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5

Wednesday, 15 April 2015

【得獎】2015年「製衣公會傑出會員製衣楷模獎」

圖說:製衣公會 黃華德 理事長頒發傑出會員給大愛感恩科技,由李鼎銘總經理代表接受。(攝影者:李艾錚)近年來,幾次的金融風暴襲捲全球,國際市場方面確實是撲朔迷離,讓許多產業遭受很大的打擊,而我國傳統成衣業者卻各個都能自立自強,無時無刻都以「危機即是轉機」自勉,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建立國際產銷體系。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在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以服務代替領導、積極扮演產業推手的角色,不但結合同業力量,凝聚成衣產業的最佳供應鏈,更運用產業實力創造商機,帶出台灣成衣業的新紀元。將台灣流行成衣的時尚魅力帶到國際舞台,並且將台灣休閒運動成衣的軟實力展現出來。

黃華德董事長帶領大愛感恩科技身體力行,向世界推廣台灣環保科技之光,並且推動台灣共同品牌為長程目標,積極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策略聯盟,以發揮整體力量,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級。使台灣成衣產業能夠在國際間發光,讓成衣產銷達無國界之目標。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更以傳播慈濟環保理念與環保人文為使命連續四年榮獲台灣精品獎。大愛感恩科技榮獲二十幾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獲頒製衣公會傑出會員。(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以「 環保/人文/科技/回饋 」為核心訴求,以推廣「無染及不後染」的綠色再生產品並以成為全球環保的典範為努力目標。將環保科技應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以對環境無污染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從2010年以來,便積極推動「MIT製程」及「產品認證」,堅持產品的價值、建立品牌形象及口碑,更致力開創出台灣品牌「心」方向。

大愛感恩科技總計有442項綠色環保再生產品獲得台灣 MIT 微笑標章認證,是唯一、也是最多,獲得『環保紡織品』MIT認證的綠色品牌。大愛感恩科技身為台灣唯一『綠色環保科技再生』品牌,在海內外,除了積極推廣優質環保再生科技產品,更以傳播環保人文理念與落實及回饋社會為使命, 年年榮獲台灣精品獎、綠色典範獎、社會企業責任獎等 。這三年大愛感恩科技榮獲包括代表中小企業最高榮譽的國家磐石獎/國家永續發展獎/國家環境教育獎/企業環保獎/亮點企業/產品創新獎/小巨人獎/金點設計獎等政府單位頒發二十四項獎項肯定與榮耀,在今年度更獲頒製衣公會 " 傑出會員獎 " ,獲得成衣產業同業更深一層的肯定。在未來我們也會秉持著『無染環境的環保美學』守護地球,將環保人文傳遞到全球,帶領更多產業一起成為綠色產業,將這份愛護地球的理念傳出去,以達到善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海岸線充斥海漂垃圾 馬祖美景蒙陰影


今年的雅虎旅遊票選:全世界必去的十大小島,馬祖排名第五,另外,去年的台灣票選「一生必去的自然景觀」,馬祖更排名第一。馬祖擁有美麗的海岸線,但遺憾的是,近年來,海岸線充斥海漂垃圾,美麗蒙上陰影。根據統計,馬祖一年的海漂垃圾,超過800公噸,其中八成卡在消波塊和礁岩,無法清除,慢慢汙染海域。今天的「離島變色錄」專題,帶您一起去了解。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您相信嗎?在我腳底下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全部都是海漂垃圾,這裡是馬祖清水村,沿岸的海堤。」

和龐大垃圾只有一牆之隔的,是馬祖「清水溼地」,占地12公頃的澳口,成為國家級的重要溼地,但迎接遊客的,並非候鳥和招潮蟹,而是海漂垃圾。

連江縣環保局汙染防治科長 李易修:「颱風季節的時候,海漂垃圾雖然有受過堤防的阻擋,但是還是會有滿大部分會進到我們的溼地,影響我們溼地裡面的生物。」

每年冬天,來自大陸的海漂垃圾,順著東北季風和洋流,到達馬祖36個島嶼的北方。以「南竿島」為例,春冬時期,北方沙灘布滿塑膠廢棄物,像迎風面的「清水溼地」和「牛角沙灘」,不斷堆積海漂垃圾。

南竿島的背風面,南方海岸,冬天時,海漂垃圾很少過來, 像「仁愛村沙灘」,就還沒到汙染期。

一望無際的美麗沙灘,這裡是馬祖仁愛村的沙灘,目前看不到海漂垃圾,是因為洋流和風向沒有把垃圾帶進來,不過每年的5月到10月,到時候隨著洋流和風向轉變,會湧入大量的海漂垃圾。

馬祖居民 王樹傑:「等到四、五月,等到轉南風的時候,這個沙灘就會變得很多垃圾。」

到了夏季,馬祖島嶼的南方迎風海岸線,會漂來大量的塑膠垃圾,相對的,北方海岸的垃圾量就會減少。所謂「風水輪流轉」,馬祖人說,海漂垃圾也會輪流轉。

馬祖每年清出的海漂垃圾,超過800公噸,其中保麗龍占1/3,木竹類1/3,寶特瓶、塑膠袋、玻璃瓶和鐵鋁罐,又占1/3。

連江縣環保局汙染防治科長 李易修:「一天有2個大潮,所以當我們清完之後,下一個大潮,又會把新的海漂垃圾再帶上來。」

政府無奈,漁民抱怨,近年來的養殖業,因為海漂汙染而產量減少,連謀生的漁船都經常被弄壞。

馬祖漁民 王長宏:「(哪些東西容易被捲進來?) 大概都是塑膠,塑膠帶子或是塑膠袋,大部分都是塑膠袋,一堵住,(引擎)就停掉了。」

馬祖海岸線有20%屬於沙灘,不過還有另外80%是屬於礁岩地形,由於地勢陡峭,這些卡在岩石的保麗龍,無法用人力清除,因此還有80%的海漂垃圾留在原地。

連江縣環保局長 張壽華:「我們現有的人力,已經沒有辦法負荷沙灘上面,比較容易清的(海漂垃圾),對於這個礁岩上面的垃圾,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

連江縣環保局長廢管科長 王榮龍:「長期堆積以後就是,可能碰到一個颱風來,可能再把它淘出來,向外擴散。」

在馬祖海域架設攔截網,近百個塑膠桶用繩子串起,成為一道牆,阻止海漂垃圾,但幾個月後,就被惡劣海象摧毀。

一味清除和阻檔,無法根本解決海漂垃圾問題,釜底抽薪之道,是源頭的管制。對於離島居民來說,海岸的瓶瓶罐罐,並非「瓶中信」的浪漫故事,而是與垃圾共存的噩夢。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郭繼宗

Read more

垃圾無處去!堆積如山環境髒臭


旅遊觀光景點眾多的南投縣,竟然要被垃圾給淹沒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南投沒有設置焚化廠,所以境內的垃圾都要委託鄰近七縣市焚化處理,但從今年初開始,鄰近縣市的部分的焚化廠關閉維修中,而且為了經濟考量,大多的焚化廠都優先處理事業廢棄物,家戶垃圾反而被排擠掉了,所以這幾個月來,南投縣已經堆積超過七千噸的垃圾,這問題再不解決,恐怕到五月底,堆積的垃圾會破一萬公噸。

真的非常誇張,兩個月前的垃圾都還堆在原地,為了節省空間,只能請怪手把垃圾不斷往上堆。

南投因為沒有焚化廠,平常家戶垃圾都是委託鄰近七個縣市焚化,但近來焚化廠為了經濟考量,轉而優先處理事業廢棄物,導致家戶垃圾量越積越多。

南投縣環保局長 黃靜如:「原因是因為,一般的家戶垃圾焚化爐,超收了事業廢棄物,以至於排擠掉家戶垃圾的處理量。」

目前為止,南投縣境內已經堆積超過七千公噸的垃圾,估計到五月底,堆積的垃圾灰超過一萬公噸,垃圾堆積也引發災害,四月初才因為沼氣外洩,引發火災。

南投市清潔隊長 黃政寬:「把結構開挖,破壞結構,使沼氣釋放出來,這樣子,如果已經有燃點,我們就持續用水澆灌。」

目前只能在現場二十四小時灑水降溫,而垃圾堆積散發惡臭,山下的居民飽受其害。

居民 黃小姐:「就是類似垃圾堆起來,很臭的味道。」

目前南投縣環保局已經請求環保署協調,優先協助處理南投的垃圾,也要提醒民眾,回歸源頭,還是要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垃圾量,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江麗君 楊俊亭 台中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14 April 2015

台灣之美人文情 環保之愛護大地

圖說:明基材料公司代表(右1, 左2)與中國奇瑞汽車張屏副總經理(中),在宗教處秘書處劉鈞安師兄 (右2 )陪同下,進行了一趟慈濟志業人文巡禮,首先來到內湖科學園區之大愛感恩科技參觀。(攝影者:曹書豪)明基材料公司代表與中國奇瑞汽車張屏副總經理,在宗教處秘書處劉鈞安師兄陪同下,進行了一趟慈濟志業人文巡禮,首先來到內湖科學園區之大愛感恩科技參觀。大愛感恩虞珊明協理將慈濟環保的緣起、及依『社會企業』精神所設立之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與目的一一說明,從有形的環保科技成果,到背後環保菩薩的無形的人文精神,以及企業應有之社會責任、更點出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以環保/人文/科技作為慈善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利用科技,更強調環保的重要性,當今氣候變遷,越來越多的天災人禍。當災害發生時,我們能否更立即性的面對?更有效率的為毀傷的大地、苦難的災民以及救助人員帶來一些幫助?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因此應運而生。從最早的環保毛毯、到現在的太陽能系列,包括帽子、行李箱等等,「慈悲科技」裡頭都是 證嚴上人的智慧巧思,展現科技的慈悲精神。在場都是工業材料專家,對於這些工業材料的個別『功能』都知之甚詳,但是看到大愛感恩科技運用慈悲智慧、創意科技,所成就慈悲科技『良能』,則是嘖嘖稱歎。

圖說:在場都是工業材料專家,對於這些工業材料的個別『功能』都知之甚詳,但是看到大愛感恩運用慈悲愛心、創意科技,所成就慈悲科技『良能』,則是嘖嘖稱歎。(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外界驚羨、好奇的問題:「世足賽時,進入決賽10隊之球衣均為寶特瓶製成,是不是大愛感恩科技製成的?」 虞珊明師兄也解釋,「但看各隊鮮豔的球衣,肯定不是大愛感恩科技所製造。環保的三原色,『綠、白、大地(雜)』是寶特瓶的基礎顏色,白色象徵純潔、綠色代表清新的色調。為了減少布料染整用水、和所帶來水汙染等環境問題,因此大愛感恩不後染色。」以一顆簡單的心,不再帶來汙染的製衣過程,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努力的目標。

誠如靜思語所言:「人人心中湧現淨水,才能拯救發燒的地球。」大愛感恩科技透過一場、一場分享,一次、一次的交流,分享這一路的點點滴滴,也傳達最初衷的大愛精神,願為掘井人,一起掘出人人心頭活泉。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台灣之美人文情 環保之愛護大地

圖說:明基材料公司代表(右1, 左2)與中國奇瑞汽車張屏副總經理(中),在宗教處秘書處劉鈞安師兄 (右2 )陪同下,進行了一趟慈濟志業人文巡禮,首先來到內湖科學園區之大愛感恩科技參觀。(攝影者:曹書豪)明基材料公司代表與中國奇瑞汽車張屏副總經理,在宗教處秘書處劉鈞安師兄陪同下,進行了一趟慈濟志業人文巡禮,首先來到內湖科學園區之大愛感恩科技參觀。大愛感恩虞珊明協理將慈濟環保的緣起、及依『社會企業』精神所設立之大愛感恩科技的使命與目的一一說明,從有形的環保科技成果,到背後環保菩薩的無形的人文精神,以及企業應有之社會責任、更點出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以環保/人文/科技作為慈善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利用科技,更強調環保的重要性,當今氣候變遷,越來越多的天災人禍。當災害發生時,我們能否更立即性的面對?更有效率的為毀傷的大地、苦難的災民以及救助人員帶來一些幫助?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因此應運而生。從最早的環保毛毯、到現在的太陽能系列,包括帽子、行李箱等等,「慈悲科技」裡頭都是 證嚴上人的智慧巧思,展現科技的慈悲精神。在場都是工業材料專家,對於這些工業材料的個別『功能』都知之甚詳,但是看到大愛感恩科技運用慈悲智慧、創意科技,所成就慈悲科技『良能』,則是嘖嘖稱歎。

圖說:在場都是工業材料專家,對於這些工業材料的個別『功能』都知之甚詳,但是看到大愛感恩運用慈悲愛心、創意科技,所成就慈悲科技『良能』,則是嘖嘖稱歎。(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外界驚羨、好奇的問題:「世足賽時,進入決賽10隊之球衣均為寶特瓶製成,是不是大愛感恩科技製成的?」 虞珊明師兄也解釋,「但看各隊鮮豔的球衣,肯定不是大愛感恩科技所製造。環保的三原色,『綠、白、大地(雜)』是寶特瓶的基礎顏色,白色象徵純潔、綠色代表清新的色調。為了減少布料染整用水、和所帶來水汙染等環境問題,因此大愛感恩不後染色。」以一顆簡單的心,不再帶來汙染的製衣過程,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努力的目標。

誠如靜思語所言:「人人心中湧現淨水,才能拯救發燒的地球。」大愛感恩科技透過一場、一場分享,一次、一次的交流,分享這一路的點點滴滴,也傳達最初衷的大愛精神,願為掘井人,一起掘出人人心頭活泉。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澎湖學生環保Recycling begins on campus in Penghu


The National Penghu Marine and Fisher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collaborates with Tzu Chi volunteers to promote recycling around the campus. After recycling with the volunteers, students learned that recycling can only be effective if everyone can rinse the recyclables clean before discarding them. 

澎湖水產職業學校特地邀請慈濟志工,一起進行校內的資源回收,彎腰動手做後,才發現環保,清淨在源頭,才是更重要。 

Read more

曾文水庫淤積+限水國小因應Excavating sediment in the Zengwen Reservoir & water rationing at Liyuan Elementary


Typically, March is monsoon season in Taiwan. However, the rain was minimal last month and did nothing to fill up the country’s thirsty reservoirs, thus the government has begun enforcing water rationing in several areas. Before we check on the students at the affected Liyuan Elementary in Linkou of New Taipei City, we first travel to the Zengwen Reservoir in Tainan to understand the severity of the water shortage problem and its cause. 

在台灣,通常三月是梅雨季節,但上個月雨量少得可憐,根本無法讓缺水的水庫止渴,因此政府開始在某些地區限水。在我們前往新北市的林口,看看麗園國小的學生如何面對限水的問題前,我們先來到台南的曾文水庫,了解事情的嚴重性與肇因。 

Read more

與水共生(4)What is happening to Taiwan's water?


To battle drought and dry season, farmers dig ponds to collect rainwater, which can then be used for irrigation purposes. Unfortunately, with the illegal dumping of toxic industrial waste being so rampant, the water coming from these ponds may not necessarily be suitable for irrigation. 

為了應付乾旱與枯水期,農夫會建立埤塘來收集雨水,以便灌溉時使用,但由於有害事業廢棄物亂傾倒的事件頻繁,來自這些埤塘的雨水,也有可能發生問題。 

Read more

嘉幼園話劇Learning eco-friendly concepts


In Chiayi(嘉義), Taiwan, Tzu Chi volunteers recently visited the Wufeng(吳鳳) Kindergarten to pass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cepts to children. During their visit, the volunteers put on a skit which taught children way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garbage they create and throw away. 
在臺灣嘉義,慈濟志工最近來到吳鳳幼稚園,把環保概念傳遞給學生,志工演出話劇教導孩子,如何減少垃圾製造和丟棄。 

Read more

高秀鳳做慈濟Dedicating herself to practicing recycling


Staying in Taiwan, we now go to Keelung, to meet 60-year-old Tzu Chi volunteer Gao Xiufeng(高秀鳳), who became a certified Tzu Chi volunteer in 1992. For the past 24 years, Gao(高) has not only kept our planet clean by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nto the community, but also by practicing recycling and inspiring others to follow suit. 
轉到台灣基隆,來看六十歲的慈濟志工高秀鳳,1992年成為慈濟受證委員,24年來她不僅落實環保,更是將環保意識帶進社區,帶動許多社區的居民投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