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6

Tuesday, 09 August 2016

廢輪胎循環利用 膠片作輔助燃料


廢輪胎每公斤可以賣3.2元,其實價格不錯。可是台灣兩家處理廢輪胎的工廠,最近都因為歲修停收,廢輪胎一夕之間完全無處可去,甚至堆置在街頭。 


一輛輛車在路面上,呼嘯而過,左右對稱的輪胎,扮演驅動的關鍵角色。想安全上路,定期汰換可不能少。 

汽修廠業者 林資泰:「一般我們輪胎的壽命跟里程數的話,大概都在三萬五左右,如果以年分來講的話,大概五年以內都還算安全,再來就是要看你使用的習慣性,它是在1.6cm裡面,算是安全。」 

以往汽修廠或輪胎廠換下來的舊胎,因為量大,都會與回收商長期配合,每天固定載運,而現在卻面臨沒人想收的窘境。 

汽修廠業者 林資泰:「大概(累積)160條最多紀錄。 (會不會很不方便?) 大概沒有路可以走,然後外面又不能放,因為環保局會來開單。」 

輪胎回收司機 邱俊凱:「店家的部分,我們就是盡量可以拖延就跟他拖延,因為我們一天只能下一車。(店家會不會抱怨啊?) 當然會啊! (你們怎麼都那麼久才來,或者是根本不來。) 當然會,店家現在基本上都是打電話拜託我們去收。 (以前不曾發生過?) 以前沒有,以前不趕快去收,還會被別人收走。」 

政府為了不讓廢棄輪胎造成汙染,從1989年開始,以每公斤3.2元,補貼廢輪胎處理機構,讓廢輪胎回收鏈源源不絕。 

諷刺的是,實際來到輪胎回收商,眼前這些廢胎,堆積如山的分量,已經跟大門口的距離越來越近,原因出在,廢輪胎的最末端,台灣兩大主要再利用機構,永豐餘及台灣汽電,在農曆年前同步停爐歲修,暫停進貨,導致廢輪胎供過於求。 

環保署基管會組長 翁文郁:「以去年的數據來看,每個月大概是5700-5800公噸左右,事實上這些再利用機構的需求,它的量可以達到6000-6500公噸,事實上在供需是平衡的,但是有可能有歲修,或是尖峰期間的不同,所以某幾個月會有去化(消化)比較慢的情形。」 

不只回收端出了問題,再到廢輪胎的處理機構,手上這一塊塊黑色的東西,是經過機械破碎,平均大小2.5公分以內的膠片,它們目前的囤積量,已經比人還高。 

台灣每年的廢輪胎回收量將近12萬噸,有將近七成是破碎成膠片,當輔助燃料使用,兩成是磨成膠粉,作為地墊或吸音板,剩下的一成,透過熱裂解分解成碳黑,可以再製輪胎。而永豐餘和台灣汽電的膠片需求量,足足占了台灣一年總膠片量的82%,換句話說,廢輪胎回收的生死關卡,超過一半的決定權,就在他們身上。 

輪胎處理場業者 田清文:「這個產業憑良心講也滿辛苦的,現在呢因為本身終端交貨有問題,所以最近的價錢有down到(一公斤)8毛錢到一塊錢,可是這個時候我們下去打(破碎),我們下去把作業量增加,但是這些我消不出去啊,因為呢全省十三家處理廠,只有兩家在燒。」 

燒不完的膠片,放著有可能引發火苗,成堆聚集的廢胎,也有可能成為登革熱的下一個溫床,廢輪胎回收危機,怎麼做才會是新的轉機? 

採訪撰稿:彭淑珮 
攝影剪輯:蕭于傑 Read more

2016,08/09 南京志工參訪

【對象】南京志工
【時間】2016年8月9日(二) 16:00-17: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環保蔭子孫 惜福造福真知福

20160809-14.jpg20160809-12.jpg20160809-13.jpg20160809-11.jpg 
Read more

廈門青年志工行 大愛人文感動心

圖說:「加入慈青更有活力,也能關懷其他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帶動身旁同學讓更多同齡人一起來。」廈門青年志工(慈青)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團,8月5日上午抵達台北,第一站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學習「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期望將環保帶回廈門大學落實。(攝影:曹書豪)「加入慈青更有活力,也能關懷其他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帶動身旁同學,讓更多同齡人一起來。」廈門青年志工(慈青)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團,8月5日上午搭船抵達基隆港,第一站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學習「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期望將環保帶回廈門大學落實。

透過簡報與影片,經營規劃室郭于禎與林慧萍分享當年參加慈青/慈青學長的時光和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傳達公司理念,以及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簡單的道理』」環保菩薩的感人故事就是環保人文,『單純的心』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愛心接力,不要猶豫,『做就對了』,就是完全回饋。大愛感恩科技產匯聚眾人的愛心,將人人視為垃圾的資源,重新再製成環保產品,期望藉著有形的產品,接引更多人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大愛感恩志工 李鼎銘分享,藉由自己的父親、姪女和自身的故事,提醒現在的人勇於身體力行的去做,將自己的良能發揮,最重要,年輕人不要害怕壓力,壓力會把你的潛能發揮出來,「適當的壓力,是成長的泉源。」勉勵在座的同學,不要怕承擔事情,對的事,用心去做就對了。

圖說:透過簡報與影片,傳達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公司理念,以及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簡單的道理」環保菩薩的感人故事就是環保人文,「單純的心」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愛心接力,不要猶豫,做就對了就是完全回饋。(攝影:曹書豪)廈門大學 許嘉祥同學分享:「來到這得到兩個啟示,第一把衣服給換了,換成大愛感恩科技做的環保衣服;第二做慈濟就要做一輩子,平時看慈濟舉辦的活動,看著、看著就哽咽了,很感動,得到很多啟發,用言語說不出來的,要用心去體會,就像影片中的,沒有什麼大道理,去做,把它一點一滴做出來,這次來臺灣多學習、多感受一些,回去多做,把這趟所學到的知識通通帶回去。」

廈門大學 何燁同學分享:「讓我印象深刻的兩句話,環保志工把『平凡』的事做到很『不平凡』,資源分類在大眾眼裡看來很簡單,可是將塑料瓶的瓶身、瓶環分類,每天做著重複的動作,真的是很不簡單的;第二句話就是將回收物生命的『終點』也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將資源發揮到淋漓盡致,讓它有更好的價值。聽到鼎銘師伯所分享的三個故事,更啟發了我,真的是很感動,當我上船的那一刻,對自己說要將一切事情都放下來,讓自己的心裡(煩惱)空空,希望將這幾天所學習到的放進心理,讓心中裝滿愛的能量。」

最後,慈濟資深志工 郭純玲分享:「這趟旅行是廈門慈青專洋過海來台取經,利用暑假這段時間報名參與花蓮慈院志工,當踏下臺灣第一站就先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願景,也給了我們身心靈的陪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將人人不要的垃圾化成有用的資源-『垃圾變成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清楚環保使命,來臺灣學習,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今天所學帶回廈門、落實做環保,除了聞法、聽法,還要能說法、傳法,回去以後將所聽到的知識好好的傳承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夏鈺琳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廈門大學 許嘉祥同學(左)分享:「來到這得到兩個啟示,發第一把衣服給換了,換成大愛感恩科技做的環保衣服,第二做慈濟就要做一輩子,平時看慈濟舉辦的活動看著看著就哽咽了很感動,得到很多啟發用言語說不出來的,要用心去體會,就像影片中的沒有什麼大道理,去做把它一點一滴做出來,這次來臺灣多學習、多感受一些,回去多做,把這趟所學到的知識通通帶回去。」 (攝影:曹書豪) 

Read more

廈門青年志工行 大愛人文感動心

圖說:「加入慈青更有活力,也能關懷其他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帶動身旁同學讓更多同齡人一起來。」廈門青年志工(慈青)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團,8月5日上午抵達台北,第一站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學習「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期望將環保帶回廈門大學落實。(攝影:曹書豪)「加入慈青更有活力,也能關懷其他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帶動身旁同學,讓更多同齡人一起來。」廈門青年志工(慈青)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團,8月5日上午搭船抵達基隆港,第一站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學習「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期望將環保帶回廈門大學落實。

透過簡報與影片,經營規劃室郭于禎與林慧萍分享當年參加慈青/慈青學長的時光和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傳達公司理念,以及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簡單的道理』」環保菩薩的感人故事就是環保人文,『單純的心』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愛心接力,不要猶豫,『做就對了』,就是完全回饋。大愛感恩科技產匯聚眾人的愛心,將人人視為垃圾的資源,重新再製成環保產品,期望藉著有形的產品,接引更多人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大愛感恩志工 李鼎銘分享,藉由自己的父親、姪女和自身的故事,提醒現在的人勇於身體力行的去做,將自己的良能發揮,最重要,年輕人不要害怕壓力,壓力會把你的潛能發揮出來,「適當的壓力,是成長的泉源。」勉勵在座的同學,不要怕承擔事情,對的事,用心去做就對了。

圖說:透過簡報與影片,傳達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公司理念,以及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簡單的道理」環保菩薩的感人故事就是環保人文,「單純的心」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愛心接力,不要猶豫,做就對了就是完全回饋。(攝影:曹書豪)廈門大學 許嘉祥同學分享:「來到這得到兩個啟示,第一把衣服給換了,換成大愛感恩科技做的環保衣服;第二做慈濟就要做一輩子,平時看慈濟舉辦的活動,看著、看著就哽咽了,很感動,得到很多啟發,用言語說不出來的,要用心去體會,就像影片中的,沒有什麼大道理,去做,把它一點一滴做出來,這次來臺灣多學習、多感受一些,回去多做,把這趟所學到的知識通通帶回去。」

廈門大學 何燁同學分享:「讓我印象深刻的兩句話,環保志工把『平凡』的事做到很『不平凡』,資源分類在大眾眼裡看來很簡單,可是將塑料瓶的瓶身、瓶環分類,每天做著重複的動作,真的是很不簡單的;第二句話就是將回收物生命的『終點』也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將資源發揮到淋漓盡致,讓它有更好的價值。聽到鼎銘師伯所分享的三個故事,更啟發了我,真的是很感動,當我上船的那一刻,對自己說要將一切事情都放下來,讓自己的心裡(煩惱)空空,希望將這幾天所學習到的放進心理,讓心中裝滿愛的能量。」

最後,慈濟資深志工 郭純玲分享:「這趟旅行是廈門慈青專洋過海來台取經,利用暑假這段時間報名參與花蓮慈院志工,當踏下臺灣第一站就先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願景,也給了我們身心靈的陪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將人人不要的垃圾化成有用的資源-『垃圾變成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清楚環保使命,來臺灣學習,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今天所學帶回廈門、落實做環保,除了聞法、聽法,還要能說法、傳法,回去以後將所聽到的知識好好的傳承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夏鈺琳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廈門大學 許嘉祥同學(左)分享:「來到這得到兩個啟示,發第一把衣服給換了,換成大愛感恩科技做的環保衣服,第二做慈濟就要做一輩子,平時看慈濟舉辦的活動看著看著就哽咽了很感動,得到很多啟發用言語說不出來的,要用心去體會,就像影片中的沒有什麼大道理,去做把它一點一滴做出來,這次來臺灣多學習、多感受一些,回去多做,把這趟所學到的知識通通帶回去。」 (攝影:曹書豪) 

Read more

Monday, 08 August 2016

中風患者做環保 另類復健滌心靈


大多數的中風病患,在生病後都會自怨自艾,對人生都抱有較為悲觀的想法;不過馬來西亞巴生吉膽島的郭瑞發,在志工屢屢邀約後,終究突破自己,每個星期都與妻子都到島上的環保點,踩踩瓶罐當復健。這樣的精神,也感動了中風互助會的醫師,希望他能鼓舞更多病患走出陰霾。 


扶著椅子借力使力,郭瑞發吃力地用雙腳踩著保特瓶也要做環保。 

環保志工 郭瑞發:「因為我一邊不方便,我中風嘛,一邊不方便。」 

三年前郭瑞發中風,慈濟志工陳秀蘭到家裡拜訪他,除了關懷也邀約他一起做環保,但他不斷拒絕。 

慈濟志工 陳秀蘭:「有時我早來環保站,我看他走過我就跟他招招手,可是他就是不願意進來。」 

環保志工 郭瑞發:「我就覺得很悶,(跟)老婆(說)不然我們去試試看,去了就一直來了。」 

從當初的拒絕到如今,郭瑞發的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吉膽島環保站每個星期的環保日總會看到他的身影,連妻子王舜霞也一起投入。 

環保志工 郭瑞發:「會比較輕鬆一點啦!也是運動當作治療,物理治療這樣子。」 

慈濟志工 陳秀蘭:「脾氣沒有這樣暴躁了,他們夫妻關係也比較好一點。」 

郭瑞發每個月都會到巴生義診中心參與中風互助會復建活動,志工希望他可以帶動更多病友走出來。 

馬來西亞慈濟人醫會醫師 林連水:「做環保對自己有益又益地球,那他是一個典範,讓我們其他中風患友去啟發他們。」 

雖然身體遭逢巨變,但郭瑞發的積極面對,也能讓他踩出人生另一個春天。 


劉海倫 戴輝達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巧手動一動 廢鐵變身藝術品


很多人都覺得,廢鐵最後的去處,就是送到鋼鐵廠 重新熔煉;但是別在藝術家眼中,卻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透過藝術家的巧手,賦予廢鐵,新的生命。 


從廢棄物中,尋找資源,足以打造城市的未來藍圖。 

鋼鐵業者 陳福進:「現在台灣的廢鋼根本自給都不足了,整體量的話來講,應該至少有三到四成這樣,要靠進口廢鋼。」 

包括台灣的捷運軌道,還有一半的新建大樓,所使用的材料,源頭都是廢鐵,但從回收選料、熔煉鑄造,處處都是學問。 

鋼鐵業者 黃炳樺:「像我們也做這樣的東西呀,這個全世界沒有幾家在做呀。」 
鋼鐵業者 黃炳樺:「但是我們賣到美國,賣到歐洲,賣到澳大利亞,賣到紐西蘭,我們的產品在那邊得到非常大的肯定,大家都喜歡使用再生材料做的鋼鐵。」 

利用廢鐵回收,再製建築鋼材,不但沒有所謂的浪費,更是獲利的來源。 

環保署廢管處長 吳盛忠:「用廢鋼來練鐵,已經跟我們從礦產出來,兩個等量了,都一千萬噸了,台灣目前電弧爐煉鋼,這個十幾家呀,產值四五千億都沒有問題。」 

把回收後的廢鐵,送進鋼鐵廠,重新熔煉,製成產品,彷彿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換個角度,經過風吹雨打,鏽蝕斑駁的這些廢鐵,也可能被重新注入,新的靈魂。 

四月底,桃園的文化局舉辦一場展覽,主題是用廢鐵做的雕塑,曾經被丟棄的廢鐵,在我們的眼前,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姿態。 

鐵雕家 葉步雲:「這個鐵是老鐵,它的早期的一些色彩的變化,我是保留著,它就像一個……剛發芽的一個種子,像這種裂痕,是最困難的地方。」 

用廢鐵當成媒材,以種子發芽,日夜循環、破殼而出等等意象,鐵雕家葉步雲希望能傳達,他對於環保議題、生態破壞的省思,希望能賦予廢棄物,新的生命。 

鐵雕家 葉步雲:「老鐵越來越少,你不去給它創造生命,它就是廢鐵廠收去,到熔鐵的大工廠,整個熔掉,很可惜。」 

利用廢鐵創作,每一件素材鏽蝕的形狀、跟肌理都不一樣,所以葉步雲的作品,完全無法複製。 

鐵雕家 葉步雲:「像是老鐵,這一塊也是老鐵,但是它沒有繡得很深的梨皮點,我也可以……用這個做成一個小作品。」 

對於年過六十的葉步雲來說,創作的過程並不輕鬆,不但是體力的勞動,也是傷痕的累積。 

鐵雕家 葉步雲:「當然有一些……像燒焊的時候火有一點點噴到手掌那邊,手臂那邊是難免的。這打造出來的話每件作品都是不一樣,不是像一般用翻模的,都是用石膏模還是用來翻的。」 

長期的打鐵,葉步雲從脊椎、手腳、甚至到眼睛,都有大大小小的老傷,聽力也變得遲鈍;但是他說,鋼鐵可以不斷的回收再利用,能藉此傳達保護土地的心情,傳承代代相傳,感恩惜物的精神。 

鐵雕家 葉步雲:「鐵的東西,自古以來喔,像幾百年的東西呀,你總不能說幾十年就報廢吧,像以前的水桶以前是用鐵,現在是用塑膠來代替,一點感覺都沒有。」 

一天的工作結束,陽光向晚,徐徐的微風,吹進工作室。相對於竭盡資源,大量製造的工業污染;我們或許該回頭想想,要如何學習前人的智慧,跟著大自然的腳步循環生息,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才是這一代迫切的課題。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Read more

慈悲科技軟實力 日內瓦展獲肯定


慈濟參加瑞士日內瓦展,以「淨斯福慧家具系列」獲得三金一銅的肯定,大會也特地頒發「發明教育貢獻獎」,感謝慈濟的慈悲科技,今日(6/2)台灣發明協會理事長陳宗台,至靜思精舍將獎項呈送給證嚴法師。 


慈濟首次參加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三金一銅殊榮,大會感激慈濟的慈悲科技,特地頒發「傑出發明教育家獎」給證嚴法師,2號上午台灣發明協會也親自將獎項呈給證嚴法師。 

台灣發明協會理事長 陳宗台:「 尤其對環保的議題這麼的重視, 對人、受難人的尊重做得這麼多, 今天有幸回來當面的,再一次呈獻給我們上人。」 

慈悲科技「淨斯福慧家具系列」的發明,結合愛與智慧,體貼災民也尊重每一個人,更與環保做結合,展現對地球的那一分尊重。 

美國慈濟志工 曾慈慧:「 日內瓦這些專業人士,對上人的一項,宗教情操的一項肯定,上人帶動我們所做的發明創作,都融合感恩、尊重、愛, 那這一分的感恩、尊重、愛, 就是一個發明教育家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分心念。」 

慈濟用愛付出,關懷苦難人,將愛融合在慈悲科技裡,傳遞人道互助的大愛精神。 

江家瑜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世界遺產大堡礁 危急存亡之冬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607-12_08_20160809.jpg澳洲的大堡礁是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群,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近年來,卻因為氮肥汙染、導致會吃珊瑚的海星大量繁殖,還有水溫升高,造成珊瑚白化。四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開始考慮,要把大堡礁列入瀕危遺產,隨著全球暖化加劇,現在科學家發現,大堡礁中部和北部,35%的珊瑚,都出現嚴重白化現象。

資料來源: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77293
Read more

2016,08/08 【人文週會】賑災科技 變身快樂病毒 Pinky林宜琳 師姊

【對象】德式馬企業暨大愛感恩科技全體同仁
【時間】2016年8月8日(一) 0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賑災科技 變身快樂病毒

20160808-31.jpg20160808-32.jpg20160808-33.jpg20160808-34.jpg 
Read more

Eco Heart-Warming Scarf, a Perfect Match with DA.AI Heritage Series

CAPTION: This scarf series is a perfect match with DA.AI’s Heritage Series apparels, for the Heritage Series also expresses the harmony and virtue through simple color fabric and cut.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To prepare early for cold winter to come, DA.AI Technology wishes to provide warmth to everyone with the newly designed Eco Heart-Warming Scarf. In the past, DA.AI’s fleece scarf usually comes from trimmed blanket fabric, given it a short and neat size. The soft and gentle eco-knitted scarf is the first knitted scarf of DA.AI, made from recycled PET bottles, not only covers the neck but also large enough to be used as a shawl to cover the shoulder with elegance.

This scarf series is a perfect match with DA.AI’s Heritage Series apparels, for the Heritage Series also expresses the harmony and virtue through simple color fabric and cut. The “elegance, geniality, and humbleness” spirits are fully reflected through design, and the inner virtues are made visible on appearance. The scarf comes in three colors: Angel Blue, Accommodating Grey, and mix of these two, complementing the simple color code of our traditional apparels.

“Turn indifference into warm caring, and cold winter to spring sun. The world is most beautiful when filled with love.” Through tangible eco-product, we wish to pass on love and warmth to families and friends. Furthermore, we shall spread this Great Love to all around us, and turn the indifference society into one filled with harmony. This series of scarf brings warmth for both body and heart; moreover, this eco product, like all DA.AI eco products, is filled with love from all the environmental bodhisattvas that dedicate their efforts in protecting Earth, and the simple mindset of cleansing the world.


DA.AI Technology, Jasmine Li, Taipei
CAPTION: The scarf comes in three colors: Angel Blue, Accommodating Grey, and mix of these two, complementing the simple color code of our traditional apparels.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