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01 一月 2015

社會企業行動交流 大愛感恩社企亮眼

圖說: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代表了希望。這一場由中小企業處主辦、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執行「社會企業廣宣交流會」探討如何讓青年無限的創意與動能有實踐發揮的空間,還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引導民間企業資源投入,促進社會大眾、公私部門對社會企業相關議題的瞭解。(攝影:主辦單位提供)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代表了希望。如何讓青年無限的『創意與動能』有實踐發揮的空間、還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引導民間企業資源投入,促進社會大眾、公私部門對社會企業相關議題的瞭解,正是這一場「社會企業廣宣交流會」的活動宗旨。台大社會系教授、馮燕政務委員在開場致詞時表示:「2014年為台灣社會企業元年。」我國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之建平台、籌資金、倡育成及調法規等四大策略,是為了建構一個讓社會企業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馮燕政務委員以成立6週年、堪稱台灣社會企業典範之大愛感恩科技為例,希望藉著這些成功社會企業先驅經驗分享,激發出更多的社企明日之星。

活動上午場次安排三位社企實務專家,包含「活水社企開發」陳一強總經理、「國創會」蔡適陽秘書長、「萬泰銀行」魏寶生董事長,就台灣社會企業現況發展、未來挑戰及永續發展方向等進行專題演講。下午活動,邀請8家社企型公司進行營運模式分享,包含: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最近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唯一獲獎之肯定之肯定。(攝影者:虞珊明)● 為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成為打造美好世界的行動引擎,所成立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
 工研院衍生成立的第一個社會企業、把座標定位技術運用到防災救災模式的「究心公益」。
 與各大企業互惠合作、協助偏鄉地區生活物資運輸的「鄰鄉良食」。
 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由藥師發起,提供高齡、行動不便者藥物專送服務的「iHealth」。
 透過文化觀光及生態導覽,解決部落地方產業弱化、青壯人口外流、隔代教養及酗酒陋習問題的「塔堡農產品企業社」。
 藉由募資提供待用課程平台的方式,邀請各領域師資以客製化教育課程,改善台灣學習環境的「你知我知好學網uknowiknow」。
 打造小農募資平台,改善生產者與消費者資訊落差的「我的開心農場」。
 透過APP及無障礙空間認證,同時轉換身障者於社會體系勞動價值的「众社會企業」。   


最後,為了讓與會者了解企業資源如何投入社會企業,進而成為永續發展的動力,及創造社企與各界企業人士媒合的機會,由四組社會企業分享與企業成功媒合經驗,包含「鄰鄉良食」與中強光電、「社企流」、「究心公益」與亞信電子,以及「大愛感恩科技」分享核心價值與經營成功之道。在安侯建業 (KPMG) 旗下安侯永續發展顧問黃正忠總經理主持之下,透過互動對談與經驗分享,引發現場熱烈討論如何協助社企開拓異業市場及商機,創造社企永續發展。

大愛感恩科技從 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的一句話開始,由五位實業家發起,將原先『寶特瓶千年不化、又耗用石油資源』的這個社會問題,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 最近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唯一獲獎之肯定。企盼更多的人與大愛感恩一起關注與投入地球永續的問題,讓我們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生命考驗一樁樁 恐慌症囚禁身心


台中市六十九歲的的慈濟志工黃金鵠,十多年前丈夫往生後,兒女的事業、健康跟婚姻,令她煩心,壓力過大導致恐慌症,所幸在兒女鼓勵下,她到慈濟環保站做環保,黃金鵠越做越快樂,慢慢的終於揮別恐慌躁鬱的陰影。

一早騎機車來到松竹環保站,黃金鵠虔誠禮佛之後,戴上口罩、穿起圍裙,開始整理回收物。

黃金鵠今年六十九歲,十八年前,丈夫因病往生,五個子女中,有人生意失敗,背負債務,有人腳摔斷,有人離婚,黃金鵠壓力過大,罹患恐慌症。

慈濟志工 黃金鵠:「醫生也說恐慌症最難過, 會喘不過氣 全身癱軟。」

黃金鵠的兒子:「她就是後來去做環保之後,身體才慢慢好起來, 不然之前都沒辦法動, 連摩托車也不敢騎, 煮飯也都沒辦法。」

黃金鵠說,因為常搭計程車去看病,司機勸她要走出來,她當時不懂,現在總算能體會。

慈濟志工 黃金鵠:「要走出來哪裡, 要走出來做慈濟啦,走出來慈濟 做環保啦。」

分類工作中,把垃圾撿出來丟棄,就像一次次把內心深處的苦悶拉扯出來拋掉,做環保讓黃金鵠揮別恐慌躁鬱,重新擁抱生命的快樂。

真善美志工台中綜合報導

Read more

夫唱婦隨家和樂 殷勤踏實環保路


]彰化員林的慈濟志工黃永宣,投入慈濟將近二十年,他的太太曾經罹患產後憂鬱症,因為壓力太大,黃永宣的脾氣變得暴躁,家庭氣氛不好,是做環保療癒心靈,他還把太太一塊帶到環保站,一晃眼,十幾年過去了,夫妻倆在環保領域精進,家庭關係越來越融洽。

力行減碳,黃永宣騎腳踏車下班,還順道載回收物回家。沒有一刻停歇,換上藍天白雲。

慈濟志工 黃永宣:「我要去整理回收喔。(好好,記得回來吃飯。) 會啦。」

趕來社區大樓回收,一個人默默分類。

慈濟志工 黃永宣:「地球一直暖化,我們要做環保,比較不會說垃圾那麼多。」

做慈濟將近二十年,黃永宣跟法親培養好情誼,時常到會員家關心。因為慈濟,黃永宣找回和樂家庭。他的太太曾經罹患產後憂鬱,一個人要扛經濟還要照顧孩子,壓力太大,摔東西成為他發洩情緒的方法。

黃永宣的太太 蔡牟:「脾氣變比較好,我也很喜歡他做慈濟。」

黃永宣的女兒 黃湘喬:「他跟我們也變得,比較沒有距離,比較親近。」

收歛壞脾氣,家庭氣氛更融洽,他還把太太度進來慈濟。

慈濟志工 黃永宣:「我們很多師姊關心跟鼓勵,在我們環保站,笑聲很多 她就起歡喜心,就漸漸的 病情都好了。」

黃永宣的太太 蔡牟:「環保站大家有說有笑,跟那些法親,心裡變得很快樂。」

付出無所求的快樂,夫妻倆用實際行動體會。

真善美志工 卜堉慈 賴進源 彰化報導

Read more

投入環保淨大地 喜悅付出淨心靈


參加志工培訓的唐蘭,因為受到志工感動,帶著女兒投入環保已有好幾年。八年前,她因為婚姻觸礁,罹患憂鬱症,好幾次想結束生命。對父母的牽掛、心裡內疚,讓她收回輕生念頭。一次機緣,轉到大愛電視,從戲劇見苦知福,也從靜思語轉念。唐蘭主動聯繫慈濟志工,致力推動環保教育,人生不一樣了!

半夜失眠,經常走上頂樓,想了此一生。

慈濟志工 唐蘭:「(腿)放上去,然後就有個聲音在問自己,連死都不怕的人,那你覺得死了有意義嗎,然後就把那條腿又放下來。」

八年前,婚姻觸礁,唐蘭罹患憂鬱症。

慈濟志工 唐蘭:「他(先生)是比較我行我素的一個人,然後慢慢開始,大家的性格就變成更大的差異,然後難免就會從語言當中互相去傷害,我想到說三十多年,父母也很疼愛自己,不管是親朋還是朋友,都沒有想過會說,這種事情會落在我的身上。」

現實與期待落差大,父母擔憂,讓唐蘭內心更加自責。

慈濟志工 唐蘭:「那個時候就執著於裡面去,就陷到那分感情裡面去,就是那分不甘心。」

看大愛電視,投入環保,大地清淨,心靈清淨。

慈濟志工 唐蘭:「境不轉心轉,心一轉,福就來。我當時就是聽到這一句靜思語,然後我就想說,既然這個環境,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那就先改變我的心境。」

透過環保,教育女兒,付出的喜悅,生命更亮麗。

慈濟志工 唐蘭:「她可以通過環保的回收,讓她會少欲知足,她心裡就有個善的種子是說,我們的一些小小的動作,我們可以去幫助,我身邊更多的人。」

真善美志工 楊娜麗 蘇忠 陳文宗 廣東報導

Read more

社會企業行動交流 大愛感恩社企亮眼

圖說: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代表了希望。這一場由中小企業處主辦、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執行「社會企業廣宣交流會」探討如何讓青年無限的創意與動能有實踐發揮的空間,還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引導民間企業資源投入,促進社會大眾、公私部門對社會企業相關議題的瞭解。(攝影:主辦單位提供)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代表了希望。如何讓青年無限的『創意與動能』有實踐發揮的空間、還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引導民間企業資源投入,促進社會大眾、公私部門對社會企業相關議題的瞭解,正是這一場「社會企業廣宣交流會」的活動宗旨。台大社會系教授、馮燕政務委員在開場致詞時表示:「2014年為台灣社會企業元年。」我國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之建平台、籌資金、倡育成及調法規等四大策略,是為了建構一個讓社會企業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馮燕政務委員以成立6週年、堪稱台灣社會企業典範之大愛感恩科技為例,希望藉著這些成功社會企業先驅經驗分享,激發出更多的社企明日之星。

活動上午場次安排三位社企實務專家,包含「活水社企開發」陳一強總經理、「國創會」蔡適陽秘書長、「萬泰銀行」魏寶生董事長,就台灣社會企業現況發展、未來挑戰及永續發展方向等進行專題演講。下午活動,邀請8家社企型公司進行營運模式分享,包含: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最近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唯一獲獎之肯定之肯定。(攝影者:虞珊明)● 為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成為打造美好世界的行動引擎,所成立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
 工研院衍生成立的第一個社會企業、把座標定位技術運用到防災救災模式的「究心公益」。
 與各大企業互惠合作、協助偏鄉地區生活物資運輸的「鄰鄉良食」。
 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由藥師發起,提供高齡、行動不便者藥物專送服務的「iHealth」。
 透過文化觀光及生態導覽,解決部落地方產業弱化、青壯人口外流、隔代教養及酗酒陋習問題的「塔堡農產品企業社」。
 藉由募資提供待用課程平台的方式,邀請各領域師資以客製化教育課程,改善台灣學習環境的「你知我知好學網uknowiknow」。
 打造小農募資平台,改善生產者與消費者資訊落差的「我的開心農場」。
 透過APP及無障礙空間認證,同時轉換身障者於社會體系勞動價值的「众社會企業」。   


最後,為了讓與會者了解企業資源如何投入社會企業,進而成為永續發展的動力,及創造社企與各界企業人士媒合的機會,由四組社會企業分享與企業成功媒合經驗,包含「鄰鄉良食」與中強光電、「社企流」、「究心公益」與亞信電子,以及「大愛感恩科技」分享核心價值與經營成功之道。在安侯建業 (KPMG) 旗下安侯永續發展顧問黃正忠總經理主持之下,透過互動對談與經驗分享,引發現場熱烈討論如何協助社企開拓異業市場及商機,創造社企永續發展。

大愛感恩科技從 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的一句話開始,由五位實業家發起,將原先『寶特瓶千年不化、又耗用石油資源』的這個社會問題,運用科技力量,再生製造成賑災毛毯,不但解決社會問題,又延續物命、拓展良能,也匯聚眾人的愛心,化作慈悲的後盾。這種透過商業營運而非捐贈的模式,在市場機制中自給自足,讓台灣的愛心成為世界的亮點,也難怪大愛感恩科技可以獲得國家磐石獎、亮點企業獎, 最近更獲得 GCCA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從全球百家綠色企業中, 在全球廢棄物管理類 (waste management) 的唯一獲獎之肯定。企盼更多的人與大愛感恩一起關注與投入地球永續的問題,讓我們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歲末布置迎新年 新舊融合延物命


慈濟新北市板橋園區,即將從元旦開始,一連五天(1/1-5),舉辦歲末祝福活動,緊鑼密鼓完成的場地布置,最大特色,就是新舊融合,延續物命(12/27-28)。 


寒風細雨,雙手沒停過,慈濟新北市板橋園區,動起來,為的是元旦即將到來的歲末祝福場布。 

前幾年用過的木板,再度派上用場,草皮上先放鋼架,在鋪木板,上頭搭帳棚,就能避免草皮受傷。準備高掛的喜氣紅燈籠,也是清除灰塵,重複使用。 

慈濟志工 曾添城:「雖然是下著小雨,每一個師兄都將士用命,雨衣穿著還是盡量要想給它完成。」 

會場主題,六度萬行,海報的無聲說法,也是重點布置之一。 

慈濟志工 葉龍安:「我們在布置這個海報,今年的一大特色就是六度萬行,希望透過海報的一個無聲說法,讓會眾知道說我們平常,怎麼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慈濟板橋園區,歲末祝福,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嶄新的是心情,延續的是物命。 


真善美志工 范永富 江文龍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愛心農場 住宅區現一抹綠


]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一處高價住宅區,是位在甲洞的「迪沙城市園」,有一位實業家提供一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做為環保站,當中還包含愛心農場。2014年八月開始,這個農場種植許多有機蔬菜,參與的志工們都感受深刻。12月7號,「迪沙城市園環保站」正式啟用。

由實業家提供,佔地一萬平方英尺的「迪沙城市園」環保站,位在甲洞高價住宅區。環保站內,這一片愛心農場,綠意盎然,種滿各種有機蔬菜,結實累累,令人垂涎欲滴。

志工:「錢買不到,自己種,看到生出來的苦瓜,看到很開心。」

平日默默付出的志工,上台分享四個多月的點點滴滴,大家除了出錢出力,也在過程中學習到不少環保知識。

志工:「我們從八月一日開始,泥機開始(動土)。」

志工:「(慈濟)教會我們做環保,一起來愛護地球,團隊們,今天我們做到了。」

慈濟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也在現場和捐土地的拿督楊盛志一起植樹。人人手拿寶特瓶,接力把水緩緩流入菩提樹,代表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志工 李秀華:「我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我是從家裡開始(做環保)。」

慈濟會員 劉金妹:「在日本13年也是參加慈濟,後來就轉去澳洲,在朋友引導下,我還是去做慈濟做環保。」

附有愛心農場的環保站成立,讓許多志工享受付出的喜悅。有機植物的栽種,希望鼓勵更多人茹素,耕耘出一顆顆愛護地球的心。

真善美志工 謝櫻鳳 黃距程 劉美賢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