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8 四月 2014

涉及房價產業發展 議題“敏感”公告難

極端氣候的大旱大澇,降雨集中,對坡地影響更大,陸續發布的地質敏感區公告,立意良善,後續如何因應,才是重點。 

極端氣候下,全球土石流災情頻傳,回頭看台灣,極端氣候帶給我們的考驗更大,因為台灣地質年輕、脆弱,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幾乎每逢颱風豪雨,就會傳出土石流等坡地災害的災情。而極端氣候的大旱大澇,降雨極度集中,對坡地影響更大,我們該如何居安思危?最近陸續發布的地質敏感區公告,其實能提供很多資訊,立意良善,但是這一波的山崩地質敏感區公告卻很敏感,講的是清境地區的情況,經過幾番角力,最後定出的敏感區域,僅列入順向坡和曾發生山崩的地區,範圍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只是畫的範圍不代表安不安全,畫出來,也不代表事情就結束了,後續如何因應,才是重點。 

看見台灣之後,這片土地長久以來的狀況,彷彿終於,被看見。 

這裡有美麗的風光、農場,還有城堡民宿,光是2014年跨年的這一天,清境這裡就湧入了破萬人,來這裡觀光,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大量的觀光人潮,讓當地到現在還是持續有新建工程在進行,但是這樣子改變土地樣貌,會不會對這一片山崩地質敏感區,帶來土地的負荷呢,地質敏感區公告,又能帶來什麼改變。

當地的地質敏感區公告,三月三十一號,以南投縣01的名稱,低調公布,在地調所網站。 

究竟是為什麼這麼敏感?當我們翻開網路上公告的結果,發現經歷五版草案,最終定案和最初版,差很大。從原本引發爭議的版本,紅色區塊都是敏感區、只有四小塊白色的非敏感區,到確定公告版,敏感區限縮到,僅畫設在順向坡、曾發生山崩區域。面積大約只剩先前的三分之一。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 拱祥生:「不一定是說區域變小就放鬆了,不代表說你沒有畫進來就是高枕無憂的,因為你用區位的概念,它現在畫進來的地質敏感區,區域是很大的,你在這麼大的區域上,都是地質敏感區的時候,你即使房子是安全的,可能在開車經過道路時災害就發生了。」 

從風險角度來看,這件事的確不能用二分法,看得這麼簡單。 

清境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蕭傳吉:「我是當地的人,從我在這裡住的時候,我都不覺得這裡是一個很危險的地區,居民也相當納悶,因為大家畢竟都是做農的,對地質這區塊一點都不了解。」 

其實居民說的沒錯,幾十年來沒碰過災害。 

回顧過去,清境是政府撤軍回台後,將滇緬義胞安置於此,周邊大多是原住民保留地。自然形成聚落,其實也和安全性相關。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 陳樹群:「以周圍的環境比較的話,它都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一個區塊,所以你到目前看到,清境沒有很嚴重的土石流問題,也沒有很嚴重的崩塌的問題,居民就會說,我這邊從來沒有過,但是是不是從來沒有過,其實我們從歷史紀錄來發覺到,它確實也曾經發生過地質滑動的現象。」 

人類經歷時間有限,災害卻可能重複發生,政府顧及安全,立意也沒錯,是要安全還是要開發,天平兩端,在清境擺盪出一股奇妙氛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開墾、農耕、到觀光,配合政策的開發到後來,亂了套。 

說到底,清境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在林肯大郡事件後,法律明文規定,山坡地平均坡度超過30%的,不得開發,意思是,長100公尺的坡地,如果高度超過30公尺,就不能蓋建築。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 拱祥生:「這個是林肯大郡條款,就是民國八十六年,最近幾年民宿雨後春筍般產生,這些民宿是蓋在民國八十六年以後的,你都要符合,你的坡度不能超過30%,這個就是我們說,為什麼清境這邊很多民宿,超過30% 是非法的。」 

這,又有什麼風險?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 拱祥生:「它絕對沒有送水保計畫,它即使有送水保,它是用所謂簡易的方式去送過去,這個有規避水保法的嫌疑,所以它建築就蓋在一個危險的地方了。」 

在地質敏感的土地上,開發需要更謹慎的事前規畫與準備,如何在經濟與環境間取得平衡,考驗眾人的用心與智慧。 

文字撰稿 周玲秀 
攝影剪輯 余國維 

Read more

惜福二手義賣 珍惜擁有樂於分享

新竹十興國小舉辦二手市集活動,透過二手義賣,鼓勵小朋友捐玩具文具,奉獻愛心。

新竹的十興國小,因為鄰近科學園區,許多家長社經地位高,孩子的物質不缺乏。學校老師希望孩子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下,也能懂得惜福要造福的觀念,舉辦二手市集活動,除了讓孩子可以透過舊愛換新歡,以物易物,也辦二手義賣,鼓勵小朋友捐玩具文具,奉獻愛心。 

搭上貓咪布偶旋風,不管吃的喝的,還是交通工具,都能引起注目!貓咪布偶風靡時,在速食店還曾經造成大排長龍的熱潮,但國小辦二手義賣,超搶手的貓咪布偶「身價」只有五塊錢。 

興國小主任 吳俊佑:「這邊的社經地位是比較中高級,所以他們物質上面的東西是不缺乏的,那因為平常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惜福,是這次二手義賣要宣導的觀念。但其實,這些玩具、文具都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捐出來義賣,愛心「無價」。 

十興國小學生:「(靜思語)福不是用求的,是要自己去造的,人心淨化才能過平安的日子。」 

品格教育就蘊含在書籤裡。慈濟志工設計釣鉤遊戲,惜福,也要珍惜資源。 

十興國小學生:「改變交通工具,帶環保餐具,省電,省水,蔬食。」 

惜福,要造福,國小辦活動,當地的慈濟志工用行動熱情響應。 

真善美志工 林秀琴 孫文傑 新竹報導

Read more

親子戶外環保之旅 認識有機農耕

為了讓孩子從生態環境中,學習如何愛護地球,台北中山大同區親子成長班,這個月的課程,前往慈濟三峽園區參訪,認識有機種植。

為了讓孩子從生態環境中,學習如何愛護地球,台北中山大同區親子成長班,這個月的課程,前往慈濟三峽園區參訪,除了認識何謂不施肥的有機種植,大家也透過回收分類實做,將環保落實於生活。 

中山大同區親子成長班,這個月的課程,將教室搬到戶外,在慈濟志工的安排下,孩子和家長,來到慈濟三峽園區,進行環保之旅。 

「它(三峽園區)這邊都是,不使用化學肥料,化學肥料對我們人體有傷害。」 

平常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孩子和家長很少有機會實地接觸大自然,這一天,大家拿起鋤頭翻土,除草,感受格外不同。 

「以前的人沒有肥料,他如何去施肥,就是用這些廢棄的(果皮)。」 

除了農夫體驗,大家還得化身成為廚師,志工設計了搓湯圓的活動,不僅拉近親子關係,小小的圓仔,還蘊含了大大的道理。 

慈濟志工 林瑞娥:「師公上人告訴我們喔,我們做事,做人做事都要像,湯圓一樣 要人圓,事圓,理圓。」 

簡單的活動設計,傳達了不少品格教育,這也讓三位美國慈濟志工特來取經。 

美國慈濟志工 賴鄭金梅:「(台灣)師兄姊在安排,這個(參訪)活動的時候,可以從這個流程上面,看到說是非常地用心,是一次又一次地演練,我覺得這是我們(在美國),沒有辦法做到的,所以這是我們很需要學習的。」 

美國慈濟志工 賴宗禧:「我們從海外回來嘛,總是想要趕快回來就取經,希望能夠帶回去邁阿密,跟所有的師兄師姊分享。」 

從接觸大自然的當下,親子班的家長和小朋友,都感受到愛護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最後透過回收的實做,也要將環保觀念落實於生活。 

真善美志工 楊慧敏 李金華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挨家挨戶拜訪 志工宣導資源回收

馬來西亞衛生局和各地方政府,為了宣導環保理念及登革熱的防治,最近相繼舉辦清潔日運動,檳城慈濟志工也受邀參與雙溪裡蒙村的掃街。

馬來西亞衛生局和各地方政府,為了宣導環保理念及登革熱的防治,最近相繼舉辦清潔日運動,檳城慈濟志工也受邀參與雙溪裡蒙(Sungai Nibong)村的掃街活動(3/23-30),志工從清潔日的前一個星期,開始挨家挨戶宣導,希望大家把瓶罐 紙箱收集起來,分類回收,既可以愛護環境,也能拿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志工:「這個地方總共是,差不多44公畝的地,所以我們,今天可以拜訪多少(戶),就今天拜訪多少。」 

配合馬來西亞衛生局及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清潔運動,檳城慈濟志工來到雙溪裡蒙(Sungai Nibong)村,挨家挨戶拜訪,宣導資源回收。 

社區民眾 與 志工:「我們要在這邊打掃啊!你家裡面如果有瓶罐,紙類,也可以整理回收。」 

或許因為事前的宣導,起了作用,清潔日當天,整個村子的居民,幾乎全體總動員,大家不光是掃街,還把家裡的回收物,都拿到廣場一起分類回收。 

社區民眾 西蒂:「昨天有(慈濟)人說要做環保,我們就在家的附近找瓶罐,還有紙箱這些可以回收的東西,這樣可以幫忙淨化我們村子。」 

社區民眾 珊塔:「我們把瓶瓶罐罐捐出來,做環保,一起幫助人,這樣很好,不用丟垃圾,經過慈濟志工的講解示範,我們才知道環保分類怎麼做,不然我也不知道瓶罐可以回收,以前都當成垃圾丟掉。」 

事實上,慈濟與當地居民,之前是因為一場火災結緣,如今又為了清潔活動,再續前緣,不少民眾也都希望這分緣能持續下去。 

檳城鄉村發展與治安委員主席 伊薩克:「慈濟基金會與我們鄉村委員會,所持的理念相同,所以今天慈濟來這個村子打掃,居民也非常樂意把要丟掉的垃圾,捐出來回收再利用,我們希望與慈濟再繼續合作。」 

曾燕妮 劉德根 張俊良 蔡萬勵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大甲媽祖遶境 志工掃街禮敬天地

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六號晚間起駕,隨著人潮散去,留下不少垃圾,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帶領四十多位醫院同仁參與掃街。

環保局資料提供,101年,整個遶境活動,台中地區垃圾清出74.06公噸,資源回收10.6公噸。102年,垃圾清出83公噸,資源回收11.8公噸。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六號晚間起駕,隨著人潮散去,周遭留下不少垃圾,今天清晨五點,將近一百五十位慈濟志工,在大甲市區街道幫忙清掃垃圾,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也帶領四十多位醫院同仁參與掃街活動。 

六號晚間,大甲媽祖遶境活動開始,人潮不停湧進大甲市區。夜晚來臨人潮散去,遺留滿地垃圾,七號清晨慈濟人起個大早,手拿畚箕、掃把沿路掃街。 

台中慈濟醫院四十多位同仁,在院長簡守信的帶領下,精神抖擻的參與掃街,其中不乏忙碌的大醫王也在清掃隊伍行列。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 吳政元:「這次來實際去掃街,體會大家維護環境的心境。」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 簡守信:「把我們虔誠的心,可以讓媽祖能了解。」 

急診櫃檯同仁劉弈伶,下了小夜班擔心睡過頭,一整夜沒睡直接來參加。 

台中慈濟醫院同仁 劉弈伶:「 真的覺得團結力量大,然後人多就是力量。」 

大甲媽祖遶境盛事,中區慈濟人動起來,隊伍行經彰化地區,彰化出動一百多人宣導環保,志工用心仔細做好分類,紙碗清洗後才能回收,免洗餐具排列得整整齊齊,就連塑膠袋,也詳細分類。 

慈濟志工:「因為乾淨的,價錢比較好,他們拿回去,不用再處理,所以把它分開。」 

宣導環保,需要更多人一起來。 

真善美志工 古性傑 徐永禧 賴進源 綜合報導

Read more

志工勤耕耘 獲全國環境優良社區

慈濟志工與當地鄰里合作,推動環保,蘆洲區正義里,今年評選為全國環境優良社區特優獎。

座落在新北市蘆洲區正義里的蘆洲靜思堂,慈濟志工長期在當地推動資源環保,還邀約民眾一起參與,不僅改善環境品質,更拉近鄰里間的感情,努力成果獲得今年全國環境優良社區特優獎的肯定,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前往靜思堂參訪,並給予表揚。 

眼前的產品,都是資源再生最好的成果,新北市長朱立倫第一次參訪蘆洲靜思堂,聽著志工細說慈濟環保史,還特地前往環保站,替環保志工加油打氣。 

新北市長 朱立倫:「每一位(志工)都是我們的環保英雄,都是愛護地球,我們大家共同回收,就像我身上的衣服,也是資源回收打造的,讓我們很多的生活用品、很多周邊的廢棄物,變成我們資源回收新的產品,這就是愛護地球的表現。」 

如何愛護環境,慈濟志工與當地鄰里合作,推動環保,蘆洲區正義里,今年評選為全國環境優良社區特優獎。人文、教育素質的提升,靠的是平時培養的默契。 

慈濟志工 陳金海:「平常(正義)里,跟我們這個靜思堂,大家都結合得非常好,他們一個月兩次的周邊環境,他們都在清掃,尤其是對面的公園,都整理得非常乾淨。」 

新北市蘆洲區正義里長 林志修:「慈濟來到這邊,會放影片給我們看,教我們怎麼做,因為他們比較專業,他們做(環保)很多年,我們這些志工來這邊上課,在這邊受到薰陶,自然而然對環保就很有概念。」 

有市長的肯定,加上環保推手的努力,讓人踏進正義里,眼觀環境優美,還能深深體會人心之美。 

呂思萱 簡元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資源回收全民運動 環保人人有責

新北市蘆洲區的正義里,今年榮獲全國優良社區特優獎的肯定,平時與慈濟志工合作舉辦活動,推廣環保理念。

新北市蘆洲區的正義里,今年榮獲全國優良社區特優獎的肯定,平時與慈濟志工合作舉辦活動,推廣環保理念。志工更主動拜訪鄰里,設置環保點,每周四固定的夜間環保,也吸引不少人參加,有民眾一做就是18年,還進一步受證為慈濟志工。 

是雙腳奮力踏踩寶特瓶,還是比一比眼力仔細分類。資源回收,在新北市蘆洲區正義里,是廣為風靡的全民運動。 

正義里民 李佳芬:「我就是會把它分類好,有時候會送到這邊來,就是這個環保站,不然有時候就給垃圾車 
。」 

正義里民 楊淑真:「倒垃圾的時候,有時候我都會一包一包的去看,剛好上面有我看到,可以回收的東西,就會告訴他說,這個可以回收 那個可以回收,他們就很驚訝說,這個可以回收。」 

要了解資源回收的箇中奧妙,慈濟志工貼心地替大家安排課程解說。每周四的夜間環保,更是許多上班族下了班交流談心的好地方。 

慈濟志工 陳金海:「我們以前做大型回收,比較(是)在大馬路上做,現在是比較走入小巷道,走入社區,讓這個環保的網路,更寬更密這樣。」 

無限延伸的環保網,更一網打盡慈濟志工黃芳菱愛護地球的心,從原本的門外漢,看著看著,也跟著走了18年。 

慈濟志工 黃芳菱:「看到陳金海師兄,跟幾位師兄師姊,一起在做資源回收,環保車上面有一個綠色的布條,就是為後代子孫,留一個乾淨的地球,在一位師姊的邀約下,我們就到蘆洲來做環保。」 

環保尖兵長期的努力,今年更獲得 全國優良社區特優獎的肯定,讓愛護大地的信念,能更堅定,做的也更踏實。 

呂思萱 簡元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基隆訪三峽Keelung volunteers take a field trip


Recently over 30 Keelung(基隆) recycling volunteers visited the Tzu Chi Sanxia(三峽) Grounds to learn about organic farming and how to use kitchen refuse to create an enzyme cleaner.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participants walked away with knowledge to help them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三十多位基隆地區的環保志工,最近前往慈濟三峽園區參訪,了解無毒無農藥的慈善農耕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廚餘製作環保酵素,讓大家學到無毒環境的知識。 

Read more

診所環保站 & 馬斷指做環保 A recycling station in Wu Fen Pu & Simple but fulfilling life


Anyone can recycle and help the planet as long as they want to. Later, we meet an octogenarian in Malaysia who lost the use of her left hand when she was young but remains committed to conservation. First, however, we go to the bustling Wu Fen Pu in Taipei, Taiwan. 

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環保護地球,待會兒,我們將認識馬來西亞,無法順利使用左手,卻仍然盡心盡力投入環保,但首先,我們來到台灣台北忙碌的五分埔。 

Read more

地震規模與震度容易混淆搞不清

很多人搞不清楚,地震單位「規模」跟「震度」的差別,規模是地底下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震度則是地表實際感受到的程度。

地震訊息與新聞,在台灣不稀奇,但許多民眾其實搞不清楚地震單位「規模」跟「震度」的差別,簡單來說,規模是地底下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而震度則是地表上實際感受到的程度;規模沒有單位,能計算到小數點第一位,例如921大地震規模7.3,震度以級數為單位,沒有小數點,而且一個地震,各地方震度感受都不同,例如台北四級,台中三級,這些地震小知識,您都了解嗎? 

搖搖搖,地震又來了,民眾並不陌生,但地震使用的單位,可就常常分不清。 

民眾:「我記得什麼級數那種,我忘記了,級數好像沒有到七吧,它是七什麼知不知道,是七點幾,還是七級?左邊沒有級數吧,是嗎。」 

用錯單位,可是會貽笑大方,看看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清楚寫著芮氏規模,代表板塊擠壓釋放能量的強度,而常說的3級4級地震,則是地表上實際感受程度。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一個地震它只有一個規模,各地有不同搖晃震度,一個地震各地震度可能都不一樣。」 

一般來說,地震規模越大,搖晃程度跟著強烈,但兩者可不一定成正比,「震央深度」也是影響因素。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地震深度比較深,震度它會比較小,看離震央遠近,還有地震深度。」 

以日本311大地震為例,規模9.0,相當於三萬顆原子彈,還引發海嘯,但幾千公里外的台灣卻無感,進一步解釋更清楚。 

測報中心曾測到規模5的地震,震央附近卻出現七級震度,規模7的地震,外海感受卻只有1級,由此可知,規模不一定大於震度,地層深度 遠近距離,還要加上「地質」因素,才能估算出地震影響程度。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宏宇:「整個臺北盆地,這麼厚的沙土層或黏土層裏頭,只要傳播速度進到這一層,因為土層比較軟弱,波速來到軟弱土層,藉由波速傳達產生放大效應。」 

放大效應,導致地震發生時,震度比預測來的強烈,持續時間也拉長,除了臺北盆地,台灣西半部平原,都在影響範圍。 

標示震度的紅色數字,一下遞增 一下遞減,由模擬真實狀況可以知道,震度不會只出現一個等級,而是忽快忽慢、強弱參差,那氣象局又是怎麼在短短時間內測得地震大小和強度呢?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由地震波搖晃時間和搖晃長度,可以知道它大概釋放多少能量,其實我們是一個一個站去算規模,最後我們有109個即時站,取一個平均值算出規模,那各地的話,就是看它的加速度,幾個加速度,定出它的震度,從地震波直接讀出加速度。」 

接著測報中心會依照陸續收集到的資料,修正規模及震度。 

畫面驚悚,而地震的可怕,如同原子彈爆炸,威力更驚人。以921大地震來說,規模7.3,等於46顆原子彈,而規模6.2比起規模8.2地震,如同一顆對上一千顆原子彈,表面上好像只差了二,釋放能量卻差了一千倍。 

實際體驗看看四五級地震,到底有多強,搖到這種程度,多數人都會感到害怕恐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怎麼防範與避難,就顯得格外重要。 

採訪撰稿:張宜茜 
攝影剪輯:倪子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