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4
Friday, 03 January 2014
大愛週年慶 行動齊祝福
- Article Details
在2014年第一天,陽光普照,大愛台於元旦在關渡園區歡慶第十六周年台慶,由靜思書軒小菩薩們演譯<一念之間>,展現其活力與朝氣,一掃前幾日天冷的陰霾,為這次台慶揭開序幕。這次台慶亦邀請各方貴賓一同共襄盛舉,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伯帶領同仁與家屬們20餘共同參與盛典,並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投入及付出,同時感恩大愛台清流對全球的奉獻。在這次台慶感恩茶會中,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亦參與演出,向台下觀眾宣導環保教育與精神,大愛感恩科技亦將吉祥物造型的環保證件套與現場貴賓們結緣。
證嚴上人開示: 今天除了我們的大愛台同仁們真心地投入,最感恩的是全球慈濟人的支持;尤其是來自於我們的環保菩薩,真心投入的付出,讓我們在這樣的地球,天地之間,見證到了資源回收再展良能,這種的惜福,還可以溫暖人的身心。下午 證嚴上人與各媒體人代表進行心靈茶敘,各媒體聽完慈濟對四大志業的實踐和此次菲律賓海燕風災救援之模式及以工代賑的運作時,非常感動,看到慈濟做的這麼好,給予災民最需要及即時的實質幫助和後續心靈膚慰,短期間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和恢復生機,同聲讚嘆不可思議。他們也承諾必將感動化為行動,回去後會動員記者去現場了解,或運作海外媒體力傳播善效應,並期許自己發揮媒體人的良能去做更多對社社會與世界有貢獻的事,同席上環保署沈世宏署長高度推崇並讚賞大愛感恩科技的灰色環保毛毯得到全球第二張/亞洲第一張”搖籃到搖籃“ 證書, 讓此產品能工業循環再利用, 將“ 減廢“ 精進到 “ 靈廢“ 的最高境界。
參與整日活動並攜家眷參與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呂怡德師兄表示: 在 上人整日的分享中看到使命感,除了勉勵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盡其本分, 上人更是親身力行,做為我們最佳的典範,看到 上人承擔這麼多,反觀現在大部分的人計較著工作時數和休假,卻忘記了自己本份工作的積極度和使命感,期勉自身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承擔任務與使命;同仁 李明瑩師姊則表示,看到 上人於一年之初就肩負天下重擔,感到十分不捨,面對媒體的讚嘆、榮辱或內心許多”由不得己”的心靈轉折,皆能回歸「初發心」的慈悲感到感動與臣服; 鼎銘師伯則表示: 這種初發心就是「無私」! 參與的同仁們則於短短的一日內與 上人近距離相處,都豐沛的感受到 上人「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心地風光與元旦滿滿的期勉與祝福。
大愛感恩科技真善美志工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大愛週年慶 行動齊祝福
- Article Details
在2014年第一天,陽光普照,大愛台於元旦在關渡園區歡慶第十六周年台慶,由靜思書軒小菩薩們演繹<一念之間>,展現其活力與朝氣,一掃前幾日天冷的陰霾,為這次台慶揭開序幕。這次台慶亦邀請各方貴賓一同共襄盛舉,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兄帶領20餘位同仁與家屬們共同參與盛典,並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投入及付出,同時感恩大愛台清流對全球的奉獻。在這次台慶感恩茶會中,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亦參與演出,向台下觀眾宣導環保教育與精神,大愛感恩科技亦將吉祥物造型的環保證件套與現場貴賓們結緣。
證嚴上人開示: 今天除了我們的大愛台同仁們真心地投入,最感恩的是全球慈濟人的支持;尤其是來自於我們的環保菩薩,真心投入的付出,讓我們在這樣的地球,天地之間,見證到了資源回收再展良能,這種的惜福,還可以溫暖人的身心。下午 證嚴上人與各媒體人代表進行心靈茶敘,各媒體聽完慈濟對四大志業的實踐和此次菲律賓海燕風災救援之模式及以工代賑的運作時,非常感動,看到慈濟做的這麼好,給予災民最需要及即時的實質幫助和後續心靈膚慰,短期間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和恢復生機,同聲讚嘆不可思議。他們也承諾必將感動化為行動,回去後會動員記者去現場了解,或運作海外媒體力傳播善效應,並期許自己發揮媒體人的良能去做更多對社社會與世界有貢獻的事,同席上環保署沈世宏署長高度推崇並讚賞大愛感恩科技的灰色環保毛毯得到全球第二張/亞洲第一張”搖籃到搖籃“ 證書, 讓此產品能工業循環再利用, 將“ 減廢“ 精進到 “ 零廢“ 的最高境界。
參與整日活動並攜家眷參與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呂怡德師兄表示: 在 上人整日的分享中看到使命感,除了勉勵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盡其本分, 上人更是親身力行,做為我們最佳的典範,看到 上人承擔這麼多,反觀現在大部分的人計較著工作時數和休假,卻忘記了自己本份工作的積極度和使命感,期勉自身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承擔任務與使命;同仁 李明瑩師姊則表示,看到 上人於一年之初就肩負天下重擔,感到十分不捨,面對媒體的讚歎、榮辱或內心許多”由不得己”的心靈轉折,皆能回歸「初發心」的慈悲感到感動與臣服; 李鼎銘師兄則表示: 這種初發心就是「無私」! 參與的同仁們則於短短的一日內與 上人近距離相處,都豐沛的感受到 上人「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心地風光與元旦滿滿的期勉與祝福。
大愛感恩科技真善美志工 黃歆瑜 台北報導
發放貼心感動+生日領祝福金Sudden downpour disturbs event
- Article Details
At one of the distributions held last weekend at Leyte Normal University in Tacloban of the Philippines, 38-year-old Oquina Geraldo celebrated his birthday which happened to fall on the same day as the event. Geraldo said receiving Tzu Chi`s consolation cash was the best birthday gift of all. And facing a heavy downpour, Tzu Chi volunteers warmed the hearts of residents lining up at the venue by handing out blankets to keep everyone warm. Let`s take a look.
於上個周末在獨魯萬萊特師範大學所舉辦的發放當中,38歲傑勞多的生日,剛好也在發放這一天,傑勞多說收到慈濟的祝福,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另外,雖然面臨下雨,慈濟志工仍然進行發放,趕緊送上毛毯讓大家不只身體、心也暖暖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Read moreThursday, 02 January 2014
宣揚老人新三好 圓滿生命續慧命
- Article Details
臺灣自 1993 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且65 歲以上老人所占比例逐年攀升。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一個國家 65 歲的老年人口超過全國總人口的7%,稱為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 ,當比例超過 14%時,稱為高齡社會 (aged society)。』截至2013年8月,臺北市文山區的老人人口數已達32,832人,佔全市第3名,老人之照顧服務格外需要關注。因此,在企業號召下,政府相關單位及慈善團體紛紛響應,12月底假臺北市立動物園辦理「文山區獨居長者102年度歲末園遊會」活動,邀請區內列冊獨居長者、低收入戶家庭、弱勢家庭戶等約一千多人同歡,期藉由溫馨遊園會的方式,表達「文山是我家」的關懷行動。
佛教慈濟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受主辦單位邀請,以環保為主題參與展示,推廣環保資源分類以及倡導尊重生命的環保意識。攤位前不時有長者前來駐足詢問,志工們除了詳加說明,遇到行動不便或不清楚該如何兌換禮品、餐食的長者,志工們還提供特別服務,為長者們幫忙兌換領取,減低他們的困擾。
大愛感恩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也穿梭在會場中,協助志工們舉牌宣導「垃圾不亂扔,整理好輕鬆」、「時時惜資源,地情更久遠」、「清淨大地,地球更久遠」等觀念。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展示還兼做環保,設置了多處回收點,回收大家產生的垃圾。參加會眾們也都配合放入分類袋中,不但可減少會後清潔人員的辛苦,又能讓資源再利用。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及志工們,除了向長者們說明環保的重要性,更讓長者實際觸摸由寶特瓶所製作的環保毛毯及圍巾等相關產品,長者們紛紛對環保織品的品質稱讚,更有長者現場發心請購,並發心一起做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一度暫歇的寒雨,在活動過程中,又滴滴答答下了起來,志工們端來一杯杯的薑茶溫暖了長者的身,也溫暖了他們的心。高齡化和少子化已是臺灣邁向未來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孟子所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世界是大家所嚮往的。但願藉著更多社會團體關懷和資源整合的力量,讓長者們感受人間有愛,不再孤獨;同時也經由環保志工作為人品典範,宣揚老人新三好:「帶孫好、顧厝好,做志工好!」也讓他們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成為社會重要的資產,圓滿生命、延續慧命。
大愛感恩科技真善美志工 柯佳欣 台北報導
廣東上海環保Tzu Chi volunteers in Shanghai(上海) and Guangdong(廣東) both held recycling event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 Article Details
We go to China at the end of today`s program; Tzu Chi volunteers in Shanghai(上海) and Guangdong(廣東) both recently held recycling event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Depsite the temperature been only five degrees, volunteers and residents braved the cold to sort recyclables to safeguard the planet.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tuning in. Goodbye.
節目的最後來到中國,慈濟志工在上海與廣東分別舉辦環保活動,即便氣溫只有五度,志工與居民都不畏寒冷參與分類回收,守護大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宣揚老人新三好 圓滿生命續慧命
- Article Details
臺灣自 1993 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且65 歲以上老人所占比例逐年攀升。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一個國家 65 歲的老年人口超過全國總人口的7%,稱為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 ,當比例超過 14%時,稱為高齡社會 (aged society)。』截至2013年8月,臺北市文山區的老人人口數已達32,832人,佔全市第3名,老人之照顧服務格外需要關注。因此,在企業號召下,政府相關單位及慈善團體紛紛響應,12月底假臺北市立動物園辦理「文山區獨居長者102年度歲末園遊會」活動,邀請區內列冊獨居長者、低收入戶家庭、弱勢家庭戶等約一千多人同歡,期藉由溫馨遊園會的方式,表達「文山是我家」的關懷行動。
佛教慈濟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受主辦單位邀請,以環保為主題參與展示,推廣環保資源分類以及倡導尊重生命的環保意識。攤位前不時有長者前來駐足詢問,志工們除了詳加說明,遇到行動不便或不清楚該如何兌換禮品、餐食的長者,志工們還提供特別服務,為長者們幫忙兌換領取,減低他們的困擾。
大愛感恩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也穿梭在會場中,協助志工們舉牌宣導「垃圾不亂扔,整理好輕鬆」、「時時惜資源,地情更久遠」、「清淨大地,地球更久遠」等觀念。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不僅展示還兼做環保,設置了多處回收點,回收大家產生的垃圾。參加會眾們也都配合放入分類袋中,不但可減少會後清潔人員的辛苦,又能讓資源再利用。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及志工們,除了向長者們說明環保的重要性,更讓長者實際觸摸由寶特瓶所製作的環保毛毯及圍巾等相關產品,長者們紛紛對環保織品的品質稱讚,更有長者現場發心請購,並發心一起做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一度暫歇的寒雨,在活動過程中,又滴滴答答下了起來,志工們端來一杯杯的薑茶溫暖了長者的身,也溫暖了他們的心。高齡化和少子化已是臺灣邁向未來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孟子所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世界是大家所嚮往的。但願藉著更多社會團體關懷和資源整合的力量,讓長者們感受人間有愛,不再孤獨;同時也經由環保志工作為人品典範,宣揚老人新三好:「帶孫好、顧厝好,做志工好!」也讓他們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成為社會重要的資產,圓滿生命、延續慧命。
大愛感恩科技真善美志工 柯佳欣 台北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01 January 2014
傳薪清蓮心香溢 自淨身心品高潔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傳薪系列中國風服飾,乃回溯中國復古之美,賦予人文新意,遵循 證嚴法師《禮儀之美》的慈示,藉由服儀人文之美,回歸人性的單純樸實。其中「包容系列」的設計就是以清明心念為主,日前上市傳薪心品--「蓮花刺繡外套」,即傳達心性的美善與清淨,誠如靜思語所言:「大愛的心猶如一朵清淨的蓮花,不論在任何環境都能散發清香。」
蓮花生於污泥之中,開出潔淨之花,在美麗的外表下,擁有清明的內在涵養。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便將蓮花喻為「花中君子」,象徵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高潔品性,以及莊重質樸,不諂媚炫耀的低調淡泊。「蓮花刺繡外套」融入蓮花清逸淡雅的氣息,聚合眾人之愛,將資源變清流,清流化大愛,為社會帶來古樸之美與洗滌塵垢的精神力量。
「蓮花刺繡外套」純淨無後染,100%環保材質。以西式剪裁表現中國服儀的柔美優雅,大面積的繡花,細緻的織帶緄邊,中國式的輪廓線條,展現人文之美,沒有多餘的裝飾,細膩的車功,適合各式體型的版型,實穿大方。灰色低調的蓮花刺繡,立領外有傳統盤釦,如葉中水珠,在沉穩中多了秀氣,整體看起來端莊而嫻柔。古詩云「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即以「蓮花」不染污穢、安靜嫻雅的特質,象徵人性在紛擾的環境中,依然能潔身自愛的德行。
「人格昇華,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一個人由內而外的散發美感和氣質,是要從淨化身心做起。「蓮花」就是一股淨化人心的清流,象徵著環保、清廉與祥和。蓮音同「廉」,因此有清廉之喻,含有持守有節、不貪不求之意;而蓮又稱荷,荷音同「和」,含有吉祥和合之意。傳薪包容系列,藉由清淡雅緻的「蓮花」圖案,傳遞淨化大地、淨化心靈的意涵,更代表著對祥和社會以及美好未來的期許。
大愛感恩科技真善美志工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汙事件簿(三)塑膠微粒Plastic pellets scattered across shorelines
- Article Details
Marine debris is litter that ends up in our oceans, seas, or other large bodies of water. Of the materials that make up marine debris, plastics are the most abundant form of litter in our oceans. It is estimated that average plastic consumption per person is about 100kg per year. And in recent years, small plastic pellets, known as microplastic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our oceans and along our shorelines. Just exactly what are they? And how did it end up in the ocean? And what effect do these plastic pellets have on our bodies? Let`s find out more in our next report.
海洋垃圾是漂浮在一個湖、大海或水道上的廢物,海洋垃圾當中的最大宗,就是塑膠,而一個人平均一年用掉100公斤的塑膠,這幾年還有一種體積更小的污染物,叫做塑膠微粒,究竟它是什麼?是如何跑到海洋裡頭?對人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下一則報導告訴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