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澎湖 清潔員週休不休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06-23, 週四 15:19

清潔員週「修」做回收
6月11日是公職人員難得的休假天,有人卻選擇到馬公慈濟環保教育站揮灑汗水做資源回收,還有人將它視為修心養性的好道場,更有人受到同事做環保的法喜所感染而來。
志工劉瑞傑服務於公家清潔隊十多年,是隨車的清潔隊員,每天做的即是載運與回收在地鄉親們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龐大垃圾,早已習慣垃圾飄散的惡臭味,這一份工作不但可以養家餬口,還可以拯救日趨惡化的地球環境,所以他越做越歡喜。
三年前劉瑞傑走進環保站、加入環保志工行列,分秒不空過的他,總是把握每個休息的時刻到環保站付出;即使日正當中、熱氣逼人,但身材壯碩的他看到堆積如小山丘的紙箱,就動作俐落迅速地搬運到環保車上,沒多久的時間就堆滿一卡車,然後將滿車的資源載往回收廠。
劉瑞傑很客氣地說,來環保站做回收只是打發時間而已,反正做就對了!
數鈔手變綑綁環保手
另一位在銀行上班的薛光河師兄,是劉瑞傑的最佳拍檔,一個彎下腰來整理好一捆捆的紙類,一個則在車上準備接手擺

薛光河表示,會來慈濟環保站是在偶然的機會下,聽到同事分享做環保的法喜,心想休假日在家看電視實在是浪費時間,動一動身體、流流汗也是不錯的運動;而在做的當下看到琳琅滿目的資源,才發覺有些人真的很浪費,相對的也警惕自己要珍惜物命。看到環保站裡的志工們用單純的心付出,又做的很歡喜,讓他學到付出不需要求回報,能夠幫助別人自己也覺得很快樂。
環保入縣府的最佳推手
任職於澎湖縣政府的蔡錦湄師姊說,做環保只是一個單純的心念想爲地球盡一份心力,她擠身在回收槽前將寶特瓶、硬膠、鐵罐、鋁罐等資源分門別類,雖然汗流浹背,她還是頭也不抬地拼命做,「因為回收物資太多、而能付出的機會只限於週休日」,所以她要將有限的時間發揮到無限的功能。
蔡錦湄與慈濟結緣二十載,默默作一個幕後招募會員的志工,直到一年多前自勉應該要勇於承擔慈濟志業,甫於2011年1月1日受證。民國1994年澎湖第一個環保點成立時,她就開始跟隨志工們做回收,算一算也有十多年了,也因為做環保所以與慈濟的因緣沒有脫節過。
蔡錦湄回憶,她不但到環保站做分類,還將慈濟愛護地球做環保的理念帶進辦公室;舉凡在醒目的地方張貼環保宣導標

「波麗士」大人化身環保志工
從拆解區傳來敲敲打打聲響,原來是服務於警察局交通隊的蔡有仁師兄和許常次師兄,正在拆解銅線和廢電器,因為這項工作較為粗重,除了技巧還需要出點力氣,所以兩位師兄責無旁貸一肩挑起。
蔡有仁表示,因為工作因素,只能利用休假日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和參與活動、助念。太太穆麗珠2007年就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他深感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跟著太太一起做,直到現在。蔡有仁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居住的地球損傷非常嚴重,有一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卻沒有落實回收延續物命,心中難免恐慌,地球是否還有多少能力承載呢?」
不論是清潔隊員、銀行行員、公務員還是人民褓姆,這些澎湖的環保志工總是利用週休假期到環保站付出一己之力,就因為他們知道愛護大地就是愛護自己的家,而後代子孫才能擁有生存的空間。【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鄧寶珠 澎湖報導 20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