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台灣good Taiwan汐止環保教育站啟用

汐止園區環保教育站「美善台灣good Taiwan,雨水回收綠能生態池」全貌。(攝影者:郭建忠,地點:汐止共修處,日期:2011/01/03)走進慈濟汐止園區大門,莊嚴典雅的灰色建築,矗立在椰林道前。園區內資源回收環保站在志工集思廣益,合和互協下深具創意,今天(2011/1/1)落成啟用,「汐止環保教育站」繼將承擔著社區環保資源回收,與推廣環保教育扎根的功能。

善盡良能   眾志化城

佔地近二百坪的環保站,自汐止共修處2006年11月5日遷移本處(台北縣汐止市福德一路)後,就發揮著社區資源回收功能,在各級學校推展環保理念,努力不懈扎根,無不盡心盡力。但原有環保站房舍較低,光線、通風欠佳,遇上燠熱的夏日,環保志工總是汗流浹背。

志工楊清富提起慈濟環保工作已二十年,汐止環保志工竭盡良能,不分白天或黑夜帶動付出,目前社區內已有六十多處環保據點。2010年為能深化、廣化環保教育,讓志工內能自在修行,外則扎根落實社區,將上人慈示的「清淨在源頭」理念入心力行,開始積極參訪學習他區環保教育站,經籌備規劃要求盡善盡美。

逢慈濟環保二十週年,2010年9月10日上人行腳汐止共修處,對環保志工殷殷叮嚀「清淨在源頭」的環保理念,全體志工聞法歡喜,於9月20日開始施工,志工潘春生勇於負責,由郭建忠師兄構思3D立體構圖設計,進行「環保教育站」和「雨水回收綠能生態池」整建。整體改建除專業志工外,全體志工善盡良能配合護持,總計七百多人次參與,終於完成不可能的使命。
環保站屋頂昇高工程部份,志工潘春生(左)與吳瑞源(右)以專業帶領眾人共同付出施作。(攝影者:白崑廷,地點:汐止共修處,日期:2010/10/09)
惜福愛物   其命維新

利用回收雨水再生的「綠能生態環保教育站」,深富教育功能,今天(1/1)啟用也舉辦溫馨感恩餐會,特邀全體環保志工共襄盛舉。

看到嶄新的環保教育站,志工潘春生喜孜孜的分享說:「環保教育站是將原有建築物挑高,全部製材延用原有或回收的材料,達到節儉、樸實的目標,整建後的環保教育站,通風流暢,採光更是明亮。」

環保教育站內軟硬體設施,展現著慈濟人文精神與內涵。其中人文多功能教室,推動「環保七化、環保十地」觀念,還有「菩薩十地」實相的力行,做為志工修行的資糧,讓每個人習氣,在此地能「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改變,達到福慧雙修。

通往二樓的「惜福屋」,安裝上創意新穎的欄杆,乃潘春生自家工廠回收的廢鋼材做成;最特別的「惜福屋」和「雨水回收綠能生態池」招牌,則是區內志工家女兒岀閣時,回收的喜餅鐵盒,經過眾人巧思鏤刻而成,真正達到惜福愛物、延長物命,造型維新是巧奪天工的典範,還有許多不勝枚舉的回收利用物件,歡迎大家來細細觀賞。
2011年1月1日汐止區環保教育站啟用,環保志工歡喜在教育站大門前合影。(攝影者:李惠伶)
大愛源頭   上善若水

「雨水回收綠能生態池」從隱藏的雨水回收管線、蓄水塔、淨化過濾井、水窖、親水渠道、手動幫浦,到「美善台灣good Taiwan」的蓮花池造型,清淨如茵的碧草,四季播散著香氣的七里香,吉野櫻和澳洲茶樹,和原有植栽相互輝應,如人間勝境,形成環保站的一大特色,這些都是郭建忠巧思規劃,他天天揮汗推著夯土機,拿著鋤頭、鐵鏟,忙著種花植樹,讓身旁的人感佩不已。

郭建忠喜悅分享說:「『雨水綠能生態池』是經大家構思而成,我只是規劃與協調而已。」接著收起他平日嘻皮笑臉的樣子,正經的說:「宇宙大覺者(佛陀)靜觀晨星,了悟大道後,慈悲的對大眾觀機逗教,就像上人以『為佛教 為眾生』的師訓,創造慈濟世界。弟子的我們就要承擔『佛心師志』,讓宗門法脈相續不中斷。」

落下的雨水灑滿「環保教育站」的屋頂,經過隱藏在屋簷內的落水管,彙集到蓄水塔中,再經過三道過濾井,沉潛至水窖內,含有塵埃雜質的雨水,就會被過濾成乾淨清澈的水質,再隨著親水渠道,悠然注入good(美善)的池子,提供池內蓮花及無憂草的養分,源源不絕的雨水,就此循環再生不斷。

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微型「慈濟人文二十週年」標幟)及噴泉、手動幫浦,則象徵「靜思精舍」慈悲地引領靜思弟子,拔苦予樂,將大愛普施眾生;親水渠道猶如佛法不絕,遍灑親近眾生,而蓮花池旁滿栽花草,香氣四季常聞,讓人人可以親近,養護生態,法香處處,法水就能潤漬入心。【更詳盡報導 參閱慈濟社區網】

(文:余隨民 李惠伶 新北市汐止報導 2011/01/01)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