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013

週二, 30 四月 2013

大愛共攜學子情 愛心平台展良能

圖說:產學合作共識啟始會議。大愛感恩科技承志慈濟 證嚴法師的期許,期待成為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一股活泉,自詡為一個深耕的掘井人,每一步都希望能發揮並以使命為責任。日前花蓮慈濟技術學院羅校長帶領教務長等團隊來訪,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同時也是北區榮董/人援會召集人商邀共計10家跨紡織業/電子資訊產業/飯店觀光業/食品業高階經理人與會,一同來商討企業和學校間產學與建教合作啟始共識會。

大愛感恩科技矢志成為慈濟志業永恆護法及實踐者,除了致力於「淨化大地、淨化人心」的環保人文教育推廣,匯聚眾人的無私付出愛灑人間,更步步開展與志業體的緊密合作。在此愛心公益平台上,慈濟人文的素養、大愛宗教的情操,與道心堅定恆持剎那的決心,成為必要的條件,所以大愛感恩科技特別珍惜此一難得的機會,因為此教育體系正是以愛為基礎教育,培育勇於承擔、立己立人的人文品格,而此平台也將成為提供這些優質人才發揮良能、利益社會的絕佳舞台。

 慈濟技術學院為99學年度評鑑一等的專職技術學校,著重慈濟人文的薰陶,品行心性的良善在加上專業的加乘,這將是企業界最希望能找到的人才規格取向,會議中各界代表一個個誠摯的表達產業的需求,不僅是提供實習的機會,也希望未來這個人能夠順利的留在企業,提早讓同學們適應且取得市場和國際競爭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邀集跨界產業,共商與慈濟教育志業達成產官學合作計劃。大愛感恩科技早已開始與大學院校間有產學的合作,包含有輔大、世新大學、銘傳大學、政治大學、慈濟大學...等,團隊希望能找到具有『責任感』『積極度』『使命感』的同仁,相信專業的能力建構於基礎條件上,『態度』仍是一個能夠堅持下去的關鍵;同時走入校園,讓大家暸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 科技 人文 回饋』的核心價值,以及『續物命 造福慧』的願景,並完全落實社會企業責任。

Read more

2013,Jan.,Cradle to Cradle CertifiedCM Silver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_c2c.jpgThe「Gray Eco Blanket」produced by DA.AI (meaning“Great Love”in Chinese) has been Cradle to Cradle CertifiedCM  Silver. This achievement is the first for a textile company inAsia. The next goal for DA.AI is to improve its five-tier system by ensuring its products are easy to recycle in a sustainable closed-loop process in industry, thus achieving a complete recycling system, and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goal from "less" waste to "zero" waste within the life cycle of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the future.

DA.AI Technology, who desires to become the paragon of the industry, is creating a global environmental-friendly brand. Through our brand, eco productions, and marketing, we are implementing Master Cheng Yen’s philosophy of coexisting with the Earth.

Read more

有機蔬菜自栽種 開心農夫響綠化

為了推廣蔬食、環保也鼓勵民眾生活中創造一些樂趣,慈濟志工邀請專長種植有機蔬菜的講師,來到洛杉磯的威明頓社區門診中心,教民眾如何在自家,利用小小空間種出有機蔬菜。

Read more

週一, 29 四月 2013

兩岸交流齊精進 慈悲毛毯潤人心

慈濟大學與廣西中醫藥大學簽署合作交流協議書。近年來兩岸交流互動頻繁,不管是在文化上或是學術上甚至經濟貿易上皆有重大突破。而今為促進兩岸中醫藥發展,在花蓮縣長 傅崐萁的陪同下,來自廣西自治區書記彭清華率領經貿文化參訪團,於4月24日到花蓮拜會 證嚴法師,並至慈濟大學見證廣西中醫藥大學與慈濟大學簽署合作交流協議書。廣西中醫藥大學已創校已57年,其中醫教育的經驗豐富,慈濟的慈悲醫療與人文關懷也為世人所稱道,未來就骨髓移植、中草藥植物園等技術進行交流。此外,廣西社會科學院昨也與中華經濟研究院,簽定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廣西經貿文化參訪團藉由合作簽署,為兩岸文化與學術經貿交流發展做出貢獻。

同時,傅崐萁縣長也向彭清華書記說明慈濟在環保上所做的努力。結合全台7萬6千多名環保菩薩無私的付出,展現台灣人「惜福愛物」與「愛護地球」的人文關懷,將礦泉水瓶回收後經過分類、再經過層層把關重製而成的綠能衣物、毛毯、圍巾、生活用品等種類多元的環保織品,亦將環保帶入日常與救災等多方面用途,推動環保人文同時也展現無私大愛精神。此時適逢中國四川雅安七級強震過後,彭清華拜會 證嚴法師更不忘感恩慈濟人給予大陸民眾即時的援助和膚慰,讓受難者不僅實質上得到幫助,心靈上也得到慰藉。

近日世界上災難頻傳,在廣西自治區書記彭清華感恩慈濟人在四川雅安地震給予大陸民眾即時的援助和膚慰,讓受難者不僅實質上得到幫助,心靈上也得到慰藉。過去一兩個月慈濟內湖園區的志工馬不停啼地日夜趕工賑災毛毯,為的是讓受難者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溫暖免於受寒。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強震,長期投入汶川賑災的慈濟基金會志工也已在當地待命,隨時投入發放物資、撫慰災民等關懷行動,慈濟四川洛水活動中心在短短24小時內,就已備妥一萬條賑災毛毯、一萬個生活包,緊急應變,由愛心織成的賑災毛毯,扮演起膚慰人心的使命,毛毯是今年年初冬令發放時,備災之用,在強震過後,及時發揮賑災效果。大愛感恩科技正是這樣一個國內外賑災最溫暖的馳援後盾,在傳遞溫暖毛毯給災民的同時,也傳遞出大愛的普世關懷。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所生產的賑災毛毯,讓受難者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膚慰,是國內外賑災最溫暖的馳援後盾。



















  

Read more

大愛感恩科技 商品進駐輔大校園

img_5117.jpg大愛感恩科技商品進駐校園。透過輔仁大學織品系附設實習商店的展示,帶給學生環保再生觀念,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利用寶特瓶回收再製,這樣不同以往的產製思維,也讓學生覺得很新奇。

走進校園,白色牆面搭配明亮櫥窗展示,吸引目光。大愛感恩科技商品進駐輔仁大學,將環保再生帶進校園,

輔大學術副校長 周善行:「除了培育學生,對於織品跟設計方面,基本的認識素養以外,更重要應該是對於社會關懷。」

輔大織品系主任 鄭靜宜:「實習商店變成是,大專院校裡的一個典範,能夠推行環保共生,然後人文關懷的實習商店。」

定期舉辦人文講座,牽起了合作緣分。校園設點、注入新思維,讓紡織材質循環再利用,也能融入服裝設計,

輔大織品系主任 鄭靜宜:「學生藉由這樣的學習,在他們心裡面留一個種子,未來他加入紡織業的時候,這樣一個種子發芽長大,就可以做更多有利於,環境跟地球的一些產品。」

輔大織品系學生 余皓永:「很新奇,比較少有為社會付出,又結合環保的產品出現,就會想要試看看。」

綠能產品 未來新趨勢,學生學習專業的同時,也能深植環保觀念。

張宜茜 李俊葳 台北報導
(2013.04.26)



【影片轉載自大愛新聞 http://www.daai.tv/2011web/news/content.php?id=25571
Read more

週六, 27 四月 2013

花博歡慶兒童節 惜福愛物啟新芽

圖說:在慈濟志工的現場教學下,家長與小朋友一起DIY古早味的玩具,讓小朋友從中學習環保的概念。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在台北市圓山花博參與兒童節「愛.分享」童趣市集活動,引全場目光,有別於一般廠商的推廣方式,大愛感恩科技的攤位藉此推廣環保理念及人文教育,特別邀請到推廣環保多年經驗的基隆區 陳嘉和師兄及 陳碧蓮師姐於現場實做,指導小朋友利用回收資源,製作各式各樣的有趣童玩。

對於現在富裕且安樂的社會環境來說,娛樂方式及玩具不斷推陳出新,許多古早味與童趣兼具的自製玩具已不多見。本次藉由二位師兄姊的巧手妙思,將原本棄置不用的打包帶及鐵絲,轉變成令小菩薩們愛不釋手的風車及彈力球,除了延續物命再造福慧,也讓家長與小朋友藉由共同製作手工玩具,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現場笑語不斷。藉由參與童趣市集的活動,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讓社會的新芽學習正確的環保回收理念,也期許能讓更多家庭大、小朋友一同感受其中的人文深義,

另一引人注目的焦點,則是「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惜福再生織品,由大愛感恩科技購買全省慈濟環保站之回收礦泉水瓶為原料,串聯合作夥伴愛心接力製作出來的環保織品,現場,在大同區師兄姊協助承擔志工的親切解說下,令前來參觀的家長或是小朋友都嘖嘖稱奇,更有會眾當場表示要將環保毛毯請購回家時時教育小朋友注意愛護地球環境、珍惜地球資源。除了在花博公園度過快樂的兒童節外,也期待這些主人翁成為未來「愛的循環」中之一大助力,共同實踐「與地球共生息」的願景。
圖說:在慈濟志工們的解說下,讓不少民眾對於大愛感恩的回收紡織品感到非常的新奇,並直接購買產品,作為教育小朋友珍惜地球資源的教材。

Read more

週五, 26 四月 2013

三業四化新思維 環保科技植心苗

圖說: 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大會於4月10日在紡拓會舉辦,由製衣公會理事長 黃華德主持,並邀請了包括經濟部次長 卓士昭等貴賓到場致詞及做相關政策介紹。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是一個服務性的工業團體,集合319家優良成衣廠商,為全世界各地成衣買主,設計並產製適合市場的品牌,行銷世界各地,其「第十四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於4月10日在紡拓會舉辦,由製衣公會理事長 黃華德主持,並邀請了包括經濟部次長 卓士昭等貴賓到場致詞及做相關政策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為會員之一,亦前往參與會議,以品牌特色與清淨無染的環保產品與產、官、學良性互動,希冀成為綠色品牌的指標。

台灣目前的GDP約等於2000年的德義法,他們十年 (2000-2010) 的成長軌跡是我們紡織產業的未來十年學習對象。義、德、法自2000年起成衣服飾業逆轉呈現成長,主要原因是設計及品牌發展成功,以高附加價值產品佔領中、高階市場,法國於2003年、德國於2007年起成衣出口超越紡織品出口,而且差距逐漸擴大;而義、德、法紡織品自2000年以來亦呈現穩定成長趨勢,主要原因是研發、創新與品質領先其他國家,另外成衣服飾出口大幅成長也是帶動紡織品成長的重要因素。

會中經濟部工業局沈榮津局長向業界介紹三業四化的策略思維—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及傳產業特色化,並由經濟部率先推動亮點產業。沈局長指出台灣自1990年後成衣服飾品業出口值一路下滑,相較德、義、法等國的逆轉,原因在於台灣與南韓未強化設計及品牌的發展,迄今尚未有成功的跨國企業品牌來帶動國內成衣服飾品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台灣致力研發應用,在機能性及產業用紡織品部分已成為重要的供應中心。

圖說: 會後,為鼓勵會員使用綠色產品,大會結緣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涼絲被給與會的貴賓與會員,希冀人人於生活中落實保護地球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致力於品牌經營,以環保、科技、公益、人文為行銷訴求,全力推廣環境保護教育及帶動綠色消費風潮,更透過產品理念將台灣的軟實力“ 愛心“ 推廣至全球。會後為鼓勵會員使用綠色產品,並於生活中落實保護地球的理念,大會結緣大愛感恩科技的超細纖維環保涼絲被給與會的貴賓與會員,觸感輕柔、清綠原色無染,由於100%採用環保科技回收寶特瓶製造,不易生螨也不易引發過敏,是夏日環保精緻的寢具用品;基於研發、創新及品質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也將持續以「續物命、造福慧」之環保理念加強與產、官、學合作,希望拓展研發能量,開發更多自然、舒適的綠色產品,展現品牌清淨無染的環保人文價值。

Read more

週四, 25 四月 2013

環保菩薩雲來集 虔誠「行經」無量義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李鼎銘師兄,分享著如何傳承父親李宗吉師兄從出生家貧、艱辛創業、成為航運界的實業家到無所求做慈濟的精神。[攝影者:蘇聰宇]環保菩薩雲來集,4月21日清晨,慈濟彰化分會環保志工精進一日營,好似一場人間法會,環保行者們攜老扶幼紛紛的來報到,其中不乏許多白髮蒼蒼的老菩薩或行動不便的長者。當日七時起,各區環保菩薩與會眾約七百五十位齊聚一堂,以一份虔誠心念禮拜法華經與無量義經功德品,對佛經深起敬信,開始志工一日營的精進,環保菩薩於日常生活中,便是這樣的戒慎虔誠,以「行經」的方式,開啟日日夜夜、風雨無阻的環保回收之路,更以自身的經歷與轉變,提醒大家要把握每一個當下。

當天也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李鼎銘師兄前往與環保志工們結緣分享。師兄感性的說:從小看著父親李宗吉居士如何艱辛創業,幼時家貧輟學到成為航運界的實業家,一生誠正信實、盡孝於母且樂善好施,六十歲高齡進入慈濟後更是全心投入,人稱「李爺爺」的李宗吉居士,尤其拋磚引玉,響應並號召企業家投入,以心力、財力全心護持四大志業,白手起家的記憶,尤其「付出無所求」即時「行善又行孝」的精神,讓身為兒子的鼎銘師兄刻骨銘心地將這份家訓祖德銘記於心,並繼承父志發揮人生良能。師兄也藉由此機會感恩環保菩薩時時投入,更讚嘆環保菩薩,多年來將環保志業注入生命中的用心與熱忱,也讓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充滿了無窮的生命力。

宗教處的甘萬成師兄提倡響應「廣行環保弘人文,清平致富」,環保從自身生活化做起,並自詡為小螺絲要轉動環保巨輪,期許能廣設社區環保站,接引更多人間菩薩一同參與。在這當中環保菩薩們了解到除了身體環保之外,心靈的環保也是很重要。期許環保志工能以「佛法生活化」,來消除心中的煩惱,以正信、正念影響周圍每一個人,接引更多菩薩投入,進而成為一位環保人文與佛典法意的勇行者。

Read more

慈濟內湖園區 趕製毛毯馳援災難

災難頻傳,慈濟志工在災區及時送上的毛毯,溫暖災民的心,慈濟內湖園區,這一星期來,繼續趕製備用的毛毯,每天都有160多位志工來協助,雖然不是親手把毛毯送上,但同樣,都因能付出,而感到歡喜。

Read more

寶特瓶環保織品 科技新貴讚新奇

新竹科學園區聯華電子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分享環保理念,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以及分享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過程,更提醒大家,要天天都做大地的園丁。 Read more

週三, 24 四月 2013

經典雜誌淬人文 慈濟法髓共推展

圖說:《經典》人文雜誌總編輯王志宏分享一路走過的歷程,勉勵大愛感恩科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從更寬廣的角度推廣產品之餘,也肩負推廣慈濟人文精神的使命。大愛感恩科技與《經典》人文雜誌一直是慈濟志業體的資源後盾,兩者乍看之下是似截然不同,但若是細細端詳卻會發現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經典》人文雜誌在今年邁入第15個年頭,無論是在經營或是推廣上皆有著比大愛感恩更豐富的經驗,因此特別邀請了《經典》人文雜誌的總編輯王志宏前來分享《經典》人文雜誌的成長歷程,同時也展望未來合彼此資源推動慈濟人文使命。

《經典》人文雜誌自成立以來,經過不斷的摸索與研究,最終將雜誌的定位落於「在地化」,以一般讀者身邊所熟悉的題目為出發點,卻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探索在地的人文特質與發現大地的奧妙,提供新的資訊之餘更引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傳播愛與善的觀念。不管是在志業體內或是業界都備受好評,也因此獲獎無數,其中更囊括了9座出版界最高榮譽的「金鼎獎」。王總編輯表示:「要在宗教團體與經營營利事業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藉由獲獎由外界來肯定我們的努力。」。這些獎項同時也印證了《經典》人文雜誌對當地人文的關懷,報真導正的文章也肩負推廣美善的力量。

身為慈濟志業體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每每在推廣/分享過程中,也無形中推廣了慈濟的人文精神。透過每一次的海內外展覽,大愛感恩科技都把握機會與海內外各地的慈濟志工互動,同時去年起在大愛感恩環保概念館中也陸續設置 “ 經典專區 “ 相互交流之餘也建立良好合作關係。這不僅僅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更是藉由這些共同展示,讓更多人能夠認識「慈濟」,進而觸動當地民眾的慈悲心,接引更多有愛心的人同行這條菩薩道,可說是徹底的落實人間菩薩大招生。

「要把每一件事情的角度範圍拉大,讓事情有寬度與廣度,並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特色,可能是在地化、科技化或是環保化,掌握自己的特質與優勢,做出區隔與口碑。」在分享結束前,王總編輯勉勵所有的同仁。不管是大愛感恩科技或是《經典》人文雜誌其實都運用了慈濟的資源,因此更要善盡我們的責任,在各自的領域,以自身的特色推廣慈濟人文,傳遞美善的力量。

Read more

週二, 23 四月 2013

重災區缺水缺電 愛心企業捐物資

慈濟志工在邛崍勘災後,了解受災鄉親的需求,除了天冷禦寒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另外鄉親們烹煮熱食,也需要油與大米,以及生活用品,從眉山來的大潤發貨車與什邡大愛感恩科技來的毛毯,連夜運到了邛崍,當地鄉親不分男女老少都來幫忙搬運。

Read more

連夜打包運送物資 溫暖鄉親心

地震發生至今,慈濟志工設法進入災區,了解災民鄉親需求,23號早上,在邛崍高何鎮進行,震災以來,第一次的大型發送物資,有九百五十戶,超過3500人受到幫助,每戶人家,都能得到2條慈濟毛毯以及生活包,有嬰兒的家庭,則都有領取到奶粉,受災鄉親們,除了感謝,更哽咽告訴志工,他們不會忘記這分恩情。

Read more

購物商場環保展 回收物變家用品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間購物廣場,慈濟志工辦環保生活展(活動全名:慈濟愛地球、愛生活環保展),現場展示的家居用品,全部都是用回收的資源做成,透過志工的巧思,為民眾帶來新的刺激、新的思考,原來回收的資源這麼好用。

Read more

週一, 22 四月 2013

福州佛事推環保 志工精神護大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的展館,以簡單素雅的風格為主,希望人人能夠回歸儉樸,由心靈環保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友善我們的大地。2013年中國福州國際佛事用品展於4月19日至22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是佛事展首次在福州主辦,乃由廈門佛事用品展的品牌延伸創建而來,因此不僅召集了眾多的廠商前來參加,也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觀展。大愛感恩科技受到福州慈濟志工的邀請前往參展,更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向當地的民眾推廣環保概念,也落實福州地區的志工招募,慈濟志工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愛」與「願」,「愛」字的真意,就是「將心放在感受之間」而「願」字拆成左右則意味,生命的純度竟是「原来的那一扉頁」,人間菩薩大招生藉有形的佛事展會,接引有服務熱忱的志工凝聚力量現大愛,完成志業的使命,藉此實踐環保推廣佛法,延續  證嚴法師「入悲無我」的利他精神。

福州佛事展中,大愛感恩科技的展館人潮從未間斷。每當慈濟志工拿起寶特瓶對路過的觀眾介紹展位的衣服、帽子、手提包都是寶特瓶抽絲做成,都讓在場的人們不由自主的駐足聆聽。大愛感恩科技的全職志工洪若岑師姐身穿環保背心,以自身穿著的衣服為來訪的民眾見證:「由於染布會污染河川,因此我們整個過程都是環保,而且產品也都是台灣精品,皆得到綠色的認證。我們非常的希望將這個環保理念推廣到中國大陸,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少用寶特瓶,減少垃圾量。」說的人用心,聽的人更是頻頻點頭。

在這幾天的展覽中,不少當地的慈濟志工們也前來護持並熱心接待每一位走進展館參展的民眾。其中一位慈濟志工黃月媚師姐更是為了把握這一次擔任大愛感恩科技的推廣志工,毅然放下工作,從場佈的那一天即在展位上,為參訪的民眾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兼具環保愛心與科技的衣物:「我們是以推動  上人的環保理念為主,對福州民眾來說,這個產品是蠻新的,但整體接受度還不錯。有的人會有疑問,這個東西會不會有毒,我們會慢慢講,讓他們釋疑並進而了解環保織品的製程,還有品牌背後深蘊的慈濟人文與環保價值。我很開心能夠有機會前來推廣這樣的理念。

圖說:「有你真好!」除了公司同仁外,也有不少海內外慈濟志工前來協助推廣,將環保理念傳遞出去,大愛感恩科技希望接引有愛有願的志工菩薩,因為「有願就有力」且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皆能自在。志工朱爱琴師姐第一次参加慈濟志工活動,她非常感恩與感動,因為「付出無所求,讓原本不相識的人走到一起,實踐環保的善行,也令自己法喜充滿」;志工周淑清師姐特意請假前來參加佛事展,她分享在這裡比自己做生意還開心,還發願要勇於承擔,把環保推廣出去;波士頓志工陳祥達4月18日晚上十一點從外地趕回到福州開展,整整三日都在會場推廣直至4月21日傍晚,隨即於22日返回美國,為的是不願意錯過福州首次佛事展可以付出的機會。正所謂「廣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大福田」,透過每一次不同的參展活動,大愛感恩科技皆希望接引有愛有願的志工菩薩,因為「有願就有力」且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皆能自在,大愛感恩科技藉由推廣活動正扮演這這樣的平台,延續這份有願有力的志工精神,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圖說:這群年紀小小的環保志工菩薩,用簡單的手語表演與童稚清純的聲音,傳遞了愛與環保的理念,引起眾多人的注目,是展場中最具說服力的一股清流。(攝影者:莊燕峰)


















Read more

傳播媒體齊護持 響應世界地球日

圖說: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大愛感恩科技邀您「與地球共生息」。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皆有一系列活動來宣傳和實踐環保理念。近年來在台灣環保意識逐漸升高,人們對於愛護地球的認同慢慢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今周刊特別針對2013年世界地球日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領域做一專欄報導。很榮幸在“衣”的代表上,今周刊選擇對於環保不遺餘力的大愛感恩科技作為採訪對象,日前特別派兩位記者前往進行專訪。

一進入大愛感恩科技,記者就有感的說:「這裡的氣氛,讓人煩雜的心靈頓時的沉靜下來。」一如往常,記者們針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開始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淵源種下了種子而成大愛感恩科技這顆果。執行董事李鼎銘對記者們包括在創立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和在市場上的推廣等進行詳細的解說。除了對大愛感恩科技的成立歷程有初步暸解外,當記者們在展示間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時,無不睜大了眼睛。對於沒有華麗的色彩,非常樸實的顏色,卻能夠呈現出一股清新卻又不失設計感的產品,顏記者有感而發的說:「很難想像這些都是從我每天使用的寶特瓶所做成的。」另一同行的吳記者也說:「寶特瓶所做出來的衣服,其觸感怎麼跟棉質的一樣,根本不敢相信。」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小時的採訪,但兩位記者已受感動且收穫良多,諸不知原來環保,不只是平常做好垃圾分類即可,亦可將環保帶入生活中。從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亦是能幫助地球減少碳和石油的排放、節省水的資源。

圖說:今周刊記者針對世界地球日專欄前來大愛感恩科技採訪李鼎銘執行董事。身為地球上的居民,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的每一個人的責任。其實,並不是在世界地球日的當天才特別需要為地球做些什麼,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上皆能養成好的環保習慣,比方說隨手關電源、隨身帶環保筷、做好垃圾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平常的小習慣,皆是能真正幫助到地球。拯救地球刻不容緩,願大家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Read more

週五, 19 四月 2013

慈大畢業祝福禮 大愛感恩創新意

圖說:由環保大愛紗織成的袖珍書包,精巧實用更具收藏價值。這是一份別具意義的畢業生再見禮,也給同學們上了珍貴的最後一課。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不僅實踐「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匯聚環保菩薩的愛心,更賦予商品人文使命,這就是大愛感恩織品的無上法寶。迎接2013年的畢業季,慈濟大學希望送應屆畢業生一份具有特殊意義的禮物,日前大愛感恩科技與慈濟大學合作,經過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師的巧思設計,推出一款賦有人文創意的「灰色袖珍書包」,展現青春溫馨、精緻實用,具有珍藏價值的紀念禮品。這個小書包,不僅蘊涵了師長們的心意,也擁有來自十分大德的護持,更傳承  證嚴法師的法脈以及疼惜大地的精神與信念。

希望「慈大袖珍書包」,猶如智慧錦囊時時提醒莘莘學子。它象徵的意義是:一、銘記來自學校的春風化雨。將傳承自學校的薰陶與教育,發揮最大良能,服務社會,利益人群;二、畢業是人生另一個學習的開始。所謂學無止境,儘管踏出校園,依舊背著一個無形的書包,保持學習熱忱;三、續物命、造福慧。從「知道環保」到「落實環保」,進而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四、保持謙卑,克己復禮。心存學習的謙卑胸懷,待人如對師長般的尊重表現,共同成就禮儀社會。學校以愛護地球的心,選擇環保禮品,體現續物命,共造福慧,這是一份別具意義的畢業生再見禮,也給同學們上了珍貴的最後一課。

長期以來,大愛感恩科技肩負推廣環保人文的使命,不僅教育人們實踐環保,在積極推廣「環保心織品」之餘,更宣導產品和品牌背後的人文意涵。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從資源回收、開發到製造,源自全台環保菩薩的無私付出,以及串連上、中、下游的合作夥伴,讓善循環,充滿愛的接力,材質百分之百使用回收資源,一心一念始終貫徹著守護地球永續物命的精神,所得更回饋國內外慈善賑災用途,讓這份畢業禮,充滿愛心,集聚天下福,推送畢業生,祝福展翅飛翔,前程似錦。畢業生這四年的愛和喜悅,是最幸福的回憶,苗漸茁壯,福從心起,畢業了,所有祝福和回憶都將一同出發,引領新方向。

Read more

週四, 18 四月 2013

企業愛灑籲環保 社會脈動齊護持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受邀到侑泓科技做愛灑並推廣環保理念,研發協理 洪碩廷博士(左二) 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製程與品牌生命力之價值。國內建築材料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及公共安全的觀念日益重視之下,對於防火建材的應用範圍也從政府機關指定之公共場所,逐漸普及到社會各界。日前因一筆訂單的合作,讓大愛感恩科技與侑泓科技開啟了另一段善因緣,期許往後能夠更密切攜手,善盡社會企業責任。

侑泓科技的負責人 湯鈺環師姐,本身也是慈濟委員,基於這樣更深一層的緣份下,大愛感恩科技受邀到該公司做愛灑並推廣環保理念,由研發協理 洪碩廷博士代表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製程與品牌核心價值。侑泓科技員工陳先生表示:過去得知能用寶特瓶製成柔軟舒適的環保織品,深感驚奇,常以環保愛地球的心,護持並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的他,在向別人推廣時,往往解釋到商品是由寶特瓶製成的,接下來的環保製程便無從說起,但是透過此次分享,使他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之環保產品的科技硬實力及愛心人文軟實力,讓他往後能夠學理並重,並且更深具信心來推廣大愛品牌豐沛的人文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未來能經由分享活動與企業愛灑,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核心價值,拋磚引玉,呼籲更多社會菁英及實業家志工,共同護持環保成為掘井人,將這份環保愛地球的理念,推廣至更多的企業,並以產品生命
力的故事感動更多人,讓軟硬實力兼具的大愛品牌在科技產業內發光發熱。
圖說:分享結束大合照

Read more

週三, 17 四月 2013

武者謙遜惜因緣 伊斯蘭境行大愛

圖說:慈濟約旦分會負責人 濟暉師伯前來與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分享在約旦賑災的點滴故事,讓在場不少的同仁都紛紛落下感動的淚水。「之前才收到一貨櫃6,300條整齊壓縮的毛毯,感恩你們,你們的毯子好溫暖好棒」分享的一開始,黑帶九段的跆拳道教練  陳秋華師兄(法名:濟暉)在眾人的面前跪下頂禮台下的聽眾,「在  上人慈悲的教誨中,末學沒有段數,唯有『放下身段』」「感恩菩薩,讓我生長在台灣,感恩  證嚴法師創造慈濟世界,感恩慈濟,讓我可以見苦知福。」濟暉師伯謙卑地感恩一切因緣。39年前因為跆拳道的因緣, 濟暉師伯在約旦成為哈山親王的護衛兼跆拳道教練,深獲皇室的信賴,在約旦這麼多年,也都是很虔誠的依照回教的齋戒禮儀生活,16年前因 證嚴法師的一句「尊重生命」觸動他柔軟而慈悲的心,毅然決然褪去武者榮耀,在一個種族與宗教信仰截然不同的伊斯蘭國度及時行善救濟苦難,帶領一群志工,讓慈濟大愛在阿拉伯黃沙上滾滾奔馳。

慈濟約旦分會負責人 濟暉師兄返台,大愛感恩科技把握這個難得的因緣,邀請他前來分享在約旦賑災的點滴經驗。敘利亞本是一個物資富裕的國家,但因人心不調而發生了內戰,戰亂已經延續三個寒暑,烽火連年,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紛紛逃難到相鄰的約旦。濟暉師兄帶來了珍貴的記錄影片、照片,分享敘利亞內戰所造成的難民潮,以及約旦慈濟志工所做的緊急救助與人心膚慰。他細細分享長期關懷貝都因游牧民族與鄰近國家難民,他們如何從兇殘無情的國度逃離、他們沒有希望的人生,讓現場不少同仁落下感動的眼淚,「在元月28號的發放,直到圖說:從敘利亞逃難出來的難民大多都是以婦人為小孩居多,在難民營的生活物資匱乏,慈濟志工不捨小朋友在寒冷的天氣中赤腳行走,因此主動出資購買,讓小朋友有穿鞋子的機會,身為約旦第十位受證的慈濟志工 傑米(右一:Jameel,法號: 濟定),提供孩子即時的服務與關懷。(照片來源: 濟暉師伯提供)把最後一條毛毯交到災民的手中,我才真正的安心!」他感恩再感恩大愛感恩科技與全球慈濟人作為約旦賑災馳援有力的後盾。

因為他的謙卑誠懇與謙卑,也感動了哈山親王夫婦與當地的老百姓,約旦親王兩度來台並參訪環保站,伊斯蘭族學習放下民族的自我性格,進而彎腰做環保,學習以感恩、尊重的心關懷難民,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今年的冬天又特別冷,在衣食住方面,災民都有很大的需求,約旦慈濟分會已經提供了萬條的賑災毛毯、各項物資與救急金,並用以工代賑的方法來協助難民。不可思議的因緣,讓前半生充滿武力、槍桿與部隊的 濟暉師兄,後半生內化成謙遜、柔軟、慈悲的勇者,在真主的國度中踏實地走在慈善的道路上,實踐  證嚴法師的教誨與佛陀法義,不久他也即將再度返回約旦,繼續伊斯蘭國度中、長期的關懷,為當地苦難的眾生付出。

分享結束後,大愛感恩李鼎銘師兄也勉勵全體同仁,雖然無法到前線關懷,但「只要堅守工作崗位,其實就是在做天下事」,因為大愛感恩科技正是這樣一個愛心接力的平台,將眾人的愛心回饋慈濟基金會,再交由各地的慈濟志工撫慰所有需要的人。但在 證嚴法師與全球慈濟人的祝福下,除了敘利亞難民以外,貝都因牧民、貧戶與當地弱勢族群,將因這份跨越種族與宗教的大愛,而身心安頓。

Read more

Earth Day 2013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資料來源:http://www.earthday.org/
2013世界地球日:氣候變化的真面貌
每年的4月22日,超過一億人參與 “世界地球日” 的活動。這一天,在全球各個角落,從個人、社區、企業至政府都積極響應,並努力盡一己之力採取行動,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在馬爾代夫,由於海平面上升,男人思愁著帶著他的家人搬遷;在堪薩斯州,由於長期乾旱肆虐,農民擔心入不敷出;由於更頻繁的洪水和龍捲風,在尼日爾河,漁民經常補不到魚;在新澤西,孩子因為超級風暴而失去了家園;而在孟加拉國,女人取不到乾淨的水… Read more

週二, 16 四月 2013

慈大就業博覽會 積極使命責任心

圖說:在慈大的就業博覽會中,除了慈濟大學的學生外,也有許多慈濟技術學院的學生特別從另一個校區前來參與,其中不少學生更是因為認同大愛感恩科技「積極度、使命感與責任心」所把握的精神,而特別前來應徵面試,希望能夠加入大愛感恩科技,發揮自己的良能。慈濟大學為強化學生人文能力及提升就業軟實力,使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畢業後,仍能發揮慈大品牌特色,並順利與職場接軌,特別結合各科系所、人文處、慈濟基金會、勞委會與廠商等跨界整合資源,為即將畢業的學子舉辦系列徵才活動。四月中的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除了要協助應屆畢業生順便找到工作外,也藉此機會讓同學提早了解與適應職場需求。這場活動共有40家廠商開出八百多個職缺,包括了大愛感恩科技、慈濟醫院各分院等企業,求職人潮絡繹不絕。

大愛感恩科技受到慈濟大學的邀請,特別前來共襄盛舉,護持慈濟教育志業,並派遣同仁前來設攤招募新人,期待能找到良好品德,優質且具人文服務精神的專業人才。「用心就是專業」,對於前來面試的應屆畢業生,除了專業的技能之外,大愛感恩科技更著重於個人用心的態度-積極度、使命感與責任心;前來應徵面試的駱同學表示:「之前在慈大就有常聽說關於大愛感恩科技以人文為最大資產,因此今天特別前來面試應徵,我覺得真的跟一般企業有很大的不同,讓我非常感動。」期許這群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持續發揮慈大所學的人文素養與專業,進而落實職志合一,並時時保持赤子的真誠、駱駝的耐力與獅子般的勇猛精神。

在慈大的就業博覽會中,除了慈濟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外,慈濟大學傳播系一年級圖說:在慈大的就業博覽會中,除了慈濟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外,慈濟大學傳播系一年級學生鄭彩霞同學(左二) 早已知大愛感恩科技是台灣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家百分之百回饋社會的公司,於是把握大愛同仁推廣期間,與其社區報編輯群(左一、右一與右二) 特別前來對大愛感恩科技同仁進行採訪,為社區報增添多元的環保人文元素。學生鄭彩霞同學,早已知大愛感恩科技是台灣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家百分之百回饋社會的公司,於是把握大愛同仁推廣期間,與其社區報編輯群特別前來對大愛感恩科技同仁進行採訪,為其社區報增添多元的環保人文元素。而對於前來了解市場需求的在學生或訪問者,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更是把握機會,介紹公司核心價值與理念,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大愛感恩之餘,更在他們的心中埋下美善的種子,並鼓勵他們積極地面對與承擔社會責任,接受職場挑戰,在壓力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與競爭力日益激烈的環境中,仍時時不忘「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並時常保持「積極度、使命感與責任心。」

Read more

退休後足不出戶 做環保重現活力

做環保,沒煩惱還能常保健康,永不老。

台北市信義區,屬於高級住宅區,裡頭隱藏著一座慈濟環保站,狹長型的空間,位於巷弄內。

每天天剛亮,就有超過二十位以上的銀髮老菩薩,陸續前來做環保。

Read more

環保種子生根 帶動社區資源回收

為了推廣環保,慈濟志工從2009年開始,在廈門思明共修處推動夜間回收工作,多年下來,帶動了很多當地民眾加入環保志工行列,其中有位68歲的鐘琴珠,她雖然住在高級住宅區,不過仍然積極在社區裡帶動鄰居,做資源回收,去年11月,終於利用社區的一個車庫成立了環保點,同時也號召了一批志工固定來做回收。

Read more

週一, 15 四月 2013

雪隆分會環保展 努力推廣愛地球

在馬來西亞的慈濟雪隆分會,慈濟志工舉辦為期十天(4/13~4/22)的『愛地球,愛生活環保展』。

為了宣傳環保理念慈濟志工運用巧思,以環保資源製造各種模型,其中包括靜思堂,螞蟻王及一顆6尺大的地球,為傳達愛生活愛地球的信息。

Read more

看大愛台放下怨懟 投入環保行列

今天是花蓮首場社區歲末祝福,現身說法的見證人物張永婕,是花蓮少數研磨石頭的女師傅,她因為受到丈夫家暴,毅然決然離婚,獨立生活並負起照顧媽媽的責任,在看到大愛台的「草根菩提」時,也想做環保,因此自己到環保站說要加入志工,並且參與水懺演繹,因此放下對前夫的怨懟,也修正自己的脾氣,改往並修來,如今她完成培訓,即將受證為慈濟委員。

Read more

專業人文齊並重 職志合一顯良能

圖說:大愛台節目部經理 靳秀麗師姐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分享她的人生故事,藉此希望能夠勉勵眾人把職業與志業相結合,落實職志合一。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成立是秉持 證嚴法師推動「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理念,善盡社會企業責任,是個綠色的環保公益企業將環保與慈善緊密結合,期許全體同仁在工作崗位上,除了能夠發揮所學的專長外,更能夠力行慈濟人文,落實「職志合一」,因此,特別邀請了大愛台節目部經理 靳秀麗師姐,以「職志合一,看慈濟人文之美」為主題,分享她的人生故事。期許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都能夠不斷的精進,固守在自己的崗位,盡心力,「對的事,做就對了」,把職業與志業相結合,真正的落實職志合一的精神。

「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每件事都是一個法門。」 秀麗師姐以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她自身落實職志合一的感想。當初,秀麗師姐因感受到  證嚴法師「報真導正」的感召,進而加入了慈濟大愛台。那時候的她已是知名的媒體人,因此是抱著為慈濟貢獻的心情,一份職業與事業的心態而前來。然而,在面對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職場經驗所帶來的困境與考驗,漸漸地轉換心態,讓自己能夠藉由身邊的人、事、物修行,學習放下身段,為人服務。她有感而發表示,「職業」是付出多少,就要收回多少,是為生活而工作、「事業」是有大能力而經營之,卻易生功利之心、然而「志業」卻是啟發人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付出無所求。

大愛感恩科技就是這份「志業」,而各位也有非常大的福報,能在這個人文的團隊中工作;專業與人文的關係,就好比如任督二脈,唯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完全發揮一個人的良能。 秀麗師姐在加入慈濟後,有感於慈濟人的善解、包容、付出無所求,在工作中感受到感恩、尊重、愛,進而深深理解了惟有將「我」歸零到「真空」才能發揮「妙有」的大力量,一步一腳印的印證了職志合一的重要,化企圖心轉為使命感,樂於接受任何挑戰,發揮為人服務的價值觀。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妙誌師姐從 秀麗師姐的分享中也有很深的感觸,並表示:「慈濟真的是一個大家庭,不僅是佩服,也感受到『付出無所求』與『縮小自我』的重要性。」

秀麗師姐以「職場即道場,修行六度波羅蜜」勉勵同仁,「服務他人即是佈施,遵守職業道德即是持戒,承擔責任即是忍辱,工作盡心盡力即是精進,靜思檢討改進即是禪定,採行最佳決策即是智慧」鼓勵同仁將六度波羅密的精神運用於職場中。證嚴法師曾在「人間菩提」中慈示,「在職場,有『職』就有責任,這是『使命』。發揮了使命,這都是我們人生的志向,所以『職志合一』,結合自己過去的志願及志向,現在已經從事你的職業,那不都是職志合一嗎?不要為了一點的困難,就打退堂鼓。」最後, 秀麗師姐更感恩慈濟提供了這樣一個道場,並以「慈濟宗門一家人、志同道合是法親、法髓相傳長慧命」與全體同仁深刻提攜與共勉。

Read more

週五, 12 四月 2013

大小乾坤皆環保 大地之母愛永續

行政院環保署到花蓮考核「資源回收」的工作績效,這是年度的重要考核,也因此,花蓮縣環保局,利用考核之前的空檔,特地邀請環保署官員,以及評審委員,到慈濟環保教育站參訪,了解慈濟在全球所推動的,不只是有形的環保工作,更在強調心靈的淨化。

Read more

置身環保桃花源 如沐春風心清淨

大學講師「周君泓」和太太「陳梅仔」,都是慈濟環保志工,不只用行動愛護地球,還發揮創意,延續物命,把回收來的寶特瓶,做成了千變萬化的花盆、圍籬和藝術品,不但布置自己家,還美化了台中太平區的長安環保站,吸引民眾把環保站,當成美麗景點,拍照留念。

Read more

週四, 11 四月 2013

才女芳華入慈悲 善用良能傳大愛

圖說:  慈舜師姐已經離開人世,但相信其生前帶給家人朋友們溫暖的記憶,會深藏在大家的心中,也誠如她所言:「既然生了這場病,就要病的有意義」。我們感恩她珍惜短暫的生命,並善盡良能,將  證嚴上人承傳佛陀法義,透過善行與文字傳向西方。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官網,公司歌瞬間傳入耳根,句句傳法,聲聲扣人心弦,而此美妙音聲,便是大愛感恩科技執董李鼎銘師兄的姪女陳伊瑩 (法名“慈舜”,英文名Grace) 生前錄製演唱。慈舜師姊甫於三月三十日畫下生命句點,雖然短暫的35歲芳華卻用生命示現慈濟宗門的精神,隨著永恆的歌聲典範長存。慈舜師姊從小就跟著外公婆、父母全家一起為慈濟發心發願,在美國畢業後,便積極投入各項慈濟志工活動,然而早逝的生命,卻善用良能傳大愛,其人生劇本充實精采,入法入心入行。慈舜師姊積極樂觀、開朗陽光,即使生病,對於慈濟的使命依舊常掛在心上。慈舜師姊生前最後的願望,希望能夠捐獻大體,化無用為大用,成為醫學院學生實習的無語良師。慈舜師姊的媽媽 憶慧師姊表示:「作為一個大體老師,這是她離開此生的時候,最大的一個願望,所以說不上什麼捨不得,我們歡喜的是,她的願能夠圓滿。」

慈舜師姊喜愛音樂與薩克斯風,大學時期參與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還成立了「心芽合唱團」,用歌聲與音樂傳遞慈濟人文,也影響瑞典籍夫婿 歐友涵(Johan Alwall)進入慈濟當志工,並發揮兩人在語言上的良能,多次參與賑災膚慰與  上人法語的翻譯工作,當年海地發生地震後,懂得法文的歐友涵,在海地很能派上用場,所以挪出一個星期,跟著慈濟去賑災。原不知道慈濟與佛法的他,總以為佛教就是一種學說,並未深入了解,透過參與後,明白慈濟精神是以實踐善行傳楊佛法後,便積極認識與投入。因此與慈舜師姊連袂推動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文宣品多元化與國際化,尤其在英文的部份。「她是一位有遠見、有目標的女孩。」歐友涵鮮少看過志願而去利益眾生的女孩子,而慈舜師姊就是這麼獨特的一位,年輕而有成就卻涵養著不凡的意志力與入世的慈悲。與夫婿初相識時,慈舜師姊便直言不諱的說:「慈濟,不只是信仰,而是我的生命。」也因為這分熱情,感染了身邊的人。在她生病期間,不但沒有放棄做慈濟,更鼓勵懂得說英語與法文的先生,投入賑災與翻譯。也因此友涵表示:「她是我最好的老師,在生命中最好的老師,她是我認識  上人以前,我生命的老師。」

生前慈舜師姊在環保議題上亦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對於大愛感恩科技更是大力協助及護持。生前積極協助大愛感恩科技在英文網站的支援,生病中也不忘積極推薦美國師兄凱瑞 (Carey C. Giudici) 當大愛感恩科技外語團隊的志工。慈舜師姊為慈濟,盡形壽,獻生命,雖然軀殼已逝,大愛尚存,活出「靜思法脈」及「生命教育」的深刻見證,一生發揮生命的價值,帶動朋友與社群實踐環保理念和推動慈濟佛法。她承擔翻譯將慈濟靜思法脈與大愛感恩科技品牌「傳播到非中文國度—尤其西方」,將  證嚴法師的大愛激發出漣漪,廣被福澤。慈舜師姊雖已經離開人世,但其生前帶給家人朋友們溫暖的記憶,將深藏大家的心中,也誠如她所言:「既然生了這場病,就要病的有意義」。我們感恩她珍惜短暫生命,並善盡良能,將  證嚴法師承傳的佛陀法義,透過善行與文字傳向西方。

Read more

2013, 5/16-19, 河北(石家莊)台灣名品博覽會

【活動名稱】2013河北(石家莊)台灣名品博覽會
【活動時間】2013/5/16-19
【活動地點】石家莊國際博覽中心(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東大街3號)
相關心聞:河北名品傳人文 綠色精品愛循環

Read more

2013, 5/3-31, 慈濟47周年展示-新店慈院

【活動名稱】慈濟47周年展示
【活動時間】2013/5/3-31
【活動地點】新店慈院(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 Read more

週三, 10 四月 2013

紐約天堂示災難 基督殿堂傳大愛

圖說:大愛感恩執行董事 李鼎銘(左一)、設計總監 洪若岑(左二)與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右一)、張蕙棻(右二)四人合影留念,感謝他們在紐約積極推廣大愛感恩的環保人文理念。2012年十月底美國東岸發生桑迪颶風災難,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師兄召集慈濟志工深入災區賑災,破紀錄的賑災效率獲得廣大迴響。日前大愛感恩科技藉紐約分會回台尋根的因緣,邀請濟舵師兄及蕙棻師姐分享經驗,如何及時救災傳遞物資廣結善緣。濟舵師兄解釋桑迪颶風造成約五百公里受災區(約全美三分之一面積),一千七百萬人受影響,八萬戶家庭停電,  證嚴法師慈示在安康富足的國家要戒慎多造福,聚善遠災。桑迪颶風的災難大因緣,接引了更多的人間菩薩,讓愛在美國產生效應。

新澤西南湯姆斯河市市長約瑟夫‧香檳(Joseph Makhandal Champagne),於2012年10月慈濟紐約分會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扮演阿難尊者,因此獲得「阿難市長」稱號。這場演譯的服裝即穿著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讓整場演繹增添莊嚴肅穆之美。去年10月30日,桑迪颶風重創美東,南湯姆斯市全面受災,阿難市長向慈濟求援獲得及時救災援助。由此因緣,2013年2月,阿難市長來到台灣感謝慈濟,並表示對  證嚴法師的景仰皈依慈濟宗門。

濟舵師兄強調在斷水斷電、將近零度的寒凍災區,災民最需要的便是熱食與毛毯,大愛感恩環保毛毯讓災民不只得以保暖,也將感動深深烙印在心中。有位獨居高樓的老太太,身體不便無法走下樓,只能坐在屋裡,穿許多厚外套,外層裹著賑災毛毯,頓時毛毯成為她溫暖的依靠。蕙棻師姐提到發放時,她善用災民排隊等待領現值卡的時間,以身上的大愛感恩環保衣服,向圖說: 濟舵師兄介紹慈濟紐約分會的桑迪救災行動,毀損畫面驚心動魄,救難精神勇猛無畏,跨越種族宗教合作,大愛感恩科技許多同仁在台下感動地頻頻拭淚。災民宣導環保,說明利用回收寶特瓶結合科技續物命的環保人文理念。「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大愛感恩科技每一項產品都是方便法,闡述慈濟愛心化清流,淨化人心的精神。

有位太太說以後要把此次慈濟發放的現值卡留作紀念,教導小孩將來要加入慈濟一起救苦救難,紐約救災的勇猛精進正傳遞慈濟「救災播愛啟迪善念」的菩薩精神,平日富裕生活的美國人,從未想過天災的力量可將處在天堂的幸福人帶入如地獄的處境。為了加深災民對慈濟印象,紐約分會於感恩節時於基督教堂舉辦聯合祈禱儀式,聚集不同種族群的人,為他們講解慈濟人文竹筒歲月的故事,一點一滴跨越國界種植善根。同時,許多不同國籍的移民因受慈濟精神感動而現場決志加入志工行列,濟舵師兄領導志工團隊,用心栽培他們講解竹筒歲月的故事及現值卡,讓救災活動跨越語言與宗教限制,慈濟法脈超越國別、宗教與種族,在基督的殿堂溫暖每個人心。

「走到最前,做到最後」這是濟舵師兄秉持的信念。不管是將來短中長期的計畫,還是人間菩薩大招生,慈濟國際組織都要深耕社區,推廣國際。而大愛感恩科技就是全世界前鋒隊的後盾,在背後推動環保理念及慈濟人文精神,透過產品和毛毯傳遞愛到每個人手中。「要救世,就要做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圖說:  蕙棻師姐(後排右一)說明利用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再生織品,為全美災民傳遞環保人文精神,將感恩地球落實在生活中,成為推廣慈濟精神的典範。環保」大愛感恩科技肩負推廣環保人文的使命,合心協力研究產品及推廣人文,把感恩、尊重、愛散播到世界各地,與地球共生息。

Read more

週二, 09 四月 2013

正面思考好習慣 點亮美好人生路

圖說:謝麗華主任以幽默、開朗、積極、熱忱的特質,站在台前口若懸河地分享她的教育觀點,以及她對慈濟的感動與認同,感染在座每位同仁。由於大愛感恩科技力挺慈濟教育志業,以職志合一為目標,正計劃與慈濟技術學院結合環保人文企業公益平台,達成產學建教合作的共識,讓慈濟學子有機會將學校所學之理念轉化為環保實作經驗。日前,特別邀請慈濟技術學院人文室謝麗華主任,「以好習慣創造好人生」主題展開一場展精湛生動的人文教育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謝麗華主任,擁有專業法律背景,過去任職校長,為慈濟精神所感召跟隨上人腳步,隻身從馬來西亞來到台灣,從校長身分變為教職人員,從國語「不輪轉」到一口標準國語。謝麗華主任以幽默、開朗、積極、熱忱的特質,站在台前口若懸河地分享她的教育觀點,以及她對慈濟的感動與認同,感染在座每位同仁。

謝麗華主任以「我是誰」為開頭,引導同仁思考「習慣」可以是益友,也可以是損友。強調「要有效地改變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先改變我們的認知」。人往往會以自己主觀的意見去看待每件事情,一旦受主觀意識左右,便會看不見事情的另一面。凡事都有兩種看法,但選擇正面的那一個才是正確的人生觀。如何去選擇正面,最主要是要廣納建言,不要心存偏見,不要把不同的意見當成壞事。試著從更開放的角度,拋棄成見,去理解不同的觀點。

謝麗華主任在座談中不時與同仁互動熱絡,更以角色扮演深入領略「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一個人的表達」、「態度決定高度」,學習以不同角度思考事情。在事件發生的當下,記住,你可以冷靜思考,選擇適合的反應。短短一個半小時的分享,卻帶給同仁們無限大的收穫。最後謝麗華主任以「三C」-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來勉勵同仁。期許同仁們尊重彼此的差異、加強彼此的優點、彌補彼此的缺點,更教導同仁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顆快樂的種子,但這顆種子能不能發芽取決在自己手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凡事屏除已見,選擇冷靜思考來處理事情,心無罣礙,所有煩惱困惑必能迎刃而解。

在這個挫折叢生的年代,往往一個負面情緒就會繁衍出更多會問題。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心無法沉澱下來,慢慢的負面思考就會演變成習慣。正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只要把心沉靜下來,心中的湖水自然會變的清澈,困擾自然也就消失不見,如同 證嚴法師慈示:「心平,路就平;心寬,路就寬」,「幸福來自心的快樂,而非身體的享受」,當每個人皆能心寬念純,這世界必能平安祥和。

Read more

導正心念挽狂瀾

恆持一念心,在彰化埔鹽鄉的「施纓鋒」,研究所畢業後,返鄉務農,承接父親的家業,而在2003年,無意間收看大愛台,開始做環保,一開始還被認為是頭腦有問題,但十年來,他依舊以誠懇的態度,堅持行孝、行善。

Read more

走出家門開心門 銀髮志工樂環保

七十多歲的葉清海每天早上八點,都會準時出現在高雄岡山環保站,實際上,老先生都是自己搭四十分鐘的公車,從大湖到岡山做環保!獨居的葉清海說,自己在簡陋的平房中,其實心情很不快樂,出來做環保,可以認識朋友、獲得關愛,還能讓自己有所付出,活得更有意義!

Read more

週一, 08 四月 2013

請跟著我! 母女齊心同行耕福田

一對病痛母女,互相扶持行善的故事!台中市的「陳淑嬈」,罹患先天性白內障,視力微弱,沒辦法開車騎車,單獨出門,媽媽「林爽瑂」的右腳骨折,行動不方便,這對母女在病痛中,想出了一起做環保志工的方法,就是由媽媽駕駛電動車,載著女兒去環保站,女兒無法勝任的細部回收工作,由媽媽代替女兒的雙眼來做,但是需要走動搬回收籃的時候,則是由女兒代替媽媽的雙腳來做,母女倆,互相補位,圓滿環保工作。

Read more

病痛不阻道心 做環保愛護大地

環保志工郭松葉阿嬤,今年七十二歲,投入環保將近二十年,不識字的她卻能把上人說過的話牢牢記在心裏,上人怎麼說她就怎麼做,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郭松葉在家裏設了一個環保點,鄰居有回收的資源就會送來她家,她也會騎著三輪車出去收回收。住家附近菜園也是她的福田,她種的菜從來不賣,好一點的就拿到環保站或大愛幼兒園,自己總是留不好的來吃。近年來她的膝蓋關節退化,酸痛嚴重,必須靠著施打玻尿酸止痛,但是她仍沒有停止志工工作,靠護膝忍痛,也要做到最後一口氣。

Read more

卓越中堅優企業 環保科技成楷模

圖說: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國際商情雜誌編刊組蕭組長 鳳岐(中)和記者 許世涵(左)前往大愛感恩科技進行採訪。為表彰具有卓越表現之中堅企業,由經濟部工業局執行的經濟部101年度「卓越中堅企業」於去年辦理遴選,並予以公開表揚,以期引領企業提升技術專精、創造台灣產業成長新動能及提供國內優質工作機會。在入圍名單中,大愛感恩科技是唯一以環保紡織品入圍的企業體。相較於其他入圍企業以電子科技類居多,外貿協會欲進一步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與在環保科技上的突破,市場研究處國際商情雜誌編刊組蕭組長鳳岐和記者許世涵來訪。

在短短兩個小時的訪談中,從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如何推廣到落實節能減碳的永續經營等,記者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品牌價值及願景以及對於市場上的反應皆產生無比的好奇。在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 李鼎銘的解說下,由原本只是單純的採訪,最後反而帶著滿滿的感動離開。貿協蕭組長動容地說:「沒有想到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將資源再生產品發揮得這麼淋淋盡致,從源頭到成品,每一階段都能徹底貫徹誠信原則。」陪同的許記者也說:「了不起,太令人訝異了!看到一個夢想的突破到實現,真的很令人感動。」

大愛感恩科技期許能能帶給社會一股祥和清流,發揚人性美善的一面,將環保理念推廣至社會甚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堅持環保人文與「轉善機為商機的環保永續推廣」,更符合中堅企業所肯定與推廣的範疇,大愛感恩科技除具適當規模,不斷於基礎技術紮實外,更在環保品牌這個專業的領域中具有獨特性的人文,大愛感恩科技也將持續鞭策自己,期待樹立為全世界環保紡織與永續品牌的典範。

Read more

罹癌重生善循環 投入環保愛地球

遇見慈濟,人生轉念。台中市環保志工李添枝今年57歲,年輕時是鐵工廠的老闆,生意做得很好,但也因此常應酬,抽菸、喝酒、吃檳榔樣樣來,不料五年前卻罹患口腔癌,檢查後已經是第三期,他到台中慈濟醫院開刀治療,化療期間,師兄師姊鼓勵陪伴,之後他就開始加入環保志工行列,三年多來幾乎全年無休,非常認真,他說以前只知道追求自己的利益,現在他學會付出,獲得更多。

Read more

接觸佛法轉念 投入志工歡喜付出

做環保讓許多老菩薩們覺得越做越健康,在嘉義有位慈濟志工洪楊興,做環保更撫平她內心傷痛,年輕時先生外遇,還對她拳打腳踢,這樣的婚姻讓她曾想結束生命,直到接觸佛法與慈濟,讓她開始轉念,不再埋怨過日。

Read more

環保菩薩身示教 退而不休勤分類

南投環保回收站裡,黃中定師兄手腳很快,塑膠寶特瓶,鋁罐,紙類仔細分類,他天天來這裡報到,就跟上班一樣準時,他回憶當初會來做環保志工,是因為受到過世的宋麗真師姊影響。
Read more

週日, 07 四月 2013

不畏病苦磨難 環保菩薩精進行

在新北市板橋大觀區,有一位環保志工周素娥,因為環保做得勤快認真,讓左右鄰居深受感動,知道她回收資源是為了做善事,所以都把資源留給她做回收。其實周素娥六十五歲,一身病痛,但她做環保六年了,覺得自己有做精神才好、才有福氣。

Read more

志工慧心巧手 回收素材製塑膠花

慈濟志工總是能讓垃圾變黃金!台中市向上環保站的志工們,閒暇之餘,總會利用回收來的一些塑膠袋、打包帶,製作出一朵朵漂亮的塑膠花、書籤,大家許願要製作一千朵的塑膠花,在母親節時當成送給會眾的結緣品。志工將廢物再利用,製作成塑膠花,垃圾變黃金,也順便和附近民眾結緣,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Read more

週六, 06 四月 2013

銀樓老闆娘 樂在環保帶動鄰里

在馬來西亞,有一位環保志工林美珠,環保精神落實生活很徹底。

除了會回收雨水來清洗東西、騎自行車、用廚餘當植物種植的肥料,撿拾回收物更是每天清晨就開始不間斷的工作。

Read more

週五, 05 四月 2013

堅定信念落實環保 展現智慧巧思

一公斤的垃圾袋,回收金是台幣三塊錢,但,總好過被當成垃圾浪費!!這個心念,是馬來西亞環保志工林美珠,她落實環保的信念!!所以,回收來的塑膠袋,她都會用雨水來清洗乾淨,另外,廚餘,她當成植物的肥料!!有智慧的回收方式,帶動好多人,加入環保的行列!!

微冷的清晨下著雨,環保志工林美珠一如往常摸黑起身,順手拿起水桶到外頭接雨水,每天這時候,林美珠就會到菜市場買菜 撿回收物。

環保志工林美珠:「會做環保是因為知道這些資源,賣了可以去幫助那些不幸的人,所以就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反正你丟掉也是垃圾」

在菜市場撿魚販丟棄的塑膠袋,拿回來之後,林美珠會用雨水清洗 曬乾才賣,雖然一公斤的塑膠袋只能換台幣三元,但總好過當垃圾浪費。

環保志工林美珠:「這些袋子是在菜市場裝魚的,裝魚不是很臭嗎,對啊 是很臭啊,但是他們都沒有回收,味道真的很重」

就算清洗過程耗時繁瑣,林美珠也很堅持,身為金店老闆,林美珠從不覺得做資源回收,還有身分地位的顧慮,讓原本反對的另一半也很感動。

林美珠的先生 謝福麟:「我們覺得骯髒,在垃圾堆裡一直收拾這些東西,一半也是顧慮身分,感覺怎麼去做這個這樣子,但做了之後會有滿足感,好像做了一件好事,得到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志工 李桂虹:「為什麼妳會想要跟著她的腳步,覺得很感動,覺得她為我們付出很多,而且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救地球 做環保。」

就是有一呼百應的力量,因為林美珠認真勤勞的身影,很多人看在眼裡,甘願跟著她做,透過做環保不只淨化大地,也洗滌人們心靈的塵垢。(2013.04.05)
Read more

週三, 03 四月 2013

台灣精品展實力 環保織品綻光彩

第21屆台灣精品獎表揚大會上,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從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 王志剛手中接獲「台灣精品獎」的證書。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辦理之台灣精品選拔,今年已邁入第21屆,經過審查委員依照「研發」、「設計」、「品質」、「行銷」及「台灣產製」(M.I.T.)五大審查項目進行評選,旨在展現台灣品牌的「創新價值」。「第21屆台灣精品獎表揚大會」於4月2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此獎是台灣人心目中首驅精品的最高榮耀,獲獎產品即為代表台灣推上國際舞台的優質形象精品。

大愛感恩科技繼去年「大愛衫」得到「台灣精品獎」後,今年再度榮獲「台灣精品獎」的殊榮,在精質且嚴格的標準下脫穎而出,更不遑虛讓地囊括六項系列與15件產品獲獎,今年不論在質化與量化上皆有亮眼的表現,參與競爭的紡織業界者中,以大愛環保品牌獲獎商品最多元也最多量的廠家,以甫獲台灣精品獎的【中國服飾傳薪系列】為例,設計理念便充分展現台灣品牌的「創新價值」與「環保精神」,其中設計師更以『甕』為靈感(『甕』早期為台灣女性醃製蔬果的器皿) 藉由『甕』的外型傳達『儉樸』與『續物命、造福慧』的意涵,秉持推廣心靈與環保的教育理念,讓更多人了解環保人文衣著的重要性,矢志將「環保.科技.人文.回饋」的品牌價值發展成為全球的環保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原料除結合科技製成再生原料,讓物品重獲新生,每件產品背後都有環保菩薩無私奉獻感人故事,並賦予產品豐富的人文生命,代表著台灣愛心環保的軟實力,大愛感恩董事長黃華德表示:「能夠有這麼多產品獲得肯定,除了是因為大愛感恩科技徹底的落實 證嚴法師 『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前端有眾多的環保菩薩與愛心廠商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們一定要將此環保愛心的產品,藉大愛環保品牌,推廣落實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清淨在源頭,環保精緻化」的理念,積極推動「環保商品,生活取代」的綠色消費觀念,真正做到節能減碳、永續環境、珍愛地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今年共有6個系列、15項產品(環保動物毛毯污染系列、灰色環保毛毯、Cute Baby環保嬰兒禮盒、中國服飾傳薪系列、刷毛大衣淨心系列、超細纖維機能毛毯禮盒)獲獎,也是紡織業界中環保品牌的典範。

Read more

週二, 02 四月 2013

綠色品牌大調查 環保人文受肯定

圖說:《數位時代》雜誌長期關注並報導綠色相關議題,今年再度舉辦第四屆「綠色品牌大調查」,持續發掘更多品牌中的綠色價值。《數位時代》雜誌長期關注綠色相關議題,今年舉辦第四屆「綠色品牌大調查」,持續發掘更多品牌中的綠色價值。以「綠色產品/服務」、「綠色政策與執行」、「綠色信譽」三大面向進行評選。同時透過專家評選及網友投票的方式,選出十大類別的頂尖環保企業以及綠色城市,並於2013年3月29日舉行十大產業30強的綠色企業與三大綠色城市的頒獎典禮。

此次獲獎的綠色企業,皆是各領域知名的品牌,而日常生活類入選品牌如IKEA、寶僑、舒潔等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日常用品品牌,大愛感恩科技今年以中小企業的黑馬之姿,首度進榜便拿下日常生活類的特優獎,對我們環保人文價值與實踐給予最大的肯定,環保署長 沈世宏並特別前來頒獎。評審之一的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企業永續組長張家淵說:「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回收寶特瓶結合紡織科技做成各式環保織品,讓綠色精神能持續深入人們的生活中,透過生活的體驗,大家都能了解綠生活的意義。」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以中小企業的黑馬之姿,首度進榜便拿下日常生活類的特優獎,相當於此類別的第三名,對我們環保人文價值與實踐給予最大的肯定,環保署長 沈世宏(右二)特別前來頒獎,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伯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參與受獎。大愛感恩科技在被告知獲得入選日常用品類綠色品牌時,《數位時代》雜誌的記者即拜訪了大愛感恩科技並進行採訪。「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從減廢邁向零廢,使產品於生命週期裏,從原料、設計、到生產與回收的過程中降低能源的耗用與對環境的衝擊。」大愛感恩研發同仁 意容師姐再次補充說明:「這無非是希望讓大家於日常生活中貫徹節能減碳。」記者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回收寶特瓶再生環保紡織品的技術與背景,以及如何開發許多MIT產品、如何整合上中下游的協力廠商、同時通過綠色商品標章與第三方國際認證的綠色行動力,以及對環保人文推廣不遺餘力皆感到相當驚訝與認同,也讚譽大愛感恩科技致力推廣環保再生產品,以及串聯紡織業、環保業與國內外消費者所做的貢獻,並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感到佩服與肯定。

Read more

週一, 01 四月 2013

慈濟志業齊協力 落實品牌生命力

圖說:大愛電視台同仁以自身對環保織品的護持,進而成為最佳的代言人,覺醒年代主持人靳秀麗師姊所呈現的服儀人文之美,正是今年度甫榮獲台灣精品獎的作品「傳薪-甕系列作品」(節錄自大愛節目: 覺醒年代)。慈濟宣導「心寬念純」正是要以戒慎虔誠的心,回歸人性中的善良,回復到大同時代知禮守禮的祥和社會。  證嚴法師慈示:「禮就是理」「若想知道社會的變遷,只要看大眾的穿著就能知道,如果希望社會很純真、樸素、端正,就要從個人的形象、穿著來表達,因此個人的禮節儀容很重要。」

2013年大愛感恩科技正進行一項產品生命力活泉掘井工程,除了將品牌的核心價值與人文生命由內而外彰顯出來,更積極規劃客製需求的環保「環保心禮盒」,讓環保人文的清流之泉,推己及人,傳薪愛心匯萬里。目前慈濟志業體共襄盛舉推廣環保守護大地,更以實際行動支持,將環保徹底落實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與職場中。

長期以來,大愛感恩科技肩負推廣環保人文的使命,不僅要教育人們環保的重要性,在積極推廣環保紡織品之餘,更大力宣導產品牌背後的人文意涵,其中與人文志業達成相互的合作,正是希冀透過「服儀的人文之美」與「環保人文禮品」,讓行、住、坐、臥間,一切克己復禮,端正人心並回覆純樸社會風氣,回歸禮儀社會。

媒體傳播力量是非常深遠的,大愛電視台同仁們更以自身對環保織品的護持,進圖說:大愛台現有的制服將以大愛感恩環保產品置換,徹底落實以環保紡織品替代生活必需品。而成為最佳的代言人,人文志業中心的制服將置換為大愛感恩的環保服飾,徹底落實「環保織品,生活取代」的觀念。今年新春節目「點亮心燈大願行」,以及覺醒年代主持人所呈現的服儀人文之美,正是今年度甫榮獲台灣精品獎的「傳薪-甕系列」作品,藉此傳達惜福、儉約、克己復禮的人文穿著,讓更多人了解環保人文衣著的重要性,號召更多人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攜手做環保。更重要的是要鼓勵眾人以實際的行動,把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

Read more

發酵作堆肥!種出可口營養蔬菜

木柵焚化爐將收來的生食廚餘,發酵做成堆肥,每個月生產40到50噸,不只開放民眾免費索取,焚化廠員工也用這種堆肥,在場區閒置空間開闢菜園,結果種出來萵苣、高麗菜、小黃瓜等蔬菜都又營養又可口。

Read more

人間菩提-願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世世常行菩薩道
Vowing to Walk the Bodhisattva Path Life after Lif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