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8 四月 2016

2016,04/28 岡山榮董來訪

【對象】岡山榮董聯誼會
【時間】2016年4月28日(四)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60429-3-1.jpg20160429-3-2.jpg 
Read more

2016,04/28 美國白宮使節來訪

【對象】美國白宮使節
【時間】2016年4月28日(四)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美國總統獻祝福 宗教司主任來台
20160429-4-1.jpg20160429-4-2.jpg
Read more

台南 郭家興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61-6_01_0428.jpg不論你做什麼,心就是要專一,你若專一你才會成功。都知道做農不會富,但我們知道人不必富有,單純生活就好。 Read more

週三, 27 四月 2016

風災襲滿目瘡痍 走訪災戶送溫暖


台南震後災區仍有許多待重建的地方、待膚慰陪伴的鄉親。慈濟志工持續關懷受災鄉親,提供及時適切的幫助也舉辦祈福活動,安定人心。而在菲律賓的慈濟人,不怕路途遙遠,多次前往茉莉颱風重創的災區,進行物資糧食發放工作,也鼓勵災民重新站立。證嚴上人在今天(02/25)志工早會開示,愛的能量不只是消極的救災同時是積極的努力這是我們幫助人救人最大的良能;有形物資付出無形精神的勉勵互相支持讓社會真正的祥和。 


去年十二月,茉莉颱風侵襲菲律賓,慈濟志工多次前往災區,歷經長途車程,進行勘災,物資及糧食發放,更數次提供洋蔥種子,期待農作物能順利收成,讓災民恢復自立更生的生活。 

證嚴 上人開示:「慈濟人,不惜路遙遠,還是為了當地苦難人,還再去付出,因為這都是愛的能量,不只是消極的救災,同時是積極的努力,這就是我們幫助救人的,最大的良能。」 

南台灣的強震在台南玉井地區也傳出災情,慈濟志工在災後訪查中,遇到許多老人家,已經不敢上樓到房間睡覺,勉強睡在一樓地板。慈濟人趕緊送上福慧床,也安慰關懷,希望長輩能睡的安穩。 

證嚴 上人開示:「慈濟人不只是繼續去了解災後的疾苦,還要不斷去膚慰付出,有形物資付出,無形的精神理念的勉勵,很令人感動,愛就是要互相的勉勵,互相支持,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的祥和。」 

不只用愛的行動,關懷災民及投入救災的警義消人員,慈濟志工也陸續舉辦多場安心祈福會,期盼用虔誠的心念,撫平恐懼與不安,帶來更多感恩與祝福。 

趙又瑩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不分貧病老弱 人人歡喜做環保


社區清淨道場,那就是環保站,老人在這裡找到生活重心,小朋友在這裡學會知足,更有社區鄰里之間,因為有了環保站,而有了情感的潤滑劑 投入環保的每一雙,都是大地的推手。 


慈濟推動環保,在各地成立環保教育站,除了慈濟人投入之外,還有來自社會各角落人士,不分男女老少、健康或身障、貧窮或富貴,大家一起來為地球盡心力。人人不怕髒、不怕累,做回收、做分類,許多人在環保站裡,找到朋友、找到生活的重心,也找到生命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一雙雙為環保付出的手,一天天清淨了大地。 

環保站裡,每一個身影,每一雙手,時時刻刻呵護大地,就算只有一隻手,也希望能夠付出。 

58歲的許銘城,原本從事小吃業,十年前,右手遭製湯圓機器捲入,傷重截肢,心情大受打擊,在慈濟志工鼓勵下,走出家門做環保。 

慈濟志工許銘城:「在這邊做,大家都比較快樂,也比較有話聊,感覺比較受到人家尊重。」 

許銘城的心,變得開朗,他也曾跟著志工訪視其他身障弱勢,感到自己還算幸福。 

慈濟志工許銘城:「覺得自己身體還健康,已經比他們還有福氣,身體健康有辦法做,就盡量做。」 

環保志工洪林金枝:「我做環保做二十多年有囉,越做越喜歡做。」 

88歲的洪林金枝:「熟練的拆掉寶特瓶瓶蓋,她說,做環保是愛地球,也是為自己,因為生活有個目標,身體又能每天勞動,她感覺更健康。 

環保志工洪林金枝:「第一,身體健康,這個回收要來做,才不會浪費,這個回收拿來做,可以再製成其他東西,做環保還能做成很多東西。」 

環保小志工 林明善:「(你來這裡做什麼)做環保,(怎麼做)把回收分類。」 

環保志工 李淑玲:「很有教育意義啊,從小從現在就讓他們,建立起這種,環保愛地球的觀念。」 

慈濟志工陳琬愉,帶著兩個媳婦,三個孫子孫女,一家三代來做環保,愛護地球之餘,也是透過身體力行,給予孩子正面的環境教育。 

慈濟志工 陳琬愉:「把他帶來這裡接觸,接觸這個環境,然後薰陶一下,他們也很歡喜做啦。」 

環保志工 柯臻穎:「小朋友讓他提早接觸環保,我覺得很好。」 

慈濟環保站不只做環保,也讓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許多環保志工都說,在這裡,交到好朋友,生活也更充實有目標。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彭懷真:「志工的當中,它是一個網絡,它是一個人際的組合,而且這個組合當中,大家彼此沒有什麼權力,沒什麼利益,也無須爭奪什麼 ,就是在一個分享的過程當中,一起做很有意義的事情。」 

最美的雙手,呵護大地,人人做環保,讓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更美麗。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信心堅定,環保照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採訪撰稿 張桂端 
攝影剪輯 廖學信 
配音志工 徐筱明 Read more

經營變革挑戰 首在創新思維

圖說:近年來,全球紡織業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的範疇。結合電子科技、資訊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是台灣的優勢。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政策,一般大眾相對陌生,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  (攝影:曹書豪)近年來,全球紡織、成衣業的主流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與流行性的範疇來發展。結合電子科技、資訊軟體等相關元件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更是我們台灣的優勢。上述的基本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與接踵而來的區域經濟市場整合的種種新政策,這一點一般大眾就相對比較陌生、而不知所措了。有關這一連串的議題,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很榮幸邀請到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分析。

洪老師的分享,首先以一個他實際輔導的J公司個案研討分析為起點,這家原先以百分之百轉開信用狀 (Back-to-Back LC) 貿易為主的企業,為因應國際買主要求,轉型成為30%委外、70%自製後,出現虧損。經洪老師診斷:原本委外廠商所應負擔的風險,全部變成J公司吸收,在管理思維照舊、企業體質未改變、營運人才能力未相對提升的情況下,難怪經營出狀況。因此綜觀台灣成衣業赴海外設廠佈局,除了關稅考量與逐漸消除的配額限制,宏觀世界經濟區域整合的政策發展,包括設廠他國的在地政經局勢與文化尊重,這一些綜合的因素考量,都是紡織成衣業界所需要不斷面對的考量與挑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增進企業的高成長與創新價值,創造發展出全新產品與製作技術來區隔市場的經營策略,已是企業發展、創造卓越的不二法門。

圖說:近年來,全球紡織業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的範疇。結合電子科技、資訊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是台灣的優勢。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政策,一般大眾相對陌生,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  (攝影:曹書豪)有關『環保再生』的應用,洪老師分享回饋,以大愛感恩科技為例,若透過環保纖維紗線的特性加上除臭、抗菌、防螨的機能性來大量做成口罩,結合慈濟醫療體系「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宣導推廣,應可以快速將『健康』與『環保』的觀念,大量深植人心。此外,面對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若與手機大廠異業結盟合作,為他們設計不同款式的手機護套配件,不僅可以為手機大廠創造環保綠化的企業形象,同時,若透過禮贈品/伴手禮等方案,更可以帶動大量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用戶,重視環保的議題。同時,洪老師也善意提醒在大量生產所造成的碳排放量與環境汙染的問題 (產品被要求 foot print 揭露) …等等的議題,將來也勢必會是相關產業被嚴格制衡與環保規範的新挑戰。

『藉力使力』讓大家開始轉化環保再生織品的使用,尤其是時下的年輕人;另外,面對地震頻傳與土壤液化的國安問題,洪老師更建議,若善用號稱千年不化的環保再生聚酯纖維,研發『地工織布』技術來用於建築地基防震、防止土壤液化或是大型公共建築強化耐震的用途,這不僅用量大,更可以對整體環境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透過演講的因緣,洪老師接著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與研發實驗室,洪老師高度肯定公司對於愛護環境、落實環保的貢獻,將原本造成大地負載的廢棄塑料瓶,轉化成為有用的日常生活織品,還做成賑災毛毯與慈悲科技系列的產品,延伸成為救人的裝備、化為大用。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經營變革挑戰 首在創新思維

圖說:近年來,全球紡織業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的範疇。結合電子科技、資訊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是台灣的優勢。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政策,一般大眾相對陌生,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  (攝影:曹書豪)近年來,全球紡織、成衣業的主流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與流行性的範疇來發展。結合電子科技、資訊軟體等相關元件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更是我們台灣的優勢。上述的基本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與接踵而來的區域經濟市場整合的種種新政策,這一點一般大眾就相對比較陌生、而不知所措了。有關這一連串的議題,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很榮幸邀請到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分析。

洪老師的分享,首先以一個他實際輔導的J公司個案研討分析為起點,這家原先以百分之百轉開信用狀 (Back-to-Back LC) 貿易為主的企業,為因應國際買主要求,轉型成為30%委外、70%自製後,出現虧損。經洪老師診斷:原本委外廠商所應負擔的風險,全部變成J公司吸收,在管理思維照舊、企業體質未改變、營運人才能力未相對提升的情況下,難怪經營出狀況。因此綜觀台灣成衣業赴海外設廠佈局,除了關稅考量與逐漸消除的配額限制,宏觀世界經濟區域整合的政策發展,包括設廠他國的在地政經局勢與文化尊重,這一些綜合的因素考量,都是紡織成衣業界所需要不斷面對的考量與挑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增進企業的高成長與創新價值,創造發展出全新產品與製作技術來區隔市場的經營策略,已是企業發展、創造卓越的不二法門。

圖說:近年來,全球紡織業發展趨勢,多是往功能性、科技化的範疇。結合電子科技、資訊所研發創新的智慧衣,是台灣的優勢。發展方向,業界可能都還有基本的概念,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政策,一般大眾相對陌生,於4月25日大愛感恩的週會人文講座,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洪森安老師,來為大家進行專業的演講。  (攝影:曹書豪)有關『環保再生』的應用,洪老師分享回饋,以大愛感恩科技為例,若透過環保纖維紗線的特性加上除臭、抗菌、防螨的機能性來大量做成口罩,結合慈濟醫療體系「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宣導推廣,應可以快速將『健康』與『環保』的觀念,大量深植人心。此外,面對人手一機的智慧型手機,若與手機大廠異業結盟合作,為他們設計不同款式的手機護套配件,不僅可以為手機大廠創造環保綠化的企業形象,同時,若透過禮贈品/伴手禮等方案,更可以帶動大量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用戶,重視環保的議題。同時,洪老師也善意提醒在大量生產所造成的碳排放量與環境汙染的問題 (產品被要求 foot print 揭露) …等等的議題,將來也勢必會是相關產業被嚴格制衡與環保規範的新挑戰。

『藉力使力』讓大家開始轉化環保再生織品的使用,尤其是時下的年輕人;另外,面對地震頻傳與土壤液化的國安問題,洪老師更建議,若善用號稱千年不化的環保再生聚酯纖維,研發『地工織布』技術來用於建築地基防震、防止土壤液化或是大型公共建築強化耐震的用途,這不僅用量大,更可以對整體環境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透過演講的因緣,洪老師接著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低碳人文概念館與研發實驗室,洪老師高度肯定公司對於愛護環境、落實環保的貢獻,將原本造成大地負載的廢棄塑料瓶,轉化成為有用的日常生活織品,還做成賑災毛毯與慈悲科技系列的產品,延伸成為救人的裝備、化為大用。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