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瓶裝水 還柬埔寨清淨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11-12, 週六 15:50

靜思生活營感動 分享給家人
曾祖成與黃桂枝夫妻倆是馬來西亞人,前往柬埔寨發展事業。柬埔寨歷經戰火摧殘,近年來已慢慢復興經濟,觀光旅遊業是不可或缺的要角;而最為人所知的「吳哥窟」,每年都吸引上百萬人次前往旅遊,帶動當地相當程度的生計。
黃桂枝的小姑曾參與過慈濟義診活動,介紹她也一起參與,讓她覺得獲益良多,不只提升了智慧,也充實了人生經驗。「我覺得到了這個年紀,是應該要學習一些回饋社會的事情。」2009年時,黃桂枝和大兒子、公公婆婆同行,第一次參與靜思生活營,讓她學到很多,也想做更多有益社會的事情。
她認為,如果要做善事,需要全家人的認同,尤其是一家之主的先生,更可以起帶動的作用。黃桂枝說:「這一次,一定要把我的師兄帶來,因為只有他的支持,才能讓我們做得更開心。」

瓶裝水泛濫 錯位資源成垃圾
在內湖「巧藝坊」,了解寶特瓶的回收價值與無形的意義之後,他已經發想,要在柬埔寨做寶特瓶的回收。因為他在當地做生意,看到柬埔寨的人民或是旅遊者,因為當地水質不好,幾乎每個人都喝瓶裝水,喝完的空瓶子很多,又不懂得處理,都被當成垃圾。
「因為那個國家空瓶子太多了。」曾祖成表示,因為看到柬埔寨人民不懂得資源回收,便主動從超級市場收集紙箱,送到回收廠商處。至於其他種類,如瓶罐等要如何做?曾祖成表示回去當地之後,再進一步了解現況,規劃作法。
曾祖成抱著開心的心情參與靜思生活營,希望能夠將環保觀念帶回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帶動環保教育,從小扎根,給下一代年輕人建立正確觀念,能夠愛護地球,少砍樹木。他說:「可以從我們的工廠開始做,這是我第一步會去做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鳳框 臺北市報導 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