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候變遷峰會 專家齊聚瑞典

全球暖化問題,已經讓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頭痛不已,因為需要的資訊龐大,而過往對於氣候的數據又太少,對於氣候研究,人類可以說只在起步階段。因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在2007年發表讓世界震驚的數據後,很多科學家開始提出質疑。然而IPCC如果希望能一直保有氣候變遷研究的領導地位,則必須要從內部作出改進的誠意,否則將會讓原本就有很多討論空間的科學議題,失去公信力。
195位來自各國的科學家與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人員,將在斯德哥爾摩舉行四天的會議,將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提出的報告,作最後的統整。

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主席 帕卓里博士:「雖然這是嚴謹的科學現象,但我們會做最大的努力,來簡化這龐大的資訊,所以我們很希望,全世界能夠理解這個簡單,但是意義深重的資訊。」

被簡化的數字難以理解,也使得外界有很多疑問。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提出了幾項質疑。2007年的報告中,IPCC的數據來源標示不清,甚至還有「喜馬拉雅山將在2035年完全融冰」的說法。這項說法沒有根據,說法太過危言聳聽。對於喜馬拉雅山說法,IPCC也在第一時間出面道歉,並表示未來將更加謹慎。

而荷蘭科學家彼得森教授則預測(Arthur Petersen),有鑒於上次的經驗,IPCC這次的報告,應該會比較保守。

而海平面上升,在2007年的報告中,並沒有包含格陵蘭冰與南極冰,原因是變數太多、難以預測。這樣的說法也讓外界認為,海平面上升的數字,恐怕不具可信度。

六年一次的正式報告,完全跟不上反對氣候暖化的抨擊評論。加上IPCC被設計成為一種開放式的科學論壇,使他難以在實質上幫助政策制定與執行。

IPCC必須要思考,是否能提出不同的觀點,或是更具突破性的成果。否則很可能成為聯合國裡,另一個長壽但是逐漸被邊緣化的部門。

謝家忻 謝欣穎 編譯
(2013.09.24)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