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 12 七月 2014

紙筒再利用


Combining two Tzu Chi campaigns into one, a group of housewives gathered in Neihu to turn discarded cardboard tubes collected from a sewing factory into beautiful bamboo coin banks. Among the helpers is one volunteer who lost her right hand in a work related accident a few years ago, but she does not let her disability hinder her desire to be a useful person in society.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at the end of the show.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化無用為大用,內湖慈濟志工,將紡織廠廢棄不用的紡紗滾筒,加工成了漂亮的存錢筒,其中,志工葉春蘭,雖然只剩右手,也把握機會前來付出,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桃截肢關懷+慈籃北慈關懷


Anyone can perform acts of kindness, whether students or adults. In Taiwan, Tzu Chi basketball team members recently visited the Taipei Tzu Chi Hospital to entertain patients with musical and comedic acts. Also helping out the less fortunate were Taoyuan Tzu Chi volunteers who recently delivered a secondhand refrigerator to one of their care recipients who lives in a tiny shack underneath a highway. 


無論學生或大人,誰都能伸出援手幫忙弱者,在臺灣,慈濟籃球隊的孩子,最近前往台北慈濟醫院,當志工帶來音樂及有趣的表演,也是在為弱勢民眾付出的,是桃園慈濟志工,帶來一台二手冰箱,給其中一位住在,高速公路下,小鐵皮屋的照顧戶使用。 Read more

福慧床紅點


Inspired by the 2010 floods in Pakistan, the Jing Si folding bed was created as an innovative disaster relief solution. This year`s Red Dot Design Award selected the easy-to-transport and eco-friendly product as the winner of its Top Quality award category out of some 4,800 submissions from over 50 countries. Tzu Chi volunteer and chief designer of the bed, Marshall Siao, flew to Germany to receive the award on behalf of the Tzu Chi Foundation. 


2010年巴基斯坦,遭逢世紀洪患,淨斯多功能福慧床,應運而生,成為賑災最佳物資,2014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頒發「最高品質」大獎,給慈濟研發的這款,攜帶便利又環保福慧床,「最高品質」大獎,在50多個國家,4,8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慈濟志工兼設計師 蔡昇倫,特地前往德國,代表慈濟領獎。 Read more

慈悲科技(1)福慧床沿革


In 2010, Pakistan was devastated by severe flooding. In response, Master Cheng Yen looked to Tzu Chi volunteers for possible solutions to help with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od survivors. The result was a portable bed for disaster survivors to help keep them off the wet ground. In our next report, let`s follow in the volunteers` footsteps to see how the bed came to be. 


2010年水患席捲巴基斯坦,證嚴上人不忍災民受苦,和慈濟志工一同思索,如何提升災民的生活品質,於是就設計了多功能折疊床,讓災民不用睡在潮濕的地板,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有意義的研發歷程。  Read more

禮佛三拜意虔敬 步步精進凝善念


慈濟瓜地馬拉聯絡處(7/6)舉辦本土志工培訓,包括慈濟志工在內19人共修。慈濟志工除了引導本土志工學習佛教儀軌、禮佛三拜之外。這次主題推動環保茹素,教大家如何簡單料理素食,清淡養生。

料理素食,簡單又好吃,連豆芽菜都可以自己孵,以健康觀點勸素,大家興致高,專心聽、也勤做筆記。

自備碗、筷、杯子,叫做三寶。慈濟瓜地馬拉聯絡處本土志工培訓課,一說到環保,在場十九個人都有生活上的體會。

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本土志工第一次學習禮佛三拜,力求確實,培養人文。

真善美志工 吳慈恬 瓜地馬拉報導 Read more

液態瓦斯車!駕駛節能新選擇


非洲國家肯亞,在一家能源公司推廣下,首度有液態瓦斯車上路。不僅對地球友善,也對荷包友善,駕駛躍躍欲試,但是改裝費用不便宜,而且有的人對安全性也存有疑慮,綠能汽車要節能減碳也不能忽略行車安全,如何兩者兼顧,其實不是不能做到。 Read more

萬家燈火映大地 社區環保凝共識


慈濟環保不只是做環保,還能敦親睦鄰、培養愛心。在五股區,每星期四傍晚,下班時間才剛過就陸陸續續有人來到忠義夜間環保點做環保。地點位於環保志工蔡梅愛珠住家旁,四年前,因為走路經過社區附近慈濟環保點,深深被志工無所求付出的身影,打動內心,就一路投入環保至今。三年前,更主動提供自家空地作為新據點,長久下來也接引了不少左鄰右舍,加入愛地球的行列。

回收物,全是來自附近住戶。隨著時間接近晚上七點,環保車一輛接著一輛回來,東西一卸下,環保志工,立刻蜂擁而上。

幾天前才剛出小車禍,帶著腳傷,志工蔡梅愛珠依然離不開環保。加入慈濟環保四年多,三年前在家人支持下更提供住家旁空地,作為夜間環保點。

環保志工 蔡梅愛珠:「本來這裡是做工廠,加工的,後來我們退休,這個地方也是空著。」

會這麼投入,因為自己,也曾受到慈濟人,默默付出的身影所感動。

環保志工 蔡梅愛珠:「本來是在大樓那邊做(環保),我孫子就住在那邊大樓樓上,我(當時)每天都要帶我孫子回家,我從旁邊經過,我都會看到,他們在做環保真的不錯,那我就心裡有一個想法,那我也要投入一下。」

做得汗如雨下也甘之如飴,兩年前,這位保養廠老闆也是受到感動的路人之一,卻因為忙著賺錢,直到最近才終於想通。

志工 陳銘桂:「那現在也是一樣很忙,我想說假如要等到有空,不曉得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身作則,我們先來做,然後可以感動周遭旁邊的人,那也可以鼓勵他們來參與我們。」

不到一個小時,三、四台貨車的量,很快就分類完畢。小小環保點,不只守護了大地,也串聯出一顆顆飽滿的愛心。

蕭志傑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導正迷信觀念 農曆七月行善孝親


吉祥月即將到來,為了宣導不用紙錢的環保概念,高雄慈濟志工積極宣導,其中就有民眾分享,母親往生時,兄弟姊妹間為了不要破壞大地,把原本要買庫錢的錢,捐給慈濟,希望可以去幫助人家。

農曆七月吉祥月,為什麼提倡不燒紙錢?環保志工要了解原由,聚集在環保站!

目犍連尊者,他受佛陀教化之後,知道因果了。

聽著證嚴上人講普度的由來,導正傳統對於七月的刻版印象,一般被描述成鬼月的月份,其實有另一層涵義!

慈濟志工:「不是鬼門開,恐怖的月,是感恩的月份,是孝親月。」

不是鬼門開,恐怖的月,是感恩的月份是孝親月。

既然是孝親感恩月,那麼所作所為,立場就該轉變,就有民眾分享自己如何孝親!

民眾,尤淑玲:「我們兒女,這部分我們想說,把這些庫錢的錢,不要破壞大地,然後,還可以去幫助人家,這麼好的事情,我媽媽一定會覺得認同,那我就跟我姊妹商量,我把這一筆錢,捐給慈濟。」

七八年前母親往生,尤淑玲和其他姊妹,把原本打算買紙錢的費用,轉為捐贈助人的善款,尤淑玲站在為母行善的角度。

慈濟志工,趙麗華:「地球真的暖化了,而且真的不要再燒了,,第一個受傷害就是自己,,因為空氣不好,我們首當其衝,就是自己會被燻到。」

地球真的暖化了,而且真的不要再燒了,第一個受傷害就是自己,因為空氣不好,我們首當其衝,就是自己會被燻到。

不燒金紙的理由,從環保的角度,就是減緩空氣污染、別再傷害地球!透過分享、講述原由,面對即將到來的吉祥月,志工們做好準備,要從己身做起!

謝如佳 黃靖惠 真善美志工 高雄報導

Read more

荷蘭公共電視專訪 落實佛法生活化

圖說: 日前7/4(五)製作人Babeth M. Vanloo(右三)在慈濟志工 李鼎南師兄(右一)、鄭清安師兄(左一)和文發處于嘉師姊(左二)隨同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做深度專訪,「今天我對於志工(菩薩)付出這舉動印象深刻,不只是對於地球關懷的意識,更是來自於一顆溫暖的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連結。」Babeth M. Vanloo說。 (攝影者: 呂怡德)荷蘭公共電視台Buddhist Broadcasting Foundation(BOS)是西方世界中第一個佛教電視台,屬於公共電視體系,日前7/4製作人Babeth M. Vanloo在慈濟志工 李鼎南師兄、鄭清安師兄和文發處于嘉師姊隨同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做深度專訪,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及商品背後人文意涵, Babeth M. Vanloo對於垃圾 (資源) 轉化為環保再生產品的智慧印象深刻,「不光是拯救地球環境,還創造出社會企業型的大愛感恩綠色品牌,讓人們體會到真誠關心彼此的感受。」當知道這些產品背後是許多人投注心力,肯定大愛讓大家感受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做到回饋社會及愛護地球的行動。

Babeth M. Vanloo是阿姆斯特丹一位有成就的影片及電視製作人/導演,已製作超過五十部電視節目和許多紀錄片。本身也是佛教徒的她,知道台灣有慈濟這個佛教團體,親自與慈濟基金會聯繫,這次來到台灣的七天,除了要將自己製作影片給 證嚴上人,也實地參訪台灣慈濟環保站、大學等各志業體。其中她對於慈濟志工無私的投注時間及心力非常感動,「今天我對於志工 (菩薩) 付出這舉動印象深刻,不只是對於地球關懷的意識,更是來自於一顆溫暖的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連結。」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李明瑩師姊(右)帶領參觀低碳人文館,認識大愛緣起及商品背後人文Babeth M. Vanloo對於垃圾(資源)轉化為產品的智慧印象深刻,「不光是拯救地球環境,還創造出大愛感恩品牌,讓人們體會到真誠關心彼此的感受。」當知道這些產品背後是許多人投注心力,肯定大愛讓大家感受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做到回饋社會及愛護地球的行動。(攝影者: 呂怡德)大愛感恩科技之「環保人文、愛的接力和完全回饋」環保理念,不只是宗教信仰的系統,更是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Babeth M. Vanloo分享這些靈感都是從佛教生活化層面來參考, 證嚴法師堪稱為典範代表。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荷蘭公共電視專訪 落實佛法生活化

圖說: 日前7/4(五)製作人Babeth M. Vanloo(右三)在慈濟志工 李鼎南師兄(右一)、鄭清安師兄(左一)和文發處于嘉師姊(左二)隨同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做深度專訪,「今天我對於志工(菩薩)付出這舉動印象深刻,不只是對於地球關懷的意識,更是來自於一顆溫暖的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連結。」Babeth M. Vanloo說。 (攝影者: 呂怡德)荷蘭公共電視台Buddhist Broadcasting Foundation(BOS)是西方世界中第一個佛教電視台,屬於公共電視體系,日前7/4製作人Babeth M. Vanloo在慈濟志工 李鼎南師兄、鄭清安師兄和文發處于嘉師姊隨同之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做深度專訪,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及商品背後人文意涵, Babeth M. Vanloo對於垃圾 (資源) 轉化為環保再生產品的智慧印象深刻,「不光是拯救地球環境,還創造出社會企業型的大愛感恩綠色品牌,讓人們體會到真誠關心彼此的感受。」當知道這些產品背後是許多人投注心力,肯定大愛讓大家感受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做到回饋社會及愛護地球的行動。

Babeth M. Vanloo是阿姆斯特丹一位有成就的影片及電視製作人/導演,已製作超過五十部電視節目和許多紀錄片。本身也是佛教徒的她,知道台灣有慈濟這個佛教團體,親自與慈濟基金會聯繫,這次來到台灣的七天,除了要將自己製作影片給 證嚴上人,也實地參訪台灣慈濟環保站、大學等各志業體。其中她對於慈濟志工無私的投注時間及心力非常感動,「今天我對於志工 (菩薩) 付出這舉動印象深刻,不只是對於地球關懷的意識,更是來自於一顆溫暖的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連結。」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李明瑩師姊(右)帶領參觀低碳人文館,認識大愛緣起及商品背後人文Babeth M. Vanloo對於垃圾(資源)轉化為產品的智慧印象深刻,「不光是拯救地球環境,還創造出大愛感恩品牌,讓人們體會到真誠關心彼此的感受。」當知道這些產品背後是許多人投注心力,肯定大愛讓大家感受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做到回饋社會及愛護地球的行動。(攝影者: 呂怡德)大愛感恩科技之「環保人文、愛的接力和完全回饋」環保理念,不只是宗教信仰的系統,更是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Babeth M. Vanloo分享這些靈感都是從佛教生活化層面來參考, 證嚴法師堪稱為典範代表。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