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衍災難 居住環境總體檢


台灣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颱風豪雨頻傳所在,尤其近年來的極端氣候,更引發大規模複合型災害。地質調查所最新發現,全台有864個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域,其中84個部落,面臨像小林村滅村的威脅。今天的「危機上的台灣」專題,帶您一塊了解您所住的城鄉環境,究竟安不安全。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高雄的茂林區,在我背後整座山頭,超過80公頃的土地,已經被列為潛在大規模崩塌區。」 

綿延相連的山脈,一旦遇上地震或豪雨,其中這座山,會和兩側的山發生位移錯動,進而形成側溝,一旦側溝嚴重加深,整座山頭可能瞬間崩落,下方的萬山部落,將變成小林村翻版。茂林區居民抵達安全地點那刻,止不住驚恐的淚水。風雨過後,住戶重回家園,卻不知身在危機。 

屏東科技大學水保系副教授 陳天健:「這地方(茂林區)已經很明顯的出現裂縫,這個山體就已經在動了。」 

一夕滅村,政府事後檢討,才發現「小林村」是「潛在大規模崩塌區」。 

國家災防中心洪旱災害防治組長 張志新:「這些地方其實只要再一點豪雨事件,(土石)很容易就往下沖下來,崩下來掩埋了附近的聚落。」 

山頭崩塌,一再發生,被政府列為「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南起屏東的「達來」、「佳暮」和「北巴巷」部落,延伸高雄「茂林」、「萬山」和「竹林」部落,最後到嘉義「茶山」部落。 

2015年6月,「地質調查所」發現全台灣有864個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其中84個部落,面臨滅村威脅。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陳宏宇:「一個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雨量,如果持續3個小時,很可能對台灣的整個山坡地,會有很大的衝擊。」 

這一百年來,台灣年雨量值大約在2400毫米,但近年來,暴雨和乾旱輪替,特別明顯。 

國家災防中心洪旱災害防治組長 張志新:「像類似這種極端值,雨量非常大,或者是雨量非常少的部分,其實這是我們擔心的。」 

天候不調,原因除了是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還有太陽黑子導致的地球能量增加。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劉正彥:「如果它太陽黑子多的時候,它爆炸的機會就增高,地球本身所吸收的能量比較大,所以容易發生所謂的,聖嬰年(機率)會升高。」 

科學研究太陽黑子的興衰周期為100年,但這300年來,太陽黑子沒有衰退,反而增加。大氣圈的能量變異,非人類科技所能挽回,因此,要避免大規模的崩塌傷亡,得靠防災科技的預警。 

中興大學坡地工程研究室助理 何學承:「地下水愈高,會導致我們的邊坡土,愈不穩定,所以我們有效的控制地下水。當我們量測到一個有比較大範圍的滑動,或者是長期性變動的時候,就會通知鄉鎮公所。」 

土石流防災中心科長 尹孝元:「當雨量超過警戒值的時候,我們針對那個地方可能潛在的威脅的民眾,就會進行疏散避難。」 

國家災防中心洪旱災害防治組組長 張志新:「我們如何跟這些災害,共同生活在這樣一個空間,這個是我們未來必須要去發展的課題。」 

台灣脆弱的地體環境,昔日的人定勝天觀念,早已過時,唯有敬畏大自然力量,居安思危,才能度過風雨危機。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