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關懷入鄰里 溫馨扶助暖人心


圖說:四月九日一早,家住在文山區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呂怡德與當區慈濟人,因為落實社區訪視關懷,同時也陪伴新發意培訓學員實際參與訪視,一行人準備了打掃工具,一同前往關懷一位視障的林先生。(照片:大愛台影像)慈善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起源,回顧起半世紀以前 證嚴法師在一無所有、經濟最拮据的苦修起點,本著 印順長老「為佛教、為眾生」的師訓,因為一念慈悲心、不忍眾生苦,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再加上與早期一起清修的精舍師父們縫製嬰兒鞋開始,所積攢下來的微薄經費,成立了慈濟佛教克難功德會,開始了慈善濟貧的工作, 證嚴上人的這一念慈悲之心,感動了無數的慈濟人,也一起投入了慈善濟貧的工作。

四月九日一早,家住在文山區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呂怡德與當區慈濟人,因為落實社區訪視關懷,同時也陪伴新發意培訓學員實際參與訪視,一行人準備了打掃工具,一同前往關懷一位視障的林先生。林先生患有夜盲症長達十年,眼睛幾乎看不見,生活上許多細節必須要靠人幫忙,別說是打掃住家環境,連撥一通電話,都要一個一個按鍵撥聽才能慢慢打得通,再加上多年前子女雙雙往生,生活倍感孤獨無助,幸好有人提報里長、再加上慈濟人前來的關懷陪伴,林先生頓時才有了依靠。

一顆顆斗大的汗珠不停地冒出,在簡陋鐵皮屋下,身穿藍天藍褲的慈濟人仔細的擦拭著每個細節,從客廳的桌椅、電風扇、飲水機、廚房流理臺,一直到戶外的陽臺地板,就連廁所的馬桶也都用心清掃;小小的空間裡獨自一人的林先生,因為有慈濟志工的來訪,家中頓時熱鬧了起來,對林先生來說,有慈濟人的陪伴關懷,讓他的心靈溫暖而喜悅。

台北市文山區萬興里的里長 詹晉鑒談到:「雖然說案主跟一個弟弟相依為命,但是住在這個鐵皮屋裡面,其實大多數時間都只有他一個人,有時候來看他的時候,他講一講,眼淚還會掉下來,會覺得他非常非常孤單,生活比較無助。」林先生感恩的說:「有時候我們聊天在講話,才不會憂鬱症、胸悶,或是覺得哪裡不舒服。」

稟持著克苦、克難、克勤、克儉精神的慈濟功德會,總是在自己經濟匱乏不足的情況下,仍不忘慈善救濟,來幫助社會上最貧困無助的弱勢家庭,不僅僅為別人昇起了一把溫暖的火,同時,也點亮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時至半世紀以後的今日,雖然慈濟已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發展到受到世界肯定的國際NGO組織,但是,這一份慈悲為懷的救濟精神仍然不變,至今全台慈濟的長期關懷戶,已超過九萬戶以上,成為台灣社會一股溫暖而安定的重要民間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文山區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