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山」環保點 分類資源護山水


新加坡中南部的「河水山」,現在集合式住宅林立,2012年慈濟志工開始設立日間環保點,帶動居民每周四分類回收資源。雖然上班族無法親身投入,但也都習慣在出門時順手把家裡收集的帶下來;環保志工則在慈濟人的帶動下,學會如何分類。 

「河水山」曾經是新加坡人口最稠密的木屋區,如今集合式住宅林立。不過,人情味依舊在,尤其是慈濟所設立的日間環保點。 

居民 於藍雅:「因為平時那裡有看到你們,橫條幅那樣子,我覺得,東西自己用不到的話,要不然就會扔掉,就很浪費。」 

居民:「(資源)我就不用丟掉,拿來嘛,也不是很遠嘛,走來嘛。」 

每逢星期四,不論上班族、或家庭主婦,出門前都會順手把資源帶來,有些居民還會在家裡先分類,如此的默契,是志工四年來不斷呼籲的成效。 

居民 黎亞明:「起初就是堆在一起,來到這邊才分開,麗卿師姊要我們,這些薄的、厚的、礦泉水、汽水罐,不要參(放在一起)。」 

環保點的推手劉麗卿,早期在菜市場和運動地點,呼籲大家來幫忙。鄰居阿發,雖然有先天智能障礙,花了好幾年學習疊報紙,不過劉麗卿依然充滿耐心。 

慈濟志工 劉麗卿:「我們不要放棄他,還是繼續叫他做,(就是做好事的機會嗎),嗯,做好事的機會。」 

張麗雲,則因為比較熟悉街坊鄰居,所以負責逐層巡視、並協助老人家運送回收資源。 

居民 張麗雲:「我認為還不錯,就當作運動,反正家庭主婦,時間比較多一點,老實講啦,就下來幫忙,越做越開心,一個多鐘頭而已嘛。」 

86歲的黃玉梅,腳力不夠、但仍然風雨無阻,因為這裡讓她不孤單。 

環保志工 黃玉梅:「自己就發點心願,好好保護地球,也做一點,自己能夠做多少就多少。」

這群超過五十歲的環保志工,善用小小空地,大家一起用雙手來守護環境,疼惜大地資源。 

李嘉儀 戴小慶 新加坡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