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園區規畫 用於社福急難救助


一個高度發展的城市或國家到底需要多少社會福利空間?事實上,學者指出,即使是先進國家也沒有辦法在都市計畫當中明確規畫出一定的比例,做為社福用地,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舉凡是人口的變化、信仰的改變或是經濟發展,都會影響社福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間團體主動規畫的社福用地,其實都需要專案處理與理性討論,才有辦法順應民眾需求,做出最好的規畫。

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社會福利空間也變得更為重要,但是在現有的都市計畫法當中,並沒有針對社福空間或用地,提出一定的保留比例。

復興實驗高中 莊老師:「社會福利空間,它是屬於比較在地化的一個設施,不管是公共設施,或是私人提供的設施也好,比如像老人院,也是屬於社會福利空間,因為它跟在地會有很密切的關係。」

民眾 李女士:「我是覺得真的是,我們的針對老人的社福機構,實在是比較欠缺。」

建築師 謝欽宗:「就都市來講,一定要在適當地點,要有適當的社會福利空間,來做社區性的,或者是城市性的服務,而且就以後的發展,城市愈發達,這種空間愈重要。」

民眾需要透過在地化的社福空間,獲得社會的支持,只不過,學界認為,即使是先進國家,也無法在都市計畫當中,規畫出一定比例的社福用地。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 林建元:「大家都有遭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是真實社會的發展,或經濟的發展,社會福利或包括宗教用地的需求,這一類的,常常都很難有效或準確地去預測。」

受到人口、經濟、信仰發展等許多因素的影響,社福空間必須隨時順應需求,有所調整。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 林建元:「大概都要走這個叫做個案許可的方向,也就是說,每個案子我們個別來看看,讓它變更成那樣的使用行為或方式,到底妥不妥當,或還有其他更適當的方法,所以它要用個案許可,個別審查的方法。 (所以不是只有台灣有這個問題。) 全世界都有這個問題。」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台灣,願意主動規畫社福空間做為公眾利益使用的私人業主,並不多見。

建築師 謝欽宗:「很少(社福用地)的理由就是,第一個,它必須要夠誠信的能夠去走下去;第二個,它要能夠足夠的人力,去做經營維護跟管理;第三,它要有夠吸引人進來,它創造它的價值;第四,要永續。能夠辦到這一些,不那麼簡單。」

慈濟深入社區的各個道場,除了是宗教共修的場域,其實也是開放給大眾的社福空間。慈濟內湖計畫案延續這樣的理念,做為「社會福利專用區」,除了在北基地靜思堂規畫了急難救助中心之外,南基地現址更是廣開大門,在一到三樓設有幼教中心、長青學苑、社區文康中心、社會推廣中心、閱覽中心、文藝展演中心…等等。

這些空間慈濟主動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以實際行動展現對社區社福需求的善意回應與誠意。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 林建元:「需求因為無法去估計,或無法正確地去估計,所以我們假如希望用傳統的方法,去解決這樣的用地問題,還是無解,所以簡單來講,假如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回到說 我們要建立一個機制,或者那個制度,是對個案審查這件事情,會讓社會更能夠去了解,或更透明,或者更客觀的一個方法去處理。」

台灣在世界的定位,已經從科技島國同步發展成為充滿愛心的慈善國度,如何運用這次的慈濟內湖計畫案,讓各界正視社會福利發展的用地問題,需要更理性的思維。

許斐莉 余國維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