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吉膽島做環保 觀測潮汐把握時機

  • 列印


馬來西亞有座吉膽島,自2011年島上環保站開始啟用後,帶動了不少當地島民一起響應。島上的環保資源經過處理後,必須由船隻載送到巴生港口,而且還得掌握海水漲潮的時間。每月兩次的載送,島上志工都會把資源整理得很好,因為擔心載送過程,環保物掉進水裡,因此大部分資源都是用漁網固定,因為漁網牢固,不容易破。

一袋袋回收物搬上船,吉膽島的海上環保路,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進行。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我們要海水漲高,我們的船才能進來環保站才能下貨,不然下貨了,船不能出去,要等到兩三天才能出去。」

一座島的環保意識,從環保站滿滿的物資,看得出來。除了運送時機不能錯失,海水就在腳底下,處理方式也要格外用心,法寶在漁網。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要放好好,放好了,我們還要用繩子綁好,如果不弄好綁好,資源會掉去海裡。」

趕著漲潮出船,王慕銘清晨五點就必須出發,每月這個時候,他都必須在事業與志業間做選擇。

吉膽島慈濟志工 王慕銘:「漲潮的時候我比較忙,那些漁船捕魚回來時要打油,我就要忙著打油,打油給他們,還好我家師姊體諒我,她幫我看我的生意,我才能出來做這些資源回收的工作,我們從吉膽島上貨,載資源到港口碼頭的時候,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的路程,費用大概是馬幣一百令吉,剛開始也是沒有想太多,有這輛船也是一個福田給我去耕,為吉膽島出點力,也是沒什麼。」

從吉膽島到巴生港口,這一頭,早有志工在待命。人、車,齊出動,是對吉膽島志工的敬佩。

巴生慈濟志工 顏國興:「我們就是有時看到數量,哇,一輛貨車載不完,就兩輛貨車,最高峰是三趟的貨車,吉膽島過來的資源都打包非常好,分類就是分得非常整齊和仔細,他們做得這麼用心,我們也是深受感動,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來支援吉膽島的師兄師姊。」

揮揮手,這相聚僅在碼頭間。回到吉膽島,志工環保身影,依然忙碌。

吉膽島慈濟志工 陳秀蘭:「(如果我們不收這些資源,這些資源會去哪裡?) 就會丟在泥土變成垃圾在泥土漂,海水漲潮的時候就漂來漂去,(資源)有拿來是我高興,假如丟下海,我是很悲哀的,因為看到很心疼。」

海上高腳屋的環保站,一個月兩次的環保出航,有賴於吉膽島志工的用心與堅持。

李嘉儀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