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一滴智慧儲存 節約疼惜大地


基隆慈濟靜思堂,從動工開始,工地每天的用水量都相當龐大。因此,在志工巧思下,加上想到善用雨水和山泉水,經過擁有水電專長的師兄們集思廣益,透過水管和集水桶,將從山體流出的水,一滴一滴儲存了起來,作為工程使用,同時,經由管線輸送,也成了廚房、廁所等等用水來源,將雨水做了最大的利用。

慈濟志工 王文崇:「我把這邊分成兩個管子,一邊的水是從那邊出來,一邊的水是從這裡進來。」

水珠,滴滴答答,不斷滴進儲水桶,每一滴水,得來不易。

慈濟志工 王文崇:「我是怕它那個泥巴會掉進去,很麻煩,所以把它塞(蓋)住。」

沒有下雨,整個山壁,水,卻不停滲透出來,一點一滴,全都聚集到了這幾個回收來的鐵桶。

大愛台記者:「老天爺送來的禮物,點點滴滴,再透過這個小水溝,通通流進這個容量有五公噸的地下水池,而且還得經由底下的抽水馬達,將井裡的山泉水抽上來之後,透過這個塑膠水管,就能收集在這個大型桶子裡,而光一個大型儲水桶,就能收集十公噸的用水。」

慈濟志工 王文崇:「就是用繩子把它硬拉,把每一個桶子一個一個拉,好重的,一直硬拉把它拉上來的。」

當時幾個大男人,合力將桶子扛上山,讓高度落差,增加水壓,供應全靜思堂使用。

慈濟志工 王文崇:「一開始整地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差不多已經在動了,因為工地需要水,我們就用這個給工地灌水泥漿,然後過一陣子這個好像不太夠了,那就再申請自來水。」

流理台,貼上標籤,將水用到極致。

慈濟志工 王文崇:「假如山水沒有的話,我的開關就是在這裡,從這裡,在這裡,山水沒有,我這個打開,自來水就衝進去了。」

經過政府核准,還設置了沉砂池,雨水透過水溝,全都蓄集起來,還意外成了治洪池。

慈濟志工 王文崇:「不然的話,你沒這個 ,直接衝到下面,泥巴、水土,什麼石頭,都滾到下面去。」

水,從天而降的大禮物,志工運用智慧,在缺水的今日,做了最徹底的示範。

蕭志傑 李建寬 基隆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