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01 November 2016

2016,11/01 台灣優禮獎頒獎

台灣優禮獎頒獎

20161102-31.jpg
20161102-32.jpg20161102-33.jpg20161102-34.jpg
Read more

循環經濟時代起 大愛感恩永續行

圖說:天下雜誌記者及工研院一行共七人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由志工李鼎銘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攝影者:張絮評)大愛感恩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來,團隊努力備受國內外各界的肯定如2011年榮獲第七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公益推動類首獎、《經理人月刊》舉辦第三屆2013年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2014年《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堅企業組及新秀獎首獎等,於2016年5月也正式通過B Corp (Benefit Corporation, B型企業)認證,成為台灣第10個B型企業,大愛感恩從創立以來始終秉持藉著有形的產品,影響更多的人將環保理念深植到每個人的心中。今日(10/26)天下雜誌記者及工研院一行共七人,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由志工 李鼎銘親自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及互動。

此次訪問主軸為近幾年大家討論到CSR(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企業及民眾都越來越清晰這個概念,記者首先談起大愛感恩科技創立的初衷早就超越CSR價值,並把一家公司從管理的核心、到企業的一個內都在推動CSR,而今日來訪主要進一步瞭解『究竟CSR在企業的架構上到底能不能贏得消費者?』核心價值的串聯能夠贏得市場,不僅是國內而是包含國外能夠有一些布局贏得一些成果。對於『循環經濟』,記者反問李總經理的想法為何。李鼎銘進而從公司成立的理念以及環保議提切入談起開始分享:「講到『循環經濟』,大愛感恩科技成立就是『循環經濟』最好的實際例證,很多企業家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看到海外實業家當災難來時做得很多,讓身為台灣的企業家的我們考慮除企業營利之外還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處在21世紀地球暖化、過度開發,我們認為環保的議題是很重要的,因此藉由成立大愛感恩科技來影響更多的人,所以大愛感恩科技追求的是 " 公益大利 "。」

圖說:專訪結束後,志工李鼎銘贈送環保摺疊扇給今日與會的來賓,大家對於環保上的靜思語感到非常貼近自己的內心,還要每日一"善(與扇同音) "。攝影者:張絮評)去年2015年由聯合國所舉辦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1),國際上視此為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最重要的會議,透過此次會議制訂新的氣候協定。李鼎銘分享此次會議大家達到共識『地球不能再暖化』,有共知、但沒有共行。而大愛感恩科技就是在做這件事情,除了不能再耗費地球資源,並降低工業化所產生的問題,同時又能達到經濟上的發展。大愛感恩科技自創立以來在做的就是把本來為地球的負擔,能夠回收再利用,減少石油的開發,減緩地球暖化有效的付出,同時維持經濟的成長,做到 證嚴上人所期許對環境永續同時兼顧經濟發展的「共知、共識、共行」八年走來始終如一。

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下來,記者最後提問,對於永續環保概念鼎銘師兄是否能提供新的思維給天下的讀者,讓大家都可以更具備環保精神,鼎銘師兄藉由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化無用為有用』的理念,以六個字就是要創造『續物命‧造福慧』,傳遞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觀念,在台灣有定期/不定期20萬名環保志工,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感恩的人間菩薩;而超過60家合作夥伴及職志工/請購大德等更是讓這個環保與無私的公益平台成真的推手,大愛感恩科技最終盈餘完全回饋社會公益之用做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期盼繼續藉著有形的產品,借力使力影響更多人。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循環經濟時代起 大愛感恩永續行

圖說:天下雜誌記者及工研院一行共七人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由志工李鼎銘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攝影者:張絮評)大愛感恩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來,團隊努力備受國內外各界的肯定如2011年榮獲第七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公益推動類首獎、《經理人月刊》舉辦第三屆2013年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2014年《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堅企業組及新秀獎首獎等,於2016年5月也正式通過B Corp (Benefit Corporation, B型企業)認證,成為台灣第10個B型企業,大愛感恩從創立以來始終秉持藉著有形的產品,影響更多的人將環保理念深植到每個人的心中。今日(10/26)天下雜誌記者及工研院一行共七人,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由志工 李鼎銘親自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及互動。

此次訪問主軸為近幾年大家討論到CSR(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企業及民眾都越來越清晰這個概念,記者首先談起大愛感恩科技創立的初衷早就超越CSR價值,並把一家公司從管理的核心、到企業的一個內都在推動CSR,而今日來訪主要進一步瞭解『究竟CSR在企業的架構上到底能不能贏得消費者?』核心價值的串聯能夠贏得市場,不僅是國內而是包含國外能夠有一些布局贏得一些成果。對於『循環經濟』,記者反問李總經理的想法為何。李鼎銘進而從公司成立的理念以及環保議提切入談起開始分享:「講到『循環經濟』,大愛感恩科技成立就是『循環經濟』最好的實際例證,很多企業家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看到海外實業家當災難來時做得很多,讓身為台灣的企業家的我們考慮除企業營利之外還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處在21世紀地球暖化、過度開發,我們認為環保的議題是很重要的,因此藉由成立大愛感恩科技來影響更多的人,所以大愛感恩科技追求的是 " 公益大利 "。」

圖說:專訪結束後,志工李鼎銘贈送環保摺疊扇給今日與會的來賓,大家對於環保上的靜思語感到非常貼近自己的內心,還要每日一"善(與扇同音) "。攝影者:張絮評)去年2015年由聯合國所舉辦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1),國際上視此為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最重要的會議,透過此次會議制訂新的氣候協定。李鼎銘分享此次會議大家達到共識『地球不能再暖化』,有共知、但沒有共行。而大愛感恩科技就是在做這件事情,除了不能再耗費地球資源,並降低工業化所產生的問題,同時又能達到經濟上的發展。大愛感恩科技自創立以來在做的就是把本來為地球的負擔,能夠回收再利用,減少石油的開發,減緩地球暖化有效的付出,同時維持經濟的成長,做到 證嚴上人所期許對環境永續同時兼顧經濟發展的「共知、共識、共行」八年走來始終如一。

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下來,記者最後提問,對於永續環保概念鼎銘師兄是否能提供新的思維給天下的讀者,讓大家都可以更具備環保精神,鼎銘師兄藉由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化無用為有用』的理念,以六個字就是要創造『續物命‧造福慧』,傳遞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觀念,在台灣有定期/不定期20萬名環保志工,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感恩的人間菩薩;而超過60家合作夥伴及職志工/請購大德等更是讓這個環保與無私的公益平台成真的推手,大愛感恩科技最終盈餘完全回饋社會公益之用做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期盼繼續藉著有形的產品,借力使力影響更多人。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法脈宗門精進營 四大志業齊交流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參加今年的法脈宗門營中與個志業體同仁共同學習 (照片:大愛感恩)2016年慈濟四大志業同仁的法脈宗門營於10/21~10/23舉行,營隊中可以感受到 上人與常住師父的期許 -「法脈宗門營就是法會」,人文與道氣並進、積極與效率並行、慧命再次成長。透過分享、座談、活動與演繹等方式,傳遞此次營隊「宗門永續、組織優化」的主題來凝聚共識,有別於外界企業之年度受訓,法脈宗門營人人用聲色清明和齊、用法親關懷相待來互動,處處感受到利他、自利的溫馨與圓滿。

今年慈大傳播研究所畢業,立定職志合一工作志向,隨即加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行列的 絮評分享,在營隊第二天晚上「以你心會我心」的小組交流中,課務團隊搬出了大麻繩讓大家進行拔河比賽,在拔河中誰都不想輸,有兩股力量強烈較勁,拔河的當下讓她深深的體悟現今社會善、惡人性的纏鬥,現今社會裡的年青人應該挺身而出、發揮生命良能推動善業,慈濟走過五十年,接下來的傳承真的要有更多勇敢的年青人一起來投入,欣見這次在營隊中,看到許多年青人投入志業體的身影,希望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合、和、互、協為維護慈濟四大志業、創造人間美善的工作來努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參加今年的法脈宗門營中與個志業體同仁共同學習 (照片:大愛感恩)學習成為中流砥柱、不受外境影響,德佺師父於『行願五十、慧命永續』的座談,也令許多同仁印象非常深刻,素戀師姑的口述分享與書豪師兄的筆記心得中,就不約而同的提到,德佺師父回想自己出家修行,難免也會有起煩惱的時候,有一次大雨天時,她抬頭仰望中央山脈,因為山上有一些樹根長得不夠深,驚見土石流滑動的恐怖現象,這讓她體悟到「一個人生氣煩燥的情緒,往往也會帶給周遭的人生起憂心煩腦,這就如同土石流影響旁邊樹林滑動一樣」。在志業體服務,我們都要學習發願做那一顆扎根深厚、阻擋整片樹林滑動的大樹,防止心靈土石流、信根要堅定,才能維護好四大志業的每一片菩提林。

圖說:今年慈大傳播研究所畢業,立定職志合一工作志向的 絮評分享(圖中),慈濟走過五十年,接下來的傳承真的要有更多勇敢的年青人一起來投入,希望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合、和、互、協為維護慈濟四大志業、創造人間美善的工作來努力 (照片:大愛感恩)今年培訓的慈青學長同仁 于禎分享,課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便是 - 「永續需要堅持最初的那一念心」。這不僅僅是在永續上面,覺得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也都需要秉持著這一念初發心,無論遇到任何挫折或是考驗才不容易被擊倒。職場中亦是如此,若部門內的每一位同仁都能堅守自己的崗位,並且持續多出那0.5分精進的力量,那麼每一個小小螺絲釘的力量匯聚起來,便能成就大事。營隊之後,于禎更體悟 上人的靜思法語「不能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每個人的潛能都需要用心挖掘,唯有親身實做才能夠深刻體悟如何從「不可能當中創造可能」的道理。

於營隊圓緣時的心得分享,經營規劃室的主管 慧萍師姊代表團隊上台分享,於今年第十一屆法脈宗門營的主題中,再再給大愛感恩科技的主管、同仁許多的勉勵。慧命的永續:把握每年的因緣讓同仁淨心,將感動能帶回工作崗位上用『堅持的力量』繼續前進;志業的永續:每個志業都有屬於自己要守護的磐石,大愛感恩也會將環保好好推展,聽從 上人的方向『慈悲科技、淨化人心』,為守護大地的磐石而努力;環保的永續:很感恩這次的主題帶給我們很大的影響,透過有形的產品來傳達無形的理念,這樣的影響付出是我們全體同仁要繼續『堅持』的。志業路上難行能行,感恩慈濟家人共同守護。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學習成為中流砥柱、不受外境影響,德佺師父於『行願五十、慧命永續』的座談,也令許多同仁印象非常深刻,素戀師姑(左圖右一)的口述分享與書豪師兄的筆記心得中,就不約而同的提到,在志業體服務,我們都要學習發願做那一顆扎根深厚、阻擋整片樹林滑動的大樹 (照片:呂怡德) 

Read more

法脈宗門精進營 四大志業齊交流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參加今年的法脈宗門營中與個志業體同仁共同學習 (照片:大愛感恩)2016年慈濟四大志業同仁的法脈宗門營於10/21~10/23舉行,營隊中可以感受到 上人與常住師父的期許 -「法脈宗門營就是法會」,人文與道氣並進、積極與效率並行、慧命再次成長。透過分享、座談、活動與演繹等方式,傳遞此次營隊「宗門永續、組織優化」的主題來凝聚共識,有別於外界企業之年度受訓,法脈宗門營人人用聲色清明和齊、用法親關懷相待來互動,處處感受到利他、自利的溫馨與圓滿。

今年慈大傳播研究所畢業,立定職志合一工作志向,隨即加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行列的 絮評分享,在營隊第二天晚上「以你心會我心」的小組交流中,課務團隊搬出了大麻繩讓大家進行拔河比賽,在拔河中誰都不想輸,有兩股力量強烈較勁,拔河的當下讓她深深的體悟現今社會善、惡人性的纏鬥,現今社會裡的年青人應該挺身而出、發揮生命良能推動善業,慈濟走過五十年,接下來的傳承真的要有更多勇敢的年青人一起來投入,欣見這次在營隊中,看到許多年青人投入志業體的身影,希望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合、和、互、協為維護慈濟四大志業、創造人間美善的工作來努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們把握機會參加今年的法脈宗門營中與個志業體同仁共同學習 (照片:大愛感恩)學習成為中流砥柱、不受外境影響,德佺師父於『行願五十、慧命永續』的座談,也令許多同仁印象非常深刻,素戀師姑的口述分享與書豪師兄的筆記心得中,就不約而同的提到,德佺師父回想自己出家修行,難免也會有起煩惱的時候,有一次大雨天時,她抬頭仰望中央山脈,因為山上有一些樹根長得不夠深,驚見土石流滑動的恐怖現象,這讓她體悟到「一個人生氣煩燥的情緒,往往也會帶給周遭的人生起憂心煩腦,這就如同土石流影響旁邊樹林滑動一樣」。在志業體服務,我們都要學習發願做那一顆扎根深厚、阻擋整片樹林滑動的大樹,防止心靈土石流、信根要堅定,才能維護好四大志業的每一片菩提林。

圖說:今年慈大傳播研究所畢業,立定職志合一工作志向的 絮評分享(圖中),慈濟走過五十年,接下來的傳承真的要有更多勇敢的年青人一起來投入,希望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合、和、互、協為維護慈濟四大志業、創造人間美善的工作來努力 (照片:大愛感恩)今年培訓的慈青學長同仁 于禎分享,課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便是 - 「永續需要堅持最初的那一念心」。這不僅僅是在永續上面,覺得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也都需要秉持著這一念初發心,無論遇到任何挫折或是考驗才不容易被擊倒。職場中亦是如此,若部門內的每一位同仁都能堅守自己的崗位,並且持續多出那0.5分精進的力量,那麼每一個小小螺絲釘的力量匯聚起來,便能成就大事。營隊之後,于禎更體悟 上人的靜思法語「不能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每個人的潛能都需要用心挖掘,唯有親身實做才能夠深刻體悟如何從「不可能當中創造可能」的道理。

於營隊圓緣時的心得分享,經營規劃室的主管 慧萍師姊代表團隊上台分享,於今年第十一屆法脈宗門營的主題中,再再給大愛感恩科技的主管、同仁許多的勉勵。慧命的永續:把握每年的因緣讓同仁淨心,將感動能帶回工作崗位上用『堅持的力量』繼續前進;志業的永續:每個志業都有屬於自己要守護的磐石,大愛感恩也會將環保好好推展,聽從 上人的方向『慈悲科技、淨化人心』,為守護大地的磐石而努力;環保的永續:很感恩這次的主題帶給我們很大的影響,透過有形的產品來傳達無形的理念,這樣的影響付出是我們全體同仁要繼續『堅持』的。志業路上難行能行,感恩慈濟家人共同守護。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學習成為中流砥柱、不受外境影響,德佺師父於『行願五十、慧命永續』的座談,也令許多同仁印象非常深刻,素戀師姑(左圖右一)的口述分享與書豪師兄的筆記心得中,就不約而同的提到,在志業體服務,我們都要學習發願做那一顆扎根深厚、阻擋整片樹林滑動的大樹 (照片:呂怡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