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腳踏車上班鍛鍊心肺、實踐環保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09-06-19, 週五 13:31
保持運動量 生活不再氣喘吁吁
畢業於陽明醫學院物理治療系蔡明倫,因為一心想要回鄉服務,在大林慈濟醫院啟業時就來到復健科任職,喜愛運動的他,為了維持有氧運動習慣,因此選擇最「夯」的腳踏車運動。家住嘉義市的他,利用騎腳踏車上下班達到運動的目的,只是單趟15公里的距離,讓他一度擔心是不是能騎得到,能不能準時上班?
但是光只是騎車上下班,蔡明倫擔心自己很快就會厭倦,因此從2007年5月開始,他規劃參加7月份的統一盃日月潭三項鐵人比賽,有了目標之後,踩起踏板來也更有幹勁。蔡明倫說,三鐵賽中的跑步和游泳較易在時間內完成,但腳踏車要騎上40公里,途中還有上下坡路段,因此格外需要加強練習。第一年因為擔心無法騎完全程,因此只參加半程比賽,順利完成後,第二年便有信心報名全程。只不過參賽的目的不在得獎,而是想讓自己保持運動習慣,維持體能。
蔡明倫表示,持續保持運動量,能調高心肺適能及肌肉耐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運動後,不管上、下樓梯、跑步都不會再氣喘吁吁,體能明顯變好。
騎單車的小秘訣
而肌肉酸痛的產生和踩踏的力道有關,若轉速不快,肌肉更易疲乏,因此上坡時可以改為輕快不費力的踩踏,逐步將轉速調快。一般騎車的轉速低於每分鐘80轉,但若要提高心肺功能則需將轉速提高到每分鐘80至120轉,只需輕輕踩踏,不但對心肺適能有幫助,也可以減輕肌肉酸痛。
騎腳踏車不但能鍛鍊體力,假日時還可全家出遊,樂趣十足。蔡明倫也提醒,可以事前探勘路線,選擇安全路段,避開危險路口,另外天氣不佳時,如下雨、起霧、天黑時,也儘量避開不騎。
撰文: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黃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