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4
週二, 25 二月 2014
老婦人挑擔而行 環保身影穿街巷
- Article Details
工業革命新觀念 環保研發「心」契機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打破紡織業界各自為政的藩籬,自成立以來爭取機會與經濟部、商業司、工業局、國貿局、紡拓會、紡織所、工研院、塑膠中心等財團法人單位合作,希望藉由各界專業的助力提昇產品的品質,拓展環保綠色品牌行銷通路,讓消費者喜愛大愛環保織品,對產品產生信賴度,同時也讓業界見證大愛感恩科技實力的增長,強化供應鏈的永續發展,提昇大愛感恩在環保製程上的技術以成功串連更多協力廠商。
為拓展更多的雙方合作的機會,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的 吳仁志副理及 陳仁文研發專員於2月19日特來拜訪大愛感恩科技的低碳概念館及實驗室,與大愛感恩研發部 洪碩廷與張曉暉博士討論未來雙方可以合作的主題。全台5,462個慈濟環保回收站乃“城市礦產”的愛心匯聚地,推動著再生資源循環的經濟發展。為了建立更好的資源回收平台,雙方希望可以開發一些更有利於資源分類的技術,以取得更高純度的原料,進而提高環保再生紡織品的品質。另外,3D列印的興起,被喻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美國及中國發展多年的產業。一台只有電腦桌大小的機器,可以神奇地做出任何的物品,包括硬的物品有如椅子、杯子… ,節省試產的時間及開模成本,這無疑是人類實現無限想像力的開始。有鑒於此,也由於國內並無使用回收材質的3D列印機,大愛感恩科技及塑膠中心希望能夠將此產品利用環保回收站的回收材質來做為其原料,並希望此環保3D列印技術能夠應用在慈濟各救災/賑災地區,為災民提供即時的所需材料,如就地製造假牙、走路輔助器等。
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 吳仁志副理對於大愛感恩的環保再生產品及其意義表示讚嘆,希望未來能結合塑膠中心的技術合作開發更多服務世人的產品。未來的科技建立在現在的想像,「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大愛感恩科技及塑膠中心將積極評估各項可能性,創造及拓展產品與服務的綠色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張曉暉 台北報導
Read more週一, 24 二月 2014
賭徒變志工 穩賺
- Article Details
◎撰文.李委煌 攝影.蕭耀華
小鎮生活閒適無虞, 小賭幾把聊做娛樂, 只可惜難以把持貪念—— 贏了,就認為可以快速致富, 輸了,就想著明天或許會贏; 但總結賭徒人生, 恍然發現沒賺沒賠, 只是浪費了寶貴時間; 其實,這同樣的分秒、同一雙手, 還有穩賺不賠的好事可以做……
Read more書法風車環保裝飾 環保站美輪美奐
- Article Details
「手」護大地環保旗 付出無求淨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在台灣,平常很容易看見慈濟環保車穿梭大街小巷,從社區出發,在台灣的每個角落與大小鄉鎮從事資源回收。「環保」,是慈濟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中人文重要的一環。慈濟的環保淨心工作從1990年 證嚴法師輕輕的一句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啟了台灣人民對這片土地的重視與疼惜。日前趁著難得的好天氣,北區環保合心幹事和環保菩薩們齊聚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大家合和互拹,「手」護大地,掛上新的環保旗幟,並參與今年度大愛感恩科技公益廣告的拍攝,「付出無所求」地默默耕耘、淨化大地。
慈濟環保標誌象徵環保志工「懷抱天地,守護青色山脈、愛護綠色大地」,青色山脈又如同延伸到天際未來的一條路,如同環保志工許下「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的大願。慈濟環保回收車上的旗幟是大愛感恩科技精益求精,經過長期的努力,回收再利用的環保再生布製成,環保菩薩採用自己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掛旗,真正將環保發揮的淋漓盡致,志工們人人法喜充滿,臉上充滿著笑容,當大家同心協力將環保車掛上旗幟時,真正展現了慈濟人互助合作的精神。
長年參與賑災的北區環保總幹事 陳金海師兄說道:「每次發放賑災毛毯時,心中都充滿感動。感動的是其中的一件毛毯,可能是從我手中回收的寶特瓶中做成的。」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織品上不斷精進,期盼能將環保織品帶入大德們的心中。不管年齡和社會階層,慈濟環保志工不分你我的為地球無私的付出,為減輕地球的負擔默默奉獻。其實,人人皆可做環保,在慈濟環保路邁入第二十四個年頭,期盼全民一起做環保,進而影響全世界,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美好的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台北報導
環保電動重機 驅動性能不減
- Article Details
週日, 23 二月 2014
做環保相知相惜 人生道路愛相隨
- Article Details
年後塑袋暴增 塑膠袋減量回收
- Article Details
週六, 22 二月 2014
環保春節不打烊 志工20年如一日
- Article Details
塑膠袋重製妙用 減少空氣汙染
- Articl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