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呼喚海地 活出生命熱力

圖說:第52屆十大傑出青年、美國慈青學長、慈濟志工,陳珞韶師姊,應邀到大愛感恩科技人文講座,分享她到衣索匹亞、海地當國際志工的故事。 (攝影者:曹書豪)二十多歲的你,能為世界做些什麼?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是否該站出來?「自己過得好,更要盡力幫助他人。」今日大愛感恩科技的人文講座,特別邀請到52屆十大傑出青年、慈青學長 陳珞韶師姊分享她於衣索匹亞、海地當國際志工的故事。珞韶師姊放棄優渥的生活,憑著無畏的大愛,走進被貧窮、疾病、災難蹂躪的衣索匹亞、海地,在霍亂橫行的黑色大地上,陪伴被遺棄的孩子們,忘了膚色、忘了國籍,把自己獻給天下的孤兒,緊緊擁抱受苦的生命,也從中探索生命的本質與價值。『每個孩子都是我生命中的良師,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活在當下」。』珞韶師姊說。

修行要在人群裡,珞韶師姊十二歲就接觸慈濟,十九歲還是慈青身分,便參與國際賑災。很感恩有這些機會付出,遇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不光是幫助她人,更是自己成長。「當初只覺得做一個開心的志工就好了,但最近一直聽 師公上人說: 『來不及』,現在更是要做『勇於承擔』的志工。」自幼移民美國、認為自己中文不好,原本不喜歡演講,但現在更歡喜去做,成為推進自我成長的力量。

圖說:每當跟國外人提到台灣環保,他們都非常讚歎。這是『震撼三部曲』。第一,因為在國外很少有人會願意這樣付出。第二,讚歎有大愛感恩科技將這些回收寶特瓶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織品。第三,這些環保織品更是做為賑災物資,全部盈餘又回饋給慈濟。這真的是一個愛的循環。 (攝影者:曹書豪)「第一次踏進海地,當你看到保麗龍、玻璃罐、塑膠瓶等垃圾遍地,你很難想像這底下是一條河道,當地的人吃喝拉撒都在這裡。」剛開始向當地人推環保真的很困難,因為他們教育程度很低,不理解什麼是『丟垃圾』、什麼是『資源回收』,加上海地政府沒有收垃圾、也沒有工廠可以處理,試過『以工代賑』、寄去他國處理,因成本高這些管道都不可行。所謂:「清淨在源頭。」這過程中讓珞韶師姊學習到要「從最根本解決問題」,告訴海地人民:「雖然沒有系統可以『處理』,但起碼可以做到『減量』。」並開始教育他們少用保麗龍、少買寶特瓶飲料,拿寶特瓶與他們結緣當水壺。為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有一位志工,本身是位藝術家,發揮才能,運用巧思用鐵絲將寶特瓶其編織成一個垃圾桶,這是一個「recycle、reuse」化無用為有用的實例。「當你用心的時候,真正去了解當地,發掘出這樣一個imagical solution。」

圖說:一念愛心或許渺小、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點滴都可能是走向希望的轉折點。有些人迷失方向,卡在自身世界,珞韶師姊希望藉由自身故事啟發他們的善念,影響給更多人,把愛的循環繼續的傳下去。『我心呼喚海地——24歲女孩的探索旅程』作者珞韶師姊為大家簽名。(攝影者:曹書豪)「每當跟國外人提到台灣環保,他們都非常讚歎。」珞韶師姊笑著說,這是『震撼三部曲』。第一,因為在國外很少有人會願意這樣付出,尤其是聽到環保站從早到晚都有菩薩們,不畏髒亂、不支薪水的默默付出,都覺得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珞韶師姊便會向他們解釋:環保站是快樂道場,老菩薩們做環保都很歡喜,運動兼復健、彼此關心陪伴、身心健康無煩惱。第二,讚歎有大愛感恩科技將這些回收寶特瓶製成各式各樣環保織品。第三,這些環保織品更是做為賑災物資,全部盈餘又回饋給慈濟。「這真的是一個愛的循環。」除了介紹環保,藉由這些環保織品,也與很多人結了許多好因緣,現在也很多國外的貴賓來台灣參訪慈濟環保、慈善等整個體系,環保站不只是資源回收,更是個環保教育站,真的是很棒,很感恩 師公上人創造慈濟世界。

一念愛心或許渺小、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點滴都可能是走向希望的轉折點。現在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卡在自身世界,珞韶師姊希望藉由自身故事啟發他們的善念,影響給更多人,把愛的循環繼續的傳下去,更送給大家:「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一念心轉變,事情就會不一樣。更呼籲年輕人,把握學習,開拓視野,找到自己生命熱愛的事情,讓自己慧命增長。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