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房子!融入自然愛大地

在國土重劃滯礙難行的情況下,有建築師反其道而行,從老祖宗的老房子尋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住的防災,居安思危,今天要跟您一起省思我們的住的文化。在都市極端發展的情況下,雙北市平均每年都有超過兩萬六千個新成屋推出,新大樓愈蓋愈密集,愈蓋愈高,建築物的防災也需要更費心。但是,台灣到底有多少房子蓋在地質敏感區,其實資訊並沒有完全公開透明。在國土重劃滯礙難行的情況下,有建築師反其道而行,從老祖宗的老房子尋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希望能夠突破住的迷思。 

親手和泥,輕踩泥巴,抹上竹牆,再砌上土磚。沒有鋼筋水泥,只有稻稈、泥巴和竹子,這群志工正在進行的,是一場寧靜的運動。 

建築師 孫崇傑:「這些材質在老祖先的智慧裡面,他就是運用這些,我們看得到的自然環境裡面的材料,拿來蓋成他的房子。」 

高高的竹架,撐起透明的屋頂,這是一棟會呼吸的房子。 

建築師 孫崇傑:「我們現在的生活習慣是,我們方便,所以我們會用工業化的製品,我們會用水泥,我們會用鐵材、鋼料,它的製作過程裡面充滿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那這些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實就是現在整個地球暖化的元凶。」 

環保,是這棟「鳥巢」在雲林農業博覽會所提供的省思。 

建築師 孫崇傑:「像這樣的一個土牆,它基本上,它能夠調節有一些濕氣的這樣的一個微氣候,再加上它的蓄熱性,不會像水泥這麼樣的蓄熱,所以它就會比我們現在在住的鋼筋混凝土的房子來得更好。」 

土牆裡包覆了竹子與稻稈,不僅可以順應氣候變化,也具有天然的抗震效果。 

建築師 孫崇傑:「日治時期的時候,日本人開始禁止使用土角,因為土角遇到地震,倒掉之後會產生傷亡,所以就大量要求日治時代的建築物要用這種竹編夾泥的方式,去解決這樣一個抗震的問題。」 

台灣山林常見的竹子,做為建材不但可以防震,也很環保。 

建築師 孫崇傑:「運用大量的自然材質的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怎麼樣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夠把它回收,固結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裡面,而不是我們一直在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 

只不過,在現實生活裡,土地不斷被開發,房子蓋得又多又密。令人不禁思考,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房子嗎?這些高樓大廈真的能夠安全承載這麼多人口嗎? 

住展雜誌主編 施絢傑:「這個我是引述學者跟土木技師的他們說法,他們會認為說,台北盆地整塊都是不安全的,台北盆地整塊都是比較鬆軟的土質,其實地震來它會有那種擴散效應。」 

到底有哪些區域應該避免開發?又有多少房子已經蓋在斷層帶上?這些資訊都應該公開透明。 

住展雜誌主編 施絢傑:「(政府)就是(打算)從今年開始,分三到五年,分四個批次,來公布所謂的地質敏感區,但是今年初公布第一批地質遺跡兩個,但是那個部分跟地質開發安全是沒有相關的。」 

公布地質敏感區,將直接衝擊不動產交易市場,該怎麼做,考驗政府智慧。 

住展雜誌主編 施絢傑:「就實務來講,其實你建築開發,你要完全避開斷層帶,我們先就斷層帶來講,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情況之下,你所謂的防災其實就是回歸到你的建築本身的結構安全的部分。」 

而建築師認為,防災,應該從建材減碳開始做起。 

住展雜誌主編 施絢傑:「這個根源的問題如果能夠得到重視,我想,我們在防災這塊來講,才能夠真正在源頭去思考,怎麼樣把這個防災的狀態,地球的環境,我們怎麼樣去友善地看待。」 

居安應該思危,然而或許值得省思的,是如何突破住的迷思,尋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採訪撰文:許斐莉 
攝影剪接:蕭于傑 柯信志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