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心防 對的事做就對了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10-16, 週日 10:02

中壢區慈濟志工卓梅玉,於三個月前得知志工邱月娥為了搶救水果店裡的保麗龍網與塑膠袋,每天晚上11點以後才回家,為了讓她能早一點休息,於是也於經藏演繹彩排共修後,邀約幾位志工一起投入。如今善行已逐漸擴大,參與的志工不斷增加,分別在新明以及龍岡等地區,聚集了專門回收保麗龍網、塑膠袋的小據點。
夜間分類 疼惜法親不言而喻
一輪明月高掛空中,夜晚8點左右,十幾位社區志工,陸陸續續來到位於中壢市中山東路上水果店後方的停車場,大家將在各處回收來的保麗龍網與塑膠袋帶下車,一起在一盞昏黃的路燈下開始工作。
卓梅玉戴著手套,小心翼翼的將微細的砂石抖落,婉如進行一項縝密的任務。她也隨時對周圍的志工分享:「只要多用一點心,就可以增加回收的價值!」並貼心的叮嚀大家不要割傷了手,志工彼此貼心的關懷讓回收工作增添了一分溫暖。

在百貨公司上班的陳玉裡表示:「來這裡做回收,有故事好聽,還有大家爽朗的笑聲,我很喜歡這股愛的凝聚力。」在聽了卓梅玉的分享後,才有勇氣跨出去,向水果攤老闆要求,將保麗龍網、塑膠套袋交給慈濟志工回收,陳玉裡說:「我每突破一次,信心與力量就更增加,這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她還說:「我最喜歡聽到卓師姊說『明天見!』,這讓大家每天都懷抱著希望而來。」
做對的事 盡心力為大地之母
除了將有形的資源分類再回收,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外,大家最開心的事是能圍繞著卓梅玉,聆聽她分享慈濟歷史,以及證嚴上人的開示等,也在心靈上有滿滿的收穫。
其實,一開始卓梅玉原本只敢躲在自家的停車場做分類,當知道邱月娥走進賣場,在人群中做回收時,對她真是肅然起敬!於是決定突破心防,她說:「當時真的好怕遇到熟悉的人,天不從人願,一進賣場,就被前來買水果的朋友碰著,只好趕快說明是在做環保;沒想到朋友馬上豎起大姆哥表示肯定,從此更加篤定『對的事,做就對了』。」
現在卓梅玉只要看到可回收資源必定停車,不錯過任何機會。雖然曾經因此而車子被拖吊,轎車內總是充滿一股濃濃的芭樂味,她依然樂此不疲。

每天看到這麼多志工投入,內心充滿無限感恩,梅玉說:「腰彎愈低,投入做環保,就愈貼近地球媽媽,而且是永不回頭。」「能夠將心裡所想的,付諸實際行動,盡一分力量回饋孕育我們的大地母親,真的感到身心輕安與自在,這是以往沒有過的經驗。」
分工合作 愛的漣漪持續綿延
夜間11點多,一輛載滿果菜的大貨車緩緩開入停車場,志工們動作更加俐落,加速完成分類,再將現場恢復原狀,清理乾淨,工作即告一段落。
此時梅玉轉身對月娥說:「原本邀約大家來,希望讓你早一點回家休息,可是卻……」月娥接腔說:「因為你的鼓勵,大家都帶著禮物來這分類啊!」兩人會心一笑。因為做善事能夠激起眾人的響應,她們當然是不會嫌累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程三令 桃園中壢報導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