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7 July 2015

夏令營 Tzu Chi Children Summer Camps



夏令營 
Tzu Chi hosts a variety of summer camps worldwide for children of all ages, with each one offering something a little differ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zu Chi New Jersey Chapter hosted its annual Happy Healthy Camp, which attracted many to sign up. But, let’s first join two summer camps held in Taiwan to see what children there got out of the experience. 

全球各地慈濟志工會舉辦針對不同年齡孩子的夏令營,每一個都讓孩童有不一樣的收穫。在美國,慈濟新澤西分會一年一度的快樂健康生活營,吸引許多孩子報名,但首先我們到臺灣,看兩場夏令營帶給了小朋友甚麼樣的啟發。 Read more

九旬翁防登革+化仁掃除道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九旬翁防登革+化仁掃除道 
Keeping the environment clean is not only good for one’s health, but also teaches one about respect and humility. In Hualien, students of Huaren Senior High were reminded to respect the cleaning ladies, while a senior in his 90s does his part to keep dengue fever at bay in southern Taiwan. 

打掃環境不只是對身體好,而也可以學習到尊重與謙卑。在花蓮,化仁國中學生被提醒要尊重校園打掃阿姨;另外,90歲老爺爺,在台南擔任起防治登革熱打掃的工作。 Read more

點亮農業科技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點亮農業科技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green roof systems to fight global warming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A/C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to beat the heat. However, traditionally, to create a green roof means waterproofing the roof and moving tons of earth to the top to create a garden. Maintaining the garden can also be troublesome for some. However, people have begun to experiment with aquaponics a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green roofs and found that it offers vast improvements over previous designs. We now learn about this new system. 

台灣政府推動民眾建置綠屋頂,可以降低溫室效應,也讓在暑期的時候,冷氣不需要開那麼大,但傳統的綠屋頂,需要做好防水措施,也必須把大量土方,移到屋頂建置花園,而且照顧上可能會比較麻煩,而最近有人開始研究,利用魚菜共生的水耕系統,來做綠屋頂,效果比舊的設計好很多,一起來了解。 Read more

南半球正值寒冬 慈濟人冬令送暖



北半球高溫連連,但南半球現在正值嚴冬,南非慈濟人的腳步卻因此更積極,他們帶著大米、食用油、糖,還有毯子等生活物資,來到開普敦附近的貧困社區送暖。 

南非開普敦的大清早,有一群人開始忙碌。正值冬天的南半球,慈濟志工不畏嚴寒,把180份的生活物資,以及大米,全部搬上車。他們要到半個小時車程外的一個貧困社區,舉辦冬令發放。 

民眾:「基金會給我們米、油、糖,還有毯子。」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幫助了百多個家庭,也有助於穩定當地治安,志工一個上午的奔波勞碌,一切都值得。 

真善美志工 唐潔儀 林道生 南非報導 Read more

環保一做二十年 恆持初心不退轉



台南七股區的慈濟志工張阿幸,愛地球的心,讓她不畏懼旁人的眼光,堅持在村裡撿拾資源回收,儘管家境清寒,心卻是越來越歡喜。另外在台北的謝長金爺爺,投入環保20多年,現在已經將近90歲高齡,依然維持好體力,向五分埔商家收回收物。證嚴上人在今天(7/26)的志工早會開示,感恩人間菩薩不惜辛勞付出,快樂人生不一定是擁有物質、財富、名利,而是踏實為人群大地投入,知足感恩,就能心靈財富滿滿。 

無論晴雨,高齡88歲的謝長金爺爺,天天推著推車,穿梭五分埔商圈。退休後,投入環保已經20多年,珍惜健康的身體,堅持的付出不曾改變,把握時間不懈怠。 

證嚴上人開示:「不惜辛苦為人間付出,真的是很感恩,尤其是環保菩薩,不管大太陽下,不管是一堆垃圾是多髒,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尊重環保菩薩,為地球在付出,為人間未來的子孫照顧這顆地球。」 

同樣懷抱無私,台南七股慈濟志工張阿幸,小時候腦部損傷,影響表達和行動。但平時就樂於助人,接觸大愛台和慈濟人後,開始發心在村裡做環保,儘管家境清寒,不減她愛護地球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腳踏實地走自己該走的路,做為人群而付出不傷害大地,知足感恩這種的人生,就是心靈財富滿滿的,她有做不完的好事,她有感覺不完的歡喜,這就是她心靈的財富。」 

秉持「能做就是福」的精神,不畏懼旁人目光,步伐更堅定,因為心靈的富足,讓她越做越歡喜。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園遊會受邀擺攤 設計遊戲推環保



加拿大本拿比市政府,每一年都會在「愛德蒙」這個收容最多難民家庭的社區舉辦兒童園遊會。本拿比慈濟志工第12年受邀請參加。慈濟志工今年除了攤位上設計小朋友的遊戲,也把握機會向民眾分享環保理念。 

因為是兒童園遊會,所以攤位主題,讓小朋友遊戲、也讓他們學習。 

慈濟志工:「你看,可以做小孩子的襪子,這一雙襪子,只要這一個瓶子就可以了。」 

本拿比市政府,每年都會在「愛德蒙」這個最多難民家庭的社區,舉辦園遊會,慈濟志工更是第12年受邀請參加。 

由於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環保,年年大受歡迎,慈濟志工化身素人模特兒、站上舞台,用心展示環保紡織品,讓民眾對於資源循環再製,大開眼界。 

真善美志工 許慧真 王少雄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快樂一夏!親子同歡 心靈成長



慈濟基金會在江蘇省的昆山市,有一座「環保教育基地」,今年夏天,慈濟志工在此舉辦了親子快樂成長營隊,結果吸引了47組親子來報名參加。 

學員:「有一個叔叔問我們是哪裡的,他說,浙江的。」 

學員:「青島 (怎麼從青島過來)。坐,坐火車。」 

什麼樣的營隊,讓家長帶著小朋友,翻山越嶺而來。 

把瓶蓋丟在臉盆。 

原來這是慈濟「昆山環保教育基地」,舉辦的「暑期親子快樂成長營」。志工讓孩子透過資源分類,認識大地、認識環保。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 周馳恩:「(環保是什麼呢),我覺得環保就是能讓,空氣質量會變好,讓地球汙染減少。」 

蓬朗敬老院長者 洪湖水:「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感謝路邊的小花小草。」 

小朋友與老人家同場歡唱,這是營隊要孩子學會的另一堂課、孝順。 

幫爺爺捏好不好,健康長壽喔。 

與陌生的爺爺奶奶相處一天,有孩子開始想起、與自己最親近的人。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 紀彥龍:「要孝順我們爸爸媽媽,不能,不能一大清早,就亂發脾氣。」

拜訪完敬老院,營隊順勢安排、給雙親奉茶的活動。 

幸福的喝下,這一杯茶,說出你們心裡面,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那句話。 

(跟媽媽說什麼) 

媽媽我愛妳。 

有笑也有淚,47位學員,今年暑假,學會好多事。 

真善美志工 江蘇報導 Read more

勤宣導細講解 環保從心底教化



在中國大陸,學生們放暑假,慈濟志工便把每周固定的資源回收時間,擴大舉辦親子環保活動。像是天津薊縣「曲院風荷社區」,每周三的環保點,時間從白天到黃昏,讓社區民眾不會錯失資源回收,另外還藉著淨山活動,把大家運動時間會合在一起。在上海「萬科城市花園」這個社區,第三年舉辦親子環保活動,寓教於樂的內容,讓中小學生們不但玩得愉快,也學習到環保精神。 

志工 鐘涵融:「宣導的時候,要跟居民宣導,說我們是資源回收,不是垃圾回收,我們要清淨在源頭。」 

把每一次宣導都當做第一次,誠懇、詳細,果然有成果。 

志工 王海香:「他分得很細,還每一個都很乾淨,所以是做到了分類,也做到了清淨在源頭,所以真的,這個社區落實環保,已經在居民心中扎下了根。」 

環保精神要扎根,從小,更好。善用孩子們的暑假,上海慈濟志工與「萬科城市花園」這個社區合辦親子環保活動。第三年,小學生、中學生,人數越來越多。 

實驗性的遊戲,讓學生們體會,垃圾越多,生存的空間就越少。而回收物,也能成為手工藝的材料。寓教於樂,連家長都有體會。 

家長 朱正德:「環保要靠長期的累積來做,這樣能把我們的地球愛護好,就像愛護我們的孩子一樣,把這個地球愛護好。」 

不同的城市,做著同樣的事,天津慈濟志工的環保點,也是每周開設。 

志工 馮春紅:「可以在家整理好了,每周三拿到這裡。」 

從白天到黃昏,拉長回收時間,是為了讓社區民眾不錯過。除此之外,淨山活動,也是把大家運動的時間會合一起,鍛鍊身體,同時淨化大地。 

學生 高梓毓:「雖然還是有些人會亂丟垃圾,但其實很多人還是懂得環境保護的。」 

不因環境的髒亂而失去信心,從自己做起,必能帶動。 

學生 馬小童:「每個人都應該為環保出一分力量,以後一定會經常來的。」 

民眾 李秀紅:「真是感覺挺好的,時間允許,肯定還會過來。」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Read more

力保物命不浪費 省下善款助他人



台中市東區的一對環保志工夫妻檔,做環保二十年,非常惜福愛物,家裡的家具,櫃子,椅子,到廚房用具,都是環保站惜福來的,二十年前惜福的第一件物品,一組木製沙發,還在使用,夫妻兩說,垃圾會這麼多,就是大家不珍惜物命,東西還能用就丟掉,很捨不得,於是兩人很惜福,把剩下來的錢捐出去幫助別人。 

走進志工夫妻兩家裡,門口這張漂亮長桌,是從環保站惜福來的,還有這些不成套的椅子,也是來自環保站。 

還有後面的大鐵櫃,雖然有點掉漆,但非常耐用,志工說,這些家具只要稍微整修一下,就跟新的一樣。 

慈濟志工 徐水田:「桌腳稍微歪歪的,搬回家矯正,鎖上螺絲就好了,這張就是,我們師兄在做木工,桌腳歪掉,釘一下就好了,(好用嗎) 很好用 。」 

走進後面廚房,同樣都是惜福來的物品,像是鍋碗瓢盆,還有櫃子裡的杯子,除了這個之外,都是回收來的,桌巾也是。 

慈濟志工 林滿里:「這個是人家丟掉的窗簾,我看這布還很漂亮,就撿回來,剪一剪 ,洗一洗,當桌巾 。」 

二十年前,開始做環保,當時惜福回來的這組木製發沙發,還在用。 

慈濟志工 林滿里:「上人有說,要維持物命,垃圾那麼多,就是東西好的,把它丟掉, 又再買再買,那不是很浪費嗎 我們把那些錢,拿來救人 。」 

就是要珍惜物命,不要浪費,兩人用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裡。 

江麗君 郭繼宗 台中報導 Read more

水電工做環保 回收資材疼惜大地



 台中大里區一位慈濟志工曾惠乾,從事水電工作四十多年,十年前因為收看大愛台受到感動,開始接觸慈濟做志工,工作時,他會在徵求客戶同意後,特地把更換後可以回收的東西帶回整理,全部送到環保站。 

爬得高高換燈泡,從事水電工作超過四十年的曾惠乾,做生意有口碑,案子一個接一個來,每回他總會特別留意,將更換後可回收的物品,全部收集起來留給慈濟。 

慈濟志工 曾惠乾:「同樣我們出來外面做一件事情,因為我們就是說,可以說不用另外花很多時間,另外去做事情。」 

工作順道做環保,把回收物通通放到車上,運回店裡後,還會利用空檔,仔細分類一遍。 

慈濟志工 曾惠乾:「大概可以做的,就先去做(分類),當然(志工)比較輕鬆。」 

投入慈濟十年,當初是看大愛台受到感動決定行動跟著付出,他常奉獻專業良能,志工家訪關懷照顧戶,只要通知需要幫忙,第一時間,曾惠乾立刻放下工作,改賺功德財。 

慈濟志工 曾惠乾:「這個金錢,如果說給我比較多或少,如果比較多,我可能也是花到別處。」 

對錢財沒有過多的奢求,曾惠乾說把握時間付出,才是最大的幸福。 

黃子玲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

一日數趟撿回收 堅持能動就要做



心富大幸福,介紹這一位將近90歲的謝長金爺爺,從公務員退休後,全心投入環保,20多年始終如一,每天推推車,穿梭在熱鬧的五分埔商圈,向店家收回收物,早上一輪、下午一輪,一旦東西多,爺爺堅持多跑幾趟,絕不堆積,一定要做到完。 

謝長金:「不是說我退休就要享受,人只要能動,就一定要動,不能有這樣的觀念說,我現在(退休)下來,我就要好好的享受了,早上睡到晚一點,晚上晚一點睡,錯了,這種生活絕對不健康。」 

謝長金:「隔壁他們拿來就丟,丟在我們門口,知道我們會拿走,主要是慈濟,知道我們是慈濟人,所以才會丟在這裡,整理好了,時間到八九點,我們吃個飯以後,就拖到我們環保站去。」 

謝長金:「太陽那麼大,最怕站著沒有動,這樣很危險,假如我們有動沒有關係,收去給慈濟啊,又是收去給慈濟,對啊,慈濟這麼有錢你還收,這不是有錢,沒錢,不然我們吃飽也沒有事做,坐在那邊要做什麼,對,也是,我們這樣做,做什麼,為了我自己嗎,對不起,沒有,我一毛錢都沒有拿,假如輪胎壞掉什麼的,都我自己花錢,有拿這麼錢去換嗎,沒有,對啊,本來就這樣子,這才真正在做事啊。」 

謝長金:「這是一個廟啊,這個廟前面就是,我們要求他借我們放,但是我們有時間性的,有時候一天會來收兩次,有時後一次,說慈濟人家就很了解,說慈濟的人不會亂來,所以他們也贊成。」 

志工,呂中正:「他一天跑好幾趟,都是從五分埔那裏的紙箱,缺席只是過年,農曆過年有休息六天,其他都沒有休息過,這個小小的環保站,都沒有休息過。」 

謝長金:「我們只要有東西,什麼熱,什麼下雨,我們照走,不要說我現在做幾十年,我怎麼要怎麼樣,我沒有,什麼想法都沒有,只要我要動,會動我就做。」 

採訪撰稿,呂思萱 
攝影剪接,簡元吉  Read more

2015,07/27 台灣大陸兩岸學生交流團參訪

【對象】台灣大陸兩岸學生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幸福之門由心啟 兩岸學生相學習


 20150727-10.jpg20150727-11.jpg
Read more

Sunday, 26 July 2015

2015,07/27,【人文講座】-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分享

【對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講師】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 0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20150727-8.jpg20150727-9.jpg 
Read more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圖說:研究室內有一台「棉花糖機器」現場即可體驗酯粒成絲,同棉花糖原理,在加熱高速下,一條條細絲線,即可如棉花糖般纏繞在棒頭上。(攝影:陳巍少)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圖說:雲南慈濟菩薩一行人與導遊,前往參觀大愛感恩科技,趁著因緣,千里遠來,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攝影:陳巍少)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圖說:了解大愛感恩科技三個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之後,環保織品已不同於其他「環保產品」,是能同時能將愛心回饋出去和帶著環保生活,也是在慈濟世界最實質實在方便法門。(攝影:陳巍少)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圖說:研究室內有一台「棉花糖機器」現場即可體驗酯粒成絲,同棉花糖原理,在加熱高速下,一條條細絲線,即可如棉花糖般纏繞在棒頭上。(攝影:陳巍少)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圖說:雲南慈濟菩薩一行人與導遊,前往參觀大愛感恩科技,趁著因緣,千里遠來,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攝影:陳巍少)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圖說:了解大愛感恩科技三個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之後,環保織品已不同於其他「環保產品」,是能同時能將愛心回饋出去和帶著環保生活,也是在慈濟世界最實質實在方便法門。(攝影:陳巍少)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