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7 一月 2015

2015,01/07,濟南沃特佳環保公司參訪

【對象】濟南沃特佳環保公司
【時間】2015年1月7日(三) 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接引善士 清流淨化人心
20150109_4.jpg
Read more

天地失調災禍頻 菩薩心利濟蒼生


愛的能量來自人人付出一己之力,在福建的外海有一個座「崳山島」,是中國大陸十大觀光勝地,人潮旅遊帶來垃圾,慈濟志工在當地帶動環保。面對無常的世間,唯有把握生命,殷勤付出,不論是在肯亞或波士尼亞也都出現大樓倒塌或山崩的意外,證嚴上人在今天(1/6)志工早會開示:「人生苦難偏多,假如人人能懂得世間財是怎麼用,自己能溫飽想到別人飢餓苦,人人用一點點愛,應該苦難人得救機會就多」。

肯亞首都「奈洛比」,上個月才發生大樓倒塌意外,4號又傳出公寓崩塌,初步研判是因為違法增建所造成;而在「波士尼亞」,也發生嚴重山崩,土石淹沒違章建築,貧困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證嚴 上人開示,:「人生苦難偏多,假如我們人人能懂得世間財是怎麼用的,好好的能,自己能溫飽,想到別人的飢餓的苦,人人用一點點的愛,應該苦難人得救機會就多。」

愛心就是最大的財富,在「福建」沿海,有一座「崳山島」,它是中國十大最美麗的海島之一,觀光人潮,也帶來大量垃圾,嚴重汙染環境,慈濟志工在當地推動「資源回收」,人人挑著扁擔做環保。

證嚴 上人開示,:「很佩服的就是這一群環保菩薩,他們在你丟我撿,從海上撈起還有在大地撿,這種愛的能量,你看這樣挑、這樣挑,挑回來就開始要做分類,好在有慈濟在那裡呼籲,所以有一群愛惜大地的菩薩,開始啟動了,愛的能量是大家一起來創造的。」

環保的足跡,也擴及鄰近小島,幾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婆婆、媽媽,穿梭在礁岩上,撿拾回收物,讓這座無人小島,可以恢復原有的風貌。

陳信羽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家庭主婦組隊伍 撿拾塑袋獲支持


桃園市八德區大湳市場裡,攤販留下的塑膠袋,這些垃圾誰來清理呢?過去都是丟到焚化廠,自去年四月起,慈濟志工吳素珠,號召大家一起做環保,將資源回收再利用。

手拿垃圾袋,走進大湳市場,他們,不是要買菜,而是彎腰撿垃圾。臉上掛著笑容,誰也看不出,她曾罹患乳癌。

環保志工 林秋屘絹:「我就這樣想說,要去做,我身體這樣有比較好的話,我就每天來做我就發這念心。」

天空下著雨,連附近87歲的老婆婆,也不畏風雨,主動送來資源。

民眾 吳女士:「沒有啦,我是想說,我家也有就都拿來,這樣就好了不然要怎麼辦,不然我也是丟垃圾車,就把它撿一撿放一放就好。」

上面挑芭樂,下面撿垃圾,去年四月才成立的環保隊,在志工吳素珠的邀約下,天天來大湳市場報到。

慈濟志工 吳素珠:「但是想得很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起初來市場撿的時候,大德和老闆店面的老闆,有的人不認同,都說做生意很忙很忙沒辦法,沒辦法幫你撿怎麼樣。」

如今已受到攤商肯定,有人提供推車,有人送水果結緣。

服飾攤商 劉春嬌:「就感覺說用塑膠袋,有的拖得亂七八糟,我想說我家就有一台推車,拿過來給他們這樣,拖得比較方便,很感動很感恩你們的,大家都很有愛心。」

水果攤商 朱秀美:「我們算小攤商啦,然後在這邊我們有剩下的水果,就給你們師姊,還有時候師兄他們,都滿不錯的相處得很融洽。」

老舊的傳統市場,除了叫賣聲,還有因為環保,互道感恩的聲音。

真善美志工 李美儒 林宏祈 桃園報導

Read more

大愛灑播全球 牛津教授感佩

圖說:John Hoffmire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攝影者:曹書豪)十月底曾前來參與「第三屆慈濟論壇」專題演講『國際慈善組織的理念與治理』的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感佩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遍及全球,不分宗教,族群的愛心,感受到無數的愛與和平。再度來台,希望能把握時間到慈濟各志業親臨參訪。在慈濟基金會文發處褚于嘉師姊的安排下1月6日排定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

一大早,李明瑩師姊與陳意容師姊,便在內湖港墘捷運站等待『搭大眾交通工具、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John Hoffmire教授到來。在步行到公司的路上,John Hoffmire教授對於兩位師姊為何加入大愛感恩、加入多久等,提出了很多問題,因為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

圖說:當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攝影者:曹書豪)明瑩師姊先用簡報向教授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雖短短成立六年,但背後所擁有的人文,環保價值是不可取代的。教授在參觀低碳人文館,摸著環保紡織品時,即說道:「從來沒想過環保織品可以做得如此精緻」,更建議「如果可以與原住民的創意坊做結合,將環保帶入,相信也將因此提升他們的產品品質和價值。」John Hoffmire教授說:「我看見了慈濟志工內心的謙卑和愛心,十分感動,可以感受到 上人的精神和理念,和慈濟愛的力量。」當John Hoffmire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

經由參訪過程及與同仁深入對談,了解到,不同於一般企業僅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環保教育推廣,並以邁向『搖籃到搖籃』的綠色永續發展為目標。誠如教授讚揚,慈濟大愛精神在現世普世價值深具意義,同時,大愛感恩科技是成功的社會企業,不但匯聚『商機』,做到完全回饋,並且創造『善機』,傳播善法、引導人人付出愛心,讓世界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灑播全球 牛津教授感佩

圖說:John Hoffmire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攝影者:曹書豪)十月底曾前來參與「第三屆慈濟論壇」專題演講『國際慈善組織的理念與治理』的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感佩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遍及全球,不分宗教,族群的愛心,感受到無數的愛與和平。再度來台,希望能把握時間到慈濟各志業親臨參訪。在慈濟基金會文發處褚于嘉師姊的安排下1月6日排定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

一大早,李明瑩師姊與陳意容師姊,便在內湖港墘捷運站等待『搭大眾交通工具、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John Hoffmire教授到來。在步行到公司的路上,John Hoffmire教授對於兩位師姊為何加入大愛感恩、加入多久等,提出了很多問題,因為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

圖說:當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攝影者:曹書豪)明瑩師姊先用簡報向教授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雖短短成立六年,但背後所擁有的人文,環保價值是不可取代的。教授在參觀低碳人文館,摸著環保紡織品時,即說道:「從來沒想過環保織品可以做得如此精緻」,更建議「如果可以與原住民的創意坊做結合,將環保帶入,相信也將因此提升他們的產品品質和價值。」John Hoffmire教授說:「我看見了慈濟志工內心的謙卑和愛心,十分感動,可以感受到 上人的精神和理念,和慈濟愛的力量。」當John Hoffmire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

經由參訪過程及與同仁深入對談,了解到,不同於一般企業僅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環保教育推廣,並以邁向『搖籃到搖籃』的綠色永續發展為目標。誠如教授讚揚,慈濟大愛精神在現世普世價值深具意義,同時,大愛感恩科技是成功的社會企業,不但匯聚『商機』,做到完全回饋,並且創造『善機』,傳播善法、引導人人付出愛心,讓世界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