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周年慶不去 台南媽媽分類體悟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0-11-27, 週六 09:10

環保教育站 好奇想像屋
開始進入環保實做的體驗。四年感恩班傅子威和環保志工陳換像親子般貼近地對話。子威聊著:「師姑,請問你怎麼有空來這裡啊!」師姑說: 「因為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比較多的時間來慈濟做環保啊!」
用心的鏡頭轉到粉餅盒拆解區,此區是孩子們最熱衷的分站區,孩子們小心的用尖鑽輕輕的挖出粉餅,有灰色的、藍色的、粉紅色的,再將剩下的鋁製包裝盒另外收集再利用,聽到怡宇一邊做還一邊說:「好浪費哦!」
四年合心班雷博丞做得挺有心得的說:「好好玩喔!好像在挖恐龍的化石喔!不過除了好玩外,也可以減輕地球的負擔。」真佩服博丞的想像力,難怪他一直埋頭苦幹拼命的做,一點也不停歇呢!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四年感恩班賴怡安的爸爸賴正直,在分類區體驗後則提出懷疑:「看到滿山滿谷的垃圾,想想回收的就有這麼多,那沒有回收的不就多上好幾十倍嗎?」接著說:「我在做紙杯分類時特別有感覺,當紙杯是乾淨的分類就很快,但當拿到骯髒的紙杯時,分類的速度就變慢慢的,兩者差別很大。所以當下就產生一個念頭,真的要落實『環保清淨在源頭』,在家中就要事先處理乾淨,然後再送到環保站來。」
怡安的媽媽李澤芳很有體悟地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像現在百貨公司正在周年慶,我本來打算今天要去的,但因為來這裡就沒去了,還可以少花點錢,真是個好因緣。」又說:「想想,還是應該要物盡其用,不要太浪費,也不要一直想追求新的東西,應該要珍惜物命。」
又收穫滿滿的說:「很高興來環保站結這個緣,今天終於清楚分類有哪幾種。當然回去就要實踐這些分類的工作,這些本來就是本分事,不應該是別人幫我們做,期許大家都能把本分事做好。」
台南慈小將親師生活動的第一現場移到和緯環保教育站,真是用心良苦,也著實讓老師、家長、孩子三者之間形成一個愛的保護網及達到做中學、學中覺的體悟。
【更詳盡報導 請參閱慈濟社區網】
(文:蘇慧智、陳惠芳 台南報導 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