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纜邊坡坍崩事件 以災為戒慎省思


台灣地層活動頻頻,地質年輕脆弱,偏偏自然現象碰上人類活動,就成了災難。今天要帶您看到的是,2008年薔蜜颱風過後,貓纜T16、T20塔柱邊坡發生崩塌,工程是否破壞環境造成災害的質疑,引起軒然大坡。當時工作團隊,在極高壓力下,一個月內同步完成調查與工程設計,以T16塔柱為例,四大技師公會鑑定發現,是T16下方邊坡土層較四周厚,強降雨時吸收較多水分、太重才會導致崩塌,上頭邊坡較陡、抓力不足,也跟著崩塌,這樣看來,貓纜不是兇手,還是受害者之一,於是在加固工程之外,貓纜T16也搬遷到另一頭、地質較穩固的地點。而整治之後,事情就該被淡忘了嗎?不能忘記的是,這些都是災害發生後、事倍功半的作為,面對大自然,人類的力量其實很渺小,在開發前需要更謹慎的評估。

整個災害面積大概1.17公頃,邊坡本身還有持續在沖蝕的狀況,可能後續它會有第二次的坍塌。

Stand(2008年9月,薔蜜颱風造成貓纜T16塔柱下方邊坡崩塌,不只讓下方社區的居民相當恐慌,也吸引全台關注,時隔六年,這一塊地方現在怎麼樣了呢,其實我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當初崩塌的坡地。

往上往下看,都是綠油油一片,已經看不太出來,當初的崩塌地貌。

大地工程師,傅文鵬:「我們在比較厚的土層的部分,施做止滑排樁,比如說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底下就一排排樁,上面你看到,上面的步道是一個帽梁。」

當時,才通車一年多的貓纜,安全問題受到強烈質疑,躍上新聞版面。

四大技師工會鑑定後指出,原因出在T16塔柱下邊坡。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科長,陳建帆:「這邊的土層相對比較厚,所以雨水各方面,整個地下水位都是集中在這個位置,經過這個豪大雨,造成這邊土壓力就往下崩了,因為這邊位置相對於下面是比較陡的,下方土層一旦滑落之後,對於上方的土層,會產生一個類似坡腳的破壞,上面就跟著一起滑下來。」

對症下藥,這一片斜坡就分三種地質狀況、用了六種工法,要讓它穩上加穩。像是岩層裸露而最脆弱的上邊坡,用地錨格梁打進25公尺穩定岩盤。

大地工程師,傅文鵬:「我們的事態非常緊急)(居民,社區的一個安全之外,另外貓纜它也停駛了一年多,所以說整個影響是相當大,過程當中從設計到監造,還有它整個作業團隊跟過程,是壓力非常大的。」

等到災害才發生,治理起來往往像這樣,事倍功半。

但是能夠復原,還算是較好的狀況,南投九份二山,在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封起大半個山頭。

水保局南投分局秘書,王志雄:「崁斗山上面,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順向坡滑動,崩塌的面積總共有195公頃,崩塌的土方量有3659萬土方),事實上整個區域已經不太適合再做農作,而且農民要再恢復農作要再花相當的經費。」

水保局正工程司,陳炳森:「在年初時有再發現一個簡易的落面,有稍微在滑動的現象,但是只有幾公分,我們是持續在觀測。」

土石鬆軟、又有兩大堰塞湖,實在難以復原,水保局採購土地,保留地震樣貌,更在這裡設置了監測系統。

水保局正工程司,陳炳森:「如果發現它整個落面又再動了,只要在下大雨的時候再滑下來,其實整個區域都非常危險,下游的話保全戶可能真的要疏散,已經不適合再住人了,但是目前監測到的結果,在邊坡那邊目前還算穩定。」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組長,張志新:「坡地災害其實非常困難的地方在於,一樣的降雨,之前發生了,不代表現在會發生。」

坡地災害一旦發生,往往造成大範圍破壞,監測之外,我們可以把握的,是強烈降雨、地震,都會降低坡地的穩定性。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陳樹群:「崩塌的部分在地震,在豪雨都有可能發生,在地滑的部分水更少,它是地下水所衍生出來的,到了土石流的部分,它需要的水量就更多了,藉由崩塌或者地滑所產生的材料,提供它在降雨的時候,一次衍生出這樣的災害。」

面對先天不良,就算用工程加固,也不可能無限上綱。能做的或許是,至少認清風險,趨吉避凶,做出全民,能承受的選擇。

攝影剪輯 余國維 文字撰稿 周玲秀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