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嚷嚷 出門要帶環保筷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07-03, 週日 12:08

免洗筷含化學藥劑 傷身元凶
為帶領孩子們體驗免洗衛生筷恐怖的內幕,在活動開始的前兩天,志工們將免洗衛生筷以保特瓶裝清水浸泡。
免洗衛生筷的製作方式,除了要砍掉很多竹子以外,製程中,為使筷子保持潔白乾淨,使用了二氧化硫化學藥劑,這種東西吃進嘴裡,會讓身體生病,嚴重時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乃至癌症。浸泡清水後的免洗筷釋放出二氧化硫漂白劑的臭氣,而看起來很乾淨的免洗筷,其實是傷害我們身體健康的元兇。
孩子們在聞過那刺鼻的味道時,皆異口同聲說:「好臭啊!」就讀向日葵班的楷勛更義正嚴辭地說:「我爸爸每次出門都忘記帶環保筷,以後我會提醒他!」
純真可愛的宜穎說著:「回家以後,我要教爸爸和媽媽撿瓶子做資源回收,它可以做成衣服和毛毯喔;我還要告訴他們,免洗筷的水是漂白水,是洗衣服在用的,不能用它來吃飯,以後出門要帶環保筷。」

環保故事淺顯易懂 輕鬆減碳
陳芳儀老師分享:「現在塑化劑風暴也讓小朋友明白不要亂喝飲料,所以,如果我們都能不再貪一時方便,而養成自備環保餐具的習慣,不但確保自身的健康,也減少製造垃圾。」在座的林慧娟老師對於環保意識淺顯的推廣,感覺相當有意義:「藉著活潑有趣的偶劇,讓孩子們在歡笑之中,淺顯易懂地引導了解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真的很棒!」
郭菩蓁老師感言:「利用偶劇搭配「慈濟道侶檀施會」出版的一本中英有聲童書--《瓶子阿嬤》,透過乾淨甜美的畫風、畫筆下一直撿保特瓶回收再生的阿嬤,讓孩子們能感受到阿嬤對待地球的真誠愛護,小雨滴的歌舞訴求水資源的重要性,讓孩子們更懂得珍惜這個美好的環境,加深了孩子們印象,我們也能較輕鬆地引導孩子們做資源回收再分類工作。」
減少慾念、減少消費,是證嚴上人提出「清淨在源頭」的根本核心理念,期待孩子能透過日行五善,從『素食、省水、省電、攜帶環保三寶〈杯、碗、筷〉、改變交通方式』五個方向,天天力行減碳,回歸儉樸的生活。相信因為大家的努力付出,改變生活方式,能為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們,留下一個清淨無染充滿希望與真善美的世界。【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昱湄 彰化報導 201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