身材,也足夠使用。深深一鞠躬,由紅十字會與市府人員代表接受,二百多位因暴風雪前來棲身的街友,都能及時收到溫暖的關懷。

真善美志工 許慈秧 劉慈楚 美國報導

Read more

小小娃兒掃公園 清淨地球赤子心

台南仁德大愛幼兒園學童,在老師的領導下,前往仁德一處社區公園清掃,學童雖然幼小,動作不快,但大家非常認真分工合作,讓公園恢復乾淨面貌,也跟附近的民眾結下好緣。

孩子的問好聲,讓社區的早晨更有精神,大愛幼兒園的整齊隊伍來到公園,孩子們的任務,是要讓公園煥然一新,從老師手上領到工具,大家安靜的前往清潔區域,掃地對小小年紀的他們來說並非難事,但要做的好,得很專注投入,看他們兩手緊握著掃把,用心又用力的掃著落葉,看到有垃圾,也趕緊撿起來分類回收,因為他們不想地球變髒。

大愛幼兒園學生 陳寬宇:「地球會太髒,會沒辦法住人。」

大愛幼兒園學生 陳奕仲:「我們要讓地球媽媽變乾淨,還要讓社區的叔叔阿姨感受到乾淨的公園。」

老師們用心規劃掃街活動,就是要教導孩子,做環保不分時間跟地點。

大愛幼兒園老師 陳綺霞:「不管是在家裡或在社區的時候,都可以隨手做到打掃或環保回收。」

愛地球的孩子們,要用他們的小手,時時做環保,讓大地之母可以保持乾淨。

真善美志工 梁炳清 龔淑婷 台南報導

Read more

2015,02/07,歲末祝福暨花蓮概念館開幕

【對象】社區民眾
【時間】2015年2月7日(六)
【地點】花蓮靜思堂 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3號)

大愛心聞:
花蓮概念館啟用 慈悲科技心生命

20150211_3.jpg

  Read more

兩岸志工愛接力 真摯關心不間斷


復興航空空難,十三位大陸乘客家屬,晚間從廈門飛抵台中清泉崗機場,隨即搭車北上,廈門慈濟志工一路陪伴來台,由台灣慈濟志工接力關懷。志工準備了熱食、毛毯、跟生活包,在家屬一下飛機就送上一份貼心溫暖。

熱食、毛毯、圍巾,慈濟志工在台中清泉崗機場,等候復興航空空難大陸乘客家屬,還把可能用到的生活用品都準備好了。

慈濟志工 呂清音,:「他們有說,他們大家都很緊急,所以出來的時候,很多生活用品,他們都沒有,來不及準備,所以我們這邊就先幫他們準備,毛毯跟生活包,盥洗用具,這樣子。」

在廈門慈濟志工羅素貞全程陪伴之下,十三位大陸乘客家屬,及五位旅行社人員,從廈門飛抵清泉崗機場,志工立刻送上生活包。

十三位家屬,分別是十三位復興航空大陸乘客的家人,他們低調感謝大家關心,情緒平靜。

慈濟志工 薛明仁,:「在廈門的話,我們當地很多慈濟志工,就近在陪伴他們,我們還有一個師姊,特地從那邊,陪著他們一起回來。」

家屬隨後搭上遊覽車,前往台北過夜,兩岸慈濟志工接力關懷膚慰,繼續協助他們處理相關事宜。

張桂端 郭繼宗 台中報導

Read more

搜救現場人員雜沓 志工不忘回收


慈濟志工陪伴救援人員,在基隆河畔進行救援,三天來都沒有休息,志工們除了提供熱食和熱飲的補給,也不忘在現場做環保,包括寶特瓶、紙餐盒、塑膠袋,志工都一一細心回收。

空難救援工作,在基隆河畔持續進行,除了警消及救難人員,環保局清潔隊也加入行列。

台北市環保局清潔隊長 陳玉成:「原則上我們盡量看啦,不管在岸邊、在河面上,只要我們看得到的地方,如果可以看到剛才簡任技正講的部分,就馬上回報。」

清潔工作,從白天到晚上,沒有間斷,慈濟志工也一路陪伴,廖婉汝拿著塑膠袋,來來回回,查看垃圾桶,就是希望可回收的資源不要被當成垃圾丟棄了。

慈濟志工 廖婉汝:「來來回回這樣子走,是因為怕寶特瓶掉在地上,或是說便當盒掉在地上會髒掉,所以說趕快把它撿起來,才不用用水洗。」

清潔隊員 與 慈濟志工:「這是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去做的,很溫暖啦。」

志工為清潔人員遞上熱飲和圍巾的同時,也藉機宣導回收寶特瓶的妙用,讓清淨在源頭的觀念更深植大家心中。

真善美志工 夏美玉 張仕育 台北報導

Read more

2015,02/07,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北宜花東梯)環保人文分享

【對象】慈濟青年志工體驗營(北宜花東梯)學員
【時間】2015年2月7日(六)
【地點】內湖環保園區

大愛心聞:
揮灑志工心樂章 體驗大愛情懷

20150217_1.jpg20150217_3.jpg

  Read more

Friday, 06 February 2015

台灣精品館吹環保風 PC HOME 24小時愛地球

圖說: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從2013年底開幕至今已邁入第二年,此為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合作,精進網路族群友善使用環境,鼓勵大家推廣環保人文與低碳生活。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從2013年底開幕至今已邁入第二年,此為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合作,精進網路族群友善使用環境,鼓勵大家推廣環保人文與低碳生活。除了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科技去年底首次與PC HOME線上購物異業合作,現在於 PC HOME 24小時購物---臺灣精品館,可以看到大愛感恩【愛護地球動物系列毛毯保暖毯】露出與銷售,現在也可以上網請購剛獲得2015年台灣精品獎的【慈悲科技系列】賑災/備災產品。

台灣精品獎(Taiwan Excellence Awards)是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舉辦,選拔活動嚴謹且具權威性,不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亦是推動國內企業成長標竿的重要獎項。 由經濟部舉辦的台灣精品獎,至今已邁入第二十三屆,在「研發」、「設計」「品質」、「行銷」及「台灣產製」五大選拔項目裡面,大愛感恩科技更是“連續四年” 榮獲台灣精品獎的肯定!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去年底首次與PC HOME線上購物異業合作,現在於 PC HOME 24小時購物---臺灣精品館,可以看到大愛感恩【愛護地球動物系列毛毯保暖毯】露出與銷售。時代趨勢不斷演變,要成為台灣精品,除了『品質』上不斷追求完美外,產品的『設計』需兼具美觀並考量人性,節能及環保也成為基本訴求,『研發』時即需考量消費者心理、因應產業和市場之前瞻趨勢,提出差異化訴求之產品創意,才能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其中大愛感恩科技善盡社會責任,回饋社會,更深獲選拔委員肯定。

大愛感恩科技每一項優質的環保織品,都是集結全台定期/不定期20萬多環保菩薩與紡織業上中下游超過60家的愛心合作夥伴的智慧和愛心,不只是精品驕傲,也是愛地球的行動。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 “連續四年” 榮獲台灣精品獎的肯定! 現在上PCHOME也可請購剛獲得2015年台灣精品獎的【慈悲科技系列】賑災/備災產品。連結: 
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

PCHOME台灣精品:



圖說:桃園機場航廈二樓機場燈箱、高速公路關西休息站及家樂福台中、嘉義店,皆可以看到大愛感恩MIT優質選產品精品專櫃展示。 

 

Read more

台灣精品館吹環保風 PC HOME 24小時愛地球

圖說: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從2013年底開幕至今已邁入第二年,此為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合作,精進網路族群友善使用環境,鼓勵大家推廣環保人文與低碳生活。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從2013年底開幕至今已邁入第二年,此為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合作,精進網路族群友善使用環境,鼓勵大家推廣環保人文與低碳生活。除了大愛購物二館,大愛感恩科技去年底首次與PC HOME線上購物異業合作,現在於 PC HOME 24小時購物---臺灣精品館,可以看到大愛感恩【愛護地球動物系列毛毯保暖毯】露出與銷售,現在也可以上網請購剛獲得2015年台灣精品獎的【慈悲科技系列】賑災/備災產品。

台灣精品獎(Taiwan Excellence Awards)是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舉辦,選拔活動嚴謹且具權威性,不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亦是推動國內企業成長標竿的重要獎項。 由經濟部舉辦的台灣精品獎,至今已邁入第二十三屆,在「研發」、「設計」「品質」、「行銷」及「台灣產製」五大選拔項目裡面,大愛感恩科技更是“連續四年” 榮獲台灣精品獎的肯定!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去年底首次與PC HOME線上購物異業合作,現在於 PC HOME 24小時購物---臺灣精品館,可以看到大愛感恩【愛護地球動物系列毛毯保暖毯】露出與銷售。時代趨勢不斷演變,要成為台灣精品,除了『品質』上不斷追求完美外,產品的『設計』需兼具美觀並考量人性,節能及環保也成為基本訴求,『研發』時即需考量消費者心理、因應產業和市場之前瞻趨勢,提出差異化訴求之產品創意,才能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其中大愛感恩科技善盡社會責任,回饋社會,更深獲選拔委員肯定。

大愛感恩科技每一項優質的環保織品,都是集結全台定期/不定期20萬多環保菩薩與紡織業上中下游超過60家的愛心合作夥伴的智慧和愛心,不只是精品驕傲,也是愛地球的行動。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 “連續四年” 榮獲台灣精品獎的肯定! 現在上PCHOME也可請購剛獲得2015年台灣精品獎的【慈悲科技系列】賑災/備災產品。連結: 
大愛感恩購物網慈濟商城站

PCHOME台灣精品:



圖說:桃園機場航廈二樓機場燈箱、高速公路關西休息站及家樂福台中、嘉義店,皆可以看到大愛感恩MIT優質選產品精品專櫃展示。 

 

Read more

復興航空墜河空難 慈濟救援後盾


復興航空班機,4號早上,在飛往金門途中,發生失事墜機意外,慈濟人接獲消息,隨即展開後援。證嚴上人在今天(2/5)志工早會開示:「這都是誠之情誼,人與人之間,總是,聽到社會上、人間裡有了災難,人間菩薩即時出現,陪在身邊膚慰作為後盾,付出慈濟人的力量、心力,真的很感恩」。

復興航空,4號上午十點多由台北飛往金門的班機,因為意外失事墜機,救難人員隨即展開救援,慈濟志工也在失事現場,設立「服務站」,作為救援的後盾。

證嚴 上人開示,:「這都是誠之情誼,人與人之間,總是,聽到了社會上,人間裡有了災難、有了苦難,人間菩薩及時出現,不斷的動員慈濟人作為後盾,付出他們的力量、心力,真的我很感恩。」

寒冷的天氣,北區慈濟志工除了提供熱食、薑湯,以及毛毯外,更分組進入多家醫院,關懷傷者以及家屬,一個擁抱,不僅安定惶恐、不安的心,溫暖的陪伴,就是最好的膚慰。

證嚴 上人開示,:「我們能用同理心去體會,家屬的悲痛,哀戚的情緒,可能都是需要真的發揮,那一分的誠懇的愛心來協助他們,穩定他們的身心,為他們來呵護、照顧著,都是愛的力量。」

慈濟人持續動員,除了徹夜陪伴搜救人員外,更動員兩岸三地志工,前往松山、金門,以及廈門機場,協助家屬後續事宜。

陳信羽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志工雪地送溫情 物資發放禦寒冬


美東地區風雪一波接一波,慈濟新澤西分會早訂好食物發放的日子(1/30),卻在前一天晚上,突降大雪,將近六公分積雪,讓路面濕滑,慈濟志工考量民眾安全,除了加速鏟雪,更把發放場地從室內改到室外,讓民眾一下車,就能領取物資,避免跌倒發生。

美東地區一片白茫茫,雪地路滑,慈濟志工鏟雪進度,遠不及積雪的速度。新澤西分會食物發放,來領物資的人,半路相助。

領物資民眾 蘭登:「我很樂意幫忙鏟雪,很多人會來領物資,我們希望他們都安全。」

領物資民眾 林多:「我希望幫助別人,就像他們(慈濟)幫助我一樣。」

遇上風雪變化球,發放行動,也有應變之道。

志工 林明章:「忽然昨天晚上下了雪,堆了好幾吋,因為我們來不及剷雪,對這些來(領物資)的人,安全問題 我們考慮,因為他們大部分來都是老人家,所以我們考慮今天就改變方式,讓他們不要下車。」

把裝滿蔬菜、水果、罐頭、通心麵等等的一百袋食物,全在室內打包好,不需經過確認身分的登記手續,只要簡單簽個名,就能直接領物資,帶上車,減少雪地滑倒的危險。

紅十字會志工服務經理 潘特:「(慈濟)對發放安全的堅持讓我們很佩服,把發放地點改在停車場,把受助戶的安全擺第一位。」

發放當天,紅十字會主管來訪,看到慈濟志工的感同身受和臨機應變,希望帶動社區高中的學生,認識慈濟,擴大慈善服務。

張慈今 許慈秧 王萬康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Read more

2015,02/06,台灣電化學學會代表參訪

【對象】台灣電化學學會代表蘇威年(台科大 永續能源發展中心)
【時間】2015年2月6日(五)14: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電化學者訪大愛 環保科技繞全球

 20150210_2.jpg
Read more

2015,02/06,北京仇序師兄及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參訪

【對象】北京仇序師兄及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時間】2015年2月6日(五)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產品顯愛心 願與地球共生息

20150209_1.jpg



 
Read more

Thursday, 05 February 2015

吉膽島做環保 觀測潮汐把握時機


馬來西亞有座吉膽島,自2011年島上環保站開始啟用後,帶動了不少當地島民一起響應。島上的環保資源經過處理後,必須由船隻載送到巴生港口,而且還得掌握海水漲潮的時間。每月兩次的載送,島上志工都會把資源整理得很好,因為擔心載送過程,環保物掉進水裡,因此大部分資源都是用漁網固定,因為漁網牢固,不容易破。

一袋袋回收物搬上船,吉膽島的海上環保路,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進行。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我們要海水漲高,我們的船才能進來環保站才能下貨,不然下貨了,船不能出去,要等到兩三天才能出去。」

一座島的環保意識,從環保站滿滿的物資,看得出來。除了運送時機不能錯失,海水就在腳底下,處理方式也要格外用心,法寶在漁網。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要放好好,放好了,我們還要用繩子綁好,如果不弄好綁好,資源會掉去海裡。」

趕著漲潮出船,王慕銘清晨五點就必須出發,每月這個時候,他都必須在事業與志業間做選擇。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漲潮的時候我比較忙,那些漁船捕魚回來時要打油,我就要忙著打油,打油給他們,還好我家師姊體諒我,她幫我看我的生意,我才能出來做這些資源回收的工作,我們從吉膽島上貨,載資源到港口碼頭的時候,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的路程,費用大概是馬幣一百令吉,剛開始也是沒有想太多,有這輛船也是一個福田給我去耕,為吉膽島出點力,也是沒什麼。」

從吉膽島到巴生港口,這一頭,早有志工在待命。人、車,齊出動,是對吉膽島志工的敬佩。

巴生慈濟志工 顏國興:「我們就是有時看到數量,哇,一輛貨車載不完,就兩輛貨車,最高峰是三趟的貨車,吉膽島過來的資源都打包非常好,分類就是分得非常整齊和仔細,他們做得這麼用心,我們也是深受感動,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來支援吉膽島的師兄師姊。」

揮揮手,這相聚僅在碼頭間。回到吉膽島,志工環保身影,依然忙碌。

吉膽島慈濟志工 陳秀蘭:「(如果我們不收這些資源,這些資源會去哪裡?) 就會丟在泥土變成垃圾在泥土漂,海水漲潮的時候就漂來漂去,(資源)有拿來是我高興,假如丟下海,我是很悲哀的,因為看到很心疼。」

海上高腳屋的環保站,一個月兩次的環保出航,有賴於吉膽島志工的用心與堅持。

李嘉儀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新品集思齊用心 傳遞環保『心』價值

圖說: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舉辦『新品訂價委員會』,表前來集思廣益、研商討論。(攝影者:曹書豪)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集思廣益、研商討論。

1953年,美國行銷學家尼爾•博登(Neil Borden)首次提出『市場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的概念,指出行銷組合有幾十個行銷變數,企業需要對這些變數進行有效組合才能達成銷售。其後的研究學者將行銷變數歸納為四個P,分別代表Product (產品)、Price (價格)、Place (通路 )、Promotion (推廣)。根據行銷學者的意見:產品是注重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價格則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

圖說:『新品訂價委員會』代表們,從修賢、心品、心芽到傳薪系列產品,逐一審查。(攝影者:曹書豪)『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學者代表輔仁大學織品系蔡淑梨教授:「大愛感恩科技是家環保產品的公司,傳達環保的理念,設計感就是要簡單、產品就是要簡單,要傳達公司的品牌,LOGO設計也要簡單,簡單代表高貴典雅。」

圖說:賴佩慧老師分享產品擺設要點:「產品與放置的位子息息相關,必需要釐清客戶是誰?並搭配季節陳列,讓客戶了解推廣重點。」(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基於環保的理念,不浪費,業界代表李佳穎師姊:「在設計上面發揮巧思及加強,其實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內歛,內斂也代表謙虛,就是有內涵再裡面,真的感覺大愛感恩科技進步很多,祝福大愛感恩科技再精進。」

業界代表林臣英師姊:「如果是我自己公司的商品,一定要更有時尚設計感。而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護持環保的一份心,簡潔大方,這都會增加產品的價值。

大愛感恩門市關懷 王素戀師姊分享:「在實體通路更瞭解客戶的需求,其實大愛感恩的產品很好,如果可以發揮材料特性,例如採用輕巧的布料做後背包也很好。」

消費者代表陳世芳師姊表示:「其實我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不會考慮價錢,以護持的概念請購,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每一項都是這麼多愛心人士的付出,不僅是買了自己喜歡的產品,還是在做公益,價錢應該不是請購產品的唯一因素。」

「今天的重點是消費者喜不喜歡。」學界代表賴佩慧老師:「如我今天帶的這款包包來說明,早在我第一次看到這項商品,它就是我要的,這是直覺的反應,因為它很輕巧,很乾淨很簡潔、色彩很內斂,LOGO是非常簡約,如果這一件布料好、LOGO、設計是對的產品,應該用同樣的產品往深度發展,用同一塊布料的思維去設計。」

李鼎銘總經理分享:「今年有很好的契機,二月花蓮低碳概念館在靜思堂開幕。往後如在東區會所、雙和靜思堂等,只要有適合場所,概念館會陸續增加。除了產品、價格、推廣、通路等經營策略外,人、流程、環境,也是行銷的重要元素,大愛感恩科技以有形產品展現人文面、透過職工的用心,向顧客傳達環保人文,希望讓『愛心接力』的一環 – 客戶,不僅看到有形的產品,更看到產品背後眾人的愛心與無形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新品集思齊用心 傳遞環保『心』價值

圖說: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舉辦『新品訂價委員會』,表前來集思廣益、研商討論。(攝影者:曹書豪)為了2015年新品推出上市,大愛感恩科技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集思廣益、研商討論。

1953年,美國行銷學家尼爾•博登(Neil Borden)首次提出『市場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的概念,指出行銷組合有幾十個行銷變數,企業需要對這些變數進行有效組合才能達成銷售。其後的研究學者將行銷變數歸納為四個P,分別代表Product (產品)、Price (價格)、Place (通路 )、Promotion (推廣)。根據行銷學者的意見:產品是注重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價格則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

圖說:『新品訂價委員會』代表們,從修賢、心品、心芽到傳薪系列產品,逐一審查。(攝影者:曹書豪)『新品市調及訂價委員會』學者代表輔仁大學織品系蔡淑梨教授:「大愛感恩科技是家環保產品的公司,傳達環保的理念,設計感就是要簡單、產品就是要簡單,要傳達公司的品牌,LOGO設計也要簡單,簡單代表高貴典雅。」

圖說:賴佩慧老師分享產品擺設要點:「產品與放置的位子息息相關,必需要釐清客戶是誰?並搭配季節陳列,讓客戶了解推廣重點。」(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基於環保的理念,不浪費,業界代表李佳穎師姊:「在設計上面發揮巧思及加強,其實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內歛,內斂也代表謙虛,就是有內涵再裡面,真的感覺大愛感恩科技進步很多,祝福大愛感恩科技再精進。」

業界代表林臣英師姊:「如果是我自己公司的商品,一定要更有時尚設計感。而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護持環保的一份心,簡潔大方,這都會增加產品的價值。

大愛感恩門市關懷 王素戀師姊分享:「在實體通路更瞭解客戶的需求,其實大愛感恩的產品很好,如果可以發揮材料特性,例如採用輕巧的布料做後背包也很好。」

消費者代表陳世芳師姊表示:「其實我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不會考慮價錢,以護持的概念請購,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每一項都是這麼多愛心人士的付出,不僅是買了自己喜歡的產品,還是在做公益,價錢應該不是請購產品的唯一因素。」

「今天的重點是消費者喜不喜歡。」學界代表賴佩慧老師:「如我今天帶的這款包包來說明,早在我第一次看到這項商品,它就是我要的,這是直覺的反應,因為它很輕巧,很乾淨很簡潔、色彩很內斂,LOGO是非常簡約,如果這一件布料好、LOGO、設計是對的產品,應該用同樣的產品往深度發展,用同一塊布料的思維去設計。」

李鼎銘總經理分享:「今年有很好的契機,二月花蓮低碳概念館在靜思堂開幕。往後如在東區會所、雙和靜思堂等,只要有適合場所,概念館會陸續增加。除了產品、價格、推廣、通路等經營策略外,人、流程、環境,也是行銷的重要元素,大愛感恩科技以有形產品展現人文面、透過職工的用心,向顧客傳達環保人文,希望讓『愛心接力』的一環 – 客戶,不僅看到有形的產品,更看到產品背後眾人的愛心與無形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冬令發放前置打包 共邀歡喜付出


歲末年終,慈濟基金會準備贈送物資給需要幫助的民眾,慈濟志工歡喜打包,也邀約照顧戶一起來參與,台中的張先生罹患鼻咽癌將近30年,再加上罕見疾病使得他吞嚥困難、身體虛弱,但是一得知有這個付出的機會,他特地抱病前來,能和大家結善緣,他覺得那真是無與倫比的快樂。

台中靜思堂一樓大廳熱鬧滾滾,250位慈濟志工井井有條,開始冬令打包。

慈濟志工 陳梅芳:「要給人家看起來很整齊又好看。」

慈濟志工 陳秀雲:「跟大家結好緣,期盼可以開一點智慧。」

把握付出的機會,慈濟照顧戶張先生抱病前來。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能做的程度盡量做,因為生命的長度我們沒辦法(決定),我現在不能吞,要躺下來,喝水也要躺下來。」

張先生鼻咽癌29年,又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的罕見疾病,在人生最低潮時,還好有慈濟志工陪著他一路走過來。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以前都吃肉,現在改素食,所以又活了29年,不錯,還有運動,做起來感覺很快樂。」

張先生現在除了到慈濟環保站當志工之外,平時在住家社區也做資源回收。

慈濟照顧戶 張先生:「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能夠來幫助別人。」

慈濟志工 張廣輝:「幫他拔除(苦)之後,能讓他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我們邀約這些照顧戶的時候,他們也非常高興要來做這件事情。」

這些物資即將送給慈濟照顧戶和關懷戶,曾經受助的民眾幫忙打包,把愛心一起放進去,希望這分愛不斷的持續循環。

李雅萍 楊俊亭 台中報導

Read more

50萬現金!鈔票意外混入回收物


每個星期二是嘉義竹崎環保教育站的大環保日,志工們一如往常分類時,突然發現回收物裡藏有五十萬,擔心失主這筆錢是有急用,慈濟志工們趕緊五十萬送往警局,希望早日找到失主。

如同往常一樣,慈濟志工認真低頭做環保,但在一個紙袋內,意外發現裡頭藏有好幾捆鈔票。

慈濟志工 賴豔慧:「現在都會陸陸續續,都會撿到現金或金子都有,那這一次 (撿到)五十萬,現金是第一次這麼多。」

由於藏有現金的紙袋內,沒有任何聯絡資料,只有鈔票上的綁鈔帶,印有經手銀行櫃員的印章和日期,慈濟志工趕緊將拾獲的鈔票送往警察局。

慈濟志工 賴豔慧:「這麼多錢,失去錢的人 一定很著急,那我們當然會希望說,趕快失物招領,讓失去這些錢的人,趕快把它(錢)拿回去, 是不是有急用。」

警方目前已經貼出失物招領公告,也將依照綁鈔帶上的資料連繫相關銀行單位,希望能夠早日找到失主,歸還這筆金錢,讓失主能過個平安春節。

真善美志工-嘉義報導
葉蕙蓮 魏清和

Read more

2015,02/05,賢億企業董事長夫妻來訪

【對象】賢億企業董事長夫妻
【時間】2015年2月5日(四)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205_5.jpg20150205_6.jpg 
Read more

2015,02/05,北京實業家參訪

【對象】北京實業家
【時間】2015年2月5日(四)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216_7.jpg20150216_8.jpg 
Read more

慈濟美善『泰』心喜 醫界菁英跨海習

圖說: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攝影者:呂怡德)『春到人間草木知』,時令立春,春暖花開時節、迎得海外故人來,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

為了尋回美好道德文化,泰國政府於2004年成立道德推廣中心,直屬總理,由國家提供經費,聘請研究人員跨海到十個國家「取經」、向世界求法,自2005年起泰國更有計劃的選派高階人員,包括政府官員、醫療界院長級人士、教育界的校長團、警界的高階長官,甚至從泰國排名前十名大學中挑出的菁英學生,到慈濟進行人文參訪,學習慈濟的人文、以便進行人文推動。2008年,慈濟與泰國道德推廣中心並簽訂合作備忘錄,針對未來交流與經驗學習等方向,希望能將慈濟美善的種子播灑於泰國社區。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攝影者:林立騏)今天來訪的團員都是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四大醫學院院長、副院長、教授,堪稱泰國醫界菁英人士,其中,成立於1890年瑪希頓 (Mahidol) 大學是泰國第一所高等學府,創立於1917 年之朱拉隆工 (Chulalongkorn) 大學被稱為「全國最有威望的大學」,孔敬 (Khon Kaen) 是泰國東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清邁(Chiang Mai) 大學是泰北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

團長 瑪希頓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溫暖災民的身心。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回去之後,希望能推動醫學院所在泰國東北地區一起來做環保。

圖說:團長 瑪希頓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左)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右)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攝影者:林立騏)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既敘舊誼、又能感受慈濟環保大愛,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王師兄說:「泰國政府有心、有效率的推動,要把慈濟精神『拷貝』到泰國。以前我們在會所辦茶會,眼巴巴地期待人家上門來,經常等到的是個位數。現在各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相繼邀請,一次就是幾百人、幾千人,一講就是一天或半天。」能用泰語演講的慈濟人不多,王忠炎是其中之一,因此變得非常搶手,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圖說: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右),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敘舊誼、聽環保,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左)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能用泰語演講,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 (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慈濟美善『泰』心喜 醫界菁英跨海習

圖說: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攝影者:呂怡德)『春到人間草木知』,時令立春,春暖花開時節、迎得海外故人來,在泰國道德推廣中心 (Moral Promotion Center)副主任Mr. Chanchayanon,以及泰國慈濟人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陪同下,四所大學醫學院院長副院長一行16人,剛下飛機便驅車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內湖低碳概念館,揭開此次慈濟四大志業之旅。

為了尋回美好道德文化,泰國政府於2004年成立道德推廣中心,直屬總理,由國家提供經費,聘請研究人員跨海到十個國家「取經」、向世界求法,自2005年起泰國更有計劃的選派高階人員,包括政府官員、醫療界院長級人士、教育界的校長團、警界的高階長官,甚至從泰國排名前十名大學中挑出的菁英學生,到慈濟進行人文參訪,學習慈濟的人文、以便進行人文推動。2008年,慈濟與泰國道德推廣中心並簽訂合作備忘錄,針對未來交流與經驗學習等方向,希望能將慈濟美善的種子播灑於泰國社區。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攝影者:林立騏)今天來訪的團員都是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四大醫學院院長、副院長、教授,堪稱泰國醫界菁英人士,其中,成立於1890年瑪希頓 (Mahidol) 大學是泰國第一所高等學府,創立於1917 年之朱拉隆工 (Chulalongkorn) 大學被稱為「全國最有威望的大學」,孔敬 (Khon Kaen) 是泰國東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清邁(Chiang Mai) 大學是泰北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

團長 瑪希頓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溫暖災民的身心。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回去之後,希望能推動醫學院所在泰國東北地區一起來做環保。

圖說:團長 瑪希頓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Prachayasittikul醫師(左)表示:非常感動慈濟環保志業之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廢棄的寶特瓶循環再利用,讓地球乾淨、同時做成救人助人的賑災物資。孔敬大學 醫學科學院院長Kitcharoen醫師(右)也表示:真是不可思議,我們認為不能用的東西,經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製,化無用為大用。(攝影者:林立騏)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既敘舊誼、又能感受慈濟環保大愛,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王師兄說:「泰國政府有心、有效率的推動,要把慈濟精神『拷貝』到泰國。以前我們在會所辦茶會,眼巴巴地期待人家上門來,經常等到的是個位數。現在各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相繼邀請,一次就是幾百人、幾千人,一講就是一天或半天。」能用泰語演講的慈濟人不多,王忠炎是其中之一,因此變得非常搶手,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為慈濟四大八法印人間菩薩大招生,期待在這無私的平台上,以菩提心,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廣邀天下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圖說: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插曲,從美國回來的李昭選師姊(右),特地趕來與同是四十年前畢業自台大的同學戴雲英師姊、王忠炎師兄見面,敘舊誼、聽環保,一舉兩得。王忠炎師兄(左)是陪同泰國道德推廣中心參訪團來台數十次的泰籍華裔志工,能用泰語演講,其他師兄師姊心疼他疲於奔命,王忠炎卻認為這是「機會來了」、「要把握因緣」,所以不以為苦。 (攝影者:林立騏)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Wednesday, 04 February 2015

2015,02/05,海外培訓委員慈誠分享

【對象】海外培訓委員慈誠
【時間】2015年2月5日(四)07:30-08:30
【地點】三重園區 感恩堂

 20150217_1.jpg20150217_2.jpg
Read more

夫妻樂在環保 誓讓小島變淨土


吉膽島環保,其中這對陳妹仔夫婦,由於剛開始島上環保志工不多,他們決定出一分力,將自己家門前的小亭子變成小小環保點,把回收的資源收集在此。陳妺仔從不懂環保,到如今可以滔滔不絕跟旁人講環保,左鄰右舍也跟她一起響應。

海水漲潮,垃圾漂浮而來,這是陳妺仔自小到大認識的吉膽島。但她不是只有坐看垃圾,而是動起手來,近幾年,更熱心投入慈濟環保。

吉膽島環保志工 陳妹仔:「因為我看到海上鋪滿垃圾,每次海上有垃圾,我都會把它撈起來,撈起來了就不會那麼多蚊子,空氣又新鮮,不然會很臭,那些垃圾很臭。」

2011年吉膽島環保站開始啟用,陳妹仔在環保志工蔡福汶的帶動下,開始學習。從懵懵懂懂,直到三年後的今天。

吉膽島環保志工 陳妹仔:「這個好像這樣子賣比較多錢,這個拿掉這個拿掉,這個跟這個不一樣,這個另外一種,這個一種,不一樣嘛,這些環保拿去賣,賣了可以救這個地球,給那個窮苦的人家。」

自己家成了環保點,還有一個原因。

吉膽島環保志工 陳妹仔:「我跟你講,我有一個兒子,可是他往生了,我很想念他啊,所以我想要做一點功德,不要一直想想想。」

雖然同在吉膽島上,要收集這些回收物到慈濟環保站,還是必須出一趟船。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真的很感恩他們,他們很用心去做這些分類環保物,也帶動我們更加精進去做。」

從當初撈海上垃圾,到如今,垃圾在陳妹仔手中,有了不同的價值。純樸的吉膽島人,為這海天一色,增添更美的風景。

李嘉儀 林偉德 戴輝達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大愛研發勤精進 一生無量利人群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 洪碩廷博士表示:之前個人在紡織業界服務,被延攬至慈濟基金會任職,在一個機緣下遇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得知計劃成立研發中心,鼎銘師兄邀請我來幫忙,因為這類工作我較熟悉,也幫得上忙。2012年先向基金會請調一年任務支援,服務滿一年後,就在大愛感恩專任研發部主管。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門從無到有,自2012年初成立,目前已有一個能做自主研發的實驗室。實驗室的設立需要軟硬體的投資,不僅是儀器設備的添置,還要建立研發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認同公司理念的研發同仁。

如今研發部成果:目前有3個政府研發專案順利執行中。前(2012)年底通過C2C認證,今年要做量產嘗試。機能性紗線的開發:抗靜電、防UV、除臭。之前個人在紡織業界服務,被延攬至慈濟基金會任職,在一個機緣下遇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得知計劃成立研發中心,鼎銘師兄邀請我來幫忙,因為這類工作我較熟悉,也幫得上忙。2012年先向基金會請調一年任務支援,服務滿一年後,就在大愛感恩專任研發部主管。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門從無到有,自2012年初成立,目前已有一個能做自主研發的實驗室。實驗室的設立需要軟硬體的投資,不僅是儀器設備的添置,還要建立研發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認同公司理念的研發同仁。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寶特瓶做成紡織品為主要商品,所以環保回收及能源是我們最關心的議題。原則上,我們的研發方向有三:一是提升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特性;二是把環保回收站的資源逐一檢討,看看是否能在研發上利用;最後是協助志業體其他單位做技術開發或諮詢。大愛感恩研發部門資源有限,所以研發單位現在先扮演技術的整合者及承接者的角色。等到過了一段時間後,才能漸漸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術。

大愛感恩科技是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受到很多人的祝福與支持,而我們自己也廣結善緣,和各方如財團法人、研發單位、學術單位都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而研發實驗室去(2013)年11月剛成立,資源有限,儀器設備也還在陸續建置中,例如:抗菌微生物實驗剛建立,抗靜電只能測表面電阻等等,另外部門人力有限,有時候必須忍痛割捨一些有興趣的項目。

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個100%回饋的公司,要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感恩政府對我們的肯定與支持,成立實驗室運用到公司非常多資源,很感恩公司的支持及同仁們的努力,努力爭取產、官、學、研各界資源、儀器及場所才得以成立,實驗室從積滿灰塵的空曠廠房,建成符合ISO 17025實驗室專業認證標準,希望發揮一生無量的影響。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業務部協力組 何思霈  師姊
 【節目時間】 2/5(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品牌推廣-國際展覽與吉祥物推動分享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大愛研發勤精進 一生無量利人群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 洪碩廷博士表示:之前個人在紡織業界服務,被延攬至慈濟基金會任職,在一個機緣下遇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得知計劃成立研發中心,鼎銘師兄邀請我來幫忙,因為這類工作我較熟悉,也幫得上忙。2012年先向基金會請調一年任務支援,服務滿一年後,就在大愛感恩專任研發部主管。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門從無到有,自2012年初成立,目前已有一個能做自主研發的實驗室。實驗室的設立需要軟硬體的投資,不僅是儀器設備的添置,還要建立研發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認同公司理念的研發同仁。

如今研發部成果:目前有3個政府研發專案順利執行中。前(2012)年底通過C2C認證,今年要做量產嘗試。機能性紗線的開發:抗靜電、防UV、除臭。之前個人在紡織業界服務,被延攬至慈濟基金會任職,在一個機緣下遇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得知計劃成立研發中心,鼎銘師兄邀請我來幫忙,因為這類工作我較熟悉,也幫得上忙。2012年先向基金會請調一年任務支援,服務滿一年後,就在大愛感恩專任研發部主管。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門從無到有,自2012年初成立,目前已有一個能做自主研發的實驗室。實驗室的設立需要軟硬體的投資,不僅是儀器設備的添置,還要建立研發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認同公司理念的研發同仁。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寶特瓶做成紡織品為主要商品,所以環保回收及能源是我們最關心的議題。原則上,我們的研發方向有三:一是提升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特性;二是把環保回收站的資源逐一檢討,看看是否能在研發上利用;最後是協助志業體其他單位做技術開發或諮詢。大愛感恩研發部門資源有限,所以研發單位現在先扮演技術的整合者及承接者的角色。等到過了一段時間後,才能漸漸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術。

大愛感恩科技是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受到很多人的祝福與支持,而我們自己也廣結善緣,和各方如財團法人、研發單位、學術單位都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而研發實驗室去(2013)年11月剛成立,資源有限,儀器設備也還在陸續建置中,例如:抗菌微生物實驗剛建立,抗靜電只能測表面電阻等等,另外部門人力有限,有時候必須忍痛割捨一些有興趣的項目。

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個100%回饋的公司,要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感恩政府對我們的肯定與支持,成立實驗室運用到公司非常多資源,很感恩公司的支持及同仁們的努力,努力爭取產、官、學、研各界資源、儀器及場所才得以成立,實驗室從積滿灰塵的空曠廠房,建成符合ISO 17025實驗室專業認證標準,希望發揮一生無量的影響。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業務部協力組 何思霈  師姊
 【節目時間】 2/5(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品牌推廣-國際展覽與吉祥物推動分享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Read more

漳州環保黃愛花A devoted recycling volunteer Huang Aihua


In our next report, we travel to Fujiang Province, China to meet recycling volunteer Huang Aihua of Zhangzhou. After watching Da Ai TV, Huang discovered the importance of safeguarding the planet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tributing her share. Now Huang goes out to collect recyclables everyday rain or shine. 

下一則新聞,我們到中國大陸福建,認識章洲的環保志工黃愛花。收看大愛台後,黃愛花了解到做環保的重要性,也決定要加入保護大地的行列,現在她每一天,不管天氣好壞,都會出門做環保。 

Read more

2015,02/04,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參訪

【對象】泰國外科解剖學會成員、四大醫學院院長、副院長、教授
【時間】2015年2月4日(三)15:5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慈濟美善『泰』心喜 醫界菁英跨海習

20150205_7.jpg20150205_8.jpg

  Read more

2015,02/04,新品訂價委員會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新品訂價委員會委員
【時間】2015年2月4日(三)13:50-18: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新品集思齊用心 傳遞環保『心』價值

20150205_3.jpg20150205_4.jpg
Read more

環保志工護大地 感恩圍爐道感恩


為感謝環保志工的付出,文山區和八德環保站,舉辦圍爐活動,期待家的溫暖,能把彼此拉得更近。

文山社區興德環保站,掛上喜氣的燈籠,擺出十大圓桌,廚房裡香積志工,更是忙著切菜,準備以豐盛的火鍋料理,感恩環保志工。

慈濟志工 羅燕卿:「自己有在做環保,知道做環保真的很辛苦,尤其是夏天真的很累。」

慈濟志工 鄭阿娌:「給他們家的感覺,最重要是給他們回來家的感覺,我覺得那個很重要,因為他們是我們長者,我們尊敬的大地菩薩。」

就是家的感覺,讓邱阿有,喜歡天天來環保站,過去她是樂在旅遊,四處遊盪,讓兒子很擔心。

邱阿有的兒子 陳德鋐:「我媽起初是非常拒絕的,我就請了三天假,帶她連續做(環保)三天,三天之後她就自己坐公車去,(一直)做到現在。」

慈濟第一個環保站,就是在八德,來參加感恩茶會的,許多是祖孫檔,志工也特地準備了小禮物。

慈濟志工 陳麗珍:「這裡面有一包五穀粉,有一個紅包這裡面,紅包是裝著我們靜思語,感恩每一天。」

大愛台主持人,殷正洋,每一年都要來參加,藉此機會感恩環保志工,對大愛台的付出。

大愛台主持人 殷正洋:「讓我們大愛電視台可以,可以長時間製作出非常好的節目,去淨化人心我想這是上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心願。」

還有里長,也一起來熱鬧。

埤頭里里長 林銘清:「就是因為有你們,里長在這十二萬分的敬禮謝謝。」

演繹經藏,互道祝福,期待新的一年,環保站人氣會越來越旺。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03 February 2015

大愛科技獻人文 感恩眾生護大地

圖說: 20位來自內湖環保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低碳生活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進行一場人文心靈之饗宴。(攝影者:曹書豪)午後雨方歇,20位來自內湖環保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低碳生活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進行了一場人文心靈饗宴。

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再回饋社會,形成愛的循環。在台灣,目前慈濟約有5,600個環保回收點,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感恩他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回收的寶特瓶,經過環保菩薩分類、大愛感恩科技研發,最終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紡織品,和賑災、備災物品,產品背後賦有豐富的『人文』和『生命力』。經過參訪和大愛同仁們的解說,20位環保菩薩們紛紛讚歎及給予肯定。環保合心幹事 銘烜師兄分享感言::「今天來的都是最基層的環保菩薩。未參訪前,大家都覺得『價格』似乎偏貴,經過深入了解之後,知道這些產品是有一定的『價值』,不是單純一個價錢的問題。」李鼎銘師兄更回饋:「重點不在價格高低,而是傳遞背後是有多少人努力,同時說明投資報酬率 (Return of Investment) 與影響力 (Return of Influence )的不同,也闡述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以 " 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0 waste) " 為努力的目標等等。」

圖說:環保菩薩們仔細聆聽研發部 林正雄博士 解說大愛感恩科技,堅持不後染原則,主要只有『綠、白、黑、灰、藍』五原色。『灰紗』,是由白紗與黑紗 (於抽紗前,酯粒先加入碳黑) 所合捻成。(攝影者:曹書豪)大愛科技獻人文,感恩眾生護大地,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人間菩薩大招生,也期許大家在這無私的平台上為『掘井人』,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共同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拾荒翁孑然一身 四處流浪睡公墓


66歲的鍾榮展流浪在外,獨居公墓數十年,沒水沒電吃睡都在墳塚,過著有如原始人的生活,慈濟志工為他租屋,改善生活環境,他認為自己無以為報,願意奉獻一己之力清淨大地,現在的他,天天到慈濟環保站做資源回收。
穿過草叢和竹林,在一片垃圾堆中,這座廢棄的古墓就是鍾榮展以前的家。
鍾榮展:「裡面的東西都是我以前用的, 以前住在這裡, (這裡住多久) 住兩年多 。」

沒水沒電,拾荒維生,66歲的鍾榮展,足足流浪四十多年,始終與墳墓為伍。
鍾榮展:「 住過好幾處墳墓, 溪湖也住墳墓 鹿港也住墳墓, (為什麼你都住墳墓) 找房子很難 。」

直到半年前,慈濟志工發現了他。
慈濟志工 鍾玉華:「那時候真的蚊子很多, 夏天 這邊全部都蚊子。」
鍾榮展:「有風有雨 日曬雨淋, 都是住在這裡 。」

慈濟志工不忍心讓他繼續過這樣的日子,三催四請連續跑了好幾趟,他才願意離開,志工為他搬家,洗刷租屋處,張羅回收再利用的家具,這是他數十年,從來沒有過的安定生活。
鍾榮展:「比較不會有蚊子, 風雨來不會受苦, 發願就有力, 忘功不忘過 忘怨不忘恩 。」

忘怨不忘恩,鍾榮展現在天天到慈濟環保站報到。
慈濟志工 鍾玉華:「搬過去三四天, 他就已經到我們環保站, 自己過來這邊資源回收, 他覺得自己如果生活穩定, 他願意付出 。」

鍾榮展的生活依舊簡單,不同的是,他已經從受人幫助,變成願意付出的有福之人。
鍾榮展:「比較輕鬆 精神也比較好 。」

李雅萍 歐陽光輝

Read more

大愛科技獻人文 感恩眾生護大地

圖說: 20位來自內湖環保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低碳生活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進行一場人文心靈之饗宴。(攝影者:曹書豪)午後雨方歇,20位來自內湖環保菩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低碳生活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進行了一場人文心靈饗宴。

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再回饋社會,形成愛的循環。在台灣,目前慈濟約有5,600個環保回收點,定期/不定期近20萬名的環保菩薩,感恩他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回收的寶特瓶,經過環保菩薩分類、大愛感恩科技研發,最終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紡織品,和賑災、備災物品,產品背後賦有豐富的『人文』和『生命力』。經過參訪和大愛同仁們的解說,20位環保菩薩們紛紛讚歎及給予肯定。環保合心幹事 銘烜師兄分享感言::「今天來的都是最基層的環保菩薩。未參訪前,大家都覺得『價格』似乎偏貴,經過深入了解之後,知道這些產品是有一定的『價值』,不是單純一個價錢的問題。」李鼎銘師兄更回饋:「重點不在價格高低,而是傳遞背後是有多少人努力,同時說明投資報酬率 (Return of Investment) 與影響力 (Return of Influence )的不同,也闡述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以 " 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0 waste) " 為努力的目標等等。」

圖說:環保菩薩們仔細聆聽研發部 林正雄博士 解說大愛感恩科技,堅持不後染原則,主要只有『綠、白、黑、灰、藍』五原色。『灰紗』,是由白紗與黑紗 (於抽紗前,酯粒先加入碳黑) 所合捻成。(攝影者:曹書豪)大愛科技獻人文,感恩眾生護大地,大愛感恩科技志為推廣環保人文、人間菩薩大招生,也期許大家在這無私的平台上為『掘井人』,在每個人內心種下愛的種子,共同為愛護大地盡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2/03,慈籃臺北慈院志工服務

【對象】慈藍及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
【時間】2015年2月3日(二)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5,02/03,內湖慈濟環保菩薩參訪

【對象】內湖慈濟環保菩薩
【時間】2015年2月3日(二)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科技獻人文 感恩眾生護大地

20150205_9.jpg20150204_2.jpg
  Read more

經藏演繹眾志成城 把握分秒勤練


慈濟歲末祝福,象徵大乘佛教精神的大白牛車,是這次活動的重點,馬來西亞分會同仁與志工合作,完成大白牛車,雖然因為沒經驗,挫折多,但也因堅持,讓成品更完美。

由馬來西亞分會同仁和志工合作完成的大白牛,全都是回收的廢紙做成,好不容易完成模型,準備要上白漆時,卻因身體太結實,腿卻斷了,只好截肢重做。

慈濟志工 周保彬:「腳要鋸掉了,要換義肢啦。」

慈濟志工 周保彬:「完全沒有經驗,所以當初沒有預測到會這樣重。」

距離歲末祝福活動,所剩時間不多,但考驗還在後頭,身體放不進鐵架裡,最後還是得拆開重做,困難、挫折,一個接一個來,大家不放棄,只有一個目標,完成任務。

不負眾望,大白牛在最後一刻趕到現場,而且更加莊嚴,因為裡頭有志工承擔使命的信念。

馬來西亞分會財務主任 黃惟奕:「大白牛車,為什麼,跟其它動物不一樣,就是大白牛車它可以承擔,就是上人講的我們要承擔,要走入人群。」

慈濟志工 周保彬:「做的時候的概念,盡量做個簡單的可以呈現出來,再加上大家的意見,大家互相配合就有今天這個成果。」

而在馬六甲,演繹大白牛經文,眾人一心,震撼全場,而這些志工們,都是下班後趕來練習,不懂的,是盯著教學帶認真揣摩。

慈濟志工 李錦樑:「這個師兄要站去哪個位置,要走去哪個位置,其實我們需要去花很多心思,不斷去看,然後我們要去認影片裡的人是誰。」

也感恩有法親來指導,讓演繹能更入法。

慈濟志工 林宗雄:「感恩他們,沒有他們,我們真的是演一場戲而已,真的有他們,我們才懂得,怎麼深入法脈,了解上人的法。」

演繹大白牛,也學習大白牛的精神,要承載普度眾生的願力,邀約更多人,行菩薩道。

馬來西亞綜合報導

Read more

澳洲高中行善願 環保教育入心田

圖說: 2014年4月7號,伊普市長Paul Pisasale除了第二次訪台,還帶來了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同行。Riley校長有備而來,帶來了學校目前制服與配件的樣品,期待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成為澳洲第一個穿著環保織品的「綠色學校」。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發布的「2014年美好生活指數」調查,有「幸運之國」稱號的澳洲,在各項評比多名列前茅,打敗了挪威與瑞士,連續四年成為世上最幸福的國家,完全符合大部分人心中「天堂國度」的印象。但許多人卻不知道,在天堂國度也有無情的天災發生,2011年昆士蘭世紀水患、2013年藍山市森林火災,四大不調、接連發生,都讓天堂在無常的瞬間轉為地獄。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們進入災區膚慰,與伊普市市長Paul Pisasale結下了深刻的緣分。市長給予慈濟極大肯定與感恩,且誓願成為 證嚴上人在澳洲的好弟子。2014年4月7號,伊普市長Paul Pisasale除了第二次訪台,還帶來了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同行。

圖說:2014年的11月份, 大愛感恩科技之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學校,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因常聽到市長在當地不遺餘力的推廣大愛感恩科技,Riley校長有備而來,帶來了學校目前制服與配件的樣品,期待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成為澳洲第一個穿著環保織品的「綠色學校」。Riley校長了解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僅是環保品牌,其背後的善與愛的核心價值更是強大,也更堅定了合作的意願。

雖然跨國合作並不容易,大愛感恩秉持著將慈濟環保與慈善的理念推廣到全球,展開一連串與澳洲黃金海岸慈濟人以及校方三方的來回溝通,終於在2014年的11月份,將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當地,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

期待這次國際性的異業結盟不僅僅是讓世界上多一個護持環保產品的學校,而是透過大愛感恩環保織品與背後的美善理念感動當地師生,提起環保意識,並身體力行在生活中愛護大地眾生。保護地球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期待從此開始能有更多國際間各行各業的夥伴加入我們「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行列,跟我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澳洲報導

 

Read more

澳洲高中行善願 環保教育入心田

圖說: 2014年4月7號,伊普市長Paul Pisasale除了第二次訪台,還帶來了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同行。Riley校長有備而來,帶來了學校目前制服與配件的樣品,期待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成為澳洲第一個穿著環保織品的「綠色學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發布的「2014年美好生活指數」調查,有「幸運之國」稱號的澳洲,在各項評比多名列前茅,打敗了挪威與瑞士,連續四年成為世上最幸福的國家,完全符合大部分人心中「天堂國度」的印象。但許多人卻不知道,在天堂國度也有無情的天災發生,2011年昆士蘭世紀水患、2013年藍山市森林火災,四大大不調,接連發生,都讓天堂在無常的瞬間轉為地獄。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們進入災區,與伊普市市長Paul Pisasale結下了深刻的緣分。市長給予慈濟極大感恩與肯定,且誓願成為 證嚴上人在澳洲的好弟子。2014年4月7號,伊普市長Paul Pisasale除了第二次訪台,還帶來了好朋友 – 伊普市高中校長Simon Riley同行。

圖說:2014年的11月份, 大愛感恩科技之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學校,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因常聽到市長在當地不遺餘力的推廣大愛感恩科技,Riley校長有備而來,帶來了學校目前制服與配件的樣品,期待能與大愛感恩合作,成為澳洲第一個穿著環保織品的「綠色學校」。Riley校長了解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僅是環保品牌,其背後的善與愛的核心價值更是強大,也更堅定了合作的意願。雖然跨國合作並不容易,大愛感恩秉持著將慈濟環保與慈善的理念推廣到全球,展開一連串與澳洲黃金海岸慈濟人以及校方三方的來回溝通,終於在2014年的11月份,將400頂印有Ipswich State High School校徽的環保學生帽寄達當地,不但圓滿了校長希望成為澳洲第一綠色學校的願望,也為大愛感恩於海外推廣異業合作寫下新的里程碑。

期待這次國際性的異業結盟不僅僅是讓世界上多一個護持環保產品的學校,而是透過大愛感恩環保織品與背後的美善理念感動當地師生,提起環保意識,並身體力行在生活中愛護大地眾生。保護地球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期待從此開始能有更多國際間各行各業的夥伴加入我們「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行列,跟我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澳洲報導

 

Read more

Monday, 02 February 2015

老當益壯身體好 歡喜一起做環保


安樂環保站,位處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八打靈舊區,這裡不僅是一間五臟俱全的環保站,同時也是一群老菩薩的心靈加油站。大家一步一腳印,把原本的廢棄木屋,逐漸變成一間有閣樓、有愛心花園、有規模的環保站,老菩薩更是廢物利用,想盡辦法。

慈濟志工 黃壯圖:「師兄師姊大家早上好。」

這一聲招呼,充滿朝氣,如同這個環保站,處處是熱情,儘管大多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

慈濟志工 黃壯圖:「她們都是女中豪傑,從高師兄那裡學到拆電器的武藝。」

大家感情好,如同一家人,互相學習,也珍惜付出的機會。

志工 管華英:「我今年77歲,來到這裡學拆東西拆銅線,我時間不多,七十多歲嘛,如果不把握時間,說走就走哦,回不了頭的,現在有這個機會給我付出,我一定很歡喜。」

而他們的好功夫,更是年輕人學習的典範,高志明,能讓電器起死回生。

慈濟志工 高志明:「上人一直強調,人老不是沒用,他說,你就是其中一枚釘,能付出就是你的福報。」

李世洪,用回收物做了這台吊車,能輕鬆完成任務。

慈濟志工 李世洪:「這是我們的家,大家付出一點點就比較不同。」

一人付出一點,共同成就這個溫暖的家。

謝櫻鳳 韋斐賀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2015,02/02,北京大學等高校青年學生寒假赴台環保交流實踐團參訪

【對象】北京大學等高校青年學生寒假赴台環保交流實踐團學員
【時間】2015年2月2日(一)14:00-16: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205_10.jpg

 20150205_11.jpg
Read more

愛護地球入金選 大愛榮耀登金榜

圖說: 本著「臺灣MIT的好東西,要讓更多人知道!」經濟部工業局2014年底舉辦第一屆「MIT微笑產品臺灣金選獎」,選出臺灣好東西。

本著「臺灣MIT的好東西,要讓更多人知道!」經濟部工業局2014年底舉辦第一屆「MIT微笑產品臺灣金選獎」,選出臺灣好東西。參加的廠商均屬於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獲證優質業者,經過主辦單位「萬中選一」,精選出50件臺灣金選,大愛感恩科技成績亮眼,「愛護地球系列保暖毯禮盒」入選成為第一屆臺灣金選產品。

此番,經濟部工業局還將所選產品集結成冊出版,期望透過「標竿學習」法,形成一股市場拉力,並特別投注廣宣與行銷資源彰顯臺灣金選的產品力,讓產品質量俱佳之金選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選購之同時,也同步提升MIT微笑標章整體正面形象,形成正面循環,進而帶動其他業者效法,改善產品品質與品級。

基於公部門透過各種管道行銷推廣,民眾對於「MIT臺灣製品」的認知度、信賴度與好感度逐年提升。消費者選品時,購買具有經濟部工業局認證的「MIT微笑產品標章」,成為重要指標之一,國際觀光客也有指名選購有MIT微笑標章產品的磁吸效應。這些肯定的聲音,也鼓舞了更多廠商投入MIT製品,並且以能生產臺灣製的產品為榮。根據工業局統計資料,截至2104年6月止,通過驗證之MIT微笑產品約12萬款,且數字仍持續增加中。

圖說: 參加的廠商均屬於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獲證優質業者,經過主辦單位「萬中選一」,共選出50件臺灣金選,大愛感恩科技成績亮眼,「愛護地球系列保暖毯禮盒」入選成為第一屆臺灣金選產品。
大愛感恩科技之所以投入環保紡織科技,一念初心,是因為憂心寶特瓶對地球生態造成影響,所以利用回收的寶特瓶、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廠商,讓寶特瓶搖身一變為大愛紗,更結合環保與慈善,製成溫暖的毛毯,隨著慈濟人關懷苦難的足跡,送到全球各地為遭逢急難的人提供溫暖。

「當大多數的產業都在忙著追求產品推陳出新,地球有限的資源也正不斷地被開發與消耗。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正積極發揮從搖籃到搖籃的精神。」李鼎銘總經理欣慰的說:「我們秉持著愛惜地球資源的初衷,希望能讓垃圾再生,而這些新的產品一旦舊了、破損了,還能回收再利用、循環再生。」延續「續物命,造福慧」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圖說:桃園機場航廈二樓機場燈箱、高速公路關西休息站及家樂福台中、嘉義店,皆可以看到大愛感恩MIT優質選產品精品專櫃展示。 

Read more

愛護地球入金選 大愛榮耀登金榜

圖說: 本著「臺灣MIT的好東西,要讓更多人知道!」經濟部工業局2014年底舉辦第一屆「MIT微笑產品臺灣金選獎」,選出臺灣好東西。本著「臺灣MIT的好東西,要讓更多人知道!」經濟部工業局2014年底舉辦第一屆「MIT微笑產品臺灣金選獎」,選出臺灣好東西。參加的廠商均屬於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獲證優質業者,經過主辦單位「萬中選一」,共選出50件臺灣金選,大愛感恩科技成績亮眼,「愛護地球系列保暖毯禮盒」入選成為第一屆臺灣金選產品。

此番,經濟部工業局還將所選產品集結成冊出版,期望透過「標竿學習」法,形成一股市場拉力,並特別投注廣宣與行銷資源彰顯臺灣金選的產品力,讓產品質量俱佳之金選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選購之同時,也同步提升MIT微笑標章整體正面形象,形成正面循環,進而帶動其他業者效法,改善產品品質與品級。

基於公部門透過各種管道行銷推廣,民眾對於「MIT臺灣製品」的認知度、信賴度與好感度逐年提升。消費者選品時,購買具有經濟部工業局認證的「MIT微笑產品標章」,成為重要指標之一,國際觀光客也有指名選購有MIT微笑標章產品的磁吸效應。這些肯定的聲音,也鼓舞了更多廠商投入MIT製品,並且以能生產臺灣製的產品為榮。根據工業局統計資料,截至2104年6月止,通過驗證之MIT微笑產品約12萬款,且數字仍持續增加中。

圖說: 參加的廠商均屬於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獲證優質業者,經過主辦單位「萬中選一」,共選出50件臺灣金選,大愛感恩科技成績亮眼,「愛護地球系列保暖毯禮盒」入選成為第一屆臺灣金選產品。大愛感恩科技之所以投入環保紡織科技,一念初心,是因為憂心寶特瓶對地球生態造成影響,所以利用回收的寶特瓶、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廠商,讓寶特瓶搖身一變為大愛紗,更結合環保與慈善,製成溫暖的毛毯,隨著慈濟人關懷苦難的足跡,送到全球各地為遭逢急難的人提供溫暖。「當大多數的產業都在忙著追求產品推陳出新,地球有限的資源也正不斷地被開發與消耗。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正積極發揮從搖籃到搖籃的精神。」李鼎銘總經理欣慰的說:「我們秉持著愛惜地球資源的初衷,希望能讓垃圾再生,而這些新的產品一旦舊了、破損了,還能回收再利用、循環再生。」延續「續物命,造福慧」的理念。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圖說:桃園機場航廈二樓機場燈箱、高速公路關西休息站及家樂福台中、嘉義店,皆可以看到大愛感恩MIT優質選產品精品專櫃展示。 

Read more

Sunday, 01 February 2015

演而優跨足製作 面面俱到求完美


2月9日即將在大愛台播映的長情劇展「春子」,演出慈濟志工翁春子的真實人生,討海婦女春子,年長後天天划著竹筏在海上撿垃圾,戲中呈現出她愛護大海又樂觀勇敢的心。這齣戲,不但讓年輕演員挑戰從未體驗的討海人生,就連製作人李燕,也首次從演員跨足擔任製作人,這齣戲在台南取景,首映會也在府城舉辦,獲得民眾熱烈迴響。

一場逼真颱風戲,得拍好幾天,這是將在大愛台播映的春子一劇,製作人是李燕,演戲長達17年的她,首度跨界擔任製作人。

製作人 李燕:「其實當製作人,要顧慮到工作人員、演員,然後還有電視台,或我自己對這戲的要求,所以那範圍是很廣的。」

飾演女主角年輕時的何依霈,更挑戰從未有過的討海人生。

演員 何依霈:「真是很外行,我連一整顆牡蠣拿在手上都沒有看過,所以這對我們來講,是比較挑戰的部分。」

演員辛苦體驗海上生活,女主角本尊翁春子,很不捨。

慈濟志工 翁春子:「我會去探班,看了都不捨,看了覺得說,你來扮演我是真的比較辛苦,因為以前我們在抓(魚)時,冷水淹到胸口,得喘這麼大一口氣。」

親身經歷才知海水冷冽,春子一劇,在台南四草取景,呈現台江國家公園的美景,也透過鏡頭深入慈濟志工翁春子的人生,了解她划竹筏海上撿垃圾,愛護大海的一顆心。

陳怡臻 陳立偉 台南報導

Read more

凌晨兩點做環保 風雨無阻護大地


住在福建漳州的黃愛花,透過大愛台,感受到做環保的重要,每天凌晨二點,趕在清潔人員工作前,沿街撿拾回收物,即使下雨天,也不休息,也因回收的東西越來越多,她從騎自行車到最後是開電動三輪車,就期待大家在天亮時,看見的是清淨的大地。

大地還是一片寂靜時,黃愛花的電動三輪車,已經啟動,沿街撿拾回收物,不管是在馬路旁,還是巷弄裡,都能看得見她彎腰做環保的身影,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大台。

環保志工 黃愛花:「(最開始騎自行車)撿一些瓶子,紙箱都沒撿,想想紙箱可以賣錢,不能不撿,後來換摩托車,現在摩托車載不完,換買(三輪)電動車。」

因看大愛台,感受到做環保的重要,又拍打擾到清潔人員的工作,刻意選在凌晨二點,趕在他們開工前,做完回收,摸黑做環保,一度還引起鄰居們的關心。

環保志工 黃愛花:「問別人說愛花怎麼在撿瓶子,是不是家庭(經濟)不能過,沒有人敢問我。」

不在意別人眼光,也不介意惡臭味,就連天氣,也影響不了她。

環保志工 黃愛花:「下雨天也出來,他們清理東西不分晴天雨天,所以下雨也要出來。」

相信自己做的事,能對地球有益,對大家有幫助,黃愛花的堅持,讓天亮後的大地,更為清淨。

陳莉菲 真善美志工-福建報導

Read more

晨曦微亮盈法喜 岸邊等待神祕禮


農曆年關將近,澎湖慈濟志工前天(1/29)「晨鐘起 薰法香」後,15位環保志工共乘車輛前往白沙鄉「後寮碼頭」迎接「愛民號漁船」。不過漁船上,載的不是漁獲,而是吉貝島環保志工整理的回收物。多月以來已經累積滿滿三部環保車,志工們從船艙、到岸上、再到環保車上,珍惜時間接力完成運送,為維護菊島之美而努力。

薰習法香、迎接晨曦,15位志工接著前往後寮碼頭,喜迎「愛民號」靠岸。

漁船不見漁獲,卻是滿船板的回收物,這是住在吉貝島的環保志工,多月以來回收的資源,經過整理,由熱心的船長免費載運,澎湖慈濟人接力 愛護大地。

慈濟志工 許罔市:「(回收物)到的時候, 就是會師兄下去船艙 把它搬運, 然後大部分是師姊在岸上接, 然後再有幾位師兄會幫忙, 在岸上 直接搬上車子 。」

農曆年關將近,許多大型家具家電,被民眾汰換,志工出動三部環保車,才能完全裝載。從公職退休的陳金國,為了菊島之美,退而不休。

志工 陳金國:「不同階段 應該有不同階段, 應該完成的事情, 尤其趁現在還能動 還能做, 要盡量做一點, 上人說 (對的事)做就對了。」

不畏低溫寒徹骨,只怕海風狂掃回收物,多年來經驗豐富的大地園丁,用漁網牢牢網住,將這些能夠化為愛心清流的物資,安全運往回收站。

鄧寶珠 真善美志工 澎湖報導

Read more

假日時光不空過 慈中學子送祝福


農曆新年腳步將近。台南慈濟高中學生,分二十條動線深入台南市區,向民眾推廣一日五善,並贈送靜思語春聯,並首次將腳步拓展到高鐵及台鐵站,期盼每個人用和善念和愛地球的心,迎接新年。

快過年了,台南慈濟高中的學生,利用假日,來到台南高鐵站送祝福。

旅客:「平安是福。」

台南慈濟高中學生 王泰崴:「我們發春聯是因為讓大家有個,新的一年可以很好。」

台南慈濟高中學生 吳晞源:「如果大家都能從生活中,做起一日五善,地球就會變得更乾淨。」

除了送祝福,還要邀大家一起力行一日五善。

旅客 陳美智:「會從日常生活,慢慢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

台南慈濟高中學生 葛謹雅:「跟他們說要很有禮貌跟人家講,小朋友就會跟著我這樣學。」

農曆年前和大家結好緣,是台南慈濟高中的傳統,第一次將範圍擴展到高鐵站,小朋友也帶來精采的節目。

高鐵台南站長 古李安:「以後我們也希望有機會讓慈濟的,師生們能夠常有機會到我們車站,來做這樣的表演。」

台南慈濟高中校長曾耀松:「學生勇敢的走進人群,把那分善與愛的觀念傳出去。」

展現學校裡學到的人文禮儀,送祝福也啟發善念,邀更多人一起疼惜地球,這分愛讓人來人往的高鐵站更溫馨。

潘俞臻 鄭瑞萍 台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