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曹溪宗佛學團 內湖環保行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1-01-09, 週日 10:03

南韓曹溪宗學者 讚歎佛教也能救地球
團員們一下車,導覽志工先說明內湖環保站的背景,也提及慈濟環保是開始於1990年上人提出「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二十年後慈濟全台已有五千多個大小環保點,富有教育功能的環保教育站有二百五十處,內湖環保站是其中之一,每年有兩百多個參訪團體蒞臨。
接著志工介紹門口的景觀,是由回收酒瓶砌成的琉璃牆,琉璃象徵「清淨、光明」,也希望參訪者到此處能夠放下一切,永遠保持清淨心進入園區。隨後來到由50%木屑加工而成的值班室組合屋,當八八水災時,組合屋也能發揮功能成為災民的暫時棲身處。

到腳踏車發電區,聽到設計概念後,有位團員一時興起跨上腳踏車賣力踩起車輪來體驗。導覽志工趁機說明這個體驗區是要大家了解發電的不易,而能體會節能省電之重要。到了環保站,志工細心說明資源回收的運作細節,當團員聽到老菩薩在家容易胡思亂想,到環保站可以與人互動,又可以做環保淨心,紛紛鼓掌表示贊同這樣的理念。
導覽志工郭碧霞還特別指出,包括她的母親、阿姨、先生都在現場做環保,說明全家支持環保的信念。她也提到一位中風的莊師兄,藉做環保轉移自己的心情。看到這些環保志工的現身說法,學者們也體會到他們的用心,再次拍手表示敬佩。
隨後到「巧藝坊」,團員們看到吳月鶯師姊提及寶特瓶製成的毛毯,紛紛向前觸摸賑災的毛毯;而看到綠色寶特瓶製成的蘋果綠的POLO衫,驚訝之情在學者們臉上顯現。
在人文館品茶觀看寶特瓶製成毛毯的過程後,主持人開放時間發問,學者們也把握時間提問。問題包括慈濟佛像,資源回收的下游、販售後的金錢出處等,葉美玉師姊與基金會秘書處劉鈞安師兄都一一回答。

由於南韓的佛教專注於佛法的鑽研,在參訪過慈濟內湖聯絡處的環保運作後,佛光研究所執行研究員徐在永博士深深體悟佛教不只是信仰,在這裡他見證到佛教也可以拯救地球,從事社會公益,這兩個地方讓他很感動。
從原訂十點半離開的行程,一直延到十一點多才結束。主持人葉美玉點出要了解慈濟不是用看、用聽而是要做才能體會,建議學者們下次多撥些時間來實際做環保,深入了解慈濟人文做為結語,部份學者也留下名片,也留下再次來訪的機緣。
(文:王乙喬 台北內湖報導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