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6 April 2015

離島變色錄(一)金門汙染現況Trash from China ends up in Kinme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shows that marine debris on the northeast Pacific has increased by 100 times in the last 40 years with most coming from Asian countries and China being the first on that list. It is estimated that China dumps some 1.3 million to 3.5 million tons of plastic waste into the Pacific every year. We will show you how severe the problem is by visiting Taiwan’s Kinmen County where its shores pick up 10 tons of waste from China everyday. 

國際研究發現,過去40年間,太平洋東北海域的廢棄物增加100倍,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亞洲,而最嚴重的國家就是中國大陸,估計每年丟棄130萬到350萬公噸塑膠垃圾到太平洋,我們將帶您來到台灣的金門縣,當地每天幾乎都有來自中國、10公噸的海漂垃圾。 

Read more

馬首相子訪環保The second son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visited the Tzu Chi Jinjang recycling station in Kuala Lumpur


Dedicated to promoting environmentalism to the public, Mohd Nazifuddin, the second son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recently visited the Tzu Chi Jinjang recycling station in Kuala Lumpur with his friend to learn more about Tzu Chi’s recycling efforts. 

盡心推廣環境保護,莫哈馬那基夫丁,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次子,最近與友人一同參訪慈濟吉隆坡增江環保站,希望能多了解慈濟環保的運作。 

Read more

池上環保宣導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recycling in Chihshang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of tourists visiting the Taitung area,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the beautiful scenery. To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local county officials invited Tzu Chi volunteers to hold talks to teach residents more about the practice of recycling. 

最近幾年,台東縣遊客爆增,許多人被鄉村的美景吸引而來,為了提升環保意識,垃圾減量,因此鄉公所邀請慈濟志工舉辦環保宣導。 

Read more

校慶分享省水+馬幼兒省水Learning ways to safe water


As Taiwan faces water shortages, saving wa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all. Teachers at Tzu Chi kindergarten in Butterworth, Malaysia recently asked students use water sparingly and learn to cherish water. While in Kaohsiung, Taiwan, Guangwu Elementary School invited Da Ai mothers to teach children about how going meatless can save water. Let’s take a look. 

目前全台大缺水,省水成了所有人關心的焦點,馬來西亞北海慈濟幼兒園的老師,最近要求學生省水,並珍惜水資源,而高雄市光武國小,則邀請大愛媽媽,前往宣導茹素與省水,讓我們來看看。 

Read more

我這樣做慈濟(五)環保志工Devoted volunteer Gao A-ye


In our next report, we travel to the Tzu Chi Neihu Grounds in Taipei, Taiwan to meet 81-year-old Tzu Chi volunteer Gao A-ye.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Gao was inspired to practice recycling to safeguard the planet. Despite being illiterate, with determination, the senior has learned way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lastic bags. 

下一則新聞,我們到台灣台北慈濟內湖園區,認識81歲的高阿葉。20多年前,高阿葉受到啟發,開始做環保,保護大地,雖然不識字,因為決心,高阿葉還是找到辦法,學習如何分類塑膠袋。

Read more

支援獅子山防疫 發送物資濟貧苦


飽受伊波拉病毒侵襲的獅子山共和國,過去一年來不少醫療人員都得暴露在被傳染的危險中,慈濟志工將物資、福慧床及毛毯,送到當地居民手中,協助改善當地饑荒和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希利基金會和天主教的明愛基金會,也參與這項行動。而台灣的南投及小琉球地區垃圾問題嚴重,證嚴上人感謝在垃圾堆中持續做環保的志工們。

獅子山共和國,飽受伊波拉病毒肆虐,醫療資源更是短缺,慈濟志工將福慧床和毛毯分送到有需要的民眾手中。希利基金會與明愛基金會,也參與這分跨種族的愛。

證嚴上人開示:「有這樣,有愛的送給溫暖,大家有愛一起來做,這是希利基金會,還有天主教的明愛基金會,也跟慈濟一起,我們大家投入,但願未來能為這樣的苦難的地方,盡一分力量,這都是人人要付出,這種人道精神。」

儘管四大不調,環保志工還是默默付出,證嚴上人感念,在惡臭中,徒手撿垃圾的環保志工。

證嚴上人開示:「要提倡,要鼓勵資源可以回收,生活的垃圾也盡量輔導,清淨在源頭,如何來減少,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人不要輕易丟垃圾,看到那樣的情景,就可以想到了,我們要感恩這一大群,願意無私的付出,不只是資源回收,還要做教育。」

付諸行動,更落實在心靈,愛的能量生生不息,就是人間幸福。

綜合報導

Read more

淨山親近自然 撿拾垃圾恢復美景


慈濟土城區頂埔環保站,就位在蝴蝶步道附近,志工們走出環保站,沿著步道,清淨大地,也淨化自己的心靈。

拿著布袋和清掃工具,志工們走出環保站,沿著蝴蝶步道,一路低頭看,也在草叢裡尋到寶。

這條蝴蝶步道,是土城市民最愛的休閒登山步道之一,1.3公里長,就有二千五百多種的原生種和蜜源植物,招蜂引蝶,但在遊客走過後,也留下不少的垃圾。

社區民眾 李苡珊:「對我受用還滿大的,又認識了一個賞蝶步道。」

邊走邊掃,也邊撿,還不忘做資源分類,走過後的痕跡,是一地清淨。

社區民眾 李宜恩:「今天雖然有下一點點小雨,可是卻不減我們的興致,淨山這個活動,不只可以清淨土地,也可以清淨我們心裡面的穢汙。」

好的環境,讓萬物有生氣,美善的團體,也同樣讓社區能更美好。

真善美志工 夏小鳳 翁金員 瞿明成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志為大地園丁 不畏髒臭分類回收


馬來西亞吉隆坡靜思堂附近有一個環保站,叫做甲洞橫街環保站。這個環保站有一位常駐志工,溫忠銘,他白天在菜市場賣菜,中午結束,就趕緊到環保站做資源分類。一年365天,天天報到,資源分類的工作,還有一分,體恤艱苦人的用心。

慈濟志工 溫忠銘:「你看 你看 蟲都有的。」

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溫忠銘耐心,仔細地翻找。可,看看手中,盡是一些殘破的報紙和塑膠物。這是他,特意的慢一步,讓有價值的紙箱,先被其他人撿走。

慈濟志工 溫忠銘:「以前我收兩輪的, 現在變成收一輪了, 一輪給人家收去了, 給他們收拾乾淨了, 第二輪我才來, 我也不要跟他們(競爭), 給他們自己找事(生計)。」

回收資源,志不在收入,而是對大地的疼惜。一年365天,日日做環保,今日事,溫忠銘必定今日畢。

慈濟志工 溫忠銘:「慈濟資源不怕多 最怕沒得做, 資源怎麼多都好, 我們一定會做得完的。」

慈濟志工 葉尚海:「我覺得他做環保是, 很認真地做那種的, 做到很細那種的, 不管多累都好, 資源來到他可以說, 做到晚上九點 十點, 他都要把它做完。」

吉隆坡甲洞區橫街,溫忠銘和年邁的母親,在菜市場擺攤賣菜,收入僅足以餬口。
但在中午收攤後,他都會自掏腰包,購買素食便當,趁熱,帶到橫街一角的慈濟環保站,請年長志工享用。

慈濟志工 溫忠銘:「因為他們老菩薩, 你知道他們的環境不是很好, 所以我年輕還可以賺到一點, 就買給他們吃, 給他們吃 大家開心, 因為他們來我們慈濟付出, 所以我們一定要 師父講, 善待我們的老菩薩。」

慈濟志工 葉尚海:「天天可以這樣子, 買 打包飯給他們吃, 這個精神 真的坦白講我做不到, 而且是自己挖荷包 自己出錢, 如果我是很有錢就不同, 他的(收入)只是剛剛好夠罷了, 他都可以做到這樣。」

從一個擺攤菜販,撿別人不要,顧環保老菩薩的胃。他的環保胸襟,如天地寬大。

林英意 黃鉅程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垃圾飄洋過海 金馬外島首當其衝


關心離島的海漂垃圾,除了塑膠之外,還出現醫療廢棄物,帶來的恐怕不只是汙染問題,

這裡是古寧頭戰役,最著名的戰區,當時為了防止敵人登陸,所以在沙灘上,架設尖銳的鐵條(軌條砦),想要把登陸的小艇刺破,不過隨著歷史變遷,兩岸衝突落幕,現在入侵金門海岸線的,只有大量的塑膠垃圾。

金門縣環保局廢管科長 黃杏玲:「隨便撿一個,都可以看到是一些是,大陸廠牌跟簡體字。」金門縣金湖鎮環保回收課班長 歐陽佩嵐:「他們(大陸)的洗潔精,沐浴乳,還有他們的殺蟲劑的罐子很多,都漂過來我們這邊。」這天遇上大陸霧霾,從金門慈湖沙灘、望向對岸,視野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到福建廈門、高聳的建築物。金門和烈嶼、距離大陸九龍江口不到10公里,兩岸這麼近,由「九龍江」而下的塑膠垃圾,隨著風向和洋流、大舉入侵。

金門縣環保局長 傅豫東:「 (廈門)沿河的居民,通常他都是垃圾包一包,就往河邊丟了,一碰到下大雨,或是颱風的時候,水位一上漲,整個沖下來,(金門)整個岸邊是全部都是(垃圾),可能一收起來,就是100多噸。」

每年從廈門過來金門的海漂垃圾量,超過一萬公噸,同樣的,馬祖離島也難逃此劫。「莒光」、「南竿」、「北竿」、「亮島」和「東引」這些馬祖小島,排列在大陸福建閩江口,有如一串珍珠,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無法避免海漂垃圾入侵。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馬祖北竿鄉的島嶼,在我右手邊,大陸福建距離十幾公里外,他們每天製造的大量塑膠垃圾,就順著洋流,漂到這個地方來,除了大型的保麗龍浮球,還有許多醫療廢棄物,像藥品,針劑,以及這種小刀,還有燈泡易碎尖銳的物品。」

連江縣環保局技正 林宜華:「尖銳性的東西,會刺傷手腳,所以我們做淨灘的時候,也要稍微做一些防護。」


馬祖北竿鄉居民 王樹傑:「我印象中我們小時候的時候,沒有這麼髒,後來可能因為,大陸的經濟開發。」連江縣長 劉增應:「福建的沿海,隨著閩江口漂流過來的巨大垃圾,隨著風向海流,常常汙染到我們的沙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不斷的來。」

2015年2月的研究:全世界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被棄置大海。前10名丟棄最多的國家,8個來自亞洲,排名第一的,就是大陸,每年製造130萬-350萬的海漂塑膠垃圾,台灣離島,淪為大陸的垃圾場。

海漂垃圾製造排名國家,大陸,印尼,菲律賓,越南,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荒野保護協會專員 胡介申:「我們還有撿到這是一瓶奶茶,它的條碼一樣寫的是中文,可是它條碼是692,其實它是中國大陸所製造。」

商品條碼的前三碼,為生產國別,台灣條碼是471,大陸條碼則是從690-695,韓國880,越南893等等。(台灣,471,大陸,690,691,692,693,694,695,韓國,880,越南,893,菲律賓,480)
這些年來,台灣離島的海漂垃圾,商品條碼、幾乎都來自大陸。

金門縣環保局長 傅豫東:「(大陸)廈門在這幾年,其實也是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他們(大陸官方)有去做管制,可是這管制,沒有辦法像台灣,做得力道這麼強,海漂垃圾,降低的幅度到了一個瓶頸。」

不論誰製造海漂垃圾,海洋都是受害者,最終的苦果,是所有人類償還。台灣離島如何告別垃圾夢魘,是兩岸政府和人民、共同面對的難題。
張澤人

Read more

海燕重創毀家園 以工代賑拚生計


菲律賓實業家顏長偉,五年前走入慈濟後,就將公司的紙板,全數交由慈濟環保站做回收,為了讓員工能了解,特地邀請志工到工廠辦茶會,也以身作則,帶動大家響應竹筒歲月(4/11)

 

身為菲律賓數一數二的摩托車製造廠,每天的紙板回收量,十分可觀,艾德溫參與慈濟以工代賑計畫,每天都要來整理三次,也改善了家裡的經濟

以工代賑居民 艾德溫:「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以工代賑的朋友們, 就靠這筆錢養家活口。」

過去,回收的所得,都做為員工福利金,老闆顏長偉,五年前走入慈濟後,就決定全數捐出,做為慈善基金,更重要,是要讓員工能理解,特地邀請志工,在工廠內舉辦茶會活動

實業家 顏長偉:「(教育)他們的心, 有一個好的心 才會做好的事。」

顏長偉的女兒 顏煒燃:「這是很好的, 因為也教導每位員工, 要如何回饋社會。」

志工提供素食餐點,也透過影片和大家分享海燕風災,賑災的點點滴滴,顏長偉更進一步號召員工們,一起來響應竹筒歲月,這已經雷那多的第二支竹筒。

員工 雷那多:「即使只是捐出一些些, 也能發揮很大的功能, 要捐給好的公益組織像是慈濟。」

以良善做為企業的根基,公司有愛,社會,也有溫暖。

李佳美 亞關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