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4

週二, 25 二月 2014

老婦人挑擔而行 環保身影穿街巷

住在澎湖西嶼的陳楊專,已經七十多歲,10年前,因為先生往生,一度對生命充滿絕望,在親戚的接引下,開始做環保,不只是在自家,在鄰近的村莊也有她的環保點,甚至是海邊堤防,都有她的足跡。  Read more

工業革命新觀念 環保研發「心」契機

圖說:財團法人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 吳仁志副理(左二)及陳仁文研發專員(右二)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館及實驗室,並藉此參訪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洪碩廷/張曉暉博士(左一/右一)討論未來合作的主題。 (攝影者: 蔡知穎)大愛感恩科技打破紡織業界各自為政的藩籬,自成立以來爭取機會與經濟部、商業司、工業局、國貿局、紡拓會、紡織所、工研院、塑膠中心等財團法人單位合作,希望藉由各界專業的助力提昇產品的品質,拓展環保綠色品牌行銷通路,讓消費者喜愛大愛環保織品,對產品產生信賴度,同時也讓業界見證大愛感恩科技實力的增長,強化供應鏈的永續發展,提昇大愛感恩在環保製程上的技術以成功串連更多協力廠商。

為拓展更多的雙方合作的機會,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的 吳仁志副理及 陳仁文研發專員於2月19日特來拜訪大愛感恩科技的低碳概念館及實驗室,與大愛感恩研發部 洪碩廷與張曉暉博士討論未來雙方可以合作的主題。全台5,462個慈濟環保回收站乃“城市礦產”的愛心匯聚地,推動著再生資源循環的經濟發展。為了建立更好的資源回收平台,雙方希望可以開發一些更有利於資源分類的技術,以取得更高純度的原料,進而提高環保再生紡織品的品質。

圖說: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 吳仁志副理對於大愛感恩的環保再生織品及其意義表示讚嘆,希望未來能結合塑膠中心的技術合作開發更多服務世人的產品。(攝影者: 蔡知穎)另外,3D列印的興起,被喻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美國及中國發展多年的產業。一台只有電腦桌大小的機器,可以神奇地做出任何的物品,包括硬的物品有如椅子、杯子… ,節省試產的時間及開模成本,這無疑是人類實現無限想像力的開始。有鑒於此,也由於國內並無使用回收材質的3D列印機,大愛感恩科技及塑膠中心希望能夠將此產品利用環保回收站的回收材質來做為其原料,並希望此環保3D列印技術能夠應用在慈濟各救災/賑災地區,為災民提供即時的所需材料,如就地製造假牙、走路輔助器等。

塑膠中心產品開發部 吳仁志副理對於大愛感恩的環保再生產品及其意義表示讚嘆,希望未來能結合塑膠中心的技術合作開發更多服務世人的產品。未來的科技建立在現在的想像,「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大愛感恩科技及塑膠中心將積極評估各項可能性,創造及拓展產品與服務的綠色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張曉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一, 24 二月 2014

賭徒變志工 穩賺

s200911130011528.jpg◎撰文.李委煌  攝影.蕭耀華

小鎮生活閒適無虞, 小賭幾把聊做娛樂, 只可惜難以把持貪念—— 贏了,就認為可以快速致富, 輸了,就想著明天或許會贏; 但總結賭徒人生, 恍然發現沒賺沒賠, 只是浪費了寶貴時間; 其實,這同樣的分秒、同一雙手, 還有穩賺不賠的好事可以做……

Read more

書法風車環保裝飾 環保站美輪美奐

南投草屯的南埔環保站,裡裡外外都可以看見,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風車,迎風招展,舉目望去,還有許多字體蒼勁有力的書法,將環保站點綴得美輪美奐,這些創意跟書法,全來自於慈濟志工李瑞杉。李瑞杉是公務人員退休,寫得一手好書法,他發揮創意,運用回收物創作,為南埔環保站注入濃濃的人文氣息。 Read more

「手」護大地環保旗 付出無求淨大地

圖說: 慈濟環保旗幟正是大愛感恩科技精益求精,經過長期的努力,利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織成的布製成,環保標誌則象徵環保志工「懷抱天地,守護青色山脈、愛護綠色大地。」(攝影者: 陳品穎)在台灣,平常很容易看見慈濟環保車穿梭大街小巷,從社區出發,在台灣的每個角落與大小鄉鎮從事資源回收。「環保」,是慈濟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中人文重要的一環。慈濟的環保淨心工作從1990年  證嚴法師輕輕的一句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啟了台灣人民對這片土地的重視與疼惜。日前趁著難得的好天氣,北區環保合心幹事和環保菩薩們齊聚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大家合和互拹,「手」護大地,掛上新的環保旗幟,並參與今年度大愛感恩科技公益廣告的拍攝,「付出無所求」地默默耕耘、淨化大地。

慈濟環保標誌象徵環保志工「懷抱天地,守護青色山脈、愛護綠色大地」,青色山脈又如同延伸到天際未來的一條路,如同環保志工許下「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的大願。慈濟環保回收車上的旗幟是大愛感恩科技精益求精,經過長期的努力,回收再利用的環保再生布製成,環保菩薩採用自己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掛旗,真正將環保發揮的淋漓盡致,志工們人人法喜充滿,臉上充滿著笑容,當大家同心協力將環保車掛上旗幟時,真正展現了慈濟人互助合作的精神。

圖說: 環保菩薩「手」護大地,並參與今年度大愛感恩科技公益廣告的拍攝,「付出無所求」地默默耕耘、淨化大地。(攝影者: 陳品穎)長年參與賑災的北區環保總幹事  陳金海師兄說道:「每次發放賑災毛毯時,心中都充滿感動。感動的是其中的一件毛毯,可能是從我手中回收的寶特瓶中做成的。」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織品上不斷精進,期盼能將環保織品帶入大德們的心中。不管年齡和社會階層,慈濟環保志工不分你我的為地球無私的付出,為減輕地球的負擔默默奉獻。其實,人人皆可做環保,在慈濟環保路邁入第二十四個年頭,期盼全民一起做環保,進而影響全世界,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美好的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台北報導
圖說: 北區環保合心幹事和志工們齊聚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大家合和互拹,掛上新的環保旗幟,環保菩薩採用自己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掛旗,真正將環保發揮的淋漓盡致。(攝影者: 陳品穎)













Read more

環保電動重機 驅動性能不減

義大利北部的一家車廠,從1970年代成立以來,致力生產高性能的綠能車款,40多年來,這家公司的汽機車產品,逐漸在一級方程式,以及勒曼24小時耐力賽等大型賽事上展露頭角。義大利工程師切佛里尼,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他計劃要在2015年,推出一款全新的電動重型機車,而且最特別的是,很多零件都是用3D印表機製造。其實切佛里尼從1996年,就開始使用粉末狀的強化塑膠材質,透過3D列印技術,製造汽機車的零件。  Read more

週日, 23 二月 2014

做環保相知相惜 人生道路愛相隨

新營環保志工王鄭寶和汪彩豫,在新營環保站結識,王鄭寶原本住在中壢,為了女兒搬到新營,不忘繼續做環保,而汪彩豫則是因為中風,子女鼓勵她到環保站做環保,當作復健,王鄭寶就帶著彩豫分類塑膠袋,也因為這樣,彩豫已經從無法拿剪刀,到現在可以剪塑膠袋上的標籤。 Read more

年後塑袋暴增 塑膠袋減量回收

春節結束了,然而每一次過新年,總有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包括隨手可得的塑膠袋,根據高雄慈濟銀川環保教育站統計,平時每月塑膠袋回收平均約為兩千公斤,不過春節前後卻暴增了兩三倍,許多民眾甚至不知道塑膠袋是可以被回收的,將塑膠袋丟棄,對我們的環境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Read more

週六, 22 二月 2014

環保春節不打烊 志工20年如一日

慈濟環保志工可說是終年無休,像台南安平路550巷道內的回收點,緊臨馬路旁,沒有遮風避雨的屋簷,不過社區志工在這裡做回收,已經歷經20年寒暑,另外台南文平公園回收點則由高齡84歲的王悅治阿嬤領軍,雖然年事已高,不過她卻堅持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她還說做回收是越做越歡喜。 Read more

塑膠袋重製妙用 減少空氣汙染

許多人都不知道,平時隨手可得的塑膠袋,其實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根據統計使用塑膠二次料,就能夠減少百分之50的能源、百分之60的空氣汙染,而塑膠袋倘若被埋入土裡,是千年不會腐爛,甚至會汙染水源,而將塑膠袋丟棄,進入焚化爐燃燒,則會產生戴奧辛,造成空氣汙染,所以呼籲國人少用塑膠袋同時,更要將每一個塑膠袋充分地回收利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